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1.摩擦阻力的因素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有两个地方会产生摩擦阻力。一个是车轮制动器产生的摩擦阻力,使车轮转速减慢;另一个是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阻力使汽车减速。前者称制动器制动力,后者称地面制动力,也就是我们车在检测站检测的制动力。

如果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偶大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偶时,车轮即完全停止滚动,也就是车轮被抱死。

在车轮未抱死前,地面制动力始终等于制动器制动力,此时制动器制摩擦力消耗一部份动能(发热),地面制动力消耗一部份动能。

在车轮抱死后,地面制动力等于地面附着力,它不再随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加而增加,制动器制不再消耗动能(W=FS,∵S=0,∴W=0),只有轮胎与地面摩擦消耗动能。由于车轮抱死后,纵向附着系数(摩擦力)下降,制动器制也不消耗动能,侧向附着系数趋于0,所以刹车距离也就变长,易产生则滑。

2.前后轴载荷重心变动的因素

车辆在静止时,其前后轴的垂直载荷之比仅决定于汽车重心的纵向位置。但在车辆行驶中制动时,由于作用在重心上的向前的惯性力使汽车俯冲前倾,因而前后轴的垂直载荷比值变大,即前轴载荷加大,而后轴载荷减少;而且制动力越强,惯性力越大,前后轴垂直载荷的比值也越大。即刹车时前轴荷随加速度变大而增大,后轴荷减少。

80年后生产的国产及进口车轿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按欧共体的ECE R13标准制定,即按“前后轴附着糸数利用曲线”分配比例,不允许有车轮抱死现象,前轴所占总制动力通常为80%,上限为85%。

各种轿车都是按自身的悬挂糸统的动态重心分配特性去设计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原车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是经过各种实验优化定案,提供良好的制动平衡。

根椐北京理工大学做的路试,国产及进口轿车前轴刹车力在800kg-1100kg以上,后轴最低173kg,最高290kg(满载车重1684kg),路试刹车减速度、距离都符合要求。实试正实,后轮刹车即使一轮失效,30km/h刹车距离变化很小,不跑偏。国内现有的检测站的测试台是无法测试真正动态刹车力的。

急刹车时,前轮先抱死,汽车不能变方向,后轮先抱死则产生侧滑。后轮比前轮先抱死要危险得多!因此,我不认同随便改动“比例阀”去适应年审验车。

轿车前轴的制动力决定了制动距离效能,有关刹车距离长故障重点应放在前轴。

3.车轮抱死的影响因素

车轮抱死是制动侧滑的根本原因,制动强度太大也可导致汽车制动侧滑。路面状况不同,车轮与地面附着特性不同,在制动时,如果制动强度太大,可能导致车轮滑移率超过制动稳定的范围,从而导致制动方向失稳。因此,驾驶员应熟悉制动器和路面特性,把制动强度控制在制动方向稳定范围内,并发挥较大的制动效能。

根据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特性,当车轮抱死以后,地面横向附着系数降为零,这时车轮不能承受侧向外力作用。当前轮抱死并试图转向时,尽管操纵转向盘使前轮偏转,但由于地面不能对车轮产生侧向作用力,前轮将沿汽车纵向轴线

滑移,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

当汽车前轮或后轮抱死后,汽车在轻微的侧向力(如道路坡度、横向风引起的任何干扰)作用下就会发生前轴或后轴侧滑,如图2.2所示。其中前轴侧滑是一种稳定的工况,而后轴侧滑是一种不稳定的、危险的工况。其原因是:当汽车有一轴侧滑时,汽车将发生类似转弯的运动,绕其瞬时回转中心口O作圆周运动,这时前轴速度为Va,后轴速度为Vb,同时产生作用于质心(重心)C的惯性力Fj。

如果前轴侧滑,惯性力的方向与汽车侧滑方向相反,因此惯性力能起到减小或阻止侧滑的作用,汽车处于稳定状态。据试验表明,车速为65km/h时,前轮抱死后汽车纵轴转角不大于10°,基本上维持直线行驶。

而后轴侧滑恰恰相反,惯性力的方向与汽车侧滑方向相同,因此惯性力会加剧后轴侧滑,后轴侧滑又加剧惯性力,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危险工况,严重时发生汽车甩尾转向,失去控制汽车方向的能力。

