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

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范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

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

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

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

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

第二节

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

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

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

2.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什么来进行的?这种研究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迪?

答:(1)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着对语言神话的研究和为了正确地传承宗教经典语言所作的详尽分析和研究这两方面来进行的,其中,第二个方面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波尼尼语法》是古代印度人在前语言状态下语言研究的最大成果,就是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对梵文所作的经典语法分析。他注重分析词的形态,特别是构词规则,很少涉及语法。对现代人而言,古印度语言学的一系列语音语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波尼尼等古印度语法学家的分析方法、研究精神及其关注范围等对现代语言学研究都是有所启迪的。

3.对古代西方人在宗教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你有什么看法?

答:古代西方人在宗教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反映出古代西方人对语言的认识和猜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是怎么学会说话的、谁给事物命名的、人类语言为什么由一种变多种、语言具有魔力吗以及最古老的语言是什么这五个方面,其中许多看法也是饶有趣味的。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认识显而易见带有自己时代的认识特点和局限性。

第三节

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如何产生的?其主要功绩是什么?

答: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古代印度语言研究基础之上的。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蓬勃发展了,首先是在约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进行的梵语语法研究。其后,陆续有十多种语法派别,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波尼尼语法著作的烙印。后来到十八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开始大量接触到古印度学者的语法研究成果。

主要功绩: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研究成果是语言类型的建立和普系数的发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影响最大的是施莱歇尔,代表作《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他根据语言的共有特点而将其分为不同的语族,并用普系树形图来表示语言的历史渊源和体系。

2.谈谈结构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流派。

答:结构代表人物是索绪尔。索绪尔是结构语言学的鼻祖,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做出来重大贡献。索绪尔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共时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区别开来。

其学术流派有:

(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索绪尔

(2)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马泰修斯

(3)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

(4)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

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和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

答:创始人是乔姆斯基。主要学术观点是: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批判了结构主义,他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转换的结果,并力图用形式化的手段构建这种转换过程,其影响一直延伸到21世纪。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研究为目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都服从这个目的,同时又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他学科,如计算机学科、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做出贡献。

4.现代语言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形式化倾向?

答:(1)计算机文化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将语言数理化以顺利完成人机对话;

(2)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的结果,故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3)索绪尔对语言是形式而非实体,是符号系统的认识,为语言研究的形式化提供了可能性。

第四节

一. 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哪些学科?

答:通过语言学对周边学科的影响这节的学习,可以看出,语言学不是孤立的,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语言学语文学、本体语言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语言学中的音位与文学理论中的原型

2.语言学与哲学:每一个语言学的发展潮流和动向的背后都有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

3.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语言学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4.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目前计算机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依照人的语言设计适合计算机的智能语言.

二. 从自己生活中发现语言作用与社会现实的事例.

答:生活中的计算机的使用,用自然语进行人机对话,同时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思想,行为,识别与理解,完成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减轻或代替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还有利用语言还可以帮助失语症患者,也可以帮助警察破案等等. 第五节

一.谈谈语义研究的重要性

答: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只在语法和词汇学中有限的研究语义现象,在较大范围里展开对语义的本质结构,形式化问题的研究,小到义素分析,词义分析大到,话语意义的研究,句子分析,都为语言学家所重视,同时对于古代文献书中的词语的诠释和注疏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语言研究的对象为什么有扩大的趋势?谈谈你对这个事实的理解

答:因为语言远比过去人们想象的复杂,像过去那样单学科作战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只有将语言放在自身存在活动的框架下研究时才是有意义的,也才能获得价值和成果.

三.语言研究的目的为什会由描写发展到构建?

答:当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后,在本体语言的长足发展之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自然语言的描写,而是发展到在大规模占有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人们了解的语言规律来构建自然语言. 四.众多与语言相关的学科加入到语言研究中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语言的学科性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符号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有先天的联系,因而语言学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待于与这些学科协同作战。

五.试举例说明语言学研究成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答:语言政策的制定,人类信息处理识别,传输与存储都离不开语言研究及语言学研究成果,小到文字的输入大到资料的编目,产品的编号,人名的排序,都运用并等待着语言研究的新成果。

第二章

第一节

一.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人类有哪些认识?

