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单音词与复合词

第三节:单音词与复合词

第三节: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单音词的两个特点:

古汉语词汇从音节上,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天、第、山、水。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如干戈、玉帛、天子、百姓。单音词有两个特点:

1.上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中古以后复音词占多数。

东汉之前,词汇以单音词为主。比如甲骨文反映出的商代词汇,绝大多数是单音词,复音词很少。多数词只有一个意义,少量词有几个意义。

周秦时期仍以单音词为主,但是复音词已经占相当比例。比如《论语》,1700多个词,复音词有200多个,占15%。《诗经》3400多个词,复音词900多个,占25%。

再如《左传·成公二年》: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吾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这段文字共120字,115词,除“卻克”、“张侯(两次)”、“吾子(两次)”外,皆为单音词,单音词有110个,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东汉以后,复音词有了更大发展。比如《论衡》复音词有2300多个。《说文解字》是一本字书,但里面复音词有1690个。汉至六朝隋,复音词数量更是激增。

2.单音词具有多义性

因为单音词本身不带其他的限制成分,外延相对宽泛,易于承载较多的义项,容易出现多义现象。

例负

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用背部背)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承担)

③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依仗)

④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单音词的多义词往往给阅读古书带来障碍,它的意义要利用上下文和其他材料加以分辨。

例:党

①《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古代的一种居民单位。按《周礼》记载,一百里之内,25家组成一闾,这一闾的儿童,学校叫塾。五百家为党。一党的学童,学校叫庠。

②《楚辞·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这里的“党”指朋党。是为私利而结成的一群人。

③《左传·襄公三年》:“(祁奚)举其偏,不为党。”

这里的“党”是“偏袒”的意思。这是晋悼公评价祁奚的话,举其偏,就是举荐他的手下羊舌赤接替他,这不是偏袒。

二、单音词复音化的原因

这里就涉及到古汉语单音词发展为复合词的原因。

单音词变为复合词,我们称汉语词汇的复音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的推动。

2.语言交际明确性的要求

上古汉语单音词太多,产生了很多的同音词,加上单音词携带词义太多,尽管它形式上简洁,内涵丰富,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但是它带来记忆和使用的负担,表意不明确,影响人们交际。所以以后再产生新词,就不是单音的,而是朝复音方向发展。复音词比单音词携带信息量大,表意明确。新词多是复音词,这是一个趋势。

3.民族心理的潜在驱动

三、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方法:

1. 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或称之为附音词)如:

爷——阿爷一——第一夏——有夏母—阿母

欣——欣然燕——燕子石——石头率—率尔

2. 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构成复音词。

艰——艰难恐——恐惧知——知道将——将军

洪——洪水减——减少

道、路—道路朋、友—朋友

3. 原单音词换成字形全异的复音词。

途——道路伐——攻打好——漂亮师—军队

息——呼吸御——抵挡池——护城河亡—丢失、逃跑

四、不要把两个单音词的组合误解成双音词

古代汉语两个单音词的组合,有些表面上很像是双音词,要注意区别: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②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④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⑧将军向宠,性行淑均,长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同上)

例①“知”,懂得;“道”,道理。例②“消”,消减;“息”,增长。例③“其”,它们的;“实”,果实。例④“结婚”,结为亲家,指霍光之女嫁给上官桀之子。例⑤“曾”,曾经、已经;“经”,经历过。例⑥“城”,城镇;“市”,买卖。“入城市”指进城卖丝。例⑦“痛”本意是生理上的痛苦,引申作程度副词,作“甚”、“十分”讲;如:痛苦、痛骂、痛饮。“恨”:遗憾、不满意。例⑧《说文》:“试,用也。”同义词连用,即“任用”。

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水池;塘,堤岸。《庄子达生》;“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防坊堤隄塘唐坟坋”在堤坝这个意义上同义。)

②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消,消亡,减少;息,生长,增加。)

③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多不辩(巧于辞令),何也?”(《韩

非子·外储说左上》)

(身,亲自;体,实践。今有成语“身体力行”义即“事必躬亲”)