制动初速度对后轴侧滑有较大影响,试验表明:在一般道路条件下,汽车速度在25-30km/h以内制动时,后轴的侧滑较轻微;当车速超过48km/h时,后轴侧滑才发生质变,成为一种危险的侧滑。

当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可以避免危险的后轴侧滑,但将失去转向能力。最理想的情况是防止任何车轮抱死,使前、后轮都处于接近抱死滚动状态,这样就可以确保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国际法规标准规定不允许刹车有车轮抱死现象,如有抱死出现(如abs故障)有严格的抱死次序:后轮不得先于前轮抱死,只有前轮抱死后,后轮方可抱死。

因此,保持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更为重要,制动跑偏(刹车力不平衡)、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失去制动方向稳定性,比稍微增加些制动距离更为危险!!!。

(完整版)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试卷与答案

课程考试试卷 (∨) 2.超车加速时间指用1档或2档,由某一预定车速开始,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 3. 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不存在上坡阻力。 (∨) 4. 汽车发动机是对燃料经济性最有影响的部件。 (∨) 5. 降低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 6. 为了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变速器档位设置应采用适当增加档位数。 (∨) 7. 汽车急减速时的 CO 排放量是各种速度工况中最严重的。 (×) 8. 低温下机油黏度变大,曲轴旋转阻力矩增大,发动机起动转速降低。 (∨) 9. 汽车轻量化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有轻金属、高弹力钢、塑料等。 (∨) 10. 制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即为制动时间。 (∨) 11. 由于空气的黏性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A)。 A.摩擦阻力 B.形状阻力 C.干扰阻力 D.诱导阻力 12. 下列不是造成汽车传动系机械传动效率低的原因为(B)。 A.主减速器、差速器润滑不良 B.发动机动力不足 C.离合器、变速器磨损 D.轮毂轴承松旷 13. 我国规定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为(A)。 A.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B.加速油耗 C.循环工况百公里油耗 D.混合油耗 14. 发动机采用多气门结构可以提高(C)。 A.摩擦阻力 B.发动机转速 C.充气系数 D.发动机负荷 学年学期: 教研室名称: 试卷代码: 课程名称: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课程代码: 考试方式: 闭卷 一、判断 (每题2分,共20分)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5. 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为( B)。 A.制动力 B.制动效能 C.制动时间 D.制动稳定性 16.目前按照国家现行标准,乘用车(汽油机)的尾气标准按照( A )方法检测。 A .双怠速法 B .加速度法 C .模拟工况法 D .怠速法 17. 按照我国的交通法规,汽车前照灯的照射方向应该是( B )。 A .偏左偏下 B .偏右偏下 C .水平偏左 D .水平偏右 18. 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所用制动检测设备多为(A )。 A.平板式制动检测台 B.侧槽式制动检测台 C.多角式制动检测台 D.举升式制动检测台 19.轮胎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轮胎的径向刚度,适当( A )轮胎径向刚度, 可以改善行驶平顺性。 A .减小 B.增加 C. 改变 D.以上都不是 20.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对于车速大于 80KM 装有两只前照灯的机动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达到( A )要求。 A .18000cd B .12000cd C .15000cd D .8000cd 21. 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有( 经济性 ) 、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动力性 )和(排放性)等。 22.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最高车速)、(加速性能)、(上坡能力)。 23. 加速时间可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两种。 24. 空气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两大部分。 25. 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和上坡阻力,其中(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的。 26. 燃油经济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越差)。 27.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抗热衰退性)和(方向稳定性)3方面。 28.汽车前照灯的检验指标有(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方位的偏移值)。 29.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HC )、(CO )和(NOX )等。 30. 车轮平衡的平衡重又称(配重)。 31.国家标准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安全环保检测的项目 主要有哪些? 答:1)外观检查(包括车底检查); 2)前照灯光束及配光检查 ; 3)前轮侧滑量检测; 4)车速表校验 ; 5)制动性能检查; 6)废气排放检测(汽油机主要检查排放的 CO 与 HC 的含量,柴油机主要检查排放 的烟度); 三、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25分)

汽车制动鼓的失效分析.

