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中国记协通报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人民日报》

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会同有关新闻宣传单位查处了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现予通报。

一、2010—2012年期间,中国改革报记者王清机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兼职期间,以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报质量监督跟踪单位”为名,违规向山东地区多家食品企业收取所谓“质量监督跟踪单位公告费”;2012年初,王清机违规收取山东省某医院8万元“宣传费”。中国改革报已对王清机作出除名处理并吊销其记者证,中国食品安全报已对王清机作出免职清退处理。

二、2013年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酉阳:桃花源的产业新定位》一文称,重庆市酉阳县近5年工业发展以“失败”定调。经查,该报道记者未进行深入采访,未与相关部门核实,将酉阳县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当成2012年的发展目标,造成报道严重失实。

三、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刊登《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一文。经查,穆棱市电视台记者以派出所提供的一件曾经处理过的纠

纷为原型,编造了《穆棱:开房约会女网友见面竟是儿媳》的假新闻。黑龙江晨报未经核实,修改标题后刊登了该报道。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已对相关新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予以

行政警告、行政罚款、吊销记者证等处罚。

上述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行为,严重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的假借新闻媒体名义以舆论监督为由敲诈勒索;有的采访过程粗浅片面且未经核实;有的根本不经采访直接编造所谓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引以为戒,自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用法律案例

中职教育职业道德法律基础常用法律案例 1、村民孙友养了一条狗,栓在大门内。过路学生李勇淘气,拿石头和木棍逗打这狗,狗挣断绳子讲李咬伤。问:孙有没有责任?李的医药费损失由谁承担?理由是什么? (1)民法通则规定: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孙将家犬栓在门内,对家犬的管理是妥当的。李被咬是李自己造成的,孙没有责任。 (3)李的医药费由他父母承担。 2、某大学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先由校长批准设立,接着订立了组织章程,然后领取了营业执照,最后开张营业。此劳动服务公司从何时起具有法人资格 此劳动服务公司应从经主管部门批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 3、某甲患老年性精神病,无独立生活能力,由其女儿照料生活。一日,某甲在其精神病发作时,把其皮大衣拿出卖给某乙。甲女儿知道后。找到乙,要求双方互退皮大衣和价款。乙以价格公平,两不吃亏,并且钱物两清,买卖已经成交为由,拒绝甲女儿的要求。甲女儿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案如何处理? 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还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甲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未经他的法定代理

人代理而自行实施的卖皮大衣的行为,系无效民事行为。乙应当退还皮大衣,甲卖皮大衣所得的钱应退还乙。 4、某建筑公司施工队承包某机关的宿舍大楼,挖地时,挖到一个盛满银元的坛子。有的工人认为交工,有人认为谁挖的,就归谁,于是私自分光。后来有人检举。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这个案件? 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这坛银元为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应经人民法院认定为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对于擅自私分的,除了追缴私分的银元外,还应予以训诫。 5、王被判刑5年,现在正在监狱服刑。他的两个哥哥探监,告诉王,现在父亲病故,母亲生命垂危,你现在不能赡养老母亲,父母的全部遗产已由他俩平分。王不同意,要求也继承,一个哥哥说“你现在都做牢了,还有资格继承遗产吗?”请回答 (1)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有哪些违法行为丧失继承权? (2)被判刑的人是否丧失继承权?为什么?谁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1)继承人有下列行为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2)只有符合以上行为,才丧失继承权。对于实施其他犯罪被判处刑罚甚至死刑的,都不应剥夺继承权。王应与母亲两个哥哥同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平等的继承遗产。

