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首先,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其次,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提出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的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2.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实践论 B.反映论 C.构建论 D.创造论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理解。它的具体内涵包括:其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目的是在观念中再现和揭示客体固有的结构、性质和规律;其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直观的、消极的、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积极地、逐步深入的过程。反映和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两个基本的规定。

因此,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5.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个体差异。

意识的个体差异,指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的反映,在反映的速度、反映的内容和反映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意识的个体差异使意识带有明显的主观的印记。造成意识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素质方面的原因,如弱智、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等,也有后天实践方面的原因,如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原有的认知定势或结构等,其中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后天实践的不同。无论是由于人们生理素质的差异,还是由于社会经验、经历的不同,个体意识的差别虽然是主观的,但其产生根源却是客观的。这些差异都可以而且必须用物质的过程(社会的和生理的)去说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认识中介的变化所造成的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中介对认识结果的影响。

认识的中介是认识活动中居于主体和客体之间,把二者现实地连结起来,使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手段、工具和媒介的总称,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介的构成十分复杂,它既包括作为主体认识器官放大和延长的各种物质手段,如望远镜、显微镜、遥感器等感知观察工具,以及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运算思维工具,同时也包括语言中介、知识中介、信息媒介等各种非实体性的认识手段,并且还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媒介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地说,实体性的认识手段可看作硬件型的认识中介,而非实体性的认识手段可视为软件型的认识中介。因此,认识的中介本身就构成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复杂系统。

认识的中介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它是不同时代人类认识活动水平和认识活动方式的客观标志。由于现代人类认识不断向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扩大和深入,对认识中介的要求和依赖也就越来越强。认识中介系统的发展一方面使主体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更具间接性和复杂性,从而产生了以往时代所没有的新的矛盾,认识活动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相对独立性、因此,重视并研究认识中介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研究人类认识方式的进化和发展,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题目中,主体通过“参照系”来认识客体,进行认知活动,但是“参照系”这一认识中介的选用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结果,这正突出了认识中介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7.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没有正确解释清楚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观在认识本质揭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认识本质的理解大体上有三种观点,即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其根

本的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够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西方近代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不可知论对人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实际上也取消了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问题。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轮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8.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认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

A.实践 B.认识 C.价值 D.审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提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正因为此,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认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显然,“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指的就是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9.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之所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科学研究的人物一般说来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欧洲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出来。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探索的课题有时并不直接来自实践的需要。然而,就是在这种研究中,人们仍然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何种实际的意义。实际上,大多数科学研究课题,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需要所决定的。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研究、认识和解决,从而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10.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11.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这件事说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是指任何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来判定。它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的客观性,只有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检验一种认识、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就是检验它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除此别无他法。

思想、观念、理论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前者停留在纯粹的主观范围内,后者不依赖于人的认识而独立存在,所以二者都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都无法检验、判定某种认识、理论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往往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此,10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11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12.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认识课题的经验材料,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研究、探索和发现。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不断突破人的感官局限,使人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最后,实践创造出新的知识,使得人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促进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人们的感觉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

题干中“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改变自然界”,指的是实践活动。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是说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实践发展的程度决定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即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3.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有些真理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标准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提出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尽管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尽管今天的实践还不能完全证实证伪一切认识,但是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的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检验。实践的成败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充分而造成的。坚持实践对化、凝固化。因为一理的颗粒是确定的,而且从原则上说,无限发展着的人类的实践的总合终将能对任何认识做出正确的检验。的真理也只是近似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我们避免犯绝

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动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即使是那些已经被过去的实践所检验对化的错误,与一切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总之,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因此,13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14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15.孔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句话的认识论含义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 D.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彼岸性。认识正确与否,在主观自身中是得不到解决的,认识对象同样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只能靠实践,将主体见之于客体,才能对结果进行检验。与实践相符的,则是正确的;与实践相悖的,则是错误的。“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是孔子在知行观方面的典型观点,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6.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眼见为实”,对“眼见为实”的哲学评价正确的是:

A.它肯定感性认识的正确认识 B.它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

C.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D.它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眼见为实”等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以“眼见为实”作为观察问题的惟一准则,迷信感官,缺少理性思维,就会在社会实践中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因此,“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的观点显然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必须经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眼见为实”显然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把亲眼所见等同于客观事实、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18.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生活实践是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惟一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理论认识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来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实践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具有目的和要求的主观因素,又具有客观的物质因素,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它能够使主观客观化、现实化,因而是认识客观性的基础和准绳。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正确的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反之,凡是把理论引导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表明马克思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从而科学地把握了社会的本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 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

