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安全管理理论简介

第五讲 安全管理理论简介

第五讲  安全管理理论简介
第五讲  安全管理理论简介

安全系统论原理

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的。系统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对提高管理效能有重大作用。掌握和运用系统原理必须把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1系统科学基本理论

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系统按其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具有以下六方面的特性。

1.1整体性

指充分发挥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制约作用,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

1.2稳定性

即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运动,总是使整个系统趋向某一个稳定状态。其表现是在外界相对微小的干扰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状态和系统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保持不变,或经过调节控制而保持不变的性质。

1.3有机联系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1.4目的性

即系统在一定环境下,必然具有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

1.5动态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

1.6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

系统的结构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决定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但一个系统的属性并不只由要素决定,它还依赖于系统的结构。

2系统基本分析

系统分析是就如何确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使系统达到最优化而对系统进行的研究。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了解系统的要素,分析系统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分析

系统的结构,研究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弄清系统的功能;研究系统的联系;把握系统历史;探讨系统的改进。

3安全系统的构成

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无论从社会的局部还是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是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动要以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为此,安全活动首先应与社会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条件相适应、相协调。安全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安全活动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以生命与健康安全为目的),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以保障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为目的)。

4安全系统的优化

可以说,安全科学、安全工程技术学科的任务就是为了实现安全系统的优化。特别是安全管理,更是控制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以及协调人、物、能量、信息四元素的重要工具。

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是,不仅要从个别要素出发,研究和分析系统的元素,如安全教育、安全行为科学研究,以及分析人的要素,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研究等物的要素,更要从整体出发研究安全系统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过程等,通过对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科学管理等要素的研究实现安全系统的优化这一目标。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事故三角形法则)

1.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要预防死亡重伤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要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

2.连锁过程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3.五个因素

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

4.1遗传及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及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

4.2人的缺点

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缺点。

4.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下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或照明不良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4.4事故

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坠落、物体打击等使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是典型的事故。

4.5伤害

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意义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4M理论

Frank Bird的管理失误理论,是对Heinrich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改进研究,管理失误理论不过分地追求遗传因素,而强调安全管理是事故连锁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可能引起伤害事故的最重要原因,他认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管理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控制不足,也可以说对危险源控制不足。“4M”理论将事故连锁反应理论中的“深层原因”进一步分析,将其归纳为四大因素,即人的因素(Man)、设备的因素(Machine)、作业环境的因素(Media)、管理的因素(Management)

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的3E原则。

技术对策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

教育对策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法制对策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度性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在应用3E原则预防事故时,应该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四种原因,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这三种对策,不要片面地强调其中某一个对策。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P.D.C.A.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查核)、Action(处置),是从事持续改进(改善)所应遵行的基本步骤。

1.计划:是指建立改善的目标及行动方案。

2.实施:又称执行,是指依照计划推行。

3.查核:指确认是否依计划的进度在实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

4.处置:指新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安全信息的三个基本要点

1.根据信息来管理能量

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论点就是,“事故是能量的转移或人和能量接触,即所谓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而发生的。”管理这一能量的就是安全管理。试问用什么对能量进行管理呢?正确的回答是:使用信息对这种能量进行管理。要搞好系统安全,认清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抓住生产第一线的信息

上级文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标准、规程,以及各种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的文献及其中的数据,甚至包括安全教育的图书、杂志和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报告等材料,都可以说是安全信息。

但是,伤亡事故的危害源是单元作业,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生产现场,而不是发生在书本和文献之中。要想利用信息来管理能量,防止由于能量转移而造成的伤亡事故,主要的信息必须在劳动现场,即生产第一线获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把来自生产观场的信息称为一次信息,而文件等书面情报所反映的信息称为二次信息。当然也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信息。

3.利用安全信息建立“事故预测”管理体制

前面提到的“戴明环”,即所谓“PDCA”引入在企业安全管理上也有其显著的优点。一般这种“循环”都是在计划的基础上实施,再根据实施结果的检查改善计划。在这种“PDCA”循环当中,对计划方案的研究,实施中途的检查以及分析结果时,安全信息的利

用虽然非常重要,但却往往易被人们忽略。为此,必须建立以“事故预测”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新体制,通过充分利用安全信息来大幅度地降低伤亡事故,做到安全生产。这种管理体制是建立在计划、实施、检查三项重要机能的基础上,再加之以“系统安全”的重要内容:信息的获得,信息的分析(也是一种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其系统管理的构成如图10-4所示。