传媒伦理(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答题思路与参考案例

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社会主义道德践行者与宣传者的双重身份,责任重大。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和实践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研究分析传媒伦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新闻传媒职业伦理建设、指导新闻实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注意到,在传媒具体的职业实践中,传媒伦理作为一种“软约束”,尚未成为传媒工作者内心不可亵渎的律令。而当下中国转型中的传媒业,遭遇的传媒伦理问题更为突出,社会道德失范与职业道德失范的双重困扰,致使各类传媒伦理问题频发,损害了传媒业的公共形象,也不利于传媒业的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失范,危及的是媒体的公信力,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致命杀手,这个道理可以说尽人皆知。但是空谈理想信念、空谈思想道德建设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传媒伦理热点事件频出,争议问题不断。因此,在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指导下,我们结合热点典型案例,对本年度十大传媒伦理问题做了梳理。希望通过这种结合具体对象的、富有针对性的讨论,加深对传媒在中国社会承担角色和必须有的专业边界与规范的理解,展开专业思考,促进行业自律。 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讨论以主体案例发生时间先后为序。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情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的理论,道德标准应随着情境变化而有所不同,伦理问题不能用抽象的方式决定,而是应以具体真实情况作为依据。梳理2013年中国传媒伦理热点问题,会发现几乎每个案例都有不同意见的争论、辩难,这揭示了伦理选择的复杂性、多向性。我们相信,通过这种针对具体个案的认真讨论、仔细考量,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转型社会中,新的传播格局下中国传媒的生存状态,进而加深对中国传媒伦理建设所面临挑战及应对的认识,起到增加行业共识,提高职业自律的作用。 一、“采访”“表演”应有区别 【事件】2013年1月,正当柴静新书《看见》热卖之际,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发表《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等评论,认为柴静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而非“电视新闻记者”,因为记者应该“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而不是“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此文一出,立即引发热烈讨论。柴静在央视的同事董路也发表博文评论她的“表演式采访”,他说:“我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人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 但是也有不少业界、学界人士对柴静的采访风格表示赞许,认为这是符合电视深度报道栏目要求的。而且世界各国电视新闻业都不乏以自己的标志性姿态、动作,独特的采访提问方式等,彰显自己的个性,甚至成为节目“卖点”、栏目

十道经典案例分析题 (法规)

《2015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汇总)_ 2011年11月,A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向B公司购买一批材料.A公司将一张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作为付款.背书是往明"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2)向C公司发出一份支票,C公司在转让前发现该支票未记录个别事项;(3)向银行申请开立临时账户. 第一题。 2011年11月,A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向B公司购买一批材料.A公司将一张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作为付款.背书是往明"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 (2)向C公司发出一份支票,C公司在转让前发现该支票未记录个别事项;(3)向银行申请开立临时账户. (1)对于转让给B公司的汇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有( ) A.该背书所附的条件"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有效 B.该背书所附的条件"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无效 C.该背书仍然有效 D.被背书人即B公司可依背书取得票据权利 (2)在下列各项中.对基本存款账户与临时存款账户在管理上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 A基本存款账户能支取现金而临时存款账户不能支取现金 B基本存款账户不能向银行借款而临时存款账户可以向银行借款 C基本存款账户没有开设数量的限制而临时存款账户受开设数量的限制 D基本存款账户没有时间限制而临时存款账户实行有效期管理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支票的出票人可授权补记的有( ) A.支票金额 B.出票日期 C.付款人名称 D.收款人名称 (4)下面关于支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支票结算用于同城支付结算 B支票可以支取现金也可以转账 C支票无金额起点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所指的票据包括( ) A.支票 B.信用证 C.汇票 D.本票 解析:(1) BCD(2) D(3) AD(4) ABCD(5) ACD 第二题 2011年3月10日,企业会计科会同档案科对单位会计档案进行了清理,编制了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将保管期已满的会计档案按规定程序全部销毁,其中包括一些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 (2)3月21日,会计科在例行审核有关单据时,发现一张购买计算机的发票,其"金额栏""8000"元的数字有更改迹象.经查阅相关买卖合同、单据,确认更改后的金额数字是正确的.于是,会计科要求该发票的出具单位在发票"金额栏"更改之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之后,该企业予以受理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摘要:中国新闻事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但随着新闻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新闻的伦理问题日益重视。那么,中国新闻业现状到底是存在那些问题呢?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吗?中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我们应该 采取些什么措施?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一略浅析。 关键词:寻租新闻职业道德 一中国新闻业存在那些职业问题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这里所说的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新闻寻租化 公众对传媒界的种种批评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传媒界丑闻不断。为了揭露精神病院的问题,有的记者乔装成精神病人;为了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有的记者故意设圈套诱导人做坏事,然后加以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例如《鄂东晚报》出于创收的冲动,寻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这是典型的拿新闻监督寻租当饭吃。,《鄂东晚报》反映了新闻业自律缺失,教训深刻,值得反思。有些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新闻业者均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错觉,进而有了利用舆论监督的“经济”寻租行为。来违背舆论监督是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一种形式。 其实《鄂东晚报》所反映的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北京一家公关公司负责人披露,“封口费”的数额通常较大,几万元甚至十几。《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黄文夫指出,收受企业用于堵媒体之口的钱,已经成为少数财经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左手持批评稿,右手持表扬稿,去要挟被采访者给赞助,不给钱就立刻刊发批评稿,给钱就刊发表扬稿。这是滥用新闻舆论监督权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闻寻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仅严重影响新 闻单位和记者的形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新闻领导化 中国的新闻传播一直是党和政府忠实的宣传工具,定位高,形式严肃,如积成流弊则会有亲和性弱的缺点。早中国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有“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没有领导的新闻不算新闻,没有名人的新闻不算新闻。在中国现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到中央台下到县台的新闻中,都是有领导报道并且在新闻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还可以发现在于新闻报道中的职务官阶就是一个极度不合理的怪胎。中国新闻从新闻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次向受众本位方向的转移,应该从领导本位新闻中转移到新闻平民化,主要集中在对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和媒介娱乐化等问题的上新闻报道。新闻是把各种各样人的行为图象给人们作为镜子,应将其广泛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中国记协通报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人民日报》 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会同有关新闻宣传单位查处了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现予通报。 一、2010—2012年期间,中国改革报记者王清机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兼职期间,以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报质量监督跟踪单位”为名,违规向山东地区多家食品企业收取所谓“质量监督跟踪单位公告费”;2012年初,王清机违规收取山东省某医院8万元“宣传费”。中国改革报已对王清机作出除名处理并吊销其记者证,中国食品安全报已对王清机作出免职清退处理。 二、2013年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酉阳:桃花源的产业新定位》一文称,重庆市酉阳县近5年工业发展以“失败”定调。经查,该报道记者未进行深入采访,未与相关部门核实,将酉阳县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当成2012年的发展目标,造成报道严重失实。 三、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刊登《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一文。经查,穆棱市电视台记者以派出所提供的一件曾经处理过的纠