④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汉书·昭帝纪》(疾,疾病;病,病情严重。)

⑤终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可以;以,介词,凭借。)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卑,出身卑微;鄙,见识浅陋)

⑦《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其,代词,他的;实,实际情况。副,相称,符合。“名副其实”)

⑧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子·滕文公上》

(虽,连词,虽然;然,代词,这样)

⑨愿公虚心以延众论,不必谋自己出。《宋史·范尧夫传》

(自,介词,从,由;己,代词,自己。)

⑩子犯请击之,公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

(夫,指示代词,那个。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因为这有助於我们更彻底地了解古代汉语。 我们随便把一篇古文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例如“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一个句子中,“子”字在现代一般总说成“儿子”,“与师”更非译成两个复音词“参加军队”不可。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第二种情况是加上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第三种情况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有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是作为词素来看,它们还留存在现代汉语里。举例来说,古代汉语有单音词“虑”字。《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无雨》:“弗虑弗图”。但是,在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或者只出现在“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作为单词自由运用了。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

体,一个单词。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马陵道陕(狭),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组合得紧一些。又《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是“阻”和“险”相结合。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险阻”(逾越险阻),《离骚》中有“险隘”(路幽昧以险隘)。这说明三个同义词组合时,各自的独立性还很强,没有组成新的单一的词,还是自由组合的情况。第二,古人对於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饥馑”在后代也是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词素的本来意义不能不管,因为分析复音词中的词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说明这些复音词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可以从后代词义和本来意义不同的比较中看出复音词的完整性,从而把复音词和同义词区别开来。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恐”和“惧”都能独立运用。又如《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这里“恭敬”是复音词:但是《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可见“恭”与“敬”又可以分开来用。又如《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可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世界语言的语系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希腊语族、斯拉夫语族(俄语)、波罗的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亚美尼亚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汉藏语系: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闪含语系:、乌拉尔

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北方方言区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 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3.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4.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为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闽北(建瓯话)、 闽中(永安话)、莆仙(莆田话)五个 次方言,华侨和华裔有不少人说闽方言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华侨华裔也有不少说粤方言 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社区变体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语音具有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 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 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 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 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C.遂开门纳众。 ③A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以上三例,①A的“暮”与①B的“莫”是同一个词。“莫”的字形是日在草中之状,《说文》:“莫,日且冥也。”就是“日暮”的“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写两形,却记录同词,是分化字关系。②A的“被”与②B的“披”、②B的“内”与②C的“纳”、③A的“故”和③B的两个“固”也都反映异字同词现象。“被”与“披”都当“穿”讲,二字古代通用,至于作为副词当“本来”讲的“固”,更是常常写成“故”字来代替。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教学大纲】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词为主,故不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中的一个词素。复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和单纯联绵词。要注意辨析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可以从含义差别、使用围、使用条件等方面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的特点,以提高阅读古文的水平。 一、字和词的区别。 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字是书写符号,是组成词的要素,而词则是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成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在古汉语中,有些字的本身就是词,如“上”“天”“香”“祸”“山”“牛”“热”“乐”等,因为它们都具有作为一个词的条件:是最小的成分,都有意义,都能独立活动。有些字本身不能成为词,必须与别的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词,如“葡萄”“苜蓿”“蟋蟀”等连绵词。有些字在有的情况下是词,有的情况下仅仅是字,如“犹”和“豫”都是词。“犹”有“像…一样”的意思,“豫”有事先的意思,它们都能够独立运用,具备词的条件,但在“犹豫”一词里,它们各自不能独立活动,不表示任何意义,仅仅起记录音节的作用。 二、单音词概说 (一)概念

