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脲酶活性

脲酶活性

脲酶活性
脲酶活性

随着膨化技术在饲料工业中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饲料生产商在配方中使用膨化大豆粉,与其它蛋白资源一样,大豆的适度熟化非常重要,熟化程度低会含抗胰蛋白酶等营养抑制因子,熟化度过高又会导致氨基酸利用率低。判断膨化大豆粉是否合格的主要指标是脲酶活性。脲酶活性是指:在30±5℃和PH值等于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膨化大豆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脲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并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因此,尿酶活性用来作为膨化大豆加热是否合适的间接估测指标。脲酶活性没有负值,最低为0。在我国现行的国标推荐值为0.3,在美国一般认为以不超过0.2为宜,并且针对日粮中有尿素的反刍动物而言不得超过0.12,当然对于家禽和猪0.3或稍高都可以接受。国内很多大企业一般均采用0.2。

实验室定量测定脲酶活性的方法较复杂,有滴定法和pH增值法两种,已有研究表明两者对同一样品测得的数值也不相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快速而简单的简易判定方法定性地估测脲酶活性,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一.液态法

1.原理:大豆制品中的脲酶可使尿素分解成氨,会使酚红指示剂改变颜色。

2.试剂

2.1尿素:GB696,分析纯。

2.2酚红指示剂

2.2.1称取0.1g酚红,加1.43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研钵中研磨以促溶解;

2.2.2转移至250mL定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3.操作方法

3.1取0.2g粉末样品,置于25mL比色管中。

3.2加0.02g尿素,加酚红指示剂2滴,再加水20mL,充分摇匀15s。

3.3记录粉红色出现时间,并根据时间判断尿酶活性,颜色出现时间应少于

15min。

颜色出现时间脲酶活性

1min 极强

1~5min 强

5~15min 稍有

15min 无

同时作空白对照试验。

样品空白(不加尿素)及试剂空白(不加样品),只有上述空白正常时,即酚红指示剂不改变颜色,试验结果才是可靠的。

一般企业认为7、8分钟变色较为合适。

二、半固态法

1.原理:大豆制品中的脲酶可使尿素分解成氨,会使酚红指示剂改变颜色。

2.试剂

2.1稀硫酸(H2SO4)0.2N。

2.2尿素一酚红试剂

2.2.1将1.2克酚红溶解于30ml0.2N的NaOH中;

2.2.2用蒸馏水将之稀释至约300mL;

2.2.3加入90g尿素(分析纯)并溶解之;

2.2.4用蒸馏水稀释至2L;

2.2.5加入14mL 1.0N的H2SO4或70mL o.2N的H2SO4;

2.2.6用蒸馏水稀释至最后体积3L;

2.2.7溶液应具明亮的琥珀色。

3.操作方法

3.1在一个150ml的烧杯中倒入少量试剂,注意溶液必须呈明亮的琥珀色。若溶液已转变为深桔红色,滴人稀硫酸溶液并搅拌之,直至溶液再度呈琥珀色。

3.2量一匙粉末样品,放置于培养皿中。

3.在样品上加入两匙试剂,轻轻搅拌,将样品平铺于培养皿中。若仍有干样品斑点,则再加入试剂,直至将样品浸湿。

4.放置5分钟后观察:

a. 没有任何红点出现:再任其放置25分钟,若仍无红点出现,说明大豆粉过熟。

b. 有少量红点:少量尿素酶活性,可用。

c. 样品表面约有25%为红点覆盖:少量尿素酶活性,可用。

d. 豆饼表面约有50%为红点覆盖:尿素酶活性较高,不可以使用。

e. 豆饼表面的75%-100%为红点覆盖:尿素酶活性很高,样品过生,不能使用。

以上两种简易脲酶活性估测方法在国内各饲料厂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后者在膨化大豆粉生产的在线检测上很普遍。尽管这两种方法原理一样,但是,因其操作过程差异,所以对膨化大豆粉品质的反映内容也不尽相同。

三、液态法和半固态法之比较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脲酶活性快速检测方法没有行业约定俗成的名称,笔者接触过的企业均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对前者可以称之为“试管法”,后者称之为“表面皿法”,根据其实施的过程及样品的状态,笔者将其区分为“液态法”和“半固态法”。

从实施方法来看,液态法是过程检测,从开始一直到规定时间段结束,而半固态法属于断点检测,是5分钟后看结果;液态法通过控制各个体合格,总体自然合格,而半固态法要求的是总体符合统计学上的合格,即允许部分个体不合格。简单地说,液态法要求每一个微粒的熟化程度均要满足5分钟以内不变色,如果一个不合格,整个批次为不合格;而半固态法允许部分微粒在5分钟内变色,部分不合格,总体可以是合格的。从这点上来说,液态法对膨化大豆粉的品质要求更高,控制更严格,不仅要求熟化,而且要均匀熟化。举例说明,如果在熟化完全的大豆粉样品中掺入微量(可以是一粒)生大豆粉,液态法会立即变色从而判定为不合格,而半固态法只是增加了一个变色点,总体上仍是合格的。

从上可以看出,这两种检测方法对膨化大豆粉品质的反映内容是不一样的。半固态法反映的是产品符合统计学上的合格,而液态法反映的是完全合格。这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膨化设备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液态法要求设备能均匀熟化,而半固态法允许产品出现部分不合格,只要总体上符合就可以,对膨化设备的要求自然要低。

