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站主厂房尺寸确定

水电站主厂房尺寸确定

水电站主厂房尺寸确定
水电站主厂房尺寸确定

一、主厂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一) 主厂房的长度

L= nL0 + L安+ △L

1.机组段长度L0

机组段长度是指相邻两台机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也称为机组间距。

机组段间距一般由下部块体结构中水轮机蜗壳的尺寸控制,在高水头水电站情况下也可能由发电机定子外径控制。

(1)(1)当机组段间距由蜗壳尺寸控制时:

L0 = 蜗壳平面尺寸+ 2△l

△l——蜗壳外的混凝土结构厚度。混凝土蜗壳一般取0.8~1.0m,金属蜗壳一般可取1~2m,边机组段一般取1~3m。

(2) 当机组段间距由发电机定子外径控制时

L0 = D风+ d

D风——发电机风罩外缘直径;d——相邻两风罩外缘之间通道的宽度,一般取1.5~2.0m。

机组段长度应综合考虑厂房分缝、蜗壳和尾水管厚度的影响,水轮机层和发电机层的

布置要求,包括排架柱的布置、调速器接力器坑布置要求、楼梯、楼板孔洞和梁格系统布置的要求。为了减小机组间距,最好不将调速器、油压装置和楼梯等布置在两台机组中间。

2.边机组段加长

△L =(0.1~1.0)D1

由于远离安装间一端的机组段外侧有主厂房的端墙,为了使机组设备和辅助设备处于桥吊工作范围内,边机组段需要加长△L。

3.安装间长度

安装间的宽度一般与主厂房相同,安装间的长度一般取L安=(1.0~l.5) L0。

(二)主厂房的宽度

主厂房宽度示意图

可以机组中心线为界,将厂房宽度分为上游侧宽度B s和下游侧宽度B x。则厂房总宽度为

B=B x+B s

在确定B s和B x时,应分别考虑发电机层、水轮机层和蜗壳层三层的布置要求。

(1)发电机层:首先决定吊运转子(带轴)的方式,若由下游侧吊运,则厂房下游侧宽度主要由吊运之转子宽度决定。若从上游侧吊运,则上游侧较宽。此外,发电机层交通应畅通无阻。一般主要通道宽2~3m,次要通道宽1~2m。在机旁盘前还应留有1m宽的工作场地,盘后应有0.8~1m宽的检修场地,以便于运行人员操作。

(2) 水轮机层:一般上下游侧分别布置水轮机辅助设备(即油水气管路等)和发电机辅助设备(电流电压互感器、电缆等)。以这些设备布置后,不影响水轮机层交通来确定水轮机层的宽度。

(3) 蜗壳层:一般由设置的检查廊道、进人孔等确定宽度。蜗壳和尾水管进人孔的交通

水电站厂房设计

水电站厂房设计 一、水电站厂房的任务 水电站厂房是将水能转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包括厂房建筑、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站等,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 的场所。 水电站厂房的主要任务: (1) 将水电站的主要机电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使其具有良好的运 行、管理、安装、检修等条件。 (2) 布置各种辅助设备,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发电质量。 (3) 布置必要的值班场所,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水电站厂房的组成 (一) 从设备布置和运行要求的空间划分 主厂房:布置水电站的主要动力设备(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 备,设置装配场(安装间)。 副厂房:布置控制设备,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是水电站运行、控制、监视、通讯、试验、管理和工作的房间。 主变压器场: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水电站发出的电能经主变压器 升压后,再经输电线路送给用户。 高压开关站: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措施等设备的场所, 高压输电线由此送往用户。 此外厂房枢纽中还有:进水道、尾水道和交通道路等。

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和高压开关站及厂区交通等,组成水电站厂区枢纽建筑物,一般称厂区枢纽。 (二) 从设备组成的系统划分 水电站厂房内的机械及水工建筑物共分五大系统 (1) 水流系统。水轮机及其进出水设备,包括压力管道、水轮机前 的进水阀、蜗壳、水轮机、尾水管及尾水闸门等。 (2) 电流系统。即电气一次回路系统,包括发电机及其引出线、母 线、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主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站等。 (3) 电气控制设备系统。即电气二次回路系统,包括机旁盘、励磁设备系统、中央控制室、各种控制及操作设备如各种互感器、表计、继电器、控制电缆、自动及远动装置、通迅及调度设备等直流系统。 (4) 机械控制设备系统。包括水轮机的调速设备,如接力器及操作柜,事故阀门的控制设备,其它各种闸门、减压阀、拦污栅等操作 控制设备。 (5)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为了安装、检修、维护、运行所必须的各种电气及机械辅助设备,如厂用电系统(厂用变压器、厂用配电装置、直流电系统),油系统、气系统、水系统,起重设备,各种电气和机械修理室、试验室、工具间、通风采暖设备等。 水电站厂房组成(设备组成) (三) 从水电站厂房的结构组成划分 1.平面:主机室+安装间 主机室: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布置在主机室,是运行和管理的 主要场所;