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词,一般是用一个字记录,如“学”“而”“时”“习”等。 (二)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着绝对的优势 1. 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主。 例一: 厥梦子与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丧车,从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厥俛定其右。 《齐晋鞌之战》(教材32页) 这段文字共计83个字,73个词,其中单音词64个,复音词9个,分别是厥3次、子与1次、齐侯1次、邴夏1次、綦毋1次、君子2次,复音词占88%。 例二: 国轻而无礼必败。 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为“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字数增加1倍。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主。 2.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的优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 同义词 学古代汉语需要掌握词汇相关的知识,有三个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单音词和复音词 词本义和引申义 古今词义的异同 以下是我自己听课后总结的重点,如有错误,感谢指出修正。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该文章也会逐渐补充完整。 今天先来说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单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尤其是在古汉语中。 复音词:由多个音节构成。 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占优。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双音词多由古代单音词构成。切记不要把两个古代单音词当成一个现代双音词。 不要把古汉语的双音词拆开来理解成后世的单音词。 单音词细说: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等。 第二种是加上词头词尾。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 第三种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儿子”。 古代单音节词很多,可以认为和词一样死了;但作为语素,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存在的。 如:“虑”字,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存留在“顾虑”、“考虑”等复音词里,或者出现在“深谋远虑”、“沉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像古代汉语里《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雨无正》:”弗虑弗图。“里一样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了。 复音词细说: 古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 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举例: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叫圃。这里只有“园”起作用,“圃”字无意义。 很多人没有得失就活不下去。(《史记·刺客列传》) *人多了不能无失。“得”字无意义。

古代汉语讲义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 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 (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 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 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 (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 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 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 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 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 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 (1)偏义复词 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 (2)同义复词 (3)其它复合词 ①联合式 A.名词+名词 B.动词+动词 C.形容词+形容词 ②偏正式: A.名词+名词 B.形容词+名词 C.动词+名词 D.形容词+动词 E.数词+名词 ③动宾式 ④重迭式

单音词 复音词

单音词复音词 一、单音词 《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 译成现代汉语:“齐国的军队进攻我国,国君准备迎战”。 《晋灵公不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用现代汉语表述则为“犯了错误如果能够改正,善举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只有一少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得以保留。例如“山、水、天、地、年、月、车、马、国、人”等。 绝大多数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只作为构词的词素保存在复音词中。 例如“师”,在古文中用得很多:

师进,次于陉。”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现代汉语中,“师”除了在成语中单独使用,如“师出无名”、“尊师重教”,一般只作为词素使用,如“老师”、“大师”、“教师”、“师傅”、“师弟”、“师长”、“师资”。 再如“亡”, “虢亡,虞必从之。” “遂自亡也。” “亡羊补牢”; 现在也只能作为词素使用,如“亡命”、“亡灵”、“亡国”、“逃亡”、“灭亡”、“死亡”、“伤亡”、“存亡”等等。 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双音词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古代的单音词到现代换成了完全不

: “师”变成了“军队”, “伐”变成了“进攻”; “日”换成了“太阳”, “津”换成了“渡口”, “从”换成了“跟随”, “具”换成了“准备”, “患”换成了“忧虑”, “嗣”换成了“继承”, “对”换成了“回答”。 第二、以古代的单音词为词干,再加上附加成分,构成现代的复音词 “虎”变成“老虎”,“虎”是词干,“老”是词头。 “杯”变成“杯子”,“杯”是词干,“子”是词尾。 第三、以两个同义单音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构成复音词“儿子”。再如“饥饿”、“恐惧”、“恭敬”、“健康”、“完备”、“法度”等等。 ▲在阅读古文时必须注意不要误合单音词。例如: ①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 ..则曰:“必以为殉”。《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盖世必有非常 ..之事。 ..之人,然后有非常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③光与左将军桀结婚 ..相亲。 《汉书·霍光传》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⑤云髻半偏新睡觉 ..,衣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荀子·正名》:

词的构造

第二节词的构造 一、词的形式 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形式指词的声音,内容指词的意义。从词的形式说,现代汉语里的词可以有两种分类。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 根据词音节的多少,可以将词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复音词)两种。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人、树、看、听、红、多、就、把、一、个”等。多音词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双音节的如:“学校、环境、宏观、操作、法治、挑选”等。三个音节的如:“高科技、主持人、集装箱、连锁店、方便面、含金量”等。四个音节以上的如:“试管婴儿、多米诺骨牌”等。 古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和多音词之分,其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恰恰相反,多音词占主要地位。据统计,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约占70%以上,由三个音节以上构成的词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在双音词中,有两种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这就是双声词和叠韵词,合称联绵词。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琉璃、仿佛、辗转、流连、伶俐、澎湃”等。以“琉璃”为例,声母都是“l”。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或其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骆驼、霹雳、彷徨、咆哮、窈窕、灿烂”等。以“骆驼”为例,韵母都是“uo”;以“彷徨”为例,主要元音和韵尾都是“ang”。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二、合成词的构造 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词根和词缀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偏正型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 文化同学视线公园地铁奇迹冷饮热爱前进广播 回顾遥控中立崭新鲜红美观细心深入必然火红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绪论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2)古白话 3、文言文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它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不断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文字部分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 1“六书”的由来与次第。2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3“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 (一)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 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 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 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二)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 1、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2、形符与词义的判断。 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 汉字形体的变异 古今字:古代常常一字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音词或同源词,后代为了表达明确,便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另造新字,于是这种新体与原字之间便成为古今字。 古今字的两个来源: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本字为借方所夺,于是在本字上加形符以示区别。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词的孳乳分化,要求专字表达,于是在原字上增加或更改形符以示区别。 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以掌握古今词义;认识汉字发展的事实,不可是古非今。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称为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的造字素材和方法而记同一个词的结果。 异体字的类别:造字异体;繁简异体。 繁简字: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繁简字实质上也是一种异体字。 迄今多数古籍仍是繁体字,读古书要掌握繁体字。 繁简字间的几种关系:繁简字间的对应关系;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汉字的通假 一、通假是指在古汉语的书面语里,把已有的字作为音节符号,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的方法。1、先秦古籍通假现象较为普遍。2、汉以后汉字通假逐渐减少。 二、汉字通假的两种情况: 1、本无其字的假借; 2、本有其字的通假。 三、汉字通假的条件:1、必须是音同或音近。2、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为标准的。 四、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与关联。 词汇部分 词的古义和今义 一、汉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形成了古今词汇。词汇在发展过程中

音词单音词和复

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词汇按音节形式,可分为两类:单音词和复音词。古代单音词占绝大 多数,复音词很少。 一、单音词 古代单音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多数。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经 常要将之变成复音词:①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素,与另一个相近的词素组合,构成一个复音词。国——国家,亡——灭亡、死亡,虎——老虎。②换了完全不同的词,鄙——边邑,劝——鼓励 古汉语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兵”,兵器,军队,战争,士兵)、灵活性(“厚将得众”“邻之厚,军之薄也”,厚,土地扩大、势力增强) 二、复音词 (一)单纯复音词 只包含一个词素,组成单纯复音词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 1、叠音词:重叠两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称为“重言”。主要用来模拟声音、描绘形状。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经·小雅·伐木》) (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史记·平原君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2、联绵词:由两个音节组成,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不可分割。又称“联绵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迷惘地远视的样子;若,相传是海神名。(直到宋朝,“洋”才有海洋义)。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周南·关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诗经·周南·卷耳》)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廓。”(《孔雀东南飞》) 联绵词的写法自由。“望洋”“望羊”“望阳”“旺洋”;“恍惚”“慌 忽”“恍忽”“怳忽”;“匍匐”,“蒲服”“蒲伏”“扶服” 有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非双声叠韵几种。 (二)合成复音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 1、并列复音词 两个词素,结构上是并列关系。 ①意义合成产生新义:“春秋”“社稷” ②偏义复词:

古汉语单音词复合化的成因探析

古汉语单音词复合化的成因探析 古代汉语单音词居多,而复合词较少;现代汉语单音词较少,而复合词居多。为更深入地了解古汉语的单音词怎样逐渐演变为复合词,本文将从单音词复合化经历的几个阶段、古汉语单音词必然向复合词过渡的原因及探求古汉语单音词复合化有何意义等几个方面作一浅析,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汉语,并力图为古汉语单音词复合化的成因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单音词复合词复合化驱动机制 一、古汉语单音词复合化经历的几个阶段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复合词较少,到中古以后复合词才逐渐增多;现代汉语复合词的数量超过了单音词,而其中又以双音词为主。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对比有三种情况:一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汤-热水;涕-眼泪;二是加上词头词尾。如:虎-老虎、妻-妻子等;三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合词。如:“衣裳”、“沐浴”等。我们知道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本文主要探究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如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复合词,对于其如何逐渐演变为复合词的其他类型则另论。 有学者认为,按照语音标准我们可以把现代之前的汉语发展史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上古汉语时期,大概在周代早期和中期;(2)中古汉语早期,在公元601年的韵书《切韵》中定型化,是6世纪晚期的标准文学语言。(3)中古汉语晚期,晚唐时代(公元9世纪)的语言,在宋代的韵图中定型化。(4)中古以后为古代官话时期,在1324年出版的《中原音韵》中得到体现,反映了13世纪中叶的语音状况。从词汇发展史来看,复合词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的。最初的时候首先是单音词占绝对优势,而后才逐步发展为复合词。 上古时期,单音词居多,而复合词较少。这可从先秦的作品语言得到印证。我们可先来看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無庸,将自及。” 这段话讲的是公子吕要劝说庄公把段除掉,不要使民众生二心,因为段使西北两边邑属二主,这是不义的表现,庄公反而因此才觉得用不着除掉段,他也会自己赶上灾祸的。在这寥寥几十字中,除表示人称的“大叔”“公子吕”等两三个词为复合词外,其余的都是单音词,如果不借助注释,就很难理解这段话的真正含义。 到了中古时期,复合词逐渐产生,与单音词并行。这可从《左传》等著名篇章中看出来;中古以后,单音词逐步过渡到复合词,其词义更易懂,这可从唐宋

古代汉语:通论5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单音词:天、地、走 2、复音词 联绵词:逍遥、徘徊 单纯词叠音词:依依、悠悠 音译外来词:琵琶、葡萄复音词复合式:A朋友、文章; 国家、缓急 合成词B元帅、夫人 …… 附加式:阿谁、喟然 二、古代汉语词的主要特点——以单音节 词为主 三、复合词(复合式合成词) 1、复合词产生的基本途径 先经过单音词连用阶段,然后渐渐凝结成复合词。如:“国”、“家”在上古表示“天子统治的地方”和“诸侯统治的地方”。 吾闻国家 ..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

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桓二》) 后渐渐演变为复合词,如: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险”、“阻”、“隘”在上古均有“险要”、“阻塞”义。 单用、连用例: ①隘.而不列。②阻.而鼓之。 ③不以阻隘也。④阻隘可也。(左) 复合词例: ①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史记) ②吾恐至险阻而还。(史记) 2、不要把单音词连用误解为复合词 结婚——《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妻子——妻、子女 地方——土地、方圆 消息——消失、增长 身体——亲身实践 博学——广博地学习

影响——影子和声音 故事——过去的事、或老规矩 四、偏义复词(意义偏在某一词素上) 缓急.——“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文帝本纪》)园.圃——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练习:区分单音词连用与复音词例 ①作与日相应,息与夜相得也。(王充《论 衡》) ②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白居易诗)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①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诗) ②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颜氏家训·劝学) ③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刺) ①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易·乾》)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出师表》) ③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国语·郑语》)五、联绵词(91)