汽车制动鼓的失效分析 汽车制动鼓是汽车的重要保安件,也是汽车日常检修中首要检查部件,根据公司三包件的反馈信息,制动鼓失效主要有五种形式:开裂、龟裂、掉底、磨损过大、非正常磨损。 铸件失效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铸件的材料成分和自身的强度,另一个是在一定工况条件下,材料组织的改变而引起的机械性能的改变。一般来说,铸件的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又受外部环境(温度、冷却速度等)的影响。 制动鼓在工作时主要受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来自蹄铁的法向压力,一个是因旋转和蹄铁离合片产生的切向力。当去掉法向压力,制动鼓和蹄铁离合片之间的切向力也就不存在了;制动鼓和离合片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制动鼓温度升高,而离合片和制动鼓的摩擦实际多是斑状接触,接触面因受摩擦产生的热使该处组织发生相变,产生相变应力,降低了该处的抗热疲劳能力;同时,由于受热的不均匀,温度高的部位发生了相变,温度低的部位没有变化,而有的部位甚至尚未受到热的影响;相变产生应力,受热的不均匀也会产生应力,这些残余应力的存在,使得力学性能不均匀,在频繁的制动载荷作用下,产生有一定规则的裂纹(见图一、二),裂纹多呈轴向分布,断续或连续状,从裂纹分布情况分析,裂纹主要是受切向力产生的。切向力作用在制动面上,对基体有撕裂的作用,对基体造成内应力,降低了材料的热疲劳强度,便产生连续或不连续的裂纹,严重的造成断裂。

图片一 图片二 另一方面,制动鼓产生的相变情况。内部组织相变主要受温度影响,制动鼓工作时产生的温度最高可达850°C--900°C,这个温度 足以造成组织相变,主要发生的相变有:1. 在800℃附近或略低于

800℃,共晶碳化物分解为石墨和铁素体;2. 珠光体和铁素体在800℃以上转变为奥氏体;3. 奥氏体在快速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 关于制动鼓开裂的问题,这个应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在制动状态下,因材料自身强度差而受力破裂;二是在龟裂出现后,制动鼓在热应力和相变应力的相互作用下,再由于组织相变局部强度的降低,在制动外力频繁作用下,最终造成制动鼓破裂。 对于掉底和没有出现龟裂就形成的开裂,也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制动鼓材料自身强度差;一是在不合理的非正常外力作用下造成制动鼓开裂。 图片三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 第四节 制动力分配 一、制动力分配要求 根据制动稳定性的要求,前轮的附着率应大于后轮,即b1b2j j >,也就是说μ1 1μ22Z Z F F F F >制动方向稳定性的极限条件为: g g 210μ12g 1g g 1μ221g 20Z Z Z Z h h l F mg z z F l h z F l l l h h l F F l h z F mg z z l l l +++====--- (4-16)式中:μ1F 、μ2F —前、后轮的理想制动力。 又由式(4-14),得: μ2μ1F F z mg mg =- (4-17) 当给定一个μ1 F mg 值,即可从式(4-16)和(4-17)求出z 值和μ2 F mg 值,这样就可得出如图4- 16所示制动方向稳定性极限曲线。制动力处于该曲线上时,可使车辆制动距离最短,是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称为I 线。欧洲制动法规规定,轿车在0.150.8z ??范围内应满足b1b2j j >的要求。只要车辆制动力分配处于I 线下方,就可保证前轮先抱死,使车辆处于制动稳定状态。

