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精选多篇)

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精选多篇)

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精选多篇) 第一篇: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

梁波

**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湖南省粮、油、棉、麻、菜、蔗、水产品等主要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率较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市农产品加工现状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部分农民自行开设家庭作坊(主要从粮食、白酒粗加工)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苎麻热使我市的苎麻加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国际、国内质量认证意识加强,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增多,**农产品加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据调查,我市现有大大小小农产品加工企业3030家,其中年产值100 万元以上的有 1066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共83家,涉及到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油脂、水果、茶叶、甘蔗、木材、竹业、棉花、苎麻、芦苇等多个产业。个体加工有13436户,从业人员123752人,农产品加工年总产值达33亿多元。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其中有全国名牌“益鑫泰”,湖南名牌“粒粒晶”、“油中王”等。“粒粒晶”米业的三个品牌取得了国家农业部的绿色认证,同时申报成为国家免检产品,至202*年底全市已取得认证的产品达285个。在第

八届省农博会上,口口香大米、粒粒晶大米、克明面条、松花皮蛋等一些名牌产品参展吸引了很多客商,林结巴坛子菜、乡里乡土菜等一些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倍受客商青睐,短短几天时间内,共获产品销售收入1125万元,签定产品销售合同2.5亿元。随着农产品加工的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也渐成气候。

[找材料到大-秘-书-网-)引入到生产当中,普遍应用光控和数控技术,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国内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

与国内的设备相比,国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德国生产的种子加工机械,整套种子加工设备只需1—2名操作人员,降低了人工成本。如拌药机根据拌药量自动控制物料的流速和给药量,参数的调整很方便。药剂用双泵单独不间断供应,保证药剂均匀地喷洒到种子表面,再进入绞龙拌合,包衣效果颇佳。

质量控制快速检测方法落后

世界农产品品质检验正在努力向着不依赖于人,而完全依赖于机器自动进行的方向发展。品质检验可分为破坏性品质检验及非破坏性品质检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破坏性

品质检验的研究及机械设备的开发工作,正在广泛地进行着。我国的农产品分级主要采用手工、机械分级,致使我国农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差。

1.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特点

1.1产品小型化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能以较小的投资而获得利润,大量出现了小型农产品加工机械。如小型制粉机组、小型成套制米机械和小型精洁米机械。

1.2功能多样化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出现多功能趋势。例如,由河南省汤阴县机械工业公司研制的多功能小型方便面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原四省质量评比中荣获“金鹿杯”金奖。该机使用1.5k)斤下降到1.6元/斤,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造成油料加工企业严重亏损,大部分企业停产。

(二)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虽然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改步伐,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改进,但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产品档次低,进入中低端市场的较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有的甚至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和简单的机械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我市虽然培育了“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等几个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但因有些地方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商标品牌意识,创牌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产品定位不突出,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四)企业与基地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就是要让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润,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虽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如新世纪食品采取“三包”方式发展朝鲜蓟基地、仙草米业和龙之泉采取“订单农业”方式分别发展优质稻和红薯基地等,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但多数龙

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稳定合理的有效机制,基地与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多数是农产品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加上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无规范措施,单方面违约或毁约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市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刚刚起步,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比较分散,并且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连接,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收购足量的原料十分困难。

农产品加工行业调研报告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加工行业调研报告农产品深加工和农 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加工行业调研报告 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状,并分析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行业现状分析 农产品加工行业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原始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已形成了以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类等为主导的多元化格局。 在规模上,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从小微企业到大型企业不一而足,竞争激烈。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一批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崭露头角。 二、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安全、营养价值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农产品深加工将成为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 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创新产品研发:加强对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研发,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的安全、优质。 4. 节能减排和环保措施: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是将农业生产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1. 产业链延伸:加强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中间加工和末端加工环节的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 企业与农户联动:建立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3. 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特色化方向发展,拓展市场。 4. 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四、政策支持与发展建议

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精选多篇)

