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专题包含必修二第四、五单元,涉及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等知识点。在近三年小高考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等知识点很少涉及;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判断题为主,只有主观题中一个小问题出现。本专题知识记忆性比较强,考试中主要以识记知识为主。2016年小高考备考中应重视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两节。

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 “一五”计划的实行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完成了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创造了条件。

③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内既不能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2)内容

①优先发展。

②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钢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奠定了初步基础。

2. 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到1956年。

(2)内容: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3)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主要内容

①政治前提:制度已经建立。

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的要求,同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的需要,同当前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①“大跃进”:

特点:片面要求大办、大办。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统一核算,统一。

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内容

(1)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的“左”倾错误方针。

(3)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为中心。

(4)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3. 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的重大。

(2)成为实行和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

①必要性: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

②过程:试点_____________;推广:全国

③内容:A、经营体制改革: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C、管理体制改革:1983年,撤销农村基层单位,建立;撤销,建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

①原因: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国企统得过死,造成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②中心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内容:A、管理体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B、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__________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效益显著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程:A、提出:1992年南方谈话:讨论________、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成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完善: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

基本确立:到_________,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③意义:(1)社会高速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中国不但解决了___________,而且总体上达到___________,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创办: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划出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吸收和利用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影响:发展经济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经济战略,具有和的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范围: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目的:旨在加快利用、的步伐。

2、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包括、、和环渤海地区等。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都有深远影响。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目的:把上海建成国际、、中心之一,带动和整个经济的新飞跃。成就: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和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表现:已形成、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的开放体系。

(2)特点:、多层次、。

【典型例题】

1、(2014?江苏?16)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答案:C 。

2、(2014?江苏?18)右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 .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 .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答案:A 。

3、(2014?江苏?19)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

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

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

近的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

4、(2015?江苏?16)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

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右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

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 .农业合作化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

5、(2015?江苏?20)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

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

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答案:D 。

6、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右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

答案:A。

7、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答案:A。

8、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东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答案:B。

9、(判断题)(2015?江苏?33)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答案:A。

【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根本任务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3、《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

4、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5、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这次会议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社时期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时期

7、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 、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 、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8、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

9、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国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1、《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老人在一九七九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

12、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13、2009年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4、19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A.开放的对象不同B.开放的方式不同

C.开放的地区不同D.开放的前提不同

15、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上海B.广州C.南京D.厦门

16、下图是开放的浦东全景图,它自开放以来创造了很多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下列有关其创造多个第一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①依靠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③充分利用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1953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改造的主要特征是

A.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生产责任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的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于1958年,故排除B;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故排除C;生产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以D不符合题意;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大改造中,在农业上通过合作化进行改造,故选A。

24.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以市场为核心,所以A不符合题意;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排除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结束,故排除D;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将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

18、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发展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20

世纪80年代中期,所以A不符合题意;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是在农村,所以B不符合题意;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所以C不符合题意;由“1991年3—4月19、在某个历史时期,中国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主要是:在学校中,开始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进行专业调整等等,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该历史时期是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建国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建国初期的教育事业。由“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开始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可判断这个历史时期应该是建国初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不可能“开始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应该是发展市场经济,故选D。

20、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在本质上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判断题

1、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三)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图一“一夜崛起之城”——深圳特区(1980年)

图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

图三中国北方经济增长的引擎——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2)近代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3)依据图一到图三,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图三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

(4)依据材料一、二和图一到图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四)问答题

经过百年的求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促使工业经济短暂发展的政策因素有哪些?(2分)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采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请指出工业化的积极影响。(3分)

(3)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2分)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2分)

(2)战略:三大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分)(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2分)

(4)含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1分)

认识: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2分)

第二课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㈠物质生活

1、近代的服饰变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⑴“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⑵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西装、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

2、饮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房:出现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房子。(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小洋楼是西式的,上海的石库门是中西合璧的。)

㈡社会风俗: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

1、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2、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4、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5、辛亥革命后,社交礼仪、称呼上、历法上都逐渐近代化。

6、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①近代工商业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拖动;③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变迁的趋势:从封闭到开放;由繁琐愚昧到简约文明;近代化、现代化。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

⑴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⑵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

⑶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⑷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㈠建国初期

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⑵农民分到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改善。⑶基础差,物质比较匮乏,加上共和国初期的政策失误。

2、物质生活:⑴衣着朴素,带有革命色彩;

⑵食物比较简单;

⑶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家具陈设简单;

⑷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

⑸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3、风俗: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㈡新时期

1、背景:⑴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⑵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⑶经济全球化之下,与世界联系密切。

