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运动处方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运动处方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运动处方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运动处方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运动处方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运动处方;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97—02

近年来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被人们熟知,健身运动日益趋于生活化、社会化和科学化,现代社会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自我管理不当等是慢性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科学、全面、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对健康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试)按健康、体力以及心肺功能,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运动形式规定适当运动种类、时间,强度、频率与注意事项,按照科学的运动处方在强身健体、改善慢性病是健身运动的基础和科学保障。

1 运动处方的内容和制定

1.1 运动处方的概念 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世界上得到确认[1]。运动处方是针对个人的身体情况和需要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周期性锻炼计划。是一种个体化的科学锻炼的运动程序[2]。

1.2健康管理中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

1.2.1大众健康面临问题分析

1.2.1.1目的性不强在健身运动中忽略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科学性、系统性锻炼计划,无运动评估。

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知识

职业健康知识 1.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1)职业危害因素定义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2)职业性危害因素分类 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和其它因素。 3)物理因素 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不良的物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与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这些都可以对人产生危害。 4)化学因素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也称为工业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气或气体的形态遍布于生产作业场所的不同地点和空间,接触毒物可对人产生刺激或使人产生过敏反应,还可能引起中毒。 5)生物因素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

真菌等。 6)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 如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紧张程度等;个人生活习惯的不良,如过度饮酒、缺乏锻炼等;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班作业,动作和体位的不合理等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7)其他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如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的投入和管理带来影响。另外,如职业卫生法制的健全、职业卫生服务和管理系统化,对于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减少作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也是十分重要的。 2.职业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1)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被可引致铍肺;氟可致氟骨症;氯乙烯可引起肢端溶骨症;焦油沥青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等。 (2)职业病的分类 我国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将10类共115种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包括:

健康体适能及运动处方

伍、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一、運動處方的意義 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運動指導員、運動教,乃至運動者本身,對所指導的運動者或自己,擬定出的運動內容。運動處方之稱為處方,祈望運動者,能遵循處方內容,持之以恆,獲得預期的訓練效果,就像患者的病痛,因醫師的處方,迎刃而解。運動處方之擬定,須有相當的背景知識;同樣的,運動處方的開立,對於運動者身體狀況,必須正確的把握。 二、運動處方的要素 運動處方的要素是指運動內容的組合,妥善的內容組合,使運動訓練的過程能夠循序漸進,有脈絡可循,確保運動訓練的成果。運動處方之要素,究竟有那些呢? 1.運動強度(Intensity):是指以多強、多激烈的意思,是運動的激烈程度。跑步時,跑多快,每分鐘多少公尺,或每小時多少公里、多少英里。跳繩的話,每分鐘跳幾下,上下台階則指每分鐘上下幾下。 2.持績時間(Duration):是指在強度設定了之後,此強度究竟要持績多少時間,是持續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強度一定的條件下,持續時間增加一倍,則運動負荷量或運動的卡路里消耗量,大致也增加一倍。運動訓練強度強一些時,欲達相同訓練效果,訓練的時間可以短一些。同樣的道理,強度弱時,欲達相同的訓練效果,訓練的持續時間必須長一些。 3.訓練頻率(Frequency):是指每週運動多少天的意思。如運動的強度與持續時間一定,每週運動六天的運動負荷量或運動的卡路里消耗量大致是每週訓練三天的兩倍。 4.運動型式(項目) (Mode):是指選擇的運動種類,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車、或足球、重量訓練等的不同運動。由於不同的運動,引起身體不同的反應,訓練效果多少不同。譬如,無氧性運動訓練(如重量訓練)的效果,主要在於肌肉的發達,有氧性運動訓練(如慢跑)的效果,主要的影響,在於心肺耐力的提升。以及卡路里消耗後,體脂肪的減少。可見不是任何運動訓練都會有同樣的訓練效果。 (三)心肺耐力的訓練處方:

2019年三级健康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年三级健康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1、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 从事个体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功能 健康监测 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健康指导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指导、培训与研究 具1-4项为三级健康管理师具备的职业功能 具除“研究”外的所有5项为二级健康管理师具胡的职业功能 具上述所有5项功能为一级健康管理师 3、健康管理师的任务: 从事健康管理的人员要经过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全方位的培训,并运用医学、营养保健、中医养生、心理保健、康复、环境、运动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知识开展相关工作,从这点来看,对健康管理师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人员大多由临床医生转型,知识有待复合化和系统化。通过专业培训产生的新型健康管理师必然大有作为。 4、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和职业工作要求 职业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两部分 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的健康管理师的行为规范首先必须遵循生命伦理学的3大基本原则: 1、尊重 2、不伤害/有利 3、公正 职业工作要求: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4部分。 能力要求: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能力。 5、健康管理的定义 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6、健康的定义 健康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第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7、目前健康管理在美国主要应用在哪个几领城? 主要是在以下4个领域: 1、政府主为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情,制定的全国健康管理计划——“健康人民”。 2、企业、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帮助个人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改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机率和减少医疗费用的负担。 3、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 4、新药的研究和研发。 8、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3个) 第一步是了解你的健康(收集服务对像的个人健康信息) 第二步是健康和疾病的风险评估 第三步是进行健康干预 9、健康管理的常用服务流程(5个部分): 1、健康管理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10、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6个)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伤病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11、何谓健康的生活方式?(5项) 饮食合理、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定期运动。 12、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3个)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病概论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2002 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5、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 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 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⑶群体性: 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 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就业前体检: 发现职业禁忌症在 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皮肤(有些 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生物性危害因素:病源微生物等。 心理性危害因素:工作压力大等。 三、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 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教育的外来术语,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融入了我国体育健康教育领域。。对于体适能概念的解释则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体能”,有人认为是“身体素质”,有的则认为就是“健康”。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新概念,已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和健康观念,促使人们对体育的观念快速转变。对一般人而言, 他们关心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 即健康体适能。以下就简单介绍体适能与健康及其关系,以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体适能和健康。 1 体适能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 或fitness), 是指个人能力足以胜任日常工作以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之身体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身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之简称。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1.1 健康体适能顾名思义,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其主要内容如下(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1.2 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 1.3 体适能的评价近年来有人提出以体适能商来评价体适能,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商与技能体适能商的综合反映。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着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说,手、肌力、肌耐力、柔韧度、心肺耐力及体脂百分比等项健康体能的总分为50,每一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10,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等6项运动。体能的总分也是50,每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8.33,健康体适能商和技能体适能商之和越高,则代表健康与运动的身体机能越好。在运动处方中,体适能商常被用作为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项目的参考。 2 健康 2.1 健康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解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期末考试题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概念是什么?包括哪四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二:健康标准中有关“五快”“三良好”指的是什么? “五快”: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③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①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一: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 定期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2) 充足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3) 好的早餐 (4) 按时用餐(每日可吃4~6餐)(5) 禁烟禁毒(6) 饮酒适度(或禁酒)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7) 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 第二体育锻炼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1、增强体质2、延年益寿 第三合理的膳食①谷类: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②蔬菜和水果: 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③鱼、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奶类和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第四其他如环境、卫生服务因素等 1、环境: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2、卫生服务健康服务必须在这些坚实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制定政策、以社区服务为中心、多部门协作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的宏伟目标。健康服务体系是国家促进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哪五个方面?? 包括: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 1、个体评估目的: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是否存在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包括:(一)健康状况问卷:1、个人信息 2、个人病史 3、主要体检结果 4、行为及态度(二)体适能测试:安静状态、亚极量运动、极量运动 2、群体评估包括:(一)人口统计:出生率、死亡率(二)疾病统计:患病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9747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福建中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晋江移动通信枢纽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生产调度楼工程项目部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职业健康方针及管理目标 1、职业健康方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文明施工、共益发展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职业危害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及职业病、地方病的发生。 二、职业病种类及防治措施 1、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易发生的职业病有:中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高原病、矽肺病(粉尘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噪声聋、沥青中毒、振动病等。 2、职业病防治措施 2.1、中暑防治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施工工艺过程,隔绝热源,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加强通风。 