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章习题汇总

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章习题汇总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一.单选题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A. 细胞核;

B. 细胞;

C. 细胞器;

D. 核酸。

B(答案,以下同)

除了()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A

生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DNA;

B. RNA;

C. 细胞;

D. 蛋白质。

C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通过()附着于细菌表面的。

A. 核酸内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外壳。

B

生命体通过()进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及能量转换的。

A. 光合作用;

B. 细胞呼吸;

C. 消化作用;

D. 新陈代谢。

D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通过()附着于细菌表面的。

A. 核酸内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外壳。

B

遗传信息以()的形式储存在DNA分子中。

A. 双螺旋;

B. 脱氧核苷酸;

C. 碱基序列;

D. 半保留复制。

C

正确的生物结构的层次是()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原子,分子,细胞器,组织,细胞,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A

下列哪项是对理论正确的说明()。

A.理论是指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不会错的真理;

B.理论仅仅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假说;

C.理论是不能用实验和观察来支持的假说;

D.科学中理论一词是指那些已经证明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假说。

D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群落;

B. 种群;

C. 生物圈;

D. 个体。

C

生物体()的总和称为基因组。

A. 全部遗传物质;

B. 全部DNA;

C. 全部RNA;

D. 全部蛋白质。

B

生物体的一生从()开始。

A. 生殖细胞;

B. 受精卵;

C. 个体;

D. 分裂。

B

受精卵通过()形成新的个体。

A. 生长;

B. 变态;

C. 分裂;

D. 增加细胞体积。

C

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是()。

A. RNA;

B. 蛋白质;

C. 核酸;

D. DNA。

D

下面除了哪项都是生命的本能()。

A. 生长;

B. 繁殖;

C. 运动;

D. 新陈代谢。

B

生命通过()延续。

A. 发育;

B. 繁殖;

C. 生长;

D. 进化。

B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体内的是()。

A. 核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

A

生物体内()扮演着能量通货的角色。

A. NADH;

B. NADPH;

C. ATP;

D. ADP。

C

光合作用是()过程。

A. 同化作用;

B. 异化作用;

C. 营养物质分解;

D. 以上都不是。

A

以下除了哪个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A. 绿藻;

B. 蓝细菌;

C. 天麻;

D. 仙人掌。

C

()年完成了首例哺乳动物绵羊“多莉”的克隆。

A. 1999年;

B. 1998年;

C. 1997年;

D. 1996年。

C

下面()不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A. 变异;

B. 变态发育;

C. 遗传;

D. 自然选择。

B

()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A. 细菌;

B. 支原体;

C. 真菌;

D. 病毒。

D

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的过程。

A. 葡萄糖;

B. 能量;

C. ATP;

D. 单糖。

A

以下除了哪项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生长发育;

C. 遗传变异;

D. 缺乏阳光就会死亡。

D

体现生命和非生命的差异是()。

A. 新陈代谢;

B. 运动;

C. 遗传变异;

D. 繁殖。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

B. 群落;

C. 种群;

D. 生态系统。

B

生命起源以前,原始的地球大气中不存在的气体是()。

A. H2;

B. NH3;

C. O2;

D. CH4。

C

地球约在()亿年前形成。

A. 46;

B. 56;

C. 36;

D. 66。

A

新陈代谢不包括()。

A. 能量代谢;

B. 合成代谢;

C. 自我复制;

D. 分解代谢。

C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

B. 动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

C. 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

D. 生物进化遵循着水生到陆生,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A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A. 遗传;