2、物质生活:⑴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⑵食: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⑶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95年,国家启动了“安居工程”。

3、风俗: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三、交通工具的进步

1、铁路:⑴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了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⑵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基本形成。

⑶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⑷“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越剧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⑸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⑴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⑵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去昂不依赖进口。

⑶建国后,建起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轮船:⑴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水运垄断。推动了水运近代化。

⑵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发展。

⑶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萎缩。

4、飞机:⑴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⑵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民航事业拉开序幕。

⑶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⑷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限制。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四、通讯工具的进步

1、电报:

⑴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主要用于军事。

⑵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供官商通报。

2、电话:

⑴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⑵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3、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⑴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⑵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⑷加快了生活节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⑸负面影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

五、大众传媒的发展

1、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

⑴近代前期:

①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年月广州

②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1872年月上海。

③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④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⑤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等。作用:反映社会思潮,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⑷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繁荣。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

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⑴1905年京剧《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始起步。

⑵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⑶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⑷《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为电影《风云儿女》作的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国歌。

⑸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⑹19 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普及。

3、互联网的兴起

⑴兴起与发展:诞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

⑵特点:A、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受染力。

B、用户可以查询资料,看新闻、影视,听音乐,购物,交友等,且费用低廉。

C、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

D、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E、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⑶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青少年沉迷网络,影响学习;网络犯罪等。

4、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其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典型例题】

1、(2015?江苏?11)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

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2、(2014?江苏?11)张程在《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中写到,“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

A.生活习俗全盘西化B.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

C.西方商品开始进入D.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

答案:D。

3、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20世纪中期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打开了序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概括互联网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类的日常行为方式。(2分)

答案:(3)发明:电子计算机。(1分)

方面:学习、工作、交往、出行、购物、娱乐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

【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是屡禁不止,这种现象说明

A、列强侵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小农经济保护着封建社会的陋习

C、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村

D、民众的思想文化观念仍然很落后

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3、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4、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时

C、辛亥革命前夕

D、抗日战争前夕

5、关于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

B、20世纪初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

C、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的开通

D、中国首条航线北京——上海航线的开通

6、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7、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反映的问题是

①民主革命思潮深入人心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③向封建势力的挑战④中国人爱追潮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A.服饰B.建筑C.通讯D.婚礼

【答案】C

【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当时出现了新式通讯工具——电话,所以此图片反映了通讯领域的变化,本题选C。图中人物穿的是旧式服装,A错误。建筑和婚礼在图片中没有体现。

9、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0、《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11、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互联网B.轮船航运业

C.电报业D.大众报业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A在当时还没出现,互联网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初期,中国的互联网更晚;这里要注意题目中在1884年时,强调福建和上海价格的同步变动,当时最为迅捷的交通通讯工具应该是电报,其它BD项传播或传送的速度相对要慢,故答案为C项。

12、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南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初步建立后的运行规章,从中不难得出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所以答案选D。

13、据新华社2013年12月1日报,今天上午9时51分,高铁G420次从天津西站缓缓始发,开往秦皇岛,津秦高铁宣告正式通车。其正式通车,意味着东北高铁网正式联入全国高铁网,将大幅缩短旅客往来华南、华东与东北间的旅行时间。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B.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本题具体考查交通工具(火车)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 三项表述客观,均是交通工具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正确。而D项“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不符合史实,是“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综上,本题答案选D。14、19 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答案】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故选D。

15、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同步变动”是本题的题眼,能做到价格同步变动只能是A.电报业,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均不能做到“同步变动”。

16、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1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中可以看出了现代通

讯方式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材料“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说明B项是错误的;D项是错误。所以答案选C。

17、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各地经济发展具有严重不平衡性

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响比较深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成千上万的行人”可以看出各种各样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类型人的需要;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

18、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

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B.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

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D.国民政府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并作出正确归因的能力。根据题干“质的变革”“由于”要求,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传统工具”,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BD两项没有依据,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C。

19、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变迁相关内容,属于识记知识范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的唐胥铁路。本题学生易误选C项,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AD两项属于无关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20、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注意时间是1876年,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A项错误,从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坐车的人接受了火车这一新事物,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故B、D两项错误。故应选C。

(二)判断题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突出特征是中西文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2、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其中《民报》和《国闻报》都是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

3、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20世纪80年代符号有自行车、网上聊天、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等等。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

——《张之洞全集·奏议》

材料二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

——谭人凤《粤汉铁路说帖》

材料三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四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什么时期?两位作者分别属于什么阶级派别?提出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三、四,《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时期:材料一出自洋务运动时期;材料二出自辛亥革命时期。

派别: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兴办有线电报、火车铁路;谭人凤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铁路收归国有。

(2)态度变化: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

(3)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

(四)问答题

观察下列关于互联网的漫画,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一和图二说明互联网对人们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2)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关于互联网的什么现象?