可能会有人疑问,膨化大豆粉出来的不都应该是均匀一致的吗?其实不然,物料在膨化机内受到湿、热、机械剪切的共同作用从而熟化,机械剪切对膨化大豆粉所起的作用大约能占三成多,如果结构设计上缺陷或部件磨损,就会导致熟化不均匀。目前湿法膨化大豆粉的出料温度大都在135度左右(对家禽和猪要求可能低点),六年前,笔者曾遇到过膨化大豆粉出料温度在170度,用液态法检测仍不合格,出来的料有熟的,有褐变的,还有少许夹生的,如果用半固态法检测,估计就合格了。次年,一膨化厂使用某企业膨化机生产膨化大豆粉,因不熟被退货六十吨,根据大部分企业采用半固态法检测的情况,将其以一定比例掺入熟化料中,最终符合统计学上的合格。上述事件,大概就是这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实践意义吧。

脲酶urease(水解酶):

脲酶试验原理:

存在于大多数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里。它是一种酰胺酶、能酶促有机物质分子中酶键的水解。脲酶的作用是极为专性的,它仅能水解尿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和碳酸。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高,中性土壤脲酶活性大于碱性土壤。人们常用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状况。

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脲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测定生成的氨量,也可以通过测定未水解的尿素量来求得。本方法是测定生成的氨量。

试剂:1)甲苯

2)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柠檬酸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6)氮的标准溶液:a 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配置好的氮溶液10ml,定容至100ml,即稀释了10倍,吸取1,3,5,7,9,11,13ml移至50ml容量瓶,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仔细混合,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将着色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进行比色测定,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

取新鲜土壤7份,每份30g,装于棕色广口瓶中,先将1,3-二氯丙烯溶于丙酮(定量),6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均为1.5ml的1,3-二氯丙烯,使之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别为1、10、50、100、200、500μg/g,另1份相应加入1.5ml

的丙酮作为对照,然后调节土壤的含水量至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记录此时重量,以便补充水分)。放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后第0d、1d,5d,10d (前10d密封,后来测定的敞口)、20d,30d,40d,50d分别取土样检测脲酶的活性。取样前,反复旋转广口瓶,混匀土样,一个处理随机取3个重复。

1) 称取5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100ml容量瓶中。

2) 向容量瓶中加入1ml甲苯(以能全部使土样湿润为度)并放置15分钟

3) 之后加入10ml 10%尿素溶液和2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并仔细混合

4) 将容量瓶放入37摄氏度恒温箱中,培养24h

5) 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摄氏度水稀释至刻度,仔细摇荡,并将悬液用致密滤纸过滤于三角瓶中。

6) 显色:吸取3ml滤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震荡,然后加入4ml苯酚钠,仔细混合,再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溶液呈现(青定)酚的蓝色。

7) 1h内在((青定)酚的蓝色在1h内保持稳定)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液槽,于578nm处将显色液进行比色测定。

8) 无土对照:不加土样,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以检验试剂纯度,整个实验设置一个对照

9)无基质对照:以等体积的水代替基质,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每个土样都设此对照。

结果计算:土壤脲酶活性以24小时后100g土壤中NH3-N的毫克数表示。

M=(X样品-X无土-X无基质)*100*10

式中:M-土壤脲酶活性值

X样品――样品实验的光密度值在标准曲线上对应的NH3-N毫克数

X无土――无土对照实验中的光密度值在标准曲线上对应的NH3-N毫克数

X无基质――无基质对照实验中的光密度值在标准曲线上对应的NH3-N毫克数

100 ――样品定容的体积与测定时吸取量的比值

10 ――酶活性单位的土重与样品土重之比值

注意事项:当脲酶活性为3-80微克NH3-N时,本法能获得可靠结果。当脲酶活性小于3微克NH3-N,培养时间需增至24小时(已经24h了)(计算时应考虑这一点)

计算:脲酶活性以24h后1g土壤中NH3-N的mg数表示。

NH3-N(mg)=a*2

A:从标准曲线查得NH3-N毫克数

2 :换算成1k土的系数。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得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的活性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意义。 2. 掌握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靛酚蓝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4+-N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之间。 靛酚蓝反应原理如下: NH3 + OCl——NH2 Cl +OH- 三、实验试剂 1) 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蒸馏水溶至100ml。 2)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柠檬酸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3)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4)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5)氮的标准溶液(0.1mg/ml):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四、实验过程 1.标准曲线的测定 吸取10ml氮的标准溶液定容至100ml,摇匀。从其中分别吸取0,1.00,3.00,5.00,7.00,10.00ml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充分混合。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将显色液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以1cm比色皿进行比色测定,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以标准溶液氮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土样中脲酶活性的测定 分别称取2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3个100ml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1ml甲苯,以使土样全部湿润为宜。放置15分钟后,加入5ml 10%尿素溶液和1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并摇匀。将锥形瓶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荡,并将悬液用滤纸过滤到锥形瓶中。 设置有土无基质对照,即考察各种溶液和土壤中氨氮存在带来的影响。相当于其他实验中所做的空白对照。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 一、原理 脲酶存在于大多数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里。它是一种酰胺酶作用是极为专性的,它仅能水解尿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和二氧化碳、水。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高,中性土壤脲酶活性大于碱性土壤。人们常用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状况。 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脲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测定生成的氨量,也可以通过测定未水解的尿素量来求得。本方法以尿素为基质,根据酶促产物氨与苯酚—次氯酸钠作用生成蓝色的靛酚,来分析脲酶活性。 二、试剂 1)甲苯 2)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g柠檬酸和147.5g氢氧化钾(KOH)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g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ml甲醇和18.5ml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ml(A液),存于冰箱中;27gNaOH溶于100ml水(B液)。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A液、B液各20ml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6)氮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4717g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 氮的标准液;再将此液稀释10倍(吸取10ml标准液定容至100ml)制成氮的工作液(0.01mg/ml)。 三、操作步骤 称取5g土样于50ml三角瓶中,加1ml甲苯,振荡均匀,15min后加10ml10%尿素溶液和20ml PH 6.7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摇匀后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过滤,过滤后取1ml滤液加入50ml容量瓶中,再加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在分光光度计与578nm波长处比色。(靛酚的蓝色在1h 内保持稳定)。 标准曲线制作:在测定样品吸光值之前,分别取0、1、3、5、7、9、11、13ml氮工作液,移于50ml容量瓶中,然后补加蒸馏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波长处比色。然后以氮工作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注意事项: 1、每一个样品应该做一个无基质对照,以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基质,其他操作与样品 实验相同,以排除土样中原有的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整个实验设置一个无土对照,不加土样,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以检验试剂纯

