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跨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在此情况下,跨国公司所面对的是与本国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由这种文化环境差异所决定的跨国经营环境。能否有效地解决因文化环境冲突产生的生产经营难题,将文化环境差异转化为企业的资源,已成为决定现代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环境差异内涵及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分析出发,试图探索出中国跨国公司解决文化环境冲突,实施跨文化管理的战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文化环境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许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纷纷跨出国界,将经营触角转向国际市场。在享受国际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文化环境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给我国跨国公司的经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跨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文化融合,成为了我国跨国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差异的内涵

所谓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传统、性格、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别。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延续性和非物质性,因此当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发生碰撞时,就会很容易演变成文化冲突。

二、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的优越感

文化优越感是指新进入他国或民族文化区域进行工作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民族优越感,认为自己的文化体系比其他文化价值体系优越。这种情况发生在跨国公司管理者身上比较多,当被派到东道主国负责经营管理时,这种优越感会愈发膨胀。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东道主国的文化传统,用自已的文化价值观去判断管理对象的价值诉求,忽视文化的差异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引起当地员工的怨恨、抵触,甚至引发冲突。

(二)语言障碍引起的沟通误会

语言障碍是跨国公司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象征,许多国家的文化精髓往往集中在语言表达上。同时,语言又是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以及对一种问题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当语言出现障碍时,那么语言中所包涵的深层意思就无法被确切理解,容易引起沟通中的误会,因而产生文化冲突。

(三)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不同

宗教和信仰是文化中最神圣和最持久的元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是人们精神支柱和心灵寄托。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因此,对宗教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帮助跨国公司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人们行动不尽相同的原因,减少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并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另外,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表现为独有的消费传统、偏好和禁忌。如,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点酒喝得越多越好。而西方的宴会上喝酒切忌过量,一般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如果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了解这些风俗习惯,那么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文化冲突。

二、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在跨国公司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政治、经济、个人信仰、价值观方面都存在差异,使得他们在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方面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从而突出体现在对企业经营

目标、经营观念、协调管理以及决策模式等方面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管理者会有着不一致的经营管理目标,这就使得在跨国公司中经常会出现不同文化背景管理者的经营目标存在差异的情况。如西方管理者更注重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张,他们更愿意用利润进行再投资以扩大发展,而中方管理者最为关心的则是国外投资给中国带来多大的效益。由于来自投资国的经营者把这种跨国投资看成是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一种战略工具,而东道国则是要从投资者那里快速地引进技术、获得利润,于是就在跨国公司内部出现了“同床异梦”的现象。其实,不仅是跨国公司,即使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会由于各自组织文化的不同而出现经营目标的差异。双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对企业经营目标的不同理解是影响跨国公司有效管理的障碍之一。

(二)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观念的影响由于跨文化组织内部的文化多元性,使得不同的文化在经营观念上也会产生影响。例如美国、德国等国的管理者,他们的经营管理观念都是围绕市场的需求而形成的,他们重视生产,更重视营销,在给员工充分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规范化的管理,重视横向信息交流和建立信息交流网络,而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管理者往往重视生产而忽视营销,实行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在企业对外交流中更加注重建立长期的友谊,同时在经营上趋于谨慎保守,缺乏创新。

(三)文化差异影响企业的协调管理原则协调是一门艺术,因此文化因素对其影响很大。例如,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个人奋斗至高无上,企业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号召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中国文化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以精神激励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在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上更愿意采用说服教育、谈心等方式。当然由于文化不同,各企业在管理中运用的协调原则也表现得多种多样。

(四)文化差异影响决策模式在决策模式上也体现出不同文化的痕迹,如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决策模式注重效率。他们一般在企业中较少设置或不设置副职,在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地作决策,敢于承担个人责任,决策迅速;而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决策模式更加偏重于集体决策。集体研究而得出结论,故而决策缓慢,容易延误商机。

三、中国跨国公司解决文化冲突的战略

(一)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跨国公司中的文化冲突与困惑源于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相处,必须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制。中国跨国公司的领导集体需要有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

(二)进行跨文化培训

进行跨文化培训,造就一批高质量的跨文化管理人员。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文化的认识Π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通过跨文化培训,可以减少跨文化企业员工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其迅速适应异国环境并发挥有效作用;维持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有效沟通;实现员工对跨国公司经营理念的理解与认同;保持企业内信息的流畅及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凝聚力等等。

