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第4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案 新人教版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第4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案 新人教版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第4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案 新人教版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第4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41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1.辽阔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②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③相对位置

陆上邻国:朝鲜、A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B日本、韩国、D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2)辽阔的领土

①掌握我国的领土四至点。

②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③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和e 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中国的地形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①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②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④南北走向的山脉:h 贺兰山、横断山脉。 ⑤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 (2)主要地形区分布

①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 ②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柴达木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准噶尔盆地。

③三大平原:L东北平原、M华北平原、N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中国的气候

(1)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E热带季风气候。

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

③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⑤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季风。

(2)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a寒温带、b中温带、c暖温带、d亚热带、e热带、f青藏高原区。

②我国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准噶尔盆地位于中温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

③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青藏高原区、暖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④甘肃省地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⑤我国三大平原农作物的熟制,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经华北平原到东北平原,依次是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

(3)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干湿地区分布

①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②季风区是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夏季风包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古诗“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就是指夏季风。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④我国半干旱、干旱地区面积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内陆面积广大,距海较远,加上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气温较高,风力较大,蒸发量大。

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①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湖名称

河流:a松花江、b淮河、c湘江、d黄河、e雅鲁藏布江、f额尔齐斯河、g塔里木河。

湖泊:h青海湖、i洞庭湖、j鄱阳湖。

②内、外流区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2)长江概况

源头、注

入海洋

发源于①唐古拉山,注入②东海流程、流量、

流域面积

全长6__300千米,居世界第 3位,年径流量9

500 多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多万平方千米干流流经

省区(简称)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流经主要

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

的划分

a为宜昌,b为湖口

主要支流

和湖泊

③雅砻江,④岷江,⑤嘉陵江,⑥乌江,⑦汉江,

⑧湘江,⑨赣江,⑩洞庭湖,?鄱阳湖

(3)黄河概况

源头、注

入海洋

发源于①巴颜喀拉山,注入②渤海

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全长约5 464千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660亿立方米

干流流经

省区(简称)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流经主要

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上中下游

的划分

③河口,④桃花峪

主要支流⑤湟水,⑥洮河,⑦汾河,⑧渭河(1)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①填出下列土地资源名称:a旱地,b水田,c林地。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②特点: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

③分布

耕地: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

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部山区。

(2)中国矿产资源分布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②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

铁矿:a本溪、b鞍山、大冶、石碌。

煤矿:c鹤岗、d大同、平顶山、六盘水。

有色金属:e白云鄂博、招远、平果。

③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3)中国水资源分布

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三多三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

②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其主要原因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较少;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严重。

③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对策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高考广东卷)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A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地形地势

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影响有利

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

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

源丰富;

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

入内地,形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沟通

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影响不利

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

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③坡度大,不

宜耕种

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

城市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据此回答1~3题。

名称主要山脉

(1)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的高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吕梁山

(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

(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太行山、五台山、泰山等

亚热带

丘陵

山区

(5)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低山

(6)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武夷山、南岭等

(7)华南、滇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

和丘陵

五指山、台湾山脉等

(8)青藏地区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A.武夷山B.秦岭

C.小兴安岭D.南岭

2.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有( )

①省区分界线:武夷山—福建省与安徽省

②国界线:阿尔泰山—中国与蒙古

③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④温度带的分界线:秦岭—暖温带和亚热带

⑤地形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

A.②④⑤B.①②⑤

C.①②④D.③④⑤

3.与“亚热带丘陵山区”相比,“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最明显的农业优势条件是( )

A.热量资源充足B.光照资源丰富

C.土壤肥力高D.风力大

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有武夷山、南岭等,但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南岭总体是东西走向。第2题,武夷山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①错。阿尔泰山是中国与蒙古的分界线,②对。巴颜喀拉山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③错。秦岭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④对。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⑤对。第3题,“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而“亚热带丘陵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阴雨天多,光照弱。

答案:1.D 2.A 3.B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 )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该区域(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A