纷为原型,编造了《穆棱:开房约会女网友见面竟是儿媳》的假新闻。黑龙江晨报未经核实,修改标题后刊登了该报道。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已对相关新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予以 行政警告、行政罚款、吊销记者证等处罚。 上述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行为,严重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的假借新闻媒体名义以舆论监督为由敲诈勒索;有的采访过程粗浅片面且未经核实;有的根本不经采访直接编造所谓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引以为戒,自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虚假报道案例

虚假报道案例 时间:2011-03-31 来源:交通报协网站作者: 编者按: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自曝“家丑”,将近年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今报》的虚假、失实、差错报道案例集中起来,编辑成《我们错了》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中国记协网站从书中选择了20个案例刊登。新疆“三教办”提供的新疆经济报、新疆都市报、都市消费晨报近年来虚假报道、违法违纪广告的14个案例,也在该网站刊登。 现把这些案例挂在中国交通报刊协会的网页上,各会员单位可作为反面教材,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杜绝虚假新闻发生。 新疆经济报案例1:从非官方网站扒稿以官方信息发布。2009年8月25日,新疆经济报在服务咨询11版上刊发了《2009年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在疆招生计划及专业分布》的报道为例进行剖析:2009年8月25日,新疆经济报记者在《新疆经济报》服务咨询11版上刊发了《2009年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在疆招生计划及专业公布》的报道。经查,这篇报道是记者从新疆招生考试网上下载获得相关信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在没有向自治区招生办及成招科任何工作人员核实并进一步采访的情况下,抱着侥幸心理,开篇写到“8月24日,记者从自治区招生办成招科了解到……”并在文末署名本报记者。不仅如此,文中两次提到可供考生登录查询的、可在第一时间发布全疆各报名点的报考政策等信息的“新疆招生考试网”其实是非官方的民营网站,并没有获得可发布相关信息的官方授权。稿件见报后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考生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考生,直接影响到考生报名和考试工作,给信息发布单位自治区招生办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教训:在信息化、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记者的采访工作和过去相比变的简化和便捷了,比如通过网络获得新闻线索,但是,程序上要求记者必须与信息发布单位取得联系,核实信息,并确保信息可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记者漠视新闻宣传纪律,出现懒惰、投机取巧的状况,这一虚假报道的产生就是由于记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严重违反了《新疆经济报系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和《新疆经济报记者管理规定》。 案例2:现场未核实出席人名单。1998年1月26日,春节前夕,新疆经济报刊发了一篇多名记者的组合稿件《自治区领导慰问老干部》,其中有一部分为“1月25日上午,自治区党委某副书记前往自治区几位离退休老干部家中,亲切看望慰问了这几位老干部。” 真相:记者为刚从事新闻工作不久的新手,不认识自治区这位领导,只是按照书面通知上告知的名字采访写稿,而当时由于这位副书记有事外出,而由另一位自治区领导带队进行慰问。由于记者责任心缺失,未履行核实等工作,导致不实稿件见报。 案例3:信息源提供假新闻让记者上当。2009年,记者采写了一篇稿件《乌鲁木齐女大学生每月万元包养协议曝光》被证实为虚假新闻(未见报)。 真相:记者为了寻找到精彩吸引人的情节,没有和法制对口单位联系,联系了一家私家侦探事务所,对方交给她这份文稿,提出要求,刊登稿件的时候必须提该事务所的名字。记者未经审核,就作为自采稿交稿。稿件经主任审核时,提出质疑,在网上一搜索,发现这案例发生在广州,被新疆这家私家侦探事务所移花接木到了新疆,最后杜绝了一起重大虚假新闻的出现。 案例4:校对私自改原稿。2007年8月12日,《新疆经济报》《西部军人》版出现四处“武警新疆总队”与“新疆公安边防总队”的部队名称混淆的见报重大错误,给本报与武警新疆总队、新疆公安边防总队的良好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职业道德教学案例