(三)建立共同经营观

通过文化融合,实现企业文化创新。通过文化差异的识别和跨文化培训等,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的需求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一个把全球战略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企业,必然要遇到各种不同的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以自己坚实的文化为基础,与当地文化沟通、融合,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同时企业必须形成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建立

共同的经营观或价值观,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人们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往往忽视导致冲突的因素。

(四)循序渐进地重塑企业文化

中国跨国公司如在异国进行投资经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经过冲突期、交汇期,最终达到融合。在冲突期,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首先表现在心理上,对对方文化产生排斥和抗拒,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冲突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管理人员,要认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对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对方的习惯,就是尊重对方的文化形式和心理文化积淀,是对他方行为方式的确认。所谓交汇期,是指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能够对他方文化进行接纳和认可,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能够表示理解、体谅和支持。既能看到自身文化的优点,看到对方文化的不足,又能认清自身文化的缺陷、对方文化的长处,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局面。所谓聚合期,是指跨文化的全面融合期。在跨国公司中形成既认可多元文化的存在、共存共荣,又有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五)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进行本土化战略是企业消除文化差异,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有效途径。目前,本土化战略主要分为人力资源本土化,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市场本土化等。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最有卓效的一种。通过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可以派驻海外人员的高昂费用,更有利于减少当地文化抵触情绪。同时,本土的管理人员更加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和人文风俗,在企业的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品牌创立、市场营销诸方面更加符合本土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对于在异地投资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以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联想集团为例,联想在2005年收购IBM的PC业务时,就聘请前IBM高级副总裁斯蒂芬·沃德出任联想CEO及董事会董事。这一措施避免了美国员工的抵触心理,很好的解决文化冲突问题。使得联想顺利的完成了收购,并且成为了全球领先的PC企业。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在的初级阶段,投资规模相对小,没有形成全球生产经营体系。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只有在研究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文化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管理模式。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跨国经营失败。

[参考文献]

[1]俞斐,段进东.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探析[J].商业研究,2005(23).

[2]杨小丽.浅析在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冲突[J].市场周刊,2004(10).

[3]温承革.中国跨文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05,(6):34-36.

[4]杨英,吴翔,陆兴发.文化差异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影响[J].

中国文学的地理环境分析

中国文学的地理环境分析 【摘要】地理环境是孕育文学的摇篮,是影响文人创作的自然环境因素。中国文学在在地理环境分布上有着独特的东西之分、南北之分以及地域差异,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灵感、文学作品风格以及文学流派三个方面。地理环境是作家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是培养作家文化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土壤,因此地理环境对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有价值的机理因素。21世纪新时代文学发展是与环境、地理以及生态等学科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总文学地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学具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并详细阐明了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机理作用。 【关键词】中国文学;地理环境;地域差异 0.引言 文化作为一个涵义丰富而复杂的多角度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社会各界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门类纷繁复杂,每一学科都派系分明,每个派系都按照自定的规则进行论述,因此,文化的概念性定义也就无法明确规定[1]。而本文就从文学地理的角度阐述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对于文化地理的理解,可以定义为人类主观意识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和产品进行影响,简明扼要的说就是“自然的人化”。而文学地理所研究的核心就是人、文、地三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孕育文化的土壤,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变化。而文化作为人地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产物,探究文化就必须从地理环境着手。 1.文学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分析 (1)文学的时代性。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它既能反映所处时代的特点,又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和局限。倘若一个时代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文学发展的规律比较契合,是能够促进文学向前发展的,而这一时代的文学就能够真实、丰满地体现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反之,这一时代的文学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所处时代的特点,还会粉饰、掩盖和扭曲这一时代生活的真相。比如陕甘宁一带的“解放区文学”为例,这一带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作者都处于极度痛苦艰难的生活环境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和区域性。 (2)文学的地域性。文学艺术孕育于特定的低于环境之中,具有鲜明的地域印记。中国文学在在地理环境分布上有着独特的东西之分、南北之分以及地域差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编纂就是根据十五个不同地域汇编而成的,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俗全部囊括在内。《诗经·硕鼠》一篇非常具有地域风格,选自《诗经·国风·魏风》,魏国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一带分布,境内有渭河流入,处于渭河平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战国时期这一地带以种植黍稷等粮食作物为主,但是这片地区在硕鼠横行,破坏农作物,农民的基本生活难以为继,因此作《硕鼠》,既表达了对硕鼠的痛恨之意,也将奴隶主剥削阶级比喻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已发出警告之意。近代学者梁启超也曾指出,燕赵之地多出慷慨悲歌的勇士,而吴越之地多产婉约纤丽的华文,自古以来长城饮马,河套梁原携手之意,一般出自北方文人之手;而江南莺飞草长,洞庭湖畔碧波荡漾,一般来自南方人的抒情胸怀;北风人好饮酒,散文风格如黄河到海之势般一泄千里;南方人性格温婉娴静,骈文镂刻风云雪月怡情之文最多。以城市地域差异分派的文学如以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文学京味文学、以独具上海滩风味的海味文学、以具有苏州城市特色的苏味文学等,都显示了文学的地形、地势以及城市方面的差异性。 2.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 2.1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灵感的影响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见解

