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我国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诸如自主权缺失、管理过于僵化等现象,本文通过借鉴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高校的管理自主权、捍卫高校的学术自由、建立高校教师流动制度出发,以期为现代大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标签]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自治

为了从教会和世俗封建主控制下摆脱出来,取得大学所需要的独立权,中世纪大学展开了与罗马教会、世俗封建主的斗争,通过诸如罢课、迁移等的斗争,使大学从封建主和教会控制下摆脱出來,构建了自己的体制,拥有了独立自主权。

(一)內部自治和特别司法权

中世纪大学通过斗争大多拥有国王或教皇颁发的特许证,享有自治权,具体表现在:大学可以自己设置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大学享有司法权,许多大学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大学教授享有裁决权。凡外人与大学生冲突诉讼时,均由大学审理,学生不得由世俗单位拘捕及扣押。如1231年,罗马教皇格里哥利九世以谕令肯定该大学具有的自决权,授予巴黎大学以“不受宗教法庭干预”的特权。

(二)学术自由权

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机构成员教学与研究的自由,它是中世纪大学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英国学者科班说:“学术自由思想的提出以及永久地保护它的需要,可能是中世纪大学史上最宝贵的特征之一。”早在公元33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就赠赐给医生和教师以特权,这是中世纪对大学教授和学生授予特权的基础。1158年,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颁布了一项保证学者安全活动的法令,规定学者在国内受到保护,如遭到任何不合法的伤害将予以补偿,该法令被看作是向学者保证其学术活动不会招致惩罚的初步萌芽。

(三)有参政权、颁发许可证和授予学位权

在大学,由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不同的团体,称之为“教授会”。一般大学有4~5个“教授会”。每个“教授会”推选一名主任,与在学生团体中产生出来的“同乡会”顾问共同推选出大学校长,可见,大学教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大学行政管理。此外,某些大学享有颁发许可证的特权。如1292年,教皇尼古拉斯四世颁布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系科担任教学工作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须考试和检查。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实际的目的就是获得学位,学位的授予权也在于学院的教授。

(四)罢课权和迁徙权

(完整版)大学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 C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C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C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B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A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B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A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C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A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B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A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C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C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关于西欧中世纪大学特权的简单述析-精品文档

关于西欧中世纪大学特权的简单述析 特权,历来被认为是中世纪大学特有的重要现象。凡涉及中世纪大学的研究,都难以回避特 权的问题。英文中的privilege(特权)一词,源于拉丁文Privilegium。在中世纪广阔的天空中,一片带着特权的彩云将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欧洲,聚集在这自由和为自由争取的时代!总体上,中世纪大学所获得的特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管理上的自治权 行会是中世纪的大学产生的基础。大学最初的含义就是行会,即是为争取特许状以及学术活动自由而组织起来的中世纪学者行会组织,是一个具有行会性质的“学者社团”,“学者社团”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以探索普遍的学问为目的。同其他行会组织一样,学者行会自己制定行规,实行自我管理。 1.拥有大学的管理权 在自己独立性自制组织的基础上,中世纪大学与政府和教会保持着玄妙的距离,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断寻找对自己发展有利的各种存在状态。领导大学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推选的校长,大学全体成员享有特殊的大学裁判权。由于专业不同,很多教师便跟随个人所在的专业成立了一种小型行政组织形式?D?D学院,院长由教师选举产生,学校由院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其中的某一个领袖人物被选为校长。如巴黎大学,教师行会是它最为主要

的行政机构,巴黎大学分为几个很有区别的大类学科,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是人文学科,这个学科内部又根据成员的籍贯成立各种同乡会。每个同乡会选举1名代表,这四个代表和其他民族的代表一起选出人文学科的院长。其他三个学科也有自己的院长,但他们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人文学科拿到学士或硕士学 位的,从13世纪中期起他们都宣誓服从人文学科的院长。因此,到了13世纪末,教师行会中的人文学科的院长成为巴黎大学各学科都承认的校长。 2.司法自治权 在中世纪,欧洲的司法体制不断的对大学放宽,直到其自身的司法体制代替了普遍的大众司法诠注,这对于在世俗政权和神权的夹缝中生存的中世纪大学来说,几近是最大的优势了。具体体现在:(1)当大学成员是原告时,他们有权将被告传唤到大学所在地来审判。(2)当他们被指控时,他们可以在宗教法庭和大学法庭之间作出选择。腓特烈一世授予波洛尼亚大学的《完全居住法》规定:“如果有人由于商业方面的问题要对学生起诉,学生可以享有选择的机会;可以传唤起诉者到教授面前,也可以传唤到本市的主教面前,我们已经给了教授和主教对于这类事件的审判权。”此后这项特权先后授予各地的大学。1198年,教皇塞勒斯丁三世颁布教令,规定凡是对巴黎教士的诉讼,只要是涉及钱财问题的,都应该在宗教法庭而不是在世俗法庭审判。1200年,法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将这一特权正式授予了巴黎大学

