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精)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精)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精)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精)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摘要】根据中国国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个高效、廉洁、强力的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路线是使国内市场经济成功进入世界市场经济的可靠方针。所以只有政府和市场两者有效配合才能使中国经济腾飞,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市场;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运行方式还是在政府职能机构的构建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通过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研究中国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原因、表现及救治途径。一、市场失灵⑴市场失灵理论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即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⑵我国市场失灵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繁荣之时,也把罪恶、弊端和不幸统统释放了出来:残酷的剥削、欺诈、严重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失业等等。它未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而带来的是绝对贫困化。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目前我国市场失灵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⒈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而且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⒉市场垄断。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导致市场垄断的出现。⒊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而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⒋区域经济不协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

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⒌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有些生产主要依赖于公共资源,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这样,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有时仅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二、政府失灵⑴政府失灵理论所谓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⑵我国政府失灵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发生政府失灵的土壤,推进社会转型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各个层面自身的制度创新,并不伴随社会基本制度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政府失灵主要原因及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⒈无效干预。即政府干预的方向不对,力度不足,方式选择失当,加之对策行为,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无效干预是政府和官员执政能力的欠缺。⒉过度干预。即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⒊职能不清。应该由市场来管的许多东西,政府却管了。一些政府部门出现非公共机构化的倾向,公共服务职能弱化,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关系有待理顺。⒋效率低下。与市场机制不同,首先,政府干预具有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性;其次,政府干预还具有垄断性;最后,政府干预还需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这些都影响着政府的运转效率。⒌权力腐败。大权在握的政府官员极有可能“受非法提供的金钱或其他报酬引诱,做出有利于提供报酬的人从而损害公众和公众利益的行为”。三、我国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的救治途径 1.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协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范政府权力。同时,政府还要承担起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如国防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等。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

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2.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件条件”。因为制度或体制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能够保证其财产安全或财产所有权,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甚至将制度的变迁视为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见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说,当务之急是完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研究,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因而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遏制减少进而消除腐败行为,同时还要加强行政监督机构的权威,提高行政执行过程的透明度,激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实行群众监督制度化,推进市场化改革,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权力,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3.政府还需要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中国顺利走过了世界金融危机,而且近3年来一直保持9%以上的GDP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以国家的宏观目标和总体要求为主要依据,发挥财政政策的功能,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调节收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保持币值稳定、货币供求总量的平衡。同时建立科学的民情民意反馈体系,确实保证群众的政治参与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对决策的可行性与预测性做出论证与判断,促使政府的行为更加理性。 4.政府要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进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导向,通过政策的倾斜,对不同地

区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公平与否的评价和调整。而且通过转移支付、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扶持弱势群体,调节公众的心理平衡,达到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5.政府在实现其调节职能时,还要注意不断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面对目前经济全球化、系统开放化、行为自由化的社会,政府的效率高低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付出最小的代价而得到最优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所以,不论对于医疗卫生问题,还是金融危机、经济安全问题,甚至国防安全问题,政府的工作效率要不断提高。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应该在行政管理体制内部重新建立竞争结构,扩大政府服务途径;其次,要建立政府机构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后,引入“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律素质,培育树立正确的法律意志和法制观念。中国正处于有史以来发展的最好时机。我们要在党中央的正确

指引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的缺陷,保障中国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稳定、持续地增长。参

