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家庭主题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中外家庭主题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中外家庭主题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中外家庭主题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家庭主题下中外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主体学主要探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作家对相同或相似主体,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延。家庭是一个古老的文学主题。从原始的神话传说到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一代代文人墨客孜孜不倦地向世人讲述着家庭的故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家庭这个窗口来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这种手法一直为中外作家所青睐。当然由于社会历史传统的差异,家庭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中外作家在对相同主题的把握上又会现实出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涉及讨论的几部中外家庭主题的文学作品,西方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的的《安娜·卡列尼娜》(1877)、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国的《红楼梦》,《家》等,都是中外作家积极运用家庭主题的经典之作。下面就具体分析下中外作家,运用家庭主题的一些特点。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家庭主题。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偶合家庭

家庭自婚姻始。婚姻不仅是两性问题,而且涉及家族和集团的繁衍、维系、巩固、发展,是人们为了赓续正常的社会生活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为。因此,社会常立下种种禁忌、规则来作为指导婚姻的范式。而陀氏笔下的家庭却是偶然凑合的产物,它的成立具有非范式的特性。其表现如下:

A,夫妻两人“根本没有什么爱情”。男性主子使用权力占有自己的女奴,本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婚姻的合乎范式的补充,而主子为了一时冲动而把自己同一个本不相爱的女奴拴在一起,以致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家庭,则是偶然的,它既不符合旧的、又有悖于新的婚姻范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费多尔的两次婚姻一也都出于偶然,成于蹊跷。费多尔的第一次婚姻建立在富家小姐阿杰莱达的浪漫奇想之上。阿杰莱达并不是为了爱情,而仅仅是因为不愿用极安静极寻常的方式嫁人,就与食客兼小丑的费多尔私奔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则是索非亚的窘困生活促成,她身为养女,“呆在女恩人的家里,本来就不如投何死了的好”,于是慌不择主地投向了费多尔。婚姻范式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社会存在的需要。社会用它来指导择偶,控制婚姻,以维持社会正常的代际传递和社会阶层、社会集团内部的正常整合。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只有依照婚姻范式成立的家庭,才能成为那个社会中正常或“美满”的家庭。而偶合家庭成立的非范式性就决定了它必然是病态的、残破的。名.反常态的人际关系。

B,缺少家庭成员之间那种天然的内聚力。在种种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是最为紧密的。家庭成员间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政治上的利害关系,而且还有天然的血缘联系。他们朝夕相处,空间距离最近,情感交流最多,相互影响最深:均为其他人际关系不能比拟。这一切决定了家庭有一种天然的“内聚力”。尽管这种“内聚力”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各有不同,它既可以是英雄之家的志同道合,前仆后继;也可以是竹篱茅舍的齐心协力,和衷共济;还可以是魔窟鬼穴的杭涤一气,狼狈为奸,但都是行为上的高度一致,本质上的有机统一。而在偶合家庭中,这种“内聚力”却丧失殆尽了。而维尔西洛夫和卡拉马佐夫的家庭成员从未协同一致地干过一件事(哪怕是坏事》。“内聚力”的强弱是衡量家庭人际关系远近亲疏的重要尺度。“内聚力”的消失,标志着偶合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已大悖常情,大逆常理。

C,失功效的家庭职能

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担负许多重要职能,如经济、教育等。偶合家庭则不然,

其仲种社会职能几乎都失去了应有的功效。维尔西洛夫挥金如土,一生耗费了40万卢布,妻子索菲亚却只能靠做手工活维持起码的生活。同样,费多尔积攒的金钱逾10万,也仅供自己享受。刚走进大学的伊凡,即使是在货金中断、衣食告罄的危急关头,也未从父亲处得到丝毫接济

在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切方面和各个阶段上,家庭都表现出巨大的教育潜力。而偶合家庭的教育职能却风流云散了。维尔西洛夫和费多尔对子女的生存都置若周闻,对教育启蒙就更视之漠然了。加上偶合家庭成员往往分居独处,离多合少,因而连起码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影响都成了空谷足音。它使偶合家庭中的孩子大都成了精神上的畸型儿和贫血者。家庭职能是家庭存在的根据。只有充分发挥家庭职能,家庭才能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只有全面实现其职能,家庭才会成为个人和社会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而偶合家庭主要职能的丧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家庭蜕变成了非家庭。

正是通过展示偶合家庭的一洗了大悖常理的特性,表现偶合家庭的非正常性,从而引导人们探造成这种非正常性的原因,自然而然的将读者的视角引向当时的社会背景。偶合家庭正是在转型期社会两种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在这失去了规范的世界里,人们一系列偶然选择的结果。它是19世纪后半期俄国的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宗法专制文化和资产阶级民主制文化的冲突的必然结果。它不符合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家庭规范,但又是必然中的偶然,是俄国转型期社会一种怪异的家庭范例。“家已不家”,这里不曾有长幼欢聚,也无倚窗企望,人们四分五裂,被抛向漠漠的世界。于是,从家庭的虚化中衍生出更广阔的实在—俄国转型期社会—一个放大的偶合家庭。因此,从本体来着,偶合家庭是其成员生活的微观环境,从象征来看,它又是作家笔下各种人物所处的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正是在这种象征意义上,陀氏曾经自喻是“偶合之家的主人公”

(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如果说托斯陀耶夫斯基是通过偶合家庭这种非常规的家庭模式,来表现当时俄国社会的非正常状态,那么玩偶之家则是从挪威社会当时正常一个小家庭出发,通过一个突发事件,来表现这种“正常”掩盖下的不正常,即资本主义道德,法律下,社会对女性独立地位合理的漠视和压迫。

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所作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娜拉人物形象

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小松鼠儿”,实际上上她性格善良而坚强,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

娜拉因挽救丈夫的生命,曾经瞒着他向人借了一笔债;同时想给垂危的父亲省却烦恼,又冒名签了一个字。就是由于这件合情合理的行为,资产阶级的“不讲理的法律”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令她痛心的是,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卑劣的市侩。她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

由丈夫海尔茂前后判若两人的丑恶表现中,她看到了丈夫行为所依托的社会公理同人的本性的矛盾冲突,从而对她几十年虔诚信奉的传统观念、传统价值发生了怀疑,在与丈夫的论争中,提出了家庭、婚姻、教育、法律、宗教等问题。她的赖以平静生存的社会信念根本动摇了。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她决定离开丈夫,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但它的人物,最重要的只是两个;它的题材范围十分狭窄,只是家长里短,凡俗琐事,并在家庭这四堵墙内展开;它的时间不长,从幕布拉起到帷慢落下,前后只有三天。从上面的叙述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主题的揭示是通过玩偶之家的矛盾,更确切的说是那拉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着眼点很小,立意却是很高。那拉本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庭妇女,如果没有这件突发事件她会跟周围所有的女性一样默默的过完平常的一生,而从来不可能去思考什么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自己的没有独立人格,和资本主义的法律不合清理压抑人性,是现实逼着她去思考,是她幡然醒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就这样,一个夫妇反目、家庭解体的普通剧目变成了一篇对社会的起诉书,讨伐男权中心社会的檄文和激励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妇女精神独立宣言。

(三)列夫·托尔斯泰和《安娜·卡列尼娜》

如果说,在托斯陀耶夫斯基和易卜生笔下,家庭主题是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表现现实社会,展现社会的荒谬失序和讨伐社会罪恶的阵地,那么在托尔斯泰笔下则展示出某种暧昧不明和矛盾。《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此时俄罗斯封建地主贵族农奴制度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大变动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经过上升时期向着更高阶段发展。古老的封建地主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改革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托尔斯泰明明确确的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教堂,法律,军国主义,合法婚姻的虚伪,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尤其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