美国《侨报》8日发表题为《中共十八大:坚持和平发展赢取国际环境》的社论。文章称二战以后,中国曾经错过许多世界经济发展的良机,成为世界经济的落伍者。但在过去十年,中国紧紧抓住了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大调整的黄金机会,即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的重新布局。 其次,新技术革命促动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欧美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最重要的承接者。经济的纽带,成为新时期中外关系,尤其是美中关系,最坚实的维系力量。 美中在反恐战争中,能够互为奥援;在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中,中美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抗击。这确保了美中的合作,不仅有经济的前提,还有战略的基础。过去十年,中美之间的最大成果,是建立和稳定了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成了美中关系的“黄金十年”。 但2012年是个变局之年。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就是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中对华意图的重新布局。美国大选中,中国一再被提起、被攻击,这并非全是选举游戏,背后有其深刻的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国际关系的变化,折射的是国家实力变化。过去数十年,国际关系领域所发生的最重要事件,就是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七跃居到第二,使得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极大地撼动。尽管中国一再表达和平崛起的意愿,但美国却感到威胁,因此美国出手布局是意料中事。在未来十年,如无意外,中国经济总量将日益逼近美国,中美关系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调适、大摩擦的过程。如同过去几个月中华为、中兴事件所显示出来的那样,中美经济关系的摩擦已经日益深化,从过去的汇率之争升级到了安全之争。美国制造业的重返之路,与中国企业的扩展之路,迎头碰撞。 另外,中美在军事领域的直接和间接的角逐有加剧趋势。随着反恐战争的结束、金融危机的消退,美中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消减,而利益冲突在加剧。如前所述,近来中菲、中日争端,美国的影子若隐若现。未来,在中国的周边,南海、东海、太平洋,美中之间的遏制与反遏制之争,将成为常态。 长期以来,中国施行的是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外部压力下,中国被迫进行策略上的调整。钓鱼岛争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日本率先出招,中国强硬反击、后发制人,改变了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势。中国已到了一个以实力求和平的时代。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将放弃和平。未来十年,和平与发展还是中国的主题,也是世界的主题。中国调适外交策略,不是放弃韬光养晦,不是要挑战和推翻现有国际关系格局,而是更强调“有所作为”,以在现有格局下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跨文化差异,正确认识这些跨文化差异现象并进行积极的处理是跨国公司成功经营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跨国公司常遇到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跨国公司对跨文化差异影响的措施,这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影响;应对措施 “跨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差别。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独特性、延续性、非物质性的特点,各个民族间的语言、传统、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造成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千姿百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不仅是跨文化差异的来源之一,而且,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风格差异以及员工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也是跨文化差异的重要来源。例如,从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来看,西方强调个性和创新,而东方更强调集体和稳健;从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差异来看,高科技企业更强调创新,工厂性企业更强调稳健。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表现为积极的创业文化,成熟阶段的企业表现为稳健的守业文化;从员工个体文化素质差异看,经营管理者是组织文化形成的中枢,其个人素质、偏好与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文化的个性,感召力越强则这种个性越强。 一、跨国公司面临的跨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都积累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千差万别。 1、语言交流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思想最基本的工具。人们进行交流时,需要借助某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媒介。语言交流分为高关联度模式和低关联度模式。在高关联度模式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都依赖于对语境的共同理解来进行交流。在低关联度模式中,大多数信息通过语言明明白白地传达出来。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日本属于高关联度模式,而美国属于低关联度模式。在日本公司给美国公司的商务函中,会先叙述很多与商务不直接相关的事情,如问候、关怀、祝愿、昔日的友谊等,在信件的最后才会提到要订200吨的货。美国人会觉得日本人太兜圈子,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因此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函时,常常先翻到末尾,直接看具体的商务诉求。同样,日本人也不习惯美国人开篇就谈订200吨的货,认为他们傲慢无礼、不够委婉,因此日本人在读美国人的信函时,也先翻到末尾,通过读问候、关心、祝愿等预热一会儿,再看开头的商务诉求。[1] 2、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 思维活动方式是受不同文化背景、个人知识结构、社会与工作的环境及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如中国人习惯形象思维、偏好综合思维;欧美人习惯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偏好分析思维。 3、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在广泛意义上的排列,价值观决定了我们认定什么是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等。宗教对世界各国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文化以他人取向和集体主义为主,强调和谐与“天人合一”;讲求团队精神;重视亲情,通过情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基石。西方国家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取向为核心,突出个性,强调个人独立与个体价值的实现;通过契约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实践,包括组织中的评价、奖惩、人际关系等。比