水电站厂房的设计说明

绪论 水电站厂房是水电站主要建筑物之一,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厂房中安装水轮机、发电机和各种辅助设备。通过能量转换,水轮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变压器、开关站等输入电网送往用户。所以说水电站厂房是水、机、电的综合体,又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其任务是满足主、辅设备及其联络的线、缆和管道布置的要求与安装、运行、维修的需要;为运行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美观的建筑造型协调与美化自然环境。 水电站厂区包括: (1)主厂房。布置着水电站的主要动力设备(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的主机室(主机间),及组装、检修设备的装配场(安装间),是水电站厂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2)副厂房。布置着控制设备、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是水电站的运行、控制、监视、通讯、试验、管理和运行人员工作的房间。 (3)主变压器场。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电能经过主变压器升高到规定的电压后引到开关站。 (4)开关站(户外高压配电装置)。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措施等高压电气设备的场所,高压输电线由此将电能输往用户,要求占地面积较大。 由于水电站的开发方式、枢纽布置、水头、流量、装机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形式等因素,及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的不同,加上政治、经济、生态及国防等因素的影响,厂房的布置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厂房的类型有各种不同的划分,例如按机组工作特点可分为立式机组厂房、卧式机组厂房。根据厂房在水电站枢纽中的位置及其结构特征,水电站厂房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 坝后式厂房。厂房位于拦河坝下游坝趾处,厂房与坝直接相连,发电用水直接穿过坝体引人厂房。 2. 河床式厂房。厂房位于河床中,本身也起挡水作用,如西津水电站厂房。若厂房机组段还布置有泄水道,则成为泄水式厂房(或称混合式厂房),。 3. 引水式厂房。厂房与坝不直接相接,发电用水由引水建筑物引人厂房。当厂房设在河岸处时称为引水式地面厂房。 水电站厂房是专门的水工建筑物,它具有一般水工建筑物的共性,故其设计有以

水电站厂房设计(图文讲解)

水电站厂房设计 第一节水电站厂房的任务、组成及类型 一、水电站厂房的任务 水电站厂房是将水能转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包括厂房建筑、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站等,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的场所。 水电站厂房的主要任务: (1)将水电站的主要机电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使其具有良好的运行、管理、安装、检修等条件。 (2)布置各种辅助设备,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发电质量。 (3)布置必要的值班场所,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水电站厂房的组成 (一)从设备布置和运行要求的空间划分 主厂房:布置水电站的主要动力设备(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设置装配场(安装间)。 副厂房:布置控制设备,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是水电站运行、控制、监视、通讯、试验、管理和工作的房间。 主变压器场: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水电站发出的电能经主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输电线路送给用户。 高压开关站: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措施等设备的场所,高压输电线由此送往用户。 此外厂房枢纽中还有:进水道、尾水道和交通道路等。 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和高压开关站及厂区交通等,组成水电站厂区枢纽建筑物,一般称厂区枢纽。 (二)从设备组成的系统划分 水电站厂房内的机械及水工建筑物共分五大系统 (1)水流系统。水轮机及其进出水设备,包括压力管道、水轮机前的进水阀、蜗壳、水轮机、尾水管及尾水闸门等。 (2)电流系统。即电气一次回路系统,包括发电机及其引出线、母线、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主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站等。 (3)电气控制设备系统。即电气二次回路系统,包括机旁盘、励磁设备系统、中央控制室、各种控制及操作设备如各种互感器、表计、继电器、控制电缆、自动及远动装置、通迅及调度设备等直流系统。

沁河河口村水库大机组电站厂房设计

沁河河口村水库大机组电站厂房设计 刘增强 柴志阳 孟旭央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院) [摘 要]河口村水库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和改善河道基流等综合作用。电站分大机组和小机组两个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6 MW。其中大电站以发电为主,并提供生态基流,装机容量为10 MW;小电站兼发电和向沁北电厂供水双重任务,装机容量为1.6 MW。本文主要讲述大电站的厂区布置、结构布置、副厂房结构布置设计优化及稳定应力计算等内容,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站厂房 河口村水库 沁河 1 工程概述 河口村水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下距五龙口水文站约9 km,属河南省济源市克井乡,是控制沁河洪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任务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河道基流等综合利用”。水库总库容3.17亿m3,最大坝高122.5 m,正常蓄水位275 m。 电站分大、小机组两个电站,总装机容量11.6 MW。大电站以发电为主,并提供生态基流;小电站兼发电和向沁北电厂供水双重任务。大机组电站为岸边式地面厂房,由2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间及副厂房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0 MW,额定水头76.00 m,单机额定流量7.80 m3/s,机组安装高程为171.20 m。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

定河口村坝址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 g,确定电站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 河口村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属大(2)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电站厂房及次要建筑物为3级,电站厂房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 大机组电站厂区布置 大电站采用岸边式地面厂房布置型式,安装间布置在主机间右侧,中控室及交接班室均布置在安装间的上游侧,主变压器布置在主机间上游室外地面高程180.00 m的平台上,考虑主变检修、消防等要求,两台主变压器之间,变压器与主厂房、中控室分别通过防火墙分隔。 厂房上游侧设置不小于4.00 m宽的消防通道,路面高程为180.00 m,可以满足消防车作业的需要,净空高度无障碍,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主厂房的对外交通出入口,布置在安装间右山墙侧,与进厂公路平顺相连。 尾水平台高程为180.00 m,高于200年一遇校核尾水位179.45 m。机组尾水闸门孔口尺寸为2.82 m×1.34 m(宽×高),底坎高程168.39 m,采用平板钢闸门,两台机组共用一台单轨移动式启闭机,为满足尾水闸门检修要求,计算确定起闭机牛腿底高程为185.30 m。

水电站主厂房桥机安装安全专项措施方案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主厂房250t桥式起重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概述 (1) 二、编制依据 (2) 三、主要施工方法 (3) 四、本工程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 (7) 五、桥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7) 六、本工程拟投入作业人员 (14) 七、本工程主要投入设备 (14) 八、桥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机构 (15)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主厂房250t桥式起重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主厂房内共布置有2 台QD250/50/10t-22.0 A3电动双梁单小车桥式起重机,主要担负地下主厂房6台水泵水轮机电动发电机组及其辅助系统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吊装任务。 QD250/50/10t-22.0 A3电动双梁单小车桥式起重机主要由桥架、大车行走机构、250t小车、10t 电动葫芦、250t/50t吊具、司机室和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 QD250/50/10t-22.0 A3电动双梁单小车桥式起重机在地下主厂房安装间段进行安装。安装间长41m、宽21.45m、地面高程▽-41.5m,轨顶高程▽-29.8m,安装间地面至桥机轨道高差11.7m,上下游轨距22.0m。安装间与进厂交通公路相连,进厂交通洞浇筑后断面尺寸为宽10m,高8.5m。桥机安装计划使用130t 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 本工程包括地下主厂房内2 台起重量为250t单小车桥机、轨道及滑触线的安装、实物法静动负荷试验。 桥机主要部件重量和外形尺寸表