上图表明,管理者可以从计划、实施、结果检查等步骤中经常吸收安全信息,把握生产现场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状况,但是吸收信息的多少是有弹性的,这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组织的管理能力。为此,设置一个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在系统安全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这一新体制中,分析和评价相当于各个阶段、各类问题的研究结论以及对关键安全问题的确认。这样,就可对系统的计划、实施进行频繁而及时的评价和经常性的检查。

6S管理技术与5S

“6S”指的是日语的罗马拼音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及英语SAfEty(安全)这6项,因为六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6S”。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含义如下:

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

整顿——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

清扫——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清洁——将上面3项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素养——人人养成好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安全——消除隐患,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前5项起源于日本,称做“5S”,日式企业通过“5S”运动这个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管理手法,二战后不久迅速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6S”现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对于塑造企业形象、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等现场改善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所认同并采纳。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工程技术原理

在具体的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一般要遵循如下技术性原理。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的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以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索起爆方法;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排除噪声、尘毒对人体的影响等,从本质上实现职业安全卫生。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理:即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一旦系统发生事故,将使其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如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抑制危险发生等。3冗余性原理:就是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等措施。

4闭锁原理: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原器件的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金属剪切机室安装出入门互锁装置,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等。

5能量屏障原理:在人、物与危险源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反应堆的安全壳等,都起到了屏障作用。

6距离防护原理: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可采用这一原则减小其危害。化工厂建在远离居民区,爆破作业时的危险距离控制,均是这方面的例子。

7时间防护原理:是使人暴露于危险、在有害因素存在的地方停留的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如开采放射性矿物或进行有放射性物质参与的工作时,缩短工作时间;粉尘、毒气、噪声的安全指标,随工作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8薄弱环节原理:即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

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之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9坚固性原理:这是与薄弱环节原则相反的一种对策。即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其安全性。如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度等措施。

10个体防护原理: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的某些操作,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理: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板报警告等。

“三全”安全管理理念

“三全”安全管理来源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是指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展开”。其基本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安全问题的诸因素查出来,发动全员、全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使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1.全员参加安全管理

所谓全员安全管理,是指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它强调工作质量,同时强调发动群众,全员、全部门参加管理。表现在一个“全”字,任何一个环节、一个工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全生产。因此,必须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上自单位领导,下至全体员工,每个部门、科室、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要制定安全责任制,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大家关心安全生产,全员参加安全管理。

2.全过程安全管理

所谓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根据公路工程施工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强调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同时强调安全管理的过程方法管理原则。着眼于一个“全”字,即对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到交工验收全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阶段,依靠科学理论、程序和方法进行预防和把关,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

3.全方位安全管理

所谓全方位安全管理,是指分散在各部门、各层面、各空间的安全职能充分发挥起来,都对公路安全施工负责。强调各层面目标安全管理,同时强调空间上安全管理。突出一个“全”字,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在空间上做到安全管理。公路施工项目内部各个层次都要参加安全管理,即上层项目管理者侧重于安全管理决策,并统一组织协调各环节、各工序、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活动;中层骨干要实现领导层的安全决策,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基层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制度进行生产,完成具体任务。安全管理既要求各专业相互协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又要求相互关心,相互提醒。从而真正形成全方位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理念

本质安全源于按GB3836.1-2000标准生产,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器设备的分类,防爆电器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种类,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特征是其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mJ, 即瓦斯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

通俗地说,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功能(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反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同时又是有具体小目标组成的过程。人的本质安全既是过程中的目标,也是诸多目标构成的过程。

本质安全型的员工可通俗的解释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即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具备充分的安全技能,在可靠的安全环境系统保障之下,具有安全结果的生产管理者和作业者。

本质安全型企业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该模型建立在对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超前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工程体系。

