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1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1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1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1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教案

●朝阳一中刘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行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朝阳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教师刘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展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酝酿和形成阶段,而本课则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准备,在世界古代历史到近代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内容,提高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如图表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对世界航海事业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新航路的开辟,再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重点是探险者的动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 教法学法

(1)教法构想

因为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所以我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从课文、地图、视频等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指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五)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三年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七)教学过程

1、新课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导课之后进入[第一目欧洲以外的诱惑]的教学,分两个环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讲述根本原因的时候,大屏幕出示两则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以真实的历史材料创设情景,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学生得出结论,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的追求,到哪里去寻找黄金呢?通过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欧洲人产生了对东方的向往,进而引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用东西方传统商路示意图来分析,通过地图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迫使欧洲人要开辟新的海上航路。紧接着再

2、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位航海家,你认为远洋航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提到罗盘针时,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渡语:既然进行海外探险的条件已经成熟,一些热爱航海冒险的探险家就开始计划海外探险活动。进入

[第二目哥伦布的发现]的教学,我对教材的顺序作了调整,把四位探险家的探险活动归在一起,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利用新颖动态的路线图,明确四位探险家的航海路线,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况,使教学效果更直接,引起学习的兴趣。

2、然后再重点讲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①角色扮演,展示才华。

课前参考本单元活动课内容让学生做准备,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为采编组、表演组、道具组、服装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表演,一方面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创设情境,升华感情。

在学生表演掀起一轮小高潮之后,为了更突出哥伦布航海的艰辛,我又播放一段哥伦布航海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哥伦布勇于开拓、不为艰难的精神,在情感上得到一次冲击,并升华为自己的学习精神。

③设计表格,归纳知识。

在重点学习哥伦布航海活动之后,再整体对四位探险家的路线设计表格,归纳主要知识点,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教师适时提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教给学生辩证、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④品评人物,正确分析

四位探险家的航线已经清晰,再对四位人物进行评价,有人说他们是航海家,也有人说他们是殖民强盗,你这样想的?应该如何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三目]主要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难点。采用辩论法教学。

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赛。教师对辨论双方作点评,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强调曙光,不忘灾难,教给学生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总结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会本课知识后,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与能力。

3、课堂小结

一位诗人说过:“如果没有梦想,就象鸟儿失去了翅膀。”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不一样的内容却一样的美丽。哥伦布、麦哲伦的探险梦激励着他们扬帆远航,不断克服困难,终于开辟出一条条新的海上航线。

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的很遥远,但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关山万里,只要梦想依旧,我们就会在艰难的跋涉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说出你的梦想和计划吧!(由学生自主激情发言)

4、课后作业

动手画一幅简易的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为本单元活动课作准备。

六、板书设计

因:“寻金热”

路行

果:积极影响、消极后果

我把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成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起到强化本课重点的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教学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教学案北 师大版 一、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新航路开辟。Array提升要求: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哥伦布。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条件、动机、影响。 三、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手 段。 进步,以及, 罗盘针、与在欧洲的传播等为欧洲人海 外探险创造了条件。 2.从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 考察、、和活动,史称“” 3.1492年,哥伦布在国王的资助下,横渡先后到 达巴哈马群岛、、等地。但哥伦布本人既 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也没有圆自己的。 4.哥伦布至死都误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因而称那里的土著居 民为“”,加勒比海上的这些岛屿则被称为 “”。 【合作探究】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条件是什么?新航路开辟有何影响?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要求题 【基本要求题】 1.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前后发生的? () A.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B.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C.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旅行 D.康熙帝领兵抵抗沙俄的入侵 2.“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这主要是因为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早期的殖民活动 D.资产阶级革命3.“l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之所以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 ( ) A.到达了印度,掠取了黄金香料B.开辟了新航路,为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C.征服了大洋,证明了地圆学说D.沟通了四大洲,促进了各国友好往来4.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 ) A.法国大革命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 5.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是正确的是 () ①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②伴随着殖民扩张与掠夺 ③它促进了各大洲经济的繁荣与交流④它把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各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提升要求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7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么实现的”“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三个问题的剖析理解,领会文章中心。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2新设计 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已经能基本把握。但对抓住重点的语句领会文章中深刻的含义还有待提高。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有所了解,但并不太熟悉,也不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 该学到什么。 教学难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一、导: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交流各自的梦想 师:梦想是人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每个 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作出努力。同学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 梦想吗?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 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 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梦想的力量(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课件出示课文导读内容)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 确,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名读、齐读。 4、教师出示文中重点词,让学生进行说话。 (课件出示)请选择以下五个以上的词语,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情。(非洲水井额外水泵攒钱捐款钻井机流泪瑞恩的井)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水 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努力攒钱,带动其他人捐款,终于使梦想成 真,“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了。(课件出示,指名读) 5、师:是的,瑞恩有这样一个梦想——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齐读) 师:瑞恩的梦想也在不断变化,从挖一口井到——