(3)从以上四幅漫画反映的现象中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如网上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网上购物,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2)反映了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3)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要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等。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再到现代化容的不断丰富,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一段探索发展的历程,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实现生态文明的跨越。 一、中国现代化及其道路的探索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军事,科技,航天,经济,政治制度等领域的现代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具有空间特性也具有时间特性。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由于资源条件和周边环境的不同,现代化的选择模式就会不同;同时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会有所不同。 因此,讨论现代化的问题既离不开某国的空间位置更离不开其历史和传统,不同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不同的精神文化沉淀和物质的积累,这就决定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的不同,从而现代化的路径也将是不同的。按照基本达成共识的

理解,现代化的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生活的丰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二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变革;三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主要表现是社会制度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现代化建设应是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三者缺一不可。 回首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清楚,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殖民大炮的轰鸣下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曲折而反复。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恰好相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的不同发展过程。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船政学堂、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逐渐认识到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最后要求人格的觉醒。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以新的历史面貌和姿态重新站立在世界的。经过反复的曲折探索,我们摒弃了大跃进的激进,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和寄托。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的现代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其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让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能够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认识其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 (2)以表格形式为主,教师讲授,学生回答。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授课过程 导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战败。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使中国独立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积极探索救国方案,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一、知识梳理: 学生朗读本部分内容,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过程设计如下:1. 学生快速浏览本节知识,并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2.教师抽查、补充及疏导。 (一)洋务运动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本内容的知识梳理表格。

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然后抽查学生速记情况。 (二)戊戌变法 1、据表格提示,学生采用口述方式,自主完成。然后学生阅读,巩 (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器物技术(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三、归纳总结 学生先自我归纳,然后教师加以完善,共同总结出中国近代化探索 的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在初级阶段 基本特征: 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完善(从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来分析) 6.如何理解3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15大把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观看我中华历史,发现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在曲折中进行的,经过查看历史名家的论作,查看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感觉主要的也就下面几点。 中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没有和世界进行技术、文化、贸易的沟通,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卖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此时的封建统治者者还没有认识的改革和近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依然以天朝帝国自居,没有清政府的最高层支持的变革是不会成功的,当时的封建势力很顽固,只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甲午战争把这一切都毁灭了,留的只是后人的反思,和很多的爱国志士的苦思,没有很好的办法,后来又经历很多战争签订了很多的条约,直到《辛丑条约》之后才想着改革,此时已经晚了,184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里面,清政府外忧内患,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此时的所谓的改革只是帝国灭亡之前的垂死挣扎,虽然有很多的改革是好的也引进来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但是此时的清政府手中也没有多少的权利了,主要的大权在地方的“省长”手里。中央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 辛亥革命算是压死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吧。而从此以后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开始袁世凯活着的时间,地方的大员还听从他的调遣安排吧,此时外国的势力在中国很强大而袁世凯也没有能力驱除外国势力,但是袁世凯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的埋没的时间,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也好叛乱也好,使袁世凯的政治地位的受到了威胁,所以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被迫减缓,袁世凯死了,而孙中山没有实力统治中国所以袁世凯死了,后来一直都是袁世凯的收下大将在统治中国,不是他们腐败不改革,只是没有改革的政治条件,他们整天都是在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一不小心就会被弄死,还哪有心情改革,有的贵居总统但是没有军权,说话也没有分量,所以说改革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也是白搭的。后来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和黄埔军校,他没有统一中国,蒋介石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也只是形式上的,因地方势力还依然厉害,给袁世凯的时间差不多,后来抗战和内战,蒋介石更没有时间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后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开始的几年忙于清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统一中国,还在朝鲜和美国干了一仗,这些弄的都是正事,没有推进近代化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的事情有点不堪入目了,以前封建帝国建立之后都要杀很多的功臣,人民国也不例外,国家主席被活活的饿死,知识分子被带上反革命的帽子,老师成了臭老九,近代化进程往后倒退了很多,这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后来的改革开放久了。中国也大大的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改革开放发生在1840年左右的时间,不是1978年,我只能说中国现在绝对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主要的是中国政府过于软弱照成的,1840年时间的清政府是有能力的进行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但是他没,以后的政府都是力不从心。共和国虽有能力,但是的确改革开放晚了 还有的方面比较重要的是文化方面。文化我了解的不多,我看书上有说儒家文化一直认为发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六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 1、中共八大在召开之时,中国处于(C ) A、三大改造还未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期 B、三大改造刚刚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期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时期 D、三大改造全部完成,共产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时期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 ) A、中共“八大”召开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B ) A、开展土地革命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领导“文化大革命” 4、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5、1960年,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A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补充、发展、提高 C、巩固、充实、发展、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发展 6、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7、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8、下列不属于人民公社的特点的是(A ) A、吃饭不要钱 B、公有化程度高 C、规模大 D、“一大二公” 9、下列不属于探索时期成就的是(D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实现了石油自给 B、建立了电子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等 C、福建、宁夏、青海、新疆通了火车 D、我国粮食大幅增长,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10、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是在(D ) A、抗美援朝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土地改革后 D、三大改造完成后 11、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12、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D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3、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其主要含义是( A ) A、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B、目标大,所有的产品都归公有 C、以人民公社为基本单位 D、超前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 14、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年份粮食植物油猪肉 1957年203 2.4 5.1 1960年163.5 1.85 1.55 出现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D )