大学体育理论习题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 一、判断题 1、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属于社会文化教育的范畴,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 2、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和意志的教育过程。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 3、我国现代体育基本上是由群众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三方面组成,且三者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容相互混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4、健康的概念中将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四个方面的内容。(×)【道德健康】 5、亚健康是指人出现了机体疾病。(×)【属于第三状态】 6、健康的关键因素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 7、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包括:(1)人体生物学因素;(2)社会因素;(3)生活方式因素;(4)卫生保健设施因素;(5)体育锻炼。(×)【(2)环境因素】 8、人的机体的一切活动均需要消耗能量,人体存在3种供能系统,其中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持续时间短,但供能快速。(×)【磷酸原系统(三磷酸腺苷)】 9、我国健康男性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11~14g,女性约12~15g。(×)【男性为12~15g女性为11~14g】 10、微循环主要是指动脉血管的血流情况。(×)【毛细血管】 11、正常的健康的男性无锻炼者安静时的心率是40次/min左右,而正常的健康的有锻炼者 【无锻炼者是70次/min (×) 安静时的正常的健康的有锻炼者安静时心率是70次/min左右。 左右,有锻炼者是40次/min左右】 12、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实现的,运动系统由206块骨骼、300多块肌肉以及关节等构成。(×)【400多块肌肉】 13、在肌肉的化学组成中大约1/4是水,3/4是固体物(包括蛋白质、能量物质和酶等)。(×)【3/4是水,1/4是固体物】 14、女子关节灵活性比男子好,是因为女子肌纤维细长,横断面积大,伸展性好。 (×)【横断面积小】 15、肌肉的向心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向心收缩又称为动力收缩】 16、肌肉的等动收缩又称为动力收缩。(×)【等动收缩又称为等速收缩】 17、正常人体安静时呼吸深度为400~500ml,呼吸频率为每分钟60~70次,肺通气量为每分钟5~6L。(×)【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 18、从事投掷、举重、游泳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对腕关节的柔韧性要求比较高。(×)【肩关节】 19、从事篮球、排球、小球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对肩关节的柔韧性要求比较高。(×)【腕关节】 20、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对) 21、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错) 22、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对)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摘要: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王权稳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缓步上升,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在教育领域同样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中世纪大学的诞生。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对欧洲社会的前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本文将从产生途径及其特点来浅析析它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开创性意义。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大学形成特点意义 一.中世纪欧洲大学形成途径 1.1政治格局多元化、政治势力多样化为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西方著名史学家汤普逊引述过一句评价中世纪欧洲教会地位的话:“中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是中世纪教会的历史”。【1】从某种意义上言,可以把中世纪的历史描绘成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理解中世纪的政治面貌,既要从宏观上了解教会与国家的冲突,也要从微观上明了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冲突。西欧中世纪除了查理时期的短暂统一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式上统一外,从未真正统一过。小国林立,领主间的冲突不断。此种政治格局,有利于大学从政治“真空”地带破土而生。 在一个农业社会里,土地的拥有量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万能的土地吸引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的贪婪的眼光,从而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城市构成盲点。同时,十字军东征后,封建制度在欧洲逐渐解体。封建制度的崩溃,有助于城市的兴起。12至13世纪,自治城市的数量增加了10倍。自治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准备了最适宜的土壤。市民阶级为了贸易上的安全与利益,不得不自己成立“行会组织,这种由商人行会所带头的组织运动,很快为其它阶层人士所效仿。一些志同道合、孜孜不倦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聚于一处,模仿商人行会组织,成立学术团体。此种团体一经形成,即是大学的雏形。当然,学者之团体不称“基尔特,而称为大学校,公开

