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学习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学习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学习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学习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学习单

设计者:北京中学王良老师姓名:班级:日期:

主题:走进宝鸡青铜博物院,走近西周礼制社会

目的:

1.了解青铜器物的名称、纹饰、器型以及地位与作用。

2.鉴赏宝鸡青铜博物院青铜器,发现和感受西周礼制与社会生活。

3.发现归纳宝鸡地区出土青铜器与其他地区(河南、湖北)青铜器的共性与特点。

方法:

检索、观察、记录、探讨

检验方式:

学习成果展示与导师观察评价

要求:

小组合作完成博物馆学习

参观前:

请利用互联网检索“青铜器”选择你最喜欢的3件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自行配图哦),并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参观中:

1.找一找,馆内是否有你检索到的青铜器真品陈列。如有,仔细阅读青铜器展品的说明,记录文字和影像资料(拍照请特别关注角度和青铜器的细节),聆听专业讲解员对展品的讲解。2.无论是否找到你检索到的青铜器,以小组为单位选取3-5件馆内具有代表性的青铜文物进行观察、记录、研究思考,写出该器物背后的故事。

参观后:

看点提示:

1.观察西周文化墙浮雕,扫一扫二维码,有哪些历史故事可供思考。

2.观察宝鸡青铜博物院建筑,搜索其建筑特色。

3.观察青铜器上是否有文字、纹饰,查询学习这些文字、纹饰的含义,归纳特点。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宝鸡北坡森林公园简介

宝鸡北坡森林公园简介 宝鸡北坡森林公园是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造最佳人居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公园位于市区中心段,西起长寿沟,东到金台观,向北至柳沟,南到引渭渠,东西全长5.2公里,南北水平宽500—800米,总面积256万平方米。 公园总体规划为“五带五区”。“五带”即:沿坡面从北向南依次为生态防尘林带、生态景观林带、生态休闲林带、生态防护林带、城市园林风景带;“五区”即:从东向西依次为铁马秋风区、金阁流霞区、雁鹜云霄区、金顶春色区、长寿探幽区。 公园从2002年9月起开工建设,2005年5月建成开放。按照“项目投入、市场运作、全市共建、政府补助”的工作思路,公园到目前共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了公园3.5公里主干道、7.5公里游园小道路、3个大型广场、3个观景台、8座休息亭及红旗路大踏步等一批基础设施,安装健身器材35件,建成体育锻炼场所4处,方便了市民休闲、观光和健身需求。 作为市区最大的开放式公园,打造优美的森林景观是公园定位所在。为了实现绿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绿化与文化、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目标,公园采取了部门划片承包、全民义务植树、专业单位工程造林等多种形式,已累计植树120余万株,使园区森林覆盖面积达23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90万平方米,为市区人均增加绿地面积3.5平方米。现在,昔日黄土裸露的的北坡已是满目翠绿,成为宝鸡市民近在咫尺的“绿色氧吧”,更成为宝鸡市民休闲、健身、游乐、纳凉的理想之地。特别是春夏时节,来这里踏青游园、观花赏绿、纳凉休闲、健身娱乐的市民络绎不绝。以“西府天地”民俗村为代表的“农家乐”异常火爆,让农民充分感受到公园建设带来的机遇和实惠,“百年宝鸡”城市建设展览馆、宝鸡市作家协会、“美林生态观光园”、张国庆书法艺术馆相继落户公园,更增添了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 北坡市区段是陕西省地质灾害重点滑坡防治区,为了从根本上防治滑坡地质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宝鸡市委、市政府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实施了北坡大搬迁的战略决策,使园区坡面上居住的近5000户村、居民,72家企、事业单位通过搬迁远离滑坡危险区域,实现安居乐业。对搬迁后的850亩空地,公园按照“大苗上山、绿树进园、色块布局、建园造景”的工作思路和“两融、三化、四优”的总体目标,实施了绿化建设,通过实施拆迁区绿化建设、陡坡面林相更新、陡崖面立体绿化”三大“染绿工程”,以大树木、大色块彰显森林公园植被的个性色彩,全力打造“四时风景不同”的森林

(完整版)介绍宝鸡的导游词

介绍宝鸡的导游词 宝鸡在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它是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渊源中宏大的一支。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潘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钓鱼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规划的景点为钓鱼台将再添新姿。 现在河边有一巨石宽2米,长2.5米,石面平阔,上书

