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第12卷第4期2005年10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 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

Vol.12No.4Oct.2005

收稿日期:20050509;修回日期:200506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805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10419)

作者简介:郝 芳(1964—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郝 芳1,2, 邹华耀1, 方 勇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

HAO Fang 1,2, ZOU Hua 2yao 1, FAN G Yong 1

11Key L aboratory of H y d rocarbon A ccumulation of Minist 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 y of Pet roleum ,Bei j i ng 102249,China 21Depart ment of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Facult y of Eart h Resources ,China Uni versit y of Geosciences ,W uhan 430074,China

HAO F ang ,Z OU H u a 2yao ,FANGYong.The diff iculties and frontiers of subtle oil/gas reservoir research.Ea rt h Science F ron 2tiers ,2005,12(4):4812488

Abstract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exploration targets in China.As petroleum ex 2ploration goes into a more mature stage ,the search for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expands into areas with more complicated conditions.The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petroleum in deeply buried subtle traps ,the structure of the unconformities in relation to subtle 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the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petroleum in the former subtle traps ,and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adjusted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have be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the f rontier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The existence of active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 rocks with relatively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the deep part of basins is f undamen 2tal fo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n deeply buried subtle trap s.Advances made in recent years on the kinetic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 overpressured environments will improve our ability to predict the maturity and hy 2drocarbon potential of deeply buried ,overpressured source rocks.Several mechanisms causing abnormally high porosity in deeply buried sandstones may become the basis and principle for predrilling assessment of the quali 2ty of the reservoirs.The structure of unconformities ,especially the thickness and the sealing ability of paleo 2soil layers ,and the thickness and permeability of semi 2weathered rocks below the paleo 2soil layers are keys to the study of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associated with unconformities.In superimposed basins ,the formerly ac 2cumulated subtle reservoirs usually have undergone adjustments owing to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2stage tectonic movements.The adjustments of former subtle reservoirs could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a series of genetically related oil layers with complicated oil/water or gas/water contacts.The stacking pattern of different tectonic movemen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adjusted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In the center part of the J unggar Basin ,for example ,the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have all the above attributes :having been deeply buried ;hav 2ing complicated unconformities ;and having undergone tectonic adjustments.Therefore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J unggar Basin may become a “natural lab ”for research on complicated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K ey w ords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deeply buried intervals ;structure of unconformities ;tectonic stacking ;adjustment of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

摘 要:隐蔽油气藏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向复杂条件拓展,深层隐蔽油气藏发育与保存、不整合面结构与隐蔽油气藏分布、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形成和保存机理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和成藏机理研究的难点和前沿。深部存在活跃源岩和具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储

层是深层隐蔽油气藏成藏的基础。超压环境生烃作用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提高了预测深层源岩生烃潜力的能力,已知的深层高孔隙度储层保存机理可成为预测深部储层孔渗条件的基础。不整合面结构特别是古土壤层的厚度及封闭能力、古土壤层之下半风化岩层的厚度及渗透率是研究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油气藏的关键。由于多期构造叠加、多期生烃和多期成藏,叠合盆地很多隐蔽油气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改造,形成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研究晚期构造与早期构造的叠加方式是预测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的基础。准噶尔盆地中部,隐蔽油气藏同时具有埋藏深、不整合面结构复杂、多期成藏多期调整改造的特点,是建立复杂隐蔽油气藏成藏与勘探理论的天然实验室。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深层;不整合面结构;构造叠加与隐蔽油气藏改造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5)04048108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隐蔽圈闭成为很多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1~3]。近年来济阳坳陷油气探明储量的30%来自隐蔽油气藏。统计资料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构造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的储量比例分别为35%、30%和35%。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向复杂条件拓展,深层隐蔽油气藏、叠合盆地中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油气藏及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成为重要勘探领域,亦成为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的前沿和难点。

1 深层隐蔽油气藏发育与保存

在中国东部盆地,埋藏深度超过3500m的油气藏通常被称为深层油气藏。在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如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深度超过4000m甚至5000m。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实践和成藏机理研究表明,多期成藏、晚期为主是中国大、中型油气田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4]。从晚期成藏的角度出发,深层油气聚集需要深埋条件下的目标储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且目的层段或其下伏地层具有较高的供烃能力[5,6]。在很多沉积盆地中,深层通常发育超压[7~9],深层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环境、烃源条件及储层特征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深层源岩的生、排烃状态和深部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是制约深层隐蔽油气藏发育和保存的关键因素。

111 超压环境生烃作用机理与深层源岩生排烃状态及预测

活跃的源岩(处于有利的生排烃状态的源岩)是控制油气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0]。有效地确定深埋源岩的成熟度和生、排烃状态是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和成藏条件分析的关键和难点。经典油气生成理论[11]认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生烃作用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而未考虑压力的作用。20世纪80—90年代,关于压力在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中的作用,不同学者提出了三种相互矛盾的观点:(1)压力对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无明显影响[11,12];(2)压力的增大促进有机质热演化特别是烃类的热裂解[13];(3)压力的增大抑制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14]。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的抑制作用得到证实[15~19],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将镜质体反射率的变化与压力[20]或超压(剩余压力)联系起来的模型[21,22]。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证明,由于超压发育的多样性(超压可以由压实不均衡、生烃作用、构造挤压等作用单独或联合引起,超压可以在有机质热演化的任何阶段开始发育)、超压演化的系统性(超压地层是由矿物基质2干酪根2有机/无机流体构成的多过程伴生、多过程相互影响的物理2化学系统)及源岩类型的多样性和有机质热演化反应的复杂性(有机质热演化由一系列平行而连续的反应构成),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并可以分为4个层次[23]。层次1:超压抑制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的各个方面。层次2:超压仅对产物浓度变化速率高、体积膨胀效应强的有机反应产生抑制作用,通常表现为富氢组分的生烃作用及液态烃的裂解作用受到抑制,而贫氢组分的热演化包括镜质体的成熟作用未受到可识别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镜质体反射率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但可用富氢无定形、藻质体、壳质体等富氢组分的荧光参数及其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对比关系识别超压的抑制作用。层次3:超压仅抑制了具有强体积膨胀效应的液态烃裂解,对各种干酪根组分的热降解和生烃作用未产生可识别的影响。层次4:超压对干酪根的热降解和生烃作用、烃类结构和构型的变化及烃类的热裂解等有机质热演化的各个方面均未产生可识别的影响,有机质的热演化符合传统的时2温双控模式。

由于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差异抑制作用,认

为超压无条件抑制有机质热演化的PresRo○R模型[21]和未考虑超压作用的Easy%Ro[24]模型均很难有效地预测超压源岩的生排烃历史、深层源岩的生排烃状态及深层油藏的保存条件,超压抑制指数(ORI)的计算是研究深层超压源岩的生、排烃状态,预测液态石油保存条件的有效途径[6]。

