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_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_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_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_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邬 滋1,2

1

(暨南大学,广州 510632) 2

(广东商学院,广州 510320)

〔摘 要〕 文章系统考察了1993~2007年间中国产业集聚与创新活动的行业与地区分布格局,并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是部分产业与创新活动的重要集聚地;同时产业集聚的类型与产业生命周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我们对产业集聚与创新活动地区分布的认识,对于提高地区经济活动和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创新产出 产业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F062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9—07—30

引 言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推进作用,并逐步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对集聚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Marshall 的产业区位论,Marshall 认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并提出产业集聚的3个原因。自Marshall 之后,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理论,出现了3次产业集聚研究高潮:20世纪30年代,H oover (1937)首次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形成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集中在“产业区”或新“产业空间”领域(Scot ,t

1988),探讨当代生产空间组织的变迁问题,这是产业集

聚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是从新熊彼特主义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探讨产业集聚创新体系问题

(Lundval ,l 1992),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第三次高潮出现。

自从熊彼特(1912)发现了创新集群现象并提出了创新集群概念以来[7],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方面就已成为创新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或创新产出具有在时间或空间上成群出现的特征。巴顿讨论了企业群落与创新的关系,认为地理集聚的企业群落有利于创新

[8]

。最近一系列经济地理著作开始研究知

识外部性和集中化地理因素的关系与创新企业的集中化,强调经济主体之间相邻在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有力的结论是,创新远不是分散和随机分布的,而是趋于在某些地区、省市或城镇的地理集群,一些地理区域的创新远比其他地区更显著。本文结合较长时期的时间序列,对中国制造业与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旨在说明我国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如何,进而生产行为的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地理耦合机制。

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近年来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成为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该研究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找到合适方法来客观而准确地衡量产业的集中程度。现有文献采用了大量的衡量总体产业地理集中的系数,包

括赫芬代尔系数(Her findahl ),赫希曼-赫芬代尔系数

(Herschman -Her findahl ),信息熵(Entropy index ),锡尔

系数(Theil index )以及基尼系数(G ini C oefficient )等。其中,基尼系数将某产业分布与其他产业做了对比,而上述其他系数多数测量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与其他经济活动相对比,因而基尼系数(G ini C oefficient )是使用最广泛的系数之一。但E llision 和G laeser (1997)指出基尼系数存在失真的问题,基尼系数大于零并不一定表明有集群现象存在,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在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地理区域大小的差异而造成跨产业比较上的误差,因此在表示产业的集聚程度时往往含有虚假的成分。为了解决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 llision 和G laeser (1997)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index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来测定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假设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内有N 个企业,且将该经济体划分为M 个地理区域,这N 个企业分布于M 个区域之中。E llision 和

G laeser 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Y ≡

G-(1-∑

i

x 2i )H

(1-∑

i

x 2i )

(1-H )

∑M

i =1

(s i -x i )2

-(1-

∑M

i =1

x 2i )

∑N

j =1

z 2j (1-

i

x 2i )(1-∑N

j =1

z 2j )

期中,s i表示i区域某产业就业人数占该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x i表示i区域全部就业人数占经济体就业总数的比重。赫芬达尔指数(Her findahlIndex)H =∑z2j(j=1,2……N)表示该产业中以就业人数为标准计算的企业规模分布。EG指数是利用其在上下限区间的相对位置来判断集聚程度的高低,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需要说明的是,E llision 和G laeser(1997)在确定赫芬达尔指数时,根据政府公布的制造业人口普查数据对企业规模进行分类,而中国并没有发布企业员工人数分布的详细统计数据,因此在确定赫芬达尔指数时,无法沿用E llision和G laeser的办法。本文通过《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赫芬达尔指数进行了大致测算,由此确定的赫芬达尔指数不可能像E llision和G laeser那样精确,但这并不妨碍对产业集聚程度的评估和比较。

鉴于E llision和G laeser建立的地理集中指数的优越性,本文将采用该指数来测定中国制造业1993~2007年间28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同时借用市场集中度CR n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了28个行业年平均从业人员数排名前6位的省市所占的市场份额。EG指数和CR n指标的综合运用将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考察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空间分布现状。其中,产业空间集聚EG指数是从行业角度来衡量制造产业的集聚水平;市场集中度CR n指标则是从空间角度来衡量制造产业的集聚水平,反映的是制造产业市场竞争和垄断情况。