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与制度

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与制度 随着食品进口量的扩大,日本政府不断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类商品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原料的生产,加工和卫生检疫检验以及产品的商标标示方式等多方面,因此在管理体制上也涉及到农业,卫生和商业等多部门。多年来,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上主要由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负责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近几年,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 BSE(疯牛病)禽流感等涉及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屡次发生,引起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不信任感。为了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的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2003年6月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随同本法的实施,同年7月在内阁府里设置了食品安全委员会。 食品安全委员会是对食品安全性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检测鉴定,并向内阁府为立法提案提供科学依据的独立机构。该委员会由科学家和专家组成。它有权对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直接管理机构对食品安全的执法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和监督以及劝告,但没有直接采取奖惩措施的权力。设置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后的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如图 1。 农林水产省消费安全局业务内容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制定和监督执行农产品类食品商品的标示规格,采取物价对策,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农林水产品的生产阶段的安全(农药,肥料,饲料,动物等),防止土壤污染,促进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安全信息交流。 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的主要业务内容是,执行食品卫生法保护国民健康,根据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评估鉴定结果,制定食品添加物以及残留农药等的指数规格,执行对食品加工设施的卫生管理,监视并指导包括进口食品的食品流通过程的安全管理,听取国民对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及其实施的意见,并促进和有关人士(消费者,生产者,专家学者)交换信息和意见。 由于不断改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结构,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基本上渗透到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各个环节。借助于信息传递的迅速化与网络化,能够及时掌握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也能够及时采取风险对策。 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政策 1.1 农药取缔法与食品卫生法

安全与环保管理办法

安全与环保管理办法 1.1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第一条带实验教师和实验员,实验结束要检查门、窗、水、电、灯、设备,均无问题方可离开实验室。 第二条各室防火安全负责人要每日下班前进行全面检查。 第三条实验室总防火、安全负责人,每月及节、假日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 第四条对实验室内电器开关、设备、照明灯具、线路的设施必须经过电工安装,非电工同意不准拆动。 第五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开机实验过程中,不准离开岗位。 第二章用电安全制度 第六条用电线路和配置应由变电所维修室安装检查,不得私自随意拉接。 第七条专线专用,杜绝超负荷用电。 第八条使用烘箱、电路等高热电器要有专人看守。温箱需经长时间试用检查,确定确实恒温后方可过夜使用。 第九条不用电器时必须拉闸断电或拔下插头。 第十条保险丝烧坏要查明原因,更换保险丝要符合规格,或找变电所更换。 第十一条经常检查电路、插头、插座,发现破损立即维修或更换。 第三章防火、防爆安全制度 第十二条严格安全用电是防火的关键。 第十三条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火源。必须加热处理者,应有专人监护。 第十四条超高压汞灯在通电及断电后的20分钟内,不得检修和撞击,以防爆炸。第十五条每室要有消防器材,并保证人人会用。

第四章防水防盗 第十六条水槽内不许存放任何杂物,随时关闭水门。需长时间流水冲洗者,必须留人监护。 第十七条自来水、暖气有泄漏,要及时修理。 第十八条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实行双人、双锁专柜管理,领用时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 第十九条贵重小型仪器设备均应加锁保管,房门安装双锁。 第二十条下班离室前,必须检查水、电、锁。 第五章防污染制度 第二十一条有害有毒气体不得任意排放,必要时应到有毒气柜的地方处理。第二十二条有毒物品的空容器、包装物和废弃物,应交设备科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扔乱倒和当废品出售。 第六章卫生制度 第二十三条实验室卫生由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 第二十四条各房间卫生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十五条各房间卫生由责任人负责,平时谁使用谁负责,坚持每天清扫,每周全面清扫一次。 第二十六条严禁在实验室吸烟、饮酒、打麻将、打扑克和赌博。

现代安全管理概论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安全管理概论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076-60 现代安全管理概论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说明安全管理的定义,分析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1.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有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根本任务是预先发现、分析、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危害,避免各种损失,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安全性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特性之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以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密切关联、互相渗透。 2.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1)政策性。(2)规范性。(3)权威性。

(4)思想性。(5)科学性。(6)全面性。 (7)复杂性。(8)长期性。(9)连续性。 (10)应急性。 二.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应如何防止事故发生 1.事故致因理论是指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阐明事故发生机理,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用来阐明事故的成因、始末过程和事故后果,以便对事故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的出现,已有80年历史,是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 2.用事故致因理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 用海因里希理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 (1)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后,公司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了事故分析。事故分析中,安监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地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在详细地分析中,找到事故起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把高压气体直接对非承压部件进

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精)

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为了响应国家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号召,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体系正常运行, 杜绝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事故, 避免和减少一般性事故的发生。我项目部将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规范要求和我公司《企业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检查评分表》和《文明工地达标考核办法》的规定进行施工。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死亡事故 2、重大事故控制在每年0.3‰以下 3、一般事故年控制率在24‰以下 4、持证上岗率 100% 5、设备完好率 95% 6、检查合格率 95%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精神,我公司全体职工将认真按照安全 /环境管理标准要求开展工作,以使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达到较高的水平。 1、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2、分公司要求项目部根据自身每个工程的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环境安全管理方案, 并按要求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审批。分公司 具体落实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每周至少两次对项目部进行巡回检查。

