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瑶族舞曲-简谱

瑶族舞曲-简谱

瑶族舞曲-简谱

瑶族舞曲-简谱

打击乐: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二(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沙锤、铃鼓、木鱼为歌曲伴奏。 2、学会合作,能看老师指挥有节奏的演奏乐器。 3、学会简单的乐器演奏手势,能安静、有序的收拾乐器。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马蹄形。 2、乐器:沙锤、手铃、木鱼。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进场及节奏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瑶族舞曲》的音乐进入活动室。 问好:师:小朋友,小朋友,你们好!(老师,老师,你好) 2、节奏游戏 这是我的节拍号,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说,我先说,你再说,叭叭叭叭叭。 这是我的节拍号,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说,我先说,你再说,叭叭叭叭叭 叭。 二、引导幼儿回忆乐曲并迁移有关经验,讨论乐曲的伴奏方式。 1、回忆乐曲。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一起跳着舞来到这里,那么,我们跳舞的音乐是什么 音乐啊?(瑶族舞曲) 2、带领幼儿用动作为歌曲伴奏。 师:对了,这首好听的音乐是我们少数名族瑶族的一首舞曲,非常优美, 在上节课,我们还一起用动作来为这首音乐伴奏,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 乐来一遍吧! 三、依次出示乐器,并简单演奏,幼儿倾听并亲身体验。 1、介绍并演奏沙锤。 师:今天,刘老师还请来了三种乐器,它们的本领可不小,第一种乐器就 是这个,小朋友认识他吗?它的名字叫沙锤,听一听,沙锤能发出什么样 的声音。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小椅子下面,也是沙锤的,请你拿出 来,我们一起来摇一摇。好了,现在,请哪里拿的还放回哪里去。 2、第二种乐器就是手铃,相信小朋友对它都很熟悉,它是怎么用的呢?

现在请把你椅子下面的手铃拿出来,我请小朋友一起来摇一摇。手铃除了 可以摇,还可以怎么用?(拍) 3、哎呀,终于轮到我了,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那你们就先 说说,我长得像谁啊?(鱼)那有谁知道我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木 头),所以我的名字就叫做木鱼。现在请椅子下面是木鱼的小朋友拿出你 们的木鱼敲一敲。我请几个小朋友分别敲给我们听听,看看,他们敲出 来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其实啊,敲打木鱼的时候必须对准鱼的眼睛, 这样它发出的声音更清脆,更好听。 4、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的乐器,自己先练习一下,不过,当听到老师 说“收”的时候,乐器就放在腿上不能发出声音。 四、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1、看图谱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样宝贝,这是有一张图谱,你们看看,上面的 图案你们认识吗?如果我指在这里,那应该是谁来演奏?好的,那我们就 一起看着图谱来一次。 2、讲解打击乐常用手势。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乐器一起来为瑶族舞曲伴奏了,那在伴奏之前呢,刘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我们在拿乐器的时候,双手应该五指并拢放在身体的两侧,手心向上。准备开始演奏了,双手手心相对放在胸前。演奏的时候,双手就在身体的前方,跟着音乐的拍子动。最后,收乐器的时候,双手手心向下从胸前划到身体的两侧停下。这样,我们演奏的时候就会特别整齐。 3、现在,请小朋友拿起你的乐器站起来,我们分成三个队伍,沙锤坐这边, 手铃坐中间,木鱼坐这边,跟着老师,看着图谱,一起来为《瑶族乐曲》伴奏。 4、交换乐器演奏。 师:有的小朋友说了,其它的乐器我还没玩过呢,那么,现在你就去找一 个你想跟他交换他也想跟你交换的好朋友,你们换一种乐器,也换一个位 子,拿到以后先自己轻轻的练习一下。等会我们再来为乐曲演奏。 五、结束:小小演奏家 你们觉得自己演奏得怎么样?(好)那行,今天啊,我们就当一次小小演奏家,拿着乐器面向后面的老师们,给乐曲伴奏好吗?