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精选多篇) 第一篇: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 梁波 **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湖南省粮、油、棉、麻、菜、蔗、水产品等主要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率较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市农产品加工现状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部分农民自行开设家庭作坊(主要从粮食、白酒粗加工)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苎麻热使我市的苎麻加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国际、国内质量认证意识加强,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增多,**农产品加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据调查,我市现有大大小小农产品加工企业3030家,其中年产值100 万元以上的有 1066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共83家,涉及到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油脂、水果、茶叶、甘蔗、木材、竹业、棉花、苎麻、芦苇等多个产业。个体加工有13436户,从业人员123752人,农产品加工年总产值达33亿多元。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其中有全国名牌“益鑫泰”,湖南名牌“粒粒晶”、“油中王”等。“粒粒晶”米业的三个品牌取得了国家农业部的绿色认证,同时申报成为国家免检产品,至202*年底全市已取得认证的产品达285个。在第 八届省农博会上,口口香大米、粒粒晶大米、克明面条、松花皮蛋等一些名牌产品参展吸引了很多客商,林结巴坛子菜、乡里乡土菜等一些无公害农产

六盘水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江胜东 〔内容摘要〕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调研,提出我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对策措施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农业局局长 司、盘县茶叶公司属国营性质、企业管理,津黔科技茶业公司属股份制企业,其它如水城的米箩茶场和勺米茶场、盘县的糯寨茶场等属个体承包经营。 (二)水果 全市水果栽培面积约4.3万亩。其中柑桔8800亩、桃7592亩、梨15200亩、苹果1100亩、樱桃1033亩、李1246亩、葡萄575亩、杨梅3000亩、猕猴桃1750亩、杏、柿1700亩、枇杷724亩、草莓280亩。总产量1.65万吨,预计总产值2000万元。近几年在市场的引导下,水果生产发展较快,种植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盘县刘官镇红岩的南丰蜜桔、保田马鞍山的黄花梨,水城县发耳的大杨梅、阿戛的布郎李、猴场的猕猴桃、钟山区大湾的金秋梨,六枝郎岱的金秋梨、新场小田坝的丰水梨等,优质水果面积逐步扩大,经济效益逐年增加。 当前,我市水果采后的加工处理是薄弱环节,只有极少部分销往外地的水果通过简易纸箱包装;采后果实的分级、清洗、打蜡上光、包装冷贮、冷贮运销等技术尚未配套,创品牌、注册商标等产业化经营之路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短,外销少,约占3%,外销水果种类有六枝的樱桃,水城发耳的早甜桃,盘县的南丰蜜桔、黄花梨,主要销往贵阳、安顺、兴义、云南等地。 (三)生姜、芸豆、荞麦、折耳根、大蒜 1、生姜 生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又是很好的调味品,是经济作物中产量高,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的作物之一。全市常年种植面积4.6万亩,其中水城县3.5万亩,盘县0.7万亩、六枝0.2万亩,平均亩产1.5吨,总产6.9万吨,产值5500万元。全市生姜虽然分布较广,但主要中在水城的发耳、都格、新街、鸡场,盘县的板桥、水塘、石桥、保田,六枝的折溪等乡镇。目前本市以生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两家,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六盘水市金桥食品公司,生产规模都较小。大部分还是作为生姜销售,销售市场除本地外,还销往成都、重庆等地。 2、芸豆 我市芸豆种植面广,分布在全市各乡镇,常年种植面积6.1万亩,平均产量90公斤,总产5490吨。主要品种为白芸豆、红芸豆。2003年以来,我市启动了白芸豆种植结构调整示范项目,项目由水城县农业局组织,在水城县南开乡和新街乡实施,每年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近2万亩。 3、荞麦 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产量居世界第一。荞麦的适应性很强、抗寒耐瘠、生长期短。我市及周边地区是荞麦的一个重要产地,我市荞麦种植面积4.66万亩,总产2800吨,周边威宁、纳雍、赫章三县荞麦种植面积10万余亩,总产6000余吨。荞麦富含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尤其含有黄酮类物质—芦丁,它对心血管病、糖尿病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是重要的保健治疗食品,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我市金桥食品有限公司、六枝雾峰纯天然食品厂运用现代技术开发生产了“毛大”牌荞麦系列产品和苦荞湖系列产品,为荞麦开发利用带了头,但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 4、折耳根