浅谈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应对措施

浅谈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应对措施摘要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跨国经营,而跨国文化管理是跨国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顺利地在国际环境下贯彻公司的战略,实现公司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文化是否在跨国公司中很好的贯彻、传播。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在当今跨国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研究如何正确的认识跨国企业的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处于国际化进程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措施,最后针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具体现状,提出建议。 Abstract Economic integration brings us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key characters in the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Whether we can carry through the strategy and realize the goals of the business, to some extend, is decided by whether the culture can be deeply understand in the whole business. To overcome the culture shoc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nowadays. It becomes rather meaningful to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shock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especially for the business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is going to analyze why the culture shock comes out, and in the meantime, propose several pieces of the measurements to settle the problems which are brought out by the culture shock, especially for the Chinese corporations under the very special circumstance.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冲突文化管理跨国企业文化管理措施企业文化是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科学,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近三十年。客观上说,自有企业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上半期,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显著,到了20世纪下半期,企业文化的作用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并涌现了一大批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取胜的企业。到了70年代,鉴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功能,理论界开始对它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于80年代形成理论探索的高潮。近十几年来,在跨国企业内部,由于企业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与冲突越发明显。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关注,希望合作伙伴尊重不同文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就越发显得重要了,并已成为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首先,介绍一下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原因。一,不同国家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德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 这是一个德国华裔人画了一系列图来形象的表达他认为中国人与德国人的习惯差异,觉得不错,另加一点个人的观点。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1一日三餐 德国人喜欢早、晩冷食,中午热食;中国人喜欢早、中、晩都要求热食。 2人际关系 这幅图认为是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德国人交往讲究志趣相投,性格相近,有相通爱好的自然而然在一起交往,性质相对单纯些。而中国人讲究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所以编织出一个复杂的人际网,很多时候明明觉得对方很讨厌,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但觉得这个人能有价值“用的上”,就去满脸堆笑的交往,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相辅相成。

3天气和心情 德国人喜欢晴天,讨厌雨天;中国人对晴天和雨天认为无所谓,不太影响心情。 4生活方式 德国人崇尚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尤其有保持自己独立空间的强烈需要。而中国人喜欢热闹,扎堆,害怕被孤立。从某个角度讲,西方人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5# 5交通工具 这跟经济发展有关,但也跟公共意识,环保意识有关,德国人家家有汽车,休闲时尚也骑自行车;当然在中国,很多东西早失去了它工具的本质,人骑自行车看穷,贷款也要买汽车,做梦都想奔驰宝马,而形成一种炫耀的象征。 6老人的生活 这个图既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

7自我 德国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立独行和自信很正常;中国文化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传统,人们喜欢随大流,集体大于自我。 8周末的街景 德国人喜欢休闲安静,中国人喜欢涌出来逛大街,另外延伸说一句,据出国的朋友说西方人如果不出去旅游探险,他们的周末休闲生活在我们看起来很没趣,一般就是在家或者去酒吧喝点酒;注意:欧美的酒吧不是我们的夜场那种乱糟糟的地方。另外,西方人认为唱卡拉OK是不太文明的行为,所以欧美国家基本上没有ktv,唱ktv只在亚洲流行。 9孩子 德国人从小就培养自食其力;而在中国,大人把孩子看作中心,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传统历来有接续香火,传宗接代的想法,自己活出什么价值不太重要,希望让下一代吃好喝好就算完成任务了。 10美丽的标准 德国人认为皮肤黑象征健康;中国人认为皮肤白漂亮。 11胃痛时的饮品 德国人胃不舒服就想喝些饮料,中国人胃不舒服就想喝些清淡茶水。