五年级下册读后感_1

五年级下册读后感 导读:1草原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辽阔和草原美丽的风景,还有蒙古人民的热情。这种美和热情我真想去亲身体验一下。 2丝绸之路 看到这篇课文,我感到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欧亚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欧亚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看了这篇课文给我的启示是做人要象白杨树一样,正直、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个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道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5冬阳童年骆驼队

作者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 6祖父的园子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里面有很多小动物,这个花园经前是果园,但树被羊啃坏了,现在就改成了花园,祖父在花园里干这干那,小作者就跟着也一起干。 7童年的发现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 为什么会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 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 8杨氏之子 这个小孩真聪明,对客人的问话应对自如,反应就快。 9晏子使楚 楚王想尽办法刁难晏子,但都被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一一化解了,最后反而赢得了楚王的尊敬。 10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全家人为了保护半截蜡烛中的秘密,各自都表现出了他们的机智,最后还是聪明的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半截蜡烛中的秘密。 11打电话

美洲(第3课时)教案湘教版

第三节美洲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24-32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新大陆”、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移民与经济,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大洲地理特征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2.利用南北美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别了解两大洲在地形和气候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会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并能理解分析北美洲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4.进一步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两侧的日期,培养学生的地理换算能力。 5.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多媒体课件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采取对比、探究、讨论、交流资料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完成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学会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新大陆”部分可结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课“探索者的梦想”P8—P9,及地理课本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自然所经历的艰难漫长过程,并从中体会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同时充分利用美洲地图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掌握南北美洲的划分、拉丁美洲的概念及白令海峡、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和西印度群岛等的重要性的认识。 “学会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这一难点可借助有趣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再利用简单的示意图加以说明来突破。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可采取学生分组自学、讨论为主的方法结合地形图、气候资料图等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列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完成知识的迁移。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可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7.《梦想的力量》说课稿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 海则庙中心小学王培英 我说课的容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梦想的力量》。本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令人震撼的情。 一、说教材 1、《梦想的力量》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在反复朗读、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过程中相机识记和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

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心想法,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巨大的。 二、说重点难点: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难点是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他们探索知识之路的领路人。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读自悟、启发质疑、创设情景,读写结合。依据教法,我选择了相应的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案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案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认识6个生字。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诵读名言,激情入文 教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板书课题:17﹡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教师出示文中重点词,让学生进行说话。

自由选择五个以上下面词语,并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非洲水井额外水泵 攒钱捐款钻井机流泪瑞恩的井 三、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1)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3)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4)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2.教师: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以及瑞恩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1)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2)小组学习,汇报。 (3)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4)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多媒体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多媒体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大连汇文中学:康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这是时代的新产物并很快地发展壮大,成为历史课程的新资源。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媒体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信息组织形式由线性结构转变为超媒体结构、练习形式由单向式转变为双向交互式。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坚持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综合能力,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效果。下面就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感想。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尽管历史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我们去经历和体验,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历史文物,或历史遗址,摄制成录像片,拍成照片,连同历史过程的影视实录,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现代技术使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在一起,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 如讲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中“红军不怕远征难”内容时,先播放flash革命歌曲《十送红军》,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和图片中感受到长征途中先烈们不畏艰难、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听完后设问:这首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红军为什么长征?你知道长征途中哪些英雄故事?在听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长征故事,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讲述长征故事,在这种兴趣昂然的学习氛围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听完提问后,学生会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分析。然后,让学生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播放电视剧《长征》中的“飞夺卢定桥”和“过草地”片段等,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1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利革老师虽然年轻,这节课却上得很老练。这篇课文教得略而不浮,略而不浅,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以下亮点: 1、利革老师先让学生读自学提示,让学生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又是本册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课型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利革老师以“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么实现这个梦想的?”这两个问题来梳理课文,然后紧紧围绕“瑞恩身上的什么品质感动了你?”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教学主线清晰,教学中既重视对全文的概览,又能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精读感悟。 3、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通过快速浏览提取信息,画一画相关的语句,写写批注感受,学生需要的培养的略读能力与习惯在课堂上得到了落实。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2 听凌老师的课让人感觉清新、灵动、舒服。《梦想的力量》是一片略读课文,凌老师的教学使这篇课文略而不浮,

