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

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

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
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

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

[摘要]教育学中国化并不现实,因为其忽略了教育学的形成路径、文化性格与中国范畴。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走建构中国的教育学的道路。中国的教育学是具有中国文化性格、中国教育元素、中国话语体系的教育学。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可由以下几方面路径完成:由中国教育史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由中国教育实践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由外国教育学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由教育学临近学科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学中国化;中国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xx)04-000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xx04001

教育学对于中国来说,是“降临”而不是“诞生”,是“舶来品”而不是“土生土长”。针对中国大地上教育学的“降临”和“舶来品”性质,国人曾发出“以彼邦之教法移诸吾国,支离牵合,有其不足”

[1]的声音。20世纪20年代末,国人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学中国化”的理念[2]。20世纪50年代后,国人就教育学如何中国化、教育学中国化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学中国化的反思等进行了系统关照。在探讨教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中国教育学”的命

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口号,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的命题。当然也有研究者就以上几个命题、口号提出了反面的观点,如有研究者直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一个伪问题[3]。纵观已有关于“教育学中国化”种种命题和口号的研究,“创建中国教育学”在众命题和口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学者的应然追求[4]。然而,学界对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的过渡以及“中国的教育学”的研究尚不系统。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就“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不足以及“中国的教育学”的现状以及建构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和生成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教育学中国化”之不足

针对国外教育学传入中国水土不服现象以及“进口教育学”现象[5],国内研究者提出“教育学中国化”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一定意义上抑制了国内研究者照搬照抄国外教育学的做法,有助于国内研究者改造或者建构适合我国的教育学理论。但是这一命题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忽视了教育学的形成路径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以及存在于其中的教育规律[6]。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研究的结果是产生关于教育的知识。实际上,教育学即是教育认识者(研究者)认识教育成果(教育知识)系统化的结果。人类知识的创造进入以学科为领域的专业化阶段,提到教育知识就能想

到教育学。自赫尔巴特开始,教育学便成为教育知识的正式符号了,教育知识学科化的结果就是教育学[7]。这样,教育学的形成路径问题便转化为了教育知识的生成路径了。教育知识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

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知识形成的基本路径有六条:对客观化的教育现象的能动性反思、对身在其中的教育活动的体验与反思、对超越经验的教育本体的思辨、对教育知识文本的理解和批判、从问题出发的教育研究、教育实证研究[8]。从这六条路径来看,我们看不到教育学可以由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进而本土化的可能性。正如有的研究者认为的20世纪以来,国内研究者就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至今仍无法解決,教育学中国化实际上是中国学者难以实现的梦想[9]。教育知识必须基于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教育文本等而生成。当然,我们毫不否认教育学需要国别之间的交流。

(二)忽视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是指教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以事实发现和知识积累为目的,以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依托的科学活动,而是一类以价值建构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或文化科学[10]。反观历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创造出的教育学各有特点:以康德、赫尔巴特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学,以涂尔干、梅伊曼、拉伊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教育学,以鲍勒诺夫、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精神科学——解释学教育学,以彼得斯、索尔蒂斯等为代表的分析哲学教育学,以穆尔、布雷岑卡为代表的元教育学[11],每一

种教育学的主张无不是根据当时、当地的文化和哲学背景等而提出的。

反观教育学的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多向度展开的局面[12],是将一种甚至多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教育学移植到中国文化之中的过程。虽然研究者一再强调教育学的中国化要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正确的认识[13],要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国的教育智慧[14],但是教育学的中国化一直未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究其原因,一是忽视了中国的文化性格,二是即便考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仅仅是考虑了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

(三)忽视了教育学的中国范畴

教育学的发展是由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等发展、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而然生成的。中国虽然没有教育学,但是中国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等。由于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教育学在中国是由西方的教育学“嫁接”到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之上而成的。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等内存着教育学的范畴。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有学者试图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之中寻找教育学的范畴。有研究者指出对某一学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首要的不在于批判和改造传统,而是要寻找和进入传统……只有被传统滋润过的研究者,才能找到前行的方向[15]。

反观教育学中国化的指导思想、方法论、路径等,研究者皆提出教育学中国化要重视中国古代的传统。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不