3、保证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到位,在各级检查中合格率达 100%, 优良率达 90%以上。 4、劳保用品、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合格率达 100%。 5、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由分公司指定的安全员 (安全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 6、施工现场职工入场前,都要进行安全教育,使职工对于自己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有所了解。各项目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会, 按照施工的进程,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醒职工注意。 7、项目部项目经理要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方面负总责; 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同时也是主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者、指挥者、责任者;项目工程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技术责任。项目部安全员, 对全项目的安全工作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控制, 在安全工作上对项目经理负责, 对全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各专业施工员在自己分管的生产领域里同时管好安全生产,不得违章指挥,不得纵容下属违章操作,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使那些有工作经验的老工人分管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这样形成一个安全责任网络, 发生事故的空隙将大大减少, 对安全生产工作提供重要保证。 8、分公司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目部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大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整改。 9、项目部要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及各种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规范职工行为,使生产有章可循。 10、合理规划施工现场。 现场布设严格按审批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做到场区道路畅通,作业场区硬化,材料分类分堆放整齐,标识清楚,排水管网畅通无积水,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干净。

安全、环境管理措施

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 (2) 1、安全生产目标 (2) 2、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2)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 4、安全管理办法和防范重点 (7) 5、安全保证措施 (8) 6、安全管理规定 (9) 7、分部工程安全保障措施 (11) 8、安全生产经费的落实 (18) 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9) 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19) 2、文明施工及环保保证体系 (19) 3、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20) 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 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4) 6、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6)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 1、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争创文明示范工地,杜绝重 大伤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 2、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公司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对该项目实行多级安全管理,建立以公司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框图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1 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3.1.1、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有关规定,在项目经 理领导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伤亡控制指标、安全达标、文明施工达标)的情况,并付诸实施。 3.1.2、组织工程项目的定期安全检查、巡回检查、季节变化等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要求按三定(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 行整改。整改后要组织复查,并将有关资料存档。 3.1.3、施工组织设计或专业性较强的作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工程项目必须依据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组织施工。 3.1.4、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当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处理和向有关领导汇报,必要时有权命令撤出作业人员,抢救国家财产。 3.1.5、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学习有关安全 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标准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1.6的责任,并提出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有关建议,指导职工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 3.1.7、负责工伤事故的统计、上报,参加本工程项目工伤事故调查分析,协助有关领导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及整改工作。 3.1.8、监督检查分包经济合同中分解的安全管理目标的落实,有权建议有关领导对不具备安全生产的验收并作相应记录。 3.1.9、会同设备等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等设施,使用前的验收并作相应记录。 3.1.10、做好工地现场的安全措施费用的落实情况,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2.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2.1、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经理是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领导责任。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第一讲绪言-安全管理学的发展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安全管理就是企业经营者、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 实现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等。 安全管理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为了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原理,首先要对安全科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体系作一基本的了解。 1.1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认识与科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宿命论到经验论,从经验论到系统论,从系统论到本质论;从无意识地被动承受到主动对策,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到预防型的本质安全;从单因素的就事论事到安全系统工程;从事故致因理论到安全科学原理,工业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追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探讨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系统、完整和前詹性地认识安全科学理论,以指导现代安全管理科学实践和事故预防工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50年代主要发展了事故学理论;5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从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目前下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从基本的认识论、理论系统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保阶段理论体系的发展内涵。 1.1.1事故学理论 认识论:事故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的对象和认识的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 理论系统:基于以事故为研究对象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事故学的理论体系。 事故分类学-按管理要求的分类法,如加害物分类法、事故程度分类法、损失工日分类法、伤害程度与部位分类法等;按预防需要的分类法:如致因物分类法、原因体系分类法、时间规律分类法、空间特征分类法等。 事故模型论-因果连锁模型(多米诺骨牌模型)、综合模型、轨迹交叉模型、人为失误模型、生物节律模型、事故突变模型等。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转移理论、两类危险源理论、事故预测理论-线性回归理论、趋势外推理论、规范反馈理论、灾变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等。 事故预防理论-三E对策理论、事后型对策等 方法与特征:在上述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事故学理论的主要导出方法是事故分析(调查、处理、报告等)、事故规律的研究、事后型管理模式、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发生事故后原因不明、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措施不落实三不放过);建立在事故统计学上致因理论研究;事后整改对策;事故赔偿机制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事故学的理论对于研究事故规律,认识事故的本质,从而对指导预防事故有重要的意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021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021新 版)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021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又有其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一)、系统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可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使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所涉及到的部门和直属项目经理部。 3 术语和定义 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 相关文件 4.1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4.2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程序》 4.3 《事故、事件、不符合与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4 《内部审核程序》 5 职责 5.1 总经理 负责批准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负责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社会信誉有重大影响,需要公司提供物质、资金及技术支持的管理方案的批准;并为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资源。 5.2 管理者代表 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的审核,负责批准发布公司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重要管理方案,并监督实施。 5.3 科技发展部 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负责各部门、项目经理部上报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收集、汇总、上报、备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和监督检查。 5.4 相关部门 各部门根据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及本部门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本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传递至科技发展部,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控制。 5.5项目经理部 根据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结合承建工程的特点,制定

