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11.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11.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11.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目录

一、目的1

二、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1

三、抢救组职责1

四、救护组职责2

五、保障组职责2

六、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的性质、中毒状况和预防:2

6.1一氧化碳(CO)2

6.3、应急处置原则3

七、信息报告程序3

八、有毒气体中毒救援程序4

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有毒有害气体室息是指一氧化碳、硫化氧、氰化氧和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被机体吸入后,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发生生理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而死亡。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一般发生在气体不流通的局限空间作业场所。局限空间由于空间小、进出口小而少、通风差,很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累积而形成缺氧,导致其中的作业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因作业空间狭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存在各种有毒气体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甚至瞬间死亡。近年来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伤害事件不断增加,造成的生命代价太大,教训深刻,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使施工现场的人员掌握有毒气体窒息中毒的救治原则,并能在事故发生后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予以妥善处置,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杨社安

副组长: 王也、岳超

组员:经理部其他成员分抢救、救护、保障三个小组。

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

常用的救险电话:

火警电话:119 报警电话:110 医疗急救:120

三、抢救组职责

实施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四、救护组职责

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五、保障组职责

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救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六、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的性质、中毒状况和预防:

6.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能均匀散布于空气中,微溶于水,一般化学性不活泼,但浓度在13~75%时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多数属于工业炉、内燃机等设备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也有来自煤气设备的渗漏。一氧化碳毒性大,它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大于氧与人体血红

素的亲和力的250~300倍。人体吸入含一氧化碳的空气后,一氧化碳很快与血红素结合而大大降低血红素吸收氧的能力,使人体各部分纰组织和细胞产乍缺氧,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严重时造成死亡。当空气中CO浓发达0.4%时,人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失去知觉,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中毒死亡。

6.2硫化氢(H2S)

无色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的可燃气体。可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自燃点246℃,爆炸极限:4.3%~46%。硫化氢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达爆炸范围可引起强烈爆炸。硫化氧是强烈的刺激神经的毒物,可引起窒息,即使低浓度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可因其明显的臭蛋气味而被察觉,然而持续接触使嗅觉变得迟钝,高浓度硫化氢能使嗅觉迅速麻木,硫化氧轻度中毒时,眼睛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还

可有眼睑痉挛、视力模糊症状;鼻咽部灼热感、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可持续几小时,乏力,腿部有疼痛感觉。中度中毒时,意识模糊,可有几分钟失去知觉,但无呼吸困难。严晕中毒时,人不矢不觉进入深度昏迷,伴有呼吸困难、气促、脸呈灰色紫茄色直至呼吸困难缓解,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大量吸入硫化氢立即产生缺氧,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引起肺部损害,导致窄息死亡。预防窒息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生产过程中密闭、通风和排毒,严格安全操作规章,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急救和预防知识;在进入含有有害气体的局部窄间操作设备或施工时,应事先进行有害气体监测、局部通风换气和净化空气决不可凭嗅觉检测。

6.3、应急处置原则

坚持“安令第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及时排查、消除符各类事故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应急预案要启动迅速,施救有方,动作可靠。救人要救“急”,同时也要求“科学稳妥”。

预防与预警

有害气体窒息的预防

1.在空气不流通的局限空间内施工,为防止窒息,必须对作业面内空气提前进行仪器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和作业人员的需要,要向作业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2.如检测到有毒有害气体,应立即停止作业,待清除不清洁源后再进行作业。

3.防毒面具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在班组作业前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七、信息报告程序

(1)报告程序

①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公司安质部和事故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2)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的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项目名称;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员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⑥事故报告的签发人及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3)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

应急资源配备

符合安全的电工工具由电工自带。

八、有毒气体中毒救援程序

报警与接警

1、当工地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件,在现场的项目人员要立即用对讲机向应急小组汇报险情并打急救电话120,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迅速将中毒者背离,并抬至通风区域。

3、应急小组负责人将伤亡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安质部。

指挥自救

1、项目经理立即带领应急小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2、首先抢救组和项目经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一起查明险情:确定险情原因,抢救组提出救护方案;项目经理主持商定抢救方案。中毒不深,伤者神志清醒的事故,采取边抢救边汇报的处理方式。对中毒者昏迷不醒的采取边准备边汇报的处理方式。