B. 自然选择;

C. 变异;

D. 繁殖。

B

细胞呼吸主要是()作用。

A. 同化作用;

B. 催化作用;

C. 异化作用;

D. 以上都不是。

C

()发明了显微镜。

A. Darwin;

B. Leeuwenhoek;

C. Morgan;

D. Watson。

B

()发明了PCR技术。

A. Darwin;

B. Leeuwenhoek;

C. Morgan;

D. Mullis。

D

()发现了青霉素。

A. Fleming;

B. Mendel;

C. Pasteur;

D. Mullis。

A

以下哪个不属于应用研究()。

A. 药物开发;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作物育种。

C

以下哪个属于应用研究()。

A. 生命的起源;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

B

以下哪项属于归纳()。

A. 大雁有翅膀,是鸟;麻雀、乌鸦、鸽子等都有翅膀,它们都是鸟;由此得出所有的鸟都有翅膀

B. 所有的鸟都有翅膀,大雁是鸟,推出大雁具有翅膀;

C. 电流刺激青蛙迷走神经造成青蛙的心跳减慢,由此,提出迷走神经可能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造成了心跳的减慢;

D. 所有的鱼都能在水里游,鲶鱼是鱼,得出鲶鱼也能在水里游。

A

牛顿观察到苹果下落现象,提出了地球是否存在引力的问题后,又通过观察了许多物体的下落事实后,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是通过哪种思维方式得出的万有引力定律()。

A. 假说;

B. 归纳;

C. 演绎;

D. 演绎-假说。

B

人类X染色体基因测序在()年完成。

A. 2002;

B. 2003;

C. 2004;

D. 2005。

D

植物的演化顺序是()。

A.细菌→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细菌→苔藓→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细菌→藻类→苔藓→蕨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藻类→细菌→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A

无脊椎动物的演化顺序是()。

A.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B.原生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C.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D.原生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A

脊椎动物的演化顺序是()。

A.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B.鱼纲→爬行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

C. 鱼纲→爬行纲→鸟纲→两栖纲→哺乳纲;

D.两栖纲→鱼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A

当科学家对假说进行验证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不支持原先假说的实验结果也是有意义的;B.验证过程中,也可以建立新的假说;

C.保留支持假说的试验结果,剔除不支持的试验结果;D.通过对假说的多次验证,发展和创立新理论。

B

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中,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A.机械的;

B. 物化的;

C.精神的;

D.上述各项。

B

在科学研究的步骤中,最先得到的是()。

A.假说;

B.结论;

C.原理;

D.理论。

A

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

A.所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的大小;

B.研究的创新性;

C.成果的商业价值大小;

D.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手段的先进性。

B

二.多选题

下面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有()。

A. 支原体;

B. 真菌;

C. 病毒;

D. 蓝藻。

ABD(答案,以下同)

下面生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有()。

A. 支原体;

B. 噬菌体;

C. 朊病毒;

D. 蓝藻。

BC

噬菌体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A. 尾管;

B. 尾丝;

C. 核酸内核;

D. 蛋白质外壳。

ABCD

()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代谢过程。

A. 基因的表达;

B. 核酸;

C. 遗传信息;

D. 基因的调控。

AD

噬菌体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A. 尾管;

B. 尾丝;

C. 核酸内核;

D. 蛋白质外壳。

ABCD

以下哪些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A. 变异;

B. 遗传;

C. 变态发育;

D. 自然选择。

ABD

进化是()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而逐渐演变的。

A. 生长;

B. 遗传;

C. 发育;

D. 变异。

AC

下面是生命本能的是()。

A. 生长;

B. 繁殖;

C. 运动;

D. 新陈代谢。

ACD

以下哪些能进行光合作用()。

A. 绿藻;

B. 蓝细菌;

C. 天麻;

D. 菟丝子。

AB

生物多样性包括()。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物个体数量多;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ABD

以下哪些能进行光合作用()。

A. 绿藻;

B. 蓝细菌;

C. 天麻;

D. 菟丝子。

AB

生命个体是由()等组成。

A. 糖类;

B. 脂肪;

C. 氨基酸;

D. 核苷酸。

ABCD

生命现象具有()。

A. 统一性;

B. 复杂性;

C. 多变性;

D. 有效性。

ABD

以下哪些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生长发育;

