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通史复习笔记

中国通史复习笔记

第三讲: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

重点:要对变化有所认识

一、经济:废井田

二、政治和军事:争霸→兼并

三、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制官僚

四、社会:世袭→流动

五、学术:贵族→民间

六、结论:

春秋:B C770年——B C476年战国:B C475年——B C221年

经济:废西周的井田制。一般认为,“初税亩”标志着鲁国正式废除公田、私田之分,向一切田亩征收实物税。战国时,中原地区广泛使用铁器,铁农具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大大提高。

政治和军事上:由争霸走向兼并。

春秋时战争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而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

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表现:各种兵器的发

展,兵书的出现,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政治制度上:由宗法分封到专制官僚。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度。

县出现于春秋初期,原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邑,它和国君分赏给卿大夫的封邑

不同。春秋末年,晋出现了郡,设于地广人稀的边地,面积比县大,地位比县

低。县所不同于卿大夫封邑的,就是县内有一套集中的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

特别是有征赋的制度,一方面便利了国君的集中统治,一方面又加强了边防。

战国时郡的设置仅限于各国边地,县的设置则很普遍。它们取代了过去贵族的

封邑。

社会:从世袭走向流动。

春秋:“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

战国:“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对这些地位阶级看得不是很严重,可以自由流动。

学术:由贵族走向民间。

在孔子(B C551-B C449)以前,教育是贵族的专利。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有教无类,为教育、学术平民化之开端。

战国“士”阶层之崛起;百家争鸣。

结论:春秋、战国之际,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从此废去了以礼制为核心的贵族统治,开始了走向秦汉以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国家的萌芽时期。

第四讲秦始皇及其遗产

重点:对于国土形成、统一以及分裂问题的认识。

B C221年,六国灭,秦统一天下。B C207年10月,刘邦兵临咸阳,子婴出降,秦朝遂告灭亡。

此时代的统一,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后期。秦只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文化的统一到汉武帝时才完成。

对于秦的统一和清的统一的比较:(从规模、层次等来比较,与第20讲联系来看)

建国时间: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只有两个皇帝即位,历时短暂。

清朝是1644年5月,清军入关,政权迁至北京,1911年灭亡,共历12世。秦

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君主集权制的王朝,而清朝是最后一个帝制王朝。

统一规模:秦朝只完成了汉族地区的统一,其王国版图集中在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清朝王国版图宏大,包括了现今中国地区和周边一些地区。

统一层次:秦朝主要是统一了战国七国所在的地区,一般都为汉族的聚居地;而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

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

统一。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文化统一:秦朝时只是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而没有完成文化上的统一,例如: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

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便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文化上的统一一直到汉武帝时,解决了王国问题,用儒家思想统一天下时才得以

实现。而清朝非常注重文化上的统一,统治阶层本身注重汉化,学习儒学;实行

文化专制,并多次发起文字狱;对于西藏、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注重用佛

教来进行统一,例如对于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的册封。

政治制度的建立: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确立中央的三公、诸卿制和地方的郡县二级制,严格户籍制度、法律制度,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这些构成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主要内容,奠定了秦以后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清朝则

是在之前各朝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专制文明之巅,并

且解决了很多以前朝代政治制度上解决不好的问题,如尊君卑臣、秘密立

储、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内务府和地方上的督抚制度。

第五讲汉武帝:从无为到全盛

重点:王国问题。(应该着重论述哪些朝代的呢?)

分封、王国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出现,其总体趋势是中亚政权对于王国一直在慢慢地压抑,到唐朝时对王国进行经济上的压抑,宋以后,王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朝的分封就只是军事性的,为了戍边而封。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是中国历史上王国问题的源头,西周诸侯的分封导致了战国七雄争霸局面的形成。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认识到了分封会导致国家分裂,产生危机,所以没有分封王国,在中央设三公和诸卿,在地方设立郡县二级制度,统一全国。

汉初,在韩信、彭越等人的要求、甚至是逼迫下,刘邦分封了七位异姓王,这是秦时没有统一文化而遗留下来的问题——东西方社会习俗不同,导致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允许东方原楚、齐、赵等地不从汉法,从俗而制。后来刘邦在减除异姓王的同时,推行郡县制受阻,便分封同姓王。而诸侯国内的同姓王对王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分割,又经过汉文帝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景帝的削藩,一直到汉武帝时,在一系列的分化、打击措施下,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其中支脉疏远的人,就和一般富人无异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西晋时,大封宗室为王,希望由此能够巩卫皇权。封宗室27王,王国力量不强。但是有的宗王出任都督,手握重兵并控制战略要地,觊觎中央权力乃至皇位。