3、救护组专业医生和救护到达后,协助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继续救护。

人群疏散与现场保护

1、保障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2、保护现场,取证拍照,找出事故目击者、知情者了解事故经过,并作好原始记录,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现场散落的物件要尽量保持原状,抢救需要移动的,要做好绘图或影像记录。

现场急救方法

简单诊断

如果中毒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处于“假死”状态的中毒者全身组织严重缺氧,情况十分危险,因此应尽快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的类型。具体方法如下:

(1)将中毒者迅速移至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2)观察一下是否呼吸存在。

(3)摸一摸颈部的颈动脉或腹沟处的股动脉,有没有搏动。

(4)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人体也就处于“假死”状态。

通过以上简单的检查,我们即可判断中毒者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处理方法

在简单诊断的基础上,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

(1)中毒者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可呕吐。此类中毒者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疗部门检查治疗;

(2)中毒者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中毒者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地观察外,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拨打120或用担架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救治,在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突然出现“假死”现象,如有“假死”需立即进行抢救,可边救边送往医院。

(3)如经检查发现,中毒者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心跳停止,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如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呼吸、心跳全停止时,则需同时采用上述二法,并需立即向医院告急求救。

在抢救过程中,任何时刻抢救工作都不能中止,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须继续进行抢救,一定要边救边送,直至心跳、呼吸恢复。

(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①中毒者仰卧,触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着,放松裤带,以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然后将中毒者的头偏向一侧,张开其嘴,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假牙、血块、呕吐物等异物,使呼吸道畅通。

②抢救者在中毒者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其额部,另一只手托在中毒者的颈后,将颈部上抬,这样使工作其头部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致的呼吸粳阻。

③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中毒者嘴(或鼻孔)大口吹气,同时观察中毒者的胸部或腹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④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部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肺部排除。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硬阻。

⑤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钟吹气一次。

(5)体外心脏挤压法

①使中毒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果。

②抢救者跪跨在中毒者的腰部。

③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中毒者胸骨下二分之一处,即中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厘米。间接压迫心脏,使心内血液搏出。

④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手掌不能离开胸廊)依靠胸郭的弹性,使胸骨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肪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应急中止及事故调查

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作业队长、安全员有关班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并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针对在应急过程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应急人员的培训及演练

应急人员的培训

所有参与应急反应的人员都应该进行应急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性应急培训并做好应急培训记录。

参与培训人员为各级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和应急保障系统、应急信息系统的所有人员。

应急人员的演练

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是检查项目部对突发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应变能力。

应急评价

演练完成后,由应急办公室对应急程序、应急组织做出评价,修正应急程序及组织机构。

注意事项

1、事故发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立即通知有关负责人。

2、心肺复苏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 应急预案

四川致中致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马边天瑞项目部 防 毒 防 窒 息 应 急 预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四川致中致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马边天瑞项目部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致中致和马边天瑞项目部 防毒防窒息应急预案 1 总则

1.1为了加强对下有毒有害气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发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3.应急预案应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定期进行演练。 2 有毒有害气体的预防与现场救护 2.1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防治 2.1.1加强通风管理,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必须有可靠的通风系统,合理配置风量和控制风速。确保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湿度、风速符合《非煤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 2.1.2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湿式打眼、湿式装岩和洒水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2.1.3安全防护系统要逐步完善,按规定配齐、配足各采掘工作面的自救器,并定期进行效正、保证灵敏可靠。 2.1.4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应时刻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2.1.5加强气体监控系统的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2.2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现场救护 为保障井下各作业面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有害气体中毒遇难人员,应立即将遇难者抬到新鲜风流的巷道或地面,根据中毒情况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2.2.1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呼吸浅而急促,失去知觉时面颊及身上有红斑,嘴唇呈桃红色。对中毒伤员可采用人工呼吸或用苏生器输氧。输氧时可渗入5%~7%的二氧化碳,以兴奋呼吸中枢,促进恢复呼吸机能。 2.2.2硫化氢中毒。硫化氢中毒除施行人工呼吸或苏生器输氧外,可将浸以氯水溶液的棉花团、手帕等放入口腔内,氯是硫化氢的良好解毒物。 2.2.3二氧化硫中毒。由于二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可能灼伤,因此除了施行人工呼吸或苏生器输氧外,应给中毒伤员服牛奶、蜂蜜或用苏打溶液漱口,以减轻刺激。 2.2.4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中毒最突出的特证是指尖、头发变黄、还有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因为二氧化氮中毒时,会使伤员发生肺浮肿,因而不能采用人工呼吸,若必须用苏生器苏生时,在纯氧中不能掺二氧化碳,避免刺激伤员肺脏。最好是在苏生器供氧的情况下,使伤员能进行自主呼吸。 2.2.5二氧化碳窒息。二氧化碳窒息造成假死的伤员,除了进