2 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211 产业集聚程度与分析

应用E llision和G laeser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计算了中国28个制造行业14年间的地理集中指数(表1);借鉴市场集中度CRn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了28个制造行业年平均从业人员数排名前6位的省市所占的市场份额之和CR6(表1),并统计了2007年6省市集中度中上榜的省市名称、次数及主要集聚产业(表2)。综合表1、表2,产业集聚呈现较明显的特征:

(1)在1993~2007年时间跨度中,绝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已有很大的提高。表1显示EG指数的平均水平从1993年的010149提高到2007年的010614;CR6的均值从1993年的0147已提高到2007年的0166。1992年之前,各地区条块分割较严重,产业区域集中现象不明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迅速发展,1997年之后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极大地提高;随着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2003年后制造业地理集中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趋势。

(2)观察2007年的EG指数发现,集聚度高的行业集中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E llision和G laeser将EG指数分为3个区间:第一个区间为EG<0102,表示该产业不存在区域集聚现象;第二个区间为0102≤EG≤0105,表示该产业在区域分布相对较为均匀;第三个区间为EG>0105,表示该产业在区域分布的集聚程度较高。按照这一标准,在28个制造行业中,有15个行业高于0105,且主要集中在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指数最高(011232),也是在本文所统计的中个年份中一直居榜首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是集聚程度较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的EG指数也较高,其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更达到011125。由表2可知,这些产业分布的省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和上海等地。

(3)2007年的EG指数显示,集聚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地方垄断特征(即地方保护)的产业。依照E llision和G laeser将EG指数分的3个区间,在29个制造行业中,有12个行业介于0102到0105之间,2个行业低于0102,且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地方垄断特征(即地方保护)的产业。最分散的行业依次为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医药、烟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被列为保护程度最强的十大产业,地方保护可能造成了这些产业的分散布局。另一些产业是典型的资料型产业,接近资源投入是首要区位要求,如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由表3可知,这些行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和河南,而云南、贵州、安徽、吉林、黑龙江、山西和辽宁也是重要集聚地。

(4)由表2制造行业地区分布情况看,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的上榜次数远远高于其它省市,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河北、福建、上海、河南则是制造业集聚的第二个层次;其它的上榜省市属于第三个层次。除上榜的20个省市外,全国还有11个省市榜上无名,大多属于西部边远地区。将表1与表2结合起来,则很容易判断无论是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都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远远高于其它地区。

表1 EG指数与CR6指数

EG指数CR6指数

199319982003200719932007农副食品加工业01009701014301028201031201390158食品制造业01007401006201014301060301420155饮料制造业0100930100630101320106080140146烟草制品业01012701007401012601043601470157纺织业01022901033201048401075101470175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101620102410105920108630162018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102320105520178130108550163018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1009801014601023201049701310155家具制造业0101610103370105760107220151018造纸及纸制品业01006101008301013801042601360167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01015301008101036301065301350167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101320101940109110111250173018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10421010416010509010494016015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1009601006401011301021501380152医药制造业01007601005301016401033801420148化学纤维制造业01007401008101031201062101580173橡胶制品业01009401012101032101067901510175塑料制品业010144010214010235010281015801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100590100910101860101980159015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10112010112010223010366014015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1023901023101032401041601350144金属制品业01005501007201014201014701570178普通机械制造业01008101019101045301065301370169专用设备制造业01016301019401015601026014201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1017401019301026401033601360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10154010208010392010873014601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10560106910108320112320149018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1011201019201032701086501470179均值01014901019801059101061401470166

表2 28个制造行业地区分布排行榜

省市名称上榜

次数

主要集聚产业

山东29农副食品,食品制造,饮料,烟草,纺织业,服装鞋帽,皮革毛皮,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印刷业,文教体育,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品,医药,化纤,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江苏26农副食品,饮料,纺织业,服装鞋帽,皮革毛皮,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印刷业,文教体育,化学原料制品,医药,化纤,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续 表

省市

名称上榜次数

主要集聚产业

广东26

农副食品,食品制造,饮料,纺织业,服装鞋帽,皮革毛皮,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印刷业,文教体育,化学原料制品,医药,化纤,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浙江23

