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与否,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麻面、蜂窝、孔洞、露筋、裂缝等,是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如不及时补修,可能加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或给其他有害介质的侵蚀破坏造成条件,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甚至可能出现工程倒塌等重大事故。

下面就其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1麻面

1.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振捣时产生离析(混合物料中某一类分子由于物性相同而发生集聚,进而引起物料的相互分离的现象,叫离析,其相反的意思是混合。如混凝土拌合物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密度和颗粒大小不同,在重力和外力(如震动力)的作用下,有相互分离而造成不均匀的自动倾向。);

(3)混凝土和易性(指新拌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其含义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也称混凝土的工作性。)差,水泥砂浆不能均匀填充石子空隙;

(4)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5)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6)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7)模板隔离剂(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1.3处理方法

(1)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洗刷干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0.5mm。

(3)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4)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5)修补完成后,用毛毡进行保湿养护。

起砂和掉皮的处理方法同上。

1.4预防措施

(1)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2)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3)浇注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4)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拆模。

2蜂窝

2.1现象

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一般指混凝土局部呈酥松状,石子间隙较大,其间没有水泥砂浆填充,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的窟窿。其危害是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

比较:(蜂窝是混凝土震捣不密实、砼级配不合理或模板严重漏浆所致,指混凝土面深度大于20MM,面积30平方厘米大于3处的孔洞。麻面是模板漏浆、砼级配不合理或拆模过早所致,指混凝土面深度小于20MM,面积大于30平方厘米的坑凹表面。质量事故中,蜂窝比麻面更为严重。)

2.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难以振捣;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骨料离析);

(4)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难以振捣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振捣不实;

(5)模板支护不坚固,不严密及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3处理方法

(1)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

(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3)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到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铁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4)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5)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2.4预防措施

(1)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

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2)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3)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混凝土拌合物已被振捣密实的特征是:表面泛出水泥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排出。)。

(4)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

3孔洞

3.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洞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

3.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难以振捣;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骨料离析;

(4)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难以振捣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振捣不实,形成松散孔洞;

(5)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6)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处理方法

(1)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

(2)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

(3)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商品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4)抹光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

3.4预防措施

(1)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

(2)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3)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

(4)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

4露筋

4.1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露筋对结构的危害很大,使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力不够,引起钢筋锈蚀。

4.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保护层不够,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4)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密集处;

(5)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3处理方法

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4.4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4)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5“烂边”和“烂根”

5.1现象

“烂边”和“烂根”是指根部或者边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

5.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5)模板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5.3处理方法

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处理办法进行修复。

5.4预防措施

接缝处夹带橡胶海面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木板压板、橡胶压条止浆。

6缝隙、夹层

6.1现象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6.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6.3处理方法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4预防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

(2)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 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7缺棱掉角

7.1现象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7.2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7.3处理措施

出现缺棱掉角情况时,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4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

(2)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

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8表面不平整

8.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8.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8.3处理方法

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8.4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9裂缝

9.1现象

楼板裂缝是建筑结构的楼板部分产生开裂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理:干缩变形,温差变形和结构变形,混凝土的干燥过程是其所含水转变为蒸汽过程,这个过程中,水泥砂浆失水收缩变形大于粗骨料的变形,使粗骨料受压,砂浆受拉和其他应力分布,这些应力场在截面上的合力为零,但局部应力可能很大,以至在骨料界面产生微裂缝。混凝土干燥收缩受混凝土的含水量、水灰比(w/c)、水化度和粗骨料特性等所影响。

9.2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材料因素,施工因素,设计因素。一般地,由施工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80%;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15%;因设计不当造成的裂缝可能占5%。

(1)材料因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多是由于水泥品种选择不合理,水泥用量大,水化热大,温升高,采用早强剂和膨胀剂不当造成的;

②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

(2)施工因素

①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

②拆模不当,拆模过早;

③钢筋被踩踏或错位,主筋严重位移,使结构受拉区开裂;

④养护不好,构件因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混凝土构件收缩、膨胀、徐变、而发生变化。(暴晒、昼夜温差。)

⑤混凝土初凝后又受扰动,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

⑥构件堆放、搬运、安装时支承点、吊点位置不当,受到碰撞或反放;

⑦由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被注意。因为回填土多为碎石和砂土,结构难免出现不均匀沉降,不过实际施工中,只要控制严格。这类裂缝出现的机率还是较小的。

(3)设计因素

①混凝土配筋率普遍较高,钢筋太密,石子尺寸较大时,混凝土常常难以灌注,混凝土匀质性差,混凝土因收缩不均匀,应力分布不均匀,产生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往往是顺筋裂缝,较宽,较深,类似的裂缝也常出现在一些构件的角部;

②构造筋不足。

9.3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可行时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9.4防治措施

(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3)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10涨模

10.1现象

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10.2产生原因

(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

(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10.3处理方法

(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5)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相同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要求用¢12钢筋仔细捣实。

(6)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

(7)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

10.4预防措施

(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控制,利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这几方面的质量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使工程整体结构安全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骨料(石子、沙子)和水组成的。最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的,这些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只有严格控制好其质量及用量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

①水泥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于水泥石,水泥石是指水泥经水化反应凝结硬化而形成的坚硬石状体,它有着与天然石材相似的特性。水泥石将粗、细骨料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从而使混凝土具有整体强度以抵抗外力,因此,水泥石本身的强度愈高,混凝土的强度也就愈高,而水泥石的强度又与水泥标号、水灰比(水灰比=水/水泥,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值。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

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对某种水泥就有一个最适宜的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强度等性能受到影响。水灰比过小会使水化热较大,混凝土易开裂,砼的和易性较差,不利于现场施工操作,水灰比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在配合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说水泥质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今年起开始推行的国际通用的ISO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水泥进行试验就会发现,大部分水泥都会降低一个标号,即原为525#水泥,仅能达到国际公认的425#水泥的强度水平。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只有严格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保证不在水泥上出现问题影响混凝土质量。