葫芦丝简易入门教程带曲谱版本(汪利生)

汪利生编写

版权共享欢迎转载 目录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1、建立学习信心 (2) 2、演奏基本姿势 (2) 3、熟记指法表 (2) 4、演唱熟悉的歌曲 (3) 5、试吹熟悉的歌曲 (4) 6、三种吐音 (4) 7、基本的装饰音 (4) 8、滑音和指扇音 (5) 第二章初级曲目 1、康定情歌 (6) 2、婚誓 (6) 3、沂蒙山小调…………………………………………………………………………………………………………………(7 4、阿佤人民唱新歌 (7) 5、知道不知道 (8) 6、甜蜜蜜 (9) 7、军港之夜 (10) 8、情深谊长 (11) 9、、少年壮志不言愁 (11) 10、映山红 (12) 1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2) 12、一剪梅 (13) 13、又见炊烟 (14) 14、弯弯的月亮 (15) 15、涛声依旧 (16) 16、沧海一声笑 (17) 17、祈祷 (17) 18、大长今 (18) 第三章中级曲目 19、月光下的凤尾竹 (19) 20、竹楼情歌 (20) 21、渔歌 (21) 第四章高级曲目 22、侗乡之夜 (22) 23、彝家欢度火把节 (23)

24、春到草原 (25) 25、竹林深处 (27)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一、建立学习葫芦丝的信心。学习葫芦丝非常简单,业余爱好者没必要掌握复杂的乐 理知识和识谱,只要会唱歌的人都能快速学会演奏。 二、掌握基本演奏姿势。注意要点:1、头正肩平,目视前方,肘部与水平方向呈45 度自然张开;2、手指放松呈弧型,好似手中握着一枚鸭蛋;3、小指放于音管上扶稳葫 芦丝,只有无名指或中指运动时小指方可抬起,但应保持大小拇指的至少三个手指扶在 葫芦丝上以保持稳定。 三、记住下面的指法表,吹出每个音。葫芦丝低音用力较大,气流较急;音越高用力越小,气流就越要弱,特别是中音5、6用力过大反而没有乐音;低音“mi咪[3]”不容 易发音,吹奏时气流一定要轻缓,而且要均衡、平稳。从低音到高音,再从山高音到低 音吹奏,一口气吹一个音,每个音延长六至八秒钟以上,要求发音响亮、音高正确、平稳、无沙音和杂音。 上端下端

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年级:四年级重难点: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学:1.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 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 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二、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1.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2. 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四、细听三个主题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1. 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1) 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2. 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1) 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2)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3. 第二部分主题1) 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2) 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五、再次复听全曲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案 课题:《摇篮曲》

大班教案 音乐《瑶族舞曲》

大班教案音乐《瑶族舞曲》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舞《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具有浓郁瑶族风格的音乐,乐曲共分为三段,乐曲情感丰富,形象鲜明,向人们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本次活动我们主要学习的是A段,A段音乐优美、抒情,犹如一位美丽的瑶族姑娘在翩翩起舞。 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充分欣赏、观察图谱、敲击各种打击乐器等形式学习乐曲,尝试为乐曲《瑶族舞曲》进行伴奏,感受瑶族的民俗风情。通过各种打击乐器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增强幼儿打击乐演奏的能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有用乐器演奏音乐的粗浅经验,也认识一些打击乐器的名称,了解一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演奏有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曲子及结构相对复杂的乐曲,演奏时能与音乐的节拍、节奏比较吻合,同时对音乐节奏的表现能力更强。知道在演奏的时候要看图谱,但是孩子们在演奏时看指挥的意识不是很强,他们兴趣在打击乐曲的敲击,倾听音乐的意识较弱,会出现抢拍子现象,所以合作演奏对孩子有难度。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谱和指挥,有节奏的演奏打击乐器。 2.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为音乐伴奏,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看图谱和指挥,有节奏的演奏打击乐器。 活动难点: 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为音乐伴奏,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铃鼓、响板、碰铃若干。 2.音乐图谱,《瑶族舞曲》音乐 教学方法: 欣赏法、观察法、提问法、参与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乐曲。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以后谈一谈你的感受。(第一次欣赏) 2.教师:这是一首瑶族舞曲,听起来非常的优美、抒情,我们一边听着曲子一边跳一跳舞吧。(第二次欣赏) 二、看图谱,运用声势为乐曲伴奏。 1.教师:老师将乐曲用图谱展示了出来,我们看着图谱用自己的手来打出节奏。