这种重用宗室子弟特别是以之充当握有重兵的地方军政长官的现象,既不见于秦汉,也不见于唐以后,大致萌芽于曹魏,显著于西晋,下延至南北朝乃至唐初基本未变。如果说西晋重用宗室还在于思改曹魏孤立的覆车,那么经过八王之乱的教训,为什么宋齐梁陈和北朝

诸帝却没有鉴晋之弊,而继续重用皇子宗室入辅出镇呢?我认为问题的症结还在贵族政权之下,皇室作为第一家族凌驾于其他家族之上,皇帝作为这个第一家族的代表君临天下,其家族成员有资格也有必要取得更大权势以保持其优越地位。——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魏削宗室而权臣篡,晋封同姓而骨肉残。”——王夫之

(叶炜讲:)汉武帝时只是在政治上压制了王国,但是王国仍然能够在自己所辖的土地上直接截取税收。而唐朝则是在经济上打压了王国。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国家掌握了绝大部分土地和赋税,并且还实施严密的户籍制度,掌握了绝大多数的人口,从此,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不会再对国家构成威胁。

宋时,又对宗室、外戚权力进行制约。宋朝处理宗室问题的原则:“赋以重禄,别无职业”;“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权”。对外戚也是“崇爵厚禄,不畀事权”

宋以后,王国问题基本不再见于史书。

宰相制度的发展:(叶炜讲,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大线索,即三公——三省——一省)始于秦朝,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百官之首;太尉是最高武官;御史大夫为丞相副贰,协理国政,主管图籍文书,并负责监察百官。

汉初时继承了秦朝的三公诸卿的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并设九卿。不过汉初时,丞相位高权重,对皇帝形成一定约束;汉武帝时,利用种种手段,加强了丞相对于皇帝的依赖性,使其渐渐为皇帝所控制,由此加强了中央集权。

到了东汉时,三公变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由以前的丞相独尊变成了三公鼎立。同时中央设立了尚书台,重大或机密事务多由皇帝与尚书台讨论决定,再交付外朝官僚机构之长——三公监督执行,所以当时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台阁即指尚书台)的说法。但这并没有解决丞相问题,尚书台实际上代行了丞相的职能?

隋唐时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隋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是当然的宰相。

(三省制的特点及其瓦解:三省各有分工而又互相依存,成为一个按职能和政务处理程序分工的有机整体。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讨论,形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的诏令要经过门下省下发,尚书省的奏案要经过门下省省读。在三省制的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中书门下”不仅继续具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也具有的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成为最高的决策兼行政机关。唐初以政务处理程序分工、决策与行政分离的三省制名存实亡了。这也预示了此后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方向。)

宋代时,为了防弊,中央政治机构设置注重分权的原则。在中央,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外,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又改变昔日宰相机构“事无不统”的状态,令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管财政,其中枢密院与宰相专掌文武大权,号为“二府”。枢密院虽掌军政,但其权主要限于发令调遣,并不参与日常统辖。所谓“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按指禁军),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到了明朝,明初沿袭元制,中书省掌行政,为宰相机构,统领六部。从明初开始,已有意限制、削弱宰相权力,宰相多不满员,僚属也大为削减。同时扩充六部官制。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

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在政务运行中,六部除重大事务需要奏请皇帝批准外,日常事务可以自行处理。

(待续)

第六讲东汉豪强士族的兴起

重点:宦官问题。(东汉中后期、唐后期、明后期的宦官问题)

东汉中后期自汉章帝死后,统治渐衰,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因为东汉各皇帝在世时间不长,在位时间很短,即位皇帝年幼,便由皇太后亲临称制,外戚得以用事擅权。等到皇帝成年之后,通常又依赖亲信宦官来夺回政权。所以造成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东汉宦官郑众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的宦官。外戚、宦官之所以能够专权,是因为在东汉时,专制皇权强化,而制度上皇权虽得到强化,但是东汉的各个皇帝本身并没有很好的行皇帝之职,所以外戚、宦官才能够窃取皇权。但东汉中后期的宦官因为没有掌握兵权,所以不能够对皇权构成很大的威胁。

到了唐朝后期时,宦官专权影响到了皇权,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这主要是因为宦官掌握着兵权。唐后期,在许多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下,德宗加强了中央禁军的建设。贞元以后,德宗不断扩大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设立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统领神策军。自此,宦官掌握神策军成为定制。神策军达15万人左右,待遇优厚,战斗力比较强。从神策军中成长出一批军事人才。由此,宦官便控制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外,朝廷也以宦官为全国总监军。另外,宦官在朝廷上还参掌机要。代宗永泰二年(766),设枢密使,由宦官担任。负责在皇帝和宰相之间传递文书,因为接近皇帝,逐渐参预政事。左右枢密与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合称“四贵”。这样宦官内外相结,形成了左右政局的庞大势力。以至于后来形成大宦官自称“定策国老”,而以皇帝为“门生天子”的情况。