1.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与成因

1月(冬季) 7月(夏季) 等温线

分布特点

等温线密集等温线稀疏

气温分布

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原因

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

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

的热量少;②北方临近冬季风

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加剧

了北方的寒冷

①虽然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

南方小,但白昼时间长于南

方;②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

极值气温

处及原因

最低气温处:漠河。原因:纬

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白

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

少;离冬季风源地近

气温最高处为吐鲁番盆地。原

因: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

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

沉,形成焚风,增温作用强;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降水

稀少,空气干燥,少云,太阳

辐射强。

气温最低处为青藏高原。原

因:地势高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影响

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

原、高山外,高

温期与多雨期一

致,水热配合好

夏季,我国各地

得到的太阳光热

多,且受夏季风

影响,降水充沛

“夏热”是我国

气候资源的一大

优势,使广大北

方地区能够种植

棉花、水稻、玉

米等喜温作物

特征内容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

的温度带和干湿

地区,气候类型

有温带季风气

候、亚热带季风

气候、热带季风

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高原山

地气候等

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纬度差异

大,东西距海远

近不同,地形复

杂多样

使我国的农作物

及各种动植物资

源种类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

区不利于农业发

(2020·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的位置特点。

(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3)研究表明,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

(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末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

解析:(1)依题意,冰盛期是一个极端寒冷期,则大陆气温更低而冬季风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弱,会使大陆自然带位置向东、向南移动。(2)首先明确末次冰盛期以来,气温总体是升高的,则海岸线变化表现为向陆地后退,据此分析原因即可。(3)夏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即大陆夏季温度高而为低压区。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夏季风弱,可从陆地增温慢,或夏季风难以到达两方面分析。(4)石器制品数量减少说明当时人口减少。由“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可确定分析思路为“人口数量—食物—自然带变化”。

答案:(1)位置偏东、偏南。

(2)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海岸线后退。

(3)末次冰盛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冻土覆盖面积增大;夏季,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冰川冻土融化吸收能量多,夏季陆地增温慢,亚洲低压势力减弱,吸引夏季风的能力降低;黄河中下游地区离海距离增大,夏季风减弱。

(4)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自然带由温带森林草原带变为温带草原带;渔业资源减少,植物生物量减少,动物南迁,食物数量减少,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大地湾石器遗址

中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或单位面积资源量不足,采集和渔猎需要更大面积、更长距离,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

中国的河流与自然资源

(2018·高考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1~3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A 2.D 3.C

(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4~5题。

4.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5.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4.A

5.B

1.中国的河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地区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

东北黑龙江、

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

经湿润、半湿

润区)

汛期较短(有

春汛、夏汛)

小(森林茂

密)

长(纬度高,

位于中温带、

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海河、

黄河

水量较小(流

经半湿润、半

干旱区)

汛期短

(雨季短)

大(植被少,

水土流失严

重)

短(位于

暖温带)

旱区

);林地:东

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问题

水土配合欠佳,

淡水日趋紧张,

浪费现象惊人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沙化严重;

森林资源减少;

草场资源超载

乱采滥挖;破坏

环境;浪费严重

过度捕捞;海洋

污染对策

“开源”“节

流”;跨流域调

水;兴修水库;

节约用水;防治

水污染

依法管理;保护

性使用

贯彻《矿产资源

法》;合理使用;

综合利用

适度捕捞;防治

污染

(2020·长沙一中月考)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回答1~3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2.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B.下渗量较小

C.融雪量较少D.地下水补给较多

3.近年来,该河径流量有减小趋势,与此无关的是( )

A.气候暖干化B.过度放牧

C.大量开采矿产D.冰川融水减少

解析:第1题,该地降水量在200~300 mm之间,降水集中在夏季,位于我国半干旱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现象,说明冬季气温低,可判断为内蒙古高原。第2题,该地降水量7月大于4月,融雪量4月大于7月。4月地表融雪量大,冻土消融速度慢,阻隔地表水下渗。第3题,该地河流主要补给方式为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内蒙古高原没有冰川,无冰川融水补给;同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若有冰川融水补给,也应该是融化量增加而补给增多。

答案:1.C 2.B 3.D

一、选择题

(2020·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联考)河流输沙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下图示意1965-2011年长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该段时期内( )

A.长江输沙量呈增加趋势

B.长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

C.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

D.长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大

2.影响长江月均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C.含沙量的季节变化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

3.2003-2011年,1-3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增多

B.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

C.该时期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

D.含沙量较其他月份高

解析:第1题,图示7-9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高,而11月至次年4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低,说明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第2题,输沙量与径流量、含沙量密切相关,而含沙量又主要取决于水土流失情况。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区

域水土流失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则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第3题,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3月为旱季,降水较少;2002年以来,随着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建成,由于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1-3月长江水量增多,该时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答案:1.C 2.A 3.B

(2020·安徽江南十校模拟)蒸发皿蒸发量作为大气蒸发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对于检测气候和水循环变化有重要指示意义。下表为1955-2001年全国及各干湿区蒸发皿蒸发量不同变化趋势站点所占比例(%)。据此回答4~5题。