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保障员工的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危害,特制订本预案。 2.内容 2.1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1应急预案指挥小组 组长:厂长 组员:各部门主管、安全员、运维员 2.1.2指挥小组职责 2.1.2.1监督食堂管理工作。 2.1.2.2以各种形式宣传恶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饮食知识并进行救援演练。 2.1.2.3提高厨房卫生水平,增强食品采购细致程度,严格管理厨房卫生,禁止过期变质食物流入风电场。 2.2 危急事件概述 2.2.1恶性集体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集体引用被污染的水或同时在集体食堂就餐食用了有毒的食品,使三人以上员工出现如呕吐、腹泻、高烧甚至昏迷或死亡的事故。 2.2.2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2.2.2.1细菌性食物中毒; 2.2.2.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2.2.3化学性食品中毒; 第 2 页共 6 页

2.2.2.4真菌毒素中毒。 2.2 危急事件预防 2.2.1可能导致危急事件的因素:当食品发生过期变质、食品原料含有毒素、人员对有毒物质的安置不当及饮用水的污染均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2.2预防措施 2.2.2.1在食物制作、加工、运输、储存、采购等环节,要加强管理,做到食品不过期、生熟分离,防止食品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要进行冷冻,冷藏时间不能过长。 2.2.2.2加热、煮熟、炒熟食品,不得食用半生食物。 2.2.2.3做好厨房防蝇、防鼠、防蟑螂等工作,避免细菌污染。 2.2.2.4食品加工前,厨师要严格检查食物合格期限,过期食品不得食用。 2.2.2.5禁止加工不新鲜的鱼类和水产动物制品,不得加工和食用不认识的鱼类和水产动物。 2.2.2.6加强食用菌的食用管理,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或对毒性判断不明的不得食用。 2.2.2.7豆制品等要充分煮沸,化解毒素后才可食用。 2.2.2.8加强鼠药等危险化学制品的管理,严禁危险品流入厨房。 2.2.2.9将厨房厨具使用后应清洗干净、餐具每天消毒,夏季必要时增加消毒次数。 2.2.2.10厨师应随时检查粮食,发现有小虫或变质后不得食用。 2.2.2.11加强饮用水管理,随时观察电厂附近的水质,不符合引用标准的,严饮用。 第 3 页共 6 页

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XXXXX化工有限公司 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及时、有效的处理职业急性中毒事故,规范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的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职业急性中毒或中毒死亡事故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理。 2 引用标准和术语 急性中毒事故:指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或毒物导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轻度急性中毒:作业人员在接毒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神志恍惚、步态不稳、面色苍白、视觉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意识仍然清醒。 重度急性中毒:作业人员在接毒作业过程中除有轻度急性中毒表现外,还出现震颤、谵妄、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症状。 3 基本情况 3.1 公司职业中毒区域分布基本概况 3.1.1 公司职业中毒区域分布情况: 车间一、车间二、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水站、机修间、分析室等。 3.1.2 重点预防部位:剧毒品仓库、XX缩合岗位、XX合成岗位、XX醚化岗位、XX酯化岗位。 3.2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2.1 危险源辩识: 3.2.1.1 主要职业病危害清单 序号有毒物名称作业场所/工序潜在险情1 XXXX 车间二/合成,仓库、分析室职业中毒 2 XXXX 车间一/缩合,车间二/合成,车间二/丙醛合 成,仓库,分析室 职业中毒