“钓鱼台” 三字,石上有两条平行光滑的凹印,传说是姜太公跪在上面钓鱼的痕迹。由这里至西宝公路边的一段土路,传说是周王西伯邀请姜子牙时用绳拉车经过的道路,这里还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庙和周文王庙,庙内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请姜太公连环壁画。庙前有四棵古柏,传为太公手植,枝叶茂盛。三清殿、武吉祠等古建筑群各具风格。 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钓鱼台水库,坝高50米,蓄水45万立方米,蔚为壮观,现辟为水上乐园,可划船游玩,钓鱼台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处极佳的旅游胜地。 篇二:宝鸡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我家乡是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 到过宝鸡的人一定都会赞叹不已,可你知道曾经的宝鸡是怎样的吗?就拿我局住的地方——清姜东二路来说吧!以前的东二路可以说是车水马龙,狭窄的道路两旁小商贩真是星罗密布,有卖菜的,有卖水果的,有卖工艺品的,有卖小吃的……人挤人人,人碰人都是常事,几百米的路要走半个小时,有急事那也没脾气慢慢晃吧!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垃

宝鸡市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中华石鼓园

宝鸡市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中华石鼓园简介 中华石鼓园2011年6月被宝鸡市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命名为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该园2010年10月落成,坐落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石鼓山上,东临茵香河,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西望市区,北瞰渭河,是融“遗址保护、青铜器展览、石鼓文化展示、园林观光、考古研究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该园新建的石鼓阁,为仿秦汉建筑风格,阁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园内另一标志性建筑--青铜器博物院,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也是全国目前惟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馆内集中展示了1500多件青铜器珍品,其中数十件国宝级青铜器,免费与中小学生见面。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市内文物古迹众多,而尤以出土数量众多、造型精美的青铜器最为著名,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晚清四大国宝的散氏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大盂鼎均出土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落成,使陕西形成“东有兵马俑,西有青铜器”的旅游新格局。新落成的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中华石鼓园内,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 展厅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展出1500多件各时期在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从不同角度诠释宝鸡灿烂的历史和青铜器文化。

中华石鼓园还配套建成20个景点。利用自然崖体做成的周秦文化墙,展示了周秦民族发展壮大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五德园景区,向游客阐释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主要特征和历史渊源;横贯石鼓阁东西的汉文字长廊,全面反映了汉文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记载了周秦时期对汉文字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8000平方米的祭天敬祖广场以及祭天敬祖台,将向游人展示祖先祭祀祈祷的神圣场景。使中华石鼓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圣地,成为宝鸡新的城市名片。 中华石鼓园 石鼓阁2010年10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落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 二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二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二 淳化大鼎西周64件禁止出国的顶级文物珍品之一 1979年出土于咸阳市淳化县史家原 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 现鼎身上的主体图案,正是牛头蜴身龙纹。牛的头型,牛的眼睛,牛的鼻孔,牛的双角;这只牛头的两侧,却分别长出大晰蜴龙的身躯,有一肢体,分出四趾,浑身长满鳞片,尾巴卷曲向上。也许是为了更明确地昭示这是一只牛头蜴龙,在这一龙头下面,还铸造了一个完全写实、明确无误的牛头。鼎的上口,还分别雕有四条鳄型原龙。其造型高大魁伟,纹饰庄严神奇,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造诣。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日己方尊西周中期 扶风齐家村铜器窖藏出土日己方彝西周(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771年) 1963年陕西扶风出土 器高38.5厘米,重12.8公斤。 方彝为长方形,四壁较直,四角有扉棱,器上有四坡形的盖,

器的四面以兽面纹和鸟纹为装饰。这种方彝在器形上和西周早期流行的方彝有所不同,其年代可能略晚。日己觥西周觥是商周之际众多酒器中造型特殊的一种盛酒兼饮酒器。日己觥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 日己觥器、盖同铭各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西周贵族和王臣曾在此聚居,所以历年来周原出土的窖藏青铜器很多。与日己觥同时出土的还有日己方彝、日己方尊及它盘、它盉等器。三件“日己”铭青铜器铭文、纹饰相同,造型各异。 觥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的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觥出土较少,陕西仅三件,除牛觥为商代外,折觥和日己觥都是西周中期器。这件日己觥不论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青铜逨盘西周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一时期古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代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2.四羊方尊商代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人神像三星堆出土商代 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铜大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重约180公斤,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青铜纵目人像,宽138、高66厘米,出自二号祭祀坑,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4.毛公鼎西周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及其最新发现