4.近

A.显著减少的站点比例干旱区最大

B.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湿润区最大

C.全国及不同干湿区都呈减少趋势

D.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比例不及一半

5.我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平均气温降低B.平均风速增大

C.相对湿度降低D.气温日较差减小

解析:第4题,表中全国及不同干湿区,均是减少站点比例大于增加站点比例,呈减少趋势,故C正确、D错误。表中显著减少的站点比例最大的是湿润区,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最大的是干旱区,故A、B错误。第5题,平均气温降低,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平均气温上升的地理事实不符,故A错误;平均风速增大和相对湿度降低,都会导致蒸发皿蒸发量增大,故B、C错误;气温日较差减小,反映了云量增多、人类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增多,从而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蒸发皿蒸发量减小,故D正确。

答案:4.C 5.D

(2020·武汉调研)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月平均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据此回答6~8题。

中国区域地理教案: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 一、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 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 东北黑龙江、松 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 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 汛、夏汛) 少(森林茂 密) 长(纬度高,位于 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 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 湿润、半干旱地 区) 汛期短(雨季 短) 大(植被 少,水土流 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 大,流经湿润地 区) 汛期长(雨季 长) 小(流域内 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 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二、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分布

(锁定高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第3讲我国地理分区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讲我国地理分区 考点一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命题角度一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 [经典例题] (2017·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D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B )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D )

A. 川剧 B. 豫剧 C. 粤剧 D. 越剧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图像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________的景观,应该为________地区。 (2)图示景观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________相关,该地区为________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________,因此河道________,传统出行方式为船。 (3)川剧为________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________一带,粤剧主要在________一带,越剧是________一带的剧种。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南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组 一、选择题 迹多,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 胜古 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 笑 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 : 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 题 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 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1)

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 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 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面积: ㈠、位置: 1.相对位置: 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C、思考:习惯上常说:“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 2.绝对位置:

A、纬度位置: a、南(极):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b、北(极):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 上,约为53°N; c、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 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 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 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 a、东(极):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 (“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 b、西(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c、经度位置: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相距约5200千米,时差达4小时以上,横 跨东5区到东9区。当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之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仍然 是繁星满天。 C、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b、南北温度带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从海上同世界各国交往。 d、陆疆漫长,便于从陆上同世界各国交往,古代便是“丝绸之路”,现代有著名的 “欧亚大陆桥”连通欧亚两大洲。 ㈡、面积: 1.领土幅员辽阔,约960万。(最新数据为1045万Km2) 2.位于俄罗斯(1700万Km2)、加拿大(990万Km2)之后,居第三位,美国为930 万Km2,第四位;巴西第五位。 二、疆界与邻国: ㈠、疆界: 1、陆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2万多Km(22800Km) 2、海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千多Km,加上岛屿海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计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考纲点击 1.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的优缺点。2.我国主要的邻国、临海及主要的半岛、岛屿及其自然地理特征。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布、全称、简称及其地理特征。1.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2)四至点:最北端(530N);最南端(40N);最东端(1350N);最西端(730N) (2)邻国众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3)海域广袤: 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多: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自北而南濒临的海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③岛屿众多: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台湾岛。自北向南主要半岛依次为台湾岛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3、34个省级行政区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镇)。2.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位置和范围 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七单元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含答案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基础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6江西赣州4月联考)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与下列哪个山脉一致( ) A.大兴安岭 B.祁连山 C.秦岭 D.横断山脉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016太原二模)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0月 B.8月 C.5月 D.2月 3.(2016太原二模)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河流分布 4.(2016太原二模)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蒙华铁路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线路全长1 815千米。下图为蒙华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2016全国大联考三)与东部修建同规格的铁路相比,蒙华铁路单位建设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沿线( ) A.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B.丘陵、山区相对较多 C.河湖多,桥隧工程量大 D.经过农业区,占用耕地多 读2015年我国钢材、铁矿石产销状况表,回答下面两题。 (单位:亿吨) 注:表中铁矿石是指经过加工的较高品位的矿产品 6.(2016福建龙岩5月综合测试)由表可判断我国( ) A.钢材生产与销售基本平衡 B.钢铁业的铁矿石供应不足 C.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钢材 D.钢材和铁矿石生产效益低 7.(2016福建龙岩5月综合测试)根据表所示的状况,我们应当( ) ①关停小型钢铁企业,压缩落后产能 ②引导钢铁企业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③帮助钢铁企业提升节能减排的能力 ④实施钢铁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中国地理学案一二三讲答案