沃尔玛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分析

沃尔玛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分析 (一)、沃尔玛进入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沃尔玛从一个乡村小镇的小杂货店成长为世界企业500强之首的大型跨国零售业帝国,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1996年中国首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同时开张,标志着沃尔玛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都通过再定位策略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沃尔玛是世界零售业的巨头,以“天天平价”作为其主要市场定位策略,赢得了平民消费者的青睐,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质优价廉”的企业形象。它从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到世界《财富》五百强之首,一夜之间沃尔玛的商业神话传遍世界。下面从其社会环境分析: 1、人口因素: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人口 总数约1223890000人,印度和美国的人口总数约945600000 人,中国近几年的人口数量2006年末13.14亿,2007年末13.22 亿,2008年末13.30亿,2009年末13.38亿,2010年末13.46 亿,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计入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全国总人口13.7亿人。 所以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巨大的国家,对于沃尔玛这个零售业的 佼佼者来说具有相当程度的诱惑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 的高数增长,伴随着消费的增长,沃尔玛看准了这个时机,进 入了中国。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我国绝大部分人口为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左右。这样的社会结构要求企业营销应充分考虑到农村这个大市场。当前,我国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工矿地区流动,内地人口向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流动。企业营销应关注这些地区消费需求不仅在量上增加,在消费结构上也一定发生的变化,应该提供更多的适销对路产品满足这些流动人口的需求,这是潜力很大的市场。 2、受教育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增加,中国人的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从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当今的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中国人员素质也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这样一来,教育的水平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因此,小型超市不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更希望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型超市获得购物的满足。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人口的素质不断的提高,对于沃尔玛这样的国际公司会有一定深层的了解。同时教育水平是提高也会改善消费的观念,使人们用一种理性态度去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对于沃尔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当然沃尔玛也应考虑到中国这个特殊的国情,从人们真正的需要出发来改善自己的服务以及商品的质量。 3、生活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模式也越来越多样,沃尔玛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采取了设置不同方式的门店,沃尔玛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环境及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环境及对策 作者:林文, 郭明德, 薛广禄 作者单位:林文(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1), 郭明德,薛广禄(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刊名: 市场论坛 英文刊名:MARKET FORUM 年,卷(期):2007,(1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 1.韩福荣涉外企业管理 1987 2.席西民跨国企业集团管理 1999 3.陈佳贵.黄速建.朱筠笙跨文化管理--碰撞中的协同 2000 4.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期刊论文]-国际新闻界 2001 5.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 2004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张新浩天津市利用外资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2004 资本和城市开放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来自外国的直接投资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吸引和争夺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城市投资环境的竞争中,城市投资环境对于城市能否吸引到外国直接投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介绍了外国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和对于中国城市的作用,分析了城市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城市投资环境的网络结构模型,认为完整的城市投资环境应当由:国家FDI前景、区域FDI前景、城市现实投资环境、城市发展战略和前景四部分构成。在城市现实投资环境中,分析和介绍了政府管理、法制、经济、技术、区位、人力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八个方面构成城市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认为现阶段,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人力资源是影响投资环境的最重要因素。 同时,只有认真研究本城市投资环境各个构成因素的优势和劣势,才能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和宣传角度,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以及自身条件,认为天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是有利的,但是面临激烈的竞争。 为了评价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主要竞争城市的投资环境,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括8项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的有关评分对天津、北京、大连、青岛4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对构成城市投资环境的一级和二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天津位居北京和青岛之后,比大连稍强。在8个一级指标上,天津与北京相比,全部落后,特别是在经济、技术、人才和政府管理方面;与青岛相比,天津在经济和综合区位上略占优势,但是在法制、政府管理、自然、技术、人才、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法制、政府管理和自然条件方面;与大连相比,天津在技术基础、人才、综合区位、经济、法制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自然条件、政府管理和社会文化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自然条件和政府管理方面。 因此,综合起来,天津、青岛、大连的投资环境相差不大,都与北京有比较大的差距。天津投资环境的主要优势是综合区位优势,差距则体现在政府管理、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等软件方面,改善投资环境最大的源泉是政府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人才环境。 2.学位论文孙灵芝美国在华独资企业的文化研究2009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改善企业管理,发展国民经济,甚至促进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这些公司进入中国的投资模式由合资向独资转变。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这一战略性转变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在华的美国独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方案及建议。 本文从文化视角,对美国在华独资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对比。 文章分析了企业文化的价值,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和商业活动间的关系,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方法,等等。所有这些探讨将对研究和建设企业文化带来重要的参考和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学说。但对于在华独资企业的文化管理问题的研究比较少。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 3.学位论文王延伟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研究2005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新兴市场之一,大批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对于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国内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点;系统论的方法论证了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地化的必然性;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对于跨国公司和我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正面效应有:1、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2、“知识溢出”效应;3、促进我国的外资流入;4、促进文化融合与管理变革;5、促成国内企业向国际标准靠拢。负面效应是:1、市场挤出效应;2、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3、延缓我国社会文化的积极变革;4、人才流失的效应。 影响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内部因素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和子公司的角色。外部制约因素为:政治环境影响因素、经济环境影响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自然资源地理条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成为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选择的依据。并对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的成功策略从获取、提升、激励以及外派人员的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根据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文章研究的成果,根据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对我国企业国际化人力资源政策选择从政府和企业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4.学位论文郑开来跨国公司组织文化与个人行为的互动——对上海两家外资企业的个案研究2002 跨国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类型,在当前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各国社会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展,对它的社会学研究势在必行.该文结合研究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以及社会学的文化模式理论,在充分回顾跨国公司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人类学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员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对两家分别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电子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分支机构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企业组织文化与该地员工行为的互动上.