严格控制按混凝土设计要求的水泥标号、品种使用水泥,不能随意掺合使用。不得使用过期的水泥,即使是很好的保存,一般硅酸盐水泥存放3个月后强度也将降低l0%至20%;严格控制所用水泥安定性指标(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体积的不均匀变化引起膨胀、裂缝或翘曲等现象。安定性实验可采用试饼法、雷氏法,当实验结果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如果安定性不好,水泥硬化后的体积变化就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开裂,丧失抵抗外力的能力;严格把好水泥运输、贮存关。水泥在运输时最好使用专用车或加覆盖物的车辆,这样才不至于受潮或混入杂物,贮存时应按品种、标号、出厂编号分类顺序排列成垛,垛高应控制在l0袋以下,库房内应保持干燥,防止雨露潮气侵入,水泥垛应离四壁20cm以上,各垛之间应留70cm以上的通道。

②砂的质量

正确合理地选用砂,能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水泥,比较经济的配制混凝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混凝土中所用砂应注意保证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性能。

砂的颗粒级配要好,粗细程度要适宜。如果使用单一粒级的砂其空隙率最大;两种不同粒径砂搭配使用,空隙率就会减小;三种以上粒级混合使用空隙率就更小,这样一级一级由大到小的颗粒互相填充搭配,就会使空隙达到最小,这样的砂才能称为颗粒级配良好的砂。

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大小是评定砂品质的重要因素,含量过大将严重影响混凝土中骨料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③石的质量

石作为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混凝土的骨架。石的级配应选好,与砂相似,石的粒级搭配合理,空隙率就会减小,同时总表面积会增大,这有利于石与砂浆的粘结面,进而提高混凝土强度。石中有害杂质及针片状含量应符合要求。由于石是天然水力冲刷形成的岩石颗粒,其中必定含有呈针状或片状外形的部分,这些石子会使骨料的孔隙率增大,骨料会有架空现象,这就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和可塑性,因此应控制其在总量中的数量,必要时应用人工手选法剔除大

量的针片状石子。

正确合理地选用石子。不同品种、用途的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品种的石子,对于强度等级低或流动度大的混凝土宜采用卵石,以节省投资,而对于C30以上等级的混凝土则应采用碎石配制,因为其外形棱角较多,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的胶结力强,并且含泥量小,所以碎石混凝土的强度较卵石混凝土强度要高。

还应注意预防碱——集料反应。近年来,据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水泥和石中的碱活性物质的存在导致很多工程中的混凝土出现碱——集料反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众所周知,碱——集料反应,其主要因素是使用了高碱水泥。但骨料中的碱活性也不容忽视,因为混凝土的碱含量=水泥碱含量+骨料碱含量+外加剂碱含量,在水泥一定的条件下,就应考虑石中的碱含量了,对于处于潮湿环境、直接与水接触或处于干湿度交替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其中使用的低碱活性骨科不超过5kg/m,碱活性骨料不超过3kg/m ,高碱活性骨料不得使用,而使用非碱活性骨料不受限制。

(2)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的,除满足耐久性和节约原材料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过程中和易性要求,因此实验室要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理的水泥、砂、石比。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量、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量、含泥量、级配等。所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取得设计配合比以后应对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及时测定并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不能用体积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及混凝土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性能参数及相应原材料的选择。对现场拌制混凝土,施工单位要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送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并审查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确知它能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工作。对于商品混凝土,要审查出具体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室资质等级及试配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中砂、石材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中有一种材料发生变化时,应由实验室调整配合比。

(3)施工质量

要想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光有好的材料还不够,还必须采用好的施工方法。因为,施工方法不当,有可能给工程带来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所以,必须把好施工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从始到终,从每一道工序抓起,头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应转到下道,否则有一道工序出问题,就可能影响全局,为此,我们首先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搞好必要的模板设计,搞好立模支撑工作,搞好地基夯实,使立模支撑系统不能失稳,否则,有可能造成塌落事故。还可能因地基下沉,造成已浇筑的梁板弯曲变

形、裂纹等缺陷。为此,模板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安装在夯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才能保证不失稳。其次,在钢筋的施工方面,应严格按图纸施工,必须彻底清除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的错误做法。如必须代换,须经设计者同意办理更换手续后方可代用。钢筋在制作前。应将其表面的层垢和氧化皮消除干净,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分类堆放在棚内,妥善保管,要防止玷污和锈蚀。钢筋接头最好焊接。对现浇梁板的构造加筋和弯起钢筋,在施工时严禁踩踏变形,以免造成质量事故。绑扎完的钢筋要进行工序交接检查,核对构件中钢筋的直径、根数、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垫块高度等是否与设计图相同,否则不能交接。施工时要设专人看护,要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时,应用“马登”架空,不准踏在钢筋上操作,以防钢筋变形。钢筋保护层要适当控制,不能太小造成露筋,也不能太大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再次是在混凝土的施工方面,对拌合物必须拌均匀。

(4)环境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需经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在这段耐间内水泥与水进行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并与其它材料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的一些因素决定了强度的大小与强度产生的快慢,就是说采用相同质量的原材料用相同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质量是不同的,这些环境因素就是混凝土的硬化条件。

提高温度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水泥的水化反应也不例外。在保证必要的水分的前提下,温度越高,水化反应就越快,水与硅酸钙形成凝胶的速度就越快,混凝土会快速地达到一定强度,这无疑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但如果温度过高又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水分跑失的速度也加快了,有时甚至影响水化的程度,这又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环境温度才是正确的方法。