略而不浅,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以下几个亮点: 1、亮点体现在凌老师提问的针对性。 她设计的问题非常简单,很有针对性,往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能统领全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比如,她问的“这梦想带给年轻的瑞恩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思考的角度是多维的,有的说到“坚持”,有的讲到“毅力”,有的点到“兴奋”,还有的提到“执著、百折不挠”等等,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多方面去思考,训练了学生们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能力。虽然同学们的答案不一,但都能回归到一个中心,那就是“梦想的理想如此无比巨大!” 2、亮点是体现教学的完整性。 受教学时间的影响,我们知道略读课文的课时多数是一课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快速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从而使略读课文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但很多老师因为抓重点,忽略了教学整体,往往把一些“配角”省略而去。但事实上,我们知道文章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标点,都有它的作用,鲜花固然重要,绿叶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这篇文章中除了主人公瑞恩外,还有老师、妈妈、邻居等人物,这些人物帮助瑞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末找找说说其他人物,让学生明白瑞恩的梦想离不开这些人的帮助。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少年有梦》说课稿

《少年有梦》说课稿 说教材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少年有梦的教材设计希望学生一进入中学后可以对整个初中生活有一定目标和规划。9月份是学生适应中学环境、适应中学生角色的阶段,面对新的生活,学生充满憧憬与希望,在这时我们对学生进行有理想的教育,并且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说学情 有想法──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孩子们对于新的生活充满期待。梦想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有问题──但是学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晰的,碎片化的,所以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需要教师指导。没能力──另外很多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对人生规划的思考与实践,本课从梦想具体到初中三年规划,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并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梦想与现实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理解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 说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

说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我可以这样飞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少年有梦 环节一:我有梦想 【运用你的经验】 幼儿园的小波:我长大以后要当警察,抓坏人。 三年级的小美:我最喜欢去爸爸的蔬菜大棚帮忙,长大以后我想建更大、更好的蔬菜大棚! 七年级的小文:我长大后要周游世界,我想做环保志愿者,我还想…… 提问: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提问: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回答:有。 两副图片展示,梦想的力量。 师过渡:有梦就有希望。 环节二:有梦就有希望 提问:什么是梦想? 学生回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和点评。 总结: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P10瑞恩的梦想。 思考: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小学语文学习网站_小学语文5年下《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习网站_小学语文5年下《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 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 童心。)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 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①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 000块钱 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 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 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 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 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 不可动摇的。 ②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解题”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解题” “解题”一词让人更多联想到的是理科性科目,在我看来,其实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个解题的过程,“题”是指历史教科书中的课文标题。历史教科书中的课文标题是一课之睛,它一般都对课文内容有点睛或统领作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步去解构课文标题,抽丝剥茧地把课文标题所涵括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第一次接触到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时,我下意识地把大标题直接转换成了“新航路的开辟”。当再次翻开北师大版教材看到这节课标题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完全辜负了这么美妙的课文标题。此课大标题“探险者的梦想”和三个小标题“欧洲以外的诱惑”、“哥伦布的发现”、“首次环球航行”,本身就给学生给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用好标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受此启发,我开始思考历史课堂该如何用好课文标题,我发现历史课堂其实也可以是一个解题过程。 一、抓住导入破题、设置情景 一节好课,其导入一定是能先入为主地吸引住学生,并能让学生迅速抓住本课学习主题。要做到这些,我觉得没

有什么比直接紧抓课文标题导入更好了。导入破题有如下几种方式可以选择:第一种是从释题入手,解释课题,导入新课。用一两句话就把要讲的内容交待清楚,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每课重点以及能够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第二种是引导学生审题、拆题,然后围绕关键词再继续深入探究;第三种是巧用标题创设问题,有些标题本身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应巧用这些活泼形象的课文标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探险者的梦想者》这课我这样设计导入:展示学校操场、教学楼、办公楼的三幅照片,请学生指出这三者分别位于学校的哪个位置?说说是怎么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的?继而展示《1420年欧洲人眼中的世界》《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两幅地图,找出不同,并提问“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为何会变化”,回答自然就落到课文标题“探险者的梦想”。这样导入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自然破题。 二、设计过程扣题、层层递进 新课的教学过程正是“解题”中心环节,设计不好,“题”就解不开或失败,必须紧扣标题精心部署,仔细挖掘课文大小标题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层层递进地去设计问题或活动,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的或合作的探讨,教师加以引导,逐渐架构起一课的知识框架。