同前面两人一样,在他也是有好多要揭露和讨伐的;但另一方面,他的梦欲主义,不用暴力抵制邪恶的“勿抵抗恶”思想,使他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失去了信念,陷人深沉的悲观主义。他一方面憎恶并批判旧制度,成为一个清醒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对于历史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却茫然无知,成为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表现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里,即追求个性解放与道德理想的矛盾和左右摇摆无所适从。

安娜是柳里克皇室的后裔,外表美丽、内心纯贞,充满渴望爱情的青春活力。执着追求幸福、光明和自由的个性注定了她与现实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必然导致她最终的悲剧命运,丈丈夫卡列宁却是个年老的,卑劣的,用难听鼻音讲话的官僚,同他结婚后,她的生气就被压抑了,虽然如此,安娜对生活还是充满热爱,对爱情依旧怀着模糊憧憬。与时,俄国旧的封建伦理道德正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像安娜这样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很有个性的女子就自然无法不受影响,一旦遇到伏伦斯基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贵族青年,堕人情网,几乎是必然的。

安娜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要求的追求自我解放的俄罗斯女性,她极力想挣脱精神牢笼,打断彼得堡地主官僚制度的道德锁链,她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不得不对丈夫变心,背叛旧制度制造的婚姻悲剧,她需要爱,她到底有什么罪过?但她最后却受到了惩罚,不仅感到内疚,还卧轨自毁于火车轮下,为自由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造

成安娜悲剧的原因何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价值取向,托尔斯泰思想上的矛盾和彷徨在这个问题上被充分表现了出来。另一方面,这种矛盾又融入到安娜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背负巨大的道德愧疚感,这也使得安娜这个人物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

这部长篇巨著卷首有两句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似乎已经开篇立意,安娜悲剧的刽子手正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安娜自己酿了苦酒,就只能由自己来喝。托尔斯泰描写了安娜的一切噩梦,她梦见一个小老头弄一件铁器,正在准备做什么,仿佛是上帝用自己的铁器把她这个背叛了的丈夫的“罪犯”打死了似的,安娜已经跟她所讨厌的小老头卡列宁正式结了婚,就应相互不弃不离,相偕到老,否则就理应受到命运之神的处罚。托尔斯泰不自觉地又回到了他自己编织的圣徒精神和自我抑制精神的灵光圈内。重复了他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宣扬过的说教:“你要这样生活,使任何人都不致遭受痛苦。如果你只有损害人才能获得幸福,那就放弃你的幸福吧。”而且小说另一条线索,列文和吉蒂的爱情似乎也正从反面映证了安娜的错误。而且据托尔斯泰自己也曾表示起初确实是想通过写一个上流社会的的失足少妇表现道德主题的,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生了难以控制的情形,其主题逐渐转向对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的拷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伏伦斯基

安娜同伏伦斯基认识后,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名誉,地位家庭和心爱的儿子来换取他的爱。与安娜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不同,伏伦斯基追求安娜从开始就是受他的“规范”指导,是为了满足个人自私的享乐主义和虚荣心。他的爱情始终只停留在对于安娜的美貌和纯情的吸引与感动的表层,而并没有窥见安娜的精神境界;他只知道和安娜寻欢作乐、轻浮应酬,从来不体贴她内心的母爱和为爱情的付出所作的痛苦斗争。他之所以需要维持同安娜的关系,不是出于爱情,而是情欲纵使,情欲是不能持久不衰的,可以说安娜的悲剧在与伏伦斯基交往的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

与卡列宁相似,伏伦斯基也有强烈的功名心,追求安娜到手后,暂时蛰伏的“功名心的蠕虫”就觉醒了。伏伦斯基只把安娜看作女人而不把她看成爱人,作为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他不能忍受家庭的栓桔。因而他不可能向安娜那样为了爱情彻底的抛开社交界,相反淡出于社交界的安娜更成了他的重负。他也无法理解安娜莫名其妙的妒意,更不愿意做出任何牺牲,为行动受到约束而愈益不能忍受,于是爱情变成僧恨,因此开始对她的一切不在乎,没把她放在眼里。而这在安娜则是无法忍受的,她伤不起。为了这份爱情她背叛了家庭,舍弃了爱子,公然为背了社会道德,被整个上流社会排斥,她成了“精神上的裸体”,毫不夸张的的说,伏伦斯基是她的所有和唯一。惟一支撑她的不过是一个爱的信念,现在她敏感地发现自己与伏伦斯基之间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爱的信仰在坍塌,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在动摇,“要是他并不爱我,只是出于责任心才对我曲意温存,却没有我所渴望的爱情,那就比仇恨更坏一千倍!”悲剧几乎是必然的。

2,以卡列宁为代表的上流社会的存在始终折磨着安娜。一开始安娜同伏伦斯基认识后,就想和卡列宁离婚。卡列宁则考虑的完全是他个人的官位、权势、虚荣和私利,因而他坚决不同意。安娜离家出走后,卡列宁拒绝她来看儿子。本来,安娜就厌恶卡列宁这样的丈夫。他的所作所为更增加了安娜对他的僧恨。到后来卡列宁对安娜改变了态度,安娜生病并要生同伏伦斯基的孩子时,卡列宁把她接回家,细心照顾并说答应和她离婚把儿子给她。卡列宁态度上的巨大变化使安娜更加痛苦,并在精神上受到很大压力,并且认为自己在道义上远远低于他。

卡列宁这种人完全可以看作是虚伪,自私自利,狡诈的上流社会的典型代表,明明一

肚子坏水,却总是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以道义的名义合理的对人性进行压迫,说到底只证明一点,道德是虚伪的,如果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压抑人性。事实上,虚伪的上流人士暗地里谁也不把道德公理放在心上,安娜同这个社会冲突,不是因为她对旧制度贵族道德的背叛,而是因为她竟然那么肆无忌惮的公然背叛。贵夫人们早就听厌人们称道安娜的贞洁,所以幸灾乐祸,安娜像他们一样也有了“影子”,他们都感到真诚欣慰;安娜敢于把秘密关系公开,她们却认为是大逆不道。她们虽然比她“坏上千百倍”,表面上却都装出一幅君子的形象,把她排斥在彼得堡社交界之外。真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即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何其恶心哀哉!

3,最后一方面的原因要从安娜本身去找。正如前面所言,安娜形象的丰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性格和思想上的矛盾。这种矛盾由托尔斯泰自身思想上的矛盾和徘徊投射而来。一方面,她年轻貌美,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渴望和追求,并敢于为自己的追求勇于付出和承担后果,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她不可能不受传统道德制度的耳濡目染和制约,反映在安娜身上即是一方面敢于决绝的同上流社会决裂,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内心却始终受着道德感的谴责和煎熬,感受着“精神上的裸体”。更何况,周围的上流社会不断用对她的排斥提醒,强调着她的“失足”,在这场以安娜一个人对抗一个社会的斗争中,她的失败是注定了的(更何况还有同盟者,伏伦斯基的背叛),因而她的悲剧也就超越了个人,而具有了普世的意义,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失足少妇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以巴金的《家》为代表的中国作品中的家庭主题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象征。

小说首先展示的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浓缩了社会,并赋予它浓厚的旧中国传统色彩,从而使其获得了象征意义,它讲的是一个旧家庭,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类似的家庭,又何尝不是映射这个当时的社会正在发生的一切?小说只是着眼于描绘出一幅典型的中国旧式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真实地记录了这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但其意义又何尝是仅限于此?所以首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巴金的这个家,是不是具有代表性,是否具有浓厚的中国味。《家》的中国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于表面的形式层面,包括大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角色齐备的家族人物、仪式多样而又固定的各种家族活动以及为这些活动专门建造的风格有异的场院建筑。