在混凝土成品的养护过程中保持其具有一定湿度是十分重要的。水泥的水化是需要水的参与的,在混凝土搅拌成型的初期,水化用水是足够的,因为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搅拌时必须加多于水化用水10倍的水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分会大量的蒸发掉,尤其是混凝土制品表面水分失掉的更多,以至于这部分混凝土在硬化前就干裂了,严重的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因此应在养护期间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混凝土制品处于潮湿状态下.一般气温15℃以上时,在开始的三昼夜中,白天至少每隔3小时洒水一次,夜间至少洒两次,以后的时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3次,混凝土工程是一个建筑物骨架,它决定着建筑物结构的安危,混凝土质量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摸索,大量的试验总结各个方面的经验得到的方法来控制,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使这些方法更加完善,以使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更大的提高。

三、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部清洗干净,严禁踩蹋钢筋,踩踏变形的钢筋应及时地在浇筑前复位。下落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并由专人负责做好混凝土的

养护工作。

2、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行挂牌制,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混凝土的浇捣质量,混凝土结构达到内实外光的基本要求。同时按规定进行取样、留置试块,试件数量应能满足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并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相关试验。

3、混凝土浇筑若遇雨天,及时调整配合比,并做好已浇混凝土的保护,施工缝严格按要求留设。

4、随时检查使用混凝土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以及其塌落度、和易性等;

5、经过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技术与安全交底、机具和劳动力准备、柱墙基底处理、钢筋模板工程交接、水电、照明以及气象信息和相应技术措施准备等等,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下达混凝土浇捣指令;

6、重视对现场泵送机具的护理工作;

7、混凝土的浇捣必须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沉实时间,钢筋密实处,尽可能避免浇灌工作在此停歇以及分班施工交接;

8、雨天浇筑混凝土时,准备充足的覆盖材料;

9、按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试块制作;

10、对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谁浇捣的混凝土部位,就由谁负责混凝土的浇捣质量。

11、混凝土浇捣后由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综上所述,必须从各个方面了解和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安全、经济。

【案例】混凝土质量问题上14大案例

【案例】混凝土质量问题上14大案例 例1 某工程对原有建筑进行接建从8层开始。工程部位为剪力墙,C40混凝土。拆模后发现墙面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很有规律,每隔1.5m~1.8m一条竖向裂缝,裂缝两头尖,中间宽,最宽处约0.2mm ~0.3mm。个别裂缝为贯通裂缝。混凝土强度均可达到C45 左右。处理:请省检测中心予以检测并出具修补方案。原因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偏大,混凝土自收缩产生拉裂。2. 设计箍筋少、间距大。3.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防止措施:1. 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2. 建议设计增加箍筋用量,缩小箍筋间距。3. 加强养护,当强度达到1N/mm2时,可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将模板合上继续养护到最后拆模,这样可以加强混凝土的湿养护,防止干缩引起裂缝加大。例2 施工单位验收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不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执行。某工程从夏季开始施工,混凝土强度一直稳定合格。而进入秋冬季施工以来,混凝土强度却出现偏低现象。甚至有的试件不合格,采用非破损检测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却合格。处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发现工地试验员做完混凝土试件后,对试件并没有进行“标准养护”而是将试件散落在工地上。原因分析:1. 工地试验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对混凝土的试件制作养护缺乏

应有的知识,不了解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标准养护”缺乏应有的认识。2. 夏季施工气温偏高,混凝土试件在自然养护条件下气温高,强度也高,秋冬季气温偏低,混凝土试件强度也随之偏低。防止措施:对工地施工单位的试验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对预拌混凝土的取样制作养护应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例3 混凝土试件制作不合格某工程混凝土试件强度出现忽高忽低问题,混凝土试件离差太大,混凝土强度评定判为不合格,而在同一时间,同样部位,同一配合比的其他工地的混凝土却全部评定为合格,且混凝土离差小。处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联系,共同分析。原因分析:1. 施工单位采用混凝土试模不合格,试模本身尺寸误差偏大,有的试模对角线误差≥3mm,因而出现试件误差偏大的问题。2. 混凝土试件制作粗糙,不按有关标准和规范制作,试件有缺棱掉角等问题。3. 因试件本身不合格,固而混凝土试件在压力机上受压面积达不到要求出现局部受压,致使强度偏低。防止措施:1. 建议施工单位试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有关试验的标准和规范。2. 建议施工单位更换不合格的试模。对采用的试模应加强检测,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用。例4 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某工程在施工首层梁、板、柱时,混凝土为C30 。当混凝土拆模后发现墙板和柱的混凝土部位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虽然混凝土强度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但气泡影响观瞻。处理:对气