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

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 H 川行P8(下),八上P28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内容:H 川行P8.6(右下) 性质:失败的封建自救者运动 失败原因:H 川行P9.9(2)(左中) 意义:H 川行P9(左中)(方框) 戊戌变法 H 川行P9(左中),八上P32 主张:救亡图存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失败原因:H 川行P9(左下)(红笔) 公车上书意义:H 川行P9.4.D (左下) 性质:H 川行P9.5(右中) 多重性质:H 导学思P2.4(右上) 意义:H 川行P9.6(右中) 教训:使资产救济政治斗争由改革转向革命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资料P4.3(下)、导学思P21(下)、H 川行P36.5 (上) 辛亥革命 H 川行P9(右下),八上P37 主张:三民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经过:H 川行P9.5(右下)、H 川行P10.7(表格) 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启示:在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意义:H 川行P10.6(2)(3)(左中) 失败原因: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②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革命不彻底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新文化运动 H 川行P10(左下),八上P43 主张:民主与科学 领导阶级: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内容:H 川行P10.7(右中) 性质: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H 川行P10.8(2)(右中) 总结 特点: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相同点及不同点:H 导学思P1.1(左下) 联系:洋务运动为资产阶级领导近代化奠定了阶级基础;戊戌变法促使资产救济政治斗争由改革转向革命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H 川行P9(右下)(方框) 启示: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它说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H 导学思P1.2(右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H 导学思P2.3(左中) 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几个阶段:H 导学思P2.6(右下) 产生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遭到扼杀 时间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一战期间 一战以后 原因 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国资本 主义入侵破坏了自然经济。 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设厂的限制。 (根本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侵略;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分布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我国沿海地区 我国沿海地区 代表 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同文书局 张謇的大生纱厂 特点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西方列强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一战期间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面粉业和纺织厂发展最快。 结局 倒闭或被外企吞并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导航——《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姓名 一、【走进历史,整理史实】(认真回忆,提取有效信息) 经过 性质 (地位) 影响 二、【感知历史,评价史实】 1、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的探索之路上(即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分别举出事例。。 2、对比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有何不同? 3、学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你有何启示?

4、学习了先辈们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事迹,作为中学生的你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三、【中考再现,巩固知识】 1、1.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6、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7、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9、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知识梳理(上) 毛中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是2015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这一章内容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仍然以选择题的角度去备考,因为这一章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近几年的大纲变动,只有删减,几乎没有增加,并且与时事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我们同学们只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把几个易考的知识点掌握好,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一章一共有两个大的标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个标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额重要思想成果中,有四个命题点。 首先第一个命题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学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另外关于《论十大关系》报告的意义,有三个重要的论断,(1)这是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于这三个论断,其中第一个论断在2010年的时候考过,所以对于第二第三个论断,同学们应当加倍注意。最后,关于《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我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第二个命题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设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童谣充满着矛盾。这一报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内容方面来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性质方面来说,是非多抗性的矛盾,从特点方面来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领一方面它还和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想矛盾的,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组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滚落欧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前的矛盾。这一点同学们掌握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三,管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们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发生转化。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转正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则采用民主的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还有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热敏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于物质利益、分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程标准】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开始了三大改造。 2、以后在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如1956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 析和1960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 如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 3、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4、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 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更是 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知识整合】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1949年—1952年。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 整工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 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㈠、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㈡、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 赎买。 6、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 深刻的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二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四是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一定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一定会迈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提高了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 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 D 设立经济特区 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