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与一般墒情监测方式对比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与一般墒情监测方式对比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与一般墒情监测方式对比

托普云农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与一般墒情监测方式对比

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是改变着农业。就拿农业灌溉来说,在以前农业种植者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基本上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断地在田间奔波。而如今,只要坐在家里,打开电脑,玩玩手机,就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灌溉。可以说这就是科技的进步,不仅逐渐的在解放人力,更是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说是将我国的土壤墒情监测带入了全新的阶段。

要说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与一般监测方式的不同之处,那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系统模块带GPRS功能,可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完善,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已经是以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为主,因为该系统没有传感器接口数量限制,并且传输数据不需要通信线路,不但节约成本,速度一样很快。

除此之外,与一般墒情监测方式相比,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在野外、无人的状况下也可以自动工作,实现了墒情数据的自动传输、处理和统计,而且墒情监测信息能较及地,全面地,准确地提供旱情情报,并准确地分析旱情发展情势,开展预测、预报工作,有效防旱、抗旱,减少旱灾造成的各项损失。

由此可见,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不管是与一般监测系统相比还是与一般的监测方式相比都是非常具有优势的。托普云农TZS-GPRS-I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目前在市场上深受用户的好评!该系统不仅可以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对土壤墒情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送,数据再检测中心自动接收入库,可以全天连续监测,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将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检测中心,统计分析。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业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重点之一,如今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农业信息化,而农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农业物联网。 托普云农物联网推出的物联网技术全面打造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武装到了延续几千年的劳动生产上。 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了一张张功能各异的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捕捉发生问题的位置。如此一来,农业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农业灌溉是我国的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导致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40%。如果根据监测土壤墒情信息,实时控制灌溉时机和水量,可以有效提高用水效率。而人工定时测量墒情,不但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做不到实时监控。 托普云农物联网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平台和物联网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种植中的监控管理不再受到时空局限,根据大棚或其他种植区微传感器采集的详实数据,点击手机屏幕便可以有针对性的遥控节水灌溉、施肥、二氧化碳、水泵、风机等田间设施。 总而言之,实现土壤墒情的连续在线监测,农田节水灌溉的自动化控制,既

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缓解我国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也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根据规划,托普云农物联网应用中的管理平台分为墒情信息监测、苗情信息监测、气象数据分析、短信发布、灾情信息发布、图形预警几个部分。未来,围绕系统建立起来的"绿色产业链"将让现代农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土壤墒情监测是实施农田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础,为此,托普云农结合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势研发了一种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它可以实现农田土壤墒情的准确测定和管理,对农业展开合理的生产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TZS-GPRS-I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又可称为墒情与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无线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拥有自己的数据平台(数据无须上传至国家系统)及监测网络,数据可直接发送到管理者的服务器,下级所有被管理站点均可查看。该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系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网络GPRS模式或短信GSM模式两种通讯方式传输。 TZS-GPRS-I与TZS-GPRS的区别在于: TZS-GPRS-I是自有网络平台,即不上传到国家墒情监测网,自己有一套墒情监测网络,数据直接发送到管理者的服务器,下级所有被管理站点均可查看。 托普云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其他选配的气象要素: 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向、风速、降水量、大气压力、光照度、露点、直接辐射、日照、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蒸发、二氧化碳等传感器。

2019最新范文-水电站集控中心调度管理规定

水电站集控中心调度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了加强四川电网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和所控厂站的调度管理,保证电网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2、并入四川电网运行的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设计、建设和调度运 行管理均应遵守本规定。 二、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技术支持系统调度功能要求 1、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设计和建设方案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和 技术标准,涉及电网调度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应通过电网调度机构 的评审。 2、集控中心及所控厂站必须具备完善、可靠的技术支持系统,采 用双机双备份等模式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实现下列基本功能,满足集控中心和调度机构对所控厂站一、二次设备进行实时远方运行 监视、调整、控制等调度业务要求。 (1)应实现“四遥”功能。具备远方操作拉合开关、刀闸等一、 二次设备,远方控制机组开停机、调整有功和无功出力等手段远方控 制机组运行状态,实现PSS装置与机组同步投退等功能,具有为适应 远方操作而设立的防误操作装置。 (2)集控中心及所控厂站应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和自动电 压控制(AVC)功能,具备与系统AGC和AVC一体化运行的功能,同时预 留新业务扩充功能,以满足将来可能出现的电网调度运行及控制新要求。