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甘肃省在将农产品加工业列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和政策扶持,使 马铃薯、生物医药、啤酒原料等加工农产品在深加工上形成优势,有效的提升了本省农产品 加工业在国内的综合竞争力。当前,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仍 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着力于加工农产品业的优化发展,将有效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的 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良好 近年来甘肃省粮食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农产品加工业加速产业融合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不断优化发展的状态,带动就业的同时,促进了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新型经营主体支撑产业融合 甘肃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在大宗农产品生产供给、产前、产中及产后服 务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得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市场竞争力上获 得了重大突破。 二、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 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分析表明,应充分利用甘肃地处西部地区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 提升甘肃省农加工产品质量、服务,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单 一离散状态向集群式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研究财政新机制支持现代农业 加大与国家扶持政策衔接力度,在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建立 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有偿使 用和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落实甘肃省的土壤、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新一轮 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工程建设,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 修复工程。为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积蓄创造土地环境等条件。 (二)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完善 对居住偏远分散村民等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向农户发放现金外,对农户兑付资金一律实行“一 卡通”。要求张榜公示,单独列示农资综合补贴的政策依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接受监督,承办储蓄卡的金融机构必须保证农民随时支取现金。在省内积极落实国家将农作 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政策和产 粮大县奖励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

关于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农业局 (20__年5月) 根据省农业厅通知要求和市委领导批示,为掌握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快鲁南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我们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全面统计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全市国土面积1.1万KM2,总人口X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X万人,耕地XXX万亩。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亿元,占鲁西南五市的29.5%;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产品、淡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95.XXX万吨、XXX万吨、27.8万吨、152.XXX 万吨、75.XXX万吨、30.XXX万吨,分别占鲁西南五市的25.2%、34.7%、16.7%、18.1%、32.2%、55.0%;农民人均纯收入 4XXX元,列五市第三位。——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北方落

叶大乔木的集中产区,常年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10,淡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4。——也是全国最大的大蒜种植、淡水产品养殖和味精、氨基酸、淀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占比水平,决定了——在鲁西南五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眼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快速提升,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不断膨胀,龙头带动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据调查统计,到20__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XXX家,年销售收入达到XX.X亿元,实现利税XX.X亿元,出口创汇XX.X亿元。其中,规模较大、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各类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到XXX家,企业员工6.XXX万人,拥有固定资产XX.X亿元,销售收入达到XX.X亿元,年出口创汇2.51亿美元,实现利税XX.X亿元。年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量的57.5%和 57.8%。按加工原料来源分类,其中粮食加工XXX家,棉花加工5家,油料加工3家,瓜菜加工8家,造纸和木材加工7家,畜禽产品加工XXX家,乳制品加工3家,水产品加工3家,中药材、食用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农工部《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11月30日-12月1日,我们采取听汇报、入企业、察实情、收建议的方式,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深入**、**两县实地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报告呈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到XX年10月底止,**县共有12家省、市、县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注册资金为:**绿宝米业和国兴百丈泉公司各500万元,山村油茶1000万元,将军果业1600万元,斌杰食品2688万元.年销售收入高的在6800万元-1。5亿元之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注册资金少的150万元,多的达500万元。年销售收入在1664 万元-3692 万元之间。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79亿元,XX年预计可实现产值收入7.98亿元.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主要涉及粮食、生猪、果业、山茶油、灰鹅、水产等六大领域。全县共种植水稻33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0个,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2个,10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6个,10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个,年繁育仔猪2万头以上养殖场1个,生猪出栏今年预计可达到60万头以上;种植脐橙8.5万亩,甜橙3.5万亩,精心打造了埠头和崇贤二个万亩脐橙基地;油茶种植面积达35万亩;饲养灰鹅420多万羽,饲养红鲤鱼、草鱼水面共12万亩.XX年,全县粮食加工109586 吨,脐橙加工29800吨,生猪加工1440吨,油茶加工2400吨,灰鹅加工485吨。XX年预计全县粮食加工114649吨,油茶加工XX吨,脐橙加工22800吨,生猪加工1640吨,灰鹅加工495吨。 **县现有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21家,其中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2家。XX年,全县农产品 第1 页共12 页