3.2.1.2 职业中毒主要危险源 a) 作业场所无职业病预防设施或防护设施运转不正常; b)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c) 作业人员无职业卫生基本常识及无防护意识; d) 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或使用的防护用品不符合防治职业病 的要求; e) 作业人员长时间超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毒物; f) 作业人员患有职业禁忌或体质异常; g) 危险化学品泄漏。 3 硫酸 车间二/双酯和成,车间二/XXX 酸化,污水 站/废水酸化 职业中毒 4 XXX 车间一/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5 XXX 车间一/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6 XX 络合物 车间一/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7 甲醇 车间一/XXX 水解,仓库、分析室 职业中毒 8 甲苯 车间一/XXXX ,车间二/XXX 合成,车间二/XXXX ,车间二/甲苯回收,仓库、分析室 职业中毒 9 XXXX 车间二/XX 精馏,车间二/苯XX 反应,仓库, 分析室 职业中毒 10 异XX 车间二/XXX 脱醇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1 氢氧化钠 车间二/XXX 反应 职业中毒 12 XXX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3 XX 醇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4 XX 酸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5 碘 车间一/己二醇配料,仓库 职业中毒 16 XXX 车间二/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17 XXX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8 XXX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9 锰 机修间/电焊 职业中毒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使施工现场管理人中掌握有毒气体中毒的救治原则,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处理,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不使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2、组织网络及职责 2.1由项目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同志任应急小组组长。 组员:、、、、、。 具体分工如下: 2.2 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2.3 负责组织人员加强现场通风、疏导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2.4 负责立即同消防、医院、公安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5 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2.6 负责现场电气线路及照明的控制。 3、应急措施 3.1现场人员发现有中毒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 3.2现场人员应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抢救中毒人员,并将患者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3.3项目负责人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中毒的症状、反映及事故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4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3.5查找气体中毒原因,排除隐患,防止事故扩大或再发生。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5、通讯联络 医院救护中心:120 、96399 报警:110 火警:119 、537777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手机: 安全员:手机: 技术负责人:手机: 6、注意事项 6.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6.2施救者不可只戴纱布口罩进入现场救人,因为纱布口罩对气体或化学气味,几乎没有防护功能。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单位名称:聚源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编号:002 预案名称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起止时间2014.5.15 演练类型实际演练演练地点聚源食堂 总指挥郭志勇参加人数 6 参演单位阳泉市驼岭头供电分公司 演练目的、内容: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为检验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符合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实施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模拟施工现场食堂就餐时,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实施情况记录(可另附详细记录) 1、简单介绍食物中毒演习的目的及意义; 2、介绍在出现中毒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 3、明确食物中毒实际操作演示:正确运用救人的急救方法等演示及工人操作。 4、本此演习内容:模拟施工现场食堂就餐时,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5、工人王强、康乐乐刚刚进食堂准备就餐时,发现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此人立即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与事故应急小组武论联系。 6、现场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接到报告立即按紧急预案的程序,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职责明确,按各自的岗位,开展工作。由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统一指挥。并立即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接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 7、现场联络组迅速向现场内所有人员发出食物中毒报警信号,禁止继续就餐,停止作业,要求已就餐人员就地休息等待救援,未就餐人员应看护已就餐人员。并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患传染病和其来源.拨打“120”,讲清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预案演练效果评价 通过本次演习,使职工现场参与并掌握了食物中毒发生后的处理步骤和救护处理常识;达到了一旦施工工地真正发生食物中毒后,在组织人员停止及时控制险情和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能够按应急预案处理的预期目的。通过演练,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可行。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个别成员未能及时到位,迟到1分钟。改进措施:由安全员当场讲评,指出演练中的错误想法,要求责任人所在部门监督学习应急预案和三防方面相关知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方案二〇一八年七月