112 深部砂岩储层的孔渗条件及高孔渗储层保存机理和预测

在深层条件下,可发育两类油气藏:以气水倒置为特征的深盆气或盆地中心气[4,25]和具有正常油(气)水关系的深层(隐蔽)油气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孔隙度低于12%的储层易于形成气水倒置的深盆气藏[4]。因此,深部储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渗透率是形成高效深层隐蔽油气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发育可影响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随着埋藏深度增大,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逐渐降低,但勘探实践证实,在一定条件下深部砂岩可以保持异常高的孔隙度/渗透率。深部砂岩储层保持高孔隙度/渗透率的主要机制包括颗粒包壳(grain coat s)对石英胶结的抑制作用、早期原油聚集、早期超压及深埋溶蚀作用。颗粒包壳可以抑制碎屑石英颗粒上自生石英的沉淀,从而抑制石英胶结作用,阻止或减缓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降低,使深部砂岩保持异常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26]。烃类聚集对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长期存在争议。1990年以前,学者们认为烃类的聚集导致成岩作用终止,从而有利于储层孔隙度的保存[27~29]。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至少石英、伊利石等在原油聚集后仍可继续沉淀,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进一步降低[26],而天然气聚集对储层的影响更为复杂,甚至可能由于高温流体的充注导致储层成岩作用强化,孔隙度明显降低[30]。尽管如此,砂岩油层的孔隙度高于埋藏深度相近的水层(图1A),因此总体而言,原油的早期注入有利于高孔隙度、渗透率的保存。

在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发育对砂岩成岩作用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超压系统的有效应力降低,因此压实作用减弱并抑制了压溶作用[31]。另一方面,超压系统流体的流动性较弱,导致成岩、胶结作用减缓。两者的共同作用使深部超压储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例如,莺歌海盆地乐东302121A 井埋藏深度超过5000m的砂岩仍保持点接触,孔隙度可达20%;北海盆地埋藏深度超过5000m

图1 (A)油层和水层孔隙度的比较;(B)早期超压和晚期超压储层孔隙度的比较

Fig11 (A)Comparison of porosities between oil reservoirs and water2bearing sandstones;(B)Comparison of porosity between sandstones in early2developed overpressured system and lately2de2 veloped overpressured system

超压储层的孔隙度可达30%以上[8]。必须指出,晚期超压(砂岩压实、胶结程度很高时开始发育的超压)对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较弱(图1B)。另外,超压流体的周期性排放可引起溶解物质的带出和溶解作用增强,导致深部超压砂岩发生深层淋滤,发育次生孔隙[32]。这种机制的影响范围较小。

在沉积盆地中,深部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10年来,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证明了存在多种使深部储层保持高孔隙度、渗透率的机制。从储层沉积相分析入手,通过对砂岩成分、埋藏史、有机质成岩和生烃作用、超压的发育及流体活动等多因素的耦合分析和动态模拟有助于在钻前预测深部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为深层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成藏机理分析提供基础。

2 不整合面结构与隐蔽油气藏分布

由于多期抬升、沉降,叠合盆地通常发育多个不整合面。不整合面是很多叠合盆地的重要油气输导通道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油气的分布,如准噶尔盆地[33]。在很多盆地中发育不整合油气藏,即储集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的油气藏[34]。近年来,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油气藏得到广泛关注[35,36],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

油气藏类型和不整合面结构对隐蔽油气藏分布和含油气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发育于低起伏或深切侵蚀面之下的剥蚀残留型隐蔽油气藏是重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这类油气藏在北美Western Interior 白垩系盆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36]。同时,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增高,除储集层上倾方向与不整合相切的油气藏(即典型的不整合油气藏)之外,在很多沉积盆地中发现了不整合与泥岩联合封闭及不整合、泥岩、岩性/岩相变化联合封闭的“复杂”隐蔽油气藏。这类隐蔽油气藏更难于识别和预测,且油/水、气/水界面复杂,精细刻画不整合的三维形态、岩性/岩相变化是识别和预测这类隐蔽油气藏、认识油气分布的关键。

大型不整合通常具有三层结构:古土壤层、其上的底砾岩和其下的半风化岩层(图2)。古土壤层通

常具有较明显的测井响应,且与其他地层相比,相对富含铝(Al )、钛(Ti )、铁(Fe )等元素,而硅(Si )、钠

(Na )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图2)。不整合结构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古土壤层及其封闭能力和半风化岩层的厚度及孔、渗性能的改造两个方面。古土壤层的封闭能力取决于古风化作用程度、古土壤层的厚度及性质。发育良好的古土壤层通常具有较强的封闭能力,不仅可以封闭常压油气,而且可以封闭超压和超压油气。例如,美国

Powder River 盆地古土壤层有效地封闭了其下的超压油层,而古土壤层之上为常压油层(图3)[37]。古土壤层之下半风化岩层的孔、渗性能取决于该地层的岩石学性质、风化改造前的孔、渗特征和风化改造程度。初步研究表明,同一不整合面的不同部位,半风化地层的孔、渗性能存在差异,且储层性能的改造程度与不整合结构特别是古土壤层的厚度有关。例如,准噶尔盆地Z1井J /K 不整合的古土壤层厚

度为2m ,其下半风化岩层的厚度约为10m ,半风化岩层的渗透率低,平均小于5mD (1D =918692326×10-13m 2);Y1井J /K 不整合的古土壤层厚度为32m ,其下半风化岩层的厚度达40m ,半风化岩层的渗透率平均高于5mD (图3)。从上述可见,不整合的古土壤层可成为良好的盖层,而其下的半风化岩层的孔、渗性能通常有所提高,可成为较好的储层,因此不整合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不整合结构及其变化的控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对不整合面结构及其变化的

系统对比,建立特定条件下不整合结构的变化模式,

是预测相关隐蔽油气藏的基础。3 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在单旋回盆地中,隐蔽油气藏形成后的构造活动较弱,隐蔽油气藏可以得到较好保存。但在叠合盆地中,由于构造演化历史复杂,晚期构造可导致已形成的隐蔽油气藏的储层产状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已形成隐蔽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

油气藏的调整大多与晚期构造运动有关。在中国,不同盆地晚期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巨大差

异,包括伸展/转换2伸展背景下的快速沉降作用、快速沉降2断裂活化作用、

挤压背景下的差异隆升作用

图2 准噶尔盆地Y1井侏罗系/白垩系之间不整合的结构

Fig 12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J/K unconformity in Well Y1,J unggar Basin ,Northwest China

图3 美国Powder River盆地与不整合有关的超压地层油气藏

(引自Jiao和Surdam,1994)[37]

Fig13 Overpressured stratigraphic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ealed by unconformity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

和差异沉降2构造掀斜作用等。不同的构造运动形式对隐蔽油气藏的调整作用明显不同。根据调整前后储层产状的变化,可以划分出同向调整、反向调整两种端员类型。同向调整指在储层的倾向基本保持不变,但倾角发生明显变化的构造运动中,已形成油气的调整过程。例如,在晚期构造活动中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南翼地层的倾角增大,但倾向基本保持不变,聚集于南翼的油气在构造活动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反向调整指在使储层倾向发生相反变化的构造运动中,已聚集油气的调整过程。在叠合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可以具有不同的方向,晚期构造与早期构造进行叠加、干涉,储层的产状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隐蔽油气藏的调整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反向和同向调整仅仅是两种简单情况。

已聚集油气的调整可形成调整型隐蔽油气藏。调整型隐蔽油气藏的储层物性2含油气性关系非常复杂,这是由油气聚集期的差异充注和油气藏调整期的差异残留或差异再运移共同造成的。在油气聚集过程中,油气优先聚集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储层部分[38~40],即发生所谓的差异聚集,因此在油气藏调整前,物性较好的储层部分的含油气性较好(含油饱和度较高)。在油气藏调整过程中,孔隙度、渗透率较高,侧向连通性较好的储层中的油气优先发生再运移,而物性较差、侧向连通性较差的储层中的油气难于再运移、散失,导致物性较好的储层部分的含油饱和度明显降低甚至由油层变为水层,而物性较差的储层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较小,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差异残留或差异再运移。由于差异聚集和差异残留的共同作用,调整型油气藏的储层物性2含油气性关系复杂。