2021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范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6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秀侠带领办公室、农工委、城建工委有关同志在农林委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临涣双林生物质燃料公司、百善昊晨食品有限公司、永民种业集团、淮北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成绩和亮点 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场向导、政府指导、政策引导“三轮驱动”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牵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大户经营为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年营销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皖雪食品进入20__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50强榜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67家,初步形成了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禽养殖肉制品加工、瓜果蔬储运产销、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五大主导产业,基地面积160万亩次,辐射带动20万农户,20__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9亿元,为我县稳增长、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宿永路一线“良繁带”。建设50万亩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打造全省良种生产大县和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20__年,我县被安徽省认定为第一批小麦、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基地每年生产小麦良种1.9亿公斤、大豆良种0.25亿公斤以上。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重点推进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生态循环)区重点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庄园。培育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一是培育发展品牌粮食产业;二是培育发展高效瓜菜产业;三是培育发展健康畜牧产业;四是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健全市场网络促进产品流通。以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众多“农”字号企业着力构建信息沟通、网络连通、货物互通、物流融通的大生产、大货源、大市场、大物流、大集散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形成完整地保全县、供周边、买全国的全开放农产品产业链。 (三)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品牌建设。联合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专家与我县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交流合作;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及“三品一标”产品,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已达186件,“鲁王”牌面粉、“幸运”牌方便面等7个品牌获省级名牌称号,15个农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华瑞公司“永航”牌面粉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A级食品。20__年8月,我县创成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入多、利润小、见效慢、风险高,小农户投不起,大企业不愿投。

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4篇)

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4篇) 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1 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是农产品流通链条的中心环节。__市农产品批发交易总额占城市农产品消费总额80%以上,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充分发挥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对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丰富市民生活、繁荣城乡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行“菜篮子”工程时期。经过持续多年的投入,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批发体系和产区、销区和集散地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流通有序、渠道多样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以粮油、蔬菜、肉类、水产、果品、干杂、家禽、花木等产品批发零售为主,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及周边,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分布于二三圈层区(市)县。 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市场交易日趋繁荣活跃。市商务局重点跟踪的农产品市场中,至20__年9月,龙泉聚和果蔬交易中心成交额53.50亿元,其中批发额53.1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0.5%、0.6%;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成交额达4 2.97亿元,其中批发额41.7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1%、6.4%;__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成交额达22.07亿元,其中批发额21.41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8%、6.9%;__市果品有限公司成交额达15.54亿元,其中批发额14.82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7.9%、46.0%;鑫丰市场投资成交额达7.03亿元,其中批发额6.29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9.1%、24.1%;三联家禽批发市场成交额达28.45亿元,其中批发额26.5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75.2%、467.0%;高店子花卉市场成交额达 4.61亿元,其中批发额2.9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8.0%、0.7%。 2.一批亿元龙头市场快速崛起。至20__年底,全市交易额上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达9个,分别是成都龙泉聚合(国际)果蔬交易中心、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__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__市蔬菜批发市场、__市果品有限公司、__市鑫丰粮食市场、四川三联家禽批发市场、成都高店子花卉市场和青石桥农贸市场。9家市场总营业面积38.25万平方米,经营摊位数6294个,从业人员12371人,20__年总交易额180亿元,20__年交易

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阜新是辽宁省一座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然而,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阜新市农产 品加工业现状和对策建议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 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设施落后,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结构 单一,缺乏知识产权,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此外,阜新市农产品与需 求市场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市场协同不足,营销网络不完善;政策支 持不够,农业产业化率低,生态环境存在污染,草根种植存在区域性 不合理等问题,都制约着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 阜新市政府要引导农民转型升级,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农业产 业化率,注重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 引公共资源、社会资本加入农业,以打造新型农业小镇,带动周边地 区发展。 2.加强品牌建设,完善营销网络。 阜新的农产品要以“绿色健康、安全优质”为宗旨,打造品牌,提高

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形成电商销售 渠道,对产品追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多方向大力推广和宣传,让消费者信任和认可。 3.加强合作,优化农业产业链。 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合作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综合水平。同时,阜 新市可以深入推进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对农民生产的服务作用。此外,还可以开发农产品加工配套基地、实现农副产品的共性化加工。 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企业进行环保投资,支持市场营销,搭建信息平台。此外,政府还应该设计更多的扶持计划,鼓励企业进 行研究开发,探索农产品开发新领域,增加附加值。 总之,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要走向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采取 前瞻性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水平。同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民转型,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模式,确保加工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眉山市农业调研报告