农副食品,食品制造,饮料,纺织业,服装鞋帽,皮革毛皮,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印刷业,文教体育,医药,化纤,橡胶,塑料,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河北15

农副食品,食品制造,饮料,纺织业,皮革毛皮,木材加工,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品,医药,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金属制品,普通机械

福建

13

服装鞋帽,皮革毛皮,家具制造,造纸,文教体育,化纤,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上海12

服装鞋帽,家具制造,印刷业,文教体育,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河南12农副食品,食品制造,饮料,烟草,纺织业,造纸,化学原料制品,医药,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专用设备湖南3烟草,化学原料制品,有色金属四川3食品制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北京1印刷业

山西2石油加工,黑色金属辽宁2石油加工,黑色金属湖北1交通运输设备云南1烟草贵州1烟草安徽1烟草吉林1木材加工甘肃1石油加工黑龙江

1

石油加工

212 创新集聚的测度与分析

在评估创新产出时,专利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虽然这一指标的广泛应用也受到了质疑,如有人认为并不是每项专利都是创新,某些行业的创新是很少申请专利的,而且专利之间经济效益的差别也很大。但相对于其他指标而言,专利在衡量创新产出方面具有3个明显优势[5]:(1)专利统计数据是可获得的;(2)专利的内涵界定与创新密切相关;(3)专利授权标准是客观的、变化缓慢的。因此G riliches (1990)[5]认为,虽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限制,但专利数据仍是研究技术变革的独特资源。Acs et al (1989)[6]也证明在衡量创新产出时,专利指标虽称不上完美,但却是相当可靠的,因为专利与创新活动一样,都随着R&D 、科技人员等知识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研究创新活动时使用专利数据是合理的。

据此,本文套用市场集中度指标CR n 测算了我国制造业1993~2007年间3种专利申请受理数与授权数的

CR 6(表3)以及CR 6中上榜省市与次数(表4),以说明

我国制造业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格局。综合表3、表4,创新产出呈现较明显特征:

(1)在1993~2007年14年间,我国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专利申请与授权有向少数几个省区集中的趋势。表3显示,专利申请数6个省份占全国专利申请总数的比例已由1993年的43%上升到2007年的

66%;同样,专利授权数所占比例也由1993年的45%提

高到2007年的64%。创新的地理集聚程度大大提高。

(2)由表4可以看出,创新产出的地理分布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东南部沿海省际区域,且区域间创新能力差距巨大,其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及北京的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远远高于其它省份,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只占到全国专利总数的4113%。创新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强、弱极化现象,省际间创新产出的集中度差异意味着报酬递增有空间限制。

(3)1993~2007年14年间,创新在领先的省际区域之中显著地变化,各省区域的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动态的空间现象。1993年处于第一层级的省际区域是北京、山东、江苏及辽宁,第二层级的省际区域是浙江、广东和四川;2007年处于第一层级的是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及北京,第二层级的只有四川,且与第一层级差距巨大。综上可以看到,区域创新能力呈现明显梯度演变性,大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梯度提高趋势。

表3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与授权数的CR6

1993199720032007申请受理数0143015201550166 申请发明0141014401520162 申请实用新型014014301490156 申请外观设计0158016901680177专利授权数0145015401580164 授权发明0149015301520155 授权实用新型0143014301440156 授权外观设计0163016801740178

表4 CR6中上榜省市及次数

1993199720032007北京(8)北京(8)广东(8)广东(8)

山东(8)江苏(8)江苏(8)江苏(8)

江苏(8)广东(7)上海(7)上海(8)

辽宁(6)浙江(6)浙江(7)浙江(8)

浙江(5)山东(6)北京(6)山东(8)

广东(4)辽宁(5)山东(5北京(6)

四川(4)上海(2)辽宁(3)四川(2)

上海(2)福建(2)福建(2)

湖南(2)河北(2)天津(1)

陕西(1)湖南(1)四川(1)

四川(1)

3 结论与启示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区域集聚性与生产活动的区域集聚性具有一致性,无论是制造行业的地区分布,还是创新产出的地区分布,都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及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空间集聚进一步促进了地区范围内的学习和知识交流,放大了创新活动的知识溢出效应;而创新活动在某一地区的集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机会,改善了当地创新的地理环境,创新的规模报酬递增激发了创新在局部范围内的累积效应,从而大大推动了创新活动和部分产业(如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