一、本次预案演练目的 根据《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为检验本项目部《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的符合性、有效性,切实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在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实施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二、演练形式和内容 2018年7月5日,员工在食堂就餐时发生三人呕吐、头痛现象,随后人数增加。工作人员及时向项目部领导报告,并打急救中心120求救。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启动《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食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专项演练。验证本项目部《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和现场救援处置应变能力、运作情况。 三、演练时间、地点 演练时间:2018年7月5日 演练地点:项目部会议室(桌面演练) 四、演练参加人员 负责人: 成员:项目部成员 具体任务: (1)救助中毒成员; (2)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秩序; (3)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物资; (4)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中毒事件。 五、演练组织指挥系统及职责 (一)应急预案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各部门主任及成员

(1)负责演练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 (2)负责演练中各组的调配指挥; (3)负责与上级部门与当地职能部门的联系; (4)及时处理演练现场的相关事宜; (5)宣布演练结束。 六、参加演练人员的分组及任务 1、食堂:食堂就餐人员出现群体发病 工作人员2人(厨师);就餐人数(10人以上)。 职责: (1)食堂工作人员按常规为成员开餐; (2)数人在食堂就餐; (3)就餐人员中体质较差的1—2人首先出现发病,接着连续发生,发生集体中毒; (4)现场人员甲、现场人员乙,及时向食堂管理负责人报告。 (5)现场人员甲,打医院急救电话:120 2、食堂管理负责人: 职责: (1)接到信息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 (2)立即参与现场救援工作; (3)执行分管领导指示; (4)保护好现场。 3、联络协调组(2人)组长: 职责: (1)接到指令后,负责迅速通知指挥部各成员; (2)准确、快速、高效的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应急车辆调度、应急物资调配、相关人员的组织; (3)各组之间工作协调。 4、现场救援、控制组(4人)组长:

职业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职业中毒事件处理 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避免或减轻重大、特大职业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职业中毒事件的分级 根据职业中毒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职业中毒事件划分为一般(III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 1、一般职业中毒事件(III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人员死亡。 2、重大职业中毒事件(II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人员死亡5人以下,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3、特大职业中毒事件(I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人员死亡5人及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由于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 (五)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本单位防范职业中毒事件意识,落实各

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职业中毒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及时发现并排除职业中毒隐患,预防和减少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职业危害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内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及时反应。完善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为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 4、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开展职业中毒事件防范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加强职业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组织、动员职工广泛参与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职业中毒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利影响。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在本单位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职业中毒应急处理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内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职业中毒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职业中毒应急处理指挥机构下设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信息管理组。 1、警戒保卫组: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生产办主任任组长。主要职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通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营救受伤人员,阻止无关人员进行现场,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2、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主要职责:建立健全职业中毒救援体系,与政府相关医疗机构保持联系,储备必要的医疗物资、医疗设备和急救场所,指导急救人员迅速开展

施工现场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施工现场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使施工现场管理人中掌握有毒气体中毒的救治原则,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处理,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不使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2、组织网络及职责 2.1由项目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同志任应急小组组长。 组 员:、、、、 、。 具体分工如下: 2.2 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2.3 负责组织人员加强现场通风、疏导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2.4 负责立即同消防、医院、公安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5 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2.6 负责现场电气线路及照明的控制。 3、应急措施 第 2 页共 2 页

3.1现场人员发现有中毒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 3.2现场人员应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抢救中毒人员,并将患者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3.3项目负责人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中毒的症状、反映及事故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4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3.5查找气体中毒原因,排除隐患,防止事故扩大或再发生。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5、通讯联络 医院救护中心:120 报警:110 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手机: 安全员:手机: 技术负责人:手机: 第 2 页共 2 页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1、目的 为有效控制、及时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害,指导和规范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员工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成立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救援组、后勤组、调查组、善后组。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救援组组长: 组员: 后勤组组长:

组员: 调查组组长: 组员: 善后组长: 组员: 2、职责 (1)组长职责 ①全面负责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 ②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③领导督促小组成员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求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⑤组织指挥求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⑥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求援经验教训。 (2)副组长职责 ①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求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②负责危险源的确定及食物中毒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发生重大事故时,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3)办公室主任职责 ①控制现场秩序,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

②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 ③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4)救援小组职责 ①负责治安保卫疏散工作; ②必要时代表救援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③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5)后勤小组职责 ①负责事故处理措施相关计划资金的落实,并收集、核算、计划、控制成本费用,降低资源消耗,对救援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②编制处理事故的所需物资及费用报表,并对物资采购进行监督管理。 ③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6)调查小组职责 ①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发生事故时负责技术处理措施及督促措施落实情况; ②收集各种现场证据供进行事故分析使用; ③通过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7)善后小组职责 ①负责对食物中毒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事故严重则对中毒人员给予必要的经济赔偿; ②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安抚其他员工的情绪。 三、食物中毒事故识别

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预案.