评述远去的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

评述远去的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教育脱胎于宗教神学教育,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随着欧洲封建经济的发展及以后封建城市的出现、崛起,大学教育逐渐增加了社会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人文主义学者和思想家,大学作为维护封建宗教统治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却扮演了相反的角色,为欧洲的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演变是欧洲封建文明发展进程的表现形式之一。 标签: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大学 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从此历经数百年战乱,政治分裂,经济败落,文化颓废,进入了所谓封建中世纪“黑暗时代”。这时被日耳曼人接受得以保留下来的基督教却因独尊的国教地位逐渐达到了它的历史顶峰,基督教神学成为人们唯一的意识形态,几乎垄断了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教会人士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导者和文化知识的垄断者。欧洲各国除了僧院和教会学校几无世俗教育可言,这时的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教会神职人员,教会把古典科学文化知识贬斥为“异端”邪说,予以打压摧残,古代辉煌的文化财富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残存下来的也变成为神学的附庸,人类文化史上的灰色记忆自此开始,但中世纪在教育上却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新事物——大学。 一、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后世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修道院及其组织、近代城市的兴起与城市自治联盟的出现[1]、古典翻译运动与文化传播、文化复兴和知识氛围的日益浓厚等都是当时的中世纪西欧所特有的,而且构成了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 西欧中世纪大学除由教会学校转化而来以外,大多是由社会自行创办的世俗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社会需要和教育进步的自然产物,并没有预先的创建计划和精心准备。[2]它们最初是由教师和学生因学习需要依照手工业封建行会的规则组建起来的学习研究组织,师生关系即行会里的师傅学徒关系。大学建立大多需要教会审批,根据教皇训令和特许而创办,但它们却不依靠教会或政府的财政支持而是自筹办学经费,以学生缴纳的学费来维持生存发展。这种学校甚至没有围墙,教室也是临时租用的。拉丁文“大学”词汇的最初意思即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行会团体,当时同一城市的几个团体聚集组合成某一组织是很自然普遍的事情,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的结合就是大学。学生们在外求学“最能保障安全的机会,则是与在该国的同胞联合起来”。[3]各种学生团体如“同乡会”和教师团体“教授会”组合起来以保障教育行业制度的规范和教学行为的正常运行,即保护师生的人生财产安全和其它利益而形成大学。行会性质及受城市自治运动的影响,平等性、民主性、独立性成为大学的特点,它的管理者全部由选举产生。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是属于不同类别的,它们各以不同的方式组成,它们的联合也各不相同,所在城市也各有特点,这些不同表现在大学体制的不同上。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自然科学类)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 (自然科学类) (1999年3月制定, 2009年1月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写作和装订,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标准化,特制订本规范,其各项要求适用于答辩前后的论文,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务必认真阅读,严格执行。 1 论文组成 一般地,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包括封面、扉页、目录、缩略语表、论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几个部分组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置于扉页与目录之间。 2 论文外观 论文装订一律采用A4开本(297×210 mm),其中上边距30m,下边距25 mm,左边距32 mm,右边距25 mm,页眉20mm,页脚15 mm,页眉页脚居中排列,其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题目,偶数页页眉为“华中农业大学××届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定稿后,用优质A4纸双面复印(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装订整齐、美观。 论文目录按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页码,目录之后按顺序编排阿拉伯数字(1、2、3…)编排页码,装订好后,页码无漏编、重编、倒编等错误。论文正式输出前应认真仔细地校对,特别要严格检查错别字、漏字、段落错乱、标题混乱等问题。论文装订好后,文中不应出现手工涂改的痕迹,整篇论文的错别字、漏字应控制在10次以下。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一般地,论文标题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段落,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和注释,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体。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1”、“1.1”、“1.1.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1”、“(1)”等混编在一起。