案例1 2000年“五一”期间,某商场推出了系列促销活动,尾数是“51”的电脑小票可领取奖品。5月1日,该商场防损员尤某在当班期间利用工作之便,到收银台插队购物以获取尾数是“51”的电脑小票,事后对自身错误不以为然,企图逃避责任。收银员周某、王某利用职务之便为尤某提供便利,通知其付款。收银员李某对于尤某的违规行为没有阻拦,只是事后提出意见。

案例2 : 1995年1月30日,某商场收银员李某在为顾客(实是李某的丈夫)的收银过程中,弄虚作假,故意少收货款84.9元,并利用职务之便,在该顾客没有该商场优惠卡的情况下给其所购商品打九五折,被员工发现。

案例3 2001年7月18日,某商场收银员陈某被顾客投诉,顾客称已交给该收银员100元人民币,但收银员却说没有。经收银管理人员现场盘点后发现该收银员收的款并没有长款,顾客只好又付了100元人民币,事后防损员发现该收银员从扫描垫板下拿出100元钱放入钱箱,就上前问刚才的钱是否找到,该收银员说没有。防损员将情况反映给收银管理人员,在收银管理人员的再三询问下才讲出了实情,此款确是顾客曾付的100元。

案例4:生死抉择 200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冰城哈尔滨的天空中飘着漫天的雪花,203路公交司机滨子走在上班的路上,距单位还差两个街口滨子突然停下来。在他左侧路口,一辆203路公交车摇摇晃晃,似乎正准备停下来。要知道,那可是一个十字路口,稍有一些驾驶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何况这样的天气,这样一个正值上班高峰的时候。 滨子的心陡然紧张起来。几辆小轿车急弛而过,似乎为了躲避,公交车速度缓慢,看来并非为了抢道。滨子稍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还好,那辆公交车在拐过路口之后,稳稳地停在了路边。随即,应急灯闪亮起来。乘客们神色慌张、踉踉跄跄地吵嚷着下车。 出问题了!肯定出问题了! 容不得多想,滨子掉转方向,加快脚步。 走到近前,看清楚车牌号,滨子知道驾车人是小兄弟何国强。按理说何国强自打进车队算起来也有五年了,可从来没出过任何事故。至于车,更不可能出现故障,那是车队刚刚买进的最好的一辆车。队长就是因为最信得过他何国强,才让他驾驶来着。可今天这是怎么了?滨子有些着急…… 乘客们已经全部下车。滨子迅速登车查看,“小何,出了什么问题?车子怎么停下来了?” 何国强端坐在驾驶座位上,一动不动,一声不吭。这让滨子有些恼火:“怎么回事?说话呀!有啥困难有哥儿们呢!”滨子边说边拍小何的肩膀。却见何国强双眼紧闭、表情痛苦、身体极其僵硬地靠在椅

