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泳专项课教学大纲

自由泳专项课教学大纲

自由泳专项课教学大纲
自由泳专项课教学大纲

自由泳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一)在基本掌握蛙泳的基础上,学习自由泳技术,更好的掌握驾驭自然环境的能力。(二)进一步掌握水中运动的呼吸方法,巩固蛙泳技术,学习自由泳的分解、配合技术。

二、基本技术

1、进一步掌握水中运动的呼吸方法

2、自由泳的分解技术:原地手臂技术练习、行进间划臂练习、滑行中划臂练习、扶池壁打腿练习、滑行打腿练习;自由泳的配合技术:臂腿配合练习、臂与呼吸配合练习、臂腿呼吸配合练习。

三、教法建议

(一)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对策,以巩固蛙泳教学为基础,开展自由泳的教学活动。

(二)注重教法上的个性发展,打破技术上的规格化教学,以体现个性化的技术特点和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三)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教学进度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课次

理论课★★

蛙泳技术分解练习★

蛙泳臂腿配合练习★

蛙泳完整配合练习★★★

出发转身踩水练习★★★★

自由泳手臂技术练习★

自由泳行进间划臂练习★★

自由泳滑行划臂练习★★★

自由泳单臂打腿练习★★★

自由泳臂与呼吸配合★★★

自由泳扶壁打腿练习★

自由泳扶板打腿练习★★★★★

自由泳臂腿配合练习★★★★★★

自由泳完整配合练习★★★水球游戏★★★

考试★六、教学日历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印度的普那是羽毛球的发源地。由统治印度的英国军人在1873年带回英国,在格拉斯哥郡鲍弗特公爵领伯明顿定下规则,也就是今天的羽毛球运动的最初模式。最初比赛是在大房间或高大建筑物内,球是用香软木塞,插上羽毛做成的,比赛公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参加。后来随着英国式的“通过运动培育绅士和淑女”这一思想,羽毛球运动才遂步得到普及发展,要求参家人必须尊敬对手,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人这种自然动物与羽毛、风、温度、湿度、光线等大自然的产物为对手之间的格斗,在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讲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既能体会到丧失权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的喜悦。这就是羽毛球运动!!! 二、课程任务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握拍姿势。 2、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搞高。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5、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 2、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要求。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握拍姿势学习,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 4、学习挑球技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基本步伐。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体育锻炼对人体休质的影响。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巩固、提高基本技术 2、学习网前技术 3、学习后场技术 战术部分 学习单打技战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单、双打区别与各种练习手段。 2、科学锻练身体方法。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学习双打基本技术 2、学习双打比赛规则 3、巩固与提高基本技术 战术部分 1、单战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练习 2、一般素质:达标练习 (一)技术部分 1、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战术 2、双打基本技战术 3、教学比赛单打、双打 4、实习裁判 (二)战术部分 1、单、双打循环赛 2、裁判实习 (三)素质部分 专项耐力 五、教学进度表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逻辑学是研究和规范思维形式的科学,是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文科的专业必修课,是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文科各专业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课程。逻辑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思维规律和一般推理方法,通过训练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思维素质,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逻辑学的学科结构和简要发展史,为逻辑学本身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应知”,也就是对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应该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二是“应会”,也就是掌握普通逻辑的知识,要能够应用来分析和解决思维实际中的逻辑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1、了解逻辑学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以及逻辑与思维、科学等方面的关系。 2、正确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尤其是各种推理的规则。 3、能够熟练运用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分析思维过程,能够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作用,知道逻辑形式的构成,明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的。 2、课程内容 (1)逻辑学的对象;(2)思维、语言和逻辑的关系; (3)逻辑学的性质、作用和学习方法;(4)逻辑简史。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逻辑”的四种含义,逻辑学的定义,思维形式和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结构。(2)领会: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学习逻辑学的方法。 第二章概念(6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概念的种类和关系;了解概念和语词的关系,熟悉定义的规则,熟悉划分的规则。