水电站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第一部分:水力机组选型设计和调节保证计算 (3) 1水轮机的选型设计 (3) 1.1水轮机选型设计概述 (3) 1.2水轮机选型设计的任务 (3) 1.3水轮机选型的原则 (3) 1.4水轮机选型设计的条件及主要参数 (3) 1.5水轮机台数及型号的选择 (4) 1.6初选工况点A (5) 1.8额定转速的确定 (6) 1.9 效率及单位参数的修正 (7) 1.10 核对所选择的真机转轮直径 D...................................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11 确定水轮机导叶的最大可能开度 a.......................... 错误!未定义书签。 ok 1.12计算水轮机额定流量 Q ............................................... 错误!未定义书签。 r H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确定水轮机的允许吸出高度 s 1.14计算水轮机的飞逸转速 (19) 1.15 计算水轮机轴向水推力∞ 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 估算水轮机的质量 (20) 1.17 绘制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 (20) 2水轮发电机的的初步选择计算 (24) 2.1水轮发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冷却方式 (24) 2.2发电机主要尺寸的估算 (24) 2.3发电机外形尺寸估算 (25) 2.4水轮发电机的质量估算 (26) 3调节保证计算 (27) 3.1调节保证计算概述 (27) 3.2调节保证计算的标准 (27) 3.3计算基本数据 (27) L . 错误!未定义 3.4计算设计水头、最大水头下额定出力时引水系统的∑i i V 书签。 T和关闭规律 (28) 3.5假定导叶的直线关闭时间 f 3.6水击压力上升计算 (28)

水电站厂房设计

第十一章水电站地面厂房布置设计 第一节水电站厂房的任务、组成及类型 一、水电站厂房的任务 水电站厂房是水能转为电能的生产场所,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的场所。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水流平顺地引入水轮机,使水能转换成为可供用户使用的电能,并将各种必需的机电设备安置在恰当的位置,创造良好的安装、检修及运行条件,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水电站厂房是水工建筑物、机械及电气设备的综合体,在厂房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中需要各专业人员通力协作。 二、水电站厂房的组成 水电站厂房的组成可从不同角度划分。 (一)从设备布置和运行要求的空间划分 (1)主厂房。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由水轮机实现的,机械转化为电能是由发电机来完成的,二者之间由传递功率装置连接,组成水轮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安装在主厂房内,是水电站厂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2)副厂房。安置各种运行控制和检修管理设备的房间及运行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用房。 (3)主变压器场。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水电站发出的电能经主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输电线路送给用户。 (4)开关站(户外配电装置)。为了按需要分配功率及保证正常工作和检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以及变压器与输电线路之间有不同电压的配电装置。发电机侧的配电装置,通常设在厂房内,而其高压侧的配电装置一般布置在户外,称高压开关站。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设施,高压输电线由此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用户。 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和高压开关站及厂区交通等,组成水电站厂区枢纽建筑物,一般称厂区枢纽。 (二)从设备组成的系统划分 水电站厂房内的机械及水工建筑物共分五大系统 (1)水流系统。水轮机及其进出水设备,包括压力管道、水轮机前的进水阀、蜗壳、水轮机、尾水管及尾水闸门等。 (2)电流系统。即电气一次回路系统,包括发电机及其引出线、母线、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主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站等。 (3)电气控制设备系统。即电气二次回路系统,包括机旁盘、厉磁设备系统、中央控制室、各种控制及操作设备如各种互感器、表计、继电器、控制电缆、自动及远动装置、通迅及调度设备等直流系统,如图11-1所示。

水电站厂房

水电站厂房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主厂房的布置 一、发电机层设备布置 发电机层为安放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和仪表表盘的场地,也是运行人员巡回检查机组、监视仪表的场所。主要设备有: 1.机旁盘(自动、保护、量测、动力盘)。与调速器布置在同一侧,靠近厂房的上游或下游墙。 2.调速柜。应与下层的接力器相协调,尽可能靠近机组,并在吊车的工作范围之内。 3.励磁盘。控制励磁机运行,常布置在发电机近旁。 4.蝶阀孔。如果在水轮机前装设蝴蝶阀,则其检修需要在发电机层的安装间内进行,在发电机层与其相应的部位预留吊孔,以方便检修和安装。 5.楼梯。一般两台机组设置一个楼梯。由发电机层到水轮机层至少设两个楼梯,分设在主厂房的两端,便于运行人员到水轮机层巡视和操作、及时处理事故。楼梯不应破坏发电机层楼板的梁格系统。 6.吊物孔。在吊车起吊范围内应设供安装检修的吊物孔,以勾通上下层之间的运输,一般布置在既不影响交通、又不影响设备布置的地方,其大小与吊运设备的大小相适应,平时用铁盖板盖住。 发电机层平面设备布置应考虑在吊车主、副钩的工作范围内,以便楼面所有设备都能由厂内吊车起吊。 二、水轮机层设备布置 水轮机层是指发电机层以下,蜗壳大块混凝土以上的这部分空间。 在水轮机层一般布置:

1.调速器的接力器。位于调速器柜的下方,与水轮机顶盖连在一起,并布置在蜗壳最小断面处,因为该处的混凝土厚度最大。 2.电气设备的布置。发电机引出线和中性点侧都装有电流互感器,一般安装在风罩外壁或机座外壁上。小型水电站一般不设专门的出线层,引出母线敷设在水轮机层上方,而各种电缆架设在其下方。水轮机层比较潮湿,对电缆不利。对发电机引出母线要加装保护网。 3.油、气、水管道。一般沿墙敷设或布置在沟内。管道的布置应与使用和供应地点相协调,同时避免与其他设备相互干扰,且与电缆分别布置在上下游侧,防止油气水渗漏对电缆造成影响。 4.水轮机层上、下游侧应设必要的过道。主要过道宽度不宜小于1.2m~1.6m。水轮机机座壁上要设进人孔,进人孔宽度一般为1.2m~1.8m,高度不小于1.8m~2.0m,且坡度不能太陡。 三、蜗壳层的布置 蜗壳层除过水部分外,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布置较为简单。 1.主阀。当引水式电站采用联合供水或分组供水时,在蜗壳进口前设置一道快速闸门或蝴蝶阀,一般称为主阀。 2.进人孔。在下部块体结构中要设有通向蜗壳和尾水管的进人孔,并设置通道。一般进人孔的直径为60cm,进人孔通道尺寸不小于1×1m。 3.检查、排水廊道。一般电站在蜗壳层以下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均设有检查、排水廊道,作为运行人员进入蜗壳、尾水管检查的通道,有的电站还同时兼作到水泵室集水井的过道。 4.集水井。位于全厂最低处,除要求能容纳运行时的渗漏水,还要担负机组检修时的集水、排水任务。 5.排水泵室:一般布置在集水井的上层,有楼梯、吊物孔与水轮机层连接。电站排水都通向下游尾水渠。

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目录 目录 第一章任务书 (1) 1.1 目的 (1) 1.2 设计内容和要求 (1) 1.3 应提交的设计成果 (1) 第二章基本资料 (2) 2.1 工程概况 (2) 2.2 电站枢纽 (2) 2.3 设计依据及参数 (2) 第三章设计过程 (5) 3.1 确定设备尺寸 (5) 3.1.1 蜗壳尺寸 (5) 3.1.2 水轮机和尾水管尺寸 (6) 3.1.3 发电机尺寸 (7) 3.2 厂房尺寸 (7) 3.2.1 主厂房的平面尺寸 (7) 3.2.2 主厂房的立面尺寸 (9) 3.3 主厂房各层布置 (10) 3.3.1 发电机层布置 (10) 3.3.2 水轮机层布置 (11) 3.3.3 蜗壳层布置 (12) 3.4 副厂房的布置 (12) 3.5 厂区枢纽布置 (12)

第一章任务书 1.1 目的 通过本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水电站厂房部分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水电站厂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内容和要求 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及机电设备,决定厂房在枢纽中的位置,进行厂区和厂房内部的布置,确定厂房的轮廓尺寸。 1.3 应提交的设计成果 (-)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水电站厂房设计布置图三张: 1、沿机组中心线厂房横剖面图(1:100); 2、发电机层平面图(1:100-1:200); 3、水轮机层、蜗壳层综合平面图(1:100-1:200)。 (三)厂房枢纽布置简图一张(1:1000)。

第二章基本资料 2.1 工程概况 湘贺水利枢纽位于向河上游,河流全长270km,流域面积6000km2,属于山区河流。本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350km2,总库容22.15m3,为多年调节水库。 本枢纽的目标是防洪和发电。主要建筑物有重力拱坝,坝高77.5m,弧长370m;泄洪建筑物;开敞式溢洪道或泄洪隧洞;发电引水隧洞及岸边地面厂房等工程。水电站总装机60MW,装机4台,单机15MW。电站担任工农业负荷,全部建成后担任系统灌溉负荷。 2.2 电站枢纽 电站厂房位于右岸坝下游几十米处,由引水隧洞供水,主洞内径5.5m,支洞内径3.4m,厂内装置4台混流式立式机组,出线方向为下游,永久公路通至左岸,开关站布置在左岸开阔平地上。 2.3 设计依据及参数 (一)水库及水电站特征参数 (1)水库水位。水库校核洪水位为140.00m,水库设计洪水位为137.00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25.00m,水库发电死水位为108.00m,设计洪水尾水位为77.00m,校核洪水尾水位为78.50m。 (2)厂址水位—流量关系见表2—1. (3)水电站特征水头。最大水头为56.00m,最小水头为38.00m,平均水头为50.84m, 2

水电站厂房设计及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一

水电站厂房设计及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电站建设越来越多,伴随着的水力发电被广泛应用起来。然而水电站厂房建设是水电站的基础建设,只有合理地对水电站厂房进行设计,在施工中解决问题,才能根本的解决水电站厂房的建设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电站厂房设计,并对水电站厂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一、水电站厂房设计 1.1 方案确定 在水电站厂房的方案确定过程中,应对厂址的地质、地形、水文条件以及施工单位具体要求等方面做实地考察与研究,并确定最佳的建设方案。例如在考察过程中,可确定河床式或者引水式以及长尾水渠式等形式,以确保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 1.2 布置特点 在厂房的布置方面,对于地形特点的依赖性更大。包括各个建筑的排布形式、溢洪坝位置、厂房布置位置等方面。核心方面就是发电厂房,特别要考虑河床弯道水流的影响, 应使水流进出厂房顺畅, 泥砂不易淤积, 确保安全运行, 管理方便。以某水电站建设为例,在建设过程中,发现河床较宽,因此可采用“一”字形排布;同时与闸坝结构合为一体,便于利用水力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 1.3 参数标准 在厂房本身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水源的蓄水深度、总水含量、装机容量等方面,同时也需要考虑附近农田的面积。以确保水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也具有灌溉、泄洪及蓄水等综合作用。一般来讲,根据当地近100 年来的气候特点,对水电站厂房的抗风、抗震能力需要论证,并给与相应的极限范围。 1.4 配套设施的布置设计 (1)主变压器与开关站 主变压器可安置两台,紧邻安装场,同时可利用钢轨道进行推进。对于开关站来说,为保证其安全可靠,采取户内式结构。同样紧邻安装场,距离约15 米。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两回进线、四回出线的形式进行,提高了效率。 (2)交通安排 厂房内部的交通较为便利,上下层之间有楼梯连接,各个工作室或者设施之间有通道连接。在室外也有各类通道相连,便于人行和机动车辆行驶。 (3)排水系统 对于厂房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深水泵及集水井完成。并在厂房机组上游布置排水廊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集水井相通。为了防洪需要和不至于发生洪水淹没厂房的事故,下游最高洪水位低于厂区地面高程,厂区排水均通过地面排水沟自动排至下游尾水渠内。