日月明课堂实录

《日月明》课堂实录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无疑是语文学习的“拦路虎”,学生普遍觉得单调乏味而又难学,但识字又是低年级学生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是我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4课《日月明》的课堂实录。 一、简笔画揭题,趣味识“明” 1、老师出示课件中的红日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这是太阳。 师:太阳用一个字怎么说? 生:是“日”。(师板书:日) 师:太阳出来了,整个世界就变得怎么样? 生:世界会变得很亮。 2、老师再出示月牙图。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月亮。(师板书:月) 师:天空中同时出现太阳和月亮,世界会变得更加明亮。把“日”字和“月” 字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生:是“明”字。(师板书:明) 3、出示“明”字的拼音,学生拼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后鼻音。 师:谁来给“明”字口头组词? 生:明亮、明天、明白。 二、以小故事激趣,学习“鲜” 1、出示课件中的鱼羊图,老师讲故事:有一个人到街上买了一块鱼肉和羊 肉,回到家里,因为有急事要去办,就把两块肉一起放在案板上,然后就出去了。他家里人不知道,把两块肉一起放到锅里煮了,结果肉汤特别的鲜美。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鱼肉和羊肉的味道都很鲜美,合在一起煮就更鲜美了。 2、出示“鲜”字,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3、师:我们学了“明”和“鲜”,这两个字是怎样组成的? 生:“明”是由“日”字和“月”字组成的,“鲜”是由“鱼”字和“羊”字组成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学的这一课的生字都是这样的,由几个独体字组合成新字,并且意思与这些组成部分有关,这些字叫做会意字。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运用学法,自学其他生字 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生字,自由读。 3、想一想:(1)这些生字是由什么字组成的?(2)能根据它的组成部分了 解生字的意思吗? 4、师生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喜欢哪个字就说哪个字?老师根据学生 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雷有梅梦想的力量说课稿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小学课标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一课时教完,而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以阅读提示中的几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预习中利用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掌握本课的

生字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围绕“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么实现的?”“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这几个主要问题,剖析理解,领悟文章的中心,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中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图文并茂,激情导入新课。 1、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图片和文字。(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使梦想成真。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梦想”是什么

梦想的力量教案

17﹡梦想的力量 教材简析: 《梦想的力量》是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7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个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理解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使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探险者的梦想教案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及技术条件。了解哥伦布的探险经过,知道哥伦布是新大陆的发现者。知道迪亚士、达伽马的航行以及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探险的经历。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编演小品,体验航海探险的艰难。巧设历史情境,以现场采访的形式深入感受探险的艰难,分析探险家们共同具备的心理素质。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探险家的远航,分析二者的异同。 通过对欧洲航海家在航海历程中体现的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学习哥伦布敢于打破常规向西航行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中“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可以通过课堂表演由学生自主来学习。教师再把具体的知识点设计成问题放在课堂表演后由学生来讨论回答,达成学习目标。本课难点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可以

通过课堂导入(从古代文明交流的角度切入)先进行铺垫。再通过场景对话的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现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的作用。 (二)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忆八年级下册学习的马可·波罗的故事并介绍《马可·波罗行记》,从古代文明交流的角度引入本课。 教师提问:1、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哪两种?2、两种交往方式比较,各有什么利弊?对东方和西方各产生什么影响?3、你知道欧洲进入近代以后怎么与东方世界交流的呢? [学习新课] 步骤一:回眸——追寻探险者的足迹(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①从()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和(),史称“”,主要国家是()和()。 ②()年,哥伦布从()出发,横渡(),先后到达()、()、()等,使广大中、南美洲地区成为()的殖民地。 步骤二:体验——感受探险的艰难与荣耀 课堂表演:时空连线——与探险者面对面 (1)准备:选出节目主持人,推选哥伦布、麦哲伦、西班牙国