王夫之这段话意思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0.王阳明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认为知与行相脱离 B.认为行先知后

C.认为知行合一 D.认为知易行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知行观。

王阳明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知与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知行合一”。这一观点混淆了知行之间的差别,取消了知行的先后次序。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是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这一点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21.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知行合一 B.知难行易 C.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D.知易行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知行观。

中国哲学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思想,主要有:第一,认为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第二,认为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第三,认为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突出了“行”(实践)对“知”(认识)的检验作用。第四,认为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关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2.认为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仅仅为部分唯物主义者承认 B.仅仅为部分唯心主义者承认

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但所指含义不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对感觉的认识。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最初形式,指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收集和接受外界信息,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人的感觉有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种,对形成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来说,起重要作用的是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由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接受的刺激不同,感觉分为许多类。由于有这些不同的感觉,人分别把握和体验着事物的各方面的特性。不通过感觉,人就不能知道任何事物的任何形式,也就谈不上认识。因此,感觉既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列宁说:“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感觉依赖于大脑、神经、视网膜等等,也就是说,依赖于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物质。”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感觉依赖于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但却是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但是,从感觉、经验出发,既可以沿着客观的认识路线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沿着主观的认识路线走向唯心主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23.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D.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活动的辩证过程。

任何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但感性认识对事物的反映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完整,它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感官无法把握的。因此,人的认识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把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内部规律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仅仅只完成了认识运动的一半,还必须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它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和深化。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一个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认识过程中又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这个飞跃,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可说完成了,但对于整个人类认识过程而言,

认识运动还需要推移和发展。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过程的推移和发展是无限的。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都会或先或后地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因此人的认识过程的推移和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24.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它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人们只需通过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就可以认识自然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脱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列宁所说的“一切科学抽象”实际上就是指理性认识,这句话也正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5.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以具体性、内容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题干的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种认识路线的对立。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宇宙观和发展观的对立。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认识论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与

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派别。凡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割裂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所导致的片面性错误。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的可靠,而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唯理论则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列宁曾经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物主义主张第一条认识路线,唯心主义主张第二条认识路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7.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以情感、意志为主,包括信念、习惯、潜意识等在内的意识形式。这些因素之所以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并不是说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只能起干扰作用,而是指它们相对于理性因素而言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动特点。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是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指向性、积极性具有影响。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标、选择手段、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们对人的认识及其他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意志所具有的指向性和倾向性,能够推动认识主体的认识行为,影响认识的实际结果。题干中华罗庚的这句话正体现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8.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试题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表达了他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最坏的证人”这句话的含义。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人们获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但是眼睛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而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认识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还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骗,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最坏的见证人”。其次,要正确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进行正确地评价,既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在认识过程中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9.承认人类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30.“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这一论断揭示了认识的:

A.局限性 B.主体性 C.无限性 D.客观性[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时使用的术语。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思维的至上性是通过一系列非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们实现的。这种矛盾只有在社会的前进过程中,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对立统一的思想不仅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而且有力地批判了各种形而上学真理观。因此,29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30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3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发展过程。

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它的把握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限的,永远不会表现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最终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各种科学知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人类把握真理不可能一次完成。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包含着真理,这些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表现为:真理性的认识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在同谬误作斗争,通过不断排除谬误而向前发展的。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构成人类认识运动中的自身的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无止境的接近,任何一个具体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2.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 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自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

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3.“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这主要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

A.仅仅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B.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真理

C.不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D.只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片面性认识

34.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不是:

A.绝对的真理体系 B.客观真理

C.具体真理 D.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有三方面的涵义: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还有待于扩展。任何真理在广度上都是有限的,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总还有许多领域和事物没有被认识。承认世界上还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承认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还有待于深化。就是说,真理作为对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特定事物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从进程上看,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同样也有待于发展。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它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因此,第33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34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3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具体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真理的抽象性

36.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区别及具体内涵。

真理是个发展的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都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即都坚持真理观问题上的唯物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真理观问题上的辩证法,即是否承认真理既是绝对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因此,35题正确答案是C 选项,36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37.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