葫芦丝简易入门教程带曲谱版本汪利生

汪利生编写 版权共享欢迎转载 目录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1、建立学习信心 (2) 2、演奏基本姿势 (2) 3、熟记指法表 (2) 4、演唱熟悉的歌曲 (3) 5、试吹熟悉的歌曲 (4) 6、三种吐音 (4) 7、基本的装饰音 (4) 8、滑音和指扇音 (5) 第二章初级曲目 1、康定情歌 (6) 2、婚誓 (6) 3、沂蒙山小调…………………………………………………………………………………………………………………(7 4、阿佤人民唱新歌 (7) 5、知道不知道 (8) 6、甜蜜蜜 (9) 7、军港之夜 (10) 8、情深谊长…………………………………………………………………………………………………………………… (11)

9、、少年壮志不言愁 (11) 10、映山红……………………………………………………………………………………………………………………… (12) 1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2) 12、一剪梅……………………………………………………………………………………………………………………… (13) 13、又见炊烟…………………………………………………………………………………………………………………… (14) 14、弯弯的月亮………………………………………………………………………………………………………………… (15) 15、涛声依旧…………………………………………………………………………………………………………………… (16) 16、沧海一声笑………………………………………………………………………………………………………………… (17) 17、祈祷………………………………………………………………………………………………………………………… (17) 18、大长今……………………………………………………………………………………………………………………… (18) 第三章中级曲目 19、月光下的凤尾竹…………………………………………………………………………………………………………… (19) 20、竹楼情歌…………………………………………………………………………………………………………………… (20) 21、渔歌………………………………………………………………………………………………………………………… (21) 第四章高级曲目 22、侗乡之夜…………………………………………………………………………………………………………………… (22) 23、彝家欢度火把节…………………………………………………………………………………………………………… (23) 24、春到草原…………………………………………………………………………………………………………………… (25) 25、竹林深处…………………………………………………………………………………………………………………… (27)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葫芦丝简易入门教程带曲谱版本

汪利生编写 版权共享欢迎转载

目录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1、建立学习信心 (2) 2、演奏基本姿势 (2) 3、熟记指法表 (2) 4、演唱熟悉的歌曲 (3) 5、试吹熟悉的歌曲 (4) 6、三种吐音 (4) 7、基本的装饰音 (4) 8、滑音和指扇音 (5) 第二章初级曲目 1、康定情歌 (6) 2、婚誓 (6) 3、沂蒙山小调…………………………………………………………………………………………………………………(7 4、阿佤人民唱新歌 (7) 5、知道不知道 (8) 6、甜蜜蜜 (9) 7、军港之夜 (10) 8、情深谊长 (11) 9、、少年壮志不言愁 (11) 10、映山红 (12) 1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2) 12、一剪梅 (13) 13、又见炊烟 (14) 14、弯弯的月亮 (15)

15、涛声依旧 (16) 16、沧海一声笑 (17) 17、祈祷 (17) 18、大长今 (18) 第三章中级曲目 19、月光下的凤尾竹 (19) 20、竹楼情歌 (20) 21、渔歌 (21) 第四章高级曲目 22、侗乡之夜 (22) 23、彝家欢度火把节 (23) 24、春到草原 (25) 25、竹林深处 (27)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一、建立学习葫芦丝的信心。学习葫芦丝非常简单,业余爱好者没必要掌握复杂的乐 理知识和识谱,只要会唱歌的人都能快速学会演奏。 二、掌握基本演奏姿势。注意要点:1、头正肩平,目视前方,肘部与水平方向呈45 度自然张开;2、手指放松呈弧型,好似手中握着一枚鸭蛋;3、小指放于音管上扶稳葫 芦丝,只有无名指或中指运动时小指方可抬起,但应保持大小拇指的至少三个手指扶在 葫芦丝上以保持稳定。 三、记住下面的指法表,吹出每个音。葫芦丝低音用力较大,气流较急;音越高用力越小,气流就越要弱,特别是中音5、6用力过大反而没有乐音;低音“mi咪[3]”不容易