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预案 为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时,医院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救治,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工作组 组长:杨于亮(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刁玲(医务科长) 成员:杨泉(护理部主任)、姜春霞(预报科长)、骆洪(内二科主任)、张劲松(内一科主任)、王海波(内三科主任)、许晓峰(新生儿科主任)、蒙春阳(普通儿科主任)、闫文学(感染科主任)、王飞(急诊科负责人)、冯永芬(内一科护士长)、李丽(内二科护士长)、曾明琴(内三科护士长)、杨林(感染科护士长)、陈德芳(新生儿科护士长)、李英(普通儿科护士长)、穆正霞(门诊部护士长) 职责: 1、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医院内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工作; 2、调动本院医疗力量参与食物中毒处理和病人救治; 3、做好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血样等标本的留样和检验工作; 4、及时向县疾控中心、县卫计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物报告; 5、协助县卫生监督所和县疾控中心对食物中毒事故的情况记录、核实; 6、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协助填报有关的食物中毒登记报告表; 7、组织对食物中毒事故病人的救治及联系会诊、转送工作。 二、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有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即启动本预案: 1、中毒人数超过10人; 2、中毒事故中发生死亡事故1人以上; 3、中毒事故发生在医院重要活动或者节假日期间; 4、其他需要启动本预案的情形。 三、应急处置流程 1、急诊科以及临床科室接收三人以上食物中毒患者或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的食物中毒患者时,

即刻通知预防保健科(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 2、预防保健科或总值班接到通知后立刻向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工作组汇报,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工作组根据中毒患者人数、病情等情况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由收治科室组织力量抢救,必要时由医务科或总值班调动备班医疗急救分队参与救治。如需启动应急预案,即刻组织院内力量参与救治,必要时外请专家来院协助救治或转院治疗。 3、当符合以下情形时,及时向县疾控中心、县卫计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相关情况。(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 (2)出现危重或死亡病例的; (3)新闻媒体关注、相关部门通报以及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4、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工作。 5、救治工作结束后总结相关情况并报县相关部门。

去年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去年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收到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60起,中毒5657人,其中死亡110人,无重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通报》称,按照食物中毒原因分类,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食物中毒事件总起数和中毒总人数的42.5%和67.7%。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数最多,占食物中毒事件死亡总人数的70%。按照食物中毒场所分类,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报告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50.6%和85.5%。 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占食物中毒事件中毒总人数的37.8%。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比2013年分别增加28.6%和15.1%,死亡人数增加2人。 《通报》分析认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均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有毒动植物中毒因素为毒蘑菇、未煮熟四季豆和豆浆、油桐果、蓖麻籽、河鲀、野生蜂蜜、织纹螺,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原因是食物污染或变质、加工不当、储存不当及交叉污染等。

《通报》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学校、职工等集体单位食堂、农村地区自办家宴和采食野生蘑菇、野菜等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食物中毒的医疗救治、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各方面能力,加强食物中毒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链接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九养生堂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施工现场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项目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公司 *********项目部 二〇**年**月

目录 一、总则 二、应急事故小组成员 三、应急救援核心指挥部 四、职业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五、具体抢救设备的来源 六、紧急情况抢险救援组织的启动与实施 七、几类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救援方案 八、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一、总则 1、为了保护企业项目中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项目在出现生产经营中,各项职业性中毒事故的发现及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援和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毒事故给从业人员所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制定此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2、项目部应遵照此《应急预案》,对本项目内生产经营中的职业中毒事故采取应急救援。 3、各项生产单位应及时制定各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应急事故小组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救援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及救援决策,从应急预警工作开始,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二、应急救援核心指挥部 组长:*** 负责应急救援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 负责事故应急准备情况的检查督导工作。 组员:***、***、***、***、** 负责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救援工作的统计,通报。 1、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图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 2、施工现场应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其中包括:现场主要负责,安全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救援所必需的水、电、脚手架登高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等专业人员。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的基本技能,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进行经常性