本项目经理部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上报科技发展部,并组织实施。 6 工作程序 6.1 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制定的依据: a)公司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b) 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 c) 体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d)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业务要求; e) 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f) 实施的进度(明确职责、方法、时间表),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g) 体现管理方针的逐层分解和量化,目标、指标要明确、可测量; h) 资源、能源的节约。 6.2 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审批 a)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经理部筹建时,制定本项目经理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填写《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一览表》,并根据业务归口分别上报备案,经归口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b) 科技发展部根据各部门、项目经理部上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于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发布;制定年度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重要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发布实施。并填写《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一览表》。 6.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检查 各项目经理部对本单位的目标指标和方案完成情况进行自检,做好记录并归口上报检查结果。 a)项目经理部应对本单位制定管理方案得到有效实施进行控制,为实现目标、指标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b)科技部应按照已发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根据公司程序文件、《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规定,利用年度安全质量大检查、内审或指定专人负责的形式,定期对其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证,并填写《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如出现不符合,按《事故、事件、不符合与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6.4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评审与修订

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及考评体系简介(新编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及考评体 系简介(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及考评体系简介(新 编版) 随着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14000系列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采用,发达工业国家率先推行了安全管理体系及考评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及考评体系的模式有多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采用的模式不尽相同。 1.概况 1.1概念 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sStandardizat ion,简称OHSMS) OHSMS是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

理方法。它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国际上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一体化的要求。它的出现,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并做到了与国际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一体化,适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 1.2目的 1.2.1.政府通过评估、认证和审查,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实施宏观管理; 1.2.2企业通过建立OSHSMS,并将其与ISO9000、ISO14000一起融入总的管理体系中,可实现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自主管理。 1.3内容 OHSMS是一种管理方式,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使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它包含如下内容: 1.3.1初始状态评审; 1.3.2安全卫生工作方针; 1.3.3规划; 1.3.4实施与运行;

《安全管理》之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及特点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及特点 安全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例如在宏观管理方面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安全行政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劳动环境及卫生条件管理、事故管理等;在微观的综合管理方法方面有安全生产“五大原则”、“全面安全管理”、“三负责制”、“安全检查制”、“四查工程”、安全检查表、“0123管理法”、“01467”全管理法等,还有专门性的管理技术,如“5S”活动、“五不动火”管理、审批火票的“五信五不信”、“四查五整顿”、“巡检挂牌制”、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八查八提高”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安全班组建设等。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更需要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安全管理科学。目前,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程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和发展领域。 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经济学、安全协调学、安全思维模式、事故预测与预防理论、事故突变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模型学、安全法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经济技术与方法、安全评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的微机应用、安全决策、事故判定技术、本质安全技术、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PDCA”循环法、危险控制技术、安全文化建设等。 现代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及管理方案 项目部 年月日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

一、编制依据 1、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省建委《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3.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4.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GB/T24001—2004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4.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耐久等级均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防火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三、管理目标: 1.污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监测标准 2. 施工现场扬尘高度不超过围墙高度对外界不造成影响。 3. 创2011年度省级文明工地 4.劳动保护 5. 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无重大机械伤害事故。一般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5‰以下。 6.节能降耗