考文献: [1] 臧传琴.从“经济人”假设到“政府失灵” [2] 骆诺.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灵及对策 [3] 杨玉泉.关于政府失灵问题的研究. [4] 《帝国金钱游戏》史蒂文?希亚物等著 [5]《政治经济学》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市场失灵的概念: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经济效果三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产生的原因: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2分,可以借助于图形进一步说明)。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产生"免费乘车者问题"。(2分) (3)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外在性是指未经交易由一方对他人强加的经济影响。后果是使得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或者说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二者出现差异。与社会最优相比,正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不足;负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过多。(2分) 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对反垄断法及其执行的进一步说明。 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时,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对上述政策的进一步说明。(2分) (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公共物品供给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2分)(3)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 在我国的秦岭中段,耸立着海拔3762.2米的太白山,它被近代科学家称为“天然动植物园”、“地质博物馆”。太白山早在1965年就被陕西省确定为自然保护区,1986年被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甚至依然保存着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太白山正遭受着当地政府“有形之手”的蹂躏。 1992年7月29日至8月2日,周至县组织了一个由省市,县有关部门二十余人组成的考察团,在没有办理任何批准手续的情况下,现在闯入保护区应直达核心地带,此后不久,周至县政府便把开发太白山旅游当作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写进了周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自1993年起,周至县纪检委首先在太白山上搞起了旅游接待等活动,他们为了方便游客,先后在保护区核心肆意砍伐树木数百棵,其中不乏太白红杉、秦岭冷杉等国家级濒危、珍稀树种。 周至县县委办也不甘示弱1993年8月,太白县委副书记周峰带领公安民政等部门擅自闯入太行山,在保护区进行“调查规划”,没收了保护区管理人员的林区管理证、有关文件及对讲机,并要求保护区工作人员进入太白山须经太白县批准。太白县还单方面的把争议林区林权给了吉利沟村,致使其在争议区乱砍滥伐,使该区域的某些树种濒临灭绝。 1995年3月5日,在周至县有关部门和乡政府的支持下,村委会主任组织村民在太白山保护区核心区开山修路,伐木架桥,砍倒了470多棵树木,破坏植被万余平方米。同年,周至县文物管理所、文化事业管理所和乡民政委员会,擅自非法批准村民在保护区伐木取材,建成庙宇三间,所砍树木均系国家二三级保护树种。 1995年1996年,眉县公安局个别人未经任何部门批准,指派人员进入核心区,设点接待游客,并将毗邻的太白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点强行划入去旅游版图,出售通票,将大量游客放入这些科学家考察亦需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核心区保护区。进入核心区的游客乱扔塑料袋等杂物,对那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该案例虽然讲的是: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而争相开发实际上属于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的行为,从而造成因无序开发所导致的自然资源惨遭严重破坏的后果,但从事件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与企业利益目标的同一性,使得政府不仅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规制职能,而且还同企业一道,为谋求自身的局部利益,参与到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活动当中。如果我们假定政府的这一行为完全无官员的私利,而纯粹是为了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那么政府为什么会采取这一谋小利而弃大利益于不顾的行为? 这就与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有关了,较快的增长经济以当前已经构成各级政府的一项最主要的行为目标,因为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构成政府官员业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这是其一;其二,缓解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需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其三,解决当地的社会保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也需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来支撑;第四,增加就业机会,降低本地的失业率,更需要较快的经济增长。所以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地政府追求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的行为是正相关的,在这里,政府如果普世直接参与到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的活动中,就是对企业和个人的破坏和污染环境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甚至采取保护措施,阻碍规制部门的干预,