(完整版)《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根据羽毛球运动特有的观赏性、娱乐性及锻炼性使得人们对它特别青睐。同时还通过对羽毛球各类技术练习、游戏和比赛,进而达到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等健身效果,不仅能娱乐心情、陶冶情操,还达到锻炼人的思维反应能力,灵活大脑的作用。 而羽毛球作为体育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羽毛球专业课的教学,除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羽毛球竞赛规则及竞赛编排,全面提高羽毛球运动的实战水平及理论知识。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解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学习研究羽毛球的战术及打法类型。掌握本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与手段,学习羽毛球竞赛规则,提高临场裁判工作能力,掌握羽毛球比赛基本的竞赛组织、编排记录等知识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羽毛球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羽毛球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高,具有开展课外羽毛球活动、指导业余羽毛球训练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理解羽毛球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初步具备组织羽毛球比赛和担任羽毛球裁判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为以后的体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羽毛球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精神及在健康快乐的锻炼中,提高灵敏、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

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使初级水平的学生技术动作合理化,使中级水平学生的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化,重点强调,加大培养学生对羽毛球技、战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及各种练习和学习方法。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选用教材:《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羽毛球竞赛规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羽毛球竞赛竞赛工作指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六、课程进度表

逻辑学试题

《逻辑与思维技巧》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逻辑与思维技巧》是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属于逻辑学范畴,是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也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科目的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素质的提高,作为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方法、规律的学科,逻辑科学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素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为逻辑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因此,学习逻辑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创新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保障思维的严 谨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并把所学到的逻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逻辑技能及思维技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以及初步具有运用逻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 业知识提供必要的思维能力支撑。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逻辑与思维技巧》作为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抽象性,公式、符号、图、表颇多;二是它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处处都含有思维方法、推演技巧的应用。 ~ 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逻辑知识的积极性。 作为学生,为了学好本门课程,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做到:第一,要认真阅读教材,在尽可能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中的基本概念、规则、逻辑形式,包括公式、符号等,并力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点带面,由 此及彼,融会贯通。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含妇幼保健方向)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5学分。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重要先修课程 生物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自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3.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各骨的位置关系。 4.熟悉人体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5.了解骨表面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骨概述。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编码:04000157 制定单位:哲学教研室 执笔者:王俊涛 审定时间:2011年3月9日 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是研究理论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逻辑学的基本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假说和论证。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普通逻辑所研究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形式逻辑在整个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门科学都要应用逻辑。各门科学都有一个严密的具有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达。而这些正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容和基本形式。通过学习形式逻辑就可以把握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掌握思维分析中的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其它各门具体科学。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逻辑形式,掌握必要的逻辑规则和逻辑方法,认识逻辑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规则、论证遵守逻辑的习惯。本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写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基础性意义。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便提高理论思维的科学性。 为此,对学生在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及综合应用等方面提出的要必须牢牢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判断的基本特征、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并能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逻辑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语言形式背后,在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中,尤其是在现实语言交流的具体灵活、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敏锐地发现逻辑问题并迅速地,准确地揭露对方的逻辑错误,准确地揭露某些诡辩手法,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前期课程主要是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中国逻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的部分和西方逻辑发展史,只有学习逻辑发展史,才能真正搞清楚普通逻辑基本容的来龙去脉,更加深刻地把握各种思维形式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后期课程主要有数理逻辑。数理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普通逻辑的现

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 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2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专业羽毛球教学大纲