中国青铜器及其最新发现 李学勤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一个主要门类。中国的青铜器有其自己的渊源和传统,产生早,历史长,制造精美,种类丰富,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美术价值,早为举世所公认。 早在西汉时期,已有发现与收藏古代青铜器的记载,也曾有学者对青铜器作过鉴定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没有形成一种学问。到了北宋时期,出现了体例相当完善的青铜器著录书籍,研究青铜器的学者更是辈出。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一部著录——吕大临的《考古图》,自序于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①。收藏和研究青铜器的风气,清代乾嘉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本世纪20年代,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后,青铜器的研究逐渐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分支。当前,海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致力於研究中国青铜器,所发表专著、论文、图录不可胜计。对比於业已通行的“甲骨学”、“敦煌学”等名词来说,作为一种学科的“青铜器研究”(或者“青铜器学”)这一术语早就应该使用了。 今天的青铜器研究,是以历史上收藏、研究的成果为起点的,但其根本的方法和趋向则与过去不同。以往学者研究青铜器,限於当时的条件,所据材料大多没有明确的出土记录,从而只能作分别的探讨。现今的研究,由於田野考古工作的发达,能够以科学发掘的收获为主体,尽可能运用考古学层位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学术界过去研究青铜器,每每偏重于器物上的文字,即通称的金文。这方面虽然积累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但也不免带来不少局限性。现在的青铜器研

究,则扩大到对其形制、纹饰、铭文、功能、组合、工艺等方面,作出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其中青铜器制作工艺的考察,更引进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使青铜器研究带有跨学科的性质。 外国学者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多从美术史的角度入手。从学科的发展来看,美术史和考古学向来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只有按照考古学的要求,确定青铜器的文化性质,划分其时期和地区,才能将数以万计的种种器物整理出统绪;而如不经过美术史的考察,说明青铜器的创作技巧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意念,就不能充分显示诸般珍品的意义与价值。这两者,应该说是不可偏废的。 令人欣幸的是,由于新材料的大量涌现,青铜器研究正在取得迅速进展。不过10年以前,我为《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卷写了题为《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的综述,如今看来,已有许多地方须作补充修改。必须说,这几年间的考古发现,实在是太丰富、太精彩了,对青铜器各个时期的研究,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下面便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青铜器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以及由最新发现得到的认识(材料以近10年中发表者为限)。 多年研究表明,中国青铜器有其自身独立的起源,但究竟是在什么年代和什么地方开始出现,迄今仍有待探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器,是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一座仰韶文化房屋基址中出土的铜片,正式报告已于1988年出版。基址的碳14年代经校正约为公元前4700年②,但这一铜片是黄铜而非青铜。中国目前最早的青铜器,是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的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刀,系合范铸成,有关地层的碳14年代经校正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同一遗址还发现有铜器残片,惜已风化③。又据报道,1987年在西台红山文化房屋基址中发现了多块经烧烤的铸铜陶范④,这年代也是很早的,不过报告还没有发表。 上述中国青铜器出现的年代,和两河流域与埃及相差无几。两河流域在公元

宝鸡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

宝鸡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 一等奖(10项) 名次成果题目作者作者单位 1陕西省?炎帝志(著作)霍彦儒宝鸡炎帝研究会 2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杨忠泰宝鸡文理学院 3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著作)铁锴宝鸡文理学院 4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审美形态(著作)冯肖华宝鸡文理学院 5中国传统文化新论系列丛书(著作)中共宝鸡市委党校中共宝鸡市委党校 6谋划宝鸡“十二五”发展,必须明确四个重点突出五大着力刘焕勋市发改委 7宝鸡特大城市建设的现状、目标和路径段积仓郭虎林王笑洋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8宝鸡市第三产业发展路径和对策张宁杨小峰王向民市统计局 9全北齐文编年考论(著作)魏宏利宝鸡文理学院 10关于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市委政研室课题组市委政研室 二等奖(30项) 11宝鸡农民收入回顾与展望郭虎林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12栈道诗钞(著作)袁永冰凤县财政局 13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著作)侯耀先孙新宝鸡文理学院 14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伦理学意义孔润年宝鸡文理学院 15三十年来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及深刻启示张全省宝鸡文理学院 16羌人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高强(大)宝鸡文理学院 17出土文物与汉字文化(著作)段德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18宝鸡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市工信局市工信局 19宝鸡市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情况调查何宝才刘宝铜市扶贫办 20清末东北边患与移民实边问题研究(著作)高强(小)宝鸡文理学院 21检察改革的反思与重构姚宏科市检察院 22宝鸡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研究杨爱军市政府研究室 23西府曲子资料汇编校注(著作)赵德利宝鸡文理学院 24印度现代化研究(著作)王俊周刘海玲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法门寺介绍