A.是否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B.是否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C.是否承认真理的具体性 D.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的共同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和真理观具体观点的辨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有多少个看法,就有多少个真理,不管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针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形成的不同认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要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9.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对认识的发展规律的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这就是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真知和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同时,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而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可能是无限的。因此,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40.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对真理相对性的正确理解是: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

C.检验直理的标准是很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首先,绝对真理或者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这点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完全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即无限性,这点也是绝对的;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发展的无限性也就承认真理发展的绝对性。

其次,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和方面的正确认识;二是就认识的深度来说,真理总是在一定层次,一定深度下对客观事物的近视正确的认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进程上来说,它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正确认识,它有待于发展。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在一定范围内,二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4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4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对这一命题的错误分析是

A.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B.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

C.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真理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括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因此,第4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42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3.实用主义奠基人詹姆士认为:“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并流行的一种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

实用主义者认为,一个命题或者一种理论是真的,只在于它是有用的。在他们看来,一

切知识、概念无所谓真和假,只有有效和无效、适当和不适当之分。而各种概念和理论,同所有的工具一样,其价值不在于它们自身,而在于它们的功效。功效显示在它们的结果之中。简言之,“真”不过是有关我们思想的一种方便的方法,其判断的标准只在于“好的结果”。应当看到,实用主义真理观重视理论的“效用”和“功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真理本身包含价值。这一理论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命题或理论之为真理的价值意义。但是真理对人们有效用,不能反过来用真理的有用性代替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在,而不在于它有用。把有用和没用作为区分真理和谬误的根源,是把真理标准主观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4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认识作为结果,总的说是既包含真理,又包含谬误,真理认识的发展是在避免和克服谬误中实现的。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而这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统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谬误,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正确的认识或结论。

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上,凸显了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都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认识,之所以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超出了或缩小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考生要注意:我们说,真理转化为谬误,不是由于真理本身包含着谬误,而是由于人们没有准确把握运用真理的条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45.真理的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一元论。

真理的一元论与真理的多元论根本对立。真理一元论认为,真理的来源、本源只有一个,人们对同一具体对象的认识只能得出一个正确结论。主张真理一元论的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之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因为真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而客观真理的形成途径、检验标准都是唯一的,就是社会实践。承认客观真理就必须承认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性质、以及对同一对象的同一侧面、同一层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因而只能有一个是真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46.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B.客观真理论 C.主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

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真理论,不是认为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而是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波格丹诺夫的观点属于主观真理,因为它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范围。实际上多数人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是真理,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本质决定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要判明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不在于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这种真理观只从主观方面谈论真理的价值,以人的主观需要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的标准,歪曲了真理的本质。“能否被多数人认可即是真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按照这种观点,谎言、谬误和宗教教义都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欺骗和迷惑人们,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膜拜。

真理能否付诸实践,这是认识与实践的相互转化的可能性的问题,实际上真理和谬误都能付诸实践,把谬误“付诸实践”,最终将导致失败。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在于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在哲学上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过程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就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只有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人类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反之,失去了任何一方,都会使人的活动偏离或失去正确的轨道。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并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性奋斗与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题干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即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49.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派别的比较。

反映论可以分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二者之间存在着原则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们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社会历史性,它们把人的认识这种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混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的反映形式,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不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抹煞了人的认识过程的能动性和辩证性的特征,因而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物质的反映论,即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把辩证法应用其中的反映论。

因此,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分。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受某种不可避免的力量支配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学说。反映论是确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反映)的认识论学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庸俗唯物论除外)的共同主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5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真理观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内容和本质上说,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的概念本身有其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而且一种概念体系向另一种概念体系的变革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本身是人们新的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因此,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的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的这些规律是不自觉的,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也多半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马克思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划清了:

A.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界限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 D.辩证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反映论的界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指出:认识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由感官被动地接受物质对象的作用,它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不可分离,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种主动性、社会性的活动,其中包含着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区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并把社会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相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则把认识看成是纯粹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或宣称认识是对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观念的东西的领悟,或断言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心灵活动的内省,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的随意性。尽管彻底的唯心主义也主张可知论,但由于它把思维和存在看作是同一个东西,因而也就取消了人能否认识世界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3.恩培多克勒认为,在所有的生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观相接触而

进入感观时,感觉就产生了。德谟克利特受恩培多克勒“流射说”的影响,提出了“影像说”。他认为,当影像从外面进入时,感觉和思想就产生,相反,若无影像对感官的撞击,就没有什么能够产生。对他们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B.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生物性的自然存在