7.工程质量:合格创市优争省优 四、管理方案 4.1目标: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中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取二类。 指标:施工场界噪声白天不超过70dB,夜间不超过55 dB 4.1.1方案措施: (1)施工现场周边设2米高的围墙。作好隔音降噪围档。 (2)施工前先向环保部门做申请;而后作好安民告示,对相关方的有关投诉作好接待工作,并由项目经理调查投诉原因并及时处理。 (3)现场易产生强噪音的电锯等机械设备搭设工作棚,四周进行封闭。工作棚内噪声最高值不超过85 dB,对操作人员配备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夜间10小时之后禁止从事易产生强噪声的作业。当地政府在特殊时期有特殊规定的应遵守当地政府的规定。 (5)大型施工机械(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在施工过程中设备状况保持良好,设备装有完好的消音装置。 (6)认真执行公司《污染物控制程序》及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7)根据程序文件的规定对场界噪声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4.1.2完成时间 噪声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并进行监测,施工全过程噪声控制符合要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煤矿资源贫乏的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煤炭开采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对日本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50年前后,作为日本唯一的能源,煤炭工业对其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日本已基本退出了煤炭开采市场,井工煤矿只保留了1个年产精煤70万t的钏路煤矿。日本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发展—产量增加—事故多发—加强监管—技术开发—逐步好转的过程,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煤炭工业简况 1950年,日本经济发展步入稳定期,煤炭开始进入生产过剩阶段,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大量积压,出现了经营赤字。煤炭的价格经过大幅度的调整,相继出现了矿山的关闭和职员的离去,并逐步发展成社会问题。1963年,日本的煤炭生产规模为5000万t,政府制定了有关低能效煤矿的治理整顿和促进高效煤矿的现代化政策,开始向煤矿的合理化、缩小规模、关闭方向推进。随后,政府实施了煤炭工业生产规模逐步缩小,生产体制逐步集中的政策。196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为5011万t,煤矿企业数为222个,劳动者人数为11万人。197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1860万t,企业数降为35个,劳动者人数降为2万人,同时,政府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煤炭工业结构调整。 1973年和1979年的2次石油危机,为世界能源的需求转换带来了契机。

日本政府在综合能源政策的指导下,对煤炭工业重新认识,制定了维持日本煤炭生产,搞活煤炭工业,开发海外煤炭,确保进口等煤炭政策。日本煤炭生产尽管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年产近2000万t 的水平。1985年以后的能源转型,使日本煤炭生产急速下降,再加上日元汇率的上扬,使一度缩小的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再度拉大,日本煤炭工业的竞争条件恶化到必须进行调整的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于1987年制订了第八次煤炭价格,1992年开始实行新政策。尽管有煤炭工业自身合理化的努力及需求各方的合作,当时日本煤炭工业的经营状况仍然相当严峻,并且随着煤炭开采的远部化和深部化、矿山劳动者的高龄化,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的存在等因素,再加上围绕煤炭工业一直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使得1998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369.8万t,煤矿企业数减到2个,劳动者人数减为1490人。现在日本的井工煤矿只有钏路煤矿,年产精煤70万t。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的煤炭进口量,在1998年达到约1.3亿t,2005年达到1.8亿t,并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1.完善的矿山安全监督体制和法律制度 (1)矿山安全监督体制。二战后,日本以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中心,把矿山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防止对矿山工人造成危害,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矿山(包括煤矿)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实行了中央垂直管理的矿山安全监督体制,并在《矿山安全法》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消除危害,发展生产的原则及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是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的依据,是公司员工的行为准则。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 第二章安全生产检查 第四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管部门为公司办公室。 第五条安全检查:检查应有记录,对查出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到位。 月检查:由总经理或主管安全副经理负责,公司办组织进行。 周检查:由生产厂厂长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 日检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安全员对本班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 第六条检查内容:电线、电气设备、运输设备、受压容器、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原材料堆放区的防火、房屋建筑等。 第三章安全教育 第七条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以公司办为主,会同生产厂、班组进行,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第八条对新员工进行公司、班组二级安全教育。 第九条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专业安全技术教育,如电工、焊接工等由上级安全部门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发给上岗证,持证上岗。 第十条对岗位变换的职工,应按新岗位的安全要求和设备的安全操