佛塔地宫里的佛教信仰——宝鸡法门寺介绍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镇。距西安110公里。寺内有一座八角形十三层宝塔,用以安放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法门寺始创于东汉,规模宏大,占地100余亩,寺中供奉着印度阿育王贡送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至唐代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拨重金修寺院并修成四层木塔,作为皇家寺院而达顶盛时期。后历朝都有修缮。明代万历年间,因木塔倒塌而重建成目前的八角十三层石塔,但历代都未发现唐代所建之地宫。 塔身历经战火和风雨洗蚀于80年代半壁倒塌。1987年,国家拨款重修法门寺塔,在清理塔其时无意发现了一个1300多年前巨大的由石函封闭的地宫。地宫内珍宝及文物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法门寺地宫”是继“长沙马王堆汉墓”第二的重大考古发现!立即震惊了世界各国。 景点信息

地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距西安市110公里。 门票:28元,法门寺博物馆45元,学生半价。 开放时间:8:00—18:00 交通:在火车站乘游2或乘坐开往扶风的旅游车(潘家村车站乘车,票价为20元)或者自驾车沿西宝高速公路过绛账出口约1000米下,有高等级公路直达,路桥费25元。 风味美食:法门寺的凉皮面筋斗,味鲜美是您旅游必尝的美味小吃啊。 旅游小贴士 1、法门寺的最佳旅游季节是秋季。因为法门寺周围的水果都熟了,一幅瓜果飘香的景象。阴历的4月18日是佛祖的生日,有盛大的法会。当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去。 2、分为法门寺博物馆和法门寺紧邻的两个景点。法门寺出土的宝物基本上都在博物馆里,很震撼。而法门寺则是87年重修的,地宫也是全新的,游览的意义不是很大。 法门寺地图 法门寺方位地图

宝鸡介绍

宝鸡 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教圣地。 1名称由来 宝鸡古称陈仓、雍州,华夏九州之一。 天宝14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鱼阳鼙动地来的时候,玄宗与贵妃正在华清池温泉水洗凝脂。叛军破关入陕,直逼长安。玄宗携贵妃杨玉环仓惶出逃,行止马嵬坡驿士兵哗变,玄宗被迫诛杀杨国忠,缢死杨贵妃,玄宗一行逃到陈仓,关中将士纷纷潜散。这时叛军追尾。玄宗慌不择路,只带几个亲兵钻入山中。爬过一座山峦,四面岩石陡峭无路可行。此时,山外尘土飞扬,叛军战马嘶鸣,玄宗扑到再地,失声痛哭道:“命休此矣。”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南飞。众人跟着陈仓山顶,歇入庙中。叛军追到。突然,冰雹倾泻不停,砸得叛军溃退而去。说也奇怪,山下雷雨交加,山上却晴空万里。众人再找那两只山鸡,已化为石鸡,昂首屹立。临别时,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 2荣誉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2009,全国仅南京和宝鸡),省级文明城市,中国十佳城市风貌奖(2012,以“炎帝故里青铜之乡”入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陕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9),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全

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 (我家就在渭河岸边的小区里,站在阳台向南可以渭水、秦岭,山水环绕着这里,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见蓝天,晚上行车在城市的道路上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 3 西周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宝鸡就是先民们活动生息的地区之一。宝鸡共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数百处,其中最著名的北首岭遗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记载,早期遗存为公元前5150~5020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7150多年,是早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一种文化遗存。 宝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ll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古公亶父被后世尊为太王。周在古公亶父死后的季历和文王时期,国势发展很快,先后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邻近的许多部落和方国也归附于周,巩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为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4 交通要道 宝鸡自古就是交通要塞,古有大散关,今有宝鸡铁路枢纽。宝鸡铁路枢纽为我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是通往中国西北、西南铁路交通的主要咽喉通道。为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宝麟铁路(在建)、宝南铁路(宝巴铁路待建)、西安至宝鸡高铁(西宝客运专线在建)、宝鸡至兰州高铁(宝兰客运专线在建)交汇点,为欧亚大陆桥节点城市。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1958年诞生于此。西部第一条动车组西宝动车组也于2007年开通,宝鸡的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每天经停宝鸡火车站的列车多达130趟。 5 旅游景点