泡沫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泡沫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4-09-30T10:47:00.40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徐超 [导读] 保温隔热性能好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细小孔隙,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 徐超(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301700) 摘要: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轻质保温类建筑材料。随着国内外对泡沫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对其展开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介绍了泡沫混凝土及其良好的性能,分析了泡沫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质量问题;对策一、泡沫混凝土及其良好的性能泡沫混凝土是用物理方法将泡沫剂水溶液制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由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筑成型、自然或蒸汽养护制成的多孔混凝土。其中含有大量封闭孔隙,因而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密度等级一般为 300~1800kg/m3,常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300~1200kg/m3,近年来,密度为160kg/m3 的超轻泡沫混凝土也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应用。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在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层面、楼面、立柱等建筑结构中采用该种材料,一般可使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有些可达结构物总重的30%~40%。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保温隔热性能好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细小孔隙,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即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是普通混凝土所不具备的。通常密度等级在300~1200kg/m3 范围的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在0.08~0.30w/(m? K)之间。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墙体及屋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三)隔音性能好泡沫混凝土属多孔材料,因此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隔音材料,在建筑物的楼层和高速公路的隔音板、地下建筑物的顶层等可采用该材料作为隔音层。 (四)防火性能好泡沫混凝土是无机材料,不会燃烧,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在建筑物上使用,可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五)其他性能泡沫混凝土还具有施工过程中可泵性好,防水能力强,冲击能量吸收性能好,可大量利用工业废渣,价格低廉等优点。 二、泡沫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抗压强度较低泡沫混凝土强度偏低,体积密度为800~850kg/m3 的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严重偏低,一般低于2.0MPa,有的甚至不足1.0MPa。造成泡沫混凝土强度偏低的因素有:(1)水灰比过低,浆体材料流动性不足,将引起气泡分布不均,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2)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根据试验而是仅靠经验确定。 (3)外加剂用量不当。 发泡剂引入大量气孔赋予其普通混凝土所没有的轻质、隔音、保温、高流动性等功能是泡沫混凝土制备的基础;但从结构和力学的角度看,同时也引起结构致密性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水泥强度激发剂主要在水泥混合材的场合采用,可以减轻泡沫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的程度。但是,使用激发剂往往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减水剂的价格比较贵而且有些减水剂与发泡剂在某些性能方面有相反的作用,减水剂的种类和添加量的不当就会造成强度的降低。 提高泡沫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1)配制泡沫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一般不宜少于250kg/m3。 (2)用以配制泡沫剂的骨胶或皮胶要求透明,不得含有脂肪杂质,无坏臭味或发霉现象。使用时,应测定比黏度及含水率,松香要求洁净透明,软化温度不低于65℃,不含松油脂和其他油脂杂质,在干燥状态时不发黏,且不呈现浊红色,使用时应测定皂化值。碱的纯度应在85%以上,使用时应予测定。 (3)常用的松香泡沫剂是用一定量的松香、碱和胶,加水熬制而成的。为了获得质量可靠的泡沫剂,各种材料的用量应通过计算确定,并按一定要求进行配制。 (4)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用量和水料比,这是满足泡沫混凝土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两个技术指标的重要参数。 (5)用于配制泡沫凝土的泡沫剂的质量,必须满足以下指标要求。即:1h 后泡沫的沉陷距≤10mm;1h 后的泌水量≤80mL;泡沫的倍数≥20。 (6)严格计量工作,不允许用体积比来代替质量比。骨料、水泥的称量误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泡沫剂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不得随便加大用水量或增加泡沫剂用量,严格执行通过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泡沫剂在存放期间要妥善保管,防止雨水或杂物侵入,使用前应再进行核查,确认可行后才能用于工程。 (7)由于泡沫剂种类不同、性能不同、掺量不同和搅拌机械不同,其搅拌时间不相同,为防止泡沫出现过多损失和破坏泡沫结构,搅拌时间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8)如果受表观密度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增大水泥用量和改变水料比时,可以采用较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泡沫混凝土。 (9)采用适宜的配合比进行试验,以确定用于工程的配合比。 (二)收缩裂缝问题收缩值是衡量建筑材料特别是非烧结建材制品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材料的收缩值大,将导致构筑体在使用过程中开裂,直接影响其使用及推广。泡沫混凝土与蒸压加气混凝土虽然同属于多孔混凝土范畴,性能也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但由于泡沫混凝土一般采用自然养护或低温蒸汽养护制成,与高温蒸压养护制成的加气混凝土相比,其收缩值大,应用于墙体时应慎重。生产企业在生产中一定要对材料的收缩值严格控制,在应用中要对所建墙体进行长期观察、记录和分析,以确定其质量、热工性能、耐久性等,为其不足寻找改进良方。 (三)容重问题目前泡沫混凝土的容重一般都在300~1200kg/m3,这相对普通混凝土已经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中,容重低于500kg/m3 的泡沫混凝土一般较难搅拌成型,因为引入泡沫多,在浆体中的分散性较差,而且容重过低又将会影响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如何使得低容重泡沫混凝土易成型,而且容重能达到300kg/m3 甚至更低。 在研究制备低容重泡沫混凝土的同时,对水泥浆体与泡沫结合的和易性研究很有必要。 牛宁民研制的轻质发泡剂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良好,容重较高密度硫铝酸盐泡沫混凝土减轻50%。koinuma 等利用烃类表面活性剂和蛋白质研制发泡剂,同样制得轻质泡沫混凝土,并且具有较好的耐久力。