市场失灵 案例

市场各方对蔬菜价格的大幅持续下跌关注较多。 面对反复出现的市场波动和农户持续亏损,政府相关部门努力监测市场、发布信息、采取措施的收效甚微。虽然各类信息满天飞,而农户则抱怨信息不对称导致血本无归。市场失灵,难道政府也失灵了?市场的呼唤调控体制的改革。从猪菜市场的表现看,可以用“三无”(无数,无法,无序)反思政府的作用。 “无数”:主要农产品供需数据说不清。我们常说要相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其实在市场的后面有一双隐性眼睛——数据。政府调控,关键是要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才不会有大的波动。涉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核心数据只有四个,即供给、需求、进出口和库存。现有的统计体制下,供给数据是以产量为代表的,虽然市场有异议,但基本靠谱。而消费需求则根本说不清,调控只能靠经验和估算,隐性“眼睛”高度近视且没有配眼镜,政府也跟着感觉走。 “无法”:没有干预过剩的经验和办法。在我国农产品供需总体紧平衡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理应是常抓不懈的战略任务。同时,必须看到,短缺经济学长期占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思想领域。曾经的经济学教科书上,把西方国家将过剩牛奶倒入河里认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标志之一。在长期短缺的条件下,政府对抓生产、扩面积、增产量、保供应方面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办法和成熟的经验,诸如,发红头文件、开干部会、派工作组,评比生产进度,评比增产幅度等等传统路径在催种促收方面仍在发挥作用。对于这些年突如其来的过剩,传统路径则不再有效,面对生猪、蔬菜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经验方法无所适从。一些地方,蔬菜滞销时依旧各级政府部门齐上阵,一如既往地充当救火队员,联系客商、动员力量帮助农民“卖菜”,把本来局部的过剩信息放大成为全国的过剩信息,好卖的地方也发生卖难。而从国际上看,市场经济国家对重要鲜活农产品实行目录管理,美国重点调控洋葱、西红柿等35种农产品;欧盟明确菜花等16种产品可享受“不上市补贴”,建立了包括信息引导、托市收储、风险补贴、收入保险、信贷在内的一揽子办法,既能解决短缺,也可干预过剩。 “无序”:多部门各负其责导致市场信息满天飞。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够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足,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如果把市场比作乐队,乐队要奏出美妙的乐章,需要多个演奏家高超水准演奏,但指挥家只能有一个。然而,在部门分段管理的体制下,涉及生猪市场、蔬菜市场的各个政府部门既是演奏家,还要挥动指挥棒。市场将不得不对各类刺激作出反应,造成市场无序波动。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发布各说各话。管生产发布生产进度,管统计的发布产量面积,管贸易的发布进出口数量,管流通的发布批发价格,管消费的发布消费价格,市场信息满天飞。各类单位职责不同,大量数据标准不一致,口径不相同,发布时间无规律,信息内容不系统。这类数据连专业市场分析机构费解,农业生产经营者更是“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二是市场调控各行其是。农产品市场有序运行需要统一的调控管理机制。生产部门不掌握消费需求与库存量,流通部门难以把握农事周期,政府要产量,农户要赚钱。在现有的体制下,几个部门各自努力履行职责的过程,难免导致协同性不足,有时会表现为各自为政,部门之间效果抵消或负面效应叠加。养猪户是否补栏、菜农是否扩面积,到底听谁的心里没底,只能跟风而上、盲目生产,放大了市场风险,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浪费。三是决策机制导致容易错过调控最佳时机。遇到重大问题时,各部门研究、会签、协调、上报、审批的程序十分繁杂,谁也拿不了主意,谁也做不了主,这对千变万化的鲜活农产品市场而言,调控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市场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农业市场化水平高低要看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发育、市场运行机制、农户适应情况、政府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如果农产品产销不协调、价格不正常、体系不适应问题长期存在,很难说农业实现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也就“化”不起来。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

政府如何解决市场失灵

政府如何解决市场失灵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政府如何解决竞争失灵 我们知道只要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失灵也会连带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二是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市场失灵的型态:不完全竞争市场独占独买寡占卡特尔买方寡占独占性竞争差别取价(差别定价)价格吸脂策略。 造成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为: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次佳的市场结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等。 如果市场失灵达到一定程度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政策来约束在这种情况下的欺诈行为。在宏观调控时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政府尽量不参与资源配置;二是一旦参与要以市场的手段来进行。针对市场失灵的表现,作为经济主体的各级政府,发挥应有的经济职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还要承担起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而对于经济发展中的垄断问题和其他不

西方经济学教案-第七章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七章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本章教学内容:市场失灵及对策 本章教学重点:垄断和低效率、外部影响和科斯定理、公共物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本章教学难点:科斯定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本章教学目标:1.理解垄断低效率分析。 2.理解寻租理论 3.掌握科斯定理 4.理解逆向选择 5.理解道德风险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七章第一、二节作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外部影响及其对策 一、教学内容:垄断和寻租理论、外部影响和科斯定理 二、教学重点:寻租理论、科斯定理 三、教学难点:科斯定理 四、教学目标:1.理解垄断低效率分析。 2.理解寻租理论 3.了解外部性影响 4.掌握科斯定理 五、学时分配:2

1.外部性影响及其分类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者 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 员带来的无需支付费用便 可得到的利益。 负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者 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 员带来的损害而不对其支 付费用。 根据经济活动的不同主体 将外部性影响区分为消费 的外部性和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消费的正外部性是指消费 者的消费为其他消费者带 来的利益。 1.喜欢养花的人不但 自己从观赏鲜花中 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邻居也从观赏其鲜 花中得到快乐。 消费的负外部性则是指消 费者为其他消费者带来的 损害。 1.个别消费者深夜大 音量地播放音乐对 附近居民的干扰在 河流或池塘冲洗马 桶对水资源造成的 污染等。 生产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生产的正外部性是指生产 者在其进行生产活动时为 其他生产者带来的利益。 1.苹果园旁边住着养 蜂者, 显然, 苹果 园在生产一定数量 产出的同时, 也给 养蜂者带来利益。 生产的负外部性是指生产 者在其进行生产时为其他 生产者带来的损害。 1.钢厂在生产一定数 量的钢的同时把一 定数量的污染物倒 入河中。