宝鸡的历史典故

穆公称霸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以任贤著名,他的称霸,正是从招贤开始的。蹇叔和百里奚是秦穆公的左、右宰相,他们二人在当时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百里奚家境非常苦,他虽然才学过人,但始终得不到赏识,因此困苦到讨饭度日。后来,百里奚沦为奴隶。晋献公的女儿出嫁到秦国,让百里奚当陪嫁的奴隶。半路上,百里奚逃到楚国,给人家养牛看马。秦穆公发现晋国送来的陪嫁奴隶中少了一个老头,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个有才德的老人,便派人打听,知道百里奚正在楚国放牛。秦穆公求才心切,就派人去找百里奚,又怕楚国生疑心,就派人带了5张羊皮去楚国说:“我国有个老奴隶逃到了贵国,我们愿意用5张羊皮赎回去处刑”。楚国犯不着因为这么点小事得罪秦国,便派人把百里奚抓起来,让秦国使者带走。百里奚到秦国后。秦穆公和他谈了三天三夜,更觉得他有不凡的治国才能,就把国政大事交给他管。后来,百里奚又竭力推荐蹇叔,秦穆公爱才求贤。又用隆重的礼节请蹇叔出来。由于秦穆公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在众多人才的辅佐下,秦国很快富强起来。 秦穆公是一位颇有心计的君王,他懂得人才的价值。春秋五霸称霸的方式虽略有差异,但是在重贤纳才方面则是“英雄所见略同”,都懂得人才乃立业之本,都能礼贤下士。 文王访贤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时他在道教和民间的地位也较高。他出身贵族家

庭,祖先的封地叫吕,所以他又被称为吕尚。姜子牙生于山东日照,自幼聪慧。据说,他还能预测世界上将要发生的大事。 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纣王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人们都嘲笑他,他却无动于衷,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神奇的是,后来他果然钓到一条鱼,在鱼的肚子里有一本兵法书。更巧合的是,当天晚上,周王朝(公元前11世纪-8世纪)的姬昌周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向周文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当时正为了打败敌人建立王朝而搜罗人才,所以就对他说: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了。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太公望,在民间一般称他为姜太公。文王给他以极高的地位,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商朝。在以后的中国各朝代都为他建立了神庙,而道家也传说他升天成仙了。 周公制礼 周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在夏礼和商礼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本族的风俗习惯,制定了一整套礼制,史称“周公制礼”。 这次制礼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小到个人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规定。大的

博物馆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器

博物馆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器(图) https://www.doczj.com/doc/582206498.html, 2011年11月30日10:40 人民网微博 1、青铜尊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青铜尊介绍: 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这件写真的酒器物件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器皿都是用公羊装饰的。它的制作很可能是首先铸造羊角,然后再将它插入用于铸造器皿其余部分的模具当中。 在中国南部,饕餮似乎不及在安阳(位于中国北部,河南省,公元前1300年左右是商朝的主要中心)那么重要,也许对于饕餮的了解也不及安阳。在这件青铜

尊上有一只饕餮,它位于这件器皿的颈部下方。饕餮的眼睛和角清晰可见,但其他面部特征只是用一些线条描绘。 背景资料: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是哪里》的内容,具体内容: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欢迎阅读!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光就宝鸡的地理位置,出土大量的青... 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欢迎阅读! 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 光就宝鸡的地理位置,出土大量的青铜器不足为怪,著名的讨商伐纣西周也是古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因为宝鸡市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也是在这里建立了西周王朝的政权。很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记录着封建王朝的兴败衰亡,更多记载的是墓主人身份权利和地位。 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是体现它本身价值的一种肯定,字越多越显得珍贵。宝鸡出土的很多青铜器被国家故宫博物院所展览,你在故宫看到的青铜器有一大半都来自这里,故宫里的青铜器只是冰山一角,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青铜器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它高贵象征着权利和地位。也是封建王朝时期所留下最好的历史见证,为我国考古研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参考资料。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以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1500多件,目前绝大多

数真品在国家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何尊、逨盘、胡簋、史墙盘等百余件,它们有的浑厚凝重,气势磅礴;有的工艺高超,精美绝伦;有的则以铭文见长,历史研究价值极高。 何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塬,西周早期的盛酒器。通高39厘米,重约14.6公斤。器物内底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成王完成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在铭文中出现最早的"中国"一词。 陕西省、宝鸡市文物部门在对石鼓山西周墓葬区进行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一批重要文物,考古队已完成发掘小型墓葬10座、中型墓葬1座,共出土青铜鼎、簋、钺、戈、凿、镞、铃等12件,陶鬲6件,陶罐10件,另外有玉饰、石、贝等器物。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在修建房屋开挖地基时发现有 青铜器,立即主动报告,文物部门当即展开抢救清理,发掘商末周初贵族墓葬一座,出土各类文物101件(为探讨该区域姜姓戎人与姬姓周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科学考古资料。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宝鸡地区乃至关中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以及西周考古学文化的面貌,根据国家文物局指示安排,由陕西省、宝鸡市组建石鼓山考古队。 宝鸡市辖区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应该是岐山县境内,岐山县县志里也有很多记载。 出土最大的青铜器 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