能从根本上脱离传统文化而任意规定其发展轨迹[16],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之一就是“古今中外法”[17]。然而,一直以来,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的内涵不足现象已成为事实[18]。教育史研究基本上属于历史研究,而少有教育学的味道,再加上教育学学科元研究的不足,教育学人很难从教育史中吸收到教育学的发生范畴。试图改变教育学在中国“移植”、“引进”事实的教育学中国化研究者没有很好地研究中国教育史中的教育学范畴,也就不能实现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的教育学。当然,试图将别国的教育学用汉语表达、或者仅仅是加入一些中国教育史和中国当前教育实践元素的教育学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教育学。

教育学就业前景发展趋势

教育学就业前景发展趋势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不同的教育学专业方向,所能否从事的工作也是分别于不同的领域,这里由凯程教育权威专家就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在备考的征程当中有所帮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1.教育学原理专业 1)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原理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2)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 01 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02 中小学校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教育学60强-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考研必备

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包括教育学、体育学等2个学科类,共有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 3.61%,授予的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50%,教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40%。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7078名博士生导师中,有662名是教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79%。教育学是比较小的学科。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评价的教育学排名含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 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名单 排名等级校名 1 A++ 北京师范大学 2 A++ 华东师范大学 3 A++ 华南师范大学 4 A+ 浙江大学 5 A+ 北京体育大学 6 A+ 南京师范大学 7 A 西南大学 8 A 华中师范大学 9 A 上海体育学院 10 A 东北师范大学 11 A 成都体育学院 12 A 武汉体育学院 13 A 湖南师范大学 14 A 浙江师范大学 15 A 首都师范大学 16 A 西北师范大学 17 A 上海师范大学 18 B+ 首都体育学院 19 B+ 陕西师范大学 20 B+ 辽宁师范大学 21 B+ 福建师范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天津师范大学 24 B+ 曲阜师范大学 25 B+ 山东师范大学 26 B+ 广州大学 27 B+ 江西师范大学 28 B+ 天津体育学院

29 B+ 安徽师范大学 30 B+ 南京大学 31 B+ 河北大学 32 B+ 吉林大学 33 B+ 沈阳师范大学 34 B+ 河南大学 35 B+ 湖北大学 36 B+ 宁波大学 37 B+ 山西大学 38 B 广西师范大学 39 B 河北师范大学 40 B 温州大学 41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B 西安交通大学 43 B 广州体育学院 44 B 杭州师范学院 45 B 扬州大学 46 B 集美大学 47 B 深圳大学 48 B 聊城大学 49 B 北京理工大学 50 B 武汉理工大学 51 B 暨南大学 52 B 兰州大学 53 B 徐州师范大学 54 B 西安体育学院 55 B 山西师范大学 56 B 南通大学 57 B 北京联合大学 58 B 鲁东大学 59 B 淮阴师范学院 60 B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常考考点

教育学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史部分复习要把握教育的发展脉络,各类教育观点和各阶段教育特点,下面总结20个复习要点,大家抓紧记忆。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教育史

更多教育学考研资料,尽在“教育学统考网”https://www.doczj.com/doc/569560916.html,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真题------------------------------------------------ 1996年中教史简释下列各词 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回答下列各题 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外教史简答题1“七艺” 2昆体良 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 6“国防教育法”7《巴甫雷什中学》 问答题 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997年中教史名词解释 1、孔子的“求放心” 2、荀子的“化性起伪” 3、教学相长 4、九品中正制 5、苏湖教学法 6、洪仁玕 7、京师大学堂 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问答题 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 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 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外教史简答1 “五项竞技” 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 6费里法令 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问答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 1998年中教史名词解释 1、六艺 2、稷下学宫 3、《学记》 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5、《三字经》《千字文》 6、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 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8、京师大学堂 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 问答题 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 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 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 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 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 外教史简答题1 亚里士多德 2耶稣会教育 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 6《教学与发展》 问答题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20分) 1999年中教史填空 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 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 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 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 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 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7、科举制度废止于年。 解释下列名词有教无类/稷下学宫 /太学 /文以载道 /苏湖教法 /生活教育 分析题1、简述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加以评析外教史名词解释1七艺 2公学 3法国的帝国大学4快乐之家 5统觉 简答题1绅士教育论 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 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 论述题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25分) 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20分) 2003年中外史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科举制度3.生活教育(陶行知)4.《大教学论》5“毛雷尔法案”6.要素主义 简答1.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2.朱子读书法 3.《学记》中启发教学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论述1.战后的美国教育改革进程及其经验与教训 2.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3.欧洲新教育运动发展历程 2004年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1.长善救失 2.快乐之家 3.三舍法 4.消极教育 5.万木草堂 6.教育即生长 简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含义?2.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3.什么是西欧的"双轨制"教育?特点和影响? 论述: 1.试从科举制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你如何看待清末的废科举? 2.试述评19c末20c初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基础,基本内容,和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意义.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全国统考教育学9试卷(新)