C. 遗传变异;

D. 适应性。

ABCD

新陈代谢包括()。

A. 能量代谢;

B. 合成代谢;

C. 自我复制;

D. 分解代谢。

ABD

以下哪些属于信息流()。

A. 遗传信息向后代的传递;

B. 转录过程;

C. 翻译过程;

D. 信号转导。

ABCD

生命起源以前,原始的地球大气中存在的气体是()。

A. H2;

B. CO;

C. O2;

D. H2S。

ABD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

B. 动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

C. 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

D. 生物进化遵循着水生到陆生,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BCD

以下哪些属于应用研究()。

A. 药物开发;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作物育种。

ABD

以下哪些属于基础研究()。

A. 生命的起源;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

ACD

以下哪项不属于归纳()。

A. 大雁有翅膀,是鸟;麻雀、乌鸦、鸽子等都有翅膀,它们都是鸟;由此得出所有的鸟都有翅膀

B. 所有的鸟都有翅膀,大雁是鸟,推出大雁具有翅膀;

C. 电流刺激青蛙迷走神经造成青蛙的心跳减慢,由此,提出迷走神经可能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造成了心跳的减慢;

D. 所有的鱼都能在水里游,鲶鱼是鱼,得出鲶鱼也能在水里游。

BCD

科学研究经常采用哪两种基本的系统思维方式()。

A. 假说;

B. 演绎;

C. 归纳;

D. 类比推理。

BC

以下哪项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生长发育;

C. 遗传变异;

D. 缺乏阳光就会死亡。

ABC

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A. 遗传;

B. 自然选择;

C. 变异;

D. 繁殖。

ACD

植物演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细菌、藻类、苔藓、被子植物;

B. 藻类、苔藓、蕨类、被子植物;

C. 细菌、蕨类、苔藓、被子植物;

D. 细菌、藻类、蕨类、裸子植物。

ABD

动物的演化顺序正确的是()。

A.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爬行类、哺乳类;

B. 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爬行类、两栖类;

C.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爬行类、鸟类;

D. 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AC

科学家()首次完成了DNA体外重组。

A. Cohn;

B. Crick;

C. Boyer;

D. Pasteur。

AC

科学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A. Cohn;

B. Crick;

C. Watson;

D. Pasteur。

BC

以下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是()。

A. DNA;

B. 蛋白质;

C. 酶;

D. RNA。

AD

以下属于病毒的是()。

A. 细菌;

B. 支原体;

C. 噬菌体;

D. 朊病毒。

CD

以下哪些能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

A. RNA;

B. 蛋白质;

C. 酶类;

D. DNA。

AD

以下哪些是单细胞生物()。

A. 细菌;

B. 草履虫;

C. 酵母菌;

D. 衣藻。

ABCD

三.判断是非题(A为对,B为错)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B

A(答案,以下同)

支原体是最小的最简单的真核生物。

A B

B

噬菌体通过尾部的蛋白外壳吸附在细菌上,利用细菌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机制合成噬菌体新的核酸和蛋白质。

A B

B

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长期相互作用导致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演变过程。