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地铁*号线*期工程***与***工程,工程项目包括暗挖区间***m,明挖区间***m,U形槽结构***m,U形槽与桥梁过渡段***m,桥梁***m;其中还包含*临时竖井及*盾构始发井,*废水泵房,*雨水泵房。 (1)区间线路条件及周边环境 车辆段出入线区间出红咀子站后,向南沿高速路路东布置,下穿环城路及长营高速后转向西到达车辆段,区间上部为空阔地及农田。区间包含暗挖结构、明挖结构、U型槽结构、地面段以及高架部分,左右线线间距为5m,其中暗挖部分长***m,明挖段长***m,U型槽结构***m桥梁长度***m,U形槽与桥梁过度长度***m,桥梁长度***m。 (2)重要建(构)筑物 区间主要沿现状高速路两侧设置,线路两侧主要为空地及农田,重要建构筑主要有***高速以及***高速。其中在K0+****下穿***高速,该部分***高速为下拉槽结构,区间结构覆土4.1m~5.1m,在***高速K0+***下穿***高速,该部分区间埋深5.1~7.3m。 (3)地下管线 根据目前的调查资料,该区间地下无管线。 第二章编制目的 为预防或减少潜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给项目带来损失,使项目在面对重大突发事故危险时,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重特大事故的紧急情况,能迅速反应、快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理,正确救护,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消除事故影响,确保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一、总则 目的和编制依据 为深入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幼儿园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工作原则 (一)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应“以人为本”高效救治;快速反应、沉着应对;控制蔓延、加强合作、完善机制。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监督,做好食品宣传工作,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三)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实行责任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事故分级 1、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2、较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一次食物中毒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3、一般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一次食物中毒99人以下,30人以上,无死亡病例出现。

二、应急处理程序 1、报警程序: 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马上拨打110、120急救电话,电话说明:单位、地点和联系电话,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并上报教育局。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救中毒人员。 2、组织实施: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救助中毒师生,同时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必要时报告公安等部门。 三、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赫荣艳(园长)电话: (0435)8223936 副组长:李俊峰(副园长)电话: 曲悦萍(副园长)电话: 徐海艳(副园长)电话: 组员:赵金龙王晶岩宋晓涛韩宏李冬梅陆成莲刘丽娟各班班长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 应急预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件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能够在发生食物中毒时,及时有效地采取果断措施,协助卫生部门查明中毒原因,抢救病人,迅速控制中毒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以下称应急小组),专门负责调查处理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1、组织机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年级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2、工作职责 负责组织开展对食物中毒事件人员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情况,抢救中毒人员,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与保全病人食用过的所有剩余食物及当餐所用原料、辅料等等,收集与保全中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封存厨房及有关原料仓库,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协助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学调查。 二、紧急报告制度 1、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时,接到食物中毒报告的从业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应急处理小组必须在收到该信息起一小时内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内容

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人主要症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应急处理小组应当掌握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报告电话。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后,学校应当立即启动本预案。 1、发生食物中毒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调查、核实。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①停止食用疑似有毒食品。 ②对病人进行临时紧急救助,通知120前往救护或组织人员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③及时提取采取病人有关样本,如呕吐物、排泄物,供有关部门作检测。 3、对可疑食品、生产加工场所迅速采取控制处理措施。 ①保护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②追回已售出的有毒食品或疑似有毒食品。 ③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用具。 四、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卫生学调查。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东方雨虹唐山工厂三期保温车间、沥青涂料车间配 套 罐区及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 急 性 职 业 中 毒 应 急 预 案