法制新闻实例报告

浅析记者的职业道德:职业定位与报道真实 ——分析“马加爵案” 一、事实摘要 1、2004年2月13日,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宿舍杀一人,2月14日杀一人,2月15日再杀2人后逃跑。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2、2004年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3、据调查,受害者是在打牌时与马加爵发生口角,批评了马加爵的为人,于是被杀。 4、2004年4月22日,昆明中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一案。 5、2004年4月24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令马加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文杨、唐先和人民币两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邵渭清、黄燮梅人民币两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杨绍权、马存英人民币两万元。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昆明中院即依法报送云南省高级法院核准对马加爵的死刑判决。 6、2004年6月17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二、凸显的问题 1、记者在报道之中角色定位的偏差 角色定位可理解为在社会活动中参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活动实体。角色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及行为目的。记者的使命就是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客观事实。我们没有权利去充当法官的角色,无法制定判决书。 在“马加爵案”中。中央电视台“中视论坛”播出关于“马加爵事件”的专家访谈视频节目《追你到天涯海角》,其中一位学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马加爵是一个罪犯,枪毙这是不用再讨论的问题了”!这里体现出,在司法机关未作出判决前,我们的媒体已充当法官已经马加爵是罪犯呈现在观众面前,应当受到处罚。这是我们媒体记者在定位自己时出现了偏差。记者仅仅是报道事实,舆论监督。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可见,在马加爵杀人案中,有确认本案犯罪犯嫌疑人有罪权力的只有人民法院.而不

违法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案例

为什么要进行员工培训 目前中国的员工存在很多问题,如: 、“主管要求桌子擦六遍,德国、日本和瑞士等国的员工于是永远擦六遍,甚至无须任何监督与考核;而中国员工先是甚至有可能擦七遍,然后便会出现无督导与考核状况下的忽悠”,这是中西员工的巨大差距所在,其文化、制度、管理技术和行为演变的路径何在? 、“三个和尚没水喝”,员工团队精神缺乏,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不够;内部沟通成本大,员工组织人和自然人不分,一些员工甚至在组织中拉帮结派,搞小团队,企业难以形成通力合作,众志成城的局面; 、员工浮躁不稳定,没有职业化的价值观念和心态:没有感恩意识和大爱精神,责任意识匮乏;没有优秀的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工作不踏实、不认真,动辄频繁跳槽,没有忠诚理念; 、公司“硬产品”和“软产品”品质不稳定:员工职业操守和客户精神匮乏,没有职业化的品格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更不能呈现职业化的工作形象;有的员工甚至会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滥造”。 、以农耕、威权和前工业化时代的中国文化为背景,中国员工在这种深刻的文化烙印的影响下,如何实现由社会人、学校人或自然人向职业化的企业人的价值观念、态度、思维方式、品格操守、职业技能终致职业化形象的综合蜕变,实现由特殊主义、本位主义、威权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向客户主义、制度主义、协作主义、服务主义等方面的质的蜕变。

一、什么叫职业道德? 、职业的定义: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职业道德的定义: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为谁而工作?是仅仅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为企业,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我们为谁而工作

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案例:北京晨报的一则报道说:一公共汽车司机要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猝死,临死前他用最后一丝力气踩住了刹车,保证了车上二十多个人的安全。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离开了人世。他生命的最后举动,说明在他心里,时刻想到的是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公交司机突发心脏病忍痛停车确保乘客无恙案例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位公交司机途中突发心脏病猝死前忍痛踩刹车确保乘客无恙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一个普通人所体现出的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并根据这一案例所体现出来的内涵深入扩展开来对职业道德进行案例分析,阐述了职业道德的内容,评估了职业道德的价值,并对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忍痛停车;职业道德;案例报告 1.引言 据北京晨报的一则报道:一公共汽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猝死,临死前他用最后一丝力气踩住了刹车,保证了车上二十多个人的安全。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离开了人世。他生命的最后举动,说明在他心里,时刻想到的是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顾名思义,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即为职业道德,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这个社会,呼吁职业道德的回归就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个案例,我们就职业道德这一主题进行案例分析,对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2.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 2.1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热爱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将爱岗敬业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天。 案例中的公交司机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交司机,身处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但在岗一天,就认真负责地工作一天,保障乘客的通行,负责乘客的安全,将这种作风贯穿于自己终身的事业,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日,新闻媒体的监督及导向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正确履行职责的必备素养。我国的新闻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条款,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道德失范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所谓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以及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弱和自律不严,媒体管理一