《梦想的力量》听课评课记录

《梦想的力量》听课评课记录 青州市邵庄镇刘镇小学崔中军 经过各位老师的听课,他们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与建议,现总结如下: 李娟老师:技术的应用突出了主题,一开头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出了主题,但是视频较长,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有种“赶”的感觉,应再精炼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紧凑一些。 刘中海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积极性高,值得肯定。但是在时间的把握上欠恰当,后端显得有些仓促,需要不断磨课,才能有效掌控时间。 马桂春老师:崔老师课文中有不少地方安排了拓展,如在了解瑞恩的梦想时补充“非洲水资源现状”的材料,能帮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感悟文章的中心,这也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了瑞恩梦想的起因。 宋玉臻老师:学生在速读课文时,可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另外通过划分课文层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使后面的课堂教学更加顺利。 王云菊老师: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动画导入,走进梦想。2、速读课文,理解梦想。3、再读课文,追寻梦想。4、熟读课文,感悟梦想。5、畅谈感受,内化主题。这样内容更加清晰流畅。 贾瑞芹老师:1.因为崔老师在导入中已经提到瑞恩的梦想,所以当出示题目后,学生已经知道“课文讲了谁的梦想”这个问题,所以我用“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来代替,这应该是学生更想知道的。2.学生深入思考后,应该让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升华一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谢爱英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刘宪玉老师:在明晰“梦想”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划出来,大声读一读。另外瑞恩为实现梦想,做了哪些额外的家务活,也应当让学生找出来,这样他们会更加理解梦想实现不易。 刘义荣老师:作业的完成要有后续检查,可以通过教室的张贴栏评选出优秀的文章。 刘春花老师:本文学生在粗略了解瑞恩的梦想后,老师重点研读瑞恩为梦想付诸的行动,这也是文章的重点。崔老师采用抓关键句的方式来突破重点,在这里是否可以用“加如是我”来体验行动的艰辛:假如是我哥哥弟弟都去玩了,我也去玩;如果哥哥弟弟都去看电视了,我也一定要跟着去。换位思考后,可能让学生更能体会瑞恩作为一个六岁的孩子实现自己梦想的艰辛。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1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教案 ●朝阳一中刘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行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朝阳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教师刘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展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酝酿和形成阶段,而本课则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准备,在世界古代历史到近代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内容,提高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如图表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对世界航海事业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新航路的开辟,再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重点是探险者的动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 教法学法 (1)教法构想 因为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所以我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从课文、地图、视频等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指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五)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三年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七)教学过程 1、新课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导课之后进入[第一目欧洲以外的诱惑]的教学,分两个环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同学们领会到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小编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1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利革老师虽然年轻,这节课却上得很老练。这篇课文教得略而不浮,略而不浅,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以下亮点: 1、利革老师先让学生读自学提示,让学生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又是本册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课型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利革老师以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么实现这个梦想的?这两个问题来梳理课文,然后紧紧围绕瑞恩身上的什么品质感动了你?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教学主线清晰,教学中既重视对全文的概览,又能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精读感悟。 3、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通过快速浏览提取信息,画一画相关的语句,写写批注感受,学生需要的培养的略读能力与习惯在课堂上得到了落实。 4、利革老师还注意阅读和写作的兼容。她把瑞恩为实现梦想而做出努力的段落作为局部精读点,引导学生关注第六自然段的省略号。通过句式当(谁)(干什么)的时候,瑞恩却在(干什么)进行语言训练。在课堂结尾部分,利革老师设计了:主人公瑞恩的善良、执着着实让人感动,读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很多话想对瑞恩说呢?并出示:瑞恩,我真佩服你,自从你有作为开头写一段话,来表达孩子的心声。为了减缓写的难度,还出示了:梦想、执着、坚定、没有放弃、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些关键词句辅助学生的练笔。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写的片段真挚感人、精彩纷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评课稿2 听凌老师的课让人感觉清新、灵动、舒服。《梦想的力量》是一片略读课文,凌老师的教学使这篇课文略而不浮,略而不浅,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以下几个亮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说课稿

1.2《少年有梦》说课稿 说教材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少年有梦的教材设计希望学生一进入中学后可以对整个初中生活有一定目标和规划。9月份是学生适应中学环境、适应中学生角色的阶段,面对新的生活,学生充满憧憬与希望,在这时我们对学生进行有理想的教育,并且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说学情 有想法──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孩子们对于新的生活充满期待。梦想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有问题──但是学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晰的,碎片化的,所以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需要教师指导。没能力──另外很多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对人生规划的思考与实践,本课从梦想具体到初中三年规划,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并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梦想与现实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理解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 说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

说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我可以这样飞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少年有梦 环节一:我有梦想 【运用你的经验】 幼儿园的小波:我长大以后要当警察,抓坏人。 三年级的小美:我最喜欢去爸爸的蔬菜大棚帮忙,长大以后我想建更大、更好的蔬菜大棚! 七年级的小文:我长大后要周游世界,我想做环保志愿者,我还想…… 提问: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提问: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回答:有。 两副图片展示,梦想的力量。 师过渡:有梦就有希望。 环节二:有梦就有希望 提问:什么是梦想? 学生回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和点评。 总结: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P10瑞恩的梦想。 思考: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学生小组讨论,分组回答,老师出示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