最新整理水电站厂房设计资料

水电站厂房设计 指导老师:徐寅 一、任务书 1、设计技术要求 厂房课程设计重点是主厂房内部主要设备和结构的布置,以及轮廓尺寸的决定,设计图应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说明书应能说明设计内容,文字通顺,整洁

2、 工作内容 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任务书,利用说给的资料,完成下列工作: 用简略的方法选择厂房的主要和辅助设备 进行厂区和厂房内部布置,决定厂房的轮廓尺寸 绘制设计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工程概况 该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过木、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县办骨干电站。采用钢筋混凝土堆石坝,最大坝高74m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64k ㎡,占全流域面积的75.3%,多年平均流量为s m /6.173水库总库容为3810783.2m ?,属多年调节。厂房为坝后式,安装3台8000KW 机组,总装机容量KW 4104.2?,保证出力5500KW ,多年平均发电量h KW ??4107260,年利用小时3025h ,在系统中(地方电网)担任调峰、调相任务,并可对下游梯级进行调节,经济效益显著。 在枢纽布置上,为避免厂房、溢洪道、筏道的相互干扰,将岸坡式溢洪道布置在坝左岸的一鼻形山脊上,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与堆石坝衔接,出口消能采用挑流形式。过木干筏道布置在坝左岸的山坡上。隧洞布置在坝右岸的山体中,具有导流、发电引水和放空等多种功能,即施工期用隧洞导流,并在导流洞口上的山岩中另开一洞口,与隧洞相连成为“龙抬头”形式,采用塔式进水口作为发电引水和放空隧洞的首部,水库蓄水时将导流洞口封赌。隧洞直径为5.2m 。隧洞出口设有放空水库用的闸门。在放空闸门上游另凿发电引水岔洞,洞径4.6m ,然后以三根m 2Φ的钢支管与机组相连。 本工程规模属大(2)型,枢纽为二等工程,电站厂房按3级建筑物设计。 三、主要设备 1、水轮机和发电机 电站最大水头H max =64.3m ,加权平均水头H cp =59.63m ,最小水头H min =38.02m 。按水头范围及装机容量,套用3台现有机组。水轮机的型号为HL220-LJ-140,单机额定出力为8333KW ,该机组适用H max =65m ,H min =38m ,额定流量16.5m 3/s ,和电站水头范围比较匹配。发电机型号为SF8000-16/3300,单机额定出力8000KW (悬式),采用密封式通风,可控硅励磁。水轮机导叶b0为0.35m 。水轮机带轴长3.74m ,发电机转子带轴长 4.785m.。一台机组在设计水头、额定出力下运行的尾水位为100.1 m 。 2、调速器:选用 YDT-3500型电气液压式 3、主阀:采用卧式液压型摇摆式接力器双平板偏心蝴蝶阀

水电站厂房

主厂房的布置 一、发电机层设备布置 发电机层为安放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和仪表表盘的场地,也是运行人员巡回检查机组、监视仪表的场所。主要设备有: 1.机旁盘(自动、保护、量测、动力盘)。与调速器布置在同一侧,靠近厂房的上游或下游墙。 2.调速柜。应与下层的接力器相协调,尽可能靠近机组,并在吊车的工作范围之内。 3.励磁盘。控制励磁机运行,常布置在发电机近旁。 4.蝶阀孔。如果在水轮机前装设蝴蝶阀,则其检修需要在发电机层的安装间内进行,在发电机层与其相应的部位预留吊孔,以方便检修和安装。 5.楼梯。一般两台机组设置一个楼梯。由发电机层到水轮机层至少设两个楼梯,分设在主厂房的两端,便于运行人员到水轮机层巡视和操作、及时处理事故。楼梯不应破坏发电机层楼板的梁格系统。 6.吊物孔。在吊车起吊范围内应设供安装检修的吊物孔,以勾通上下层之间的运输,一般布置在既不影响交通、又不影响设备布置的地方,其大小与吊运设备的大小相适应,平时用铁盖板盖住。 发电机层平面设备布置应考虑在吊车主、副钩的工作范围内,以便楼面所有设备都能由厂内吊车起吊。 二、水轮机层设备布置 水轮机层是指发电机层以下,蜗壳大块混凝土以上的这部分空间。 在水轮机层一般布置:

1.调速器的接力器。位于调速器柜的下方,与水轮机顶盖连在一起,并布置在蜗壳最小断面处,因为该处的混凝土厚度最大。 2.电气设备的布置。发电机引出线和中性点侧都装有电流互感器,一般安装在风罩外壁或机座外壁上。小型水电站一般不设专门的出线层,引出母线敷设在水轮机层上方,而各种电缆架设在其下方。水轮机层比较潮湿,对电缆不利。对发电机引出母线要加装保护网。 3.油、气、水管道。一般沿墙敷设或布置在沟内。管道的布置应与使用和供应地点相协调,同时避免与其他设备相互干扰,且与电缆分别布置在上下游侧,防止油气水渗漏对电缆造成影响。 4.水轮机层上、下游侧应设必要的过道。主要过道宽度不宜小于 1.2m~1.6m。水轮机机座壁上要设进人孔,进人孔宽度一般为1.2m~1.8m,高度不小于1.8m~ 2.0m,且坡度不能太陡。 三、蜗壳层的布置 蜗壳层除过水部分外,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布置较为简单。 1.主阀。当引水式电站采用联合供水或分组供水时,在蜗壳进口前设置一道快速闸门或蝴蝶阀,一般称为主阀。 2.进人孔。在下部块体结构中要设有通向蜗壳和尾水管的进人孔,并设置通道。一般进人孔的直径为60cm,进人孔通道尺寸不小于1×1m。 3.检查、排水廊道。一般电站在蜗壳层以下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均设有检查、排水廊道,作为运行人员进入蜗壳、尾水管检查的通道,有的电站还同时兼作到水泵室集水井的过道。

水电站主厂房桥机检修工艺规程

水电站主厂房桥机检修工艺规程 Q/XS 237-101.20-2019 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1.1本规程根据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的基本原则,参考厂家的技术资料及图纸的要求,结合主厂房桥式起重机的现状和管理状况而制订; 1.2 本规程适用于主厂房桥式起重机的检修、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 1.3 本规程规定了主厂房桥式起重机检修的一般性规定、基本检修工艺、质量标准和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内容;1.4 生产管理人员应了解本规程,各级机械专业技术人员应熟悉本规程,担负主厂房桥式起重机检修任务的检修人员及起重专业人员应精通本规程。 2.引用标准 2.1《起重机设计规程(GB3811)》 2.2《起重机试验规范及程序(GB5905-86)》 2.3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作(SDJ249、288)》 2.4《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232)》 2.5《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修和报废应用规范(GB5922)》

2.6《水力电力建设起重机技术规范(SDJ160-85)》 2.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8《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2.9安装、使用说明书 3.技术参数见运行规程 4.检修项目及周期 4.1桥式起重机的保养按如下内容进行,一般应30天一次, 以检查、清洁、润滑工作为主。 4.1.1 桥式起重机各部位清扫干净; 4.1.2 各加油部位的检查与加油; 4.1.3 各稀式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4.1.4 各干式润滑点加注润滑脂; 4.1.5 钢丝绳润滑脂的涂抹; 4.1.6 开式齿轮润滑脂的涂抹; 4.1.7 其它所有活动的机构滴注润滑油脂。 4.2检修工作分为临时性检修、小修、大修、扩大性大修 四类; 4.2.1 临时性检修应根据设备缺陷情况和设备故障情况随时进行,工期一般为1—3天; 4.2.2 小修每年进行一次,一般根据情况安排在汛前或机组检修前或机组检修后进行,工期为10—15天;

水电站设计方案

坝后式水电站毕业设计 5.1 设计内容 5.1.1 基本内容 5.1.1.1 枢纽布置 (1) 依据水能规划设计成果和规范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 (2) 依据给定的地形、地质、水文及施工方面的资料,论证坝轴线位置,进行坝型选择; (3) 论证厂房型式及位置; (4) 进行水库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各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及形式,划分坝段),并绘制枢纽布置图。 5.1.1.2 水轮发电机组选择 (1) 选择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及水轮机型号; (2) 确定水轮机的尺寸(包括水轮机标称直径D1、转速n、吸出高度Hs、安装高程Za); (3) 选择蜗壳型式、包角、进口尺寸,并绘制蜗売单线图; (4) 选择尾水管的型伏及尺寸; (5) 选择相应发电机型号、尺寸,调速器及油压装置。 5.1.1.3厂区枢纽及电站厂房的布置设计 (1)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厂房枢纽布置方案; (2) 核据水轮发甴机的资料,选择相应的辅助设备,进行主厂房的各层布置设计; (3) 确定主厂房尺寸; (4) 副厂房的布置设计; (5) 绘制主厂房横剖面图、发电机层平面图、水轮机层和蜗壳层平面图各?张。 5.1.0 选作内容 5.1.2.1 引水系统设计 (1) 进水口设计。确定进水口高程、型式及轮廓尺寸; (2) 压力管道的布置设计。确定压力管道的直径;确定压力管道的布置方式和各段尺寸;

5.2 基本资料 本水电站在MD江的下游,位于木兰集村下游2km处。坝址以上流域控制面积30200km2。 本工程是一个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航运及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电站投入运行后将承担黑龙江东部电网的峰荷,以缓解系统内缺乏水电进行调峰能力差的局面。 本工程所在地点交通比较方便,建筑材料比较丰富,是建设本工程的有利条件。电站地理位置图见图5-1。

水电站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顺河水电站厂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重庆黄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顺和水电站工程项目部

二○一一年二月四日 1.1 施工条件 1.1.1 工程概况 顺和水电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汤珠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方案规划的第二级电站。本电站首部位于汤珠河与勿角沟交汇处下游约100m,距上游马家电站厂房约110m,电站经左岸约8.24km的隧洞,于甘沟水文站下游约200m 处汤珠河左岸的Ⅰ级漫滩阶地上建厂房,电站额定水头206m,引用流量12.1m3/s,装机规模21MW。本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下游河道减水段生态环境用水。工程区沿河有平武至九寨沟的S205 公路通过。汤珠河邻近九寨沟县县城(马家磨至县城直线距离约11km,河口至县城直线距离约11 km)。该城距阿坝州州府马尔康约500km;距盆中重镇绵阳市323km;距省府成都市426km;距甘肃省文县60km。 1.1.2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本电站为引水式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区枢纽三部分组成。 1.1. 2.1 厂区枢纽 厂区主要建筑物有主机间、安装间、副厂房、升压站、尾水建筑物、进厂公 路、防洪堤等。 主机间共三层即发电机层、水轮机层、蜗壳层,主机间长21.20 m,宽 15.40m,高26.08m。内设2 台单机容量为10.5MW 的SF10.5-8/2600 发电机和两台HLA542-LJ-10125水轮机,机组间距9.00m,安装高程1367.12m。 安装间位于主机间上游侧,长15.40m,宽11.20m,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二者之