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制造行业集聚的中心主要有两大类,(1)新兴产业集聚地,主要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这类产业的集聚最初是由创新发明的新产品引导,当知识含量越高,集聚地形成的偶然性因素也越大[9],之后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会进一步强化集聚,进而形成显著的地理集中区域。在这一时期,企业工艺创新的重要性逐渐显露,产品创新的速度开始下降,渐近性创新替代了根本性创新,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进一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与扩散,促进了集聚区内各主体之间的交流,社会网络、技术网络以及各交易网络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知识共享。(2)集聚中心是成熟型产业集聚地,主要是符合我国资源特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这类集聚中心,其产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进行标准化生产,此时,劳动力、土地成本、贸易成本、市场准入等影响预期利润的因素是厂商选址的关键[9]。这一时期,工艺技术的改造成为创新的重点,集群企业利用特有的技术使小批量生产同大量生产方式共存,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设计、供应、营销等环节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组织上的创新。

参 考 文 献

1.Marshall.l Alfred.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61:32~39

2.E llis on G.G laeser E,G 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s U. S.manu 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2 nal of P olitical Economy,1997,(105):889~927

3.Audretsch D. B.Feldman M.Innovative clusters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 1996,(11)

4.William G.Shepherd.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2 ganization:Analysis Markets P olicies(4thedition)[M].Pren2 tice Hall,inc.1997

5.G riliches.z.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

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0,28(12): 1661~1707

6.Z.JAcs. D.B Audretsch.Patents as a measure of innovative activity[J].K yklos,1989,42(2):171~180

7.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K.J.巴顿[英].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梁琦.产业集聚论[M]

10.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 2003,(3):117~121

11.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2)

1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

作者简介 邬滋,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提要: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然而,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企业(项目)集中布局。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的企业、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发展,这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群协调效应,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3、资源集约利用。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4、功能集合构建。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首先,管理体制不顺。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没有决策权,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良好的自信心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催化剂 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为中国地理学理论和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场所,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新阵地”。由此可见,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和经济规律,寻找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布局和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和合理开发自然潜力。因此,地理教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常见报端披露一些当代学生因心理脆弱缺乏自信,或承受力不强、应变能力太差而演绎出一幕幕悲剧,其结果的惨痛令多少至爱亲朋心碎。青少年时期是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时期,其不成熟性表现在多方面,他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差,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给予正确引导,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才会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动机是形成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对于学生而言,社会和家庭能促使其产生适应性学习的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会导致他们形成发展性的学习需求,而教学过程中的适当诱导,教师给予学生的

充分肯定、激励的目光和语言都能使其产生自信和过程性学习的欲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过程性需要才真正地激发和维持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欲望。学生处于最佳动机状态,就能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活动,并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有所创新并富有成效。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以强化思维动机,培养创造意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意义,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证实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和激发创新的动机。 二、精心设计教学,为创新教育提供载体 要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各种能力的提高。新课标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样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精心设计教学,为创新教育提供载体是前提。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师在地理教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龚佩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浙江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而且可以看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没有适应这种世界性的变化,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去分析浙江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索取得的成就及原因。从理论上分析其内部的问题,并在这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产业发展 产业集群 分工理论 1.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1.1定义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20)。他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即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从而可以导致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后的韦伯(1929)把区位因素归结为区域因素、集聚因素。而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即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内生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和收益递增这些内生因素分析产业集群的问题。之后的克鲁格曼则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理论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技术型外部性”和“经济型外部性”的观点来进一步进行解释。而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从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一定区域产业集聚的产生原因。代表人物为威廉姆森(1975),他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征高低程度不同,与其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提出了产业集群是企业间分工基础上的互补性活动和资源的相互依赖。 1.2 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 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首先是交易成本优势。一方面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减少了资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 质- “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素质创新意识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直是前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探讨了具体的作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1.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2.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3.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二、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为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集群集聚、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二)发展目标。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1.总量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达到800亿元,增长17%。 2.集聚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3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2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2个,超1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 3.晋级争先。X市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四星级,X县、X县、X县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二星级;X市产业集聚区和纺织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一星级;X新型制造业、X煤化工专业园区力争晋升省级产业集聚区。