(3)集控中心应实现对所控厂站的继电保护、PMU、安全自动装 置等二次设备,以及励磁等涉及电网安全运行装置的运行状况、定值、投退状况、跳闸报告等信息进行远方监视。 (4)集控中心应具备对所控厂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远方 投退、远方测试(包括通道)、远方修改定值等功能。不具备此功能者,需在现场留有专业人员。 (5)集控中心应具备控制不同厂站、发电机组组合等多种控制运 行模式,调度机构根据各厂站在系统中的地位、电网运行方式和安全 运行要求等进行选择并通知集控中心。 3、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 (1)根据直调直采的原则,集控中心所控厂站的调度自动化信息(包括功角测量装置PMU信息)必须直接从各厂站站端系统以串行和 网络通信规约上送调度机构,不经集控中心转发,以确保自动化信息 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集控中心监控系统同时须将各厂站调度自动化信息(包括PMU信息)汇集后以串行和网络通信规约上送调度机构,作为各厂站自动化信息的备用数据源。 (3)各厂站和集控中心均应配置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 (4)调度机构以单机、单电厂及多电厂等值三种控制方式实现集 控中心所控厂站的自动发电控制(AGC)。各厂站或集控中心监控系统 应可以直接接收并及时处理调度机构下发控制命令值。各电厂响应性 能须满足调度机构要求。 (5)调度机构对集控中心所控厂站的自动电压控制(AVC)以下 发各电厂的高压母线电压设定值/增量值的方式实现。各电厂或集控中

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农事工作,而节水灌溉则是近年来国家所倡导的一种灌溉方式。经实践证明,在田间作物增产灌溉和适时适量节水技术应用与研究中,都离不开田间墒情的监测和预报。通过应用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对田间墒情的监测和预报,种植者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发现某块田地缺水了,然后及时进行灌溉,而当土壤水分达到过多时,就能提醒种植者进行排水,严格的按照墒情浇关键水,使得灌溉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那么,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是什么?该系统怎样呢? 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就是专业用来监测田间土壤墒情的设备,它可以利用其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技术来实时获取田间的墒情旱情等信息,而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就可以分析出当前田间土壤的墒情情况。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和传统土壤监测仪器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它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对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做到每分每秒关注土壤墒情的变化情况,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员看守,同时还能够将数据传输至平台,实现多点墒情监测,而这些都是过去的土壤墒情监测仪器所不具备的。 不仅如此,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的好处远远不止只有这一点,农业种植人人都想作物增产,而作物要想增产,合理的灌溉措施是少不了的,而合理的灌溉离不开田间墒情的监测和预报,即离不开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还有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户也经常会遇到灌溉的问题,比如什么时候灌溉合适,灌溉多少合适,如果灌溉把控不好时间或者灌溉不及时,很容易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如何使农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提高灌水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托普云农TZS-GPRS-I土壤墒情在线监测系统是专业用于监测与管理土壤墒情的专业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为作物灌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种植效率。

土壤墒情

土壤墒情 目录 1 概念 墒,指土壤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100%。也可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 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水培植物除外),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叶片上的水分。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参与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环。 2 存在形态 土壤水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尤其是中小孔隙中,大孔隙常被空气所占据。穿插于土壤孔隙中的植物根系从含水土壤孔隙中吸取水分,用于蒸腾。土壤中的水气界面存在湿度梯度,温度升高,梯度加大,因此水会变成水蒸汽蒸发逸出土表。蒸腾和蒸发的水加起来叫做蒸散,是土壤水进入大气的两条途径。 表层的土壤水受到重力会向下渗漏,在地表有足够水量补充的情况下,土壤水可以一直入渗到地下水位,继而可能进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 3 表示方法 [1]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分重量含水量和容积含水量两种,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土壤容重来换算。另一种是以土壤水势表示,土壤水势的负值是土壤水吸力。 4重要指标 土壤含水量有三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土壤饱和含水量,表明该土壤最多能含多少水,此时土壤水势为0。