一个大家族之所以成为大家族,其最外在的标志就是它们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家)中有着四代五房的高氏家族就是按此方式居住的。巴金说,在高家“有近二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拥有剥削而来的大量财富”,他们像一个“被浓缩的小社会”,一个“专制的大王国”一样族居在高公馆里。

在传统家族文化中,最能将其立体地显示和生动地演绎出来的,是那些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及在这些建筑中举行的一次次有着不同内容的家族活动。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叙写到了的建筑有堂屋、花园、大厅、大院、学馆等等。这些建筑不仅风格独异,而且在里面上演过了的家族活动也各不相同,如在堂屋里就举行过除夕的团圆饭、大年初一的祭祖、高老太爷的丧葬,在大院里就举行过元宵节的放花炮和舞龙灯,在花园里就举行过划船、诗酒会、牌局等活动。正是由于这些具有化石般作用的不同建筑和家族活动的加人,使(激流

三部曲》所展示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形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充实和丰富。

2,处于深层的内容层面,包括与大家族生活血肉相连的家族意识、婚姻观念、封建等级制度与礼教规定

首先,家族意识。孙中山说:“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力非常大,往往因为保护家族起见,宁肯牺牲身家性命。”在高家其家族意识的氛围是极其浓厚的。为了保持家族的声誉,高老太爷竟责令在外面寻花问柳的克定当着子侄辈的面跪着掌嘴,克明竟至死不承认逃婚的淑英为自己的女儿;为了使家族的财产不受损失,克明在被气得叶血的情况下,仍坚持让克定追回被其盗卖的字画;……,家族意识儿乎充斥到了每一个角落,成了支配人们生活的无形指挥棒,每一个家族人物都无不在这种意识下寻找着自己的生存方式。

其次,婚姻观念。作为家族文化中最活跃内容的婚姻观念是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为宗旨的。《激流三部曲)中所写到的婚姻差不多都是这一观念下的产物。克安、克定等第三代那些不和谐的婚姻且不说,仅就第三代的婚姻而论就没有一件是例外的。觉新的婚姻是这一观念下的产物,梅的婚姻是这一观念下的产物,惠、枚的婚姻也是这一观念下的产物,甚至连觉民与冯东山的侄孙女、淑英与陈克家之子的议婚也同样是这一观念作用的结果。这些婚姻无论成与不成,从它们的动机到手段无不彻头彻尾地是为其家族利益而打算的,至于婚姻当事人的幸福那是根本无关紧要的。对于惠与郑国光的联姻,就连枚也为惠感到委屈、难过得直哭,但周伯涛却不仅视惠的幸福于不顾,反而还因为攀上了有“名望”的郑家而志得意满。面对着自己与陈家不配的婚姻,淑英曾气愤地说:“即使陈家是个火坑,他(克明)也会把我送去的。”

第三,封建等级制度及礼教。这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最为稳固的部分。朱熹说:“必正伦理,使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有秩然不敢迂之名份,然后大小相畏,上下相维,而后家道以正,家运以兴。”这句话就是对传统家族文化中封建等级制度及礼教实质的极好归结为了形象地体现出传统家族文化中的等级制度,《激流三部曲》特意建构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封建宗法等级图。在这幅图中,居于顶层的是高氏家族的奠基人、创业者高老太爷,第二级是高氏家族的不成功守业者克明和觉新,第三级是高氏家族不成器的长辈、以克安、克定为代表的第二代,以下依次是第三代、第四代,处于最低层的男女仆人。从这幅宗法等级图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家族内从家长到族员、从长辈到子女、从主子到奴才、从嫡到庶,无一不被纳人了一个位置十分分明的格局中,俨然一幅封建宗法王国的缩影图.

在中国传统家族文化里,不仅片面强调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义务,下辈对长辈的义务,而且还事无巨细地对家族人物的生活按照传统的封建礼法作了一一规定。从对其他礼法规定的体现来看,在高公馆里吃饭的规定:老太爷举筷,其余人才能举筷,老太爷的筷子放下,其余人也须放下。读书有规定:不能进新式学堂,只能在家延师攻读四书五经。行动有规定:子弟不得参加社会活动,女子不得迈出大门。说话有规定:不得高声大气,淑华的直言快语就经常遭到长辈们的讥讽和嘲笑。在高氏家族,用枚的话来说,你“动一步就是错”。鲁迅说:“中国人自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确如此从(激流三部曲)中高家人物的生活来看在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和礼法规定的侄桔下,人们就从来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生活过.

(二)模式化的人物性格,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斗争性。

在高家大院里,人物被分成营垒分明分明的两派。觉民,觉慧是受思想熏陶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新青年代表,也是旧式大家庭的反叛者的代表,象征善,光明和希望。高老太爷和克明等人则是家族文化的维护者、卫道士,是顽固保守的旧式家长的代表,象征恶,黑暗,保守和顽固。小说的悲剧就在于恶的,黑暗的旧势力对善的光明和希望的压迫和催残。由此吹起战斗的号角,批判保守顽固的封建家长们骨子里的封建专制,号召青年一代起来反抗,争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三)通过爱情的悲剧表现冲突,显露批判锋芒。

小说讲述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和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婚姻悲剧。试图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因为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由此展开对旧礼教和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尖锐批判

三,一些差异

1,家庭背景的运用

在家里面,没有那一个人是主角,冲突的产生是由于对立的两派,那一派的代表都不可或缺。家庭整体才是主角,作者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描绘这个旧家庭的全貌,其中的人物关系和斗争。作者着意通过刻画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来展示新旧交替的大变个时期,新旧势力的对立和冲突。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却非如此,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主人公的家庭生活, 家庭的命运, 并不构成小说的中心, 作家着重刻划的是人物形象, 不幸的家庭生活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不幸,孩子阿辽沙的存在是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内心的矛盾, 家庭场景的出现为人物性格发展和心理冲突呈现提供了深刻的背景。它的矛盾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个人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同周围被旧制度笼罩的人群的矛盾,是一个人跟一个社会的冲突,也可以说是一个有着矛盾性格思想的人的内心冲突,具体说即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和传统的道德感的冲突。

2、家庭的形态明显不同

A ,中国的封闭西方的开放

家中的大家庭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独立结构, 它自身就构成一个社会, 外界社会的一切发展变化都通过它内部的人物活动反射表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家庭也成了门禁森严, 内部男女有别、等级有差的封闭性体系。很典型的表现是北京的四合

院,通常是聚族而居,会客室与内堂有一道垂花门隔开,内部又按照长幼秩序分别入住不同朝向的房间。

西方近代家庭是个结构松散的血缘组合和社会联盟, 家庭成员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选择

自由,西方的家庭生活通常是具开放性的。家庭场景诸如客厅餐室和庄园, 并不是作为家庭内部生活、家庭成员集聚的场所而出现, 而是一种社交场所。出入于达官贵人的家庭之中就是出入于一流社会。一个贵族家庭对某个人的接纳, 就意味着整个上流社会对他的门户大张和个人价值的承认, 反之, 则意味着上流社会对他的摈弃,所以在安娜被上流社会抛弃后,她多半是不能再出入上流社会人家的家庭聚会,文化沙龙之类的活动了。

B,中国的复杂,西方的简单

相比较而言,家中的家庭形态要复杂的多。

首先,这种复杂表现为家庭成员的复杂。(家)中有着四代五房的高氏家族据族而居。“在高家“有近二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拥有剥削而来的大量财富”,他们像一个“被浓缩的小社会”,一个“专制的大王国”一样族居在高公馆里。"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家庭则要简单的多,通常是由婚姻关系连接起来的小家庭,以夫妻关系为核心。