眉山市农业调研报告 眉山市农业调研报告 一、引言 眉山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眉山市的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农业调研。 二、农业发展现状 1. 主要农产品种植 眉山市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还有高山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是该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而高山茶叶是该市的一大特色产业。 2. 农业机械化程度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眉山市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在田地里使用农机进行犁地、播种、收割等工作,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3. 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眉山市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水稻加工、

茶叶加工、蔬菜加工等业务。同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在扩大,农民可以通过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多个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 三、农业面临的问题 1. 水资源短缺 眉山市水资源紧张,尤其是在夏季干旱和农田用水需求高峰时期,农民经常面临水资源不足的情况。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是眉山市农业发展中的一大挑战。 2.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地水土流失、农田灌溉方式等问题,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全国范围内的关注焦点,眉山市也不例外。部分农民缺乏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工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 四、农业发展对策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3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3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3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合 理的建议和对策,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产业正面临着 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 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次调研组决定对农业产业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 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和问题所在;通过实地走访, 观察了农田管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范围: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 方面展开。调研地点主要以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为主。 三、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 1.农业生产方面: (1)农田管理问题:部分农民缺乏农田管理的专业知识,导致农田 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低下。 (2)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产品质量不稳定,有的农产品存在农药残 留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农产品加工方面:

(1)加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产业链不完整: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缺失环节,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3.农产品销售方面: (1)销售渠道单一:农民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缺乏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2)营销手段落后:农民的营销手段相对简单,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和销售。 四、对策和建议 1.农业生产方面: (1)加强农民的农田管理培训,提高其对农田资源的管理水平。 (2)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测和治理力度。 2.农产品加工方面: (1)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建立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3.农产品销售方面: (1)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与超市、电商平台等的合作,打开市场销售。

农业产业调研方案(精选3篇)

农业产业调研方案(精选3篇) 农业产业调研方案1 为深入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局党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方案安排,为切实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调研指导,全面推进产业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贫困村、帮扶村,开展产业扶贫调研指导,推进农业产业扶贫提质增效,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二、调研指导重点内容 一是调研指导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涉及农业农村问题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产业扶贫项目组织实施情况,排查“十三五”以来产业扶贫项目的运行是否存在未发挥应有效益的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要求产业扶贫全覆盖等不切实际、违背规律的问题; 三是调研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情况; 四是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情况,包括产业发展指导员选定、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等情况; 五是深入各乡镇(街道)、名胜区管委会调研度需产业扶持脱贫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帮扶措施;

六是调研发现产业扶贫措施和经验做法,收集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七是梳理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八是局责任科室整改责任落实情况。 三、组织安排 由局领导带队,组成7个工作组,分赴14个乡镇(街道)和大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进行调研指导,采取查阅资料、随机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乡镇(街道)6个省级贫困村,9个市级帮扶贫困村每村5户贫困户,30个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产业扶贫专项调研指导。3月底完成。具体分组安排详见附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的重大意义,把开展产业扶贫专项调研指导作为巡视整改重大政治任务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推进产业扶贫各项措施落实,找准问题症结,探究破解对策。各工作组专题报告于3月31日前报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严守工作纪律。统筹安排调研指导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安排,减少陪同人员,减轻基层负担。 农业产业调研方案2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遵府办函〔〕159号)精神,我局牵头开展《遵义市“十四五”农业产业发展研究》重大课题研究,为扎实做好研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目前正在不断 更新和普及的种植方法,农产品的收成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品类十分丰富。在这 样的背景下,就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转 型升级。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对策,为工作人 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行业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农产品加工行业中,其中主要包括 农业、服务业以及工业三大领域。我国的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具备十分充足的农 产品原材料以及劳动力,在融合农业和工业的过程中具备较大的优势。只有促进 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后劲不足 经过调查之后就可以发现,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存在融资困难,导致资金 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资金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 在收获农产品的流动资金季节,需求矛盾问题更为突出。再加上在国家对土地宏 观调控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都需要租用土地、租用厂房,很难有效开展扩张性建设,也就无法扩大生产经营。 (二)市场竞争力不高 在市场中,大部分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占有率比较低,也就无法有效的 控制市场,缺少竞争优势。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中,份额占有率更加不理想,能够 进入到高端市场中的优质农产品超相对较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开展产品研发、 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的过程中,本身缺少规范的品牌定位。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