第二是田间持水量,是土壤饱和含水量减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0.3巴。 第三是萎蔫系数,是植物萎蔫时土壤仍能保持的水分。这部分水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15巴。 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水称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当然,一般在田间持水量的60%时,即土壤水势-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进行灌溉。 土壤水势可细分为重力势、基模势和溶质势。 土壤水分重力势以土壤水面与土表面相平时为0。水面高于土表面时为正值(此时也称为压力势)。水面低于土表面时为负值(土壤水吸力为正值)。 土壤基模势指土壤中矿质颗粒表面和有机质颗粒表面对水所产生的张力。它的值永远是负值,即总是将土壤表面的水分向土体内吸进来。 土壤水分溶质势与土壤溶液中所含溶质数量有关,溶质越多,溶质势越小(即越负)。点水源入渗时,水沿湿度梯度从高水势处向低水势处流动,逐渐形成一个干湿交界分明的椭球体形状,称为湿润球,球面各处土壤水势相等。该球面称为入渗锋,在水头固定不变时,入渗锋的前进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慢。 大部分植物养分都是溶于水后随水移动运输到植物根系被吸收的。无论根系以质流、扩散、截获哪种方式吸收植物养分都在土壤溶液中进行。 4土壤墒情监测站WXH-DTWS 一、产品特色:[1] 该仪器是符合《土壤墒情监测规范SL000-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根据土壤墒情监测规范要求设计,不仅可实时监测墒情的最主要参数——土壤水分,还可根据用户需求监测土壤温度等,配套的软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设定墒情参数的采样周期和存储周期、巡测和召测数据及分析数据等功能。系统进行不间断监测,对土壤墒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进行实时的监视和分析,为开展排涝抗旱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土壤水分传感器采用国际上最流行的现场测试土壤水分原理:频域反射原理(FDR),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美国,即传感器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电磁波沿探针传输,到达底部后返回,检测探头输出的电压,由于土壤介电常数的变化通常取决于土壤的含水量,由输出电压和水分的关系则可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水分是决定土壤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测量土壤的介电常数,能直接稳定地反应各种土壤的真实水分含量。FDR土壤水分传感器可测量土壤水分的体积百分比,与土壤本身的机理无关,此原理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方法。 二、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等方面土壤温度测量及研究。 三、产品特点: 01、本机体积小,软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记录间隔可根据要求从1分至24小时任意设置。 02、全程跟踪记录被测土壤中的温度数据,记录时间长,具有断电数据自动存储保护功能。 03、整机功耗小,整机功耗不大于2W。