答:有声语言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开始的,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晚期智人之前猿人已经有了比黑猩猩复杂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的发展,这些声音也逐渐的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规则组成语流,于是形成了真正的语言。

二.推向一下,巴黎语言学会为什么一度拒绝接受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提案?

答:因为语言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三.对于人类语言起源这个千古之谜,你有什么想法?

关于语言的起源问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假说主要有:摹声说,感

叹说,劳动叫喊说,社会契约说,手势说等在这些学说中我比较能接受劳动叫喊说(具体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第二节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

答:语言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上有两种意义:

①是指人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中所包含的语言的材料,词汇以及这些材料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种语言概念,被称之为狭义的语言概念。

②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称之为言语。

2.人类预言过程都包括哪些因素?

答:人类的语言交际通常分为两个过程:说些过程和听读过程

言语交际的整个交际过程是:人——听写者(言语主体)——言语动机——言语内容——内容筛选——说写角度——说写行为——话语——听读行为——听读内容——听读角度——内容筛选——听读动机——听读人(言语对象)——人

说写者,听读者和言语环境制约着人类言语交际。

3.怎样理解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试举例说明。答:言语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它包括内容和形式,即所指和能指,人们语音形式就是言语的载体,所以,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就是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和社会性质。首先,它的心理性质,就是语音在人脑中首先

产生的音响效果,语音是从人脑中的心理音响开始的,如在发出‘人’这个音时,首先在发出者脑海里形成‘ren’这个音响效果在发出者发出,听话人听到语音后首先在大脑中反映出这个‘ren’的印象。这就是言语的心理属性。其次,言语的物理属性是指发音器官,包括肺,共鸣腔(口腔,鼻腔,和咽腔)以及喉头和声带。当大脑发出命令‘ren’的时候,喉头和声带振动发声,肺部提供动力,然后通过口腔发声。第三是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是声音的高低,音强是声音的大小和强弱,音长是声音的长短,音色也叫音质。比如发‘ren’这个音和发‘fen’这个音需要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不一样,语言的社会性质,就是语言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种延伸,比如‘may’这个音,用英语说是‘mei’,用汉语说是‘mai’,这也是一种民族的习性,这就是言语的社会性质的体现。

第三节

1.传统语言的研究对象在哪里?

答:传统语言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人的说话说话过程中(也就是言语行为中),而是存在于通过特定的言语行为所产生和形成的话语作品之中。随便录下一个人说的一段话,或写的文章,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句子,有许多音义结合的词语,这些就构成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传统语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答:a将人们从纷繁的语言与言语事实中解放出来,从而只研究

人感兴趣并对人有用的问题。

b.将精力集中在当时人们对语言感兴趣的范围内,正确的把握重点和热点,避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做无谓的研究。

C.从具体瞬时的言语现象中寻找一个确定稳定的可以把握的对象,为特定的语言研究目的服务。

D.在千变万化的言语形式背后,发出现为数不多的构成材料和结构规律,借此指导人们运用与语言研究。

第四节

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特殊在哪里?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因为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的特殊性在于:①上层建筑如宗教、哲学、艺术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的,而语言则是千百年来社会历史全部进程的产物,它不是由某一特定的经济基础所产生的。②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集团服务的,而语言则不然,它是为整个人类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③上层建筑是某一经济基础存在与活动的时代的产物,因而上层建筑的生命是不长久的,它随着这个基础的产生而新产生出来。④最后,上层建筑与人的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而语言则不然,它几乎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有直接联系,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不与语言发生关系的领域几乎是没有的。

2.你是怎样理解语言是没有阶级性这个结论的?