明朝时: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这样当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例如明代有名的四大权阉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明代宦官专权并未对皇权构成威胁,因为其并未掌握兵权。

第七讲从统一到分裂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原,316年,西晋灭亡。

一、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

二、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

三、西晋的短暂统一

第八讲门阀社会及其解体

重点:门阀制度(书119——九品中正制,161页——门阀士族的兴衰;课件中论述的很清楚,并且很集中,可以直接看此部分的课件和课本了)

一、东晋南朝政治大势

二、门阀政治

三、门阀制度

四、门阀对社会之影响

第九讲五胡乱华还是五胡治华

重点: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三、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

第十讲回归大一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完成统一大业,618年,灭亡。

第十一讲唐代政治大势

重点:对唐朝后期的了解。(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

唐,建立于618年,907年灭。

安史之乱的原因:

隋及唐初行用府兵制,天下军府三分之一设于关中,朝廷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内重外轻,故地方或有叛乱,很快即可扑灭。随着玄宗时府兵制的瓦解和募兵制的推行,中央军事优势丧失,而边疆节度使兵将合一,势力不断膨胀。导致外重内轻,形势适为相反。唐朝“盛世”局面一朝崩溃,实肇于此。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设置更加广泛,由边疆延及于内地(实际上是把节度使制度作为一个正式制度而存在),只是数目既增,辖区有所缩小,其兵往往拥兵自雄,不尽服从中央号令。唐后期自肃宗起共14帝,历时150余年,基本上一直处于藩镇跋扈的局面之下,最终至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仍然延续了150年的原因: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并没有强求一个统一的局面,而是对藩镇进行灵活管理。对一些藩镇,例如河朔三镇,基本上是放任自流,不再试图加以控制;对于中原、西北、西南的藩镇则是争取对其的控制,这些藩镇与朝廷的关系则具有依附和游离的双重色彩;而对于东南地区,则是将其比较稳固的控制在旗下,因为这是当时中国的重要的农业、经济中心,对其稳固的控制保证了唐朝后期中央的主要财赋来源。

当时各藩镇强弱互有不同,但是因为数量很多,互相牵制,所以很长时间内没有形成像以前安禄山那样过强过大的地方势力。

进行了财政经济改革。加强对江淮财政的督运;积极扩大税源,工商杂税的数额和比例大增。征收盐税力度加大;由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收税标准改为“以贫富为差”,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自此国家对百姓征敛的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是中国赋税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变化。

军事制度上加强中央禁军,在许多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下,德宗加强了中央禁军的建设。贞元以后,德宗不断扩大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设立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统领神策军。神策军达15万人左右,待遇优厚,战斗力比较强。从神策军中成长出一批军事人才。

第十四讲南北朝的再现:五代十国

重点:五代十国是如何走出藩镇割据的局面的?(可与宋的制度建设联系来看)

907年唐朝灭亡,到960年北宋建立,此段时间被称为五代十国。

兵制和藩镇的整顿:

五代从后唐开始就开始加强中央禁军,压制地方权力。五代十国军队构成:中央禁军——不断壮大、藩镇兵——逐渐削弱、乡兵。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藩镇的措施:移易镇帅,分割藩镇地盘,把藩镇降为防御州、刺史州“直属京”,毁城隍、拆城防之具。

后周的改革和统一趋势:经济方面,实行恢复发展生产,鼓励农耕的政策。取消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罢营田;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检田定租;减少寺院。政治和军事方面,澄清吏治和进一步加强禁军。严惩贪暴不法法官;禁止地方军将干政;加强中央禁军,整肃军纪,淘汰老弱、吸收精锐。

第十五讲“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重点:宋初“防弊”之政。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1127年,政权南迁,定都临安,为南宋。

“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

(1)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即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从制度上保证藩镇割据局面不再出现。具体言之则包括“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几方面。

稍夺其权——稍,意为逐渐。逐渐夺取地方的各项权力,保证中央对诸州的控制。措施有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且地方禁军皆非常驻。(2)防弊之政的第二原则是分权,即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令其互相牵制,防止出现专擅现象。

中央政治机构设置注重分权的原则。总体来说是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在中央,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外,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又改变昔日宰相机构“事无不统”的状态,令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管财政,其中枢密院与宰相专掌文武大权,号为“二府”。三司长官三司使则号称“计相”。枢密院虽掌军政,但其权主要限于发令调遣,并不参与日常统辖;三衙握兵,但不能调遣军队,形成了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所谓“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按指禁军),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地方上,隋至唐前期的时候是二级制,地方设州——县二级。唐后期以来的三级制,采访使兼任节度使——道与方镇长官的合一——道与方镇合一,地方遂设方镇——州——县三级。宋朝的地方机构则实行虚三级制,即路……州——县,其特点有