光伏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

光伏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SPSIC-3000)简介 如今光伏电站分布地域广、运行管理人员少、运行管理工作量大。为了减少场站监管的工作量、实现不同类型各光伏电站的统一监管、多层监控、从而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营模式,国能日新推出了光伏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光伏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SPSIC-3000)是在已有的各光伏电站监控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以及集中监控平台来实现对光伏电站群的远程监控和管理的总体目标。集控系统将现有光伏电站本地的监控系统、功率预测系统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成统一的生产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和统一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并能够向各个监控点提供统一的运行相关信息,实现新能源公司在监控层面上的一致性。因此,基于远程的集中监控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对其区域内的光伏电站进行监控调度功能,实现对光伏电站群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通过人力资源、工具和备件、资金和技术的合理调配与运用,达到人、财、物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优化利用,保障实现光伏电站群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集控系统充分总结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成功运行经验,涵盖了调度主站、变电站、集控中心站运行工作的各种业务需求,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规模的调度运行、集控中心、变电站的完整解决方案。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基于厂站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搭建站内各种应用子系统,各子系统相对独立;通过配置的方式改变运行方式,应用子系统可以合并到一台机器/嵌入式工控机上运行,也可以分散到多个机器上运行。在此背景上,紧密跟踪国际上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广泛吸取国内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经验而产生的新一代平台系统。 光伏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SPSIC-3000)可实现如下功能: 1、升压站监控系统功能; 2、光功率预测系统; 3、电站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4、故障报警系统; 5、光伏电站生产运营分析系统; 6、能量综合管理子系统; 7、监控中心GPS; 国能日新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为客户的利益保驾护航。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 工作方案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中国旱灾频发重发,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应对旱灾威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土壤墒情监测,大力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县三级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扩大覆盖土壤墒情监测规模和范围。要充分利用现代监测和信息设备,全面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墒情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墒情评价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提高墒情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指导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土壤墒情监测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宗旨,以土壤和作物为对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干旱易发区。经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突出土壤墒情监测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墒情数据,评价作物需水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建立墒情定期会商和报告制度,提高时效性和结果表示的可视化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代表性。土壤墒情监测站(点)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主导作物、气候条件、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二)及时性。土壤墒情监测要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出现旱涝灾情,应加大监测频率,旱涝灾情不迟报、不漏报;关键农时季节,应及时汇总相关信息,重大农事活动前有信息;日常监测工作,坚持定期采样,快速分析、及时汇总、按时上报。 (三)规范性。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做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监测数据可靠、调查内容详实、评价结论科学。 三、重点工作 (一)监测点布设 选择区域范围内代表性强,当地政府重视,土肥水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能够长期坚持的县承担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以县为基本单元,根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作物布局、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生产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平均每10万亩耕地设立1个农田监测点(每个县不少于5个)。 农田监测点应设立在作物集中连片、种植模式相对一致的地块。采用统一编号,设立标志牌。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灌排条件、地力等级、产量水平等;测定不同层次土壤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等指标;拍摄景观照片,建立监测点档案。 (二)数据采集 1、监测指标。一般按0~20cm、20~40cm、40~60cm、60~100cm四个层次监测土壤含水量,其中,0~20cm、20~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解析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旱灾频发重发,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应对旱灾威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土壤墒情监测,大力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县三级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扩大覆盖土壤墒情监测规模和范围。要充分利用现代监测和信息设备,全面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墒情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墒情评价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提高墒情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指导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土壤墒情监测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宗旨,以土壤和作物为对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干旱易发区。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突出土壤墒情监测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墒情数据,评价作物需水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建立墒情定期会商和报告制度,提高时效性和结果表达的可视化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代表性。土壤墒情监测站(点)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主导作物、气候条件、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二)及时性。土壤墒情监测要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出现旱涝灾情,应加大监测频率,旱涝灾情不迟报、不漏报;关键农时季节,应及时汇总相关信息,重大农事活动前有信息;日常监测工作,坚持定期采样,快速分析、及时汇总、 按时上报。

(三)规范性。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做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监测数据可靠、调查内容详实、评价结论科学。 三、重点工作 (一)监测点布设 选择区域范围内代表性强,当地政府重视,土肥水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能够长期坚持的县承担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以县为基本单元,根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作物布局、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生产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平均每10万亩耕地设立1个农田监测点(每个县不少于5个)。 农田监测点应设立在作物集中连片、种植模式相对一致的地块。采用统一编号,设立标志牌。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灌排条件、地力等级、产量水平等;测定不同层次土壤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等指标;拍摄景观照片,建立监测点档案。 (二)数据采集 1、监测指标。一般按0~20 、20~40 、40~60 、60~100 四个层次监测土壤含水量,其中,0~20 、20~40 为必测层。播种出苗期时,加测0~10 土层。特殊作物根据其需水特性和根系分布深度确定监测层次和深度。同时调查观测气象、作物表象、干土层厚度、田面开裂、灌溉、农事操作等相关数据。水田淹水时监测淹水深度、排水状况等。 2、采集方法。固定监测:埋设固定式自动监测设备,传感器分别埋入土层 深度10 、30 、50 、80 处进行监测,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并做好定期校正和维护保养。流动监测:配备便携式监测仪器和交通工具,在监测点地块,以仪定位点为中心,长方形地块采用“S ”

大唐集团公司风电场集控中心建设原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风电场集控中心建设原则 (征求意见稿) 2011 年9月

目录 一、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必要性 (1) 二、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目标和条件 (1) 三、区域集控中心的设置原则 (3) 附件:风电场集控中心的技术要求 (4)