常见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

目前,钢筋混凝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结构材料,所以在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已成为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问题。 造成结构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即: (1)材料原因,如选用的水、水泥、砂、石、外加剂、钢筋、焊条等不当,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等。 (2)、设计原因,如设计安全度不足,荷载选用不当,结构布局与构造不合理,计算有误等。 (3)、施工中的原因,如配料不准,搅拌不匀,运送时间过久,浇筑不符合规范,振捣不实,模板变形,跑浆,过早拆模等。 (4)、环境的原因,如冻害、高温、高热、腐蚀介质作用,自然风化等。 通过多年施工中积累总结的经验,笔者认为,其中因施工中的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较为突出,比较典型,为此,恳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其控制,检测与修补加固的方法。 一、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下面分述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1)、结构表面损伤,缺楞掉角。产生的原因是:①模板表面未涂隔离剂,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粘有混凝土。②模板表面不平,翘曲变形;③振捣不良,边角处未振实;④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够;⑤拆模不规范。撞击敲打,强撬硬别,损坏楞角;⑥拆模后结构被碰撞等。 (2)、麻面、蜂窝、露筋、孔洞,内部不密实。产生的原因是:①模板拼缝不严,板缝处跑浆;②模板未涂隔离剂;③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④振捣不密实、漏振;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现场计量有误;⑥混凝土搅拌不匀,和易性不好。⑦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捣实。 ⑧底模未放垫块,或垫块脱落,导致钢筋紧贴模板;⑨拆模时撬坏混凝土保护层;⑩钢筋混凝土节点处,由于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石子粒径过大,浇筑困难,振捣不仔细;11预留孔洞的下方因有模板阻隔,振捣不好等。 (3)、在梁、板、墙、柱等结构的接缝处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烂脖、烂肚。产生的原因是: ①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不好振捣;②模板安装完毕后,接岔处清理不干净;③对施工缝的老混凝土表面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形成冷缝;④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跑浆等。(4)、结构发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①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②拆模不当,引起开裂;③养护不好引起裂缝;④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产生裂缝; ⑤大面积现浇混凝土由于收缩温度产生裂缝。 (5)、混凝土冻害;产生的原因是:①混凝土凝结后,尚未取得足够的强度时受冻,产生胀裂;②混凝土密实性差,孔隙多而大,吸水后气温下降达到负温时,水变成冰,体积膨胀,使混凝土破坏;③混凝土抗冻性能未达到设计要求,产生破坏等。 二、质量检测方法 钢筋混凝土质量检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①外观检查。对于混凝土外表产生的质量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查,如尺寸的偏差、蜂窝麻面,表面损伤、缺楞掉角、裂缝、冻害等。②预留试快检测。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误差,如预留试快的取样不当,试块与结构没有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振捣方法与结构的施工方法相差甚大,则试块就没有代表性。③在结构本体上进行检测。这种检测内容有: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钢筋的配置情况和锈蚀情况和结构的承载能力等。前者称为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是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常用手段,其测试结果可作为判断结构安全问题的重要依据。后者称为破损检验,是在非破损检测尚无法确定其承载能力时使用,或对新结构需要分解其受力性能时使用。几种常用比较成熟的非破损检测方法和适用范围。 1、回弹法(表面硬度法) 是一种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混凝土强度与硬度有密切关系。回弹仪是用冲击动能测

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纠纷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责任认定

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纠纷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责任认定 对于绝大多数建筑来说,商品混凝土都是建设工程结构部分的主要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结构质量。在商品混凝土买卖中,买卖双方经常因质量问题发生争议,笔者多年来曾经代理多起商品混凝土质量纠纷案件,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商品混凝土区别于一般商品特点 .要想搞清楚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清质量责任,那么首先就必需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特性。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点是: 1. 该商品出厂时以及交付货物时的物理形态不是该商品最终物理形态。商品混凝土在出厂时是一种粘稠的近乎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物理状态,在运送到工地交货时也仍然是这种状态,但是,在浇注之后,经过一定的时间,该商品的最终物理形态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固体状态。 2. 该商品有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凝固的特性。商品混凝土在出厂后的一定时间里,粘稠度会逐步增加,并逐渐开始凝固,这就要求必须在技术规范的时间内送到现场,送到现场后必须及时进行浇注,否则将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并造成巨额损失。 3. 必需使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因为商品混凝土出厂时是一种粘稠的液态,而且又有逐步凝固的特性,所以,运送商品混凝土必须使用专用的商品混凝土罐车,该罐车不仅装卸方便,而且罐体能匀速转动,这不仅能避免混凝土在车内凝固,而且还保证混凝土的成分均匀。 4. 一旦商品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出现问题,并不一定是卖方的责任。对于商品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卖方可能负有相应的质量责任,一般的商品都仅仅是由卖方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而对于混凝土这种特殊的商品则不然。混凝土这种商品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出场时是按照规范生产的合格的产品,但是在凝固之后不一定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在交付货物之后,买方必需要按规范施工,同时,买方在浇注之后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的养护,否则,即使出厂时是合格的产品,那么在混凝土凝固后也有可能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这种特性就决定了买方要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如果买方不按规范施工及养护,混凝土凝固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现象。所以,在货物交付、所有权转移之后,买方负有一定的质量义务。 5. 在标准养护期满后的一定时期内,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的增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期是28天,28天后就可拆模板,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此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有所增强。 > 诉讼中常见的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 > 在实践中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种类较多,但是,在我们代理的商品混凝土上质量纠纷案件中,涉及到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 1. 浇注混凝土的部位出现裂缝。这些裂缝有些是均匀的,有些是不均匀的;有些裂缝是轻微的,只在表面出现;有的裂缝则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有的是通体裂缝,有的因出现裂缝而露出了钢筋。有些裂缝对强度影响

一般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案

一般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案 (l)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时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块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 <1>.模块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 泥砂浆等堵严, 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5>.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3.蜂窝的通病防治 蜂窝主要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润。 产生蜂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休烂根,形成蜂窝。 预防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一般应按表2-2规定采用,混凝土振捣应密实;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1米,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筹措施下料;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治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捣实,加强养护。 在当今的整个社会的建设中,不论什么样的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该建筑材料价廉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不论是城市或在农村,钢筋混凝土的应用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在使用混凝土的同时,由于对混凝土的性能了解不深,在工程完毕后的十几天,一个月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后,混凝土结构物出现了裂缝或其他不良反映,给人们的心中造成担忧和后怕的感觉。一些搞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人员对混凝土构筑物的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案