2)、保健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创造一个舒适、凉爽的休息环境,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加强营养,供应合适的清凉饮料;加强个人防护;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禁止有高温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高温作业。 3)、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和管理,认真执行防暑措施。 4)、职工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在岗期间每年体检一次。凡查出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者应禁止或脱离高温作业。5)、当在高温或烈日下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出现头晕、出汗、口渴、恶心、胸闷、心悸、乏力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应当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服防暑药品、清凉饮料及擦拭防暑药品万金油、袪风油,预防病情发展。 6)、如果已经发生中暑,应尽快把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扣和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例如,对冠心病康复训练),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所谓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康复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或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一种方法。 1 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增进身体健康。其一,可以预防疾病,例如由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冠心病等;其二,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采用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例如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进而提高锻炼者的综合运动能力。 3 运动处方最初是为康复医疗服务的,因此在康复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大大提高康复治疗的安全性。 第一节体能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 一运动处方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大类。 表1 运动处方类型及其特点 运动处方类型特点 预防健身类 此类运动处方适合大部分人群,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的处方。 竞技运动类 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特别适合于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的广大青少年。竞技运动列运动处方具有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特点,需要特别注重锻炼后的恢复活动。 医疗康复类 用于康复患者以及残障人士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更加注重康复锻炼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康复医疗类运动处方其练习手段以及练习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个体针对性更强。 塑身健美类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适合于为健美身材而持续锻炼的人群。以塑身为目的的运动处方具有练习时间较长,体能消耗较大的特点,更需要练习者有坚韧的意志力,同时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起居等。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发展趋势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研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一、体适能的理论基础 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诠释有许多,如它是身体适应能力,是心脏、血管、肺脏与肌肉效率运作的能力,是指能完成每天的活动而不致过度疲劳,且尚有足够体能应付紧急状况(林正常)。 体适能是指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指呼吸、循环、心脏、肌肉、骨骼、神经等有效率地执行其机能,发挥其功能的能力;而体适能又分竞技体适能(sport-related phy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两类。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体适能(motor fitness),这种体适能是运动员追求卓越、超越颠峰,所必备的,其内容包括动作技巧、心肺耐力、身体组成、协调性、敏捷性、反应时间等相关因子;而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及享受休闲活动所需的体适能,而且也受身体活动习惯的影响(Hastad &Lacy, 1998;吕香珠)。 杨忠祥认为体适能亦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有良好体适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应付自如,也才能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方进隆认为体适能为所有活动的基础,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必要活动,它也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成长。阐述体适能是由身体几种不同特质体能所组成,而这些体能与从事日常生活或身体活动的质量或能力有关,因对象和需求不同,又可以分为:(一)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适能)往往是体能状况优异者或运动员所追求的体能,(二)健康体适能,是与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与增进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的体能,然竞技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有相同的诠释;健康体适能则包括有: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与身体组成,其解释如下: 1.有氧适能:又可称为心肺适能,指身体肺部吸入氧气,心肺循环系统携带、运送氧 气和肌肉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的能力。 2.肌肉适能:肌肉所具有的功能与特质,如从事某一负荷或活动的最大肌力或长久反 复收缩的肌耐力。 3.柔软度:身体于一关节或多关节内所能移动的最大范围。 4.身体组成:只身体内肌肉、脂肪等组织所占的比例。 卓俊辰指出:好的体适能就是人的心脏、血管、肺脏及肌肉组织等都能发挥相当有效的机能,也就是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以应付突发紧急状况的身体能力。其健康体适能(health-realated fitness)的要素分成有肌肉力量、肌耐力、柔软性、心血管循环耐力及身体脂肪百分比等五大要素。而敏捷性、平衡感、协调能力、速度、反应时间、瞬发力则被列为竞技体适能(skill- realated fitness)要素。 林正常将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做简单的比较如下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来源: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 【职业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种类】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观察对象】指具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心悸、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列为观察对象,来源: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5-88。 【职业禁忌证】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传染病】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来源:安监总职安〔2007〕20号。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 和道德良好。 2.肌适能主要包括和。 3.体适能由和组成。 4.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等。 10.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和。 14.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及。 15.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复。 (二)判断题 1.()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官。 3.()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 (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十二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健康、健康评价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及要素、内容 3、掌握成方的概念及测定方法、身体成分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减肥的作用机制 4、了解运动与免疫的关系 教学重点: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及要素、内容 难点: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及要素、内容 健身活动是人体旨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通过适宜的生理学方法可对健身效果进行评定。本章主要就健康[H1:]、健康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健身运动处方的要素与内容、身体成份[H2:]的测定方法、正常值以及肥胖和运动减肥、健身锻炼与免疫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合理的开展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第一节健身活动的意义 健身活动就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所进行的身体活动。通过健身活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使人的劳动强度减少,这也就客观上要求人们进行健身锻炼以弥补肌肉活动的不足,另外,人们可从健身中带来乐趣,从娱乐中增进健康,使健身活动与娱乐有机地结合。 一、健康的生理学评价 (一)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而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已不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痛或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由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因此,更深层次的健康观还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的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可见,健康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心健康,或者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就生理功能方面,健康人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如抗寒、抗热能力及免疫能力提高。如表16-1[G1:]。(二)健康评价的方法 健康评价的方法很多,由于健身活动主要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故在此重点介绍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方法。 1.台阶实验 台阶实验特别适应于作为平时的健身活动或很少活动者有氧能力的评定,因运动强度不大,