《羽毛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体育系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实践课。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 (二)课程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学会运用羽毛球技术、技能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终身锻炼身体奠定基础。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和生存,学习和生活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2)提高羽毛球基本战术的运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3)理解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规则、裁判法,学会如何欣赏羽毛球赛事。 (4)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其锻炼价值,掌握羽毛球的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形式逻辑 2、英文名称:formal logic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54学时,其中讲授44学时,习题10学时。 学分:3学分 三、开课学期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要求:考试或考查 考试:以期末试卷成绩为准;考查: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70%)。 五、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和任务是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力量,以求达到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六、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以及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该课程的具体知识奠定基础。 能够识别“逻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能够从各种具体的命题和推理中,概括出它们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其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等。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难点是分析“逻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3、教学内容 (1)思维、语言和逻辑 思维和语言;逻辑和逻辑学。 (2)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形式逻辑的基本性质。 (3)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学习形式逻辑的方法。 (二)概念(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概念的特征、种类、外延间的关系以及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能够运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了解什么是逻辑限制和概括并能熟练运用;牢记定义和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并能用以检验具体定义或划分有无逻辑错误。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之,定义和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难点是事物类与整体的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分析具体定义或划分有无违反规则的情况。 3、教学内容 (1)概念概述 概念及其基本逻辑特征;概念和语词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的类和分子、整体和部分。 (2)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实概念和虚概念。 (3)概念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4)定义 定义及其构成;定义的种类或方法;定义的规则;定义的作用。 (5)划分 划分及其构成;划分的种类或方法;划分的规则;划分的作用。 (6)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概念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限制;概念的概括。 (三)简单命题(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把握命题的基本逻辑特征,直言命题的种类、逻辑形式、真假条件、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和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关系命题中关系的逻辑特性。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直言命题的真假条件,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关系命题中关系的逻辑特性;难点是对直言命题之间对当关系和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情况的正确理解。 3、教学内容 (1)命题概述 命题及其逻辑特征;命题和语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命题的分类。 (2)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及其构成;直言命题的种类;直言命题的真假条件;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 (3)关系命题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参考教材: 1. 《人体解剖学》上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 《人体解剖学》下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局部解剖学》第八版刘树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系统解剖学》第二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6.《局部解剖学》第二版,王怀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7.《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8.《格氏解剖》教学版,Richard L.Drake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 9.《断层解剖学》第二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0.《Gray’s Anatomy》第三十九版,Susan Standing主编,2006年 11.《格氏解剖》第三十八版中文版,Perter L. Williams主编,杨琳译,辽宁教育出版 社,1999年 先修课程要求: 适应专业:五年制临床、检验、预防、护理、精神卫生、麻醉、信息医学等专业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在医学科学、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体解剖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CT、MRI、介入医学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发展无不依赖于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前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局部进一步阐述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排列和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形态结构、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及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和显微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需求,我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断层与影像解剖学等新的内容,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形态学的认识过程逐步过渡到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成为培养医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羽毛球的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羽毛球的发展概况、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基本规则与裁判法。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羽毛球技战术进行比赛,能进行简单教学训练活动和裁判工作。 二、学时分配 三、内容纲要 1、羽毛球运动概况 (1)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 (2)羽毛球的重大赛事。 (3)场地。 (4)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羽毛球的主要基本技术: (1)手法:

①握拍法:正手握拍、反手握拍 ②发球:正手发高远球、发平高球、正手发网前球、反手发球 ③接发球:站位和准备姿势 ④击球技术: 后场高空击球技术:高远球、平高球、吊球、扣杀、劈杀 网前上手击球技术:搓球(正手、反手)、挑球(正手、反手)、扑球下手击球技术:接杀球、接吊球 中场平击球技术:平抽球、平挡球 (2)步法: ①上网步法:上右网前、上左网前 ②后退步法:正手后退右后场后退、左后场反手后退左后场 ③两侧移动步法:向右侧移动向左侧移动 ④前后场连贯步法 3、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1)单打战术 ①发球抢攻战术 ②攻后场战术 ③逼反手战术 ④打四方球结合突击战术 ⑤吊、杀上网战术 (2)双打战术 ①攻人(二打一)战术 ②攻中路战术 ③攻直线战术 ④攻后场战术 ⑤后攻前封战术 ⑥守中反攻战术 四、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考核内容与方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高校体育教程》.兵器工业出版社. 2、《大学体育》.中山大学体育出版社. 3、梁小牧,《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战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4、黄志远,《羽毛球基础教材》. 5、彭美丽,《羽毛球教程》.

逻辑学重修教学内容

普通逻辑学重修考试题型 一、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答案(每题2分,共14分)二.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的外延关系(每题3分,共12分) 三、下列定义、划分、推理是否正确,如果错误指出其犯的错误(每题2分,共16分)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五、推理分析题(前3题每小题10分,第4题4分共34分) 第一章绪论 ?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形式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由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构成的。 ?思维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第二章概念 ? 1.概念的内涵:(概念的质) ?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 ? 2.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量) ?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具有反变关系 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则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则内涵越多 ?练习题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的外延关系 ? 1.苹果苹果树果树果园 ? 2.中国亚洲亚洲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 3.高等学校湖南商学院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北京大学 ?1.公里米厘米毫米 ?2.桃花水仙花水稻植物 ?3.大学生北京大学学生女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 ?4.画家艺术家诗人人 ?5.化学自然科学宪法法律 ?6.大学生运动员南方人人 ?7.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的限制: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2.概念的概括: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下定义的规则 划分的规则 本章思维训练题 ?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1文学作品与抒情诗2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 ? 3. 革命者与反动派 4.工业与重工业 ? 5. 平行四边形与菱形 6.概念与命题 ?7西藏高原与世界屋脊8教师与文艺理论家 ?9. 研究生与留学生10.京杭大运河与我国最长的运河 ?下列句子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它违反了哪条规则,犯了什么错误? ?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所谓生命就是塑造出来的模式化进行的新陈代谢。 ?3.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资本家是靠开工厂榨取剩余价值为生的人。 ?5天文学就是研究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科学。 ?6.所谓心理学就是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7.所谓“警句”就是人们从生活矿藏中提炼出来的纯金 ?下列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它违反了哪条规则,犯了什么错误? ?1.生物可分为动物和植物 ?2中国分为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山西省、云南省等。 ?3.句子可分为主语、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等部分。 ?4.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中的。 ?5.警察分为户籍警、交通警。 ?6.报纸可分为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日报和晚报等。 ?7.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矿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工业、原子能工业 ? ?对下列概念做一次概括和限制: ?散文鲸历史科学资本主义国家初等数学悲剧 ?经典著作坦克车外交部机电产品