脲酶活力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实验四 脲酶活力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一、实验原理 脲酶催化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最适反应pH 7.0 。反应式: (NH 2)2CO+ H 2 O 脲酶 2NH 3 + CO 2 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配合物,其吸光度与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以测定服酶的活力大小。反应式: NH 3·H 2O +2K 2HgI 4 + 3KOH HgO ·HgNH 2I +7KI + 3H 20 (纳氏试剂) (碘化氨氧合汞) 二、实验步骤 将待测酶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适当稀释后,按下述顺序操作: 取3 支干净干燥试管,编号:1、空白;2、标准;3、样品。按下表步骤加入实(7)从样品管加尿素开始计时,准确反应5min ,立即向样品管(3号管)加1 mol ·L -1 H 2SO 4 1.00mL ,终止反应。 三、结果计算 脲酶活力(U · mL -1) = ( A 3 - A 1 )* 标准管中的NH 3微摩尔数 ( A 2 - A 1 ) * min * 酶样品毫升数 式中:n 为酶样品的稀释倍数 四、仪器和试剂 1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器、试管等。 2 、“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大豆脲酶”实验中制备的脲酶提取液和粗酶液,用磷

酸盐缓冲液适当稀释。 3 、3 %尿素底物溶液:3g 高纯尿素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 。 4 、磷酸盐缓冲液(pH7.0):6.70 g Na2HPO4 ·2 H2O , 3.2 5 g KH2PO4 ,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 mL 。 5 、1 mol·L -1 H 2SO 4 溶液:56mL 浓硫酸,缓慢加入盛有约600 mL 蒸馏水的容 量瓶中,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6 、硫酸铵标准溶液:称取在60°C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硫酸铵1.322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此溶液含NH3为40μmol·mL-1。 7 、纳氏试剂:分别溶解3 . 5g 氯化高汞(HgCl2)于20mL热蒸馏水,10g碘化钾于5 mL水中,再将前者慢慢倒入碘化钾溶液中,不断搅拌,直至出现微红色的少量沉淀为止。向此液中加70 mL30% KOH ,不断搅拌,再滴HgCl2溶液至出现红色沉淀为止。混匀,静置过夜,倾出清液贮于棕色试剂瓶(用橡皮塞)中放置暗处保存。 在有碘化汞情况下,可溶10 g HgI2和7 g KI于少量蒸馏水中,另溶16 gNaOH 于50mL 水中,待冷却后,将前者慢慢倒入其中,边加边搅拌,最后用水定容至100 mL 。过夜澄清后,倾出上清液存于棕色试剂瓶中。(配置方法之二)

脲酶活性的测定

大豆制品中脲酶活性的测定 定性法: 酚红法 一、原理: 酚红指示剂在pH 6.4-8.2时由黄变红,大豆制品中所含的尿素酶在pH=7.0,T=30℃时可将尿素水解产生氨,释放的氨可使酚红指示剂变红,根据变红的时间长短来判断脲酶活性的大小。 二、仪器和试剂: 粉碎机:粉碎时不产生强烈发热; 分析天平; 25ml纳式比色管; 恒温水浴锅; 0.1%酚红指示剂:0.1g苯酚红溶于100ml 95%乙醇溶液; 结晶尿素; 三、方法: 将试样粉碎,准确称取0.05±0.001g试样于25ml纳式比色管,加入0.2g结晶尿素及5滴酚红指示剂,加入25ml蒸馏水,摇动10s,立即置于30±0.5℃水浴锅中,开始计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min 后,取出比色管,摇匀,观察溶液颜色。 空白试验:不加尿素,其他同上。 品质判定:如果溶液为明显的粉红色,则认为该大豆制品脲酶活性超标,为不合格产品。

?0-1min变红,活性非常强(>1.0); ?1-2min变红,活性大概0.5-1.0; ?2-5min变红,活性大概0.3-0.5。 四、注意事项: 1.粉碎样品时,不应产生大量热,否则会影响结果判定; 2.称量样品时,一定要将样品混合均匀,否则会造成试验误差; 3.试样和空白试验同时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时间影响。