时跟不上,法制也不够健全等缘故,加之当前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致使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 (一)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职业道德行为的失范和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己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当前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偿新闻。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 第二,收受礼金。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 第三,贪图享受。喜欢采访各种“产品鉴定会”、“请柬新闻”等。而不愿下基层采访,不愿到艰苦地区采访,整天浮在表面上。 第四,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第五,导向错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009年11月9日修订)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第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之虚假新闻 ————“丈母娘婚宴送宾利”案例分析 2013年10月4日,《金陵晚报》刊发报道《丈母娘婚宴上送400万元宾利轿车》称:一对新人在马鞍山太白大道上一家很气派的大酒店举行婚宴,婚宴价格5888元/桌,婚宴上,丈母娘当场宣布,赠给女婿一辆价值400万元左右的宾利牌轿车。获赠的女婿“居然扑通一声当众跪下,向丈母娘保证一辈子不辜负她女儿,一辈子孝顺双方父母,将丈母娘感动得也在台上流泪,还一个劲说‘好儿子,快起来’。”接着,在10月5日各大网站皆转载了此新闻,其中凤凰网刊登文章《丈母娘送宾利车女婿下跪:绝不辜负你女儿》、新浪网刊登文章《丈母娘婚礼上赠宾利女婿激动下跪》、新华网刊登文章《丈母娘婚宴送400万宾利豪车女婿下跪》,网友们纷纷转载,一时间舆论哗然。 然而,10月8日《新安晚报》刊发报道了《丈母娘送宾利?时间地点人物对不上》一文,文中称:一位网名叫“名字被占用”的网友2号在论坛发了一帖子,说一朋友结婚,丈母娘送了辆宾利欧陆,但朋友不是马鞍山的,后来他怕受到影响,删除该帖。结果4号凌晨,马鞍山本地也出现了这个新闻……《新安晚报》记者还赶到马鞍山市太白大道,这条路上的中高档酒店均否认在10月3日晚接待过5888元/桌的婚宴,也否认酒店内发生过“丈母娘送宾利”的事。后来写该新闻的通讯员承认自己造假的事实,称自己之前听朋友说,马鞍山的青年人结婚时娘家流行送车送房。他后来又恰巧在论坛上看到一条“丈母娘婚宴上送宾利轿车”的帖子,于是主观臆断以为这件事就发生在马鞍山,然后将此线索提供给了金陵晚报的记者;该记者虽然到所谓的婚礼举办地马鞍山太白大道上一酒店进行了采访,但却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确有此事的的情况下胡乱捏造了“丈母娘婚宴上送400万元宾利轿车”一虚假新闻。 内容真实是新闻信息的基础,客观真实的地报道新闻事件既是社会对大众传播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其进行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准则。通讯员和记者不顾客观真相,为了采写到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并从中获得个人私利,强行按照个人猜想将论坛上网友所发帖子反映的事实移植到马鞍山某酒店举行的婚宴上,制造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这一新闻职业道德信条。同时,各大小网站单纯追求新闻时效性,在没有证实事情是否属实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复制《金陵晚报》的新闻,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 报纸和电子媒介这种不负责的传播行为不仅削弱了网民讨论社会问题的热情,也降低了受众对传统媒体和网站的信任度,国家、政府以及大众传播机构应该采取具体措施防止这种违背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毋庸置疑,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传递公平与正义,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被人们称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不少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事情,比如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将简述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最后也将对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法制公众利益监督 一、当代社会下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中关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有以下几项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具体内容如下【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者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谓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或指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合格、合法的新闻工作者。 (四)维护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要坚持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虚假报道。(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和发扬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 (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及时性和真实性,其中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记者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以及新闻监管力度的不够,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些为了

中国记协通报部分记者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中国记协通报部分记者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2013年12月27日09:15 中国新闻出版报我有话说(2人参与) 本报讯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会同有关新闻宣传单位查处了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 中国记协通报,2010~2012年期间,《中国改革报》记者王清机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兼职期间,以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报质量监督跟踪单位”为名,违规向山东地区多家食品企业收取所谓“质量监督跟踪单位公告费”;2012年初,王清机违规收取山东省某医院8万元“宣传费”。王清机已被作除名处理并吊销记者证。 2013年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酉阳:桃花源的产业新定位》一文称,重庆市酉阳县近5年工业发展以“失败”定调。经查,该报道记者未进行深入采访,将酉阳县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当成2012年的发展目标,造成报道严重失实。 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刊登《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一文。经查,穆棱市电视台记者以派出所提供的一件曾经处理过的纠纷为原型,编造了《穆棱:开房约会女网友见面竟是儿媳》的假新闻。《黑龙江晨报》未经核实,修改标题后刊登了该报道。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已对相关新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予以行政警告、行政罚款、吊销记者证等处罚。 中国记协表示,上述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行为,严重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引以为戒。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辛华) (原标题:中国记协通报部分记者违反新闻职业道德)