4.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左右,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5.吸纳就业。全部从业人员超过23—24万人,新增1—2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突出发展优势产品。实施优势产品升级工程,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升级,着力在高强钢、智能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材料、食品医药、高档陶瓷、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医疗康复设备等领域开发一批升级换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摸底调查,全力做好要素协调保障,支持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全面提升投产项目达产率,促进新的有效产能释放。 2.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拥有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区,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小的技术劳动复合型产业,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集群。支持基础较好、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实施意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濮政[2015]45号 【发布部门】濮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7.16 【实施日期】2015.07.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濮政〔2015〕4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7月16日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市工业强市的主战场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 产业集聚区建设承载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牵动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关联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推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自省委、省政府作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市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经济新的增长极。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进入了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抢抓产业转移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坚定不移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濮阳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对接,坚持高点定位,优化调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 --集群培育。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优化产业链条,完善关联配套,彰显规模效应,培育特色鲜明的“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平台建设。注重完善功能,高水平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提升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为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节约集约。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产出效益,探索建立集约、绿色、环保、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

浙江产业集聚

宁波工程学院 社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题目: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 告 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113班 调研组成员及学号: 胡赛飞 11408070309 周雨琪 11408070313 李芳萍 11408070314 杨凌 11408070334 指导教师:聂红隆 定稿日期: 2014年9月1日

调研报告概要 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通过调研了解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浙江产业集聚所在的问题并提出好的解决措施。根据现有集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突破集群展的现有瓶颈,逐步培育区域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要注重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二是要注重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这两方面的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区域创新制度的建设、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政府的支持。 2014年暑假(8月份) 浙江省宁波市周边地区的企业 文献搜集,现场调研,网络搜索

正文 一.调查资料 (一)浙江省年产值过千亿的5个聚集产业 产业名称产值 纺织业51个区块,年产值2950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年产值1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年产值140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年产值113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年产值1120亿元 (二)浙江省各是产业集群总数及产值 城市集群数量(个)产值(亿元)杭州1243380 宁波772500 温州731735 绍兴582647 嘉兴351540 台州671680 丽水25136 湖州30680 金华771310