一、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必要性 随着集团公司风电项目开发和建设规模的发展,风电场运维管理面临项目位置分散、人员需求增长过快等困难。同时,电网对风电场运维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于异常信号、设备缺陷处理的准确和及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技术手 段、管理机制和系统组织方案,实现强大的告警功能和完善的监视功能。 风电场集中控制中心可以通过为上层电力应用提供服务的支撑 软件平台和为发电和输电设备安全监视和控制、经济运行提供支持 的电力应用软件,实现风电场集中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优化, 并且可以在线为调度和监控人员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对风电企业自身来讲,建立集控中心是利用科技手段对区域风 电场及升压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一种运行管理模式, 通过远近结合,实现对各风场和受控站进行运行监视、倒闸操作、 事故异常处理、设备的巡视与维护以及文明生产等全面运行管理。同时,减少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目标和条件 1、满足现代化生产管理要求 满足电网管理的要求,使电网调度和运行人员可以对电网中的 设备状态进行监视、控制、统计、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高质量供电。 满足负荷预测的要求,合理安排风电场的发电计划,降低电能

科技成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科技成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技术开发单位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应需求自动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成果简介 该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智慧水利应用系统,主要采集土壤里面的水分参数,采集的数据通过2G/3G/4G/5G/NB-IoT网络,通过水利行业的标准通讯协议规约传输到水利行业应用云平台,通过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运算,为国家及省部级防汛抗旱系统提供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及旱情数据库。 该系统包含了土壤水分传感器作为传感层,用低功耗的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RTU,将数据采集并封装协议打包,将数据通过公网传输到云平台。 主要性能指标 1、便携式土壤水分采集仪 接口:0-3.3V/4-20mA/RS-232/RS-485; 蓝牙传输:4.0以上; 设备供电:额定电压DC12V/1A; 电池容量:12V/2.2AH; 低功耗:发送模式<100mW; 尺寸:12×75×22mm; 防护等级:IP52; 工作环境温度:-35到70℃;储存温度:-40到85℃;相对湿度:

95%(无凝结)。 2、固定墒情监测设备 天线接口:标准50欧姆/SMA-K; 数据接口:RS-232/RS-485/RS232/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 显示:128×64LCD屏; 键盘:6键; 太阳能供电系统:12V/20W; 尺寸:450×220×575mm; 工作环境温度:-30到70℃;储存温度:-40到85℃;相对湿度:95%(无凝结)。 适用范围适用于土壤含水量的实时在线监测。 技术特点 该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RTU不但可以用公用移动通讯网络作为传输通道,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卫星通信数据通道和北斗卫星短报文数据通道,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时期下,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用成本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每套平均售价约4万元。 典型案例 案例1:该系统在山西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中得到应用,在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建设39个固定墒情监测站、39个移动墒情监测站。实现土壤含水量的数据采集及上报,系统运行稳定。 案例2:该系统在甘肃省和陕西省旱情信息采集系统项目中得到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刘欣伟

2013年第7期 福建电脑支持基金: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基于物联网的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1-Z 20 1、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逐步迈入现代化生产的时期,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对农业的生产进行预测与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近些年来旱情的发展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对农业灌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长期考虑的课题就是如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传统灌溉方式会大量的浪费水资源,并且不能针对不同地块和农作物实行不同的灌溉方案,不能使农作物达到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发展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建立墒情监测数据数据库和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实现土壤的适时适量灌溉,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和提高效益的目的。本文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从而解决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等常见问题。 2、土壤墒情 土壤墒情是农田耕作层土壤含水率的俗称,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土壤墒情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这样采集的信息才有利用价值。土壤水分的变化不仅与土壤特性有关,还受降水、灌溉、蒸发、根系层下边界水分能量等因素影响,而且其动态变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1]。 3、GIS在土壤墒情中的应用 在全国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会议上,土壤水分委员会提出了GIS 技术应用于监测土壤水分的原因。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候区划,主要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区划,天气和其他业务领域,提供了土壤水分研究的新工具[2]。 在布置数据采集点的同时布置GPS 装置,利用全 球卫星定位采集监测点的经度和纬度,再结合GIS 软件就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土壤墒情实时监测。 4、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共有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数据库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利用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等土壤墒情数据,GPS 装置采集监测点经度、纬度等数据,通过zigbee 网络实现单个监测区域内数据的相互传递。再利用GPRS 技术,实现zigbee 网络之间与zigbee 网络和智能终端之间数据的远距离传送。在智能终端,采用浏览器的形式结合GIS 技术,将数据以不同形式展示给用户,后台数据库则对数据进行加工、 存储和数据的分析,查询与统计。4.1土壤墒情数据采集模块: 土壤墒情数据采集模块是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利用GPS 装置对监测点经度、纬度等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 监测区土壤墒情监测点设置的主要依据包括:地理位置;土壤质地类型及土壤物理特性;所属行政区划、 周边地形地貌;作物种植的种类及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深;灌溉条件。土壤含水量监测点布在地块中央平整的地方,避开低洼易积水的地点[3]。监测土壤墒情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监测点的数量。监测点过多虽然会提高监测效果,但会使系统的投资过大。所以合理的选取监测点数量是十分必要的。在布设土壤墒情监测点时,每二十平方米放置一个节点,采样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采样点的位置一经确定,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传感器可以埋入土中的不同深度,结合GIS 软件, 就可以全方位立体的对土壤墒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欣伟,司秀丽,蒋小琴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应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土壤墒情概念和G I S 技术,对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设计。本文结合了G I S 技术来构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其中包括几大主要模块:土壤墒情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数据库模块。 【关键词】: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33··