图4-16 稳定性界限(I 曲线)和最大制动距离界限 为使制动距离不至于过长,上述法规又要求满足: p 0.10.85(0.2)z j ?+- (4-18) 因为在I 线下方,前轮先达到峰值附着率,这时前轴制动力为: 21p ()g h l F mg z l l m j =+ (4-19)给定p j 值,即可从式(4-18)求出z 取值范围,由式(4-19)得到μ1 F mg 的范围,随即从式(4- 17)求得μ2 F mg 的范围,这样可在图4-16上画出制动距离允许的极限曲线。 车辆前后轴制动力分配不得超越上述两条极限曲线。对于前后轴制动力定比分配的车辆,有: μ2 μμ2μ1F k F F =+; μ2μμ1μ1F k F mg k mg =- (4-20)式中:μk 为常数,是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比。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制动检验台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按检验台支撑车轮形式不同,可分为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类;按检测参数不同,可分为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测制动减速度式和综合式四种;按检验台的测量、指示装置、传递信号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三类;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所用制动检验设备多为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惯性式防抱死制动检验台但价格昂贵,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本章内容重点介绍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 第一节制动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 1.基本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2-4-1所示。它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对称的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每一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由框架(多数试验台将左、右测试单元的框架制成一体)、驱动装置、滚筒组、举升装置、测量装置等构成。 图 2-4-1 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图 (1)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链传动带动从动滚筒旋转。减速器输出轴与主动滚筒同轴连接或通过链条、皮带连接,减速器壳体为浮动连接(即可绕主动滚筒轴自由摆动)。日式制动台测试车速较低,一般为0.1~0.18km/h,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小,为2×0.7~2×2.2kW;而欧式制动台测试车速相对较高,为2.0~5km/h,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大,为2×3~2×11kW。减速器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减速比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滚筒测试转速确定。由于测试车速低,滚筒转速也较低,一般在40~100r/min范围(日式检验台转速则更低,甚至低于10r/min)。因此要求减速器减速比较大,一般采用两级齿轮减速或一级蜗轮蜗杆减速与一级齿轮减速。 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滚筒表面线速度过低时测取协调时间偏长、制动重复性较差,过高时对车轮损伤较大,推荐使用滚筒表面线速度为2.5km/h左右的制动台。 (2)滚筒组

汽车制动性能

第一节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制动性能: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时间内停车,并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评价指标: 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抵抗制动效能的热衰退和水衰退的能力。 3、制动时,汽车方向的稳定性:即制动时,不跑偏、侧滑,即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第二节制动时车轮受力 一、地面制动力(T——车轴的推力;W——车轮垂直载荷)FXb=Tu/r?N 因为:FXb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力,Fφ=Fzφ的限制。 所以:FXb=Tu/r≤Fzφ,当FXb=Fzφ(Xb=zφ)时,Tu上升,则FXb不再上升,即:FXbmax=Fzφ 二、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Fu(Fu=Tu/r)。 取决于制动器的型式,结构尺寸、摩擦片摩擦系数、车轮半径与踏板力——制动系的油压(气压)成 正比。 三、地面制动力FXb,制动器制动力Fu及附着力Fφ之间的关系。 1、当FXb小于Fφ时,踏板力上升则Fu上升。 2、当Xb=Fφ时,踏板力上升,则Fu上升,而FXb=Fφ,此时,车轮抱死不转而出现滑拖现象。如果要提高地面制动力FXb,只有提高附着系数φ。即:FXbmax=Fzφ 所以:地面制动力FXb首先取决于Fu,同时又受Fφ的限制,只有Fu、Fφ都足够大时,FXb才比较大。 例:Fu很大,但在结冰路上FXb几乎为0。 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φ,φ与车轮的运动状况(滑动程度)有关。 1、滑动率S:S=Vw-rωw/Vw Vw——车轮中心速度 ωw——车轮角速度 r——不制动时的滚动半径 (1)车轮纯滚动时:Vw≈rωw,S=0,制动印痕与胎纹基本一致。 (2)车轮边滚边滑时,Vw大于rωw,0小于S小于100%,胎迹逐渐模糊。 (3)车轮纯滑动时,ωw=0,Un>>roωw,S=100%,制动印痕形成粗黑的印痕。 S的数值说明了制动过程中,滑动成分的多少,S越大,滑动越多,S不同时,φb不同(obi=制动系数)。 2、φb——S关系曲线 (1)纵向φ,沿车轮旋转平面方向。因为:FXb=Fzφb,所以:φb=FXb/Fz (2)φb峰值附着系数S=15——20%时,纵向φ的最大值——φp。 (3)φs滑动附着系数S=100%时的纵向φ——φs。(滑动附着系数) 干路面φp与φs相差不大; 湿路面φp与φs相差很大。 r =φs/φp=1/3——1

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摘要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由于汽车本身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制动故障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45%。可见,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 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二.前言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三.正文 (一)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1.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1.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阻止车轮或车轴转动的装置。 按原理分:机械摩擦式(广泛)、液力式、电磁式 机械摩差式分:鼓式—蹄式(内制、外张)、带式(外制、外收)盘式—全盘、点盘 2.制动传动机构:控制制动器的装置。 类型有:简单式(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动力式)、加力式(简单式加动力式) 3.辅助制动装置 如:长下坡的车速稳定装置、排气制动装置、下坡缓行器等