A B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个体数量多、生态系统多样性。

A B

B

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复杂性、有效性。

A B

A

绿藻、蓝细菌、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A B

B

Darwin创立了进化论,Pasteur建立了微生物学和发酵理论。

A B

A

芬兰生物学家完成了绵羊“多莉”的克隆。

A B

B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A B

B

噬菌体通过尾丝附着于细菌表面。

A B

A

遗传变异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A B

B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代谢过程。

A B

A

生命的起源、生物芯片、基因组测序和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都属于基础研究。

A B

B

生命起源以前,地球大气中就有H2,O2,CO,H2S的存在。

A B

B

只有DNA具有自我复制功能,而RNA和蛋白质都不具有。

A B

B

支原体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A B

B

基础生命科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细胞 一.单选题 制造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的人是()。 A. 荷兰人胡克; B. 英国人胡克; C. 荷兰人列文虎克; D. 英国人列文虎克。 C(答案,以下同)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 A. 蛋白质; B. 生物大分子; C. 细胞; D. 生命个体。 C 生物进化的起点是()。 A. 化学演化; B. 细胞的形成; C. 最小细胞支原体的出现; D. 原球体的出现。B 胡萝卜根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培养,失去原来特征,形成愈伤组织,这个过程称为() A. 分化; B. 再分化; C. 愈伤; D. 去分化。 D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壁的作用()。 A. 与酶结合,组织生化代谢反应; B. 抵御病原菌侵害; C. 接收化学信号; D. 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A 人的体细胞中有()对常染色体。 A. 23; B. 46;

C. 22; D.44。 C 人的生殖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A. 23; B. 46; C. 22; D. 44。 A 细胞的消化器官是() A. 内质网; B. 溶酶体; C. 乙醛酸循环体; D. 胃。 B 下列细胞器经常出现膜融合沟通现象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 内质网和细胞质膜; D. 细胞核外膜和内质网。 D 关于生物膜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 B. 膜脂包括磷脂、鞘脂、胆固醇; C. 骨架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 D. 结构模型为“三明治模型”。 D 植物细胞壁中最主要成分是() A. 果胶; B. 纤维素; C. 半纤维素; D. 蛋白质。 B ()是细胞核骨架。 A. 核纤层; B. 核膜; C. 核仁; D. 核基质。

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章习题汇总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一.单选题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A. 细胞核; B. 细胞; C. 细胞器; D. 核酸。 B(答案,以下同) 除了()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A 生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DNA; B. RNA; C. 细胞; D. 蛋白质。 C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通过()附着于细菌表面的。 A. 核酸内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外壳。 B 生命体通过()进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及能量转换的。 A. 光合作用;

B. 细胞呼吸; C. 消化作用; D. 新陈代谢。 D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通过()附着于细菌表面的。 A. 核酸内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外壳。 B 遗传信息以()的形式储存在DNA分子中。 A. 双螺旋; B. 脱氧核苷酸; C. 碱基序列; D. 半保留复制。 C 正确的生物结构的层次是()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原子,分子,细胞器,组织,细胞,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A 下列哪项是对理论正确的说明()。 A.理论是指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不会错的真理; B.理论仅仅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假说;

C.理论是不能用实验和观察来支持的假说; D.科学中理论一词是指那些已经证明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假说。 D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群落; B. 种群; C. 生物圈; D. 个体。 C 生物体()的总和称为基因组。 A. 全部遗传物质; B. 全部DNA; C. 全部RNA; D. 全部蛋白质。 B 生物体的一生从()开始。 A. 生殖细胞; B. 受精卵; C. 个体; D. 分裂。 B 受精卵通过()形成新的个体。 A. 生长; B. 变态; C. 分裂; D. 增加细胞体积。 C

基础生命科学复习题

基础生命科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生物与生命科学 01-01 生命的本质是【 B 】 A细胞 B 化学 C 反应 D 神经 01-02 据估计,自然界中存在的生命体共有【 B 】 A数百万种 B 数千万种 C 数百亿种 D 数千亿种 01-03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D 】 A人类、植物、动物 B 藻类、动物、微生物 C 人类、藻类、菌类 D 动物、植物、微生物 01-04 下列生命系统等级的大小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C 】 A组织>器官>细胞>分子 B 群落>生态>物种>个体 C 个体>器官>细胞>分子 D 物种>组织>群落>个体 01-05 现代生命科学理论认为,细胞是生命的【A】 A基本功能单位 B 最小组成部分 C 基本运动实体 D 最大存在形式 01-06 下列生物体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 A细菌 B 昆虫 C 玉米 D 人类 01-07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病毒也能感染细菌 B 病毒通常都携带基因组 C 病毒的繁殖必须依靠特定的生物体 D 病毒是一类具有亚细胞结构的非生命体 01-08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借助于【 D 】相连的 A氢键 B 疏水键 C 离子键 D 共价键 01-09 主宰生命形式与运动的物质是【A】 A基因 B 多糖 C 脂肪 D 蛋白 01-10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广义上的生命科学还包括【 B 】A哲学 B 医学 C 数学 D 法学 01-11 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是由【 C 】派生而成的 A生命科学与实验科学 B 生物学与仿生学 C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 D 生物学与遗传学 01-12 对生命科学做出划时代贡献的最早的科学家及其学术成就是【A】 A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B 沃森和克里克及其DNA双螺旋模型