环境污染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政策规制

环境污染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政策规制 摘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既可以依靠市场自由调节,也可以依靠政府干预。然而,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先天性和后天性失灵。中国客观条件复杂,市场失灵不易克服,因此现阶段应当主要依靠政府干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在探讨环境问题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给出政策规制的逻辑依据。在解决中国环境问题时,应当注重改善政府的决策运行机制,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监督机制。关键词:环境污染;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策规制任何一个经济体,无论市场成熟度有多高,都难以避免地面临着市场失灵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市场失灵最明显的表现在于负外部性,在环境污染问题上体现尤为突出。对于环境污染中的市场失灵,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理论逻辑来给其下定义,在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把握什么样的原则,都是值得研究的。 一、环境污染中的市场失灵 在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个体所做出的自由选择往往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这些不良后果对他人造成了非自愿承担的成本。环境资源的本质是公共物品,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在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搭便车”的普遍现象。由于经济人的利己天性,对于没有价格的公共物品,经济人在使用环境资源时,并不受环境资源

成本的约束,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失效,因此环境资源必然是过度利用的,而过度的利用必然会为他人带来非自愿承担的成本,即外部性,例如烟雾、噪音、有毒气体、农药残留、化学排放物等环境污染现象。虽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并无充分明确的认识,主要是由于环境系统具有复杂性。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程度远远不能够激发人们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换句话说,人类目前所作出保护环境的反应,都是在缓解严峻的环境问题而并非保护环境。这样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人类保护环境缺乏动力、缺乏一致性,甚至成为污染者继续污染行为的诱因。 上述污染现象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由于使用环境资源过程中外部性的出现以及环境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的运行机制受阻,不再能够通过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的变化,自主的达到资源配臵零机会成本的配臵状态,出现市场失灵。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市场失灵都得到纠正的。只有当修正环境污染的危害所带来的收益大于修正当前市场结构和机构设臵产生外部性的成本时,环境污染的市场失灵才会得到纠正(Francis Bator,1957, 1958、Harold Demsetz,1967、Ronald Coase,1960)。如果修正的收益大于成本,则市场结构和机构设臵会针对环境的溢出效应作以变动;如果修正的收益小于成本,则不改变市场结构和机构设臵所造成的外部影响被视作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尽管受污染者深受烟雾、

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

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所言,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式。但是,市场并不能够实现社会效率。因为市场的竞争经常是不充分的,换言之,市场中还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也是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不足只能有政府来解决。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介入和干预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试图弥补市场这一缺陷。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只要表现有: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⑵外部负效应问题,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⑷失业问题,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⑺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需付费。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带给人民安全,一公民享用国家安全时一点都不会影响其他公民对国家安全的享用,并且人们也无需花钱就能享用这种安全。由此可见,公共物品不能有市场提供而且市场也提供不了。 ⑵、垄断。垄断可能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缺乏效率,消除市场的垄断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对这种情况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⑶、外部影响。市场经济活动是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例如,甲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务,甲就有权向乙索取补偿。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不属于交易关系。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对他人造成损害。工厂排废水是为了生产产品赚钱,工厂同购买它的产品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是金钱交换关系,但工厂由此造成的对他人的损害却可能无需向他人支付任何赔偿费。这种影响就是工厂生产的外部影响。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比如你摆在阳台上的鲜花可能给路过这里的人带来外部经济。 ⑷、非对称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 政府干预和制约市场途径很多,基本上可以在市场活动的起点、过程、结果等各个步骤进行。具体讲,有以下几个主要方法:⑴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⑵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⑶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 总之,市场的失灵为政府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政府可以通过对私营经济部门的活动经行某种限制或管理。政府介入市场的原因是由于市场失灵,但是,政府同样也不是万能的,也有缺点和不足,有可能介入失败,也就是说,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介入的必要条件。政府介入成功与否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是政府有动机使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二是政府有能力使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坎南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行为的局限性进行分析,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 一、市场失灵的涵义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与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一)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这就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就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瞧,这就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二)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就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就是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就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就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三)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的形成 竞争就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就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就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与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与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四)失业问题 失业就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瞧,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宏观瞧,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劳动者的失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五)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