健康管理知识演讲稿

健康管理知识演讲稿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健康管理知识演讲稿,欢迎阅读! 健康管理知识演讲稿篇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所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目前也未检索到国内外界定公民其它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目前健康素养的定义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公民素养66条里的一部分知识,以后我们会陆续将全部的66条健康素养知识传递给大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一)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 第一节安全管理理论 一、木桶原理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启示:由此演绎出弱项管理的概念,在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实施弱项管理,识别影响安全工作的主要原因或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加以改进,对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举一反三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应对间接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整改;当然,在改进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短板或弱项,对此应本着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来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态势。 二、冰山理论 美国科学家海因希里提在研究安全健康环保中提出了冰山理论。他认为,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 启示:安全管理中,重点应该是放在未暴露的隐患问题的解决上。一般情况下,但凡发生了事故的地方,必然存在许多的未暴露的隐患问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未暴露的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发现

和及时解决。将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安全管理重点尽可能往前移。在安全管理中,不能单打一,必须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往下看,让班组成员参与,一线人员人人都有安全责任,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好,保护好,规范好。往左右看,让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参与,多听非相关人员的建议,有时旁观者要比当局者清楚。往上看,造成这种隐患的原因,必然存在安全管理的疏漏,而安全管理存在着疏漏,必然存在着企业管理上的某些问题。 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定律是指微小的起因加之相应因素的相互作用,极易产成巨大的和复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微小的事件容易连锁造成极大的事故。 启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应注重细节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跟踪与考核管理体系,在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真正务实地做到防微杜渐,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危险源控制在能量受控状态;安全工作无小事,有时一次人身伤亡事故在进行原因分析时,往往是由于一时的疏漏造成的事故,企业应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管理应该小题大做的管理理念,从抓细节入手进而以点带面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四、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温暖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