生工基础生命科学期末复习题1

填空题 第一章: 1 本章提出了生命的5个最基本特征,如果每个特征仅用2个字代表,它们分别应该是(代谢)(生长)(运动)(繁殖)和(适应) 第二章: 1 细胞及生物体通常由(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盐)六类化合物组成。 2 下列分子式( c )中含有肽键,( b )含有糖苷键,( a )含有酯键。 3 组成生物有机体重量的99.35%的7种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钙) 4 (水)是生物体中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以(游离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在细胞中存在。 5 通常将糖类按分子大小分成(单糖,寡糖,多糖),核糖属于(单糖),而淀粉属于(多糖);多糖根据其单糖的组成情况分为(同聚多糖,杂多糖),前者由单一类型的单糖组成,后者含有两种以上的单糖。 6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肝糖原是指(肝脏中的糖原),肌糖原是指(肌肉中的糖原)。 7 糖原与支链淀粉相比,有(分支多)和(支链短)两个特点。 8 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色,糖原遇碘变(红褐)色。 9 脂类主要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非极性化合物,具有(疏水)性;中性脂肪和油都是由1个(甘油)分子和3个(脂肪酸)分子结合成的脂类。 10 脂类具有(提供能量)(构成生物膜的成分)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1 甘油三脂是自然界最常见的脂肪在室温下为液态的称为(油),为固态的称为(脂肪)。 12 脂肪酸的熔点随着其碳链长度的增加而( 升高),随着不饱和双键的数目的增加而( 降低)。食用(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易导致人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13 根据磷脂分子中所含醇类,磷脂可分为(卵磷脂,脑磷脂)两种。其中(卵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14 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多个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蛋白质的 一级结构指的是(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结构类型。 15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和盐键。 16 核酸包括(DNA)和(RNA )两类,多数生物体贮存遗传信息的通常是(DNA);核酸是由(核苷酸)单体连接而成, 其中每个单体又是由一个(戊糖),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碱基又分为(嘌呤,嘧啶)两类。 17 用分光光度计在280纳米测定蛋白质有强烈吸收,主要是由于(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起作用。 18 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肽键,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氢)键;维持三级结构靠(次级)键, 其中包括(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 19 蛋白质和核酸对紫外线均有吸收。蛋白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80纳米),而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60纳米)。 20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补充的8种氨基酸是(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缬氨酸) 第三章: 1 植物细胞壁最主要的成分是(纤维素),它构成了细胞壁的结构单位(微纤维,微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状,形成细胞壁的基本结构。 2 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是由两位荷兰科学家(Gorter )和(Grendel)提出的,而蛋白质是镶嵌在脂双层中的,(细胞冰冻蚀刻)实验可以支持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 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归纳为两种形式,一类为(被动运输),另一类是(主动运输);后者是逆(化学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需要(膜蛋白)的参与,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内部的一些小分子物质的浓度与周围环境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4 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构成了细胞骨架,起到(支架,运输,运动)的功能;微管由(管蛋白)组成,微丝由(肌动蛋白)分子组成,中间丝则由(角蛋白)组成,而核骨架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 5 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状体系,狭义的骨架系统主要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中间纤维)。 6 真核细胞中属于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而属于内膜系统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而内膜系统的产物有(蛋白质,脂类)。 7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色素分子按照其作用可分为两大类(捕光色素,反应中心色素)。 8 线粒体中A TP的合成是在(ATP酶复合体)中进行的,A 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是(跨膜的质子梯度)。 9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内含多种(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分解,消化细胞碎渣和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10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等的跨膜运输主要靠(胞吞,胞吐)两种形式来完成。