中,虽然已经培育了一批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特优新产品,但是在全国耳熟能详、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仍旧比较少, (三)加工水平依然落后 截止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比较低,缺少相关 的技术储备。再加上设备陈旧,缺少技术人员缺乏,无法有效进行科研创新,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也偏低。在开展农产品加工的过程中,无法为农业 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能力。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主要包含粮油、食品、造纸及 纸制品、木材、畜禽产品、生物药等等一些内容,但是在葡萄、草莓、蓝莓、花 卉等农产品的加工转化中能力比较弱,对农产品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产生了一 定的限制。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更全面的财政投入机制 通过完善全面的财政投入机制,就能在农产品加工行业中投入更多的资金, 对农产品加工的研发工作有一定的帮助。首先,就要充分的认识和规划农产品加 工业资金支出,明确相应的投资比例,尤其是食品加工业,在农产品加工行业中 是十分重要的领域,政府也要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关注,在食品加工业投入更多 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出台相应的财政优 惠政策,扶持他们成长。在扶持项目中,还要针对中小型企业适当地降低门槛, 才能让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收入得到保证。 (二)积极引导企业创新研究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就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及未来 的发展,深入创新和研究加工技术工艺。允许企业对技术创新费用进行全额抵扣,帮助企业进行深入的技术研发。政府还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济补偿制度进行 不断的完善,在企业更新加工设备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制定合适的税收优惠 政策,为他们适当放宽条件,才能更好地鼓励企业对技术工艺进行优化。 (三)发挥农产品加工协会的作用

运城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运城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运城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背景 为了深入了解运城市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运城市特色农业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首先设计了一份问卷,针对运城市特色农业的种植、养殖和加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我们分成小组,进入运城市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与农户、农业合作社和相关机构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 特色农产品种植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走访,运城市的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苹果、核桃、红枣等。其中,苹果是运城市的主导特色农产品。苹果的种植面积较大,品种丰富,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这主要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和市场需求变动导致的。同时,核桃和红枣的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但是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还存在待解决的问题。 2. 特色畜牧业发展 运城市的特色畜牧业主要是以养殖猪、羊和牛为主。通过调研发现,养殖户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致使养殖效益不

高。同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运城市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尤其在饲养与管理、疫病防控方面存在不足。 3. 特色加工企业 运城市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弱,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调研情况显示,由于加工技术有限,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此外,运城市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也较为滞后,缺乏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四、发展对策 1. 引导农民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产品质量。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提升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整合。 加强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建设,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共同经营,实现规模经营和资源共享,提高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提升。 运城市特色农产品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开展农产品营销培训和品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营销能力,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4. 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引进。

关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哈尔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报告

关于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市农业产业构造调整的研 究 摘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业产业构造调整的有效措施,是推进哈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哈市农产品资源及加工方面的深入调查,找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促进哈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开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加工;研究 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在初级加工的根底上,用现代科技和工业手段将农业初级产品及其在加工中产生的副产物转化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绿色优质的增值食物组分、促进安康的营养品、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工业材料等,以表达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过程。 一、哈市主要农产品资源及加工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展有赖于农业为其提供优质的原料。哈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拥有非常丰富和优质的农产品加工资源,粮食、牛奶、肉类、禽蛋、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绿色、有机农产品更是排在副省级城市的首位,但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存在着缺少精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竞争力弱、产业链条较短等矛盾和问题。 〔一〕哈市农产品资源现状 哈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高,质量好。2010年,哈市的粮食、