57yhhgfg 7yughfd 4rfvvtrtrtgr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上海“楼脆脆”事件分析 一:与质量问题相关的工程情况 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 ,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由于倒塌的高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没有酿成特大居民伤亡事故。不幸的是,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该栋楼整体朝南侧倒下,13层的楼房在倒塌中并未完全粉碎,但是,楼房底部原本应深入地下的数十根混凝土管桩被“整齐”地折断后裸露在外,非常触目惊心。该小区临河原本有六七栋在建的13层小高层,远远望去,沿河的这排楼房之间出现了一处“空当”。事故发生后,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等详细情况 1、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 2、地点: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 3、性质:严重事故 4、外观表现:楼盘倾倒 发生倒塌的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由上海众欣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开发商为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栋楼整体朝南侧倒下,13层的楼房在倒塌中并未完全粉碎,楼房底部原本应深入地下的数十根混凝土管桩被“整齐”地折断后裸露在外。该小区现场施工的工人称,死者是6月27日早上到倒塌大楼安装门窗的。另一位工人早上5时30分正在距倒塌大楼20多米处工作,他亲眼目睹了大楼倒塌的过程:“一开始看到大楼向南倾倒,不到半分钟,就整个儿倒了下来,工人们都拼命往外逃。”工人朱师傅说,当时他正在距离大楼20多米处的地方捆扎钢筋。“我抬头一看,这栋楼正向南面倾倒,我看情况不妙,拼命往边上逃。” 居民薛阿姨说,当天早上5时37分左右,她还在睡梦中,感觉到床体在震动,当时还以为是地震。 5、现状: 据《上海商报》报道,2009年6月29日,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发生倒楼事件。2010年5月30日是小区集中交付新房的最后一天,售出的437户房屋中已有421户业主办妥了交付手续。小区业主已协商决定,小区仍以莲花河畔景苑命名。 ---------------------------------------------------------精品文档---------------------------------------------------------------------

常见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

目前,钢筋混凝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结构材料,所以在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已成为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问题。 造成结构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即: (1)材料原因,如选用的水、水泥、砂、石、外加剂、钢筋、焊条等不当,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等。 (2)、设计原因,如设计安全度不足,荷载选用不当,结构布局与构造不合理,计算有误等。 (3)、施工中的原因,如配料不准,搅拌不匀,运送时间过久,浇筑不符合规范,振捣不实,模板变形,跑浆,过早拆模等。 (4)、环境的原因,如冻害、高温、高热、腐蚀介质作用,自然风化等。 通过多年施工中积累总结的经验,笔者认为,其中因施工中的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较为突出,比较典型,为此,恳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其控制,检测与修补加固的方法。 一、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下面分述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1)、结构表面损伤,缺楞掉角。产生的原因是:①模板表面未涂隔离剂,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粘有混凝土。②模板表面不平,翘曲变形;③振捣不良,边角处未振实;④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够;⑤拆模不规范。撞击敲打,强撬硬别,损坏楞角;⑥拆模后结构被碰撞等。 (2)、麻面、蜂窝、露筋、孔洞,内部不密实。产生的原因是:①模板拼缝不严,板缝处跑浆;②模板未涂隔离剂;③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④振捣不密实、漏振;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现场计量有误;⑥混凝土搅拌不匀,和易性不好。⑦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捣实。 ⑧底模未放垫块,或垫块脱落,导致钢筋紧贴模板;⑨拆模时撬坏混凝土保护层;⑩钢筋混凝土节点处,由于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石子粒径过大,浇筑困难,振捣不仔细;11预留孔洞的下方因有模板阻隔,振捣不好等。 (3)、在梁、板、墙、柱等结构的接缝处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烂脖、烂肚。产生的原因是: ①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不好振捣;②模板安装完毕后,接岔处清理不干净;③对施工缝的老混凝土表面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形成冷缝;④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跑浆等。(4)、结构发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①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②拆模不当,引起开裂;③养护不好引起裂缝;④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产生裂缝; ⑤大面积现浇混凝土由于收缩温度产生裂缝。 (5)、混凝土冻害;产生的原因是:①混凝土凝结后,尚未取得足够的强度时受冻,产生胀裂;②混凝土密实性差,孔隙多而大,吸水后气温下降达到负温时,水变成冰,体积膨胀,使混凝土破坏;③混凝土抗冻性能未达到设计要求,产生破坏等。 二、质量检测方法 钢筋混凝土质量检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①外观检查。对于混凝土外表产生的质量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查,如尺寸的偏差、蜂窝麻面,表面损伤、缺楞掉角、裂缝、冻害等。②预留试快检测。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误差,如预留试快的取样不当,试块与结构没有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振捣方法与结构的施工方法相差甚大,则试块就没有代表性。③在结构本体上进行检测。这种检测内容有: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钢筋的配置情况和锈蚀情况和结构的承载能力等。前者称为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是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常用手段,其测试结果可作为判断结构安全问题的重要依据。后者称为破损检验,是在非破损检测尚无法确定其承载能力时使用,或对新结构需要分解其受力性能时使用。几种常用比较成熟的非破损检测方法和适用范围。 1、回弹法(表面硬度法) 是一种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混凝土强度与硬度有密切关系。回弹仪是用冲击动能测

混凝土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审批流程 一、一般质量缺陷处理流程 当拆模后,发现有以下一般质量缺陷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会同监理单位工程师现场确认后进行修补,并留设质量缺陷修补前后的照片,以备查阅。 1、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潮湿的水泥抹平。 2、蜂窝 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处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3、露筋 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 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4、缺棱掉角 现象: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处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5、施工缝夹层 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水予清除。 处理方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6、柱脚烂根 现象:柱根部由于砼浆子流失,导致柱根部出现了蜂窝。 治理方法:模板底部支设导模;用低标号砂浆敷设 二、较大质量缺陷的处理流程 对砼有以下质量缺陷的处理,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通知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现场查看后,编制专项有针对性的修补方案,报甲方工程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同意修补。 1、孔洞 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对砼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2、现浇板出现的单一裂缝。 三、重大质量缺陷的处理流程 对砼有以下质量缺陷的处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通知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现场查看后,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将质量问题告知公司质量技术部。公司质量技术部会同设计、甲方、监理方商讨处理方案并联系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若通过检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只有剔出混凝土重新施工。 现象: 1、现浇板出现的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2、梁出现裂缝;