尿素-酚红法 一、原理: 酚红指示剂在pH 6.4-8.2时由黄变红,大豆制品中所含的尿素酶可将尿素水解产生氨,释放的氨可使酚红指示剂变红,根据变红样品占所有样品的比例来判断脲酶活性的大小。 二、仪器和试剂: 表面皿; 0.2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8g氢氧化钠溶于100ml蒸馏水; 1.0N硫酸溶液:移取7.0ml浓硫酸溶于500ml蒸馏水; 尿素-酚红试剂:用500ml烧杯将0.8g酚红溶于20ml 0.2N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约300ml,加入60g尿素,并溶解之,转移至2L容量瓶,冲洗烧杯数次,加蒸馏水至约1.5L,加入9.4ml 1.0N 硫酸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2L;此时溶液应具有明亮的琥珀色;(过段时间溶液会变为深橘红色,可滴入稀硫酸溶液搅拌之,直至溶液再次变为琥珀色) 三、方法: 将一满匙样品放入表面皿中,摊平,将以调好的尿素-酚红试剂滴入表面皿中的样品上,直至完全浸湿,停留5min,观察样品的颜色反应。如果红斑面积多于20%,则认为该样品脲酶活性超标,为不合格产品。 四、注意事项: 1.对于样品较粗、具有大块状的样品,最好将其稍微粉碎,亦不

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方法及部分样品配制详细请参考《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土壤酶及其研究法》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取样后混匀,用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磨细过2mm筛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备测。 1.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1.1.脲酶采用靛酚蓝比色法 方法原理:本法基于以尿素为基质,酶促水解生成的氨与酚类化合物起反应生成蓝色的靛酚,颜色深度与氨含量相关,用于尿酶活性的测定。 操作步骤:取10g风干土,置于100ml三角瓶中,加2ml甲苯,15min后加10ml 10%尿素液和20ml pH6.7柠檬酸盐缓冲液。摇匀后在37℃恒温箱中培养3h。按此操作,进行以水代替基质,及无土壤的基质对照测定,过滤后取0.5ml滤液于50ml比色管中,然后按绘制标准曲线显色方法进行比色测定。 氮的标液:精确称取0.4717g硫酸按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则得1ml含0.1mg氮的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时,可将此液稀释10倍供用。 pH6.7柠檬酸盐缓冲液:用368g柠檬酸溶于600ml水,另取295g氢氧化钾溶于水,再将二种溶液混合,然后用1M的氢氧化钠调节pH到6.7,定容到2L。 苯酚溶液:称取苯酚(C6H5OH)10g和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100mg稀释至1L。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化学纯)10g、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 化学纯)7.06g、磷酸钠(Na3PO4·12H2O, 化学纯)31.8g 和52.5g·L-1次氯酸钠(NaOCl,化学纯,即含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10mL 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标线绘制:取稀释的标准液0、l、2、4、6、8、10ml,移于50rn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蒸馏水至20mL。再加4mL苯酸钠溶液和4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30min后显色,定容。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比色。根据光密度值与溶液浓度绘制标线。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 脲酶试验原理:存在于大多数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里。它是一种酰胺酶、能酶促有机物质分子中酶键的水解。脲酶的作用是极为专性的,它仅能水解尿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和碳酸。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高,中性土壤脲酶活性大于碱性土壤。人们常用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状况。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脲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测定生成的氨量,也可以通过测定未水解的尿素量来求得。本方法是测定生成的氨量。 试剂: 1)甲苯 2)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柠檬酸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6)氮的标准溶液:a 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

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配置好的氮溶液10ml,定容至100ml,即稀释了10倍,吸取1,3,5,7,9,11,13ml移至50ml容量瓶,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仔细混合,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将着色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进行比色测定,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取新鲜土壤7份,每份30g,装于棕色广口瓶中,先将1,3-二氯丙烯溶于丙酮(定量),6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均为1.5ml的1,3-二氯丙烯,使之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别为1、10、50、100、200、500μg/g,另1份相应加入1.5ml的丙酮作为对照,然后调节土壤的含水量至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记录此时重量,以便补充水分)。放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后第0d、1d,5d,10d(前10d密封,后来测定的敞口)、20d,30d,40d,50d分别取土样检测脲酶的活性。取样前,反复旋转广口瓶,混匀土样,一个处理随机取3个重复。 1) 称取5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100ml容量瓶中 2)向容量瓶中加入1ml甲苯(以能全部使土样湿润为度)并放置15分钟 3)之后加入10ml 10%尿素溶液和2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并仔细混合 4)将容量瓶放入37摄氏度恒温箱中,培养24h 5)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摄氏度水稀释至刻度,仔细摇荡,并将悬液用致密滤纸过滤于三角瓶中。