浅谈中国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战略

浅谈中国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战略摘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舞台,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的深化,各国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能否克服现代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时由国际公众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相互沟通上的困难,实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是其能否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现在的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资源,将其自身所拥有的优势与东道国的优势相结合,在从事跨国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也跨越了文化。以文化差异为核心引出对我国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因此如何解决其间存在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立足世界舞台是我们要认真探讨的。本文在对我国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经营的现状,并针对其在跨文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而言,除引言外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剖析。跨文化管理的定义及措施。第二部分:指出中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对比中西企业文化差异在价值文化、制度文化和劳动人事政策三个方面的差异,提出有效的方法管理。第三部分:分析比较跨文化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通过比较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几个国家的文化特点以及经营方式和价值理念, 研究跨文化管理在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改善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阐述了跨文化

管理有利于企业在市场营销诸方面更符合当地化经营, 达到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 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举个跨文化管理案例作为分析说明。认识自身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第四部分: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对策和借鉴意义,通过借鉴跨文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用选择文化一致性的合作伙伴的方式达到文化之间的融合。关键词:文化差异中国跨国公司跨文化企业管理目录第一章中国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解析––––––––––––––––4 第一节跨文化管理的定义––––––––––––––––––––––4 第二节跨文化管理的措施––––––––––––––––––––––4 第二章中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5 第一节遇到的问题––––––––––––––––––––––––––5 第二节对比中西企业文化差异–––––––––––––––––––––5 第三节有效的管理方法––––––––––––––––––––––––6 跨文化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6 第一节管理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外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管理特点–––––6 第二节跨文化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7 第三节跨文化管理:以广州崇德鞋业有限公司为例––––––––––––7 第四章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对策––––––––––––––––––––––––8 第一节解决问题的方法–––––––––––––––––––––––8 第二节把握文化融合,解决文化冲突––––––––––––––––––8 第三节跨文化管理的现实借鉴意义–––––––––––––––––––9 Abstract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arena of the 21st century, accompanied b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中国文化环境分析

中国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结构: 目前,一个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初步形成,还正在发展之中。新产生了一个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以来,私营企业主每年增加约80万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还将继续发展。这是个应运而生的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正在逐渐成长。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的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这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语言: 汉语为主,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