其次,这种复杂表现为家庭关系的复杂。道理很简单,人多了,关系就复杂了。但因为中国旧金字塔式的封建宗法等级图中,居于顶层的是高氏家族的奠基人、创业者高老太爷,第二级是高氏家族的不成功守业者克明和觉新,第三级是高氏家族不成器的长辈、以克安、克定为代表的第二代,以下依次是第三代、第四代,处于最低层的男女仆人。从这幅宗法等级图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家族内从家长到族员、从长辈到子女、从主子到奴才、从嫡到庶,无一不被纳人了一个位置十分分明的格局中,俨然一幅封建宗法王国的缩影图。这一点无疑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家庭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3,家庭对个体的制约和影响

由上文科可知,两篇小说中的家庭形态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一切差别, 实际上是由各自文化体系的个性决定了的, 它根源于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别。

西方即使在中世纪, 家庭观念也远不如中国如此根深蒂固, 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 更往重个体人格的独立, 人性的解放, 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发现和重建, 而不太注意家族传统和家庭地位。所以安娜可以因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选择脱离家庭,相对觉新觉民等人来说,她有着更强的自主性,她所受到的制约只是当时大多数人事实上已经不太当作

一回事的旧的道德体系,她最需要突破的实际上是她自己,她的道德感。

而中国不同。中国的宗法家长制有着极悠久的历史, 它甚至保留了原始氏族制度的某些特征, 更强调集体观念、宗法秩序、政治人伦精神和家庭本位。就连家庭结构本身也具有各自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旧式大家庭则是一个家长专制, 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文化血缘实体, 所谓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小辈的家庭成员,很明显的受到来自长辈的干涉,甚至要没有选择的放弃自己的意愿。比较典型的就是觉新等人的爱情悲剧,其根源就在于,家长们“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宗旨,觉民觉慧逃脱了,觉新没有勇气逃离,就只能接受痛苦的包办婚姻。

这一切也就决定了中西家庭中的矛盾的不同。西方近代家庭以夫妻关系为核心,体现一种家庭地位的相对平等,矛盾主要发生在夫妻之间,多半是个人性格志趣价值观念的不合;中国的旧家庭则因为家长专制,矛盾表现为长辈对晚辈的干涉和压迫,后辈的反抗和不甘心受压迫。

4,表现主题的方式

《安娜·卡列尼娜》实际上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小说塑造了安娜这个美好的人物形象,然后将其至于社会环境的熔炉中去受罪,最终还落得个卧轨车下的结局。正应了那句话,现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品,然后一点点的毁损给人看,让人不胜唏嘘叹惋,进而追问是什么造成了安娜的悲剧呢?答案本来是由作者来回答的,但托翁在这个问题上却显出一种暧昧和矛盾。也许真的是托翁自己也不太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原因,是虚伪自私的上流社会和旧道德逼死了安娜,还是冥冥中无处不在的“我必报应“的天命?他只是把他看到理解的的展现出来,听任事物按照其本来应有的方式发展。当然也有可能是托翁有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只想做一个讲故事的人,让读者自己去找答案。也许这正是这篇小说真正的魅力所在。

《家》则明确多了,历史转折,时世变迁,新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但旧的势力仍不愿自动推出历史舞台,在行将作古之际疯狂反扑,压迫催残新生力量,由此展现保守封闭落后的旧制度的可恶,可憎,号召新生力量奋起反抗,争取做人的资格。具体通过描述一个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气息的旧式大家庭的生活形态,新旧两派的冲突和斗争,讲述觉民等新排代表的爱情婚姻悲剧,表现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由此展开对旧礼教和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尖锐批判。

5,家表现出了太强烈的政治色彩,对人物的处理上也就很明显表现出一种格式化和简单化的欠缺,对人物内心复杂性挖掘不够,处于新旧交替的之间的尴尬任务长孙觉新,表现了一定的复杂性,但不够突出,被淹没在新旧两派营垒分明的善恶对立中了。家中充满了太

过浓烈的火药味,战斗型固然是强了,但文学性无疑因此打了折扣。很明显与安娜卡列尼纳拉开了了距离。当然这跟作者思想状况和个子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安娜·卡列尼娜》主题上所展现的矛盾,于托翁自身思想上的矛盾固然不能说是没有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危机的深重,新旧势力的矛盾激化程度和改革的迫切性业非当时的沙俄所能够相比。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看来,在于中国自身,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阻碍着中华民族走向强盛。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命运,必须与这个传统彻底决裂。而这种决裂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极力丑化才能实现。因此,在他们的笔下,传统成了罪魁、元凶、魔鬼、食人者。从这方面来讲也就不能对作者苛求太多。

中西家庭主题的一些差异

1.对于家庭背景的运用

中国家庭题材的长篇小说通常以家庭为活动场所和人物性格成长、发展的环境和背景, 但构成作品活动主角和写作重心的并不是个别人物, 家庭生活氛围和整体命运变化才是作者注目的对象, 家庭是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文化象征意义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之中才构成作品的主角.

西方近代小说中家庭生活的场景也频频出现, 甚至占了极大篇幅, 构成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 例如《战争与和平》、二《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 但?家庭只是背景主人公的家庭生活, 家庭的命运, 并不构成小说的中心, 作家着重刻划的是人物形象比如《安娜( 卡列尼娜》中, 不幸的家庭生活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不幸,孩子阿辽沙的存在是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 家庭场景的出现为人物性格发展和心理冲突呈现提供了深刻的背景。·这与中国家庭题材的长篇小说恰恰相反。

在中国家庭小说中, 人物的变化, 通常是世系、群体的变化, 除长子形象外(中国宗法家庭制的特点规定了他只能是一个)最重要或主要的人物, 即构成新与旧的矛盾冲突的, 恰恰是与年龄与自然世系基本同构的父子两代人。老一代即父辈从整体上说来具有愚顽腐败“僵化、保守的夕阳特征, 新一代即子辈从整体上说来具有革新、进步、积极进取,生机勃勃的朝阳特征。而这种各以对方存在而存在的群体形象的刻划, 是为了说明整个封建大家庭的命运衰变历

程。

2、西方的开放与中国的封闭

中国小说中的大家庭通常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独立结构, 它自身就构成一个社会, 外界社会的一切发展变化都通过它内部的柳字变动、人物活动反射表现出来。即使来客拜访引见家人、座次排列都有严格的规定, 《京华烟云》中就有过这方面的描写。

西方的家庭生活通常是具开放性的。家庭场景诸如客厅餐室和庄园, 并不是作为家庭内部生活、家庭成员集聚的场所而出现, 而是一种社交场所, 文化沙龙

。出入于达官贵人的家庭之中就是出入于一流社会。所以出身低微的青年把进入大贵族的家庭看作叩开上流社会的大门,跻身权势阶层的重要途径, 得到贵妇们的宠爱被视为事业上的初步成功。(例如《红与黑》《俊友》、《高老头》等)一个贵族家庭对某个青年的接纳, 就意味着整个上流社会对他的门户大张和个人价值脚承认, 反之, 则意味着上流社会对他的摈弃。

西方长篇小说的家庭是背景、环境和道具是静止的空间。而中国长篇小说中的家庭是形象主角, 描写中心, 是活动的历史。

而这一切差别, 实际上是由各自文化体系的个性决定了的, 它根源于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别。西方即使在中世纪, 家庭观念也远不如中国如此根深蒂固, 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 更往重个体人格的独立, 人性的解放, 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发现和重建, 而不太注意家族传统和家庭地位。中国的宗法家长制有着极悠久的历史, 它甚至保留了原始氏族制度的某些特征, 更强调集体观念、宗法秩序、政治人伦精神和家庭本位。就连家庭结构本身也具有各自文化的特征。西方近代文化本质上是开放性的, 家庭成了广交友胆、从事各种活动的社会场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家庭也成了门禁森严, 内部男女有别、等级有差的封闭性体系。很典型的表现是北京的四合院,通常是聚族而居,会客室与内堂有一道垂花门隔开,内部又按照长幼秩序分别入住不同朝向的房间。西方近代家庭是个结构松散的血缘组合和社会联盟, 家庭成员有相对的独立