教育学(一) 总分:110.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2分) A:系统脱敏 B:身体放松 C:行为契约 D:模仿学习 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重视教学活动的激发、维持和定向等,从而提出了他所谓的教学()(2分)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反馈原则 3、提出“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西方著名教育家是()(2分)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主张“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活动三者之间,儿童主体活动才是第一性的”,被誉为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的是()(2分) A:杜威 B:科尔伯格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 5、一般而言,学校美育是指()(2分) A:美术教育 B:音乐教育 C:审美教育 D:艺术教育 6、中小学生自发形成的“小团体”文化,属于()(2分) A:亚文化 B:主文化 C:新文化 D:旧文化 7、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2分)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8、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一系列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等,这种教学方法是()(2分)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9、如果测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明该测验具有()(2分) A:激励功能 B:诊断功能 C:区分功能 D:评定功能 10、在下列学校伤亡事故中,属于过错事故的是()(2分) A:地震灾害引起的事故 B:洪水灾害引起的事故 C:学校管理不善引起的事故 D:台风灾害引起的事故 11、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2、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好坏的测验是()(2分) A:标准参照性测验 B:常模参照性测验 C:形成性测验 D:诊断性测验 1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2分) A:沛西·能 B:孟禄 C:勒图尔诺 D:桑代克 14、在中国教育史上,荀子主张人性论是()(2分) A:性善论 B:原罪说 C:性三品论 D:性恶论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汇总

-=中国古代教育学=- 孔子 1、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2、"有教无类"--孔子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因材施教--孔子 8、"学而时习之"--孔子 9、"温故而知新"--孔子 学记 20、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2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4、"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5、"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7、"学不躐等"--《学记》 28、教学相长--《学记》 29、循序渐进--《学记》 30、"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31、"不陵节而施"--《学记》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1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12、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3、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中国教育学发展=-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教育学333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教育学333综合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I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2教育学原理 III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IV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 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 负责。 (√)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 用。 )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 16.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 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 23. 《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 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P165 32. 《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 (√)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

中国教育史

十项金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在学习中,我不懂的问题就敢大胆问,不怕丢脸,不怕困难,直到问题解决。 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中,我会隔一段时间,回来看看自己所学的内容。重新复习一遍,巩固巩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不懂装懂,这样有点欺骗人的感觉,不喜欢这样。 涤除玄览: 我觉得我能做到像《老子》中“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学习时平心静气,顺其自然,不执着于自我,自然就会获得智慧、进步和成功。 虚壹而静: 荀况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学习中,我能接受与储存来自外界的知识,也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 盈科而进: 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很庆幸,我的学习是一步一个脚印来的,没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始终是兢兢业业地学习。 强勉努力: 《汉书·董仲舒传》: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学习需要坚定的意志,应该努力,肯于刻苦钻研,这样才能成功。 专心致志: 无论是学习时的心境,还是平时的志向,都不能心猿意马,应该专一。学习中,我能做到,专心看书,做题。我知道只有心志专一,才能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 循序渐进: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能做到:一、读书按一定的次序,没有颠倒;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三、读书时,扎扎实实大号基础,没有囫囵吞枣,不急于求成。