教育: 正规教育是个人现代学习的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必须的语言、概念和数学技能的媒介。它直接或间接的传授价值观和规范也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 信仰: 儒学体系最核心的价值伦理是忠诚、互惠的责任和对别人以诚相待。儒学中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一、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每个社会都有它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它以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具有自身的规模和历史连续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文化是与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相呼应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又对周围环境发生作用,并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精神、思想、道德、价值观和作风等方面,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每个社会都继承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学习、劳动和生存方式,并将其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传给后代,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企业文化也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是社会文化影响、渗透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融于企业活动之中而形成的经营管理的结合物。企业文化依据社会恰当的行为所应共同遵守的信仰、准则、习惯以及规则、规范为主要内容,但又表现为企业员工自觉悟守的特有价值观念。因此企业文化既以社会文化作为其生长的土壤,又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变和发展;既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所以说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既有共同的结合面,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企业独特的个性。 (二)社会文化熏陶下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当我们培养和认定企业价值观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观;第二,以强国富民为本的共同价值理想;第三,以事业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第四,以绩效和能力为本的主体价值取向;第五,以诚信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此外,建设企业文化时还要以民族文化为根本,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端,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对大和民族、高丽民族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是企业文化的根。重新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需要继续从我国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总体上讲是围绕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其中充满了矛盾,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用现代的眼光看,它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保守、主动与主静、务实与务虚、制天命与畏天命、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自强与自粤、重理性与重直观、开放与封闭、创新与调和持中等杂糅在一起的混合体,其申有精华,也有部分腐朽没落的糟粕。对于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前者将成为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后者则构成我们不小的文化包袱。糟粕得不到抑制,会加剧企业文化的冲突,阻碍企业发展;精华得不到弘扬,新型的企业文化将失去根基,难以建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所以,对我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分析、认清中国传统落后文化对现实企业消极影响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其发扬光大,成为推进企业文化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几个方面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团体意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团体主义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的,在一个家族团体内,以家族利益力最高目标,追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强调团体(整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整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这种文化固然有压抑个性、不利于创新和竞争的消极作用,但它作为一种持续了几千年的群体精神,对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可以视酣一个小家族",去掉封建性,保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是不矛盾的。增强企业员工的"家族"观念,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利益以至国家利益,形成团体凝聚力和竞争力,重构人们以团体利益为重的团体精神。日本企业较好地利用了家族团体主义的传统,较好地处理了个人同企业

跨国公司文化管理(一).

跨国公司文化管理(一) 摘要现代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面对的是与母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由这种文化差异所决定的跨国经营环境。跨国经营的范围越大,面临的文化冲突就可能越多。能否有效解决因文化冲突产生的管理难题,将文化差异转化为企业的资源,已成为决定现代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跨国公司文化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管理文化认同 1 现代跨国公司成长的环境 现代跨国公司是为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是现代制度的最高组织模式。跨国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母公司和设在海外的分公司、子公司和附属企业等,其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各有不同。现代跨国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十分复杂的跨国经营环境,一般包括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等5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人口、自然资源和气候等因素;政治环境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府政策以及国际组织的影响等因素;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跨国公司所面临的直接市场(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等因素;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跨国经营的国际惯例等因素;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东道国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社会阶层等因素。跨国经营环境中的文化影响在于它的差异性。 2 现代跨国公司文化管理的依据和机制 2.1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最初意为经过人类耕作、培养、教育、学习而发展的各种事物或方式。文化是由人类社会特定群体成员共同形成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对于存在、价值和行为的共识。因此,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往往是不同的。文化与管理的关系可从多个层面体现出来。 2.2 文化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性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文化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表象形态。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国家在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和相关群体等方面存在差别,即各国的文化模式存在差异。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文化差异影响海外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并使其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还影响到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是美国管理模式和日本管理模式,它们都是以其民族文化为基础的。 2.3 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主要是指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有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有产品的企业;有形象的企业;有文化的企业;有哲学的企业。企业文化一般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整合和辐射等功能,可以作为用共同价值标准培养企业精神的手段,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士气,树立企业形象,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2.4 文化与管理具有共生性 管理是伴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管理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是文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年级 2011 学院园艺 专业园艺 学号 14117207 姓名曾盟超 任课教师周嘉 完成时间 2012-04-07 成绩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内容摘要: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关键词:经济、资源、教育、军事 正文部分: 当下,人们乐意承认: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为此欢欣鼓舞。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非常好。但就我的了解,货币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享受。比较好的指标是扣除物价水平后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水平。最佳指标当然还要包括生活环境之优美、安全和自由;个人发展机会之均等;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文化艺术享受之丰富、国防军事等等许多层面。下面我将从多方面说明。 一、经济方面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发布此结果的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据他们所说,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 依照彼得森研究所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中国GDP已经是14.8万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均衡汇率就应该是1美元:2.67人民币。如果接受如此均衡汇率,那么人民币升值就远远没有到位,快速大幅度升值也就顺利成章。为什么美国政客们高调要求人民币升值显得那样“理直气壮”?部分理由就是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 假若中国GDP真的已经达到14.8万亿美元,那么人均GDP就已经突破一万美元了。即使考虑到GDP和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差距,即使考虑到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那么,人均一万美元的GDP,意味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着也是大几千美元了。然而,随便的观察和各种官方统计数据,都难以证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也不过1000美元。 同时,按照人均收入和平均工作时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简直不可以同日而语。就算依照目前的市场汇率,我国2010年GDP达到了6万亿美元,我国人均GDP也不过4638美元,美国人均GDP则是48666美元,是中国10倍多。然而,我国数以亿计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至少是美国个人的1.5倍(许多打工者并不能按时休息周末,且每天工作时间接近和超过10小时)。如果折算为单位时间人均GDP,美国至少是中国的16倍。