刹车制动力分配试验方法09

编制部门:技术部文件编号:SAF-P009 XXXX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刹车制动力分配试验方法 第(1)版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发布日期:2004年月日实施日期:2004年月日

刹车制动力分配试验方法修订一览表 页次 1/1 版次 日 期 修订人 修订页次 修订内容概述 第一版 2004/11/4 新出

1、目的 本标准是测定车辆的前轮及后轮制动力分配的相关试验方法。 2、适用范围 乘用车、商用车。 3、试验方法 3.1.试验条件 3.1.1.供试部品 (1)蹄片(PAD)、刹车碟片(ROTOR)、来令(LINING)及刹车鼓(DRUM),在试验时原则上使用新品,但开发需要时PAD的μ值,LINING的BEF值已知品亦可实施; (2)车装置需符合正规式样、并具有正常机能。 3.1.2.供试车辆 (1)车辆之重量在同一车型、同一刹车规格中,取最大的积载(G.V.W.)重量式样实施, 重量包含试验人员及试验用计测器的状态,但LOCK试验时为1名成员状态的重量分配; (2)使用标准装配之轮胎,必要时选用件轮胎亦实施,胎压为一般道路走行之正规胎压。 3.1.3.路面及气象 (1)试验路为标准铺装良好路面(如水泥路等); (2)需为干燥的路面。 3.1. 4.计测器 (1)数字显示型温度计; (2)踏力及液压SENSOR及踏力或液压指示计; (3)U-字管(减速度计); (4)车轮扭力计(Wheel Torque meters); (5)信号放大器; (6)AR1100或相当的记录器。 3.2.试验方法 试验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1)原则上需要磨合200回,但如有必要于PAD及LINING于新品时、磨合途中及热履历 后亦可; (2)试验时需监测和记录PAD和LINING温度; (3)以得到图1减速度的波形来操作刹车踏板,但车辆在车轮锁死(LOCK)的条件下得到如图2的波形亦可。

EBD EBV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BD/EBV) 第一节概述 EBD即Electronic Brake - force Distribution的英文简称,其含义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当汽车制动时产生汽车重心的移动,为了发挥最佳制动效果,各车轮根据载重需要有效的分配制动力。前后轮同时抱死的制动力分配叫做理想制动力分配。 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附着力完全消失。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如 果只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到侧 向干扰力,汽车也 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这些都极易造成严重的交 通事故。 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根据重心的移动需要自动 分配每个轮的制动力。在一些车型中采用机械式分配阀 ( Proportionig V alve)又叫P阀来完成这个作用。P阀是 为了在急制动时提高前后轮的制动均衡力,在发生高压 时,减少后轮制动油压上升速度。但机械式分配阀不能实 现理想的制动力分配,它在轻微制动时不起作用。理想制 动力控制曲线如图7-1所示。 一、EBD/EBV系统作用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BD)主要作用有: (1)紧急制动时,防止因后轮先被抱死造成汽车滑动及甩尾。 (2)取代P阀(又称比例阀)的功能,比机械式分配阀提高后轮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 (3)可分别控制四轮的制动。 (4)确保ABS工作时的制动安全性。 (5)实现后轮制动压力左右独立控制,确保转向制动时的安全性。 (6)提高后轮的制动效果,减少前轮制动摩擦片的磨损量及温度的上升,一般轿车把前、后轮制动力比例分配在约30:70。 二、制动力分配 1.前后轮制动力分配 因前后轮荷重不同,所需的制动力不同,在车辆后部无负荷时,适当增大车辆前轮的制动力.如图7-2所示,随着车辆后部的负荷重量加大时,就要加大后轮的制动力。