C.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 D.把人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对认识的看法。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的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认的大脑中的过程。西方古代的流射说、影像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说和感觉说等等都属于这种理论。这种直观映射论的根本缺陷,就是它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是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这就把人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4.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对他的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B.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C.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 D.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对认识本质的看法。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柏拉图的“回忆说”,即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在唯心主义先验论中,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但没有正确揭示认识的本质,反而使认识神秘化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一般的抽象的人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主体的社会分级。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相对于主体而言,认识的客体则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分级是指认识的主体按其活动的社会形式所分成的不同的社会层次。这些层次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细胞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主体的社会性,但并不等于脱离个人抽象地谈论社会,而是认为主体的具有社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通过个人并由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活动的一种形式。集团主体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普遍存在的一种主体形式,它指的是以一定的集团、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的是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是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以社会总体的形式进行活动的认识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主体的活动形式是由条件的、相对的。人类主体是认识主体的最高形式,它指的是人类以统一的整体作为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迄今为止,自觉的人类主体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既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还有阶级的、社会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6.“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观主体化”的观点: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关系中的主客体关系。

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旧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的。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换言之,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和认识的主体。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既包括物和人,也包括人和物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旧唯物主义把主体简单地与人划等号,势必导致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没有内在差别的抽象存在物。把物简单地和客体等同起来,结果会导致在人与人的实践—认识关系中,只有主体,没有客体。因此,对主体和客体不能做简单和孤立地理解,只有把他们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才能进行科学界定和区分,否则,就会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归结为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不仅生产实践活动如此,而且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实际上,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内涵。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说起来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等同起来。认识的主客体是说明认识过程,它立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一切客体都是现实的片断,但并非一切现实的片断都是客体。主体概念的内涵广于意识的概念。因此主客体的辩证关系问题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密切联系,但并不一致,更不存在着主从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表现为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主体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对于主体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及对活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需要与满足需要或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价值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即审美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8.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宗教迷信思想,乃至种种错误思想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承认并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创造和反映是认识本质的两种不同功能,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如若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错误的接收、整合、系统化加工,必将产生种种失真的甚至是极其荒诞的认识。

人脑中的鬼神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过是把自然界和自然力神化,或者是使人们的力量具有超人间的感染力罢了,这种错误的认识绝不是主体主观自生的或无中生有的,在客观世界中都可以找到其根源。A项否认认识从实践中发生,否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对象性关系;C项错误地肯定了鬼神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9.《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原理来判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天下无心外之物”,意思是在人的意识之外无独立存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心中,对花的感觉就等于花的存在,即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而不是人的某种意识。因而能够表现王阳明错误观点的选项是ABD选项。C项是讲思维存在、感觉与花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个命题本身是正确的。此外,王阳明的观点中还肯定了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这是正确的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选项。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中包含有: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中的反映与选择、建构、加工。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人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以感觉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然后是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人所特有的选择机制和认识的反映特性并不矛盾,它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而且人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既要受到反映客体的制约,也要受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认识中的建构就是主体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重构或建构不仅同反映不想矛盾,恰恰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它是在认识是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在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对客体信息的加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11.有几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

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盲人摸象故事表明:

A.人的认识结果由主体的观念意志决定的 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作用

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

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以及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认识活动中主体认识差异性的重要表现。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地把握认识的本质,正确理解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主体和客体因实践活动的两极而对立,又在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分割地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由于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或建构不能脱离自己在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已有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和思维定势,因此认识必须向实践开放,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果,从而实现主体对客体客观地反映。

其次,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主体在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而会造成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盲人摸象的故事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认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所致。但是无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有多大,它们都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既是对主体之外的客体的反映,也是对主体自身状况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单方面决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12.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对他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 B.他没有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

C.他没有看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D.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感官局限性于人的认识的能动性。

一般说来,客体对象的信息丰富而复杂,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吸收来自对象的全部信息,而只能吸收对于形成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和观念所必需和必要的信息。主体的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实际上是个信息过滤器。但是,人的感觉器官的这种选择性或生理阈限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利用各种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突破人的生理器官的局限有选择性地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够把感性直观获取的信息经过加工改造,上升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赫尔姆霍茨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并且认为这造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但他没有看到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认识无限发展,因此,他的观点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3.天体物理学家对2006年9月发生的日偏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当儿童通过模仿学会计数时,当他们把两组具体对象的集合放在一起而引出加法规律时,这实质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学生那里体现,不懂得学生能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不会有好的效果。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应当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