欧洲大学的起源

☆欧洲大学的起源☆ ―中国科大.李弦(李涧心),2011.5,摘抄自《世界文明史》,重排于2013.4。 大学源自中世纪的欧洲。早在公元800年,查理大帝下令每个教会辖区必须建立初级学校。 但到11世纪时,教育水平依然很低。12世纪之前,欧洲教育主要以教会学校方式存在。它的目的在于对教士进行培训,学习读写古罗马的经典作品。13世纪,世俗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教会的教育垄断丧失。12世纪大学在欧洲产生了。巴黎大学是欧洲最早、声望最好的大学,皮埃尔·阿贝拉尔是当时最著名的教师。作为一位经院哲学家,他在《我的苦难经历》中提到自己的遭遇;在《认识自己》中,他鼓吹通过个人自省探求人性本质;在《是与否》中,他就150个神学问题作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他把神学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由于他常常公开与人辩论,招致失败者的怀恨。相传当时他被禁止在地上讲学,他便爬到树上去讲;后来禁止他在半空讲,他就跑到船上去讲。受阿贝拉尔的影响,许多学者纷纷来巴黎大学任教。1200年,巴黎大学专门开授神学和七艺。 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实质上是一个教育行会。继巴黎大学后,博洛尼亚大学成立。13世纪,牛津、剑桥、那不勒斯等直至现在仍很著名的大学也相继问世。 中世纪大学在欧洲设立神学、文学、法律、医学等系。现在的牛津、剑桥大学依然沿袭中世纪时的组织形式,它是从巴黎大学套用而来的。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促进了经院哲学的形成。除了阿贝拉尔外,其他的经院哲学家有彼得·隆巴尔德。他的名作是《教父名言录》。圣托马斯·阿奎那试图把阿拉伯和古希腊哲学与西方哲学融合起来。他认为研究创世和自然知识就是研究神学的正道。他著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强调人的自赎和理性。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c___活动。 A、生产 B 、劳动C 、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 ___ 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 、大学体育 C 、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 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 、课间操C 、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b___活动。 A、经济 B 、体育C 、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 a 、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 、健美功能 C 、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 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 、身体练习C 、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 、提高运动水平 C 、提 高身体机能 &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__c _____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 、体育竞赛 C 、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 优异成绩而进行的__a __________ 和竞赛。 A、运动训练B 、理论教学 C 、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大学自治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我国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诸如自主权缺失、管理过于僵化等现象,本文通过借鉴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高校的管理自主权、捍卫高校的学术自由、建立高校教师流动制度出发,以期为现代大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标签]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自治 为了从教会和世俗封建主控制下摆脱出来,取得大学所需要的独立权,中世纪大学展开了与罗马教会、世俗封建主的斗争,通过诸如罢课、迁移等的斗争,使大学从封建主和教会控制下摆脱出來,构建了自己的体制,拥有了独立自主权。 (一)內部自治和特别司法权 中世纪大学通过斗争大多拥有国王或教皇颁发的特许证,享有自治权,具体表现在:大学可以自己设置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大学享有司法权,许多大学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大学教授享有裁决权。凡外人与大学生冲突诉讼时,均由大学审理,学生不得由世俗单位拘捕及扣押。如1231年,罗马教皇格里哥利九世以谕令肯定该大学具有的自决权,授予巴黎大学以“不受宗教法庭干预”的特权。 (二)学术自由权 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机构成员教学与研究的自由,它是中世纪大学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英国学者科班说:“学术自由思想的提出以及永久地保护它的需要,可能是中世纪大学史上最宝贵的特征之一。”早在公元33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就赠赐给医生和教师以特权,这是中世纪对大学教授和学生授予特权的基础。1158年,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颁布了一项保证学者安全活动的法令,规定学者在国内受到保护,如遭到任何不合法的伤害将予以补偿,该法令被看作是向学者保证其学术活动不会招致惩罚的初步萌芽。 (三)有参政权、颁发许可证和授予学位权 在大学,由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不同的团体,称之为“教授会”。一般大学有4~5个“教授会”。每个“教授会”推选一名主任,与在学生团体中产生出来的“同乡会”顾问共同推选出大学校长,可见,大学教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大学行政管理。此外,某些大学享有颁发许可证的特权。如1292年,教皇尼古拉斯四世颁布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系科担任教学工作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须考试和检查。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实际的目的就是获得学位,学位的授予权也在于学院的教授。 (四)罢课权和迁徙权

大学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公共体育理论考试试题集 第一部分《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一章发展学生健康素质 一、判断题 1、1760年法国在报刊上首先使用“体育”一词论述儿童的教育问题。( ) 2、随着竞技体育、娱乐体育、与健身运动的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竞技运动、身体锻炼与身体娱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称之为体育或体育运动(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 3、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就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与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属于社会文化教育的范畴,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与制约,也为一定社会政治与经济服务。 ( × )【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 4、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就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培养道德、品质与意志的教育过程。它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 × )【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 5、我国现代体育基本上就是由群众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三方面组成,且三者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容相互混淆。 ( ×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6、根据体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发现,体育的本质,就就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这就是体育区别于其她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