性和选择自由。中国的旧式大家庭则是一个家长专制, 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文化血缘实体, 所谓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3、叙述方式,节奏缓慢的自然时序

如果说小说的时间可分为顺客观的历史逻辑的发展序列而展开叙述的自然时间和沿着人物精神发展历程的内在主观逻辑而呈示的心理时间的话, 那么中国长篇小说的时间特征儿乎无一例外都是自然时序的顺延, 你很难找到象《尤利西斯》、《百年孤触》、《喧嚣与骚动》这样一些以内部叙述时间为特征的作品。故事的叙述, 随着情节、事件的’自然发展, 人物生命延续历程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行程而展开, 而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逻辑,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自然时序的推移, 这三者是契合一致、具有同一指向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皆以人物、事件的起始而起始, 人物命运、历史事件的结束而结束?《金瓶梅》、《红楼梦》、《歧路灯》也一样, 都是以一个家庭的命运兴衰变迁展开和完成叙述的。自然时序为其叙述时间特征。

中国的封建大家庭与中国的封建社会性质有着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本质联系。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和孝廉取士的组织制度, 不仅把整个社会分成严格的等级制,而且也把家庭与国家、政治、文化紧紧捆绑在一起。二种社会制度的崩溃或衰落,甚至个人的命运升迁, 势必制约、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兴衰变化。《金瓶梅》中, 依西自庆的发迹而西门氏家庭繁荣, 西门庆得与当朝宰相蔡京勾结而权势弥张, 西门庆府之死也使家庭迅速地破败。《红楼梦》里, 荣宁共府随着元春的泽封为妃、王子幸临贾宅而愈加萦盛兴隆, 元妃病逝, 朝中失势, 贸家亦屡遭不幸, 催抄家之祸。《歧路灯》中的公子谭绍闻堕落玩沦, 家庭也随之凋落破败, 房产告罄, 众仆离散, 到络闻很子回头,痛改前非, 家庭也逐渐振兴起来二。进入近代以后, 依然是这种镇况。封建的传统文化不再适应激烈发展的近代工业文明, 外来的西方文化冲击极大动摇了古老的宗法制社会,与封建制度相适应的大家庭结构因此也产生了深刻的命运危机。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家庭的命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 作家采用自然时序总是必然的, 它适于揭示中国大家庭的时代命运遭际,适于表现历史发展的真实行程。

无论故事情节的发展, 还是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节奏都相当缓慢。这与叙述内容本身有关。即使如《西游记》分写了那么多的千奇百怪,斗魔降妖, 、无非

说明取经的艰难租前进步伐的沉重, 情节的雷同, 语言的程式化和人(物性格的定型, 使人产生一种非常遥远而漫长的缓缓蠕动感。尤其是表现大家庭命运的《金瓶梅》、《红楼梦》, 无非是宴饮游乐, 家庭琐趣, 虽然仪态万方, 丰富多彩, 毕竟只是风乍起, 吹皱一池涟漪的日常家庭生活,人物性格没有发展,(家庭命运的变迁在几十万言的叙述之中缓缓呈现出来, 一叙述节奏仍是很慢自然时序的叙述时伺本身就具有慢节奏的特点。自然的发展历史的延续, 社会的

前行, 是一个十分缓慢、‘漫职的演进过程。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普通平凡的人生, 琐屑零碎的事件,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突然的转折, 飞跃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毕竞不是常见观象。大家庭中的生活几乎是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的。封闭的社会生活、保守倡化,的文化传统、以及步入膏有的封建制度使整个社会儿乎摘子停滞, 而宗法制的农业生产纯粹靠天吃饭, 农作随四季消歇, 因而整个中黝合从生产方式到生活节奏演进都是十分迟缓滞重的。即使进入近代以后, 中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与文化深层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大家庭内部的变化甚微, 生活方式大多还是老样子。因此, 中国作家采用与现实生活同构自创漫节奏的自然时序叙述方式, 能够真实地映现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大家庭生活的特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 谈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谈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长课文、难课文的教学是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这是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的体现。入选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对学生来说其实都是有难度的,这里的长课文、难课文,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语文教材适当编排一些较长、较难的课文,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因此,充分发挥难长课文和难课文的独特价值,不断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难课文,“难”在何处?情况应各不相同。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部作品曾入选人教版六年级、语文S版五年级、西师版五年级等多套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统编教科书将它编排在三年级,确实有一定难度。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试着梳理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思路,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教材定位,从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确定适宜的目标。 经典的文学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不仅可以在小学教,在中学甚至大学同样也是可以教的。为什么呢?经典作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给教学目标的选择带来了多重可能性。就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而言,可以探究的内容就很多。比如,文中的“火柴”是否有象征意义?作品的题目是否可以改为“卖报纸的小女孩”?再比如,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故事发生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快乐幸福的节日氛围中,小女孩却孤苦伶仃,流落街头,不敢回那个“跟街上一样冷”的家,周边环境与小女孩处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妙幻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处小女孩带着微笑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种写作方法是否应引导三年级学生去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又比如,丰富的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 伦理性与宗教性(一) 1【单选题】西方文明主要是以(C)来重构古希腊罗马文明? A埃及文明 B伊斯兰文明 C希伯来文明 D阿拉伯文明 2【单选题】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最低级的是(B)? A政治的 B审美的 C伦理的 D宗教的 3【判断题】相较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更侧重于审美性?(×) 4【判断题】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相似的文学现象在不同文化结构当中尽管位置不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类似的?(×) 伦理性与宗教性(二) 1【单选题】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儒家的仁强调区分(B)? A地域联结 B等级秩序 C信仰对象 D经济阶层 2【单选题】(C)认为德性就是力量? A尼采 B黑格尔 C康德 D歌德 3【判断题】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上层社会主要受审美和伦理的影响,宗教的因素很少?(√) 4【判断题】墨家的伦理强调爱人若爱其身?(×) 伦理性与宗教性(三) 1【单选题】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C)? A阶级性与整体性 B阶级性与独立性 C合群性与整体性 D合群性与独立性 2【单选题】下列思想中,强调安于现实的富乐的是(C)? A基督教 B佛教 C儒家思想 D伊斯兰教 3【单选题】宗教最大的功能是(A)? A超越死亡 B慰藉个体的孤独情怀 C寻找希望 D提供帮助 4【判断题】儒家的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宗教的作用?(√) 伦理性与宗教性(三) 1【单选题】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C)文化? A神曲

D荷马史诗 2【单选题】(D)将中国文化中反对不知餍足的追求极端化了?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3【单选题】儒家经典如《尚书》中出现的“上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与西方的概念类似 B是无限绝对的主宰 C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表现 D指代人间实际的统治者 4【判断题】西方文化中“天”主要指代自然,而中国文化中“天”主要指代主宰?(×) 伦理性与宗教性(五) 1【单选题】(B)认为尼采是西方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 A萨特 B海德格尔 C胡塞尔 D德里达 2【单选题】下列任务中,对基督教进行了更为严厉批判的是(D)? 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尼采 3【单选题】尼采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即为(D)? A尼采自己 B教皇 C马丁·路德 D耶稣 4【判断题】夏志清认为,中国的文学理念缺乏一种宗教信仰的阐释,使中国文学缺乏深度?(×) 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一) 1【单选题】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C)? A礼 B法 C合 D分 2【单选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A)? A中国文化具有更突出的审美特征 B西方文化具有更突出的审美特征 C中国文化不具有科学特征 D西方文化不具有科学特征 3【单选题】儒家的伦理体系构建是由(A)开始的? A诗 B书 C礼 D乐 4【判断题】法国哲学家?美学家鮑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二)