增值尿素对氨挥发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0,6:60~62,71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09-12-27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2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0B03、2006BAD10B08、2008BADA4B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0803030)。 作者简介:孙凯宁(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元素循环与环境、新型肥料的研究工作。E -mail:sunkaining -123@1631com 3通讯作者:李絮花(1964-),女,教授,从事植物营养调控和机理研究。E -mail:lixh@sdau 1edu 1cn 增值尿素对氨挥发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孙凯宁1 ,袁 亮2 ,李絮花 13 ,林治安2,赵秉强 2 (1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通过向普通尿素中添加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增值剂,利用熔融造粒工艺研制出不同类型的增值尿素新产品,在25℃、土壤培养条件下与普通尿素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增值尿素的氨挥发、土壤脲酶活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4周后,与普通尿素(U )相比,增值尿素品种F -5和H -5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了1512%和1313%,其中前者推迟了氨挥发高峰出现的时间,两者显著降低了氨挥发的峰值,且在整个培养期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F -5和H -5品种在施肥后的前1周都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延缓了尿素态氮在土壤中的转化进程。与普通尿素相比,F 类和H 类增值尿素在减少氨挥发损失和抑制脲酶活性方面表现效果良好。 关键词:增值尿素;土壤培养;氨挥发;脲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S1431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6-0060-04 Effects of Value -added Urea on Ammon i a Vol atili zati on and Soil Urease Acti vity S UN Kai -ning 1 ,Y UAN L iang 2 ,L I Xu -hua 13 ,L I N Zhi -an 2,Z HAO B ing -qiang 2 (1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Shando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21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 egional Planning,CAAS,B eijing 100081,China ) Abstract Soil incubati on under 25℃was app lied t o study the a mmonia volatilizati on and s oil urease ac 2tivity of nor mal urea and value -added urea which was manufactured by melted urea with different organic syn 2ergists 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lue -added urea F -5and H -5decreased the accumulati on of a mmo 2nia volatilizati on by 1512%and 1313%compared t o the nor mal urea 1The peak of a mmonia volatilizati on was deferred by the treat m ent F -5and the peak value was br ought down by the t w o treat m ents whose variati on curve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1The treat m ent F -5and H -5could inhibit the s oil urease activity and p r ol ong the release ti m e of urea 1Compared with nor mal urea,the effects of F and H value -added urea on the a mmo 2nia volatilizati on reducti on and the s oil urease activity inhibiti on were significant 1 Key words Value -added urea;Soil incubati on;Ammonia volatilizati on;Soil urease activity 尿素是一种中性有机氮肥,是国内外肥料市 场最重要的固体氮肥之一[1] 。通常认为,尿素水解后引起的氨挥发是北方旱田损失尿素氮的主要途径[1~3] 。但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尿素氮的挥发 损失率不同[4~6] 。 一般认为,除酸碱度等土壤条件外,尿素氮的 挥发损失主要与土壤脲酶活性有关[7,8] 。脲酶是土壤中的主要酶类之一,对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和肥效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脲酶活性强弱直接 影响土壤氨挥发损失[9] 。另据全国化肥网资料

脲酶的测定方法

一、脲酶测定(比色法) 脲酶是对尿素转化起关键作用的酶,它的酶促反应产物是可供植物利用的氮源,它的活性可以用来表示土壤供氮能力。 1、试剂配制: (1)pH6.7柠檬酸盐溶液:取368g柠檬酸溶于600mL蒸馏水中,另取295g 氢氧化钾溶于水,再将两种溶液合并,用1N氢氧化钠将pH调至6.7, 并用水稀释至2L。 (2)苯酚钠溶液:称取62.5g苯酚溶于少量乙醇中,加2mL甲醇和18.5mL 丙酮,后用乙醇稀释至100mL(A液),保存再冰箱中。称取27g氢 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B液),保存于冰箱中。使用前,取A、B 两液各20mL混和,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备用。 (3)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制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1.9g次氯酸钠溶于1L水中)溶液稳定。 (4)10%尿素溶液:10g尿素溶于100mL水中。 (5)N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4717g硫酸铵溶于水稀释至1L,则得1mL 含0.1mgN的标液,再将此液稀释10倍制成氮工作液(0.01mg/mL)。 2、操作步骤 称取5g土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1mL甲苯处理,加塞塞紧轻摇15min; 往瓶中加入5mL10%尿素液和10m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仔细混匀。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h。然后用热至38℃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甲苯应浮在刻度以上),摇荡,将悬液过滤。取滤液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然后加入4mL苯酚钠溶液,并立即加入3mL次氯酸钠溶液,加入每一试剂后,立 即将混合物摇匀,20min后,将混合物稀释至刻度,在波长578nm处测定吸光值。脲酶活性以样品所得的吸光值减去对照样品吸光值之差,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氨态 氮量。

实验五 固定化脲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五固定化脲酶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方法,有振荡测定法、酶柱测定法和连续测定法等多种方法。常用的振荡测定法,是将一定质量的固定化酶放在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底物溶液,在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下,振荡或搅拌反应系统,反应一定的时间后,取出一定量的反应液,进行酶活力测定。酶活力测定的反应原理和方法与溶液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相同:脲酶催化尿素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最适反应pH 7.0。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配合物,其吸光度与氨浓度成正比。故可测定脲酶活力的大小。 二、仪器和试剂 1、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移液管,比色皿及其他常规仪器 2、实验四制备的固定化脲酶 3、磷酸缓冲液(pH 7.0):6.7 g Na2HPO4.2H2O,3.25 g KH2PO4,溶于蒸馏 水并定容至100 ml 4、3%尿素溶液:3 g尿素溶于磷酸缓冲液中,并定容至100 ml 5、标准氨溶液:称取在60℃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硫酸铵1.322 g,蒸馏水溶 解并定容至100 ml。此溶液含NH3为40 μM 6、1 M H2SO4溶液:56 ml浓硫酸,缓慢加入盛有600 ml蒸馏水容量瓶中, 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00 ml 7、纳氏试剂:称取16 g氢氧化纳,溶于50 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 称取7 g碘化钾和10 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 注入氢氧化纳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 mL,过夜澄清后,倒出上清液贮 于棕色瓶中,密塞保存。 三、实验步骤 1、将实验四中得到的凝胶包埋脲酶重新称重(m1)。取0.3-0.5 g,切碎。 2、取两支试管编号(1号空白管,3号样品管),分别称取凝胶包埋脲酶100 mg(m2)置于两管中,各加入蒸馏水9 ml,磷酸缓冲液1 ml,于30℃水 浴中保温5 min。