答:狭义的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狭义

的语言不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的,而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在这种意义上的语言面前人人平等。它是人人可以得而用之的一种工具,本身不具备阶级性质和色彩,这是狭义语言的本质特征。第二,狭义的语言本身具有抽象的性质。它是从人类社会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大量言语活动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因而无论从其构成的语音材料、词汇材料还是从其语法结构规律来看,都没有阶级性可言。所以说,语言的语音没有阶级性、词汇没有阶级性、语法系统也没有阶级性。第三,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狭义的语言在人类还没有形成阶级的社会中就存在了,而有阶级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在那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社会都没有阶级性,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当然也没有阶级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类再次进入无阶级社会时,语言同样不会消灭,它将会继续为人类服务。

2.关于动物的“语言”,你有些什么想法?在你看来人的语言与

动物间的交际手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气味语言等,是它们的一种交际手段。人的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手段的区别:①动物用于交际的声音或体势不具有可切分或可组合性,因此无法像人类的语言那样用有限的声音来表达无限的意义;②动物界的声音或体势,只是对现场情景刺

激的反应,不能表述过去的或未来的事件,不能叙述异地所发生的事情,因此,不具备语言的基本属性。“动物语言”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联系:人的语言与动物的交际手段都是用来交流信息的介质。

第五节

1.分析一下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的构成材料。

答:语的语言构成材料有语音材料和语汇材料。首先,从语音角度来说,通常就几十个单位,大约在三十或五十之间。从语汇角度讲,使用频率最高的也就四五千个词。由此看来,汉语的语言构成材料是有限的。

2.人类为什么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结构规则表达无限增长着的精神意识内容?

答:因为语言的生成能力是无限的,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狭义语言的层次性结构;

(2)材料和规则的反复运用;

(3)语境的增生和调制作用。另外,语境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第六节

1.语言都有哪些功能?

答:语言有交际功能、认知功能、思维功能和信息功能。

2.怎样认识语言的交际功能?它包括哪些方面?

答: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它包括语言祈使、语言沟通、语言表现和语言发泄四个方面。

3.什么是语言的信息功能?试举例说明语言的信息功能。

答:利用语言千百次交际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在共时环境下为人所不知道的信息。语言的这种功能,我们称其为信息功能。例如:陕西相当一部分地区,除了将自己父亲称为“爸”或“大”之外,父辈的兄弟、晚辈则按年龄分别称为“大爸”、“二爸”、“三爸”、“四爸”。

4.语言为什么会具有认知功能?试举例说明。

答:语言是人们了解掌握外部世界和人内部世界的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越进步,通过语言手段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越多,语言的重要性质显现的越是明显。例如:学生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间接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5.举例说明人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

答: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思想、思维。例如:当我们有什么有什么心事向别人倾吐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表达的;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要考虑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想的,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十分繁难的问题时,我们甚至会同时大声地说出话来。

第七节

1.思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吗?

答:思维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思维行为的结果。

2.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上,都有些什么样的观点?

答: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有一个传统的观点,这就是人类的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既不存在没有思维的语言,也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目前,大量科学实验证明,既存在着没有思维的语言,也存在着没有语言的思维。

3.你认为语言与思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2)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3)思维发展对语言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第三章

第一节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

答:凡是一个表达形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之间,本来不存在某种联系,如果人为将它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由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所构成结合体,我们都可以将这个结合体的表达形式称之为符号。比如,马路上的红灯亮了,于是行人和车辆都停止了通行,一会绿灯亮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又开始了通行,于是红灯和绿灯都称为符号。符号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本没有关系,是人为加的。而指号,征兆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

2.符号与指号,症侯,征兆有什么区别?

答:符号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本没有关系,是人为加的。而指号,征兆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

3.谈谈能指与所指在表达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说明什么是能指,什么是所指。

答: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符号中的表达形式称为能指,即可以表达某种内容的形式;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称为所指,即由能指所表达的内容。符号就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和任意的。

4.尽可能多地列一些不同类型的符号的例子,然后试着给这些符号分类。

答:比如,马路上的红灯亮了行人和车辆就停止通行,绿灯亮了又开始通行。红灯和绿灯就成为符号,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红灯代表停止,绿灯表达通行的意思。

5.谈谈符号学分析的价值与意义。

答:自从发现了语言的音义之间有一种符号关系以后,有关符号学理论层出不穷,各个专业和学科都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自己的学科对象,从而得出有益的结论。符号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符号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信息:人们认识事物时,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必须以事物显示出来的表面特征为表征,从而探究这种表征之下的内容,由此及彼,层层深

入,一步步达到对事物内部的认识。符号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由此及彼的桥梁。

第二节

1.为什么语言符号具有假定的性质?