《法律逻辑学》教学大纲剖析

《法律逻辑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法律逻辑学》 课程编码:EN034120B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理学、刑法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法律逻辑学》是基础平台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着重掌握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词项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及逻辑基本规律等。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学生还应该了解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辑、法律论辩逻辑等特殊的法律逻辑问题。 本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推论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较好应用因材施教等教学基本原则,充分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且特别要求教师课后对学生的辅导,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并熟练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词项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及逻辑基本规律等内容。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辑、法律论辩逻辑等特殊的法律逻辑问题,并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学时:2 1、逻辑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学时:1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逻辑”的含义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逻辑的类型 (4)思维、语言与逻辑 3、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学时:1 (1)逻辑学的性质 (2)逻辑学的作用 4、司法工作者必须懂得逻辑 (二)词项逻辑(上)学时:4 1、词项概述学时:1 (1)词项及其特征 (2)语词、词项和概念 (3)法律概念的特征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时:1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4011011学时: 36 其中实验学时: 0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新闻本科学生之必修课程。属新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 故此,本课程的学习成绩在学生的考试之例。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主要讲授思维的形式、规则及规律。通过学习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规律和逻辑方法,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和文字 的表述能力,对于探索真理、表述和论证观点,学好其他课程,特 别对于撰写新闻稿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通过思维科学培养的思维素质是通向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的 发展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是通过系统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的新闻专业课程

打下规范的思维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规律和逻辑方法,使 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和文字的 表述能力,具体包括: 1,使学生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概念、原理和运用规则。 2,在掌握思维形式的原理和运用规则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有效学习,学生将会有以下收获: 1了解《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结构。掌握思维形式的有关原理和运用规则。 2能熟练运用思维形式的规则,修正错误。正确表达思想。 3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思维的习惯,为今后的专业课及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思考基础。 1、提高性要求 本课程预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相当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品质有明显的提高。 2、技能性要求 通过3-5次作业,使学生掌握几种形式逻辑的思考模式。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二、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大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教育学,心理学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本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的体系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点阐述神经系统。 三、课程教学目的 旨在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生理学角度理解其它学科,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采取讲授、谈话、实验、参观、练习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及发展情况。 3、理解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及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4、记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二、教学重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科 (一)定义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概况

四、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三)兴奋性 (四)适应性 五、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解剖学姿势 (二)人体的基本切面 1、冠状面——把人分成前后两面 2、矢状面——把人分成左右两面 3、水平面——把人分成上下两面(三)人体的基本轴 1、冠状轴,呈左右方向 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 3、垂直轴,呈上下方向 (四)人体的方位术语 1、上、下 2、前、后 3、内侧和外侧 4、内和外 5、近侧和远侧 6、尺侧和桡侧 7、胫侧和腓侧