事上磨炼: 王守仁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在平时学习中,我能根据情况,结合具体的事物,来帮助自己的学习,使自己能有更好的学习效率。 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烧这样或那样一些的过错,即使是大圣人,也难以避免。学习中,我有错就改,不坚持那个错误的观点,认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错了,改正了,才能做出最好的自己。 五条“御”律 闻之疑始: 道家是一个十分善于怀疑的学派,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无事不可以怀疑,即使是自己编写的书,还是要对已有的知识本身提出疑问,甚至对事情的根本提出疑问。在学习中,我缺少怀疑,没有把问题往深处想,有种蜻蜓点水样子。 深造自得: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学习中,我没有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达到精深的境地。只求懂,不求甚解。 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也要精于思考。但是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做不到,就像朱熹说的“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学贵适用: 黄宗羲提出:“道无定体,学贵适用”。明确认为求学贵在适于实用,只要学问与事功相结合,学用一致,方是真儒。但是,现实中,这点真的很难做到,因为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心里就不想着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教学上。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问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炼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念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只表现为许多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的总结。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到的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据郭沫若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教育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学输入以后才开始的。其沿革过程,大体可概括为;先学日本,后袭美欧,新中国成立后又学苏联,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逐渐走上教育学中国化的道路。 二、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译介日本教育学阶段。 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首先始自对日本教育学的学习。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指出;“从1898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人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 ⑦当时,从大量日本教育类书刊涌入中国的历史事实中可看到这种影响的清晰印痕。据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统计,从1896年到1911年,中国共译日本教育类书76种。其中流行面广、影响面大的是1901年利载于《教育世界》,由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的《教育学》。嗣后,日本其他著名的教育学也相继经《教育世界》、《直隶教育杂志》及译书局等介绍到中国来,如《实用新教育学》、(加纳布市,上由仲之助)、《教育学教科书》(汝濑五一郎)、《新教育学》(冯世德)、《新教育学释文》(吉田熊次)、《实用教育学》(大濑甚太郎)等。⑧其时,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编写了一些教育专著,如1913年蒋维乔著的《教授法讲义》,1914年张子和编著的《大教育学》,同年张毓聪编著的《教育学》等,尽管这些著作不可避免地有对外国教育学内容的迁移,但在编著自己的教育学方面,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教育科学。 从形式上看,此时介绍过来的教育学,基本上是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除此之外,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学说、尼采的教育学说等也在我国开始流传。 (二)1920一1949年是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的阶段西方教育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以杜威来华讲学作为契机的,从此,中国把学习的对象由日本转向美国。杜威于1919年经日本来华讲学,前后有两年多时间,足迹遍及沿海11省市。他在演讲中,着重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由于他的教育观点与赫尔巴特有明显不同,顿时在我国教育界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气氛。“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成了当时教育界的口头禅。杜威离华后,介绍和传播杜威教育思想的学术帆构、期刊、专著、小册子如雨后春笋。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教育》,开始直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哲学教材使用。此外,与它相近的波特的《教育原理》和《现代教育学说》克伯屈的《教育方法原理》桑代克和盖茨的《教育基本原理》,也都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系的教育学教学参考书。除了美国的译本之外,西方其他各派的教育专著也开始全书翻译过来,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贤伉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当时我国学者自编的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专著也日益增多。比较早期出版的有王炽昌的《教育学》(1922)及后来的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等,从体系到内容都比较完整、系统、充实,是比较好的教育专著。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教育学的的介绍和学习全面转向苏联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过去是“以俄为师”,今后建国同样也必须“以俄为师”,从苏联学习经济学、财政学、商业学、教育学等等。⑨当时的中国教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批判和改造旧的教育理论,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新体系,迫切希望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恭贺联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从1949年11月开始,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部分章节。⑩到1950年,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部门陆续组织翻译和出版了一些苏联的教育学教材,如凯洛夫著的《教育学》(上、下册),叶希波夫与冈察洛夫合著的《教育学》(上、下册),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申比寥夫等著的《教育学》,奥戈罗德尼柯夫等著的《教育学》以及由凯洛夫任总编的《教育学》。在这些教育学教材中,以1950~1951年出版的凯洛夫著《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1.了解远古教育的起源; 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3.了解学校的产生; 4.了解西周的教育制度; 5.了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了解官学的衰败原因; 2.了解私学在中国兴起的过程、原因和特点; 3.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 4.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的教育状况; 5.了解孟子和荀子的教育育思想; 6.了解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 7.掌握《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文教政策的确立过程。 2、掌握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3、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制度措施。 4、了解选士制度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线索。 5、掌握董仲舒有关封建教育政策和目的观点。 6、掌握王充的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观点。 7、掌握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 2、了解唐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3、掌握隋朝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以及中国封建教育的产生的重大影响。 4、掌握韩愈的师道之说。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1、掌握宋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创新举措 2、理解宋代的三次兴学和三舍法 3、了解书院的产生,重点掌握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4、掌握蒙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5、全面掌握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明至清中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明清文教政策的特点 2.了解明清时期封建官学的衰落。 3.全面掌握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4.了解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5.了解颜元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1、熟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教育侵略 2、了解太平天国的教育情况 3、了解洋务教育的情况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早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早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第九章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教学目标]