答:符号是可以指代事物的标记,这个标记可以用来代替其标记的事物,然而这个标记却与其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联系,不可能从这种标记中找到其所代替的事物的属性。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者之间的主观决择而共同规定的,具有人为的约定的特征。因此说语言符号具有假定的性质。

2.语言符号的假定性和任意性有什么关系?试加以说明。

答: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可以通过设定的方式与人类一切想要表达的精神与意识内容发生关系,从而使人类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能通过符号得到表达。而正因为这一假定性所以也导致其关系是任意的。

3. 语言符号为什么采用线性表达方式?

答:因为语言受其表达条件限制,只能在时间上依次展开。而不能像图画那样一下子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就像雕塑那样在一个三维空间展开。这就形成了语言的线性特点.

4.语言符号为什么具有社团性?

答:由于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设定关系,所以语言符号活动范围是有限的,通常只能在一个语言共同体中发挥作用,

并且有时效的限制,即语言符号不能横跨种族、跨语言进行。5.语言符号可以跨越时代表达而其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与价值不发生变化吗?

答:会发生变化。因为语言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关联,具有设定的性质,这一方面决定了它们在初始环境下结合的偶然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语言符号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这就是已经具有关联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分离和漂移的倾向,这种分离和倾向就使得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与价值发生了变化。

第三节

1.什么是人內语言的分层装置?人內语言为什么采用这种分层装置?

答:语言中的各单位相互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低一级的层级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级单位,最后组成语言这个复杂的系统。

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极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构成的装置。语言为什么会采用一个分层装置,这里包含着语言进化与人內意识和精神文明演化的契机。

2.什么是组合?什么是替换?试举例说明。

答:组合就是语言单位在同一层次进行排列,包括排列什么样的内容及按什么顺序排列。语言单位在组合中依循的规则为组合规则,语言单位在组合中发生的关系为组合关系。

替换就是对组合项目中每一项内容根据表意需要按照组合规则进行更换。语言单位在替换中发生的关系为聚合关系,语言单位替换中依循的规则为聚合规则。例如:白花这个符号的链条,能出现在白这个位置上的有红。蓝。紫等颜色词(是形容词),也有大。小。好香等形容词;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纸。卷。房子。皮肤等名词,这两组词各构成一个聚合。3.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有什么区别?

答:符号介质的多样性;表达内容的丰富性;使用范围的广阔性;生成能力的无限性;符号学习的传授性;超越时空的交际性;符号单位的明晰性;符号结构的层次性。

第四章

第一节

1.语音之所以成为语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语音研究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答:语音是从人脑中的心理音响开始,然后依据这种心理音响发动口腔器官将这个音发出来。

3.应该这样认识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语音的社会性质首先表现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与什么样的意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直至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1)自然语言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成俗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2)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的产生还是旧词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3)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而被使用,就会消亡,如古代拉丁语,中国古代鲜卑语、现代满语;4)由于自然语言由生到长到死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虽然语言有很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派生功能,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1)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个思维认知的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1914年列宁《论民族自决权》)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不具有; 3)语言是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用于言语交际和信息交流的工具; 4)除语言外,人类也有其他的交际工具,但其他交际工具都可以归为副语言,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表达功能最强,使用范围最广。如果没有语言,那些依附于语言的副语言就不可能存在,而仅靠独立性副语言,是无法满足社会交际需要的; 5)语言虽然有许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约定成俗。如果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成俗的。 语言符号是根据社会约定成俗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相互关联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2)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层次性; 3)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指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仅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主要区别在于: 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1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 C.洪堡特 D.歌德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决定的。 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 A.[p][p‘] B.[p][f] C.[p][n] D.[b][k]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 B.热爱 C.心疼 D.端详 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 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 1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答:Linguistics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underlying language system, the linguists has to collect and observe language facts first, which are found to display some similaritie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then he formulates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have to be check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In linguistics, as in any other discipline, data and theory stand in a dialectical complementation, that is, a theory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ata can hardly claim validity, and data without being explained by some theory remain a muddled mass of things. 2.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答: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re: (1) phonetics: it studies the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2) phonology: it studies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3) morphology: it studies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symbols representing sound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4) syntax: it studies the rules which govern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grammatically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s;