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

课程论文 题目名称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课程名称专业基础类课程 学生姓名赵一霖 学号0940402049 系、专业中文系新闻学专业 指导老师曾丽红 2011年6月20日

课程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学生姓名赵一霖 学号0940402049 院(系)、专业中文系新闻学专业 指导教师曾丽红 2011年5月20日

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 中文系新闻学专业2009级1班赵一霖 【摘要】我国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日益突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原因。通过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症结所在,能够对新闻职业道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深刻地认识导致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这有利于提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避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 【关键字】职业道德;素质;违背;症结;媒体;责任 道德者,乃社会规范也。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何为职业道德?由于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每种职业道德在道德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1] 然而当前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进步的前景却不容乐观,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新闻职业道德具体指的是什么?违背新闻道德的行为又怎样表现出来?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些疑惑,笔者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和特点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具体地说,这又是与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的。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文化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等等,都要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制约。新闻工作,引领着我国社会的舆论走向。王光先生在给徐光春先生作序时写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人心稳定,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轨道顺利前进

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案例

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一是兴泰中心幼儿园教师孙某与他人在其所住村借用场地为9 名学生进行课外有偿辅导案件。2014 年春学期开学后,应家长要求,孙某与他人在其所住村借用场地,为本校及他校的范某、孙某、陈某等同学进行课外辅导,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月300 元。孙某对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和相关处罚措施心知肚明,本人也签订了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特别是在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姜堰四中教师王某有偿家教问题的查处情况通报》后,孙某理应迅速整改,廉洁从教。但其无视文件规定和组织教育,不听招呼,仍然从事办班式有偿家教。为严肃纪律,以儆效尤,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国务院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我区《关于治理学校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实施意见》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七)项之规定,经研究决定撤销孙某教师资格,给予其行政记过处分,收缴其违规所得,责成学校确定其2014 年度师德考核不合格。 二是梅垛中心小学教师阙某及其妻子赵某组织的“赵老师家教”1涉96及名学生的有偿家教系列案件。2008 年开始,梅垛中心小学教师阙某明知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一直严禁的,仍与其妻赵某(无业人员)在无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以赵某的名义共同创办家教牟利,至2014 年案发止,培训班学生人数达196 人,占该校学生人数的近1/3 。2014 年,其开始租用三处办学点,其中一个办学点为两间老楼板房,里面就有学生108 人。此案是在区教育局三令五申、重拳出击、从严惩治、且已有几起案情查处和通报情况下发生的,实属明知故犯,顶风违纪,产生较坏的社会影响。阙某夫妇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完全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三处家教点空气污浊、闷热难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险象环生、触目惊心。阙某作

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 【范文主题】 新闻职业道德 【背景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些新闻记者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如一些新闻记者违背职业道德,收取“封口费”,做有偿新闻或者对一些恶性事件不报道;为一己之私,违背客观事实,夸大其词,做虚假新闻报道,炒作媚俗等,不注意新闻的严谨和严肃性,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合法性等准则。 【习题示例】 请你结合背景材料内容,以“新闻道德建设”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全面,论述有力,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字数在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做公众灵魂的工程师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从事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的人员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炒作与媚俗之风盛行,不少格调低下、耸人听闻、恶意炒作的东西,堂而皇之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同时,一些媒体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一味媚俗,把“庸俗”当“有趣”,引起社会公众的反感。有偿新闻、虚假报道、新闻炒作等频频出现,也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关注。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就包含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这四个方面,这种精神的本质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受众负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新闻工作者必须向社会提供真实的新闻,提供了虚假的新闻和信息,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可耻行为。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客观性原则。新闻客观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力戒夸张、夸大或炒作,最大限度地将事件原貌提供给受众。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公正性原则。特别是在批评报道中,应该给予被批评方以充分的发言 权利和辩白的机会,以防止由于主观偏向性造成的失实和伤害。 近期开课课程为4月12日公务员10天的班次、4月8日16天班次,4月7日封闭预测班通辽分校近期开课课程请致电咨询或加微信号:tloffcn 地址:华申时代广场B座南门东侧中公教育 我们的qq群号为:238849214 更多阅读资料请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588503036.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