土壤酶的测定方法

参考关松萌等编制的土壤酶及其研究法 一、土壤蔗糖酶 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1、试剂的配制 ①3,5- 二硝基水杨酸溶液:称0.5g二硝基水杨酸,溶 于20ml2N氢氧化钠和50ml水中,加30g的酒石酸钾钠,用水稀释至100ml.(不超过七天) ②pH5.5磷酸缓冲溶液:1/15M磷酸氢二钠 (11.867gNa2HPO4.2H2O溶于1L蒸馏水中)0.5ml加1/15M磷酸二氢钾(9.078g KH2PO4溶于1L蒸馏水中)9.5ml即成。 ③8%蔗糖溶液。 ④甲苯。 ⑤标准葡萄糖溶液:将葡萄糖先在50—58℃条件下,真 空干燥至恒重。然后取500mg溶于100ml苯甲酸溶液中(5ml还原糖/ml),即成标准葡萄糖溶液。再用标准溶液制成1ml含0.01—0.05mg葡萄糖工作溶液。 标准曲线绘制:取1ml不同浓度的工作液,并按与测定蔗糖酶活性同样的方法进行显色,比色后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成标准曲线。 2、操作步骤称5g风干土,置于50ml的三角瓶中,注入 15ml8%蔗糖溶液,5ml pH5.5磷酸缓冲溶液和5滴甲苯。摇匀混

合物后,放入恒温箱,在37℃下培养24h。到时取出,迅速过滤。 从中吸取滤液1ml,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3ml3,5- 二硝基水杨酸溶液,并在沸腾的水浴锅中加热5min,随即将容量瓶移至自来水流下冷却3min。 溶液因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而呈橙黄色,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并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508nm处进行比色。 为了消除土壤中原有的蔗糖、葡萄糖引起的误差,每一土样需做无基质对照,整个实验需做无土对照。 无土对照:不加土样,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 无基质对照:以等体积的水代替基质,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 3、结果计算蔗糖酶活性以24小时后1g土壤葡萄糖的毫 克数表示。 葡萄糖(毫克)=a×4 式中:a——从标准曲线查得的葡萄糖毫克数 4——换算成1g土的系数 二、土壤淀粉酶 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1、试剂配制 ①1%淀粉。 ②甲苯。

两种脲酶活性定性测定方法及比较

两种脲酶活性定性测定方法及比较 随着膨化技术在饲料工业中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饲料生产商在配方中使用膨化大豆粉,与其它蛋白资源一样,大豆的适度熟化非常重要,熟化程度低会含抗胰蛋白酶等营养抑制因子,熟化度过高又会导致氨基酸利用率低。判断膨化大豆粉是否合格的主要指标是脲酶活性。脲酶活性是指:在30±5℃和PH值等于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膨化大豆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脲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并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因此,尿酶活性用来作为膨化大豆加热是否合适的间接估测指标。脲酶活性没有负值,最低为0。在我国现行的国标推荐值为0.3,在美国一般认为以不超过0.2为宜,并且针对日粮中有尿素的反刍动物而言不得超过0.12,当然对于家禽和猪0.3或稍高都可以接受。国内很多大企业一般均采用0.2。 实验室定量测定脲酶活性的方法较复杂,有滴定法和pH增值法两种,已有研究表明两者对同一样品测得的数值也不相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快速而简单的简易判定方法定性地估测脲酶活性,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一.液态法 1.原理:大豆制品中的脲酶可使尿素分解成氨,会使酚红指示剂改变颜色。 2.试剂 2.1尿素:GB696,分析纯。 2.2酚红指示剂 2.2.1称取0.1g酚红,加1.43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研钵中研磨以促溶解; 2.2.2转移至250mL定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3.操作方法 3.1取0.2g粉末样品,置于25mL比色管中。 3.2加0.02g尿素,加酚红指示剂2滴,再加水20mL,充分摇匀15s。 3.3记录粉红色出现时间,并根据时间判断尿酶活性,颜色出现时间应少于15min。 颜色出现时间脲酶活性 1min 极强 1~5min 强 5~15min 稍有 15min 无

脲酶活性

随着膨化技术在饲料工业中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饲料生产商在配方中使用膨化大豆粉,与其它蛋白资源一样,大豆的适度熟化非常重要,熟化程度低会含抗胰蛋白酶等营养抑制因子,熟化度过高又会导致氨基酸利用率低。判断膨化大豆粉是否合格的主要指标是脲酶活性。脲酶活性是指:在30±5℃和PH值等于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膨化大豆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脲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并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因此,尿酶活性用来作为膨化大豆加热是否合适的间接估测指标。脲酶活性没有负值,最低为0。在我国现行的国标推荐值为0.3,在美国一般认为以不超过0.2为宜,并且针对日粮中有尿素的反刍动物而言不得超过0.12,当然对于家禽和猪0.3或稍高都可以接受。国内很多大企业一般均采用0.2。 实验室定量测定脲酶活性的方法较复杂,有滴定法和pH增值法两种,已有研究表明两者对同一样品测得的数值也不相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快速而简单的简易判定方法定性地估测脲酶活性,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一.液态法 1.原理:大豆制品中的脲酶可使尿素分解成氨,会使酚红指示剂改变颜色。 2.试剂 2.1尿素:GB696,分析纯。 2.2酚红指示剂 2.2.1称取0.1g酚红,加1.43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研钵中研磨以促溶解; 2.2.2转移至250mL定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3.操作方法 3.1取0.2g粉末样品,置于25mL比色管中。 3.2加0.02g尿素,加酚红指示剂2滴,再加水20mL,充分摇匀15s。 3.3记录粉红色出现时间,并根据时间判断尿酶活性,颜色出现时间应少于 15min。 颜色出现时间脲酶活性 1min 极强