语言学概论习题课堂习题答案版

语言学概论习题 1.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元音__和__辅音__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__辅音__充当的。 2.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__舌位的高低__、__舌位的前后__、__嘴唇的圆展_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7.汉语的调位可分__阴平__、__阳平__、__上声__和__去声__四类,其音质分别是__55__、__35__、__214__、__51__。 8.汉语的音节可分为__声母__、__韵母__、__声调__三部分,其中__韵母__又分__韵头__、__韵腹__、__韵尾__三部分。 9.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__同化__、__异化__、__脱落__、__增音__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__脱落__。 1. __语法规则__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__组合规则__和__聚合规则__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_____有一个完整的语调_______。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__陈述__ 。 5.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__自由词组__ 。 6.固定词组中的成份一般不能__更换__、__增删__ ,次序不能__颠倒__ ,它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 7.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__实词__和__虚词__两大类。 8.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__句法__ ,词以下的规则叫__词法__ 。 9.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__词根__ 、__词缀__ 、__词尾__ 三类。 10.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__词干__ 。 1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词缀叫作__构词__ 语素,把词尾叫作__变词__语素。 12.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__词根__ 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这是汉语的特点。有的语法著作中常常把前缀、后缀叫作“词头”、“词尾”。 13.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 __构词法__,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作__词法__ 。 14.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__复合词__ 。由词根语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第一章总论 本章思考题: 1.“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 3.有人说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革命,有人则说它是“毒蛇蛋”;有人说它不断改变看法是理论上的不一贯,有人则说它是理论上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转换生成语言学? 4.张三和李幺妹刚给2岁的孩子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两人就为小孩的培养问题争吵了起来。张三说:“应该教儿子识字了。”李幺妹说:“应该教儿子学音乐。”请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他们一点建议。 练习题 名词解 1.语言学 2.小学 3.专语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 5.历时语言学 二、填空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4.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研究语言,分别被称为______语言学和______语言学。 6.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性著作______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8.______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问答题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5.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 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 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C.歇后语 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仍然是名词 B.变成了形容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 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必然—偶然 B.萧条—繁荣

最新英语语言学习题与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to Linguistics 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20%) 1.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__________ A. contact B. communication C. relation D. community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entirely arbitrary? A. tree B. typewriter C. crash D. bang 3.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Water boils at 100 degrees Centigrade.”is __________. A. interrogative B. directive C. informative D. performative 4. In Chinese when someone breaks a bowl or a plate the host or the people present are likely to say“碎碎(岁岁)平安”as a means of controlling the forces which they believes feel might affect their lives. Which functions does it perform? A. Interpersonal B. Emotive C. Performative D. Recreational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perty of language enables language users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caused by time and place, due to this feature of language, speakers of a language are free to talk about anything in any situation? A. Transferability B. Duality C. Displacement D. Arbitrariness 6. Study the following dialogue. What function does it play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 A nice day, isn’t it? —Right! I really enjoy the sunlight. A. Emotive B. Phatic C. Performative D. Interpersonal 7. __________ refers to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language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in utterances. A. Performance B. Competence C. Langue D. Parole 8. When a dog is barking, you assume it is barking for something or at someone that exists hear and now. It couldn’t be sorrowful for some lost love or lost bone. This indicates the design feature of __________. A. cultural transmission B. productivity C. displacement D. duality 9. __________ answers such questions as how we as infants acquire our first language. A. Psycholinguistics B.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C. Sociolinguistics D. Applied linguistics 10. __________ deals with language application to other fields, particularly education. A. Linguistic theory B. Practical linguistics C. Applied linguistics 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I.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0%) 11.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he communication way used by the deaf-mute is not language. 12.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ongoing and arbitrary. 13. Speaking is the quickest and most efficient way of the hum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14. Language is written because writing is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languages. 15. We were all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acquire language, which means the details of any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 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 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 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 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 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 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 A.是组合关系。 B.是聚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 A.思维功能。 B.标志功能。 C.交际功能。 D.认知功能。 17、日语属于 A.屈折语。 B.粘着语。 C.词根语。 D.编插语。