欣赏课《瑶族舞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那么,你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吗? 生: 师:许多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而且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许多颇具特色的民歌和舞蹈。 二、完整欣赏 师:下面呢请同学们听赏一段音乐,一边听一边根据这个音乐的风格来思考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这首乐曲又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即情绪)? (引导学生晃身、拍手、轻声哼唱等) 师:1、这首乐曲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既优美又欢快) 2、你能根据这个音乐的风格来辨别一下是它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吗? (瑶族,因为我听过) 师:是的,大家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瑶族舞曲》,它是由刘铁山和茅沅作曲的。根据瑶族同胞们在节庆的时候载歌载舞的场面和瑶族民间音乐的音调创作改编而成的。它的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这也是中国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曲的开篇之作。 师:接下来请欣赏一组关于瑶族风情的短片,让我们一起走进瑶乡瑶寨,感受他们的民族特点。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待会我还要提几个问题考考你们! (湘:湖南、黔或贵:贵州、桂:广西、粤:广东、滇:云南) A、湘(湖南) B、豫:河南 C、贵:贵州 三、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师:刚才从短片里看到的瑶族长鼓,就出现在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请听! 师:这是由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用拨奏的方法模仿瑶族长鼓的敲击节奏。给人的感觉非常和平幽静,你觉得这是白天还是晚上?也使我们联想到节日的晚会即将来临。 2、第一部分第一主题 师:今天我们要听赏的这个作品非常长,所以老师截取了三个主要旋律分别给大家听赏。 首先是第一个主要旋律,请同学们跟琴视唱曲谱,注意体会这段旋律带给你情绪上的感受。(5、6小节有两个附点,第8小节唱一拍半,连音线下的音符要唱的连贯)再完整视唱一遍。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这首曲子非常优美,由于幼儿平时对少数民族的乐曲接触的太少,所以我选择了它,奥儿夫音乐活动《瑶族舞曲》。曲子表达了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利用奥儿夫的音乐特色我们尝试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活动目标: 1.欣赏ABA形式的曲子,引导幼儿将乐曲中的节奏转变成用嗓音的表现形式。 2.能与同伴合作演奏.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中欢歌曼舞的气氛。 活动准备: 1.《瑶族舞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三张。 2、奥尔夫乐器,低音木琴,铃鼓10个,木鱼10个。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题。 师:“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幼儿回答)那我们是哪个民族呢?(汉族),今天卢老师给小朋友

带来一首好听的《瑶族舞曲》,仔细听这首曲子有几段,幼儿教案《奥儿夫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⑴提问:这首歌曲有几段?(三段) ⑵哪两段是一样的啊?(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2.欣赏第一段曲子,尝试用不同的嗓音给歌曲伴奏。 师:“以前我们都是用乐器给音乐伴奏,今天我们用一种很好玩的音乐给歌曲伴奏好吗?(好),老师已经把歌曲里的节奏写下来,你觉得用什么嗓音合适? ⑴鼓励幼儿能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嗓音。 ⑵选取最佳的两种用图谱形式给歌曲伴奏。 ⑶跟着音乐旋律完整的把第一段用嗓音的形式给歌曲伴奏。 3.欣赏第二段曲子,鼓励幼儿自己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段曲子,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嗓音给歌曲伴奏,看看有没有碰到困难? ⑴提问:刚才在欣赏的时候有碰到困难吗? ⑵你希望在第二段用什么嗓音? ⑶选取一种固定的形式给歌曲伴奏。 ⑷完整的随音乐伴奏一次。 ⑸用乐器伴奏一次。 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第三段和第一段是一样的。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曲子的第一段和地三段是一样的,那我用同样的办法给乐曲伴奏好吗?”