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应对措施

浅谈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应对措施 摘要 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跨国经营,而跨国文化管理是跨国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顺利地在国际环境下贯彻公司的战略,实现公司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文化是否在跨国公司中很好的贯彻、传播。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在当今跨国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研究如何正确的认识跨国企业的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处于国际化进程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措施,最后针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具体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冲突文化管理跨国企业文化管理措施 企业文化是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科学,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近三十年。客观上说,自有企业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上半期,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显著,到了20世纪下半期,企业文化的作用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并涌现了一大批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取胜的企业。到了70年代,鉴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功能,理论界开始对它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于80年代形成理论探索的高潮。近十几年来,在跨国企业内部,由于企业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与冲突越发明显。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关注,希望合作伙伴尊重不同文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就越发显得重要了,并已成为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首先,介绍一下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原因。 一,不同国家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企业的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员工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冲突。荷兰著名跨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特德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权利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以及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管理者对于文化的认识的偏差。企业管理者在跨国企业文化差异的认识上,往往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比如:缺少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忽视各国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中心观点等。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跨国企业文化管理,不仅能消除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充分利用文化差异,有效地实施管理。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浅析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差异问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跨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在此情况下,跨国公司所面对的是与本国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由这种文化环境差异所决定的跨国经营环境。能否有效地解决因文化环境冲突产生的生产经营难题,将文化环境差异转化为企业的资源,已成为决定现代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环境差异内涵及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分析出发,试图探索出中国跨国公司解决文化环境冲突,实施跨文化管理的战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文化环境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许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纷纷跨出国界,将经营触角转向国际市场。在享受国际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文化环境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给我国跨国公司的经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跨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文化融合,成为了我国跨国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差异的内涵 所谓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传统、性格、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别。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延续性和非物质性,因此当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发生碰撞时,就会很容易演变成文化冲突。 二、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的优越感 文化优越感是指新进入他国或民族文化区域进行工作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民族优越感,认为自己的文化体系比其他文化价值体系优越。这种情况发生在跨国公司管理者身上比较多,当被派到东道主国负责经营管理时,这种优越感会愈发膨胀。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东道主国的文化传统,用自已的文化价值观去判断管理对象的价值诉求,忽视文化的差异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引起当地员工的怨恨、抵触,甚至引发冲突。 (二)语言障碍引起的沟通误会 语言障碍是跨国公司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象征,许多国家的文化精髓往往集中在语言表达上。同时,语言又是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以及对一种问题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当语言出现障碍时,那么语言中所包涵的深层意思就无法被确切理解,容易引起沟通中的误会,因而产生文化冲突。 (三)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不同 宗教和信仰是文化中最神圣和最持久的元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是人们精神支柱和心灵寄托。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因此,对宗教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帮助跨国公司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人们行动不尽相同的原因,减少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并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另外,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表现为独有的消费传统、偏好和禁忌。如,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点酒喝得越多越好。而西方的宴会上喝酒切忌过量,一般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如果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了解这些风俗习惯,那么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文化冲突。 二、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在跨国公司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政治、经济、个人信仰、价值观方面都存在差异,使得他们在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方面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从而突出体现在对企业经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