市场失灵 参考答案

第十章市场失灵及其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状况。 2.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是指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 3.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4.外部性效应(external effects),也称外部影响,是指单个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人带来某种利益或者危害,而该行为主体又没有为此而得到报酬或进行补偿的现象。 5.垄断(monopoly):垄断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意义上的垄断指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销售量,即只存在惟一卖者的市场结构。广义意义上的垄断认为垄断是一个或几个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供给的情况。 6.自然垄断(nature monopoly):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现在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7.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8.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是指针对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所制定的法律。 9.公共管制(publiccontr01)是指政府对垄断的管制,通常有垄断价格管制和垄断产量管制。 10.逆向选择(inversechoice)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换句话来说,逆向选择就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的情况。 11.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某些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12.私人成本(private cost)是指为了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必须承担的成本费用。 13.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指社会总体从某项经济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成本。 14.私人收益(private revenue)是经济主体从事一项经济直接获得的收益。 15.社会收益(social revenue)是社会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收益。 16.准公共品(quasipublic goods)又称混合产品,与纯公共品有两点区别:(1)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超过一定范围便有竞争性;(2)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排他性,必须支付某种(不一定是全部)代价方能获得。 二、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之市场失灵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1、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山西高层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是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说,理想的市场是有效率的,而现实的市场是缺乏效率的,这就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经济中的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方面加以干涉。然而,政府的干预要适当,政府干预需要在以下三方面介入,第一:在市场不能顾及的领域,即超越了市场限度,市场不能发挥作用,这时需要政府进入;第二:是由于市场发育和自身功能不完善或者缺乏某种功能而导致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失灵,这时也需要政府的干预,第三:是存在负面性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加以干预。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不能侵犯市场的领地,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案例中所说山西省高层在顾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仅仅是用行政命令对山西煤炭经济中的民间资本加以阻止,这样做不利于民间资本的利益投资取向,甚至将会导致山西民营资本在将来的匮乏。 2、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由,但政府干预应确定在什么样的规模和范围之内,却无法准确地作出回答。这是因为一个社会对于政府作用的“需求”程度是有弹性的。它不仅取决于市场一方的缺陷,而且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如对平等的渴求)、公众意识及各种利益集团的选择。这种政府职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其在现实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政府干预形式,并在理论上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焦点。一般认为,政府干预应该适度,即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要包揽一切,不要去做本来应当由市场去做并且实践已经证明市场能够做好的事情。具体的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按照这一原则,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就不要插手或介入,而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才需要政府干预。 其二,政府干预的目的应是促使市场机制恢复功能,而不是去代替市场。按照这一原则,政府干预的方式和力度就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其三,政府干预的结果必须要比干预前的情况有所改善和好转,否则,就不要干预。按照这一原则,政府在准备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之前,必须低头看看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不完善的地方,以使政府干预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副作用,增加有效性。 该案例中山西省政府对山西煤炭产业经济的干预显然没有按照以上的三项原则进行,他代替市场进行选择,对外来投资造成了严重影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但是不可否认,山西煤炭企业的重组具有极大的正面效应:第一,整合可以优化山西煤炭生产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煤炭发展“多小散乱”格局,一直是改革以来全国煤炭产业,尤其是山西煤炭产业的突出问题。煤炭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大量资本涌入山西煤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精)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摘要】根据中国国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个高效、廉洁、强力的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路线是使国内市场经济成功进入世界市场经济的可靠方针。所以只有政府和市场两者有效配合才能使中国经济腾飞,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市场;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运行方式还是在政府职能机构的构建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通过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研究中国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的原因、表现及救治途径。一、市场失灵⑴市场失灵理论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即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⑵我国市场失灵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繁荣之时,也把罪恶、弊端和不幸统统释放了出来:残酷的剥削、欺诈、严重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失业等等。它未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而带来的是绝对贫困化。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目前我国市场失灵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⒈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而且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⒉市场垄断。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导致市场垄断的出现。