举例说明单纯词、合成词和单音词、多音词的关系

举例说明单纯词、合成词和单音词、多音词的关系 (1)单纯词和单音节词:①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如汉语中的“人、病、咖啡、蜘蛛”。单音节词指只一个音节的词。②单音节词一般都是单纯词,如“人、喝”等,但单纯词不一定都是单音节词,如连绵词“蟋蟀”、叠音词“姥姥”、拟声词“叮咚”等是双音节词,拟声词“噼里啪啦”、音译词“奥林匹克”是多音节词。(2)合成词和多音节词:①合成词指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各自有意义的几个语素。例“道路”可分解成“道+路”两个语素。多音节词指由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②合成词和多音节词没有必然的关系,合成词大部分是双音节词如“开关”,也可能是多音节词如“平平安安”;多音节词既可以是单纯词如“噼里啪啦”,也可以是合成词如“沉甸甸”。(3)不同的语言中词的音节数量与词内构词语素数量的关系不同。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多数情况下,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不仅包括单音节词,也包括多音节词。 (1)单纯词和单音节词:①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如汉语中的“人、病、咖啡、蜘蛛”。单音节词指只一个音节的词。②单音节词一般都是单纯词,如“人、喝”等,但单纯词不一定都是单音节词,如连绵词“蟋蟀”、叠音词“姥姥”、拟声词“叮咚”等是双音节词,拟声词“噼里啪啦”、音译词“奥林匹克”是多音节词。(2)合成词和多音节词:①合成词指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各自有意义的几个语素。例“道路”可分解成“道+路”两个语素。多音节词指由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②合成词和多音节词没有必然的关系,合成词大部分是双音节词如“开关”,也可能是多音节词如“平平安安”;多音节词既可以是单纯词如“噼里啪啦”,也可以是合成词如“沉甸甸”。(3)不同的语言中词的音节数量与词内构词语素数量的关系不同。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多数情况下,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不仅包括单音节词,也包括多音节词。

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 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 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 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 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 一、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 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 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如“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 3.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 二、叠音词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分类:从表示的对象上看: 一、模拟声音的: 关关、坎坎、霍霍、辚辚、萧萧、絮絮、呼呼等,叠音象声词的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二、描绘状貌: 夭夭(少壮),灼灼(鲜艳)恢恢(广大)溶溶(缓慢)盘盘(一盘一盘的)囷囷(一坉

汉语语素分析

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语素是一种构词单位,它的功能是用来构词。 1、语素的分类 ①单音节语素:用一个音节表示的语素。如:天、地、日、月、水、火、人等。 ②双音节语素:用两个音节表示的语素,主要包括一些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如:玫瑰、朦胧、徘徊、彷徨、模糊、犹豫、咖啡、沙发、玻璃等。 ③多音节语素: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表示的语素,主要是一些外来词。如:苏维埃、马克思、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等。 2、语素的辨认 ①看是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如:天、地、日、月等,都是单音节的,不能分开,又都有意义,就是语

素。中的琵、琶、玻、璃、葡、萄等,虽然都是单音节,但不表示意义,就不是语素,只有结合成琵琶、玻璃、葡萄等时,才表示一定的意义,才是语素。 ②看是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如:窗户、铁路、书桌、钢笔,其中每一个都可以再分成两个最小的单位,窗、户、铁、路、书、桌、钢、笔,而且每一个都能表示意义,它们就不是语素。窗、户、铁、路、书、桌、钢、笔,才是语素。而玫瑰、朦胧、徘徊都是双音节,但如果分成玫、瑰、朦、胧、徘、徊,都不表示意义,所以它们是语素。 ③辨别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不是看音节的多少,而主要看是不是表示一个最小的不能分割的意义,是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 3、语素构词的方式 ①有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只有地组合成词(前后均可)。例如,“好”可以单独使用,成为一个词,也能跟其它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好热、好人、好事、好像,真好、幸好、相好”。 ②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却可以与别的语素自由结合成词。例如,“速”不独立使用,但前后可加上其它语

单音词双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1)