基础生命科学复习题

基础生命科学复习题 基础生命科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生物与生命科学 01-01 生命的本质是【 B 】 A细胞 B 化学 C 反应 D 神经 01-02 据估计,自然界中存在的生命体共有【 B 】 A数百万种 B 数千万种 C 数百亿种 D 数千亿种 01-03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D 】A人类、植物、动物 B 藻类、动物、微生物 C 人类、藻类、菌类 D 动物、植物、微生物 01-04 下列生命系统等级的大小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C 】A组织>器官>细胞>分子 B 群落>生态>物种>个体 C 个体>器官>细胞>分子 D 物种>组织>群落>个体 01-05 现代生命科学理论认为,细胞是生命的【A】 A基本功能单位 B 最小组成部分 C 基本运动实体 D 最大存在形式 01-06 下列生物体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 A细菌 B 昆虫 C 玉米 D 人类 01-07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病毒也能感染细菌 B 病毒通常都携带基因组 C 病毒的繁殖必须依靠特定的生物体 D 病毒是一类具有亚细胞结构的非生命体 01-08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借助于【 D 】相连的 A氢键 B 疏水键 C 离子键 D 共价键 01-09 主宰生命形式与运动的物质是【A】

A基因 B 多糖 C 脂肪 D 蛋白 01-10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广义上的生命科学还包括【 B 】A哲学 B 医学 C 数学 D 法学 01-11 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是由【 C 】派生而成的 A生命科学与实验科学 B 生物学与仿生学 C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 D 生物学与遗传学 01-12 对生命科学做出划时代贡献的最早的科学家及其学术成就是【A】 A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B 沃森和克里克及其DNA双螺旋模型 C 考恩及其DNA体外重组技术 D 威尔姆特及其哺乳动物克隆技术01-13 生命的本能是【C 】 A适者竞存 B 利己主义 C 新陈代谢 D 自我复制 01-14 下列生物大分子中,不能作为信息载体的是【 C 】 A基因 B 多糖 C 脂类 D 蛋白 01-15 生物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D 】 A核酸 B 多糖 C 脂类 D 蛋白 第二部分: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02-01 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是【 D 】 A软骨 B 心肌 C 血液 D 心脏 02-02动物体内分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02-03 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 B 】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基础生命科学4

练习题四 基础生命科学 一、名词解释 1、代谢: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主要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过程组成。 2、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3、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原有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4、自养生物: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 5、异养生物: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 6、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物质系统在平衡时的性质和建立能量的平衡关系,以及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包括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学科。主要是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它揭示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遵从的宏观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是不可逆的 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7、焓:热力学中表示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常用符号H表示。数值上等于系统的内能U加上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即H=U+pV。焓的变化是系统在等压可逆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的度量。 8、熵:表示物质系统状态的一个物理量(记为S),它表示该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在热力学中,是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孤立体系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要使它的熵增加 9、自由能:在热力学当中,自由能指的是在某一个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减少的内能中可以转化为对外作功的部分,它衡量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可对外输出的“有用能量”。可分为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10、吸能反映:代谢物进行各种合成反应通常是需要吸收能量的反应。自由能变化ΔG为正值,因而,不可能独立完成。在体内必须与氧化分解而出现的放能反应偶联,将部分自由能转移给吸能反应。ATP的生成与分解在其间起了关键的作用 11、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12、核酶: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核糖核酸。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具有催化活性的核糖核酸。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 13酶活性:酶的活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即酶的催化反应速度。 14、抗体酶:通过改变抗体中与抗原结合的微环境,并在适当的部位引入相应的催化基团,所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可由两种途径获得抗体酶:①采用过渡态的底物类似物诱导; ②在现有的抗体基础上,通过化学修饰或通过蛋白质工程向其配体结合部位导入催化基团。 15、能障: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成能完成反应的中间产物所需的活化能。能障大则不易形成活化的中间产物,反应难以进行 16、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即为活化能。