作作技术要求,进行安全教育。 第十一条 对因事等原因离岗六个月以上要求复工的职工,应经公司办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后才准上岗。 第十二条 公司每季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总结,班组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小结。 第十三条 公司对每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下年的安全工作作出安排计划。 第十四条 各部门应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开展日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第四章 安全生产奖惩 第十五条 实行安全生产与工资总额挂钩的考核办法。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按月考核,其安全系数与各部门工资总额挂钩结算。 安全系数= 100100奖惩分数 奖分: (一)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且整改及时,有专题材料,经调查落实,奖0.1~1分; (二) 由于安全意识强,避免了重大人身事故的发生,使公司财产避免遭到巨大损失者,奖0.5~5分; (三) 其它情况需要奖励者,奖0.1~1分。 罚分: (一) 没有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扣0.2~2分; (二) 没有按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扣0.2~2分; (三) 发生轻伤事故每次扣5~10分,重伤每次扣10--15分,死亡每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讲绪言-安全管理学的发展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安全管理就是企业经营者、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 实现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等。 安全管理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为了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原理,首先要对安全科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体系作一基本的了解。 1.1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认识与科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宿命论到经验论,从经验论到系统论,从系统论到本质论;从无意识地被动承受到主动对策,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到预防型的本质安全;从单因素的就事论事到安全系统工程;从事故致因理论到安全科学原理,工业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追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探讨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系统、完整和前詹性地认识安全科学理论,以指导现代安全管理科学实践和事故预防工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50年代主要发展了事故学理论;5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从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目前下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从基本的认识论、理论系统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保阶段理论体系的发展内涵。 1.1.1事故学理论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示范文本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安全管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 展,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管理的原 理、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是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措施。安全管 理的任务是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 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 康,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原理 是从管理的共性出发,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 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管理规律。安 全管理原则也称为二级安全管理原理,是在安全管理原理

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性;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具有指导性。 安全管理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原理的含义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是指人们在管理工作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是由相互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的,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

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及目标分解

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及目标分解 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因公死亡事故; 2、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 3、消灭责任等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 4、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2.安全管理目标分解 为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梁场安全生产,实现梁场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对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如下: 2.1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1、贯彻执行梁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考核,梁场与各部门、班组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制。 2、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培训。(两级安全教育,换岗,事故教育,工艺操作,外来施工人员,设备管理,压力容器特种作业等)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并做好安全台帐及相关记录。做到持证上岗率100%,安全培训教育率100%。 3、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查找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4、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明确监控点,落实监控措施,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锅炉定检率达100%,起重机械周检率达100%,场内机动车年检率达100%,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设备操作人员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6、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投产前要进行安全分析,危险性评价,确定安全试生产方案,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7、负责制定大、中、小检修计划和安全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 8、做好各类危险物品(油料、氧气/乙炔瓶等)储存的管理和检查工作,严格分类标识,并标明警示标志。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编号:SM-ZD-84722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日本职业安全现状 (1)职业伤害事故。日本政府规定,造成人员4天或4天以上不能正常工作的事故是需统计的职业伤害事故。依据这一规定,20xx年全日本共有133598人因职业事故而受到伤害,这一数字比1998年减少14650人。 (2)职业死亡事故。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20xx年全日本共1790名从业人员因职业事故而死亡,这是战后日本第4次将职业事故死亡人数降低到2000人以下。 1 991~20xx年间不同行业职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资料表明,建筑业是日本目前最不安全的行业。 (3)职业病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职业病患病人数逐年下降。20xx年患病人数为8036人,比1990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责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责项目经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责 一、项目经理是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二、批阅上级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重要文件并组织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 三、负责健全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完善监察机构,支持安全监察人员履行监察职责。 四、审定项目部年度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目标计划,制定项目部的目标和指标,部署年度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 五、审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绩效报告,并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绩效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六、审批项目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报告;参加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施工机械设备、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七、委托并授权分管副经理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日常工作。 八、保证安健环奖金的建立和使用,确保本单位安健环奖惩办法的实施。 九、负责批准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 主管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副经理职责 一、负责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 编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和实施职业责组织安全监察部负二、.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方针、目标,主持本单位安健环工作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安健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组织落实上级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重要文件。 四、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性施工项目开工前的文明施工条件进行检查、落实并签证确认;对重大的危险性施工项目,应亲临现场监督施工。 五、负责组织实施并协调对分包单位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六、组织评审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绩效报告,并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绩效持续改进负责。 七、审核劳动防护用品购置计划,并组织监督防护用品的发放。 八、组织实施项目部的目标和指标,审核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 九、组织项目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总工程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责 一、对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相关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 二、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审核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 三、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四、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批程序中规定的重大施工项目安全施工措施,对重大的危险性施工项目,应亲临现场监督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