全国自考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单位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二层性 4.开放性 5. 传授性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际的特点与原因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

09年1月-02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汇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口语(09-1) 27.仿译词(09-1)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9-1) 29.语气意义(09-1) 26.音位变体(08-10) 27.语法手段(08-10) 28.语音对应关系(08-10) 29.中介语(08-10) 26. 克里奥耳语(08-1) 27. 借词(08-1) 28. 音节(08-1) 29. 词的语体色彩(08-1) 32.轻音(07-10) 33.语言规划(07-10) 34.语言遗传机制(07-10) 35.应用语言学(07-10) 26.组合关系(07-1) 27.词的理性意义(07-1) 28.双语现象(07-1) 29.音位(07-1) 30.洋泾浜(07-1) 32.发音部位(06-10) 33.向心词组(06-10) 34.音节文字(06-10) 35.第二语言教学(06-10) 26. 聚合关系(06-1) 27. 社会方言(06-1) 28.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6-1)29. 词义的模糊性(06-1) 30. 派生词(06-1) 32.音素(05-10) 33.基础方言(05-10) 34.语言迁移(05-10) 35.语言获得(05-10) 34. 词形变化(05-1) 35. 派生词(05-1) 36. 语言转用(05-1) 32.韵律特征(04-10) 33.语系(04-10) 34.文化局限词语(04-10) 35.中介语(04-10) 32.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03-10) 33. 义素(03-10) 34. 音位文字(03-10) 35. 语言的亲属关系(03-10) 32. 语流音变(02-10) 33. 语法范畴(02-10) 34. 蕴含(02-10) 35. 他源文字(02-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09-1)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09-1)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08-10)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08-10)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08-10) 33.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08-1) 3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08-1) 35. 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08-1)

英语语言学第1-3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第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P13 1.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答:Linguistics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underlying language system, the linguists has to collect and observe language facts first, which are found to display some similaritie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then he formulates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have to be check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In linguistics, as in any other discipline, data and theory stand in a dialectical complementation, that is, a theory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ata can hardly claim validity, and data without being explained by some theory remain a muddled mass of things. 2.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答: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re: (1) phonetics: it studies the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2) phonology: it studies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3) morphology: it studies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symbols representing sound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4) syntax: it studies the rules which govern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grammatically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s; (5) semantics: it studies meaning conveyed by language; (6) pragmatics: it studies the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3. In what basic ways does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答:The general approach thus traditionally formed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over the years is roughly referred to as “t raditional gramma r.”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 rammar in several basic ways. Firstly, linguistics is descriptive while traditional grammar is prescriptive. Second, modem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primary, not the written. Traditional grammarians, on the other hand, tended to emphasize, maybe over-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written word, partly because of its permanence. Then, modem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also in that it does not force languages into a Latin-based framework. 4. Is modern linguistics mainly synchronic or diachronic Why 答:In modem linguistics, a synchronic approach seems to enjoy priority over a diachronic one. Because people believed that unless the various states of a languag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re successfully studied,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5. For what reasons does modern linguistics give priority to speech rather than to writing 答:Speech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major media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Modem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the natural or the primary medium of human language for some obvious reas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nguistic evolution, speech is prior to writing. The writing system of any langu age is always “invented” by its users to record spee ch when the need arises. Even in today's world there are still many languages that can only be spoken but not written. Then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speech plays a greater role than writing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nveyed. And also, speech is always the way in which every native speaker acquires his mother tongue, and writing is learned and taught later when he goes to school. For modern linguists, spoken language reveals many true features of human speech while written language is only the “revised” record of spe ech. Thus their data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re mostly drawn from everyday speech, which they regard as authenti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