油气藏的调整可导致多种成因的油气层共生(图4)。在储层产状不断变化、油气藏发生调整的过程中,在三维空间被封闭的油气层(

如砂岩透镜体

图4 晚期构造活动引起的油气藏

调整及调整后油气藏类型示意图

Fig14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adjustment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

1—调整保存型油气层;2—调整残留型油气层;3—调整残余型油

气层,4—调整再聚集型油气层;5—调整溢散型古油气层

油层)中的油气得到保存,形成调整保存型油气层。在调整过程中,油层的一部分变为水层,而靠近构造高部位的储层部分中的油气得到保存,形成调整残留型油气层。在调整过程中,一些储层特别是孔隙度、渗透率相对较低,侧向连通性相对较差的储层中的部分油气发生再运移,但储层仍具有一定的含油饱和度,形成调整残余油层。一部分油气在调整前的水层中聚集形成调整再聚集型油层(图4)。由于多种成因的油气层共生,调整型隐蔽油气藏的油/水

图5 准噶尔盆地ZH1和ZH2储层GOI随深度的变化及古油水界面的识别Fig15 Variation of GOI wit h depth in wells ZH1and ZH2in the J unggar Basin,Northwest China

或气/水界面复杂。

准噶尔盆地腹部某油气藏提供了调整型隐蔽油气藏的典型实例。该油藏油层的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且油层、含水油层和水层间互(图5),油水界面复杂,储层含油性与储层物性无明显相关性。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该油藏的一些水层与油层和含水油层具有同样高的包裹体颗粒指数(GOI)(图5), GO I值均高于5%,表明现今的水层曾发生原油聚集。该油藏位于车莫古隆起的北翼,新近纪以前车莫古隆起发育期,地层倾向向北,新近纪以后发生的构造掀斜作用导致地层产状发生反向变化,油藏发生反向调整,部分油层中的原油发生再运移,形成具有高GOI值的水层;一些油层中的部分原油再运移,形成现今的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的油层或含水油层。油藏的反向调整导致含油性与储层物性关系不清、油/水界面复杂。

总之,调整型隐蔽油气藏具有复杂的聚集历史,含油气性2储层物性关系和油/水、气/水界面复杂,因此具有更大的预测和勘探难度。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增高,调整型隐蔽油气藏将成为构造演化历史复杂的叠合盆地的重要勘探领域。4 结语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向复杂条件拓展,深层隐蔽油气藏、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复杂隐蔽油气藏、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围绕这些复杂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机理仍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不断提高地球物理识别精度,并综合利用地质观测、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是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关键。准噶尔盆地腹部的隐蔽油气藏同时具有埋藏深、不整合面结构复杂、多期成藏多期调整改造的特点,是建立复杂隐蔽油气藏成藏与勘探理论的天然实验室。

R eferences:

[1] QIAO Hansheng,WAN G Mingming.Subtle reservoirs in t he

Bohai Bay basin[J].Eart h S cience Frontiers,2000,7(4):

4972506(in Chinese).

[2] PAN G Xiongqi,CH EN Dongxia,L I Pilong,et al.Prediction

met hod and it 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in predicting resource

potentials of subtle oil/gas reservoirs[J].Oil&Gas Geolo2

g y,2004,25(4):3702376(in Chinese).

[3] L I Pilong,ZHAN G Shanwen,QU Shouli.Oil/Gas Geolog y

and Ex ploration in L acust rine Faulted B asi ns[M].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3(in Chinese).

[4] J IN Zhijun,ZHAN G Y iwei,WAN G Jie.H y d rocarbon A c2

cum ulation Mechanisms and Oil/Gas Dist ribution[M].Bei2

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3(in Chinese).

[5] HAO Fang,ZOU Huayao,N I Jianhua,et al.Evolution of o2

verpressured system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conditions for

deep oil/gas accumulation[J].Eart h Science,2002,27(5):

6102615(in Chinese).

[6] HAO Fang.Kinetics of H y d rocarbon Generation and Mech2

anisms of Pet roleum A ccumulation in Overp ressured B asi ns

[M].Beijing:Science Press,2005(in Chinese).

[7] HUN T J M.Pet roleum Geology and Geochemist ry[M].2nd

ed.[s.l.]:Freeman and Company,1996.

[8] HOL M G.How abnormal pressures affect hydrocarbon ex2

ploration,exploitation[J]?Oil&Gas J ournal,1998,96

(12):79284.

[9] LAW B E,SHA H S H A,MAL IK M A.Abnormally high

formation pressure,Potwar,Pakistan[A].LAW B E,

U IMISH E K G F,SLAVIN V I.A bnormal Pressures in H y2

drocarbon Envi ronments[C].AAP G Memoir,1998,70:

2472258

[10] MA GOON L B,DOW W G.The petroleum system[A].

MA GOON L B,DOW W G.T he Pet roleum S ystem—From

S ource To T rap[C].AAP G Memoir,1994,60:3223. [11] TISSO T B P,WEL TE D H.Pet roleum Formation and Oc2

currence[M].2nd ed.Berlin:Springer2Verlag,1984. [12] MOM T HIUS M,L ANDAIS P,DU RAND https://www.doczj.com/doc/5711927255.html,parison

between extract s from nat ural and artificial maturation series

of Mahakam delta coals[J].Organic Geochemist ry,1986,10

(2):2992311.

[13] BRAUN R L,BU RN HAM A K.Mat hematical model of oil

generation,degradation and expulsion[J].Energ y Fuels,

1990,4(1):1322146.

[14] Mc TAVISH R A.Pressure retardation of vitrinite diagene2

sis,off shore nort hwest Europe[J].N at ure,1978,271(5):

6482650.

[15] PRICE L C,WEN GER L M.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on

petroleum generation and maturation as suggested by aqueous

pyrolysis[J].Organic Geochemist ry,1992,19(1):1412159.

[16] HAO Fang,L I Sitian,SUN Y ongchuan,et al.Overpressure

retardation of organic2matter matura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A case study from t he Y inggehai and Qiongdong2

nan basins,off shore Sout h China Sea[J].A A PG B ulletin,

1995,79(4):5512562.

[17] HAO Fang,L I Sitian,DON G Weiliang.Abnormal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 in t he Y inggehai Basin,off shore Sout h

China Sea:Implications for hydrocarbon expulsion and fluid

migration from overpressured systems[J].J ournal of Pe2

t roleum Geolog y,1998,21(4):4272444.[18] QU ICK J C,TABET D E.Suppressed vit rinite reflectance in

t he Ferron coalbed gas fairway,central Utah:Possible influ2

ence of overpressure[J].I 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Coal Geol2

ogy,2003,56(1):49267.

[19] L I Huijuna,WU Tairan,MA Zongjin,et al.Pressure retar2

dation of organic mat uration in clastic reservoirs:A case

study from t he Banqiao Sag,Eastern China[J].M ari ne and

Pet roleum Geolog y,2004,21(9):108321093.

[20] DALLA TORRE M,MA HL MANN R F,ERNST W G.Ex2

perimental st udy on t he pressure dependence of vitrinite mat2

uration[J].Geochi mica et Cosmochi mica A ct a,1997,61

(14):292122928.

[21] CARR A D.A vitrinite reflectance kinetic model incorpora2

ting overpressure retardation[J].M arine and Pet roleum Ge2

ology,1999,16(3):3552377.

[22] CARR A D.Thermal history model for t he Sout h Central

Graben,Nort h Sea,derived using bot h tectonics and matura2

tion[J].I 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Coal Geolog y,2003,54

(1):3219.