远程集中监控中心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 (一)远程集中监控中心 主要由:管理中心、视频调度指挥中心、MCU流媒体服务器、GIS地理信息(报警中心电子地图)、网络储存服务器和解码终端构成。 (二)监控中心主要功能以下: a)管理中心 对监控地点及操作人员的编辑,包括新建、修改、删除; 对操作员进行权限设置,采用灵活的菜单权限设置方式; 在整个系统中,系统具有精细权限管理功能,能对系统中所有权限用户进行统一、准确、精细的管理和权限划分,保障系统中高级用户和各级领导在重大情况或紧急 情况下对系统的操作控制优先权。 每个对象均可以进行精细权限设置,比如可为每个用户设置对每个摄像头的权限(是否可以实时监控、历史点播、云台控制等)。 支持用户优先级级别管理,对同一个资源,如果两个用户均具备相应的权限,级别高的用户可以抢占级别低的用户的对该资源的拥有权,用户的控制权被抢占时会得 到明显的通知。 对用户的操作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当用户不具备相应操作的权限时,此用户的请求被拒绝,反之则接收并允许进行操作,同时将本操作记录至操作日志; 对来自报警管理主机的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日志记录,同时进行转发,可自动转发至已经设置好的多个目的主机; 操作日志、报警日志的查询。 b)视频调试指挥中心 网络预览:通过多IP的方式,同屏幕可以支持36个视频实时浏览,一台中心机可以同时控制10台以上的解码终端,从而可以形成36*128的数字矩阵监控系统。可以同时实时预览多达36路的图像和声音,每个监控点的图像和声音可以任意切换,。可以在1、 4、6、8、9、10、12、16、24全屏等多种画面分割模式中切换显示。 云台控制:对网络视频服务器所连接的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 远程监听:可把远端声音传送回中心 远程录像文件检索:按日期、时间、类型、服务器、通道检索客户端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端录像文件。 远程下载: 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备份指定时间的录像数据到本地硬盘上;

视频监控与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图像监视系统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买方: 卖方: 2016 年 12月

目录 1.总则 (1) 2.技术要求 (1) 2.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1) 2.2环境条件 (2) 2.3系统规模 (3) 2.4技术性能要求 (3) 2.5图像监视系统要求 (6) 2.6屏体要求 (7) 2.7基本技术指标 (8) 3.技术服务 (11) 3.1项目管理 (11) 3.2技术文件 (11) 3.3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13) 3.4卖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13) 3.5其它 (14) 4.买方工作 (14) 5.工作安排 (14) 6.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5) 6.1备品备件 (15) 6.2专用工具 (15) 7.质量保证和试验 (15) 7.1质量保证 (15) 7.2现场试验 (16) 8.包装运输和储存 (16) 附件 1货物需求一览表 (17) 附件 2卖方应填写的技术参数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本公司光伏电站集控系统。它提出了图像监视系统、集控系统及其元器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书只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的基本配置提出最低要求,卖方应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设备完 整性、功能的先进性负责。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 ( 或系统 ) 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技术规范书众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 描述。 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GBJ11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56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nJ79《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土壤墒情监测站详情介绍