(三)浙江省规划中的十四个省级集聚区主要集聚区特性介绍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大江东位于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位,包括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前进工业园区,是杭州的"浦东",是萧山乃至杭州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模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杭州科创产业集聚区定位于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区、以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生活服务业区,强调生产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科技制高点、新的生态体制示范点,力争成为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和亮点。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理优势明显。其中杭州湾新区将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宁波市北部的经济中心。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瓯江口要成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开放门户、浙江省临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温州大都市的滨海城市的拓展区。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发表时间:2018-11-23T11:51:47.6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2期作者:孙赛华[导读] 老师在讲述初中地理知识时,需要注重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八中学068250 摘要: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进步,那么创新将是赖以发展的核心内容。老师在给学生教授初中地理知识的课程时,往往只注重教授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忽略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这方面的意识不足。将新课标的改革内容作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以新形势为当下背景,讨论如何增强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并且解决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创新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创新能力培养建议 创新是一个国家能够发达的重要条件以及核心方向,这个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各国经济实力飞速增长以及社会中存在的激烈的竞争形势,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国家、社会甚至个人的成功,都有着创新因素的影响,也奠定了创新的地位基础。在这个被知识包围的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让你在这个有着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站稳脚跟。所以,地理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注重增加孩子们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意识,让孩子们在创新方面有自主性,增加他们的创新兴趣,让他们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并且可以将其灵活应用。 一、采用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初中地理知识时,如果采取的教学内容不新颖、无味,这会大大降低学生们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欲望。所以,若是老师的讲课生动有趣、内容新颖吸引人,学生们对学习这些知识自然有了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自然就上升了,效果自然增加了。但是,教师怎样才能实现出这样的教学成效的呢?有些人认为,在讲课前,老师需要认真备课,准备讲课内容。在备课这个环节中,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构建,在知识结构里,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知识库,将知识一环一环连接起来,方便学生们思维模式的完整建立。另外,需要改进授课方式,不能只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比如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气氛。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通过地理学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合理运用地理图册。地理图册的功能就是让人们可以直接看出某处所包含的地理事物和规律。同时他就相当于地理知识的一种语言并且也是第一种。如果能合理地运用地理图册,学生们就能更好地学到相应的地理知识,同时,同学们对事物的洞察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比如,同学们可以阅读并学习一本关于地理知识的书,通过中国地图上所画地方的地理特征,比如颜色等,通过自己的思考、推断、总结,找出该地的根本特征、类别以及内外的关系。这在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我国地型的了解程度,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联系能力。 2.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地球上所存在的一切都是有联系的。温度、地域、江河、工业、能源等,他们之间都是有某种联系的,互相约束或是互相作用。不管怎么说,它具有综合性质。老师在给学生们授课时,要多用对比的手法,适度地将地理知识整理、综合,给同学们多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信息以及现实生产情况的内容。例如比较下江和海的特征、温度与气候的特征,找出他们自己的区别与联系,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概念知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探究、对比以及综合的能力。 三、将多媒体融入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都是通过口头讲以及板书的形式给学生授课,这导致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无法有效提升。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老师可以将多媒体融入到课题中,在讲课时需要用到图形展示时,就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用鼠标移动点击要讲的内容,让他们看得更直观。也可采用动画方式,让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将采用直观与理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地理图册,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多媒体教学方式,许多地理事物可以立体化地展示给同学,加深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构建有关地理知识的空间概念。 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方式中,一些教师因为自身思维能力不足,从而忽视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同学们依照传统的方法跟着老师学习,这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固定化,思维模式大致相同,没有创新力。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人才就不符合新时代国家与社会的人才要求。所以,在进行新课标改革情况下,老师不能压制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学生有了新的思维和思想,老师应该摒除旧思想,鼓励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老师在讲述初中地理知识时,需要注重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根据材料情况进行教学,根据学生们的自身情况,给予适当的读书的教学方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力度地挖掘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讲述这些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时,老师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最大程度地激励和确保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升,通过完善教育制度,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点的创新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建青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 [2]叶存香探讨地理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3]高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2,(04)。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入手,对中国农业集聚格局的具体机制进行了分析。 标签: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机制 前言:现阶段我国农业地理整体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扩大,专业化与多样化程度逐渐增强,呈现跨区域增长的态势。虽然大宗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过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却很高。对我国农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出具有生产潜力的具体区位,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 (一)农业重心发生转移 近30年来我国农业中心主要处于我国偏东南方向,农业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1]。然而近年来农业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近年来麻类以及谷物等农作物的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我国农业重心向西南方向整体迁移。从农业中心迁移速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重心向西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向南移动速度相对较快,且农业重心迁移大多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前。 (二)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由于农作物市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相邻省区农业地理集聚现象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近年来农业地理集聚总体上呈现着递减趋势。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我国整体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增大的背景下,各个行政区划内为了追求农业生产的利润,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导致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三)具体农作物的发生地理迁移 随着我国自然气候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时各区域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因此具体农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逐渐发生着迁移。例如蔬菜、茶叶向西迁移,而棉类种植持续性向西北迁移,烟叶种植持续向西南迁移等。虽然我国农业从整体看地理集聚情况并不明显,但对农作物进行细分后可以发现具体农作物呈现地理连片迁移状态。 (四)龙头企业集聚格局

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概况

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 概况 1.1历史沿革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下有三个园区,其中江东工业园区从2001年开始筹建,前进工业园区从2002年开始筹建,临江工业园区从2003年开始筹建,2006年三个园区经批复正式成立。 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大江东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大江东撤镇设街,采取城街合一、以城带街的运行模式,江东新城、临江新城正式挂牌。 2010年9月21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浙政发〔2010〕45号),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正式确立。 2011年9月9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经省编委批复设立,2012年10月18日正式挂牌。 2013年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的意见》(市委〔2013〕17号),提出了要坚持以统为主、统分结合,尽早将大江东管理体制调整到位,实现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内依法独立行使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大江东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大江东管理体制。 2014年8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体制调整大会,并下发《关于印发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体制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发〔2014〕45)号,明确大江东党工委、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大江东区域贯彻执行省市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对大江东区域统一履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管理职能。 1.2体制机制 1.2.1统计管理体制 为全面反映萧山区、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大江东的