陕西出土青铜器 像鹿又像羊还有小翅膀

陕西出土青铜器像鹿又像羊还有小翅膀 在石鼓山出土的似羊似鹿的牺尊“萌翻”现场考古专家昨日,宝鸡石鼓山M4号墓文物提取第二日精彩不断。除了从提取的青铜鼎和青铜甗(zeng)分别发现铭文外,一件造型雄浑大气、制作精美的四耳乳钉兽面簋掀起了考古现场的一次高潮。而令所有考古现场人员屏息赞叹的是:一件长着小翅膀的青铜牺尊可谓精美绝伦,也为昨日34件文物的提取工作画上了完满句号。 连续两天,M4号墓壁龛48件文物提取结束后,考古人员将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二次清理发掘,提取隐形信息。考古队还将对棺椁进行挖掘清理,到底里面还隐藏多少惊喜,令人期待。 四足小方鼎 一行铭文显示主人名字 昨日提取的34件青铜器中,最先引爆全场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四足小方鼎。

当考古人员用毛刷清理掉方鼎内壁的泥土后,一串铭文映入眼帘。铭文从左至右竖排有“乍韦亚乙尊”字样,考古人员解释说,铭文第一个字“乍”通“作”,“韦亚乙”是这件鼎的主人,而“尊”是对器物的泛称。据此推测,这件方鼎是为名叫“韦亚乙”的人或族制作的尊。 既然铭文已经出现,是否铭文所称的“韦亚乙”就是墓主呢?考古人员解释说,鼎的主人和墓主是否同一人,目前还无法画等号。 随后,包括方座簋、青铜罍、分体甑等一批珍贵文物陆续出土。其中提取的一件青铜分体甑(zeng蒸食用具)和以往的甑、鬲组合的青铜甗形式有别。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主任任雪莉说,提取的这件商代分体甑非常罕见,目前只有河南安阳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过一件。 有趣的是,一件在壁龛里受损的青铜罍被吊装上来时,身上被纱布缠得严严实实。现场的专家打趣说,这是给骨折青铜器的包扎。 一件似羊似鹿的牺尊华丽亮相,可爱的造型“萌翻”现场

扶风五郡六位农民保护文物先进事迹

扶风五郡六位农民保护文物先进事迹 2006年11月8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刘东林、刘银科、刘邦劳、刘锁乾、刘广后、刘东后等六位农民在修水渠时,发现青铜器窖藏,及时报告宝鸡市文物局,市文物局和扶风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抢救和清理,使27件(组)西周珍贵文物得到安全保护。 刘东林,男,1946年1月15日生,61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刘银科,男,1948年4月15日生,59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 刘锁乾,男,1944年3月4日生,63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 刘邦劳,男,1946年1月19日出生,61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刘广后,男,1948年11月27日出生,59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刘东后,男,1948年4月15日出生,59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五郡村原隶属扶风县新店乡,撤乡合镇后并入城关镇。它东距扶风县城5.5公里,西邻岐山县益店镇6.7公里,北距西宝北线2.4公里,属于扶风县中部台塬区,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僻,村民经济来源以农业收入和外出打工为主,民风淳朴。 五郡西村位于扶风县文物保护单位五郡遗址区域内。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曾出土过青铜编钟等文物。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法》宣传力度的加大,村民对文物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文物保护意识普遍较强。 11月8日下午,五郡西村组长刘东林带领刘银科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在北坡上的楞坎边挖土,为村上修水渠整理基础。快六点钟时,刘东后的镢头挖到了硬东西,发出“咣”的一声。有人还以为是石头,刘银科说:“先甭急,把土刨了再看”。大家便用铁锨顺地面铲过去。好家伙,两边齐茬茬地露出了两排发绿的铜钉头。“是宝贝!”大家一阵紧张。几个人丢下铁锨,围了上来,用手刨了刨疏松的土,果然露出了一件满身带钉的大家伙。“是编钟!”因为村上以前出土过编钟,刘银科他们一眼就认出来了。大家小心地把这个宝贝抬上架子车放好,又往下刨了刨,还有!又是一个编钟,里面还有12件矛、3个斗和一些车马器小件。再往下刨,又出来一个编钟。后来,又出来了两件编钟,里面还藏有鼎、簋和一些铜管等。宝物越挖越多,土里面还露出了3件。大家又紧张、又兴奋,更多的是害怕。还不知下面是什么情况,再刨下去可不是个办法,让外人知道后出了问题,那他们的责任就大了。 几位老民对早年村上出土文物情况记忆犹新,特别是半月前上宋乡红卫村出土文物的事更是传遍了整个村子。组长刘东林说:“地下宝贝是文物,属于国家的,咱们要弄清楚”。刘银科和其他人一致同意。他们决定对文物先进行登记。刘东林回家拿来笔和本子,刘银科执笔登记。但由于东西太多,又叫不上名字,简单登记了一阵,大家认为这不是他们能干的事,赶快报告政府。文物太多,目标大,绝对不能走露风声。他们商定,由组长刘东林和刘银科回家打电话,不能把出文物的事给各自家里人说,其他四个人留下来看护好现场,谁都不能回家。 六点多,刘银科和刘东林急急忙忙赶到刘银科家。先拨打了村支书家里的电话,但电话停机。又翻开电话号码簿查找县上文物局的号码,找了好一阵子,没有找到。只好拨114,查到了宝鸡市文物局文物科电话。电话一拨就通,文物科张建荣接完电话后,立即报告副局长刘宏斌。刘宏斌又一次与刘银科电话核实了情况后,告诉他们守护好现场,文博人员马上就到。在立即向局长任周方电话汇报后,他通知扶风县文化文物局毕远志局长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毕远志一边组织机关人员赶往现场,一边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报告了情况,并通知县公安局和县博物馆派人去现场。7时许,毕远志赶到五郡村,联系上了刘东林和刘银科,主动出示