土壤脲酶活性测定(改良靛酚蓝比色法)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改良靛酚蓝比色法) 一、原理 以尿素为底物,经培养后根据脲酶酶促产物--氨(忽略硝化过程造成的氨氮损失)在碱性介质中与苯酚、次氯酸钠作用生成蓝色的靛酚。该生成物数量与氨浓度成正比。后即称为靛酚蓝比色法,其结果精确性较高,重现性较好,在脲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二、试剂 1)甲苯 1ml/ps 注:甲苯易挥发,要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操作。 2)5%尿素:称取5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10ml/ps 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g柠檬酸和147.5g氢氧化钾(KOH)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20ml/ps 注:柠檬酸和氢氧化钾混合时大量放热,需小心缓慢混合,冷却后定容。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g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ml甲醇和18.5ml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ml(A液),存于冰箱中;27gNaOH溶于100ml水(B液)。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A液、B液各20ml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ml/ps 注:实际配比为:125g苯酚+4ml甲醇+37ml丙酮+25ml乙醇,混合溶解为A液。54g氢氧化钠溶解为B液,冷却后备用。A+B,定容至1000ml即得苯酚钠溶液。 苯酚有毒,常温下凝固,不宜称取,需小心。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3ml/ps 注:一般次氯酸钠溶液瓶上标注为活性≥5.5%,163.64ml次氯酸钠定容至1000ml。 6)氮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4717g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得到1ml含有0.2mg 氮的标准液;再将此液稀释10倍(吸取5ml标准液定容至100ml)制成氮的工作液(0.01mg/ml)。 二、器材 50ml三角瓶,50ml容量瓶,漏斗,25ml试管,定量滤纸,振荡器,分光光度器 四、操作步骤 1)称取5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50ml三角瓶中,加1ml甲苯,振荡均匀,盖好; 注:实际称取2g土。 2)15min后加10ml 5%尿素溶液和20ml pH 6.7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摇匀后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注:实际使用烘箱,温度控制不稳定,最好采用恒温培养箱。 3)取出后加入20ml的2mol/L KCl溶液,用摇床摇动30min后再离心(4000r/min,20min)。将离心得到的上清液用无氮滤纸过滤; 注:实际加入10ml氯化钾溶液;文献描述水土比为4:1。 4)取滤液3ml于50ml比色管中过滤,加蒸馏水至20ml,再加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 注:实际吸取滤液2ml。 5)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在分光光度计与578nm波长处比色。(靛酚的蓝色在1h内保持稳定);

土壤脲酶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 QS2933 规格:50管/24样 土壤脲酶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S-UE能够水解尿素,产生氨和碳酸。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反应了土壤的氮素状况。 测定原理: 利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脲酶水解尿素产生的NH -N。 3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冰、甲苯(不允许快递)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试剂一:甲苯10mL×1瓶,4℃保存;(自备) 试剂二:粉剂×1瓶,临用前加入2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4℃保存;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 试剂三:液体65mL×1瓶,4℃保存; 试剂四A液:液体1mL×1瓶,4℃保存; 试剂四B液:液体4mL×1瓶,4℃保存;临用前将A液倒入B液中混合,待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 试剂五:液体5mL×1瓶,4℃保存; 样品处理: 新鲜土样自然风干或37度烘箱风干,过30~50目筛。 测定步骤: 2、将培养结束的上清液稀释10倍(取0.1mL上清液,加入0.9mL蒸馏水) 。 第1页,共2页

脲酶活力计算: 标准条件下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 = 0.0915x +0.0373;x为标准品浓度(μg/mL),y为吸光值。 -N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单位的定义:每天每g土样中产生1μg NH 3 脲酶活力(μg/d /g 土样)=(ΔA-0.0373) ÷0.0915×10×V反总÷W÷T =874×(ΔA -0.0373) 10:稀释倍数;T:反应时间,1d;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2mL;W:样本质量,0.25g。 第2页,共2页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的活性 一、实验原理 靛酚蓝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4+-N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之间。 靛酚蓝反应原理如下: NH3 + OCl——NH2 Cl +OH- 三、实验试剂 1) 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蒸馏水溶至100ml。 2)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柠檬酸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3)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4)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9ml—100ml中)5)氮的标准溶液(0.1mg/ml):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6)甲苯 四、实验过程 1.标准曲线的测定 吸取10ml氮的标准溶液定容至100ml,摇匀。从其中分别吸取0,1.00,3.00,5.00,7.00,10.00ml 13.00ml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的溶液,充分混合。紧接着加入3ml次氯酸钠,随加随摇匀,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将显色液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以1cm比色皿进行比色测定,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以标准溶液氮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土样中脲酶活性的测定 分别称取2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50ml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1ml甲苯,以使土样全部湿润为宜。放置15分钟后,加入10ml 10%尿素溶液和2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并摇匀。将锥形瓶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荡,并将悬液用滤纸过滤到锥形瓶中。 设置有土无基质对照,即考察各种溶液和土壤中氨氮存在带来的影响。相当于其他实验中所做的空白对照。 分别吸取(1-3ml)滤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20ml,充分震荡,然后加入4ml 苯酚钠,充分混合,再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溶液呈

土壤脲酶(S-UE)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土壤脲酶(S-UE)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120 规格:50T/24S 产品内容: 试剂一:甲苯10mL×1瓶,4℃保存;(自备) 试剂二:粉剂×1瓶,临用前加入2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4℃保存; 试剂三:液体65mL×1瓶,4℃保存; 试剂四A液:液体2mL×1瓶,4℃保存;试剂四B液:液体8mL×1瓶,4℃保存;临用前将A液倒入B 液中混合,待用;未用完的液体4℃保存一周。 试剂五:液体10mL×1瓶,4℃保存; 标准品:液体1mL×1支,1mg/mL氮标准液 产品说明: S-UE能够水解尿素,产生氨和碳酸。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反应了土壤的氮素状况。 本法以尿素为基质,利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脲酶水解尿素产生的NH3-N,生成的蓝色靛酚和氨的浓度成正比。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冰、甲苯(不允许快递)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630nm,蒸馏水调零 2、培养 试剂名称测定管对照管 第1页,共2页