我的文学作品教学观

我的文学作品教学观 发表时间:2014-10-17T16:11:02.0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8期(上)作者:黄雅丽[导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文学语言有感受力。 黄雅丽 (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636150)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仅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还需要学生的配合。本文就要从下面几方面对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读懂文章,训练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文学语言有感受力。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字、词、句、段落组成的,能将文章中的字、词、句读懂是鉴赏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而在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言文与白话文,而学生对于作品理解上难免会有困难。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需要老师对一些困难的词句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文言文,很多的字和现在的汉语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有的词还有多种词义和用法。在这方面,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要对词句分析透彻,找出一些规律,或者是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学生只有将文章中的字、词、句的意思掌握精确,才能运用的熟练,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 除了读懂文章之外,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自己所阅读的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就会使得文学作品变得鲜活、立体。多次对文章进行朗读就能更多的去感受作者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从而也能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这样,反复的进行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语言感受力,还会因为更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慢慢的提高鉴赏能力。 然而,读文章也不能马马虎虎的去阅读,在朗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语音准确、语句清晰,还要做到声情并茂。只有在朗读时读出文章的情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为,在朗读出文章中的情感时必定是对文中的词句进行了揣摩。而在揣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层。朗读与理解文章是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最基本得一步,而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需要对文学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断的拓宽。 二、学习文学作品知识 文学作品的鉴赏除了需要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外,还需要掌握文学作品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还包括对主题、材料、语言、等进行鉴赏。在这方面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将课本上的知识深入生活中,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另外,还可以计划一些系统的学习计划和训练,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对文学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能将那些知识记住并进行运用。 学生除了要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文学知识外,还要自己在课后积累其他的知识。只有多积累知识和材料,才能提高感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一些其他的能力。要做到这些可以再课后去扩展阅读量,阅读量增大也能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加强。 三、了解文学作品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对文学作品的作者的了解应该算是积累文学知识的一部分,因为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必须要掌握一些着名作者的基本情况,那样在要对这些作者的其他文章进行鉴赏时才能更容易理解他的文章。但是,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鉴赏之前,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之外,还要对作者当时的思想和心境进行了解,那样才能更容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用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见态度。因此,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思想与情调;而同一个作者也会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其文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情。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必备的功课。 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1、着眼整体,鉴赏局部。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都是先确定其中心,从整体出发写作局部,以各个局部构成完整地作品。作品的某一个局部既有它独特的感情,又和其他局部相联系,共同表达主题。因此,在鉴赏局部时不能将其分开来理解,而应该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对局部进行理解,再融入到整体的文章中。这样能更全面地体会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根据文章的体裁进行鉴赏。文章有很多不同的体裁,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在鉴赏时也要抓住不同的重点进行鉴赏。虽然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表达主题的方式不同,但是运用的表达手法却大多相同。所以,在鉴赏文章时,只要根据不同的体裁抓住表达主题的方式,然后围绕主题的中心思想对文章运用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与鉴赏。下面以小说为例,根据其体裁特征进行鉴赏。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鉴赏小说之前,要先对小说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然后对小说所描述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去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环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关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环境描述后,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文中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对文学作品的环境了解和分析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特点。在小说的鉴赏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任务的性格以后,要对文中每一篇文章中的人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关系也能体现故事的曲折与生动,还能更好的塑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小说中尖锐的矛盾斗争。 总之,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应该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抓住文章的要点与中心思想,深刻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多种体裁,只有对各种体裁都了解了才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当一切都需要积累的知识都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需要将文章的体裁与作者的相关信息、文章的背景等其他方面相结合对文章进行鉴赏。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这一方面的能力提高后在语文的学习时也能更加轻松,还能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与领悟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阶段。

中外文学比较与欣赏(小说篇)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 纵观中外文学小说,我最爱的莫过于艾米丽的《呼啸山庄》和沈从文的《边城》,我将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鉴赏,来对比中外文学在描述凄美爱情上的不一样。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亨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追求传统的“人间的爱”而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是源自于“他和我是同一块料子做的”。爱情从幸福的追求转变成自我的追求,只是“超人间的爱”。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憎,亨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埃德加·林顿。这是她自己在”人间的爱“和”超人间的爱“之间的徘徊和选择。在全书的结尾,是原野上的三块墓碑:林顿的墓碑,斯克利夫的墓碑,中间是既做妻子又是情人的凯瑟琳的墓碑。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凯瑟琳一死,斯克利夫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亨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恨,是爱的异化”。在女作家心中,对立的爱和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斯克利夫对整个人类的憎恨来自他的爱。而“爱”,是“恨”的归附。因此,爱和恨是互相对立的,又是彼此统一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死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希斯克利夫的到来,使一个家庭失去了平衡,失去爱的亨德雷自然会不满,我们不必要一个小孩子去宽容,世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宽容呢?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报复:亨德雷对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对亨德雷和林顿。佛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哈里顿成了亨德雷的牺牲品,伊莎贝拉成了林顿的牺牲品。只是因为仇恨,希斯克利夫甚至宁愿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接近死亡,最终死去,仇恨已将他完全控制。当然,他也有爱,对凯瑟琳的爱。彼此相爱的没能在一起。爱与恨之间,有时那样遥远,有时却又那样接近。在爱与恨的选择中,希斯克利夫不是个悲剧,无法想像,当他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与对凯瑟琳的向往时,他是多么得痛苦。但最后的他是幸福的——当他笑着死去时——他也应该由恨而得到了解脱。山坡上有三座坟墓:凯瑟琳在中间,一边是林

2018年度尔雅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标准答案

对“文学”的理解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文学是能指的自由游戏,这一观点出自()。 窗体顶端 A、弗洛伊德 B、海德格尔 C、德里达 D、王德伟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文学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观点出自()。 窗体顶端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叶芝 C、华兹华斯 D、别林斯基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文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副对联纪念的人物是()。窗体顶端 A、鲁迅 B、李济 C、胡适 D、吴宓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歌的歌词作者是()。窗体顶端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鲁迅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如何与伟大的文学相遇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多选题】关于《巨流河》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 A、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 B、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 C、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记 D、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我的答案:ABCD得分:50.0分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润物细无声,这是文学发生作用的独特方式。()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文学与生命经验息息相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读出作者的心思——解读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内容要点_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本考点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材料的中心。这是检测考生对一篇阅读材料整体理解程度的主要手段,也就是测试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同时,它还检测考生的表达,要求能按照题干的指令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需要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即求考生能真正读懂文章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在完成这一思维行为之后还必须具备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就是能把文中的内容(“原话”)变成自己的话。 对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对抽象的内容能够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揭示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义,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准确理解作品。 分析归纳,需要准确地分析、归纳中心思想。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读懂作者的心思,把握文章的中心,是答题的前提。面对具体的问题,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和技巧。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以往命题及答案,揣摩答题思路。具体地说,可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逐点梳理,压缩归纳。这个方法主要针对材料内容丰富,答题“点”比较清晰的试题而言。对“点”较丰富的材料,答题注意一个个“点”依次梳理过去,对每一个“点”加以适当压缩提炼即可。如2004江苏19: (4).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答案】①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②杜甫的苦寒人生;③中国历史上人才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或作“中国历史上士人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分析】本节文字有一系列标识性词语,考生只要较好地把握文章中这些标识性词语,就能准确归纳作者述说的要点。问号后到“仅这些就足以”“这是……这是……”“这也是……”是一层,这一层叙说杜甫诗歌创作的成就、意义,这一层意义考生比较容易掌握。“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是第二层意思,这一层的意思是,通过杜甫草堂,通过杜甫的诗歌,我们还可以看到杜甫的苦寒人生。“这些是不必说的”这一提示语说明前面两层意思还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587588746.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经典的文学作品开场白精选