基础生命科学判断题答案

A 1.艾滋病毒要比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大得多。(×) 2.癌细胞在生长因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增殖,根据这个特点人细胞工程和细胞培养的技术。(√) B 1.把构建好的DNA分子送到原核生物里称之为转染,送到动植物细胞中则称之为转化。(×) 2.不同的激素类型有不同的作用细胞。(√) 3.病毒在活细胞内繁殖是专性的,不会感染其它细胞。(√) 4.氮气只能在细菌的作用下被植物利用。(√) C 1.出汗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 D 1.胆固醇、甘油三酯都是脂类,是不溶于水的小分子。(√) 2.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合成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3.多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性状的基本规律和单因子是一样的。(√) 4.地球上人类的基因差异不到0.01%。(√) 5.地球大约形成于45亿年前,几乎五分之二的时间都没有生命的出现。(×) 6.动物体内存在多个生物钟,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G 1.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光的参与。(×) 2.高等植物在母体当中形成多细胞的胚,能够进行光合自养。(√) H 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与达尔文的生物渐变性的进化是矛盾的。(√) J 1.减数分裂使得基因组合形式减少。(×) 2.甲状旁腺素能够降低血液中的钙含量。(×) 3.竞争只出现在高等动物之间。(×) K 1.克隆所产生的后代基因组是单一的。(√) L 1.蜡烛燃烧、岩石风化不属于生命现象,因为它们只能新陈代谢而不具备生命的其它特征。(√) 2.淋巴细胞和肝细胞都能启动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M 1.酶的代谢反应通常不是单个的酶进行作用,而要多个酶共同参与。(√)

基础生命科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基础生命科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与讨论习题解答 刘贵忠 第一章 1.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合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面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请您对这一问题作比分析和回答。

清华基础生命科学习题

清华基础生命科学习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组成的。()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3把外源基因(重组质粒)导入细菌和受体细胞的过程叫基因克隆。()4病毒不具 备细胞结构,它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体。() 5真菌是真核生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异养生活。() 6核糖体就是蛋白质制备的场所,它由大、大两亚基共同组成,就是r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7dna的激活和mRNA出现在细胞核内,而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则出 现在细胞质中。()8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每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同意;同 样地,每个密码子可以对应多种氨基酸,这种现象称为密码子的自旋性。() 9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但也有一些核酸具有催化活性。()10生物包括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11三羧酸循环就是联系糖类新陈代谢、脂肪代谢、核酸新陈代谢、蛋白质新陈代谢以及次生物质新陈代谢的中枢。它的中间产物可以参予其它新陈代谢途径,其它新陈代谢途 径的产物最终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水解为co2和h2o,并释出能量。() 12通过糖酵解,1分子葡萄糖可产生2分子atp;而通过有氧呼吸,1分子葡萄糖可 产生36-38分子atp。() 131961年,由英国科学家petermitchell明确提出的化学扩散假说表示,atp的分解 成就是由于体温链电子传递引致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的积累所致。() 14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15氧化还原反应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代谢中最基本的反应。() 16中心法则所指的就是:dna分子除可以自我复制外,还可以mRNA成mrna,mrna再 把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即为信息流由dna?rna?蛋白质流动。这种顺序就是永远维持不变的。() 1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在于,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脂肪基(r基)。不同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多肽。() 18动物脂肪和植物油都就是由甘油醇和脂肪酸融合变成的酯。() 19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全部作业