风干土样(g)0.250.25 试剂一(μL)125125 振荡混匀,使土样全部湿润,室温放置15min 试剂二(μL)625 蒸馏水(μL)625 试剂三(μL)12501250混匀,放入37℃水浴培养24h后,10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液。 2、将培养结束的上清液稀释10倍(取0.1mL上清液,加入0.9mL蒸馏水)若吸光值仍大于1.5继续稀释。 3、标准品的准备:吸取适量的标准溶液,稀释至10、8、6、 4、2、1、0. 5、0μg/ml。 4、测氨量 测定管对照管标准管 稀释后的上清液或标准液(μ L)400400400 试剂四(μL)808080 试剂五(μL)606060 充分混匀,室温放置20min 蒸馏水(μL)460460460混匀,630nm处蒸馏水调零,测A值,ΔA=A测定管-A对照管。每个测定管设一个对照管。 标准曲线的建立:根据标准管的浓度(y)和吸光度(x,减去浓度为0的空白管),做标准曲线。脲酶活力的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将ΔA(x)带入公式计算测定中样品的浓度(μg/mL)y值。 单位的定义:每天每g土样中产生1μg NH3-N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脲酶活力(U/g土样)=y×10×V反总÷W÷T=80×y 10:稀释倍数;T:反应时间,1d;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2mL;W:样本质量,0.25g。 第2页,共2页

生化实验六脲酶测定参考

实验六脲酶测定 一、实验原理 有些生物化学反应中指示反应完成,经常使用直观的指示剂指示,如氧化还原指示剂和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是氧化状态下和还原状态下各有不同颜色;酸碱指示剂是指示生物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度变化,不同酸碱度各有不同颜色。 这里进行一次酶促反应试验,人的血液中和尿液中都含有尿素,尿素的含量变化是许多病变的重要指标。尿酶可作用于尿素,它的反应如下: (NH2)2C=O + H2O 尿酶2NH3 +CO2 尿酶可以定量测定尿素含量,尿酶通常可从大豆粉中提取,本试验用大豆粉和玉米粉提取尿酶,通过上述反应观察两种植物种子中尿酶的含量。在与底物尿素的作用反应中,分别加入三种指示剂A、B、C,但在制备指示剂的过程中忘记了瓶号,只知道三种是中性红、百里香酚兰和亚甲兰,其中有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二、实验目的 1、确定两种植物种子中谁含大量的脲酶; 2、分出谁是氧化还原指示剂,谁是酸碱指示剂。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1、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4只100ml三角瓶,14支试管,试管架,2个三角漏斗,50ml量筒,玻璃棒,移液器及吸头,脱脂棉 2、试剂 30%乙醇溶液,2%尿素溶液,指示剂A,B,C(中性红,亚甲蓝,百里香酚蓝) 3、材料 大豆粉,玉米粉 四、实验准备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每五组一个,共5个/班),4只100ml三角瓶(共需要100个/班),14支试管(共需要350支/班),试管架(25个/班),2个三角漏斗(共需要50个/班),50ml量筒(25个/班),玻璃棒(25根/班),移液器及吸头(蓝,黄吸头各一盒,每种各25盒/班),脱脂棉(若干每组,尽量多一些) 试剂:30%乙醇溶液(80ml/组,共2L/班),2%尿素溶液(12ml/组,共300ml/班),指示剂A,B,C(中性红,亚甲蓝,百里香酚蓝)(各需2滴或3滴,适合即可)

土壤酶的作用与意义

蔗糖酶:蔗糖酶是根据其酶促基质——蔗糖而得名的。又叫转化酶。它对增加土壤中易溶性营养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蔗糖酶与土壤许多因子有相关性。如与土壤有机质、氯、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关。一般情况下,上壤肥力越商,蔗糖酶活性越强。它不仅能够表征土壤生物学活性强度,也可以做为评价土壤熟化程度和上壤肥力 水平的一个指标。 纤维素酶:纤维素是短物残体进入土壤的碳水化合物的重要组分之一:在纤维素酶作用下。它的最初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在---作用下,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所以,纤维素酶是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酶。 脲酶:脲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种酶。脲酶酶促产物——氨是植物氮源之—。尿素氮肥水解与脲酶密切相关。有机肥料中也有游离脲酶存在。同时,脲酶与土壤其他因子(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有关。研究土壤脲酶转化尿素的作用及其调控技术,对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蛋白酶:蛋白酶参与土壤中存在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含蛋白质氮的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它们的水解产物是高等植物的氮源之一。土壤蛋白酶在剖面中的分布与蔗糖酶相似,酶活性随剖面深度而减弱。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素及其他土壤性质有关。 脱氢酶:脱氢酶能酶促脱氢反应,它起着氢的中间传递体的作用。在土犊牛,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脱氢酶作用比较活跃,它们可以做为氢的供体。脱氢筋能自基质中析出氢而进行氧化作用。 硝酸盐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能酶促土壤硝态氮还原成氨。测定这些酶可了解土墩氮素转化中脱氮作用强度。硝酸还原酶还参与土壤中铁酌还原作用。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和生物休内。土壤过氧化氢酶促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利于防止它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与微生物数量也有关。一般认为土壤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活性,有30%或40%以上是耐热的,即非生物活性,常由锰、铁引起催化作用。土壤肥力因子与不耐热的即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比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