1. 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

2. 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

3. 州可以不通过路,直接向中央奏事。

州县长官由京朝官兼摄,均带中央官衔。

同时有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与分权原则相适应。“官”、“职”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实际的职责和权力由“差遣”决定。这使得官员任用更为灵活,监督、激励手段更为丰富。

(3)防弊之制的第三原则是以文制武,崇文抑武。枢密院的长官均为文官。

(4)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

宋朝处理宗室问题的原则:

“赋以重禄,别无职业”;“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权”。对外戚也是“崇爵厚禄,不畀事权”

历史上地方二级、三级制的变化:

第十八讲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重点: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清朝汉化的比较;千户、百户制度打破了以前的民族部落形式,使得草原上原来的氏族逐渐分解,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这是漠北草原历史上一个阶段性变化,也使草原游牧国家的政治制度得以发展到新阶段。

1206年,蒙古族部落首领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国。1260年,长期经营汉地的忽必烈即位称汗,建元中统,是为元世祖。同时汗廷以外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四大汗国。大蒙古国不复存在。1368年,元朝国灭。

课本289页——197页

从大蒙古国开始,便排斥汉化,大蒙古国的思想根源作祟。大蒙古国的统治中心一直处于漠北草原,实行草原本位政策。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掠夺性剥削,使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长期无法恢复。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忽必烈虽行汉法而建元朝,但对“汉法”的推行并不彻底。如开科举、颁法典等等屡议不决。而大量蒙古旧制被保留下来。而且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较缓慢,其中大多数人则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原文明十分隔膜。

分析如下:

A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乃至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贫乏的蒙古统治者来说,汉文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药方。

B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以前从事比较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

C尽管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为元王朝和四大汗国,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长期难以做到完全从汉族地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

元朝政治的消极方面,专制皇权对于明清两代的影响(课件中论述的较为清楚了)。

第十九讲明代的政治与制度

重点:明制与宋制的异同的比较(分权思想);

宦官制度与汉、唐比较(见第六讲);

废除宰相制度,六部权力加强(与第五讲联系)。

明制与宋制的比较:

行政制度上:

明初沿袭元制

·中书省掌行政,为宰相机构,统领六部。

·大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构。

·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构。

·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明代中央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分权,目的是互相牵制,彼此制约,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从明初开始,已有意限制、削弱宰相权力,宰相多不满员,僚属也大为削减。同时扩充六部官制。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六

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在政务运行中,六

部除重大事务需要奏请皇帝批准外,日常事务可以自行处理。然而,六部权力也有过大现象,“今吏部之职,拟古宰相。而其黜陟之柄,有宰相所不及者。”

内阁与宰相的异同:

内阁职在“佐天子出令”,即以票拟之权,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这是同于古代宰相职权

的地方。但内阁不能统领监督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明制与宋制的比较还没比那

第二十讲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

重点:秦的统一与清的统一的比较。

第二十一讲专制文明之巅

重点:清朝是制度文明的颠峰,解决了很多前代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宦官问题、内务府、敬事房,地方行政问题等。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

1、尊君卑臣 4、军机处

2、秘密立储 5、内务府

3、奏折制度 6、督抚制度

相对于明,清朝皇帝的权威又有所加重,尊君卑臣的思想深入人心。

雍正即位后,宣布秘密立储决定。秘密立储的制度,摆脱了“嫡长”观念的束缚,排除

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皇位继承人,是皇权强化的表现。并且各皇

子均勤奋学习读书骑射,清朝各在位皇帝基本上都勤于政务,不像明朝很多皇帝一样殆政。

奏折制度是清朝的开创,康熙中叶,康熙皇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的批示,用朱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执行。雍正以后,奏折应用的范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了使用奏折的权力。奏折逐渐

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奏折具有密、速、详的特点。通过奏折制度,清代皇帝不仅能够

多渠道地了解下情,对官僚机构及官员个人的控制也大为强化。

在清代,内阁的权力被逐渐削弱。雍正时设立军机处,雍正有意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和

内阁的权力,是军机处的设置背景。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军机处完

全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始终是临时机构,也没有专职,军

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军机处是清代君主集权的最佳工具。

清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省——府——县三级。内地政区分为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

之长。每两省或三省设总督一名。“总督专重兵制,巡抚专重吏治”,督、抚权力相对集中,地方事权统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督抚例兼部院衔,表示他们是朝廷特派之部院大臣。督抚在清代一直没有本衙门的属官,这也不同于一般地方官,表明了督抚具有中央官和地方

官的双重属性。清朝的总督、巡抚虽然位高权重,但并未构成地方权力中心、造成地方尾大

不掉的局面。

清代设立内务府掌管皇帝家务,以大臣统领,革除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收宦官之权归入内务府,根绝了历史上的宦官之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