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題,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在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的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好朋友,而非居高临下的管理者。教师的这些作用至少可以在下面的活动中体现出来。 1、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缋,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起到“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3、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而不只是要求学生模仿和记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马原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行”,这里的行都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研究实践,康德也研究实践,前者是专指人的生命活动,后者专指道德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主体

实践主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2)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世界≠客体,只有客观世界中被纳入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被认为是实践的客体。 (3)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它包括: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和大脑延伸、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语言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产生三种关系: ①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3、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时间具有社会历史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实践获得的经验;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 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 温馨 11033026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一、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人们对于教学本质认识,一直以来就有着颇多的认识和争论.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有特殊认识说,实践说,发展说,多层次类型说,交往说等主要观点.以下我主要就其中的特殊发展认识说,交往说和实践说三种说法作简单的介绍: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使个人知识达到当代社会的知识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有教师的指导;教学认识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都具有间接性;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 该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但批评者认为:(1)仅仅局限于惟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违背了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2)认识过程是囊括不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的,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归结为认识过程,不能够概括和指导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也无法解释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如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该说只描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教授活动。(5)它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形成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造成教学上的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要研究教学本质,首先须明确本质指的是什么,在讨论中人们有时对教学的“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不进行明确分析,由此而带来的经常是以质代替本质,把多方面的质看作是多重的本质。事实上,质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比质更深刻。质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某一侧面的属性,而本质才反映了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根据。本质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所以揭示事物的本质需要在揭示质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统一起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谓教学本质,就是自在于教学这一事物本身使其既可成为其自身又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它是教学过程的内部要素和特殊矛盾的整体的、集中的体现,是决定该类事物或现象是教学而非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依据,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学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以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少论者实质上是把质当成了本质来界定教学,对教学本质的概括要么把教学的任务、目的当作教学的本质,要么将教学的功能、价值当作教学的本质,都在向教学本质认识逼近,但还未达到教学的本质。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必须在正确把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教学的质的认识进行综合抽象,才能达到目的。 二、关于教学本质研究的着眼点问题: 对教学本质的探讨,有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有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有的是从教学的角度;有的从一个侧面概括,有的从两个侧面概括,有的从整体概括;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归属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性质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功能的分析等等。比如,着眼于学生来考察教学过程,形成了“学习说”、“学生实践说”、“发展说”、“认识论”等诸观点;着眼于教师来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就产生了“价值增值说”、“传递说”、“教师实践说”等认识;而“交往说”、“知情统一说”、“审美过程说”、“多本质说”等由于其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明显带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属性,因此它们是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来论证教学过程本质的。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P97 2、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P100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4个方面)P93- 96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②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③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P94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P95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P96 7、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P96

8、认识主体的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P97 9、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P98-99 10、认识客体的(特点)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P100 11、认识客体的性质是: 一、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或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二、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构成认识的客体。P100 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有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主体和客体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主体和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P101 13、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102 14、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史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P102 15、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现实世界是可知的。哲学上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P102-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 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93-96 答: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104 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得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109 答: 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115-116 答: 一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二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三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8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学习教育学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本质存在于教育的内部,是教育各要素间的内资联系,是由教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最重要的能动的因素,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教育过程不同于其他社会过程和持殊矛盾。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反映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即教育目的),它总是高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训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区分?教育宗旨,方针是宏观的。它反映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是中观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是教育宗旨,方针内容的一部分。狭义的教育目标是微观的,他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制定出的不同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以指导学校进行各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1.社会主义方向性2.培养劳动者3.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相统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2.全面性3.全体性4.基础性5.发展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4.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受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3.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词,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4.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质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育人的需要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正确的教育理念 2多元的知识结构3完善的能力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 教师扮演了那些角色,如何处理教师的角色冲突?1“教员”角色2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九大教学本质观讲课稿