经济社会数据由大江东管委会统计汇总后,纳入萧山区反映,其中前进功能区块的经济数据同步纳入杭州经济开发区反映。 1.2.2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 大江东区域的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由大江东管委会组织编制和实施。区域内原有社会事业资产移交大江东管委会,由大江东管委会统一负责区域内社会事业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大江东管委会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部分社会事务委托萧山区管理,具体由双方协商确定。 在大江东区域率先实现基本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教育等公共服务与主城区一体化。大江东区域内城乡养老保险及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障纳入市级统筹,各项标准与主城区并轨。大江东区域的市外户口迁入(包括积分落户)与主城区政策统一,本地户口迁入到主城区的,执行主城区统一的户口迁移政策。加快推进大江东区域与主城区实行高中段(含职高)招生一体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在大江东区域设立新校,加快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2.3行政审批管理体制 按照依法、创新、效率的原则和办事不出大江东的要求,充分赋予大江东管委会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管理各项职能和审批权限。 在大江东区域投资建设项目的所有审批事项,依法赋予大江东管委会或相关派出机构与杭州市相同的管理职能和审批权限,由杭州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全部委托或授权大江东管委会和相关派出机构行使。 涉及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的,由杭州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全部委托大江东管委会或相关派出机构行使;无法委托的,采取专用章的办法解决。具体方案由大江东管委会提出,报市编委办、审管办、法制办审核通过后实施。 1.2.4开发建设管理体制 1.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建 大江东区域实行统一开发建设。所有城市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和配套公建,由大江东管委会制定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建设,按属地原则实施统一管理。 2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2018届广西桂梧高中高三11月第四次联考)下图为广州软件产业创业企业区位选择下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缝隙市场指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第一代创业企业初始发展的显著优势是 A.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B.国有企业技术和人才的释放 C.临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D.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条件好 2.第二代创业企业开辟缝隙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创新能力B.增加产品种类C.避免趋同竞争D.提高品牌知名度 (2018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北部,其无烟煤、湖盐等的储量居全省第一位。2006年,位于江苏的K化工公司把整个靛蓝生产线搬到阿拉善,目前该公司主要生产还原靛蓝系列产品,为全球提供60%以上的优质还原靛蓝。近几年,围绕K化工公司“盐”的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从“原盐—金属钠—靛蓝”到“金属钠—甲醇钠”,盐原料被吃干榨净。据此完成下题。 3.K化工公司靛蓝生产线由江苏迁至阿拉善会 A.降低产品的运费B.增加原料的运费C.增加劳动力成本D.提高产品竞争力 4.相关企业在K化工公司周围集聚可以 A.降低市场营销成本 B.加快产品的更新C.扩大靛蓝消费市场D.提高产品创新力 下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甲乙 5.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市场广阔B.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气候优越 C.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交通便利D.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接近城区 6.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特点是 A.龙江发展家具制造业,木材资源丰富 B.勒流位于五地中心,是当地产业的核心区 C.各产业分布在各镇,不利于家具业的长远发展 D.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2018届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完成首飞任务,意味着中国已跻身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制造大型客机的行列中。读下图,回答下题。 7.我国C919大飞机制造体现了 A.工业分散与产品联系B.工业集聚与信息联系 C.工业分散与信息联系D.工业集聚与空间联系 8.我国大型飞机的制造与欧美合作,有利于我国 A.扩大国际市场B.引进先进技术C.降低运输成本D.扩大生产能力 (2018年3月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国肉鸡行业集中度高,几乎全部采用合同制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整个肉鸡产业链以屠宰加工环节为“利润中心”。下图为美国肉鸡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和扩区方案的主要内容

附件2 产业集聚区布局完善和规模调整方案的 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 为切实做好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规模调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为集聚区发展创造良好用地条件,现将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和规模调整方案的有关要求及主要内容明确如下。 一、有关要求 1. 产业集聚区用地规模增加的,其发展区、控制区内审批用地量一般须超过其面积的1/3,否则,原则上不允许增加规模。 2. 集聚区规模的增加要适度,要与土地规划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适应,增量规模的50%至少不能低于1/3的用地应有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增减挂钩保障用地的控制区,其拆旧区必须落实到相关乡级土地规划图上。 3. 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大面积非城镇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已批准的增减挂钩项目用地所占用的规划指标可扣除出去,调剂到其他地方,继续作为规划指标布局使用;集聚区内的村庄等现状建设用地不再覆盖规划指标,但应计入集聚区总规模,以避免规划指标、现状建设用地和挂钩周转指标的叠加,实现指标的高效使用。 4. 产业集聚区布局或规模调整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二调”成果对接工作同步进行,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图入库,实现无缝衔接。涉及报国务院审批8个市中心城