[23] HAO Fang,J IAN GJianqun,ZOU Huyao,et al.Differential

retar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 by overpressure[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4,47(5):7832793. [24] SWEEN E Y J J,BU RN HAM A K.Evolution of a simple

model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based on chemical kinetics[J].

A A PG

B ulletin,1990,74(11):155921570.

[25] LAW B E.Basin2centered gas system[J].A A PG B ulletin,

2002,86(11):189121919.

[26] BLOCH S,LANDER R H,BONN ELL L.Anomalously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deeply buried sandstone reser2

voirs:Origin and predictability[J].A A PG B ulletin,2002,

86(2):3012328.

[27] T HOMAS M.Diagenesis sequences and K2Ar dating in J u2

rassic sandstones,Cent ral Viking Graben:Effect s on reser2

voir properties[J].Clay Minerals,1986,21(5):6952710.

[28] HAMIL TON P J,KELL EY S,FALL ICK A E.K2Ar dating

of illite in hydrocarbon reservoirs[J].Clay Minerals,1989,

24(2):2152231.

[29] G L ASMANN J R,CLAR K R A,LAR TER S R,et al.Dia2

genesi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Brent Sandstone(J u2

rassic),Bergen High area,Nort h Sea[J].A A PG B ulletin,

1989,73(10):134121360.

[30] HAO Fang,DON G Weiliang,ZOU Huayao.Effect s of over2

pressured fluid flow on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n t he

Y inggehai Basin[J].A ct a Geologica S inica,2004,78(4):

101121018.

[31] OSBORN E M J,SWARBRICK R E.Diagenesis in Nort h Sea

HP H T clastic reservoirs—Consequences for porosity and o2

verpressure prediction[J].M arine and Pet roleum Geology,

1999,16(2):3372353.

[32] WIL KINSON M,DA EB Y D,HASZELDIN E R S,et al.Sec2

ondary porosity generation during deep burial associated wit h

overpressure leak2off,Fulmar formation,U.K.Central

Graben[J].A A PG B ulletin,1997,81(6):8032813. [33] CH EN Jianping,ZHA Ming,L IU Guangdi,et al.Impor2

tance of unconformity i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t he nort h

western slope of J unggar basin[J].J ournal of Pet roleum U2

ni versit y,2000,24(4):75278(in Chinese).

[34] CH EN Rongshu.Oil and Gas Geolog y[M].Wuha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1994(in Chinese).

[35] MAR TINSEN R S.Depositional remnant s,part1:Common

component s of t he stratigraphic record wit h important impli2 cations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J].

A A PG

B ulletin,2003,87(12):186921882.

[36] MAR TINSEN R S.Depositional remnant s,part2:Exam2

ples from t he Western Interior Cretaceous basin of Nort h A2

merica[J].A A PG B ulletin,2003,87(12):188321909. [37] J IAO Z S,SU RDAM R C.Stratigraphic/diagentic pressure

seals in t he muddy sandstone,Power River Basin,Wyoming

[A].OR TOL EVA P J.B asin Com part ments and S eals[C].

AAP G Memoir,1994,61:2972312.

[38] LAR TER S R,APL IN A C.Reservoir geochemistry:Met h2

ods,applications and opport unities[A].CUBIT T J M,

EN G LAND W A.T he Geochemist ry of Reservoi rs[C].Geo2 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1995,86:5232.

[39] PETERS K E,MAR TIN G F.Applications of pet roleum geo2

chemistry to exploration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J].Or2

ganic Geochemist ry,2002,33(1):5236.[40] ZEN G Jianhui,J IN Zhijun.Ex peri mental S t u dies of S econd2

ary Pet roleum Mi gration and A ccumulation[M].Beijing:

Pet roleum Industry Press,2000(in Chinese).

参考文献:

[1] 谯汉生,王明明.渤海盆地隐蔽油气藏[J].地学前缘,2000,7

(4):4972506.

[2] 庞雄奇,陈冬霞,李丕龙,等.隐蔽油气藏资源潜力预测方法

探讨与初步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4),3702

376.

[3] 李丕龙,张善文,曲寿利.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 金之钧,张一伟,王捷,等.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北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5] 郝芳,邹华耀,倪建华,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

藏条件[J].地球科学,2002,27(5):6102615.

[6] 郝芳.超压盆地生烃作用动力学与油气成藏机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33] 陈建平,查明,柳广弟,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不整合面

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2000,24(4):752

78.

[34] 陈荣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1994.

[40] 曾溅辉,金之钧.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物理模拟[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目录 1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 2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2) 3.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5) 3.1 层序地层理论 (5) 3.2 坡折带理论 (6) 3.3 复式输导体系理论 (7) 3.4 相势控藏理论 (7) 4 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 (8) 4.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准确选区选带是隐蔽油藏勘探的基础 (9) 4.2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采集、高保真处理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保障 (11) 4.3 多井多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变速成图是隐蔽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 (12) 4.4 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地震正反演等预测技术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手段 (14) 4.5已钻井重新认识、“滚动勘探”模式是隐蔽油藏勘探的重要途径 (16) 4.6 应用油气化探技术勘探隐蔽油气藏 (16) 4.7按照隐蔽油气藏的类型选择勘探方法 (17) 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8) 5.1 存在问题 (18) 5.2 发展趋势 (18) 参考文献 (19)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未来最具储量接替前景的勘探目标。所谓隐蔽油气藏通常是指以地层、岩性为主要控制因素、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⑴。隐蔽油气藏成条件复杂、圈闭形态不规则、埋藏和分布具有隐蔽性、勘探难度较大,人们对隐蔽油气藏研究还不系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结合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思路与技术,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蔽油气藏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指导日后隐蔽油气藏勘探。 1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关于隐蔽圈闭,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著名石油学家Levorsen进行了完整的论证,随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古地貌圈闭的油气勘探。目前普遍认为,隐蔽圈闭是指用常规技术方法和手段难以识别的圈闭,它们主要是 由于沉积、古构造运动、水动力变化及成岩作用所引起的,包括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上倾尖灭、透镜体、古河道、潜山、礁体及裂缝圈闭等。隐蔽油气藏是指油气在隐蔽圈闭中的聚集。隐蔽油气藏的概念最早由卡尔(1880) [2]提出。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Nonstructural trap)是“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层”的观点[3]。莱复生(1936)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4],并发表了题为“地层型油田”的论文;Lveorsen在1966年发表的遗作《隐蔽圈闭》 (obseurea ndSubtletrpas) 提出现代意义的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认为是隐蔽和难以琢磨的圈闭。后来哈尔布特H(T.Halbouyt1982)等对这个概念作了的进一步阐述,其含义主要是泛指在油气勘探上难以识别和难以发现的油气藏,并不是专指 非背斜或地层岩性类型的油气藏⑸。萨维特认为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以圈定其位置的圈闭;朱夏指出,隐蔽圈闭也包括某些构造圈闭,圈闭是否隐蔽,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形式和成因类型;庞雄奇等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从物探和测井等资料上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对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的差异在于构造成因油藏是否属于隐蔽油气藏,如邱中健曾将极其复杂的小断块油气藏列入隐蔽油气藏的范畴,薛良清则认为隐蔽油气藏主要指非构造的地层、岩性圈闭被油气充注后形成的油气藏。潘元林等认为隐蔽油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技 术经济条件下,其含义也有所不同,而与具体的油气藏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就勘探的难易程度而言,构造油气藏具有特定的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不论 是传统的勘探方法,还是现代的勘探技术方法,它们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虽然