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

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 1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 [实例1]水泥温度太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 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造成滚筒内混凝土结料。原因分析:经查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造成需水量增大,当用水量不足时产生坍落度损失过快。 防止措施: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对直接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途运输进货的水泥,必须每车测量水泥温度要小于65℃。 [实例2]外加剂冬期时结晶,堵塞管道。 在11月到次年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较快,在外加剂泵抽料到秤斗时会出现较多结晶,堵塞管道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在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中Na2SO4在气温较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防止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由含固量由32%降到20%含固量,已基本解决析晶问题。 [实例3]雨水或冲水进入外加剂罐,造成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日开始供应工程的混凝土出厂前由检测台检查时均发现坍落度偏小情况。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进料口被人打开后未盖好盖子,下暴雨及可能冲洗罐顶的水流入罐内,造成减水剂浓度下降。 防止措施:进料供应商在将减水剂泵到罐内后,应及时将上方盖子盖严,材料员加强巡察。[实例4]将木钙减水剂误用为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原因分析:经检查配合比下料记录,普通减水剂被当作高效减水剂输入电脑,高效减水剂主要以萘系为主,按粉剂掺量为0.5%~0.8%,而普通减水剂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0.25%~0.3%。当木钙超过胶结材料用量0.4%时就会出现严重缓凝。 纠正措施:使用木钙减水剂掺量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输入时必须有另外操作员复核。 [实例5]不同品牌防水剂混合使用。 某工程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退回。 原因分析:经检查进货记录,同期进货的两种防水剂用于两个工程中,一种有明显减水作用,另一种减水率较少,工人在搬运袋装防水剂时出现混杂使用的情况。 纠正措施:每批防水剂(包含膨胀剂等)进厂时必须复检合格才能使用,仓库物资堆放应隔离和标识,不得混用。 [实例6]砂中含有大块的泥块和卵石。 在某工地泵送施工时发现泵车下料斗上有较多大块鹅卵石和泥块。 原因分析:砂场供应河砂在抽砂时筛网破损,抽料口插入太深,将河床底部的大块石头和泥团抽到砂中。 纠正措施:砂场应定期检查抽砂机筛网是否破损,公司砂石进料口及主机楼待料槽应加装隔栅,防止杂物进入混凝土。 [实例7]碎石含泥量超标。 雨天后所进碎石含泥量超过1%,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原因分析:下雨后碎石破碎过程含大量砂土,振动筛分时无法分离干净。 纠正措施:在上料码头增加冲水设备,将含泥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合格碎石严禁进仓。[实例8]粉煤灰、矿渣质量不合格。 公司采购F类一级灰,进厂时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等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采购的S95级磨细矿粉,7天和28天活性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但检测周期长。 原因分析:电厂燃煤质量出现波动,粉煤灰分选设备出现故障,引起质量波动;矿渣来源不稳定,比表面积偏小。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处理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处理 1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 [实例1] 水泥温度太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 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造成滚筒内混凝土结料。 原因分析:经查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造成需水量增大,当用水量不足时产生坍落度损失过快。 防止措施: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对直接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途运输进货的水泥,必须每车测量水泥温度要小于65℃。 [实例2]外加剂冬期时结晶,堵塞管道。 在11月到次年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较快,在外加剂泵抽料到秤斗时会出现较多结晶,堵塞管道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在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中Na2SO4在气温较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防止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由含固量由32%降到20%含固量,已基本解决析晶问题。

[实例3]雨水或冲水进入外加剂罐,造成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日开始供应工程的混凝土出厂前由检测台检查时均发现坍落度偏小情况。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进料口被人打开后未盖好盖子,下暴雨及可能冲洗罐顶的水流入罐内,造成减水剂浓度下降。 防止措施:进料供应商在将减水剂泵到罐内后,应及时将上方盖子盖严,材料员加强巡察。 [实例4]将木钙减水剂误用为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原因分析:经检查配合比下料记录,普通减水剂被当作高效减水剂输入电脑,高效减水剂主要以萘系为主,按粉剂掺量为0.5%~0.8%,而普通减水剂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0.25%~0.3%。当木钙超过胶结材料用量0.4%时就会出现严重缓凝。 纠正措施:使用木钙减水剂掺量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输入时必须有另外操作员复核。 [实例5]不同品牌防水剂混合使用。 某工程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退回。

混凝土质量缺陷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缺陷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表面缺陷分析、纠正措施表 缺陷类型分析纠正措施 蜂窝、麻面、气泡及孔洞(1)模板安装不够稳固 牢靠,以致混凝土浇注过 程中局部涨模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 功率大时间长,致使模板 变形跑模。 (3)模板使用时间长 或者存放不规范等造成 模板本身变形。 (1)在模板制 作过程中,尽 量使模板统一 规格,使用面 积较大的模 板,对于中小 型构造物,一 般使用木模, 经计算中心压 力后,在保证 模板刚度的前 提下,统一钻 拉杆孔,以便 拉杆和横挡或

支撑方式,混凝土上料运输的脚手架不得与模板系统发生联系,以免运料和工人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

等变形模板。 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确或材料、用水等计量不 准确,造成砂浆少而石子 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 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 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 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 如混凝土依次下料过多, 没有分段分层浇注,因而 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 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 料造成漏振等,都会造成 (1)严格控制 配合比,保证 材料计 确。现场必须 注意砂石材料 的含水量,根 据含水量调整 现场配合比, 加水时应制作 加水曲线,校 核搅拌机的加 水装置,从而 控制好混凝土 的水灰比,减 少施工配合比

清理不干净,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致 使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损。 (6)木模板浇注混凝土前没有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时与模板接触的那部分 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使其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7)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时形成漏浆,沿板缝落度略 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 量。 (2)混凝土拌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得低于规定的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及 性,从而预防