葫芦丝简谱

葫芦丝乐谱 一年级 班级曲: 小青蛙 1=C 2/4 1 1 1|1 2 3|2 1 1 6.|5. -| 3 3 3|5 5 3|3 3 2 1|2 -| 5 5 5| 6 5 3|3 3 2 1|6 .-| 5 . 6 .1|3 3 5|3 3 2 2|1 -|

校曲一: 茉莉花 1=C 4/4 3 35 56 65|5 56 5 -|3 35 56 65| 5 5 6 5 -|5 5 5 35|6 6 5 -| 3 23 5 32|1 12 1 -|32 13 2 3| 5 5 6 5 -|2 35 23 16.|5. - 6. 1| ┌1─────┐┌2─────┐ 2 3 12 16.|5. - - 0 ‖5 - - -‖ 乐曲演奏两遍,第一段结束后从头反复,跳过第一段结尾接演奏第二段结尾结束,两段中间有伴奏乐的间奏。

金孔雀轻轻跳 1=C 2/4 3 1 3 5 | 5 ─| 3 6. 1 2 | 2 ─|3 1 3 5 |1 6. 6.| 2 1 6. 1 | 1 ─|5 3 5 6 |6 ─| 3 1 | 5 ─|6. 3 3|1 2 2|1 6. 1 2 | 2 ─|6. 3 3|1 2 2|3 1 6. 1 | 1 ─|

希望 1=C 3/4 2 3 3|3 2 1|6. 1 2|1 ──| 2 3 3 |3 5 3|3 2 3|3 ──| 5 6 6 |6 5 3|3 5 6|5 ──| 2 3 3 |2 3 3|2 3 6.|6.──|22 21 6.|22 21 6.|2 3 1|2 3 5 |66 65 3|22 21 6.|6. 5. 6 |6.──‖

卖报歌(葫芦丝谱+指法)

卖报歌(葫芦丝谱+指法) 1=F —(简音=5.) 5 5 5 ˇ| 5 5 5 ˇ| 3 5 6 5 3 | 2 3 5ˇ| ●○ ●○ ●○ 换 ●○ ●○ ●○ 换 ●● ●○ ○○ ●○ ●● ●● ●● ●○ 换 ○ ○ ○ ○ ○ ○ ○ ○ ○ ○ ○ ● ○ ○ ○ ○ ○ 气 ○ ○ ○ 气 ○ ○ ○ ○ ○ ○ ○ ○ 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5 3 2 | 1 3 3 ˇ| 3 3 2 | 6. 1 2 ˇ| ●○ ●● ●○ ●● ●● ●● ●● ●● 换 ●● ●● ●● ●● ●● ●● 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 ○ ○ ○ ● ● ○ 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 5 | 3 6 5 ˇ | 5 3 2 3 | 5 — ˇ | ○○ ○○ ●○ ●● ○○ ●○ 换 ●○ ●● ●● ●● ●○ 换 ○ ○ ○ ○ ○ ○ ○ ○ ● ○ ○ ○ ○ ○ ○ ○ ○ 气 ○ ○ ○ ○ ○ 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2 3 | 5 3 2 3 | 6. 1 2 3 | 1 — ˇ | ●○ ●● ●● ●● ●○ ●● ●● ●● ●● ●● ●● ●● ●● 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葫芦丝精选曲谱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右手的小指分别负责开闭两侧副管的音孔。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一般两个手指的高度即可。过高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关闭音孔时,用指肚将其按住,严密不漏气即可,若按的太紧会造成手过度紧张。 3、关于口型: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吹奏时两腮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 肌肉的控制。

四、葫芦丝演奏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五、葫芦丝的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①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②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③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tr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