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予调整。 5. 调整方案对接的时间安排:3月17日—23日,各产业集聚区按有关要求形成调整方案;3月25日—31日,省国土资源厅按要求分批次对产业集聚区布局完善和规模调整方案进行对接审查。 二、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 1. 产业集聚区用地基本状况,包括建成区、发展区和控制区面积,已使用土地面积(含已上报的违法用地面积),调整的主要原因。 2. 扩区的总规模,扩大发展区或控制区的各自规模,调整后的“三区”面积;所需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解决办法;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如涉及调整到何处。 3. 集聚区中扣除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增减挂钩建新区、高压走廊等大面积难以利用土地的情况及各自面积。 4. 规模增加是否涉及省辖市中心城区(报国务院审批的郑州等8个省辖市除外)或县城(县级市市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等。 5. 通过增减挂钩方式保障用地的控制区,其相应的拆旧区具体位置和面积。 6. 调整前后的中心城区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对于只调整规划布局、不涉及增加规模的,应说明调整的原因和区位,调整前后“三区”规模结构是否有增减,调整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并附调整前后的中心城区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经济地理(3)—集聚分析

第三讲 产业集聚分析 1 主要讨论的问题 传统产业集聚理论与产业集聚的机制 产业联系:产业链,生产系统 企业对集聚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竞争优势 2 一、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产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产业集聚的形成方式: 自发形成: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较成功 政府促成: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设备大量闲置 3 传统产业集聚经济理论回顾 韦伯的集聚理论:集聚因素 特殊集聚因素: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矿藏等 一般集聚因素:集聚效益,节约生产成本 专门的机器修理厂与制造厂为工厂服务 专门的劳动力市场为工厂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 工厂享有购买原料方面的便利 公用设施和道路的便利 4 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50年代提出;1966年保德威尔(Boudeville)应用于产业区位分析 基本内涵 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增长极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propulsive unit),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嵌入推动性工业,形成产业集聚,产生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5 有关增长极的解释: 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 增长极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中心,其特点是在一个时期内比区域内其他地区有更高的就业增长率 6 问题 “飞地”型增长极:推动性工业的地方化,增长的乘数效应发生在区外 “空吸泵”:贫富分化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4418076.html,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 作者: 来源:《硅谷》2011年第15期 2003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 流,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长江三角洲“金南翼”,充分发挥环杭州湾地区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先导作用的战略决策,使环杭州湾地区真正成为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聚集区,成为长江三角洲极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群。 环杭州湾地区(以下简称杭州湾)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六个设区市城市,陆域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的43.8%,占长江三角洲十五城市土地面积的45.3%;,杭州湾地区常住人口2436万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占全省的53.0%,占长三角29.6%;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 50.87%,比全国平均高出三分之一以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杭州湾六市均进入了50个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区域的萧山、绍兴、鄞州、慈溪、余杭、余姚、海宁、嘉善、桐乡、上虞、平湖、海盐、嵊泗等13个县市均列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百强。杭州湾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 杭州湾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经济总量大,发展水平高。2003年 杭州湾六市生产总值合计达6466.7亿元,占浙江省11个市GDP汇总数的64.9%;占长三角十五城市GDP比重接近30%,所占份额比1978年的15.7%增加约14个百分点,同期长三角北 翼江苏沿江八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下同)所占份额提高约9个百分点,杭州湾增加份额明显大于江苏八市。人均GDP高出全省四分之一,是全国平均 水平的3倍。 杭州湾各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环杭州湾各市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名列全国前茅。197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0%,与浙江省原有经济基础比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较快的浙西南地区平均速度相当,比全国平均速度9.4%高出4.6个百分点,也高于长三角十五城市11.7%的平均增长率,其中比上海的9.7%高4.3个百分点,比长三角江苏八市的12.7%高出1.3个百分点。 目前环杭州湾沿岸各市县已拥有一大批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如嘉善木业、海宁皮革经编、萧绍平原的化纤纺织,直到慈溪家电、嵊州领带、余姚塑料和宁波服装。这些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了强势地位。以化纤产业群为例,在全国同行业销售收入前30名企业中,集聚于杭州湾区域的就有8家,使这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带之一。发达的化纤产业群又为杭州湾沿岸的纺织业提供了强大的上游产业链,仅绍兴一个县,纺织面料就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