土壤墒情也即土壤中的水分状况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土壤信息。它是科学地控制调节土壤水分状况进行节水灌溉、实现科学用水和灌溉自动化的基础。而快速、准确地测定农田土壤水分对于探明作物生长发育期内土壤水分盈亏,以便做出灌溉、施肥决策或排水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各种农业水土工程管理、农业试验、农业气象、灌溉管理和旱情监测中都离不开对土壤墒情的监测。土壤墒情的测量可以使用定时定位土壤墒情监测站来进行监测。 一、土壤墒情监测站的简介概述: 土壤墒情监测站也叫土壤墒情速测仪,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是专业用于监测与管理土壤墒情的专业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站采用GPRS传输,可通过短信、电脑等方式进行远程查看数据。 土壤墒情监测站能够实现对土壤墒情(土壤湿度)的长时间连续监测。用户可以根据监测需要,灵活布置土壤水分传感器;也可将传感器布置在不同的深度,测量剖面土壤水分情况。系统还提供了额外的扩展能力,可根据监测需求增加对应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质以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雨量等信息,从而满足系统功能升级的需要。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GPS定位系统掌握土壤的水分(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概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精确的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墒情监测站原理: 土壤墒情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采用GPRS传输方式。GPRS通讯方式是采集点采集数据后通过GPRS上传网络,用户可利用任意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登陆并查看数据,稳定可靠,解决了同行业利用移动无线IP传输通讯经常掉线的麻烦。数据稳定可靠无需担心突然断线,通讯费用按流量计费,适用于数据量大的应用模式。 三、土壤墒情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标准配置: 远程传输系统一套,室外支架一套,太阳能系统一套,土壤墒情传感器四只,

土壤温湿度测试仪使用方法

土壤温湿度测试仪使用方法 适宜的土壤温湿度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它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同时影响土壤中水分的运动。因此为保证土壤温湿度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人们需对土壤温湿度进行采集处理,使之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土壤温湿度测试仪是根据《土壤墒情监测规范SL000-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等文件为依据推出的一款新型环境检测仪器,该仪器外接相应传感器即可实时采集数据,并可用计算机管理软件输出数据,生成报表。仪器也可以通过GPS接收机采集各个指定点的具体经度、纬度位置。自记仪可自动储存所测各个指定点的土壤水分值,温度值,经度纬度位置值。 土壤温湿度测试仪应用领域: 土壤温湿度测试仪又名土壤墒情监测站是一款集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整机由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组成。 可应用于土壤墒情监测、节水灌溉、温室控制、精细农业等领域。,农业、林业、地质等方面土壤温度、湿度测量及研究。 土壤温湿度测试仪使用方法: 1、测土壤PH值和湿度时,先将探头尽量深地插到土里,探头上面部分留大约1厘米。 2、拨动笔上的按键到MOIST, MOIST是水份键,对应表上的是MOIST, DRY

是干, WET是湿,数值1-3(红色部分)说明需要浇水, 4-7(绿色部分)是合适的,请根据植物的品种调整浇水时间, 8-10(蓝色部分)说明太湿了。 3、拨动笔上的按键到PH, PH是酸碱度键,对应表上的是8-3.5数值, ALKALINE是碱, ACDIC是酸,数值7基本是中性,数越小说明酸度越大,请根据植物的品种调整土壤酸碱度。 4、LIGHT键是光照度,测量范围0-2000流明,数值越大,说明光照越强,请根据植物的品种来决定是否需要遮阴。 5、使用时注意插电极时不能碰到石头,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容易伤害电极.用完后把电极洗干净。 土壤温湿度测试仪功能特点: 1、小巧美观便于携带,轻触式按键,大屏幕点阵式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操作。 2、采集设置: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使用,可设置定时采集,也可手动采集。自动记录数据并存储。 3、交直流两用,内置锂电池供电:3.7v4Ah锂电池,具有充电保护、电压过低提示功能。也可长时间放置记录地点。 4.带GPS定位功能,可实时显示采集点经纬度并保存。(选配) 5.带语音播报功能,可对超限值进行语音报警设置,对超标的参数实时普通话语音播报,亦可直接播报出实时的环境参数值 6.数据保存功能强大,设备内部Flash可存储最近3万条数据,标配4G内存卡可无限存储,亦可与Flash中数据同时存储 7.既可在主机上查看数据,也可导入计算机进行查看 8.意外断电后,已保存在主机里的数据不丢失。 9.探头具有一致性,主机可通过集线器接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互不影响精度。