中润滨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8 月22日 目录 一、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防治方针------------------------------------------ 1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1 五、防护措施------------------------------------------ 3 六、安全检查------------------------------------------ 5 七、预防制度及应急措施-------------------------------- 5 八、预防措施7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适用范围: 项目部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单位应 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行业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 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为了确保在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时,现场救护人员懂得如何正确有效的施救,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本应急预案也适用于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本公司在玻璃瓶罐生产过程中,涉及发生炉煤气制取、长输送管道煤气的输送供给,由于操作错误,设备、管道、阀门等缺陷及故障,存在煤气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维修人员进入未经清洗置换的设备容器(管道)内检查、维修;或者未经充分换气,冒然下到排水井、排污井、烟道检修坑等有限空间作业,由于通风不畅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窒息、中毒事故;另外,火灾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渗漏事故现场存在一氧化碳中毒、有毒有害烟气中毒窒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发生。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序号生产工段发生的区域、地点或作业内容事故类型1拉煤、锤煤加煤机煤仓(扒煤)一氧化碳中毒2 煤气发生炉司炉煤气发生炉拨钎孔(拨钎)一氧化碳、硫化氢中毒3司炉值班室、烟道检修坑有毒有害气体沉降4煤气发生炉、烟道内外部(检修)一氧化碳中毒5供料道加热液化石油气渗漏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窒息、中毒6仓库火灾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突发性强。1.3.2造成的危害程度当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

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或没有确认安全即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迷,甚至死亡。1)一氧化碳中毒危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煤气发生炉煤气有毒成分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中一氧化碳含量在30%左右,发生发生炉煤气中毒仍以一氧化碳中毒为主。2)二氧化碳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有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9.5%时,人会在几秒钟内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甚至死亡。3)液化石油气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液化石油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含有1%时,人在空气中10分钟无危险;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人处在该环境中2分钟就会麻醉。重症者突然昏迷倒下、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1.3.3事故发生的征兆1)空气中有刺激性或异常气味,眼睛、喉咙感觉不适,恶心、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2)进入有限空间未进行有效隔离、置换、通风、检测分析,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3)进入有限空间未办理作业票;无监护人或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4)发现作业现场有人晕倒;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联系无反应等。5)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6)作业人员违反规程作业。2应急组织及职责2.1现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 食物中毒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食物中毒常见有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是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者会出现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为原则,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发病率,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点,保护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4预防与预警 4.1污染源监控 1)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 2)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是思想,做好食品卫生工作; 3)掌握如下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重要环节: (1)禁止销、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2)防止食品变质或污染; (3)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积压变质; (4)加强食品的制、贮、用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 (5)从事炊事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饮食工作; (6)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4)食前消灭病原体 (1)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污染的食物做到不买、不做、不吃; (2)饭菜要煮熟、烧透,剩饭菜一定要回锅烧煮后方可食用;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为了维护我校稳定,确保全校师生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切实做好食品、食物卫生工作,培养良好习惯,严防食物中毒,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1、充分认识食物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把预防工作与“三个代表”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2、谁主管、谁负责。学校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级领导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措施得力,齐抓共管。 3、建立健全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断病从口入的源头,防患于未然。 4、发现食物中毒现象,要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查找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5、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统一领导,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6、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确保学校稳定。 三、组织机构及具体分工: 学校成立“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由以下各个部门组成:中心指挥部、办公室、总务处、政教处、校医室。

中心指挥部:统一组织、全面指挥、调度与此事故有关的一切活动。组长为校长、办公室组员为办公室主任,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的行动。总务处组员为总务主任全面负责车辆运输、通讯、饮食、人员接待等工作。政教处组员为政教主任负责校纪校规的管理。校医室全面负责对事故人员的救护治疗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落实措施: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不采购、加工、销售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严格把好源头关。食品采购,坚持到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购买,不购熟制品。 2、制作食品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要按先折后洗,先洗后切的程序 加工食品。成品与半成品要分开存放,保证制做的食品安全卫生,并做好保质留样工作,严防出现食物中毒。 3、炊事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上班前要检查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坚持定期更换衣服,勤洗澡。上班期间必须衣帽整洁,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 4、上班时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加强对粮油等食品库房的安全防护,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5、加强对餐厅和周边环境的管理,派专人及时打扫卫生。每天进行消毒,为师生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