深层油气藏

1. 深层油气藏 随着全球油气工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地域由陆地向深水、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和超深层、资源类型由常规向非常规快速延伸,水深大于3000m的海洋超深水等新区、埋深超过6000m的陆地超深层等新层系、储集层孔喉直径小于1000nm的超致密油气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深层将是石油工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引领未来油气勘探与开发最重要的战略现实领域。 关于深层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认识差异较大。目前国际上相对认可的深层标准是其埋深大于等于4500m;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为3500~4500m的地层定义为深层,埋深大于4500m的地层定义为超深层;钻井工程中将埋深为4500~6000m的地层作为深层,埋深大于6000m的地层作为超深层。 尽管对深层深度界限的认识还不一致,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深度超过4000m的地层中进行了油气钻探,80多个盆地和油区在4000m以深的层系中发现了2300多个油气藏,共发现30多个深层大油气田(大油田:可采储量大于6850×104t;大气田:可采储量大于850×108m3),其中,在21个盆地中发现了75个埋深大于6000m的工业油气藏。美国墨西哥湾Kaskida油气田是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上砂岩油气田,目的层埋深7356m,如从海平面算起,则深达9146m,可采储量(油当量)近1×108t。 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进入21世纪,深层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发现轮南-塔河、塔中等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及大北、克深等陆相碎屑岩大气田;在四川发现普光、龙岗、高石梯等碳酸盐岩大气田;在鄂尔多斯、渤海湾与松辽盆地的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领域也获得重大发现东部地区在4500m以深、西部地区在6000m以深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油气勘探深度整体下延1500~2000m,深层已成为中国陆上油气勘探重大接替领域[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探井平均井深由2000年的2119m增长到2011年的2946m,其中,塔里木油田勘探井深已连续4年超过6000m(见图1.1),且突破了8000m 深度关口(克深7井井深8023m);东部盆地勘探井深突破6000m(牛东1井井深6027m)中国近10年来完钻井深大于7000m的井有22口,其中,2006年以来完钻19口,占86%目前钻探最深的井是塔深1井,完钻井深8408m,在8000m左右见到了可动油,产微量气,钻井取心证实有溶蚀孔洞,储集层物性较好,地层温度为175~180℃最深的工业气流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博孜1井,7014~7084m井段在5mm油嘴、64MPa油压条件下日产气251×104m3,日产油30t,属典型的碎屑岩凝析气藏;最深的工业油流井是塔里木盆地的托普39井,6950~7110m井段日产油95t、气1.2×104m3。 图1.1 中国石油探井平均井深变化图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摘要:油藏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油田产量高低、采油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5个阶段和各自的工艺技术状况,介绍了与我国油藏相适应的5套油藏工程技术方法,指出了采油工程技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油藏工程技术应用发展 油藏工程技术发展阶段 一、探索、试验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 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田获得解放,当时共有生产井48口,年产原油6. 9×104t,再加上延长15口井和独山子11口油井,全国年产原油总计7. 7×104t。1950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玉门油田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一开始油井都靠天然能量开采,压力下降,油井停喷, 1953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编制了老君庙第一个顶部注气、边部注水的开发方案。为砂岩油藏配套开采上述技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全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分层开采工艺配套技术发展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陆相砂岩油藏含油层系多、彼此差异大、互相干扰严重,针对这些特点,玉门局和克拉玛依油田对分层注水、分层多管开采进行了探索。60年代大庆油田根据砂岩油藏多层同时开采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整套以分层注水为中心的采油工艺技术。 1、分层注水

大庆采用早期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采用笼统注水时因注入水沿高渗透层带突进,含水上升快,开采效果差,为此开展了同井分层注水技术。 2、分层采油 发挥低渗透层的潜力进行自喷井分采,可分单管封隔器、双管分采和油套管分采三种形式。 3、分层测试 研究发展了对自喷采油井产出剖面和注水井注入剖面进行分层测试、对有杆泵抽油井进行环空测试、油水界面测试及有杆泵井下诊断、无杆泵流压测试等技术。 4、分层改造 压裂酸化工艺是油田增产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70年代到80年代) 1、复杂断块油藏采油工艺技术 根据复杂断块油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断层上下盘互相分隔构成独立的开发单元等特点,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方法,注水及油层改造因地制宜,达到少井多产,稀井高产,形成了复杂断块配套的工艺技术。 2、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采技术 潜山油藏以任丘油田为代表,与砂岩油藏完全不同,油气储存在孔隙、裂缝和溶洞中,下部由地层水衬托,成为底水块状油藏。以任丘奥陶系、震旦系油藏为主,初产高、递减快,油田开采中形成了碳酸盐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摘要: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其认识与深入理解日趋重要。近年来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复杂多样,勘探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出了部分可行的分类方法以及其部分勘探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字:隐蔽油气藏,分类,勘探方法,层序地层学,三维地震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渐提高,油田可采储量与采出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寻找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就成为大多数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季敏等,200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和理论认识,尤其是对渤海湾盆地的研究和勘探最为深入和系统。但在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的涵义和分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目前我国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归属。笔者依据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我国隐蔽油气藏勘探与研究历程的回顾,现对其进行部分总结并阐述自己的认识。(牛嘉玉等,2005) 1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研究 几乎与国际同步,我国地质界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在进行不断探索。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理解和定义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蔽油气藏”在涵义上等同于“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即直接沿袭和引用了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另一种观点是以朱夏先生为代表,认为隐蔽油气藏除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应包含某些类型的构造油气藏,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圈闭识别、描述和评价的

难易程度取决于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水平、盆地的勘探阶段以及盆地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盆地不同的勘探阶段,随着针对性勘探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各类圈闭目标的识别与描述愈来愈明朗化。所以,其隐蔽油气藏涵盖的圈闭成因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从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两种理解和已取得的认识来看,无论是等同于非构造圈闭,还是对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加以扩展(包含某些难识别的构造圈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隐蔽油气藏作为一种油气勘探圈闭目标特性的分类,在勘探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油气勘探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发和探索各类隐蔽圈闭目标的识别技术与方法,并明确了科技工程攻关的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对隐蔽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理论研究都应归属于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的研究,即针对它所涵盖的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来进行石油地质理论的研讨。任何试图脱离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的统一分类均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隐蔽油气藏所涵盖的类型因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体由各种非构造油气藏构成。在油气藏分类方面,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争议较大,方案较多,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圈闭成因分类将更利于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牛嘉玉等,2005) 2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关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为隐蔽油气藏的主体,其不同之点在于对地层圈闭的概念和定义有争论。近年来,有将岩性油藏从地层油藏中分出来的趋势。(庞雄奇,2007) 在20 世纪50 年代,前苏联的多位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其油藏圈闭成因分类与美国有所不同,更加突出岩性因素(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等),专门划分出岩性圈闭大类;而美国分类中的地层圈闭则包含了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体等类型。我国老一代石油地质学家也早已有若干圈闭成因分类方案和论述,他们结合陆相沉积盆地物源近、岩性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均突出了“岩性”控制因素,将岩性圈闭定为与地层和构造同级的一大类。地层