集控中心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处置方案

编号:SM-ZD-37803 集控中心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处置方案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集控中心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处 置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处理集控中心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避免或最大程度减轻故障造成的损失,确保受控电站和集控中心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供应,特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国电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控中心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包括通信通道故障及光传输设备故障。故障可能造成集控中心内部及集控中心与受控电站和电网调度通讯不畅,集控中心失去对受控电站的远程监视及控制功能;或造成集控中心与电网调度的数据联接中断。 3.事件分级 按照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突发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1 Ⅰ级 Ⅰ级:集控中心光传输设备故障或其它原因,致集控中心内部及集控中心与受控电站和电网调度通讯全部中断,调度电话中断,集控中心失去对受控电站的远程监视及控制功能,集控中心与电网调度的数据联接全部中断。 3.2 Ⅱ级 Ⅱ级:一个或多个受控电站与集控中心的数据传输通道全部中断,集控中心与故障电站调度电话中断,集控中心失去对故障电站的监视及控制。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旱灾频发重发,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应对旱灾威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土壤墒情监测,大力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县三级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扩大覆盖土壤墒情监测规模和范围。要充分利用现代监测和信息设备,全面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墒情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墒情评价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提高墒情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指导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土壤墒情监测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宗旨,以土壤和作物为对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干旱易发区。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突出土壤墒情监测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墒情数据,评价作物需水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建立墒情定期会商和报告制度,提高时效性和结果表达的可视化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代表性。土壤墒情监测站(点)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主导作物、气候条件、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二)及时性。土壤墒情监测要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出现旱涝灾情,应加大监测频率,旱涝灾情不迟报、不漏报;关键农时季节,应及时汇总相关信息,重大农事活动前有信息;日常监测工作,坚持定期采样,快速分析、及时汇总、按时上报。 (三)规范性。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做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监测数据可靠、调查内容详实、评价结论科学。按时上报。 (四)规范性。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做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监测数据可靠、调查内容详实、评价结论科学。 三、重点工作 (一)监测点布设 选择区域范围内代表性强,当地政府重视,土肥水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能够长期坚持的县承担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附件2: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签章):水利部水文局 2012年6月6日

一、制修订背景 土壤墒情是反映农作物受旱状况的一项直接的重要指标,也是分析旱情演变规律和开展抗旱灌溉的重要依据。目前,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北、山西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水利部门现有土壤墒情站约1768个,其中人工监测站831个,自动监测站937个。这些墒情监测站点提供的墒情信息在近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墒情自动监测设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缺乏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带来自动墒情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在当前我国干旱灾害呈现频发和重发的态势,抗旱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急需加强有关产品开发、质量标准研究、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等基础技术工作,从而提高土壤水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制定水利行业标准《土壤水分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分类及组成、基本参数、通用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安装要求等。该标准由国家防办作为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为主编单位。鉴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按部领导要求,主编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土壤水分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编制,统一土壤水分监测仪器产品技术要求,作为二期工程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项

目标准先期投入生产应用。 二、制修订过程 1、2012年1-2月,项目前期准备,收集有关基础资料。 2、2012年3月8日:项目启动会议,部署标准编制工作及完成标准编制技术大纲,进行大纲审查。 3、2012年3月10日~5月31日:收集国内外土壤墒情监测仪器及已开展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应用情况,分别到重庆、江西、辽宁、吉林等省市进行专题调研,编制完成标准初稿和征求意见稿。 4、2012年6月1日~7月20日:征求意见,修订形成《标准》送审稿。 5、2012年7月21日~8月31日:修改完善,完成《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形成报批稿及各类技术文档。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标准先期报批使用,此后按水利行业标准颁布。 三、对主要条文的背景、指标来源与可靠性等进行说明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制格式要求,主要技术指标依据水利部水文局2009-2011年组织开展的两期“国内外主要土壤水分传感器对比测试研究”成果,并参考引用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相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