宝鸡医疗器械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宝鸡医疗器械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摘要 医疗器械产品关系着人类生命的安全,各国对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等全环节都进行严格监控,防范医疗风险。我国按照风险程度将医疗器械分为三个类别,对于生产、经营风险较高的第Ⅱ类和第Ⅲ类特别是第Ⅲ类医疗器械在产品研发、产品试制、标准建立、注册检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产许可等各个环节有相当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定。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立项至获得国内外市场准入许可周期较长,一般为5-10年,同时需要企业在人才建设、研发、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医疗器械产品关系着人类生命的安全,各国对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等全环节都进行严格监控,防范医疗风险。我国按照风险程度将医疗器械分为三个类别,对于生产、经营风险较高的第Ⅱ类和第Ⅲ类特别是第Ⅲ类医疗器械在产品研发、产品试制、标准建立、注册检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产许可等各个环节有相当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定。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立项至获得国内外市场准入许可周期较长,一般为5-10年,同时需要企业在人才建设、

研发、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行业进入 壁垒较高。 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精密 机械、高分子材料、金属合金材料、生物材料、有限元分析技术等众 多方面。因此,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受国家科技水平影响较大,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该医疗器械项目计划总投资18793.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622.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13%;流动资金3170.32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6.87%。 达产年营业收入273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268.12万元,税 金及附加321.61万元,利润总额6046.88万元,利税总额7202.54万元,税后净利润4535.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67.38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32.18%,投资利税率38.33%,投资回报率24.13%,全部投资回收期5.64年,提供就业职位430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 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 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志愿讲解词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志愿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唯一一个以“青铜器”展览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被列为中国青铜器收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仅是西部重镇宝鸡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鸡迈入大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标志。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于2010年9月28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五层建筑,面积3855平方米,一二层为楼梯,三层以上为展览室,馆内共陈列 文物15000多件。一级文物111多件,二级文物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4700多件,整体外形呈对称的中国风格,中间圆形的建筑是寓意宝鸡青铜器国宝不断地出土,建筑整体采用福建的绣石。三层的展厅共分为四部分: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现在大家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古代的青铜器。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青铜铸文明的欢迎大鼎,这个器物的全名叫“大克鼎”我们看见的这个器物它是复制品,真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在189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任村。大克鼎气魄雄浑,威严沉重,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环绕全器一周。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现在请随我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第一展厅“青铜器之乡”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是我们宝鸡的地形图和一个长达6分钟关于宝鸡的视频。宝鸡古称“陈仓”,据《三秦记》记载,陈仓以古陈仓山(今鸡峰山)得名。宝鸡之名始自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沿用至今。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端,人口376万,三面环山渭水穿流而过,我们看见的红色标记处为我们宝鸡现在的市县的名称,黄色共12处均为旅游景点。我们在看左面的壁画,其前半部分展示的是黄帝铸三鼎,象征着天地人,后半部分表示大禹治水有功,铸九鼎象征九州,我们宝鸡也就是当时的雍州。大家请这边走。 我们现在看到的展柜是一个黄土台塬上放满了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它寓意宝鸡青