间设沉降缝,缝宽2cm。 副厂房位于在主机间沿河流流向的左侧,长32.52m、宽8.00 m、高11.44m, 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二者之间设沉降缝,缝宽2cm。 升压站位于主机间的左侧,由覆盖层明挖以及回填形成升压站平台。平面上基本呈“T”布置,长52 米、宽29.5 米,地面高程1373.58m,场内布置有两台容量分别为40MVA、16MVA油浸式变压器各一台,由通过厂区的公路可直接进入升压站。 厂房尾水采用正向出水布置,出口与原河床相接。 进厂公路由现有公路延伸扩建而成,总长约30m,坡度为2%。 1.1.3 自然条件 1.1.3.1 自然地理 本电站位于白水江下游右岸支流——汤珠河上,电站闸址位于九寨沟县两河口附近,闸址控制集水面积502km2,厂址位于九寨沟县甘沟水文站附近,控制集水面积567km2。 白水江系白龙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东麓的弓杠岭斗鸡台,分为黑河和白河两源,两源于黑河桥汇合后始称白水江:白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九寨沟县白河乡、安乐乡、城关,在九寨沟县城下游约10公里处的双河乡汇入右岸支流——汤珠河,自柴门关出四川省境,流入甘肃省文县,于碧口汇入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白水江九寨沟县境内河道长约50km。该河段南部以黄土梁与平武县境内的火溪河为界;西南部以弓杠岭与岷江源头分水;西北以纳玛梁毗邻黄河的黑河流域;北接白龙江。 白水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山山脉东部,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3° 30′至105°15′与北纬32°30′至33°40′之间,流域边缘雪峰环绕,流域内山势盘错,地势高亢,坡陡谷深;河道坡降大,水流湍急,河谷多

水电站厂房

水电站厂房设计 基本资料 1 流域资料 老灌河全长254Km,流域面积4219Km2,总落差1340m,河床平均比降约5.2%,坝址位于老灌河中游,距西峡县城约10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约258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6.635亿m3.坝址下游约1.8Km处有小电站,装机600KW。在小和之间的小水库库容约100万m3,有效库容60万m3. 2 交通条件 在枢纽左岸有一条简易公路沿河向下游大约3Km处和通向县城的主干公路相交;枢纽右岸山的另一边距坝址约2Km处有一条通向县城的主干公路。 3 气候条件 ⑴气温: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4.2℃。 ⑵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00㎜,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是 深山多于浅山和丘陵区,降水量的61.8%集中于6~9月,其中7~8月占年降雨量的 41.5%。 ⑶风向和风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7.63m/s,相应风向为北东向。 4 水能规划资料 ⑴水库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如下表: ⑵ 大坝主要采用坝顶溢流泄洪,溢流坝净长度为143m,溢流坝坝顶高程为288m。5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为1500m3/s,2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为3050m3/s,5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为4100m3/s,50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为7700m3/s。水库下游河道与流量关系见下表:

电站装机容量拟在9000kW左右,主要作调峰运行。 5 地形地质条件 ⑴地形 老灌河在坝址区为北东流向,该处河谷狭窄,主要为中高山区,相对高度多在100~200 m,最高可达700m,山坡较陡峻,基岩裸露,河谷呈“V”字型,河谷宽度一般在80~180m,坝址处约为140m,河床底高243~246m。山坡坡度左岸40~45°,右岸约为30°。 ⑵地层岩性 坝址周围为太古界太华群及海西期侵入岩体,基岩裸露,第四系沉积很薄,残坡积也不发育,太华群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及石英片岩,多为中薄层,层间结合较好,坚硬,风化较轻。海西期侵入岩体主要为混合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等,岩石坚硬,完整密实。河床冲积层为近代漂砾、卵石、粗砂组成,厚约1~5m。总体上讲,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没有明显不利的工程地质问题。 厂房设计说明书 1厂区布置 1.1 考虑因素 站址选择要考虑:厂房形式的选择、交通条件、开挖方量、施工场地的选择、泄洪产生的影响、生活区和管理区位置的协调、及对其他工程的协调影响。 ⑴厂房形式:根据已知资料,电站正常蓄水位为288米,下游河道最低水位为246米。所以最大水头差约为42米。属中水头厂房范围30-100米。若考虑采用河床式厂房或坝内式厂房,则由各方面资料可知,对于小型水电站来说,这两种型式都过于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而且也不经济,所以不予采用,应考虑采用坝后式厂房。 ⑵交通条件:由资料知,在枢纽的左岸有一条简易公路沿河向下游大约3千米处和通往县城的主干相交;枢纽右岸山的另一边,距坝址约2千米处有一条通向县城的主干公路。若将厂房设在大坝的右岸,就需要修建一条盘山公路与2千米外的通向县城的主干公路相衔接,工程量较大。若不修路而改架桥通向左岸的简易公路,这样又不太经济,所以应考虑将厂房设在大坝左岸,那么,那条简易公路可修建为进站公路。 ⑶开挖方量:考虑开挖马房沟一地建厂房,直接打一条引水隧洞由大坝处引水。这样大约可以形成7到8米的水头差,这对电站来说是很有利的,但考虑到马房沟的开挖量大约在30万立方以上,开挖量过大,经济成本高,而且本项工程是起调峰电站的作用,如此设计,则下游的小电站将关闭,那他对本项工程的反调节作用也就没有了,而且对下游的诸多电站也都会造成影响。 若厂房紧贴坝后,太靠近岸边,会受到挑流影响,靠岸里侧一些,则进水口需要加宽,增大了山体开挖量。暴雨季节,山体滑坡,进水口会逐渐淤死。若设冲沙闸于厂房下部,又使大坝的结构、管道布置等问题过于复杂。 在左岸从坝轴线向下游100米左右,山体坡度较缓,开挖方量小,不易引起滑坡,而且护坡较为方便。若直接在大坝下游紧靠大坝建电站,则由于山体坡度较大,而开挖方量