( ) 7、健康的概念中将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四个方面的内容。 ( × )【道德健康】 8、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生理健康与。( ) 9、评定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认识能力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有健康的理想与价值观、个性健全、情绪健康、人际关系融洽、自我评价恰当、对困难与挫折有良好的承受力。( ) 10、健康就是人体的最佳状态,即为第一状态。 ( ) 11、失去健康的疾病状态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哀失,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为第二状态。( ) 12、自觉生理不适、心理疲惫、社会适应能力差,但医学检查往往无明确的机体疾病,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状态,医学上称为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或亚健康。 ( ) 13、亚健康就是指人出现了机体疾病。 ( × )【属于第三状态】 14、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988年),每个人的健康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生活环境与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 15、健康的关键因素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与保持良好的睡眠。( × )【保持良好的情绪】 16、吸烟、酗酒、吸毒、饮食无度、性生活紊乱、交友不慎、参与斗殴、赌博

中世纪大学产生背景起源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创立的背景及起源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是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也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中世纪大学的创办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王室与教皇之间寻求生存空间的过程。 (一)中世纪大学创立的社会背景 社会基础: 1.政治上: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王室与教皇的斗争),前民族国家的发展; 王室支持大学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他们统治下的繁荣,弥补战争和瘟疫带来的人口和财富上的损失; 2.经济上: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及新型市民阶层的需要(城市和贸易复兴;从11~15世纪,欧洲约诞生了5000个新兴城市和城镇); 3.文化上:十字军东征后,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呈现在西欧社会面前; 4.宗教上:在大学出现之前,教会机构承担着部分西方高等教育的内容(如修道院、大教堂);教会支持则是通过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尊崇神。 5. 社会环境:中世纪后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需求(如对律师、管理者、文书、医生、牧师等的需求)。首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王权在与教会的争夺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上的依据。教会自我完善的需要。再次,学者们追求理性与自由的需要。 文化基础: 1.学者对古罗马、希腊文化典籍的翻译; 2.七艺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其次,新学科的引进也拓宽了欧洲人的思维。代数学、零的符号、小数的规律等从此为欧洲人所熟悉。通过大规模的翻译而引进的古典的以及阿拉伯人的知识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后欧洲的学术繁荣,也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处于地中海沿岸,伊斯兰文明、古希腊文明及埃及文明的得以便利的交流和碰撞; (二)最初的大学 大学不是有意识创办的,一开始也没有专门的法令来创办大学,它是逐渐形成的,因此

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3709262.html, 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作者:李学丽蒋馨岚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 摘要:通过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背景、办学主体以及课程设置等的比较,认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解读中国近代大学发端与发展的逻辑。这有助于我们深刻反思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学需要在融合中世纪大学的经典理念,重拾传统的“书院精神”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象牙之塔”,实现其自身的超越。 关键词:中国近代大学;中世纪大学;中国高等教育;“书院精神”;经典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01-03 尽管早在西周时期的稷下学宫和古希腊时期的阿卡德米学园就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活动,但是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出现于19世纪末期,而西方大学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与今有近千年之隔的中世纪。毋庸置疑,时间跨度的悬殊已经为我们带来探索的好奇。通过考察和比较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萌生背景、办学特色和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不但有助于认清中国近代大学发端与发展的逻辑,而且能为当今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之下如何更好地建设中西融合,并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的大学提供有效的启示与借鉴。 一、中国近代大学萌生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萌生之比较 “实力的衰弱让中国不能不睁开自己的眼睛。”[1]14甲午战争惨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 益加深——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和救亡图存的现实压力,使得资产阶级维新派确立了“兴学强国”的目的,明确提出废除八股取士的旧制度,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三级学校制度,废除书院,设立学校,开始了“被逼无奈的文化自觉”。由此可见,建立中国近代大学的历程并非社会和文化的“自然分娩”,它是“后发移植型”(潘懋元语)的,是在古代书院被强行改制,“活活斩伐”的基础上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带有非常浓厚的模仿与照搬的痕迹。而且,中国近代大学的建立是与技术工具理性“联姻”的,是清政府培育人才以救亡图存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譬如,1895年由盛宣怀奏请设立的“天津西学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2],就凸显了非常明显的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它早期首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学科,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在其技术工具理性的操控下,中国近代大学采借西方大学模式更多地停留于貌似可以达到救亡图存的“制度层面”,而被视为“无用”的大学“理念层面”的东西却难以落地生根。所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等被奉为经典的大学理念一直都没能渗入中国大学的血脉骨髓,得到长足发展。 与中国近代大学相比,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在相关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环境的形成之下产生的。无论是教俗共举的加洛林文化,还是宗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都在11世纪开始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封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室内抗性筛选 In vitro adaptation to tebuconazole in Ustilaginoidea virence strains 姓 名黄进学号060801024专业动植物检疫 指导教师罗朝喜职称教授 中国·武汉二○一○年六月