⒊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而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⒋区域经济不协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第十章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所引起的市场失灵,掌握信息不 对称下的行为,了解政府失灵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原因,垄断如何导致低效率及其相应的管制政策,外部性如何导 致资源配置适当及其相应的治理政策,公共品领域的市场失灵及最优提供机制,信息 不对称及其危害,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其治理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市场失灵的含义: 1.狭义的市场失灵 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合理地配置资源,即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C P XY XY MRT MRS =),要素的使用效率未能充分发挥。 2.广义的市场失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包含3方面的内容,即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市场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与市场不能比较公平地分配收入。1776年,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是和谐的,人们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之下,不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资源,极大地增加社会福利。 一般意义的市场失灵是指狭义的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合理配置资源,用公式表示就是: XY XY MRT MRS MC P ≠→≠。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不完全信息等四个。 第一节 垄断及其对策 一、垄断导致的低效率 1.垄断条件下,MC P ,产品生产太少,减少社会福利 垄断的低效率主要表现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时的XY XY MRT MRS MC P ≠→ ,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无法实现。具体地说,由于X X X X MC MU MC P →(没有外部性),从社会的角度看,垄断条件下的产品生产太少,增加产品的生产能够增加社会福利。如图10—1所示。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答:市场失灵指的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造成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是: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以及次佳的市场结构。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1、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一方面由于商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或者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或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是社会经济资源无法实现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这一现象最终将导致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不均。 2、以伪劣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商品的销售利润也不断增加,在缺乏政府管制和对商品质量的严格规定与检验的条件下,一些厂商为谋取暴利生产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3、商家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没有考虑其负的“外部性”。由于企业生产或营业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是消耗一定的资源才能弥补,从而有些厂商摒弃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而不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以牟取私利,造成外部不经济。 4、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市场失灵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者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6、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以及弥补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 经济1002 何勇竞2010090259 关键词: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干预合理化 摘要:市场并非万能,很多情况下无法合理的配置资源,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弥补,适当的干预市场才能促进市场更好的运作;政府在进行市场干预时需以正确的信息为前提,制定适合市场发展及解决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内部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竞争,缓解政府失灵造成的影响。 一,市场失灵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然而,市场的功能不是万能的,包含着两方面。一方面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一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市场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调节需求、奖优罚劣、价值评估;市场机制或者价格机制能传递充分的信息,提供刺激,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市场不是万能的,意味着市场机制在经济调节中还存在重大缺陷。这一缺陷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市场经济机制所决定的经济决策不能兼顾长期与短期、生产与生态、效率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等类目标;二是在需要政治、文化等决策的经济问题面前,市场机制是无能为力的。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①。 市场失灵包括市场无效率和不公平两种,分类为收入分配缺陷、通货膨胀风险、信息不完备性、商业保险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⒈无法合理的配置公共物品资源,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效用从而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失灵”。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买者和卖者的数量是有限的,存在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它们有能力影响或决定市场价格,有能力阻止竞争者进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再相等;由于投入品受限制,投入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不再相等。这样,消费品在消费者之间的配置和资源在生产者之间的配置均不能达到最优状态②。 ⒉外部影响也是一重大因素,外部效应引起“市场失灵”。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人的行为释放是从外界接受的福利效果,而不从市场交易中直接反映出来。按市场法则,外部正效应的创造者应得到补偿;外部负效应的释放者应受到惩罚。但是在现实市场中,它要么被忽略了,要么在技术上难以处理而不计入交易值中。以效率和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动力的市场机制不关心,因此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③。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具体表现在: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⑵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⑷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看,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宏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反之,则发展更为不利,差距日益增大。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救命血清一剂难求,背后是“市场失灵” 据报道,19日上午,北京市一名16岁男孩被眼镜蛇 咬伤,情况危急,急需抗眼镜蛇毒血清救治,但北 京的医院普遍没有这种血清。后来其家属和媒体多 方寻找,却被多地医院告知“已用完”。直到昨日12时,救命血清才从云南一医院送达北京相关医院。 查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抗蛇毒血清中抗眼 镜蛇毒血清赫然在列。但像涉事男孩这样一剂难求、 各大医院遍寻无着的案例,近年已多次发生。目前,我国只有上海赛伦公司生产抗蛇毒血清,别无分号。 抗眼镜蛇毒血清自2010年停产,至2013年底再启 生产,保质期至多3年,生产周期则要9个月,这 也造成近年抗眼镜蛇毒血清频频告急。而短缺的更 深层次原因,则在于被剧毒蛇咬伤毕竟属于偶发, 赛伦公司在血清生产上长期处于单品亏损状态。由 于需求量和利润都有限,涉事企业难免不感兴趣。 而使用率偏低、保质期偏短、报废率较高、需在特 定温度下才能保存,也会让医院选择弃用。正因“市 场失灵”,抗眼镜蛇毒血清才会一剂难求。去年媒体 曾报道,苏州市21岁小伙被蝰蛇咬伤,因血清遍寻 无着,抢救三天三夜,生命终为蛇毒吞噬。而抗蝰 蛇毒血清在10多年前就停产了。要知道,抗蛇毒血