中国地理学案答案 第一讲[能力训练答案] 1-5 CDDBA6-10 CBDCA11-16BBCCD 第二讲[能力训练答案] 1~5BCBC C 6~10 BBDC D 11、(1)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B I ;A C D H J K ;E F G (3)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 12、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 第三讲[能力训练答案] 1~5 ADCDC 6~10 ADCCB 11~16 BADC BB 中国地理学案答案 第一讲[能力训练答案] 1-5 CDDBA6-10 CBDCA11-16BBCCD 第二讲[能力训练答案] 1~5BCBC C 6~10 BBDC D 12、(1)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B I ;A C D H J K ;E F G (3)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 12、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 第三讲[能力训练答案] 1~5 ADCDC 6~10 ADCCB 11~16 BADC BB 中国地理学案答案 第一讲[能力训练答案] 1-5 CDDBA6-10 CBDCA11-16BBCCD 第二讲[能力训练答案] 1~5BCBC C 6~10 BBDC D 13、(1)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B I ;A C D H J K ;E F G (3)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 12、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 第三讲[能力训练答案] 1~5 ADCDC 6~10 ADCCB 11~16 BADC BB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教学要求】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特征。 3.我国气候分布、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4.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2. 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海峡。 4.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用心看图、用心记图、用心作图、心中有图) 1.在空白图中填注经线与纬线的度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我国濒临的海、洋。

2.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 2.地势特征: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二)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1)a______—阴山、 (2)昆仑山—b______、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1) c—太行山—d—雪峰山 (2)长白山—e (3)f 3.西北—东南走向: g________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______。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1.四大高原

原粮、棉基地,“鱼米之乡”。4. 三大丘陵 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半岛上千山 山东丘陵半岛上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部,包括丘陵、 丘陵、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位于以南、以北、以西、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一)我国气温分布 1 季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 冬季南北, ;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 边缘,东至 一线。 ① ; ② 夏季全国普遍、 ① ;② 高原和天山、大小兴 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 ;②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空间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 六月-七月上旬, ;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等地。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 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 1.中国自然地 理特征 2.中国社会经 济地理特征 1.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区 域认知) 2.识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 保护。(综合思维) 4.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发展条件。 (区域认知) 5.识记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 要工业区。(区域认知) 6.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 布。(区域认知) 1.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 域定位能力,考查频率高。 一般区域图中可以提取有 关地理位置的信息有:图 中给出经纬线、区域内特 殊的地理事物(独特形状 或轮廓、独特的地理景观 等)。 2.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地 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 理特征和工业、农业等人 文地理特征,以综合题为 主。往往将某种或几种自 然地理要素与某种人类活 动联系起来,考查其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梳理知识体系]

[再现基础知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读中国领土四至简图,回答问题。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 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 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区域地理教案:第三讲+中国的气候

第三讲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板书设计 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教学过程 〔板书〕中国的气候 【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 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 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 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2021届湘教版地理训练-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第十四章中国地理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课堂巩固跟踪检测 (45分钟100分) [基础巩固组] (2019·湖南三湘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 C.冰川D.土壤 2.根据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土壤 解析:第1题,图示100°E为地势阶梯分界线,结合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可判断该处位于横断山区;以西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而气温低,植被稀疏而叶面积指数小。第2题,图示100°E以东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为东高西低,与由沿海向内陆水分逐渐减少的规律一致,则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1.A 2.B 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

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3~4题。 3.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B.青海 C.川西D.滇东 4.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正确。第4题,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 ℃,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率,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 答案:3.D 4.D (2020·江西南昌二模)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大堤“三年两决口”,黄河泛滥给下游两岸地区造成巨大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大堤没有发生过决口现象。下图是开封附近的黄河断面图。 据此完成5~7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组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 )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5.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 1.特征?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1.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好区域地理功在平时第三讲中国地理概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读图析图(一) 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 1.识读中国疆域的经线和纬线,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大洲、大洋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描绘中国国界线,并填写下列序号代表的与我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名称。 ①朝鲜、②俄罗斯、③哈萨克斯坦、④吉尔吉斯斯坦、⑤坦吉克斯坦、⑥蒙古、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名称:?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海洋、海峡名称。 (1)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海峡:E台湾海峡、F琼州海峡。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云、桂、粤、台;北纬40°纬线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新、甘(或陇)、内蒙古、晋、冀、京、津、辽;东经110°经线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内蒙古、陕、鄂、渝、湘、桂、粤、琼。 5.描绘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读图析图(二)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贺兰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柴达木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准噶尔盆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