20法律逻辑学教学大纲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1432704 课程英文名称:legal logic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辅导答疑:0 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法律逻辑学课程为必修课,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法律逻辑学》有助于学生准确地、严密地表述和论证思想;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它对于学生反驳谬误、揭露诡辩,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学习本门课程也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应用逻辑,主要介绍基本的逻辑知识,结合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它是以法律推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法律推理为核心,结合案件事实的侦查与证实、法律的解释与实用、法庭的辩论与法院的裁决等,研究其推理的方法、推理的规则、推理的形式及其规律。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涉及内容较多,对基础理论重点讲授,结合案例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针对疑难案例剖析论证,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本课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有一定辅助作业。本课的讲授中,可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部门法展开教学。本课的先修课为《法理学》。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结合理论讲授部分的内容,适当布置查阅文献资料的作业,并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讲述及讨论。根据课程进度,安排相应的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论辩等实务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形式逻辑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已学知识在侦查案例实践、法律分析、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的演练。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60%,期末考核成绩占40%。 (七)参考书目 《法律逻辑》, (德)克卢格著,法律出版社,2016 《法律逻辑学》,王洪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法律逻辑学教程》,张大松,蒋新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之一,虽为选修课,但其重要性在于,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是法律适用的基础,而法律逻辑学的学习可谓以上技能的专门培养。本门课程先介绍形式逻辑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部门法的相关规定、立法及其司法实践,展示法律逻辑的特殊性。因此,讲授本课程,要把法律与逻辑切合起来,把法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培训资料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 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印度的普那是羽毛球的发源地。由统治印度的英国军人在1873年带回英国,在格拉斯哥郡鲍弗特公爵领伯明顿定下规则,也就是今天的羽毛球运动的最初模式。最 初比赛是在大房间或高大建筑物内,球是用香软木塞,插上羽毛做成的,比赛公限于 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参加。后来随着英国式的“通过运动培育绅士和淑女”这一思想,羽毛球运动才遂步得到普及发展,要求参家人必须尊敬对手,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 “人这种自然动物与羽毛、风、温度、湿度、光线等大自然的产物为对手之间的格 斗,在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讲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既能体会到丧失权 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的喜悦。这就是羽毛球运动!!! 二、课程任务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握拍姿势。 2、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搞高。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5、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 2、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要求。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握拍姿势学习,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 4、学习挑球技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基本步伐。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体育锻炼对人体休质的影响。 (二)实践部分

教学大纲(何向东)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 二、教学的对象和目的 (1)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2) 四、教材与推荐读物 (2) 五、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 (3)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命题逻辑 (4) 第三章传统词项逻辑 (5) 第四章谓词逻辑 (6) 第五章模态逻辑 (7) 第六章归纳逻辑 (7) 第七章科学逻辑 (8) 第八章语用逻辑 (9) 第九章论辩逻辑 (10) 第十章辩谬逻辑 (11)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逻辑学是研究和规范思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具有2000多年悠久传统的基础性学科。 逻辑学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工具,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现代大学教育中,逻辑学成为各专业,尤其是哲学、语言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随着现代逻辑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学已渗透到诸多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的对象和目的 逻辑学作为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语言学、文学、法学、经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对象是各专业低年级学生,他们一般具备与逻辑学相关学科如哲学的基本知识,但对逻辑学本身了解不多。

逻辑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思维规律和一般推理方法,通过训练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思维素质,为学习各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逻辑学的学科结构和简要发展史,为逻辑学本身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由于逻辑学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内逻辑学现状,课程体系设计兼顾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大致有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阐述逻辑学的对象、性质、作用、研究与学习方法等。 第二章,介绍命题逻辑基础。 第三章,阐述传统词项逻辑。 第四章,介绍现代谓词逻辑。 第五章,阐述模态逻辑基础。 第六章和第七章,阐述归纳逻辑和科学逻辑方法。 第八章,介绍语用逻辑基础。 第九章,介绍论辩逻辑。 第十章,介绍辩谬逻辑。 课程安排 学时:因专业而异,作为专业基础课定为60—80学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32学时。 四、教材与推荐读物 本课程指定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为正式教材。该教材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逻辑学教学实际,系统阐述了逻辑学基础知识,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推荐读物: 《形式逻辑》,金岳霖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 《普通逻辑》(增订本),《普通逻辑》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周礼全主编,人民出版社,1994。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13页word资料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9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 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管、枕骨大孔、眶下裂、梨状孔、翼点、颧弓、 关节结节、下颌窝、外耳门、乳突、枕髁 (四)巡回指导学生自学:(此部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 1、各部椎骨的特征 2、肋骨 3、胸骨 4、肩胛骨:喙突、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肱骨:肱骨头、大小结节、桡神经沟、内外上髁、滑车、肱骨小头尺骨: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茎突 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粗隆、尺切迹、桡骨茎突 股骨: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粗线、内外侧髁 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外踝 (五)小结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骨角的位置及意义。 四、复习思考: 1、骨在形态上有哪些类型?其构造和功能怎样? 2、椎骨有哪些共同特征?各部椎骨又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3、比较上、下肢骨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4、颅骨的分部,各部由哪些骨组成? 5、在活体上可摸到哪些骨性标志?有何临床意义? 第二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全身骨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