毕业设计(论文)-水电站厂房设计(1)

大学毕业设计 水电站厂房设计 学生姓名石志豪 指导教师李明理 班级2010届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院大连理工大学 2012 年 2月 10 日

目录 1 摘要 (1) 1.1中文摘要 (1) 1.2英文摘要 (2) 2 前言 (3) 3 基本资料 (4) 3.1工程任务 (4) 3.2基本资料 (4) 4 厂房设计说明书 (6) 4.1厂区布置 (6) 4.1.1 考虑因素 (6) 4.1.2 方案比较 (6) 4.2水轮机型号的选择 (7) 4.2.1 水头计算 (7) 4.2.2 水轮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8) 4.3尾水渠设计 (9) 4.4压力管道直径及蝶阀的确定 (10) 4.5损失计算 (10) 4.5.1沿程损失 (10) 4.5.2 局部损失 (10) 4.6蜗壳尺寸的确定 (12) 4.7尾水管尺寸计算 (14) 4.8水电站厂房尺寸设计 (14) 4.8.1 主厂房高程的确定 (14) 4.8.2 主厂房长度L的确定 (16) 4.8.3 主厂房宽度确定 (17) 4.9起重机选择 (18) 5 致谢 (19) 6 参考文献 (20) 7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1 7.1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2

1 摘要 1.1 中文摘要 本毕业设计承担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水电站厂房设计的部分工作。 根据已有的原始资料和该处地形图进行设计,主要内容有:水电站站址的选择,总体布置,水轮机型号的选择,蜗壳尺寸的确定,尾水管尺寸的确定,调速器和蝶阀的型号选择,水电站厂房尺寸的确定,尾水渠渠道布置、形式选择、开挖方量等,并根据要求绘制相应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 水电站位于广东省鼎湖区境内,位于中国南方大河珠江干流西江河上,水力资源丰富,可供修建大中型水库和电站,流域下游为该县的主要产粮区和工业发展区。由于受电力不足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该地区的用电紧张问题和合理开发老灌河水力资源,拟定修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城市供水,农田灌溉及水产等进行综合利用。 本电站的设计水头为29.24米,单机容量3200kW,共三台机组,总装机容量9600kW。 关键词:峰荷、装机容量、效率、水库、发电机、水轮机。

水电站主厂房尺寸确定

一、主厂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一) 主厂房的长度 L= nL0 + L安+ △L 1.机组段长度L0 机组段长度是指相邻两台机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也称为机组间距。 机组段间距一般由下部块体结构中水轮机蜗壳的尺寸控制,在高水头水电站情况下也可能由发电机定子外径控制。 (1)(1)当机组段间距由蜗壳尺寸控制时: L0 = 蜗壳平面尺寸+ 2△l △l——蜗壳外的混凝土结构厚度。混凝土蜗壳一般取0.8~1.0m,金属蜗壳一般可取1~2m,边机组段一般取1~3m。 (2) 当机组段间距由发电机定子外径控制时 L0 = D风+ d D风——发电机风罩外缘直径;d——相邻两风罩外缘之间通道的宽度,一般取1.5~2.0m。 机组段长度应综合考虑厂房分缝、蜗壳和尾水管厚度的影响,水轮机层和发电机层的

布置要求,包括排架柱的布置、调速器接力器坑布置要求、楼梯、楼板孔洞和梁格系统布置的要求。为了减小机组间距,最好不将调速器、油压装置和楼梯等布置在两台机组中间。 2.边机组段加长 △L =(0.1~1.0)D1 由于远离安装间一端的机组段外侧有主厂房的端墙,为了使机组设备和辅助设备处于桥吊工作范围内,边机组段需要加长△L。 3.安装间长度 安装间的宽度一般与主厂房相同,安装间的长度一般取L安=(1.0~l.5) L0。 (二)主厂房的宽度 主厂房宽度示意图 可以机组中心线为界,将厂房宽度分为上游侧宽度B s和下游侧宽度B x。则厂房总宽度为 B=B x+B s 在确定B s和B x时,应分别考虑发电机层、水轮机层和蜗壳层三层的布置要求。 (1)发电机层:首先决定吊运转子(带轴)的方式,若由下游侧吊运,则厂房下游侧宽度主要由吊运之转子宽度决定。若从上游侧吊运,则上游侧较宽。此外,发电机层交通应畅通无阻。一般主要通道宽2~3m,次要通道宽1~2m。在机旁盘前还应留有1m宽的工作场地,盘后应有0.8~1m宽的检修场地,以便于运行人员操作。 (2) 水轮机层:一般上下游侧分别布置水轮机辅助设备(即油水气管路等)和发电机辅助设备(电流电压互感器、电缆等)。以这些设备布置后,不影响水轮机层交通来确定水轮机层的宽度。 (3) 蜗壳层:一般由设置的检查廊道、进人孔等确定宽度。蜗壳和尾水管进人孔的交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