奶类、肉类、禽蛋、水产品和蔬菜产量分别为1259万吨、143万吨、75万吨、34.5万吨、11.5万吨和145.4万吨,分列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1、第1、第4、第4、第9和第12位。 “米、稻、豆〞三大作物标准化种植推广面积2637.02万亩,占播种面积〔2850.6〕的92.5%;建立100个规模养殖场;建立标准化水产养殖面积84.4万亩;哈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水产品面积〕达3212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到达710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3个。 〔二〕哈市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分布情况 2010年,哈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5户,工业总产值757.2亿元,利税92亿元,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1户〔含省级56户、国家级4户〕,销售收入209.4亿元,利税18.4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 重为33%,与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为0.96:1,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为642.6亿元,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0.82:1。 1.粮食加工产业。哈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2015户,其中玉米1080户、水稻780户、大豆15户、杂粮140户,全市加工玉米、水稻、大豆分别为468万吨、300万吨、55.8万吨,分别占全市米、稻、豆产量的60.3%、78.2%、68.1%。 2.畜产品加工产业。畜牧产品加工企业300余户,其中较大型加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 篇) 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1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西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42万亩,种植马铃薯120万亩;牛、羊、猪、禽存栏7074万头,出栏6775万头,肉类总产量11万吨,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15万亩,实现牧业总产值21亿元;设施农业及西芹总产值21679万元;新建拱棚14598亩,维修日光温室224座,设施农业投入生产17265亩;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9797亩,其中:拱棚37397亩,日光温室2400亩;完成旱作节水农业覆膜保墒面积1633万亩。 马铃薯总产在180万吨以上,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5万个羊单位,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木业总产值3.6亿元,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350元以上;西芹实现总产14万吨,西芹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农民人均西芹产业纯收入达到180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保墒面积23.8万亩,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4.4亿元。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成自治区级现在农业示范基地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个,农牧业科技示范点40多个,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33个,生产单位21个,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全县绿色产品生产企业2家,绿色产品产品数2个,绿色产品产量达到53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西吉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论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区域化布局不均衡,基地建设规模扩大比较困难。产业总体上分布不均衡,对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建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拿马铃薯来说,尽管走向了国内、国际市场,首先高品质的产品数量如果满足不了外商的需求,创汇增收的前景也就不会很乐观。另外,西吉县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尤其是西芹、胡萝卜、小秋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的扶持种植、加工转化前景没有拓宽。 2.马铃薯支柱产业的问题:一是加工不足(原料不足)。老百姓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执法单位执法不严,导致马铃薯的偷盗情况越来越严重。二是由于品种的落后、老百姓种薯的选用认识不足。三是马铃薯没有统一包装,只能卖原材料,导致价格不如区外。四是马铃薯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老百姓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到位。 3.农业产业链条延伸难,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产业链条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仍然停留在原料销售上,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或粗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之生产上是家庭式分散经营,流通上是各自为政、小打小闹式营销,以致农业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形成产业。 三、改进措施 必须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品牌优势,走农业稳县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咯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马铃薯产业,提升草畜产业,培植西芹等特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一

XX市2021年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

XX市2021年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 一、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属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全市耕地总资源1570万亩,常用耕地106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5亩以上,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2%,以马铃薯、玉米和大漠蔬菜产业为主;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8%,以小杂粮、山地苹果产业为主。全市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现有主要农作物46种,是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世界果树资源八大原产中心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优生区、最佳种子生态区。 近年来,**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观、全局、长远的战略高度,适时提出了“矿业开发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两增三快四推进”。全市粮食产量由“十二五”初的138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65.89万吨,实现了十三连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由“十二五”初的6520元提高到2017年的10582元,年均增长9%以上,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186元。目前已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300万亩,占到全省的2/3以上,是全国五大生产地级市之一,建成山地苹果基地65万亩,成为陕西苹果“北扩西进”战略的重要接续地,建成蔬菜生产基地47万亩,成为陕西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小杂粮生产基地144万亩,

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之一,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22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壮大,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22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500多个,其中省、市级示范社近500家,认定的家庭农场1725家,其中省级136家,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7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均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休闲农业快速崛起,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从无到有,2017年底达到110家,接待游客34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从业人员年人均报酬达2.7万元,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在榆阳区赵家峁试点“4+1”股权改革,在横山区高圪垯村试点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在靖边县马季沟试点农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受到中省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品牌建设持续推进,率先在全国制定了市级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食用农产品产地检验合格证明试点工作,率先在全省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企业诚信平台。2016年“**马铃薯”和“**山地苹果”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是全省第二个成功申报的地级市,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3个、绿色产品45个,认定无公害产地136个,有8个县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2017年正式启用了**优质农产品LOGO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