漢語詞匯學 詞、詞匯與詞匯的構成(二) 單音詞複音詞單純詞合成詞詞根詞綴 閱讀: 黃伯榮341-345頁 請先閱讀,並帶同回校上課。 一、單音詞、複音詞 漢語以雙音節詞語佔多數,由古至今,體現了「由單音詞佔優勢向雙音詞佔優勢發展」這趨勢。這趨勢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i. 原有的單音詞的前或後增加一個成分而成為雙音詞: 月──月亮虎──老虎 ii 兩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單音詞合起來用,構成雙音詞: 皮膚孤獨 iii 省去三音節詞的其中一個音節而成為雙音節詞: 落花生──花生潛水艇──潛艇 iv 縮略語(簡稱)大多由原詞壓縮為雙音詞: 對外貿易──外貿彩色電視機──彩電 〔以上參萬藝玲、鄭振峰、趙學清(1999)〕----------------------------------------------------------------------------------------------------------------- 不過,最近有學者提出,由於新事物不斷湧現,加上新詞的「詞綴化」傾向,「三音詞」愈來愈多,例如: 高蛋白高效能個體戶萬圓戶可行性可塑性 因此,這個剛冒起的三音節化的趨勢,不容忽略。〔沈孟纓(1986、1995)〕 事實是否這樣? 許浩(1997)統計《現代漢語詞典》和《漢語新詞詞典》的詞條目,發現雙音詞和三音詞的比例如下: 《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新詞詞典》 雙音詞62.79% 75.18% 三音詞9.73% 14.89% 他的結論如下: 「這種提法是不夠謹慎、不切實際的。理由如下:

其一,儘管因詞綴的緣故導致現代漢語詞匯中產生一大批新的三音節單位,但綜觀整個現代漢語詞匯系統,並不僅只三音節單位在增多,除單音節單位外,其他音節單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因此,在現代漢語這個成熟的詞匯系統中,各音節單位所佔比重相對變化不大,它們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 其二、儘管三音節語詞單位有一定數量的增加,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遠未超過雙音節語詞單位的數量和比重,更難以認為已形成「三音化傾向」,「雙音」化傾向早已是語言學界公認的事實,……從語言實際來看,雙音節語詞單位仍在不斷增加,雙音化傾向仍在不斷加強。而三音節語詞單位增加的數量畢竟有限,不足以形成「化」的傾向。 其三、通過詞綴增加的大批三音節單位,並非都已被社會所公認,都已進入了全民通話詞匯。其中的一部分,顯然屬於言語交際中的「偶發詞」,並未取得三音節語詞單位的資格。」 〔許浩(1997:72頁)〕------------------------------------------------------------------------------------------------------------- 二、單純詞、合成詞 單純詞 合成詞 ──複合式 ──附加式(派生式) ──重疊式 單音詞必然是單純詞, 單純詞有些是多音節的(聯綿詞、音譯詞、疊音詞、象聲詞)。 三、合成詞的構成方式 複合式五類:(例子見黃伯榮342-343頁) 3.1 聯合(並列) :A、B並列,A、B的語義關係,有四種情況。 3.2 偏正(修飾附加) :前偏後正,A修飾B。 可以按「偏」語素的語義來分類。例如: 性質(紅旗)領屬(駝毛)狀態(狂歡) 方式(公審)程度(深入)數量(四季) 時間(春耕) 也可以根據「偏正」的「正」語素的「詞性」屬性分類:

单音词、复音词

页眉内容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按理说,学习一种语言,首先应当学习它的语音,可是古代汉语的语音知识(即传统所谓音韵学知识)较难理解掌握,所以我们放的后面进行简单了解。这里先学习词汇方面的知识。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其词汇的构成情况并不相同。古代汉语词汇构成方面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窈窕两个音节两个字一个语素一个词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词的音节的多少,把它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又可以根据语素的多少,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例如:

以下我们分三个小节说明古汉语词汇构成的特点:单音词和复音词、单纯词和合成词、一词多义。 ’” 三种方式: (1)换一双音词。即改换一个说法,用另外的字构成双音词。如: 闻—听说 师—军队 至—到来 以——认为 今—现在 视—观看 殆—危险 何—什么 朝—早晨 岂—难道 始—当初 日—太阳 目—眼睛 语(y ù)—告诉 非(动词)—不是 (2)加一实词素。即加上一个实词素(等义或近义的词素),与原来的单音词构成双音词。如:

月—月亮许—许诺俘—俘虏胜—胜利民—人民 整—整齐明—明亮思—思念时—时候死—死亡 女—女儿师—师傅 (3)加一虚词素。即加上一个虚词素,作为前缀或后缀构成双音词。如:加“阿”—阿母、阿爷、阿姊、阿谁 加“老”—老虎、老鼠 加“尔”—率尔铿尔 加“如”—晏如粲如 还是短语。如甲兵,也作兵甲。《国语·吴语》:“其民殷众,以多甲兵。”但在同一篇文章里又作“兵甲”(“又非慑畏吾兵甲之强也。”)有时还是一个短语,指甲胄和兵器。如:“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国语·齐语》)再如:“人民”也写作“民人”,“安慰”也说“慰安”。 (二)两个单音词相连不要误以为是复音词。如: 《墨子·公输》:“王曰:‘善哉!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 《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

古代汉语之词义变化

词义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用今废词(现代已经消亡) 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古代表示等级的词: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 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豯(三月小猪)豝(二岁)豣(三岁)。 古代祭祀名称: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反映古代酷刑的词:劓、黥、膑、刖。 其它:俑、笏、媵、耒耜、耦、薨。 (二)古今传承词 古今义同词(这是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天、地、日、月、水、火、人、手、口、心、耳、鼻、父、母、妻、子、兄、弟、马、牛、羊、农、牧、土…… 如:坐,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人认为雷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雷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 虹,古人认为虹是一种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甲骨文中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是由于古今对 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三)古今义异词 (1)古今词义迥异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抢:在元明以前,,都没有“抢夺”的含义,而是作“碰、撞”解。 该:古义:完备;今义:应该。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成语有“言简意赅”,“赅”是“完备”的意思。不过,字型有些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今义:丝织品。《诗经》中原有“绸缪”的意思,原本也是“缠绕”的意思。现在有成语“未雨绸缪”,已不是‘缠绕’的意思。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或泛指“食”。今义:害羞,不好意思。《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左传·隐公元年》:“可羞于王公” ,即“可进献给王公作美食之意”。 豆:古代指盛食物的器皿;今义:豆类的总称。《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弗屑也。菽:古代豆类的总称。 2)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这一类古今词义之间存在着细微差异.王力称“微殊”,并言:在古今词义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处理时,困难不在于相同,而在于相异;不在于完全不同,而在于同中有异。注意求同别异,着眼于异。 凡公女嫁于敌国——敌:相匹配(门当户对),非敌对。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穷:阻塞不通。饿:严重的饿,追购:悬赏捉拿,购不是买。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非仇恨,怀恨。

古汉语词汇

古汉语词汇 共讲5节: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概说; 第二节: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第四节: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第五节:同义词与同源词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概说 一、古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及其演变和发展。亦即由单向复转化过程中构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及其规律。这些规律对复音词的构造方式、表义特点的变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二)研究古汉语复杂的词义系统。如本义与引申义;原始义与派生义,古义与今义,以及每组词义各自形成了依存、互补或转换的关系,而三组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要研究古汉语词义变化的深层结构及规律,注意总结特殊性。(三)研究汉语特有的文字与词汇关系。如字与词的区别,区分到何种程度,对单音词、复音词、连绵字、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通假字、古今字等研究至关重要。 (四)研究词与词之间构成的同义、反义、同源关系。以及音同义无关的同音关系。 (五)考察古汉语词汇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修辞学、语法学之间的关系。 例如:《左传•哀四年》:“以两矢门之,众莫敢进。” 《左传•襄二年》:“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 其中的“门、肉、小”皆语法所谓活用。而从词汇上说可以是“守门、长肉、看轻”之意。再如: 玉――“玉音”,美好言词;“玉食”,珍类食品;“玉容”,美丽容貌;皆由“玉”的美好义得来。 虎――虎劲,虎将。牛――牛劲,牛脾气。 大夫――古代官名,宋代医官设有官阶,分为大夫、郎,医效,祗侯等。于是便成了医生的代称,沿用至今。 二、古汉语词汇学研究方法 古词汇研究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借用现代词汇学;二是沿用传统训诂学;三是创造新法,各有局限。应当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借用与创新结合。 客观方法: (一)历时与共时结合。“综合、立体、动态”是其特点。如复音词的形成与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演变与发展等。 (二)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