2019健康管理师 基础知识--各章节重点汇总

一、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 A概念:以现在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B健康管理特点:是管理学、预防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的交叉与结合,是三者互相弥合与提炼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与行业。 C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C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效用效益。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D健康管理基本步骤:1)了解你的健康,开始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4)效果评价 E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健康体检2)健康评估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F健康管理基本策略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基本策略六种: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2、生活方式管理 1)概念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 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 善健康。膳食、体力活动、吸烟、 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 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2)生活方式管理特点:以个体为中 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 行。 3)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4种:教育、 激励、训练、营销 3、需求管理 1)概念:是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 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 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4种:患病 率;感知到的需要;患者偏好;健 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3)需求的主要方法:以问卷为基础 的健康评估;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 础的评估。 3、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 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 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包含人 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 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 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 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疾病管理特点:1)目标人群是患有 特定疾病的个体。2)关注个体和群 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 协调至关重要。 4、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一 级、二级、三级预防。一级指在疾 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指在 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 问卷、筛查;三级指在疾病发生后 预防其发展和蔓延,减少疼痛和伤 害。 5、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 征: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 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 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 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 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家属满意。 6、残疾管理的目的:减少工作地点 发生参加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 7、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 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因 素。 8、我国健康管理主要的任务是:在 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和“健康中 国2020战略”总体框架下,仅仅围 绕我国政府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 总体要求,创立现代健康管理创新 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与技术手段, 是慢性非传然性疾病得到有效控 制。 9、健康管理与生产力发展是一个全 新的健康理念。研究表明,每个企 业对于员工的健康管理,不是付出, 而是投资。 10、健康管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 实施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现结合、 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学科与产业 体系 2.坚持需求牵引与产业推动相结 合,以学术引领产业,依托政府的 支持,以产业推动学术和学科发展。 3、坚持体系构建与功能相结合, 构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新模式和中 医特色预防保健新体系。 4、坚持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相结 合,努力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成果示 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大健康管 理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的步伐,努 力满足国人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5、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 结合,充分吸收和利用各国先进的 健康管理经验和技术,努力构建国 际化的健康管理技术合作与服务平 台,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 相结合。 二、临床医学基础 1、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 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内外科;2)治 疗对象,妇儿3)人体系统或解剖, 口腔眼等;4)病种,结核肿瘤;5) 诊断手段,病理检验。 2、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临床 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临 床医学具有探索性;3)临床医学启 动医学研究;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 成果。 3、循证医学 1)循证医学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 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 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 动。 2)循证医学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 建议或实施任何、治疗或预防保健 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 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

最新运动与健康促进期末考试答案讲解学习

运动健康与促进 一、运动处方的内容、范围和应用举例 内容:目的、项目、时间、强度、频率、注意事项 Eg.糖尿病、降糖 1.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般包括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六个方面。 1.1运动目的: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习惯和体质健康状况的不同,健身者的锻炼目的各不相同,因而开出的运动处方也不同。运动的目的可以有: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健美减肥,休闲消遣及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等。 1.2运动项目:应根据锻炼目的而定,一般包括以下项目:耐力性项目、医疗体操(呼吸操、校正体操等)、放松性训练、力量型项目、柔韧性练习。 1.3运动强度: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运动强度的衡量有多种形式:最大摄氧量、心率、代谢当量、无氧阈值、自觉劳累分级、谈话水平。 1.4每次运动持续时间:除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外运动持续的时间,对惯坐者和体适能低的人应该从小强度短时间(20~30分钟)运动开始逐渐增加。 1.5运动频率:人体对训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时间,有的人甚至需要24小时以上,在进行很长时间的运动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除疲劳,可以选择每天或隔天一次的运动,但无论如何每周都要留出一天来休息。 1.6注意事项:在实施运动处方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1)循序渐进(2)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运动处方的范围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有效强度,这就是靶心率范围。如果运动超过这个上限,就可能有危险性,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为安全界限。而达到这个有最低效果的下限,称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如果身体条件差的人(年老、体弱、成人病者),容许的运动条件受限制多些,制定处方时必须严格规定运动内容;反之,身体的运动,而强健的壮年,从跑步到所有的运动都是处方的内容。 3.健身运动处方 3.1身体状况:抵抗力低,体重偏高, 身体素质差 3.2健身目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美,减轻体重,预防疾病,放松精神 3.3运动目标: 3.3.1近期目标:减轻体重,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3.3.2远期目标:抵抗力增强,防止疾病发生, 加强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3.4运动内容:晨跑,跳绳,散步,摇呼啦圈 3.5运动时间:每次训练30—50分钟 3.6运动频率:每周训练4天,隔一天一训练 3.7运动进度: 3.7.1初级阶段 进行强度较低、时间较短和次数较少的运动处方。首先选择以慢跑作为练习,应该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进行,而时间和次数则因应自己的体能而调节,每次的运动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