清有无之间,治疗结果大不一样。有专家就说,有之,治愈率更高,几千元解决问题;若没有,以蝰蛇为例,综合治疗成本将高达数十万元,还不一定治得好。剧毒蛇的抗蛇毒血清,本应带有公共品的性质。既然被剧毒蛇咬伤,公民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市场也“失灵”了,那么,就该由政府提供公共品来填补短板。首先,对于抗蛇毒血清生产企业的部分单品亏损,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弥补,维持这些救命单品的生产供应。这包括,要打破抗蛇毒血清生产的垄断状况,规避“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菜篮子里”的风险。再者,对于医院的抗蛇毒血清储备,同样以财政补贴来弥补其因使用率低、报废率高等因素导致的亏损,以维持供应,有备无患,应对不时之需。再有一点,至少以省为单位,建立起抗蛇毒血清的统筹调配机制,而不是一旦有人被剧毒蛇咬了,抗蛇毒血清遍寻无着。救命如救火,时间耽误不得。2012年8月,浙江省便着手建立了全省范围内的抗蛇毒血清应急调剂机制,并公布了血清定点备货医疗机构。这样的先进经验,理应加以推广。 毒蛇的抗蛇毒血清属于基本医疗服务,它带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此案例中,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蛇毒血清的供给不足。据统计,在我国,抗蛇毒血

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以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制,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 影响因素:1.资源公有:公有资源者人数越多,人们对资源的“关心度”越低,在囚徒困境的作用下,资源越有可能被滥用,资源价值越得不到体现。 2.外部性:自然资源很多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其价值容易被低估。 3.垄断:资源被垄断以后,对于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资源,如果需求弹性为0,从理论上说,资源所有者可以收取任意价格。 简述市场失灵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产生条件。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理解环境价值的构成 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又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2非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主要形式是存在价值,指从仅仅知道这个资产存在的满意中获得的价值和道德上的评判,包括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同情和关注。 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 (1)直接市场评价法:包括剂量—反映法,损害函数法,生产率变动发,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重量成本法等。 适用条件: ①土壤侵蚀对农作物品量得影响,泥沙趁机对流域下游地区使用者的影响(例如,对低地的农民,喝水使用者,河流航行等) ②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以及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影响 ③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④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⑤由于排水不畅和渗漏问题,造成受灌地的盐碱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⑥砍伐森林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2)揭示偏好法:包括内涵资产定价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 适用条件: 内涵资产定价法合适评价:①局地空气和水质量的变化②噪声,特别是飞机和交通噪声③舒适性对于社区福利的影响④工厂选址(如,污水处理厂,电站等)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选线规划⑤评价城市中比较贫困的地区改善项目的影响 防护支出法可以适用于以下方面:①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②土壤侵蚀,滑坡以及洪水风险③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④海洋和沿海海岸的污染和侵蚀 (3)陈述偏好法:例如,意愿调查评估法等 适用条件:①空气和水质量②休闲娱乐(包括钓鱼,狩猎,公园等)③无价格的自然资产的保护,如原始森林④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⑤声明和健康英雄影响或风险⑥交通条件改善 帕累托最优概念,简述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