油气回收应用分析

油气回收应用分析 油气回收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油气回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加油站以及油库,但油气回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油气运输设备方面的问题以及油气回收后路方面的问题。本文正是以油气回收应用为研究对象和目标,对油气回收应用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标签:油气回收;环境保护;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数量逐年增加,随之对油气资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这在无形中给我国油气的输送和保存带来了压力,其面临着严峻的油气蒸发损害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导致油气成品质量下降,而且还使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油气回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油气回收处理工艺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究油气回收应用这一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1 油气回收应用概述 一般而言,加油站和油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应当进行三次油气回收。对于一次油气回收来说,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卸油过程中的油气,利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在油罐车内进行油气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油气运回油库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对于二次油气回收来说,就是针对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采用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并通过地下油气回收管线将其收集于油气储罐之中,这一油气收集过程,就是二次油气回收。对于三次油气回收来说,就是当油罐内油气达到一定压力时,采用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对其进行冷凝、吸附或者膜分离的收集处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三次油气回收需要进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安装,目的是为了防止油气无控排放。 2 我国油气回收应用分析 2.1 油气回收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我国大部分油气回收系统都属于一种收集系统,对于油气污染和回收再利用油气的问题尚未从本质上得到解决,从而对于环境保护方面也没有做到实质性改善,甚至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就目前来说,我国油气回收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油气运输设备方面的问题,例如油罐车罐体大盖泄露问题以及安全阀、管路和量油口处的连接泄露等问题,这些部位还没有实现完全密封,从而在油罐车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油气泄露的状况。这些问题一般是在油罐车异常情况下出现的;②油气收集方面的问题,例如老油库改造时收集管线可能会存在低点,低

油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第一章油气藏开发地质基础 1.要开发好一个油气田,需要掌握或认清该油气田哪几方面的地质特征? 答:油气田地质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构造特征: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 称。因此我们需要搞清楚油气藏的构造类型及形态、断层性质及切割情况、裂缝密度及分布规律等问题; 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特征:即在物理、化学、生物上不同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与该表面上形成的沉积岩的组合与物质反应。我们需要了解各类沉积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得出相应相态条件下的开发对策; 3)储层特征:即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我们需要知道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划分 与对比等方面的问题 4)油气藏特征: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 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我们需要了其类型、压力系统、温度及岩石热力学性质、其中油气水的分布等知识。 2.每一种地质特征是如何影响油气田高效开发的? (由上一题展开回答) 3.地质模型的分类?* 答:按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任务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 按油藏工程的需要分为储层结构模型、流动单元模型、储层非均质模型、岩石物性物理模型; 按油藏开采过程的特点可分为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 针对特殊油藏开采可建立热采模型、化学驱模型等。 4.沉积相与油气田开发的关系?* 答:沉积相与油气田开发的关系如下: 1)为编制好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为培养高产井提供依据; 3)为及时夺高产,实现产量接替提供依据; 4)为合理划分动态分析区和进行动态分析提供依据; 5)为选择挖潜对象,发挥工艺措施作用提供依据; 6)为层系、井网及注水方式的调整提供依据; 第二章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 1.开发对象的特点(用几条高度总结)? 答: 1)具有不同的驱动类型及开发方式; 2)具有不同的开发层系选择; 3)具有不同的开发井网部署; 4)具有不同的配产方式及开采速度; 5)具有不同的注水时机与压力系统。 2.高效开发一个油气田应该达到哪几个技术指标?

油气回收不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油气回收不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孙永琳:抚顺石油研究院,邹松林:苏惠利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摘 要:概述了油气回收和油气收集控制、油气气源状态的特点、油气收集系统和油气回收解决方案;介绍了加油站油气控制技术;对四种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加油站 油气控制技术 比较 石油及成品油在炼制、储运、销售过程中有多次装卸的环节,每次装卸都会挥发大量有机气体(指汽油、稳定轻烃等挥发的油气),主要成分为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烃混合物。其主要的危害是:污染大气环境,带来温室效应和光化学污染等破坏生态问题;容易引发燃烧、爆炸事故,存在安全隐患;油气挥发会影响油品性能,降低油品品质;造成资源浪费,排放的汽油油气浓度最大损失可达3kg/m3;危害人体健康,有些芳烃类物质是致癌物质。 汽油从原油加工出厂到加油站销售,至少发生4-5次装卸,每吨汽油体积是1.4 m3,每 装卸一次会排放油气1.4 m3。“据估算,我国2004年汽油挥发总量超过30万吨,约合15亿元。其中,加油过程挥发的油气量约为6万吨,而到2020年则可能达到30万吨。”(据2005.12.23.《中国环境报》),油气回收的几大好处:安全,可以减少火灾爆炸风险;节能,减少燃油流失;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减少疾病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臭氧、光化学烟雾导致的生态破坏。 第一部分:概述 1,油气回收和油气收集控制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油气回收系统则包括油气收集控制和油气回收利用。 油气收集控制和油气回收处理的差别:(分类 差异 形式 方法) 油气收集控制:油气气相形态没有变化,将油气收集以后转移到异地或提升到高处排放,将在加油站卸油时地下油罐排放的油气收回汽车油罐内,转移到郊外或油库排放;将装车台密闭收集的油气通过高位竖立的排气管在高空排放,将油气收集以后转移到地下油罐储存,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是一种平衡式的油气收集系统,在加油机加油时,将加油抢口周围产生的油气收集送回地下油罐中,气液回收比(A/L)为0.95:1~1.05:1,能够控制加油时的油气排放。 油气回收处理:油气从气相变化为液相; 油气间接回收处理:活性炭吸附方法:需经过先吸附、后脱附的过程;吸收剂吸收方法:先用吸收剂吸收、再采取分离方法使回收的汽油和吸收剂分离 油气直接回收处理:冷凝的方法:将油气冷凝液化下来的就是汽油;膜分离方法:虽然也要用低标号汽油喷淋,但不需再分离,可以直接进入低标号汽油罐。 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油罐内饱和状态的油气也会自然凝结,或汽油油液还会自然蒸发, 要了解油气回收的情况,首先应该对油气气源的状态有所了解。