一、特殊认识说 特殊认识说是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 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既基本一致又有其特殊性的 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概括。这一观点最典型的代表是王策三教授的《教学论稿》中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认识主体的一致性;认识的检验标准的一致性;认识过程的顺序一致性;认识结果的一致性等等。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有领导、有教育性”三个特点。还有的同志从教学过程的内容、任务、条件等方面揭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以一定教材所规定的为主体的知识为对象,以有一定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为条件的学生的认识过程。” 特殊认识说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为指导,把教学过程看作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按照认识的普通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制高点,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 第二,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后继有关教学理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维度和初步的基础,在这一方面特殊认识说的理论功绩与意义是必须肯定 的。 但是,同样应该看到特殊认识说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第一,重手段轻目的。表现为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轻视获得认识后的结果及发展。 第二,见特殊忘普遍。表现为在教学目的上重视条件性、直接性目标,如知识技能获得、分数增加、升学率提高等,而忽视其结果性、间接性目标,如整体素质增强,实际水平提高、综合质量改善等;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体系忽视社会生产生活的普遍需要和活动课程;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其与其它可行教学形式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传递与接受,而忽视其与探究、体验的联系,进而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现象。 第三,以局部代整体,以认识代实践。把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生活简单地归结为“认识”,而不顾“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教学过程不只 是认识过程,从整体上看更是实践过程,是师生统一活动的过程,实践的观点应成为研究教学论的首要观点。 二、认识发展说 这种看法的基本观点是: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个性的全部内容参加活动的。 认识发展说可谓源远流长,如“教学本质内在论”者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在力,教学 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儿童的潜能。在内在论的行列中,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到 近代的夸美纽斯、斐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现代的杜威、皮亚杰、布鲁纳、赞科夫等, 都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教学的本质任务。在当代教学过程论中,有的从一般教学过程的角度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B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6..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8.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C )。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D ) A.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B.实践的绝对性 C.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D.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10.“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 )。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11.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D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教学的本质

教学的本质:基于有效教学的分析 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鉴于人的生存实践具有本源性、优先性和第一性的特征和学生学习活动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生存实践活动这一事实,现代教学本质可以认为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特殊的学习活动,是教师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一个人不断地受教育,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也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及时把握信息时代学校教学任务的这一变化,有助于我们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学;学习;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教学本质 “我的教学有效吗?”这是教学一线老师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它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所带来不同教学效果的自我审视,但在根本上,它涉及到人们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学生、教师与教学材料(资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作为教学观的核心部分,教学本质观是指人们对教学根本属性和根本功能的看法和态度,人们的教学目标观、教学内容观、教学方式观、教学结构观、教学价值观都是围绕教学本质观而建立的。 一、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历史的视角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学理论研究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历史上,人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反复追问过教学

本质究竟是什么,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观点。在现代教学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三次大论争,即“形式教育”学派和“实质教育”学派的论争、“主知主义”学派和“行动主义”学派的论争、“科学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论争,都涉及到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这些论争各执一端,相互对峙,又都有可取之处,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引领着教学理论朝不同方向发展,并导致各种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体系的诞生。从现代教学理论发展的三次大论争中可以清晰看到,教学本质观既是教学理论发展的起点和基石,又是教学理论的灵魂和制高点,任何教学体系都无法绕过教学本质问题。又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对于教学活动的本质,历来也就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认识说、发展说、层次类型说、传递说、统一说、实践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价值增值说等。在这些学说中,特殊认识论和交往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都是认识世界或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间接性的和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它在教师领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映像即知识,也使学生整个个性获得发展。”显然,把教学过程确定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在根本上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单选(2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在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2.00/2.00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2单选(2分)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2.00/2.00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单选(2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A.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0/2.00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4单选(2分) 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2.00/2.00 5单选(2分)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 A.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2.00/2.00 B.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6单选(2分)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我国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 到目前为止,对教学过程的本质尚处于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的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观点。 1.特殊认识说 这种观点依据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基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为指导,是数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认识过程是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而教学过程是主体学生通过教师间接地作用于客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间接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此为中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2)引导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3)简捷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完全走的是一条捷径,许多知识是人类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4)教育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 2.认识——发展说 该学说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认识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无疑,它是对“特殊认识过程说”的一种扩展,不仅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一面,而且也意识到了通过认识活动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一面。 3.认识——实践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的活动有两类,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学过程也包含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发展认识世界的技能、能力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的形成、推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说,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认为其他的论断并不能表达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这一真实本质,而是把“简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理解;易考选择题) 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考点: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可以先于实践认识而产生,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过程。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理解;易考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以实践为基础,最终才提出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往往把认识过程看成一次完成的,否认了认识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考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唯一能动的反映论。【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反映过程。另一方面,把反映看成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反映的摹写性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照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