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室内抗性筛选In vitro adaptation to tebuconazole in Ustilaginoidea virence strains 学生姓名:黄进 学生学号:060801024 学生专业:动植物检疫 指导教师:罗朝喜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二○一○年六月

摘要..........................................................................................................................................II Abstract...................................................................................................................................III 关键字.....................................................................................................................................III 1前言 (1) 1.1稻曲病菌 (1) 1.2戊唑醇 (3) 1.3病原菌室内抗性筛选 (5) 2材料与方法 (5) 2.1试验材料 (5) 2.2实验内容 (5)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5) 2.4讨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 附录 (10)

浅谈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主体性及其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

比较 教育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12期 总第163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前,历史上称为中世纪,由于这一时期反动的农奴制、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封建专制主义并存,人们习惯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但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没有它,就不可能孕育出近代的资本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而中世纪大学的作用尤为突出。中世纪大学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其独立自主性及大学自治精神上,分析其在这方面的特征,可为我们现代大学发展提供指引。 一、中世纪大学主体性的表现 主体性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使用的概念,它的基本特征包含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大学主体性的表现主要包含大学的独立性、办学的自主性和大学的自治。 1.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会和世俗封建主长期控制教育,致使教育发展缓慢,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为了从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控制下摆脱出来,取得自由,大学需要独立。为此,大学展开了与罗马教会、世俗封建主的斗争。 (1)独立审判权。1158年弗累德利克一世发布谕旨,维护波隆那大学学生的利益。其中规定“大学生可以自由通行,不受阻碍,保证大学所在地的安全,不受侵犯。侵犯大学,使大学蒙受损坏者,须课以四倍罚款,赔偿给大学。连大学的信使也享有同样权利”。谕令又规定“大学教授有裁判权。凡外人与大学生发生诉讼时,均由大学审理”,结果外人一定败诉。此后这项特权先后授予各地的大学。 (2)免除赋税及兵役权。大学师生享有免除赋税及服兵役的特权。公元1385年海德堡大学成立时,洛伯特一世曾许可大学师生免除各种义务或捐税。大学的师生们也逐渐享受了只有贵族和教士才能享有的待遇。大学师生不仅获得了免税的权利,也获得了免除兵役的权利,包括为了保卫城镇而参加民兵团的义务。 (3)罢课及迁徙权。欧洲中世纪大学最初的特权就是罢教、 罢课和迁徙权。如果中世纪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同大学所在地的城市当局或教会发生矛盾,或者教学、研究和学习活动受到干预时,学生和教师往往分别以罢课、罢教的形式来表示抗议和不满。如果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就以迁移大学校址的形式表示抗议。 2.中世纪大学的内部自治性 (1)自我管理权。中世纪大学领导体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这类大学由学生出任校长,主管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另一种是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先生型大学”。这类大学由教师出任校长,掌管校务,制定教学工作范围、确定和管理学生、举行考试、授予学位等。这两类学校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外界干涉学校的生活,极力维护自己管理自身事务的权利。 (2)参政权、颁发许可证、教师资格审查权和授予学位权。一般中世纪大学有4~5个由不同学科教授组成的“教授会”。每个“教授会”推选一名主任,与在学生团体中产生出来的“同乡会”顾问共同推选出大学校长。由此可见,大学教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大学行政管理,大学校长的选举是与大学教授参政密切相关的。 此外,某些大学享有颁发许可证的特权和教师资格审查权。如1292年,教皇尼古拉斯四世颁布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系科担任教学工作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须考试和检查。中世纪大学学位的授予由大学的教授团负责。学生获得学位后,可以在各大学间通行。这项特权的授予促进了大学学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 (3)学术自由——中世纪大学主体性的核心。学术自由主要指大学成员教学与研究的自由。早在公元33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曾赐给医生和教师以特权,这是中世纪对大学教授和学生授予特权的基础。1158年,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颁布了一项保证学者安全活动的法令,规定学者在国内受到保护, 浅谈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主体性及其对现代高等 教育的借鉴意义 丁 辉 摘要:诞生于12世纪的西欧中世纪大学,不仅谱写了中世纪教育制度最辉煌的篇章,而且也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作出的独创性贡献。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其在“黑暗时代”的主体性。中世纪大学的主体性主要是指其办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代。研究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自治精神等方面,对于现代大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独立自主性;大学自治;学术自由 作者简介:丁辉(1984-),女,山东日照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湖北 武汉 430074)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12.089