经典的文学作品开场白精选 经典的文学作品开场白精选 1、《双城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 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 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来说之,那 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坚持要用形容词的级来形容它。说 它好,是级的;说它不好,也是级的。” 2、《百年孤独》:“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 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 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3、《茶花女》:“我认为只有深刻地研究过人,才能创造出人物,如同只有认真地学习了一种语言才能讲它一样。” 4、《我的名字叫红》:“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 底的死尸。” 5、《呼啸山庄》:“1801年。我刚刚拜访过我的房东回来——就是那个将要给我惹麻烦的孤独的邻居。” 6、《日瓦戈医生》:“他们走着,不停地走,一面唱着《永志不忘》,歌声休止的时候,人们的脚步、马蹄和微风仿佛接替着唱起这 支哀悼的歌。” 7、《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 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 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8、《复活》:“即使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 糟蹋得面目全非,即使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

即使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即使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9、《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0、《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11、《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12、《飘》:“斯佳丽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就不会这样想了。她脸上有着两种特征。一种是她母亲的娇柔,来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这两种特征混在一起显得不太协调,但这张脸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褐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角,显得韵味十足,上面是两条墨黑的浓眉斜在那里,给她木兰花般白晳的肌肤划上十分分明的斜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南方妇女是极其珍贵的。她们常常用帽子、面纱和手套把皮肤保护起来,以防受到佐治亚炎热太阳的暴晒。” 13、《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所以我们不愿惊惶。大灾难已经来临,我们处于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这是一种颇为艰难的工作。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是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14、《老人与海》:“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中外文学比较

一、简答题 1.中外神话分别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l 西方的神话中,赞美崇拜的不是救苦救难的“德者”,而是叱咤风云的“力者”。而“力”的最高形式是战争。(王位都是通过战争取得的,而不是“禅让”。神是征服世界。这种力有双重含义:一是战场的英雄,二是赛场上的运动员。)(在斯巴达城邦里,生下来的婴儿如果体质过弱或残疾的,就要被处死)(英雄观、战争观,一定要经历艰难险阻) l 中国则是三皇五帝式得圣德。中国神话中的神为人们所称赞的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救世拯民的努力以及熔铸在精神品质中的“德行”。 l 西方是“崇力”,中国是“崇德”。中国神话中创世女娲、天辟神盘古、夸父、文化英雄神农、后羿、治理水的大禹,他们为了整体的利益毫无顾虑的做出自我牺牲,成为美德与贤能的化身。(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致使妻子变成了石头) l (西方的神缺少“伦理”,而中国的神是缺少“性”,这些神几乎是没有亲人,就算是有家庭也会为了社会责任而置之不顾)(性:兄妹的结合,是为了人类的繁衍而不是为了性欲的满足)。 2.对照一下中外创世神话,谈谈其异同和影响。 创世、造人:是关于宇宙是怎么来的、人自身又是从何而来这一重大话题的想象 异: 伏羲女娲与亚当夏娃神话是地处亚洲两端的古代华夏民族和古希伯莱人的神话。在故事建构上它们有着相同的叙事模式和视角。 在文化身份上,伏羲女娲神话代表着农耕文明,亚当夏娃神话表现为游牧文化; 在哲学意义上,伏羲女娲神话反映着东方阴阳和谐、人本主义精神,而亚当夏娃神话则显示着西方二元分立的哲学思想; 在美学追求上,伏羲女娲神话流溢着宁静空灵之美,亚当夏娃神话则激荡着悲壮理想之情。 中国人讲究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女娲造人,一造一大群,形成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不提倡独来独往,难以忍受孤独。 中西思维方式不一样,西方是“of”的方式,我们是“的”的方式。“的”就是小的从属于大的,“of”首先关注个体。上帝造人首先造出亚当和夏娃,都是有名有姓的,而我们的女娲造人一搅就一大群。 影响: 由此可见,这众多的创世神话中,既有其共同性,也有其差异性。世界之初,世界基本都是一片混沌,一切黑暗被黑暗所掩盖,不能分辨其根源。也许就像《旧约》所描述:“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但它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多神论,有些是一神论;有些是自然的神,有些是纯精神的神;有些是力量型的神,有些是意志型的神;有些神与人同形同性,有些神与人同性而不同形;有些是世界本身的自然的象征,

经典文学作品介绍

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2 人教课标版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难点:探讨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 、重点:尝试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 二、方法与过程 、学生讨论,来分析学习生活中的解读现象;通过自主学习,提炼关键字词,尝试解读文学作品 、老师通过多媒体手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既要有创新又应尊重文学”品质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这就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比喻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说明文学作品的解读存在差异性。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探究的内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我们回忆一下,在课上学习或课外阅读时有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呢? 举例:李商隐的《锦瑟》可以是爱情诗,悼亡诗,自伤身世诗。 3、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下面两个文学现象上寻找答案? 二、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产生的原因 、以《红楼梦》《常读常新人鱼公主》现象为例 () 鲁迅如是评价《红楼梦》的主题: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文学大师鲁迅的评述说明了什么? 明确:同一作品,不同的人,解读不同。 究其原因是不同的读者身份、心态、立场不同,所以才单对《红楼梦》的命意就有这么多种说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再来看毕淑敏读童话《海的女儿》时四十年的“释疑”过程 岁时,同情人鱼公主,读得“泪流满面”。 岁时,“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 岁时,“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 岁时,“开始写小说”,读出安徒生写作的“随心所欲”,并且认为故事 结尾有点“画蛇添足”。 岁时,“心平气和”、“天眼洞开”, 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 从毕淑敏次读《海的女儿》所得感想不尽相同,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同一作品,阅读时间不同,解读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关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学课例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韩永箫大连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基本内容 一、教学内容分析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必修第三册“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革引导教材编写的一个突出亮点。《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学生探究性的阅读文学作品。这对学生摆脱程式化的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作品之所以能进行个性化解读,是由文学作品本身的多义性和丰富内涵决定的,同时读者受阅历、身份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对不同的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本专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甚至鉴赏方式的多样性进行初步的体验,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欣赏和评价。同时在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个性化解读的思维,为培养学生多方位的阅读文学作品和观察世界做铺垫,在个性化鉴赏的过程中梳理多元解读的原则,为以后进行有价值的探索文学作品的内涵奠定基础。本梳理探究专题部分的重点在于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能通过不断的探究和思考,把握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则和尺度,不可漫无边际,海阔天空,在尊重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发挥个性见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语文学习到了高中阶段之后,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各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文学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社会阅历也逐渐丰富,可以对一些文学作品出提出自己个性的见解和展示独立的思考能力。但这些鉴赏能力大都是基于体验性的阅读,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甚至会由于基础知识的欠缺而产生误读。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阅读规律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缺乏较深层次的理论指导。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相对确定性决定了我们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三、教学目标确定 1.学生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探究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可能性,对熟悉的名作重新解读,如《三国演义》《孔乙己》《老人与海》,并共同关注同一部作品,如