《青铜器之乡——宝鸡 》阅读答案

《青铜器之乡——宝鸡》阅读答案 青铜器之乡——宝鸡 ①宝鸡真正的历史地位是对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宝鸡是周王朝的国都,又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其早期都邑所在地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西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奠基时期,举凡礼乐典章,经籍诗学,皆成形于周;继之秦在此开创了中国封建帝制的新纪元,数千年承袭不变,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举世共晓。在两三千年前的社会条件下,高度的文化、精湛的技艺总是汇集在宝鸡这块土地之上。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世所罕见,因而有国宝大户的美誉。特别是青铜重器历代迭出不穷,自古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名闻海内外。 ②自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4年)以来,宝鸡地区就有青铜器出土,且历代不绝。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驰名中外。曾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就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如今,全市50000多件组馆藏文物中,周秦青铜器约占一半。其中有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③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青铜器是古代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它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农具四大类。第一类,青铜礼器。从青铜器造型艺术角度来看,青铜礼器最为引人注目,礼器是宗庙中和宫室中陈设的器物,使用于各种祭祀、宴飨和各种典礼仪式的场合,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二类,青铜兵器。青铜兵器是商周时代军队作战的重要装备,铸造数量非常大,虽然在战争中大量消耗,遗存至今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很多,主要有戈、戟、矛、钺、刀、剑、匕首、殳、弩机、矢镞、胄等。第三类,青铜工具。青铜的使用首先是铸造生产工具,青铜工具传世和出土的数量都很多,由于在生产中广泛的使用,因此形式也各有不同,主要的有斧、斤、凿、锯等。第四类,青铜农具。在商周时代的农耕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这已是一个确定的现象,青铜农具目前发现较为稀少的原因是青铜珍贵,用旧了的青铜农具可以改铸,它不可能随便遗弃。而且农具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农具不一样,它一般地也不常作陪葬品,因而青铜农具的遗存必然是很少的。 ④鼎,作为一种重要青铜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和昌盛。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体设计为“平台五鼎”造型,四个小方鼎围拢着一个大方鼎,耸立于5米平台之上。两架踏步犹如伸出的双臂,彬彬有礼地恭迎四方宾客的光临。 ⑤宝鸡已成为陕西文博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88.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青铜器。 8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 90.第③段画线句子列举商周遗存至今的青铜器的种类,有什么作用? 9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宝鸡真正的历史地位是对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其表现主要是当时社会刚刚跨进文明门槛,炎帝部落就在宝鸡一带生息繁衍。 B、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都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 C、农具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农具一样,它一般也常作陪葬品。 D、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体设计为“平台四鼎”造型,四个小方鼎围拢着一个大方鼎,

简化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词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词 大家好,欢迎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于201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青铜器主题博物院,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博物院的建筑外形是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气势恢弘、厚重威严,运用高台门阙象征青铜瑰宝从宝鸡厚土中不断的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为“青铜铸文明”,共分为四大部分:“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通过宝鸡各地出土精品青铜器1500余件,全面展示青铜器之乡的风采和辉煌灿烂的周秦文明。在这里,您将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尽享青铜文化盛宴。 第一展厅青铜器之乡 作为青铜器之乡的宝鸡,以窖藏众多最为特色。第一展厅通过大量窖藏出土青铜器,展现宝鸡青铜器之盛。展厅面积

606平方米,共展出文物260件。以杨家村窖藏复原为展示核心,全面阐释了宝鸡青铜器之乡美誉的由来。 宝鸡地形沙盘: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端,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总面积18200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辖三区九县,宝鸡的地形是东面开阔平坦,南西北三面环山,山、川、塬多姿多彩的地理风貌,使宝鸡呈现出了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独特风貌,宝鸡自古是上甘青、下巴蜀、通西南西北的交通要道,正是得天独厚优越的环境,历史上将这里称为“厥田上上,堇荼如饴”,宝鸡也是得史独厚,八千年前关桃园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在这里诞生,三千年前周秦王朝在发祥崛起,佛、儒、道在这里汇集,宝鸡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在沙盘上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宝鸡就达12处。 宝鸡自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出土“尸臣鼎“以来两千多年来,这块土地上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瑰宝,以其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