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分析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连续梁、墩身、隧道混凝土施工中在本项目部通常遇见如下问题,结合现场检查和原因分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蜂窝、麻面、露筋 轻微的蜂窝、麻面、露筋现象,可认为其属于混凝土外观问题,而严重的蜂窝、露筋则应归于混凝土内在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造成蜂窝,露筋的原因主要有:(1)混凝土欠振、漏振。在钢筋密集位臵,由于振捣困难,易出现振捣不密实而造成蜂窝露筋现象,如连续梁0号块及各节段混凝土浇筑等。有工人操作不规范,在串桶下料处等位臵出现漏振情况。(2)混凝土坍落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忽大忽小,不易振捣密实。 出现麻面的主要原因有:(1)模板漏浆,模板拼缝不严,在接缝处出现漏浆。(2)混凝土过振,局部位臵混凝土过振后,该处出现泛砂,粘结强度低,拆模时砂浆易粘附模板,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光滑。 2、表面裂纹 混凝土出现表面浅层裂缝。对于表面浅层裂缝,主要为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收面频次不足距混凝土初凝还有很长时间便完成最后收面作业;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当或未进行覆盖养生,常见的情况有拆模后在结构物表面直接淋水覆盖养生布(膜),并保持养生布的湿润状态至养护期限(当地气候不少于7天),没有覆盖或是覆盖后养护

水风干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纹等;混凝土在强度较低时过早承受荷载,常见情况有拆模过早,下一节段装模过早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3、混凝土节段(连续梁、墩身、隧道二衬)错缝 连续梁、墩身、隧道二衬每一节段模板一般由几块钢模拼成,因此模板之间拼缝存在水平缝和竖直缝,如果拼缝不严,则混凝土表面将产生错缝。一般而言,混凝土表面竖向错缝较易控制,但水平缝的控制较为困难。 出现错缝的主要原因有:(1)模板加工精度不高,模板存在翘曲等,模板安装后拼缝不严;(2)模板施工周转次数较多,在装拆过程中模板变形。(3)各种模板刚度不一,施工过程中变形不协调,产生错缝。(4)模板安装不准确,调整模板时导致模板错缝。 4、混凝土局部存在色差 混凝土分次浇筑的节块易出现色差。出现色差的原因主要有: (1)混凝土原材料改变,特别是水泥品种或水泥本身颜色发生改变,导致上下节段之间颜色不一。此外粗、细骨料发生改变,或是配合比,外加剂等发生改变都可产生色差。尽量避免。 (2)浇筑段拆模时间不一。模板由于工序安排或其它材料周转等原因,导致各节段拆模时间不一,也会使节段之间产生色差,但此类色差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颜色最终会趋于一致。此类色差是暂时性的,对整体结构外观影响不大。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表面麻面 1.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 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砼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砼水份被模板吸收致使砼表面失水过多,引起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刷,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砼时缝隙漏浆,砼表面沿模板缝隙位置出现麻面。 5混凝土捣固不密实,砼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 1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砼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装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4.治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补修。即将麻面部位应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的水泥砂浆找平。 二、混凝土实体缺棱掉角 1.现象: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2.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养护不好,水分被木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除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预防措施 1木模板在浇注砼前应充分湿润,砼浇注后应注意浇水养护。 2拆除钢筋砼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撞击。 三、露筋 1.现象:钢筋砼内的主筋、副筋、箍筋没有被砼包裹而外露。 2.原因分析: 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小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造成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注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造成漏浆。 3.预防措施 1浇注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按间距要求固定好垫块。 3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4砼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流槽等进行下料。 5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工程 *****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建设单位参与人员: ************** 签字: 设计单位参与人员: ****** 签字: 监理单位参与人员: **** 签字: 施工单位参与人员: ************* 签字: 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参与人员: ****** 签字: 一、质量问题发生背景: ****年**月**日下午监理在旁站************公司负责施工的******剪力墙及*****结平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分左右出现局部混凝土凝结时间过快,导致有部分剪力墙及结平混凝土振捣不到位的现象,监理当即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有关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认此问题为商品混凝土初凝过早导致无法正常施工,确认混凝土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处理。 二、问题调查情况描述: 问题发生后,各方参与调查人员到施工现场后,对出现问题部位 进行了拍照,图像资料见附件照片1至照片5(照片由甲方提供),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明确。此后施工单位组织人力针对此部分混凝土采取加强振捣,增加高标号砂浆等措施对初凝过快部位进行施工强化处理。,监理单位就此事向****方面发出质量通知单日**月

**B22-******(见附件6),抄送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查明问题原因,明确质量问题的具体部位,明确问题的处理计划及初期处理方案(见通知单回复)。该部位剪力墙柱混凝土在拆模,调查组在日月****现场实地查勘发现部分剪力墙存在严重的孔洞、蜂窝、麻面(问题部位见附件7标识)。该部位结平在月日拆模,拆模后调查组未发**** 现明显质量缺陷,经试水也未发现渗漏(怀疑部位见附件7标识)。三、质量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影响: 由于混凝土振捣无法保证密实度,问题部位为剪力墙及结平,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剪力墙部位混凝土结构强度无法满足设计 要求,对结构质量、安全造成隐患,影响建筑物整体安全,结.平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渗漏及无法满足设计荷载。 三、问题原因分析: 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材料供应问题,根据材料进场单据和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反应,监理人员在****发现混凝土坍落度出现明显异常,正准备进行坍落度现场检测就出现了质量问题,证明商品混凝土自身在材质或运输方面的存在问题; 2、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尤其对材料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出现商品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缺乏应急预案,未能根据有关质量管理的制度、措施等落实有效地控制手段,进而对结构质量造成影响; 3、施工单位对总包管理意识还需加强,应当明确自身承担的法 律规定的质量责任,不能因为材料甲供就忽视相应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责任,因为法律规定,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