油气回收系统以及油气回收工艺的分析

油气回收系统以及油气回收工艺的分析 摘要:介绍了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和油库的油气回收系统的概况,总结了现行的油气回收技术工艺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油气回收工艺加油站油气回收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底,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83.9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成品油需求量也在随之大幅增长,对我市环境空气的污染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特别是在煤、石油及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都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作为重要的国策。而油气的回收系统在节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伴随着社会对节能和环保的呼声日益升高,越来越多的加油站和油库开始注重油气的回收和利用。 油气回收系统广泛运用于加油站,储油库,油田,炼油厂和化工企业。 1,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 根据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定义为: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由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汽油密闭储存、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组成。该系统的作用是将加油站在卸油、储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收集、储存和送入油罐汽车的罐内,运送到储油库集中回收变成汽油。 加油站油气排放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加油站进油时,将油罐车汽油卸入埋地油罐的过程,埋地油罐排放的油气;第二阶段:加油工给汽车加油时,加油机将汽油加入汽车油箱,汽车油箱口排放的油气;第三阶段:埋地油罐受气温变化影响,热胀冷缩,引起油罐空间油气体积变化,热胀体积增大时排放的油气;针对这三个阶段排放的油气可以分为一次回收,二次回收和三次回收;加油站油气的一次回收系统指的是将油罐汽车卸汽油时地下罐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油罐汽车罐内的系统。二次回收系统是指通过加油枪、回收管线、真空泵等实现加油时,汽车油箱内产生的油气通过系统进入地罐封存。国家标准要求二次回收系统的回收效率≥95%;三次回收系统是指处理地罐因“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装置可将油气还原成汽油送回地罐,实现整个系统对油气的回收再利用,国家标准要求回收效率≥95%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一览见下图。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基准面旋回研究的启示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基准面旋回研究的启示X 杨 龙1,宋来明2,桑淑云2,魏 宁3,董海亮4 (1.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陕西靖边 718500;2.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 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4.渤海钻探国际工程分公司,天津 300283) 摘 要:从基准面以及基准面旋回研究的进展出发,论述了层序界面划分的弊端,该弊端导致了基准面旋回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工作已经进入了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而这种弊端更显突出。隐蔽油气藏中,洪泛面的意义尤为突出,不但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更是控制了主力油层的分布,因而对原有的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案提出质疑。松辽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调整基准面旋回划分界限,大大提高了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基准面旋回;洪泛面;层序界面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1)02—0139—03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邓宏文教授将基准面旋回理论引进国内,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基准面旋回理论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各高校以及科研生产单位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如果说,层序地层学理论是地质学上一次重大革命,基准面旋回理论则是这次革命性事件中一次重大变革。 1 基准面旋回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地质学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基准面旋回理论无疑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 早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就已经认识到基准面的存在并试图论述其对于地层层序的依存性[1],并开始对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描述以及研究,试图能将基准面及其意义进行明确定义,并加以定量表征。总的说来,地质学家或者认为基准面是地貌学上的平衡剖面[2],或者认为是分隔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理论均衡面[3,4]。Wheeler H.E.的工作[5]奠定了目前基准面旋回理论广泛应用的基础,他第一次明确地从地层保存作用出发来认识基准面,并赋予其时间意义。Cro ss T.A.[3,6,7] 进一步论述了基准面的含义,提出:基准面是一个势能面,它反映了地球表面与力求其平衡的地表过程间的不平衡程度。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基准面旋回理论即基于此观点,认为基准面为一非物理面,而是一个抽象面,是动态的、波状起伏的、不可测量的三维空间势能曲面[3,6,7]。基准面旋回是指基准面上升到下降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系列地层[3]。 基准面旋回理论为建立等时性地层框架提供了一套有利的工具,使油气领域地质工作者乃至物探工作者以等时性为研究基础的观念空前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一点意义尤为突出。到目前为止,基准面旋回理论的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广大生产科研人员的一致认同。但随着该理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基准面旋回理论一个重大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即基准面旋回规模的确定及层序方案的划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一直是基准面旋回理论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地质工作者对旋回的理解不一致,相差非常大。很多学者作了大量工作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从方法上[8]到资料上[8]再到研究的思路和角度[8-12],学者们孜孜以求,做了很多工作。然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学者划分方案迥异、基准面旋回规模差别较大。甚至导致了目前二分、三分、四分等众多的层序划分方案及其改良建议[13]。也就是说,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不强。即虽然基准面旋回提供了一套科学分析地层问题的思路,但其没有提供有效利用该套思路的标准。部分学者[13-14]针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139  2011年第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X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杨龙(1977—),男,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地质所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

油气藏形成条件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气源条件 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 成烃坳陷: 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平面上, 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成 妊 坳 陥 『 抽 气 分 布 关 系 图 r I j k I 1 h 1 k 九松辽中決成晟塌陥b沆气分布,B>MLng尔吗纳斯湖成好坳陷仃竟区:(?酒西誌地序西诚绘閱陥Q去/门山汕代聚集帯:优黄轉坳陥白1“]陷与天港汕气带:1-住油叩心:乙生?Ik凹階;①itk气睾象带::" 5+ illiHb 二猛地边怡 &油气运移力向T乩附陆磐线 2、烃源岩的质量 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 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 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而储集层是容纳油气的介质,只有孔渗性良好,厚度较大的储集层,才能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巨大的油气藏,这是显然的。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也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是指烃源层、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 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1、生储盖组合类型

油藏工程总结 (1)