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心理差异 宗教和哲学是中西方在审视文化方面分歧的主要来源,儒、佛、道、 释合为一体的东方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中国人最原始的认知在于 悟自身,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出发,儒家的“仁”、道家的“道”、释 家的“空”是它的思想核心。而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教义为思想核心,它包含一种彻底的批判性。西方文化认为获取和解脱在于乐园和天国,而中方文化则认为是幻想和期待。以中西两方著名的两个文学作品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朱 丽叶的结局是可怕的毁灭,是到天国去团聚,这种解脱同时也消除了 两个家族的仇恨和积怨。而汤显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梦中钟情,死生 离合,冲破束缚,天人合一。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外人都渴望的文学 最终结局,但就这俩个具有深沉的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来说,同样 的悲剧却有着不同样的认知差异。在西方文化中悲剧和喜剧源于不同 的认知理念,往往悲剧是主要的文学研究对象,它处在高高在上的一 种位置,在一个人物,一件事情的悲剧中体现大自然的崇高,体现人 类的伟大,这样的结合在西方文化中叫做悲剧性。而喜剧是“从逆境 与恐怖开始,但以幸福、欢乐与充满魅力的情调结束。”喜剧经常以 卑微的角度来展开事件,叙述主人公的日常琐事。 虽不能算做是轻视,但多数的西方作品中喜剧惯于发生在小人物身上,而大悲大爱的主人公往往发生在帝国和英雄之中。人们也在不知不觉 中更加青睐悲剧多于喜剧。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庄严肃 穆的气氛,认为悲剧的本质是崇高、美、神圣的体现。正因如此,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并没有满足于罗、欧在现实生活中 的结合,而是赋予了他们更重大的使命,让他们以自身的完全毁灭来 换取最后的反抗,以自身的生命来同封建家族势力搏斗,直至流完最 后一滴血。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个典型的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悲 情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杜丽娘身居官衙之中,单调 的生活迫使她在虚幻中寻找自己的所渴望的自由和爱情,却因现实本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神奇的故事》是根据民间故事和古希腊神话改写的童话集。 纳撒尼索·霍桑(1804~1864)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开创者。出生在新英格兰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清教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从1837年开始,他发表了几个短篇小说集。他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红字》是一个悲剧,霍桑写完后觉得很压抑,决定写一些欢快的作品,于是他写了四本儿童读物,其中两本就是后来很有名的《神奇的故事》和《福谷传奇》(1852)。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通过黑人吉姆和白人孩子哈克逃亡出走,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寻找自由州的故事,一方面描写两岸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歌颂两个主人公在逃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友谊。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思·克利门斯。生于地方法官家庭,他十二岁丧父,之后便过着独立的劳动生活,做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水手等,他还曾去西部找矿几年,结果空手而归。后来他当上了弗吉尼亚州《事业报》与旧金山市《晨报》的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通讯和幽默小品。这期间的重要作品有《竞选州长》(1870)、《百万英镑》(1870)等。七十年代初,马克·吐温定居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此后,他写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其中重要的有《汤姆·索亚历险记》

(1876)、《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王子与贫儿》(1881)、《傻瓜威尔逊》(1893)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可以说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白兔和他的敌人》选自一部美国童话《里马斯大叔讲的故事》,里马斯大叔讲的故事中,主角是兔子老弟。他在大森林中经常受到狐狸、狼、狗熊等动物的欺负和追捕,他们甚至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但是兔子老弟聪明伶俐,总是用种种巧妙办法脱身,而且反过来给他们吃苦头。 乔尔·哈里斯(1848~1908),生长在美国南方,少年时当过印刷工人,受到一位新闻界人士的器重,被允许到他的大庄园图书馆里借阅书籍。在那里,哈里斯读了大量英国古典文学名著,努力学习写作,终于自学成才,从事报刊编辑工作,撰写文章。美国南方农场有许多黑人雇工,哈里斯小时候就听过老黑人讲故事,后来他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还塑造了一位讲故事的善良可亲的老黑人,取名里马斯大叔,并把他写的童话称为里马斯大叔讲的故事。这些童话从1878年起在报上连续发表,随后结集出版,轰动一时。四十年代美国动画片大师迪斯尼把这些童话改编成动画片,那位蹦蹦跳跳的兔子老弟更是读者喜爱的童话人物了。 《秘密花园》讲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她在自己的叔叔家发现了一个被关闭了多年的秘密花园,并因此重新找到了友谊和生活的乐趣,最后,她还帮助自己病卧在床的表兄站立了起来,恢复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中外家庭主题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家庭主题下中外文学作品的一些比较 主体学主要探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作家对相同或相似主体,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延。家庭是一个古老的文学主题。从原始的神话传说到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一代代文人墨客孜孜不倦地向世人讲述着家庭的故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家庭这个窗口来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这种手法一直为中外作家所青睐。当然由于社会历史传统的差异,家庭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中外作家在对相同主题的把握上又会现实出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涉及讨论的几部中外家庭主题的文学作品,西方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的的《安娜·卡列尼娜》(1877)、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国的《红楼梦》,《家》等,都是中外作家积极运用家庭主题的经典之作。下面就具体分析下中外作家,运用家庭主题的一些特点。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家庭主题。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偶合家庭 家庭自婚姻始。婚姻不仅是两性问题,而且涉及家族和集团的繁衍、维系、巩固、发展,是人们为了赓续正常的社会生活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为。因此,社会常立下种种禁忌、规则来作为指导婚姻的范式。而陀氏笔下的家庭却是偶然凑合的产物,它的成立具有非范式的特性。其表现如下: A,夫妻两人“根本没有什么爱情”。男性主子使用权力占有自己的女奴,本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婚姻的合乎范式的补充,而主子为了一时冲动而把自己同一个本不相爱的女奴拴在一起,以致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家庭,则是偶然的,它既不符合旧的、又有悖于新的婚姻范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费多尔的两次婚姻一也都出于偶然,成于蹊跷。费多尔的第一次婚姻建立在富家小姐阿杰莱达的浪漫奇想之上。阿杰莱达并不是为了爱情,而仅仅是因为不愿用极安静极寻常的方式嫁人,就与食客兼小丑的费多尔私奔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则是索非亚的窘困生活促成,她身为养女,“呆在女恩人的家里,本来就不如投何死了的好”,于是慌不择主地投向了费多尔。婚姻范式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社会存在的需要。社会用它来指导择偶,控制婚姻,以维持社会正常的代际传递和社会阶层、社会集团内部的正常整合。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只有依照婚姻范式成立的家庭,才能成为那个社会中正常或“美满”的家庭。而偶合家庭成立的非范式性就决定了它必然是病态的、残破的。名.反常态的人际关系。 B,缺少家庭成员之间那种天然的内聚力。在种种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是最为紧密的。家庭成员间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政治上的利害关系,而且还有天然的血缘联系。他们朝夕相处,空间距离最近,情感交流最多,相互影响最深:均为其他人际关系不能比拟。这一切决定了家庭有一种天然的“内聚力”。尽管这种“内聚力”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各有不同,它既可以是英雄之家的志同道合,前仆后继;也可以是竹篱茅舍的齐心协力,和衷共济;还可以是魔窟鬼穴的杭涤一气,狼狈为奸,但都是行为上的高度一致,本质上的有机统一。而在偶合家庭中,这种“内聚力”却丧失殆尽了。而维尔西洛夫和卡拉马佐夫的家庭成员从未协同一致地干过一件事(哪怕是坏事》。“内聚力”的强弱是衡量家庭人际关系远近亲疏的重要尺度。“内聚力”的消失,标志着偶合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已大悖常情,大逆常理。 C,失功效的家庭职能 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担负许多重要职能,如经济、教育等。偶合家庭则不然,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

吴承恩明代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 罗贯中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 施耐庵元末民初本名彦端,祖籍:江苏兴化《水浒传》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红楼梦》 元代关汉卿的《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

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