大学体育考试题库完整

基础理论试题 作者:体育部来源:体育部发布日期: 2010-11-19 总访问量: 1662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C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C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B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B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 A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 B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 B 、降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 原因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 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 目录 一、摘要 二、中世纪大学介绍 三、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1、政治原因 2、经济原因 3、社会、文化原因 四、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定义的特点 2、教师的特点 3、国际性的特点 五、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 一、 摘要:欧洲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到公元1453这段时间。由C·沃伦·霍利斯特(C.Warren Hollister)所着的《欧洲中世纪史》将欧洲中世纪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称为中世纪早期,时间约为公元500到公元1000,在此阶段,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开始基督教信奉,罗马由此皈依基督教,罗马古典文化开始与基督教文化融合,后野蛮民族诸如日耳曼人,高卢人开始入侵西欧,西罗马帝国日渐衰弱,渐渐出现欧洲。第二

阶段即中世纪中期,时间约为公元1000到公元1300,此阶段为中世纪最繁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变化以及进步。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中世纪晚期,约从公元1300到1500,在此期间,西欧一片衰弱颓败之势,朝廷四分五裂,英法战争长达百年之久,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政治、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社会瘟疫横行,人名苦不堪言,但是文艺过后,欧洲文化重现生机,生机勃勃。 二、中世纪大学介绍 早在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某些地方与其相似的人类高等教育早就存在,从古代东方的私塾、泮官到西方古罗马的法律学校,哲学学校等等。但这些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又与中世纪大学截然不同。“大学”这个词源于拉丁语“university”,university是行会的意思,在12世纪到14世纪经常被用于表示一些合作性的团体如手艺人行会,自治团体以及教师或者学生行会,一直到十四世纪才被用来指大学。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具体时间以及不可追溯了,因为许多东西都是逐渐形成的,产生时间与发展期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难以界定的,而且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人们往往在口耳相传间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使真正的产生时间与所说的产生时间相距甚远。比如说大学,早期中世纪大学为了名声,生源,往往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历史往前追溯,就像巴黎大学认为自己是由查理曼大帝建立的。但是多数研究中世纪历史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中世纪大学大概产生于11世纪末或12世纪,且在11到15世纪不断兴起。 三、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社会科学类) 1998年7月,校学位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先答辩后装订的规范管理,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印制质量。具体做法是:在博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之前,以简装(线装或钉书机装订)本提供给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使用。待答辩后再修改,正式装订。为了规范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特制定本写作指南,务请各位研究生在写作论文前认真阅读并遵照执行。 1.论文组成要素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一本完整的论文包括:封面、扉页、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几个部分,必要时还可在参考文献后添加1个或数个附录。 2.论文印制规格和质量要求 论文的开本为A4纸,其尺寸为297 mm×210 mm,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2mm、右边距25mm、页脚15mm,定稿后用优质A4纸双面或单面复印(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 论文文字均采用宋体字按统一标准编排。标题、图题、参考文献、附录用5号宋体字,脚注用小5号宋体字,行间距可根据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标题段前段后各6磅,同一级的标题,要采用同样的字号与字体,所有的正文文字应采用同一字号与字体。标题级别一般不超过三级为宜。一类标题用3号宋体字,二类标题用小3号字,宋体字,三类标题用4号宋体字。其余文字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1.25倍的行间距,不设段前段后。 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启始一行不放在前一页。在Miccrosoft word编辑软件下实现的方法是:在“格式”下拉框中选“段落”,在“段落”列表中选“换行与分页”,然后选中“孤行控制”即可。 所有的表图,包括标题、图题和脚注等,都应尽可能放在同一页,以保持表图的完整性。 论文正式输出要认真仔细地校对,避免出现错误。打印出的论文中不应出现手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