1、油田开发定义? 答:所谓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或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油田保持合理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2、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包括哪些阶段? 答:①开发前的准备阶段;②开发设计和投产阶段; ③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3、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答:一是详探,全面认识油藏;二是进行生产试验,认识油田的生产规律,为油田正式投入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 4、选择生产试验区的原则 答:①生产试验区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②生产试验区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全油田开发的影响要最小,相邻区域也不要影响试验区任务完成。③生产试验区的开发部署和试验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对全油田开发具备普遍意义的试验任务,也要抓住合理开发油田的关键问题。④生产试验区也是油田上第一个投入生产的开发区。 5、油田开发方针、原则及层系划分原则、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 答: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是根据国民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长期经验总结制定出来的,要服从“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原油产量的总目标。 油田开发原则:①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指油田地质储量、油层物性、流体物性),高速度地开发油田,保证顺利的完成国家和油区按一定原则分配给它的计划任务。②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获得最高的采收率。③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而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上稳定。④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地采出更多的石油。 层系划分原则: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井能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有较长的稳定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指标。②同一个开发层系的各油层特性要相近,油层性质相近包括沉积条件、渗透率、油层分布面积、层内非均质程度③各开发层系间必须有良好的隔层④同一开发层系 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考虑到分层开采工艺水平,开发层系不宜过长过细⑥同一油藏中相邻油层应尽可能 组合在一起。 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基础;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惊醒开发层系划分;油田高速开发要求进行开发层系划分。 6、不同时间注水及其特点? 答:早期注水及特点:油井产能较高,有利于长期的自喷开采,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实现长时间的稳产,但投资大,回收期长。晚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油田产量不可能稳产,自喷开采期短。中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能保持较长的稳产期,不影响最终采收率。 7、国内外油田应用的注水方式或注采系统,大致分为那几类?各自定义、适用条件? 答:边缘注水:是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在油水边界处进行注水。适应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结构单一稳定、边部与内部连通性好;油藏原始油水边界位置清楚;油层流动系数较高。切割注水:是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若干区块,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适应条件:油层面积稳定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注水井排可形成比较完整的切割水线;切割区内的生产井和注水井有较好的连通性;又曾有较高的流动系数,使切割区内注水效果能比较好的传递刀生产井排,以便确保达到要求的采油速度;顶部切割注水,适用于中等含有面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边外注水结合使用。面积注水:是把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关系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适应条件: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油层分布不规则,延伸性差,多呈透镜体分布;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适用于油田后期强化开采,以提高采收率;油层具备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但要求达到更高的采油速度时,也考虑采用面积注水方式;面积注水方式对非均质油藏、油砂体几何形态不规则者尤其适宜。点状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的分布在开发区内,常作为其他注水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适应条件:岩性不均匀且不连通的油层。 8、面积注水的分类?各自的井网示意图、注采比?答:四点法:(1:2)。五点法(1:1)七点法(2:1)反九点法(1:3)正对式直线排状注水(1:1)交错式直线排状注水(1:1)注采比(n-3)/2 9、井网密度定义?答:每口井所控制的面积(km2/ 口) 10试井分析方法的分类?稳定试井定义?采油指 数定义? 答:试井分为稳定压力试井分析方法和不稳定压力 试井分析方法。稳定试井:即通过现场测试,获取 油(气)井产量和压力数据,利用稳定渗流理论反 过来分析、求取产能的一种方法。采油指数:单 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J=Q/p 11、不稳定试井定义?井底流动压力的基本公式? 会应用P56 答:不稳定试井:利用油(气)井以某产量生产或 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所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 化的资料,利用不稳定渗流理论反过来分析和推算 地层好井筒参数的方法。 12油井压力恢复试井赫诺公式应用,精简公式的应 用?P58 13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分析及应用?P61 答:分析:(1)“续流”的影响。关井后仍有一部 分液体从地层继续流入井底,使得井底的压力恢复 速度小于理论速度,造成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初始 段比理论段要滞后一段。(2)除了“续流”这一 因素外,油井的不完善性等也会使实测的井底压力 恢复曲线的初始段发生变形。不完善井的井底压力 大于完善井,恢复速度不完善井大于完善井,不完 善井发生在井底附近,影响初始段。(3)边界影响, 14油气水的静态分布?油层压力?P58 答:原始地层压力:油藏在未开发之前,整个油藏 处在平衡状态,这时油层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原 始地层压力系数:为原始地层压力与其相当深度的 净水住压力之比。 15油藏的驱动能量,驱动方式的定义?各驱动方式 类型的特征?溶解气 16可采储量定义、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探明储 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定义? 答: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从原 始地质储量中预期能采出油气总量。剩余可采储量 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田,在某一指定年份剩余的 可采储量。储采比是指开采到某年剩余可采储量与 当年年产量之比。探明储量石油气田勘探评价阶段 完成后,活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是 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 目的,在评价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预测储量综 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 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进行估算的储量。 17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公式?流度定义?采油 速度定义?P85 答:流度是指石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能力。采油 速度是指年产油量站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8物质平衡方法具有哪些特点?所需的基础资料 有哪些? 答:物质平衡方程式具有地下平衡,体积平衡,累 计平衡三大特点。所需静态方面的资料,动态方面 的资料,流动的物性资料 19推导封闭弹性驱动、弹性-局部水驱油藏的物质 平衡方程式? 20弹性产率定义?弹性采油量的公式?P102 答:弹性产率相当于油层压力下降1mp,依靠地层 和流体的弹性能从油层中排出的原有体积。 21边水水侵量的计算方法?定态水侵、准定态水侵 定义? 答:当油藏有充足的边水连续补给,或因采油速度 不高而油区压降能先对稳定时,此时水侵速度与采 出速度相等,这使得水侵称为定态水侵。当油藏压 力未达到稳定使得水侵称为准定态水侵。 22利用综合驱动物质平衡方程式推导出弹性-局 部水驱、溶解气驱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23折算年产量定义?采油速度?采出程度?产量 递减率?油田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定义、关 系?综合含水率、注水利用率? 答:折算年产量等于月实际产量除以该月的日历天 数然后乘以365天,单位t\s。实际采油速度:实际 年常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折算采油 速度:折算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采出程度:油 田开采到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产量递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油田 综合递减率:反映了油田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 下的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 为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油田综合递 减率和自然递减率关系:由计算公式得知,计算自 然递减率时减去了老井措施累计增产油量,这就是 说,综合递减率与自然递减率之差表示挖掘生产潜 力弥补上的那部分自然递减率;自然递减率与综合 递减率之差越大,说明老井增产措施越多,挖掘效 果越好;自然递减率越小,表示生产越主动。自然 递减率越大,表示稳产难度越大。综合含水率: 是指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质量比值的百分 数。注水利用率:反映注水效果好坏的注水指标。 24油田产量变化的一般规律?产量递减百分数定 义?与递减率的关系? 答:变化规律分三个阶段:一是上升阶段,其长短 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油田面积、储量大小 以及产层埋藏深度等;二是高产稳产阶段,其长短 取决于储层和流体的物性,油田开发方式和开采速 度,以及强化开采和开发调整的效果等因素;三是 递减阶段,这一阶段是油田开发的最长阶段,直至 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合理界限而告终。产量递减 百分数(a):是油田下阶段的产量与上阶段的产量 之比。与递减率(D)的关系:a=1-D。 25常见的递减规律有哪些?各自的定义、直线关 系?递减周期、半周期定义?判断递减类型的方法 有哪些? 答:指数递减规律: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单位时间 内的产量变化率为一个常数。直线关系:指数递减 类型的产量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累 计产量与瞬时产量是直线关系; 调和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量递减率不 是一个常数,而是其递减率与递减的产量成正比, 即递减率随产量的递减而减小。直线关系:对于调 和递减规律的产量与累计产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 一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与初始的递减率成正比, 与递减初始的产量成反比。而产量的倒数与时间呈 普通的直线关系。双曲线递减规律:指的是产量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符合解析几何中的双曲线函数。 递减周期:产量发生变化时油田产量正好变为初始 产量Qi二等十分之一,时间T即是。半周期:产 量降为初始产量二等一半的时间。递减类型的判 断方法:图解法、试凑法、标准曲线拟合法等。 26产量的衰减规律、表达式?衰减曲线的校正方 法? 答:衰减规律:当油田产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 用下式表示Q(t=b/t2)时的变化规律。表达式Np(t) *t=Nor*t-b。校正方法:在累计产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上取1和3两点,所对应的纵坐标是Np1、 Np2,所对应的横坐标是t1、t3。在曲线中间取一点 2,使纵坐标满足Np2=0.5(Np2+Np2),根据所计算 的Np2,在纵坐标上找出对应的时间t2这样可以计 算出一个常数C=t2(t1+t3)-2t1t3/t1+t3-2t2. C 为校正系数,确定C后以油田的累计产量Np与 (t+C)的乘积为纵坐标,以(t+C)横坐标做曲线, 可获得一条较好的直线即校正产量衰减曲线。 27油藏压力动态的测算及分析的步骤? 28第七章课后题1、2、4 答:1.油藏管理的概念及核心是什么? 概念:有效地利用人力,技术和金融等可用资源, 通过优化开采,以最低的资本投入和作业费用,来 最大限度的提高从油藏中获取的利润。核心:油藏 管理包括进行某些选择:让其发生和使起发生。可 以在不进行刻意计划的情况下,听其自然从右仓操 作中获得一定利润,也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 采收率并从同一油藏获得在大利润。 2.简述油藏管理的基本因素? 对油藏系统的认识程度,油采管理的经营环境,现 代化技术。 4.油藏经营管理过程是什么? 确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开发方案,方案的实施, 实施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过程中的危险分析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施工期间 风险分析报告 山西中信安评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4月25日

目录

一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加油站的设施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但因其卸油、加油时油气的排放和挥发,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影响到周围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加油站自身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加油站推广和应用油气回收技术势在必行。采用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油气回收装置施工设备设施 本次油气回收改造工程作业现场采用的施工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电焊设备、开缝机、切割机及砂轮除锈设施、改锥、手钳、铁锹等普通工具。 2.施工内容 本加油站(一次、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改造施工项目为新增项目。根据本站实际情况,增设(一次、二次)油气回收系统选用(集中式、分散式)式,对汽油加油机安装回气管道,进行回气管道的敷设及在原有汽油加油机上加装油气回收真空泵。 工艺设备方面包括: (1)加装油气回收加油枪; (2)加装反向同轴胶管; (3)加装油气回收拉断阀; (4)加装油气分离器; (5)加装油气回收真空泵; (6)加装油气回收真空泵控制箱。 具体施工内容如下:原有埋地油罐人孔法兰拆除;对人孔法兰进行

加装管线焊接改造(站外施工)。 工艺管道方面主要是对该站的汽油罐本体加装(一次、二次)回收系统,使原有汽油罐高位通气并联、与一次回收连接。包括:管道切割焊接;管道及电气线路敷设、对接。 附属工程包括对加油站施工防护区域用彩钢瓦楞板进行围护、搭拆;设置安全告示牌;对砼地坪管沟进行切割、破碎、开挖、用钢板铺设及砂石回填;对油罐人孔井及加油泵岛的局部进行拆除、砼浇捣和用瓷砖修补;拆除、重装密闭卸油接头、恢复卸油箱等。 3.施工时间及进度 现场施工期约15天,其中施工准备、勘察现场、材料设备进场、人员安全教育、操作井井盖焊接作业预计2天;施工场地安放安全警示牌、落实临时水电、破拆路面、挖土方等一般需要2-3天,管线改造预计8-10天。 二施工过程风险评价 1.施工作业风险评价 油气回收系统安装施工作业过程,潜在着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风险,采用作业风险评价与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评价见表1。 表1 施工过程风险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