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环保项目研究报告

智慧环保项目研究报告

智慧环保项目研究报告

目录

一、业务基本概述 (1)

二、国家政策 (2)

三、重点应用 (4)

1、主要业务的流程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4)

2、最新技术(物联网)的应用环节 (6)

四、代表性企业 (8)

1 **科技 (9)

2、武汉** (15)

3、河北** (24)

五、市场需求及趋势分析 (32)

六、国内各地建设情况 (34)

一、业务基本概述

智慧环保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一个高度感知的环保基础环境,实现污染源、水资源、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促进污染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科学发展为目标的现金环境保护理念。“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发展的延续和高级阶段,是环保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中央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多次做出“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新模式”的重要指示。2015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了环境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各级环保部门提升环境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实施信息强环保”战略的号召下,智慧环保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环境管理模式转型创新,提升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智慧环保建设正在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新时期。

环保物联网应用的总体架构包括展示层、应用层、支撑层、传输层和感知层。其中,展示层是环保物联网应用面向的最终用户,包括环保管理、监测、研究等相关部门,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等企业和社会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应用层包括环保物联网应用门户和业务应用系统,门户为环保物联网各类用户提供所需服务和资源的入口和交

互界面,应用系统涉及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风险应急处理、综合管理和服务等。支撑层包括IT基础设施和环保物联网应用统一支撑平台,依托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实现共性应用功能的构造。传输层由环保政务专网、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构成,支持环境信息在环保部门间的传递。感知层主要通过多种环境监测设备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等相关监测信息的采集。

图1 总体架构示意图

二、国家政策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9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15部。1996年以来,

国家制定或修订了各项法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制定和颁布了多达600多项规章和地方法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也达到800余项。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国家环保总局早在1999年就开始在全国开始推广环境在线监控系统。到2005年,公布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促进智慧环保产业的发展。2007年,为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污染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三大体系”。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并改革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其中明确提出通过“加强物联网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实时监测、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不断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近年来,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务院在政策上对大气智能监控和智慧节能方向上有一定的倾向,连续发布多项相关政策。下表列举了部分环保物联网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重点应用

1、主要业务的流程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业务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环境监测、移动执法、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和排污权交易管理等方面。

(1)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业务是智慧环保最主要的业务之一,该业务是智慧环保

的最初目的。监测方向包括有水质、大气、噪音和放射物监测,业务流程和解决方案大致相同。

以如今最受关注的大气监测为例,通过使用低成本的大气监测节点系统规模部署,依靠太阳能供电,通过GPRS、3G等无线网络采集数据实时传送到云计算平台。在云计算平台上,结合城市已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系统,并结合城市空间、时间、天气状况、人口密度、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工业产值等元素,进行系统分析,可实现:

◆整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实时、精确呈现,对于

污染过程可以动态跟踪和预警预报。

◆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实现污染源监督管理,

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存储本区域海量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和预

测预报提供数据。

◆公众可通过各种终端查询身边的空气质量情况。

本解决方案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大气传感设备、云平台、云处理平台管理系统和应用平台系统。

(2)移动执法

系统主要是面向外出进行现场执法工作的执法人员,通过使用现场执法终端(手机+笔记本+扫描棒+上网卡),将现场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或者3G网,经网络隔离层对数据进行安全认证后进入环保系统,从而实现污染源查询、环境质量查询、应急查询、路径导航、现场文书打印和扫描等功能。

(3)城市智慧能源管理

城市智慧能源管理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城市各区域建筑设施的能源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动态监控和数字化分析及管理。

系统由能源计量管理、能耗在线监测、能耗数据分析、能耗指标管理、预测预警管理、自主能源审计管理、综合报表管理、智能决策支持、智能管控等多个可扩展模块构成,通过与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集成,由“物联网“网络将各建筑的能耗、控制等信号和参数,传输至云计算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后,反馈至IP物联网自适应控制系统,从而能够对区域实现能源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和综合管理服务功能。

(4)排污权交易管理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本平台系统可以实现排污企业有偿使用、出让企业与申购企业交易、买方企业结算、政府出让、交易核定等功能。

2、最新技术(物联网)的应用环节

随着我国物联网在环保领域应用的不断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也愈发错综复杂,这对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在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感知层,作为感知层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传感器应该具备精确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多种信号

的能力,为网络系统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同时,作为物联网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特殊应用,传感器应该满足在大范围无人值守环境大规模部署的要求,同时应应各种恶劣的应用环境,因此,要求传统的传感器逐步实现微型化、低成本、低能耗、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经历一个从传统传感器(dumb sensor)→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传感器(embeddedweb sensor)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新材料微型化传感器、智能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智能化传感器和多功能传感器等领域必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对RFID技术的研究今后将重点放在RFID的反碰、撞冲突问题、RFID天线研究、工作频率的选择以及安全与隐私问题上。在感知层网络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成为主流,同时嵌入式芯片和软件、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和新型电池技术等也会是未来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研究的重点。

在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网络层,随着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3G及LTE无线接入技术将能提供高吞吐量的传输能力,将进一步促进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与此同时,电信网络的接入层和网络架构也将面临改进和优化问题,电信网络未来需要针对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的低移动性、低数据量、高可靠性、海量容量进行优化,包括适应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业务模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优化技术,包括鉴权、计费、网络管理、移动性管理等技术,包括适用于传感器节点的短距离通信技术,自组织组网技术以及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和协同技术等。在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应用层,高效处

理海量数据的技术和科学模型将会出现并将大规模应用。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其中既有对决策有很大贡献的数据,也有帮助较小的数据,还有噪声数据,对如此海量数据的处理,需要有超级计算能力,并且在科学模型的指导下,才能高效地发现有用的决策信息,并智能地处理。由于云计算的应用包含了“把力量联合起来,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用”的思想,让人们能够调用全网络资源,预计将在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中大规模地使用。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是未来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重点,将给这项业务的工作模式带来巨大变革。环境在线监控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环境管理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变革形成推动力量,从而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中国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环境在线监控就是在点线面源的合适点位上安装各种自动监测仪器仪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过各种通讯信道与环境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相连,实现在线实时通讯,这样传感器感知的点位环境状态就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环保部门,并存储在海量数据库服务器上,以供环保信息化各种应用系统使用。

四、代表性企业

专业性的智慧环保企业区域性比较明显,南北方环保公司少有出现业务交叉。南方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武汉和杭州,环保业务也主要集中在南方,少有涉及北方业务,其中以杭州**科技和武汉**为首;北方公司以河北**和中科宇图等为主,业务主要以北方为主,少有涉及南方业务。

1 **科技

1.1 企业介绍

**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1月注册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3年4月上市,注册资金4.45亿元人民币,是世界领先的环境与安全分析检测仪器生产商与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营销、应用服务和供应链团队,致力于业界最前沿的各种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冶金、石化、化工、能源、食品、农业、交通、水利、建筑、制药、酿造、航空及科学研究等众多行业,并出口到美、日、英、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近50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中硕博士人数约占60%,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浙江省首批创新型示范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等,连续三年作为分析仪器行业的唯一代表入选“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连续四年上榜“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百强”。公司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在线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近红外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单位。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在全国设有33个服务网点和办事处,拥有超过200人的技术支持、服务人员,提供24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