(一) 1 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及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2 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金属的某些特性? 3 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 5 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图,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 6 画出立方晶系中(011),(312),[211],[211],[101],(101) 7, 画出六方晶系中(1120),(0110),(1012),(110),(1012) 8.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9.在立方系中绘出{110}、{111}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及(112)和(120)晶面。 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a)立方晶系(421),()123,(130),[211],[311]; 10.在立方系中绘出{110}、{111}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及(112)和(120)晶面。 11.计算面心立方结构(111)、(110)与(100)面的面密度和面间距。 12. 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a)立方晶系(421),()123,(130),[211],[311]; b)六方晶系()2111, ()1101,()3212,[2111],1213⎡⎤⎣⎦。 13 在体心立方晶系中画出{111}晶面族的所有晶面。 14 画出<110>晶向族所有晶向 15.写出密排六方晶格中的[0001],(0001),()1120,()1100,()1210 16. 在一个简单立方晶胞内画出一个(110)晶面和一个[112]晶向。 17. 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立方晶系(421),() 123,(130),[211],[311]; 18.计算晶格常数为a 的体心立方结构晶体中八面体间隙的大小。 19.画出面心立方晶体中(111)面上的[112]晶向。 20.已知某一面心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为a ,请画出其晶胞模型并分别计算该晶体 的致密度、{111}晶面的面密度以及{110}晶面的面间距。 21.表示立方晶体的(123),[211],()012 22. 写出密排六方晶格中()1120,()1100,()1210[2111],1213⎡⎤⎣⎦ 23. 画出密排六方晶格中的[0001], ,()0110,() 1010,[2110],[1120]

【百分题库合集】基础生命科学

[单选]以下消耗体力最大的生命活动是: A.散步 B.骑自行车 C.游泳 D.舞蹈 参考答案:C [单选]2002年2月2日,《美国科学院院报》研究几种基金控制了番茄的保鲜?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单选]三磷酸腺苷分子中有几个高能的磷酸键存在?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单选]()不是酶的催化特点。 A.耐高温

C.专一性 D.易失活 参考答案:A [单选]人体新陈代谢需要几大类酶促反应:A.4.0 B.6.0 C.7.0 D.8.0 参考答案:B [单选]以下不是酶的催化特点: A.催化效率高 B.转移性 C.容易失活 D.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D [单选]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A.高温 B.低温 C.高压 D.生物催化剂

[单选]酶性RNA是在什么动物体内发现的?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 参考答案:A [单选]酶的化学本质是 A.酯类 B.糖类 C.蛋白质 D.纤维 参考答案:C [单选]酶的催化特点不包括 A.专一性 B.稳定性 C.容易失活 D.催化效率高 参考答案:B [单选]生物大分子主要有几类: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A [单选]()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赖氨酸 B.丙氨酸 C.胱氨酸 D.甘氨酸 参考答案:A [单选]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亮氨酸 B.丝氨酸 C.精氨酸 D.苏氨酸 参考答案:C [单选]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有多少种不能自身合成,称为必须氨基酸?A.4.0 B.8.0 C.12.0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数字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2)

第一章 1.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合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面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请您对这一问题作比分析和回答。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要广阔。生物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可以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包括一般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胚胎学和基因学。而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课程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为理解生物学提供必需的适当背景和方法理论。 生物科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显示,除了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外,生物以及相关专业就业机会还有以下相关产业: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摄影、生物统计学、消费品研究、动物营养、兽医、环境教育、水产业、基因顾问、工业卫生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插图、核能医药、公众健康、科学图书管理员、科普作家、科技插图画家、科技信息专家、科技代表、销售、科技写作、保险索赔、教育节目制作、职业杂志编辑等等。 随着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或交叉学科的人才。由于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只要有决心,就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4.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双盲设计是指被试者和研究实施者(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科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因不确定因素引起误差)和系统误差(由方法、仪器和入为因素而引起误差)两类。 5.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请用本书第六章图6—8的实验研究实例,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包括: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逻辑的和历史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步骤: (1)发现问题; (2)收集与此问题相关的资料(通过观察、测量等); (3)筛选相关资料,寻找理想的联系和规律; (4)提出假设(一个总结),此假设应能够解释已有的资料,并对进一步需要研究问题提出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