33所世界名校的百年校训

33所世界名校的百年校训 1、清华大学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哈佛大学训言: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3、南洋理工大学训言: 珍惜现在,别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4、达特茅斯学院训言: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珍惜时间,那么就看看对手那在不停地翻动书页的手吧。 5、南安普顿大学训言: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浪费时间最不费力。 6、哥伦比亚大学训言: 伟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赢得的。 7、哈佛大学训言: 今天不走,明天即使跑也不一定跟得上。 8、加州理工学院训言: 不要抱怨不公平,一切只因努力还不够。 9、曼彻斯特大学训言: 成功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 10、首尔大学训言: 人生是一种实验,越多的实验,让你变成更好的人。

11、阿姆斯特丹大学训言: 胆怯者当不了命运的捕手。 12、卡内基梅陇大学训言: 敢于超越自我,胆量与成功成正比。 13、法国圣西尔军校训言: 勇士的胜负,只在比对手更强势。 14、布朗大学训言: 果断地做出结论也需要勇气。 15、杜克大学训言: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可能敢为天下先。 16、哈佛大学训言: 没有谁比我们更好,我们永远名列前茅。 17、耶鲁大学训言: 在我的平凡世界里,我就是不平凡。 18、爱丁堡大学训言: 多数人的失败,都始于怀疑他们自己在想做的事情上的能力。 19、牛津大学训言: 哪一个登上成功顶峰的人心中没有傲视群雄的霸气?20、波恩大学训言: 为了太阳升起,我才来到这个世界。 21、哥本哈根大学训言: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2、法兰西巴黎大学训言: 磨难,永远是成长的基石。 23、莫斯科大学训言: 挫折如此冰冷,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24、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训言: 生命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它耀眼的光华。 25、斯坦福大学训言: 真正的失败不是你没有做成事,而是你甘心于失败。 26、博洛尼亚大学训言: 因为有挫折,人生的美好才变得充实起来。 27、谢菲尔德大学训言: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8、宾夕法尼亚大学训言: 为了成功地生活,必须要具有为人认可的独立人格。 29、京都大学训言: 追随多数必然迷失自己,只能不怕孤独,继续自己想做的。 30、麦吉尔大学训言: 向每个人学习,但不要模仿任何人。 31、早稻田大学训言: 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32、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训言:

中国教育学复习摘要

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 - 2007-7-1 16:15:26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答: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J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①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②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 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简史》期末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2.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3.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4.韩愈认为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5.明清科举正式考试为三级,即——、——和——。 6.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二、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艺 2.求放心 3.朱子读书法 4.京师大学堂 5.活教育 6.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是何时开始的? 2.简述王夫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 3.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怎样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回答(20分)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填空均无先后次序规定) 1.《学记》 2.东汉(或汉代) 鸿都门学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乡试会试殿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8,1912年(或民国元年、壬子)学制1922年(或壬戌)学制 9.《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 10.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二、解释 1.西周时的教学内容(1分),指礼、乐、射、御、书、数(2分,每错1项或次序颠倒扣0.5分)。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分,每错1项扣0.5分,允许次序颠倒) ,2.(孟子1分)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2分)。意思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2分) 3…是朱熹(1分)的门人<1分)整理归纳出来的。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共3分,每条o.5分)。 4.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建立(1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1分)。 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0.5分)。它以高等教育为主,附设中小学(0.5 分)。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1分),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辛亥革命 后,改为北京大学(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