制动力计算

汽车制动力计算 G4 6个电池组6X28=168KG 总重量530KG 车辆中心位置(x,y,z ): -8 , 261, 1559 (原点在前轮轴中间) 车轮轴距离地面的距离为230; 轴间距L=2370 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为:F1=(mg/L)[b+(h g/g)(du/dt)] 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为:F2=(mg/L)[a-(h g/g)(du/dt)] L——汽车轴距;=2370mm a --- 重心到前轴中心线的距离;=1559mm b——重心到后轴中心线的距离;=2370-1559=811mm hg -- 汽车重心高度;261+230=490mm du/dt ――汽车制动减速度; 国家规定汽车的制动数据为:制动初速度为80km/h,制动的距离为50m 2 因此:du/dt=4.9m/s 所以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F2: =(450*9.8/2370){1558-[ (200+89)/9.8]*4.9} =2630N B = (b+? hg) /L=(811+0.7*490)/2370=0.49 汽车的前后轮制动力为: F U1+F U2=?G; F U1/F U2= (b+ ?h) /(a- ? h) ? ――附着系数,(干沥青路面,取0.7 ) F U1 < (mg ? /L) (b+? h g) F U2W (mg? /L) (a- ? h g) F U2W (mg ? /L) (a- ? h g) 所以G4的后轮制动力为: =530*9.8*0.7*(1559-0.7*490)/2370 =1865N

对于轮缸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制动力F: F ui=2p*(Pi*D i2/4)*n i*C i*R i/r d F U2 =2p2*(Pi*D 22/4)*n 2*C2*RJr d F ui, U2――分别为前、后轮的制动力,N; D , D2—分别为前、后轮缸直径,m n i,n2 ------ 分别为前、后制动器单侧油缸数目(仅对于盘式制动器而言); C,C2――分别为前、后制动器的效能因数; R,R――分别为前、后制动器的工作半径,m r d ------ 轮胎动负荷半径; 效能因数是指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上所得到的摩擦力与输入力之比。 C=(M/r)/F 0 M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 r――制动鼓或者制动盘的作用半径 F。一一为制动器输入力 制动器的效能因数取决与制动器的类型、结构特点和结构参数等因素,并受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的影响。(参见“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表格5-3-1和5-3.3) 鼓式刹车的效能因数:(参见“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篇191页”) 盘式刹车的效能因数:(参见“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篇195页”) 同步附着系数?。=(LB -b ) / h g B――制动力分配系数;既前轴制动器制动力与前、后轴制动器总制动力的比值表示。一般取0.6

汽车制动鼓磨损过度与机损事故

万方数据

汽车制动鼓磨损过度与机损事故 作者:黄关荣 作者单位:海汽运输集团三亚分公司车队 刊名: 管理学家 英文刊名:GUANGLI XUEJIA 年,卷(期):2010(9) 参考文献(2条) 1.桂林大宇客车育限公司GL6121客车底盘维修手册 2.GB/T 18274-2000,汽车鼓动式制动器修理技术条件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吴凯.张莉现代汽车维修诊断技术教学中方法论的教学[期刊论文]-经济师2008(11) 2.袁跃兰汽车制动防抱系统的故障检测[期刊论文]-现代机械2004(5) 3.陈翌庆.苏勇.黄斌.叶天汉.CHEN Yi-qing.SU Yong.HUANG Bin.YE Tian-han提高汽车制动鼓耐磨性的研究[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00(3) 4.苏勇.叶天汉.陈翌庆.黄光伟汽车制动鼓的失效分析[期刊论文]-铸造技术2004,25(5) 5.刘玉田汽车制动软管[期刊论文]-世界橡胶工业2003,31(4) 6.柳安民.王国兴.刘生发.LIU An-min.WANG Guo-xing.LIU Sheng-fa客车制动鼓开裂失效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铸铁2008,28(6) 7.刘洲.赵文杰.徐延海.LIU Zhou.ZHAO Wenjie.XU Yanhai制动鼓的热-结构耦合分析[期刊论文]-汽车零部件2010(10) 8.张立军.滕旭辉叉车制动时制动鼓温升的计算与分析[期刊论文]-起重运输机械2003(12) 9.王静鼓式制动器温升特性台架试验研究[学位论文]2007 10.王新郧.侯永平.李左龙.杨颖超ABS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汽车技术2002(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315765282.html,/Periodical_glxj201009195.aspx

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的调节装置 一、概述 1.目的 如本章第一节所述,最大制动力f bmax,受轮胎与地面之间附着力fψ的限制。即: f ≤fψ=gψ bma x 当f b一旦等于fψ后,车轮便停止转动被“抱死”,而在地面上滑拖。制动管路中的工作压力再增大,也不可能使制动力f b增加。车轮一旦抱死便会失去抗侧滑的能力。如前轮抱死时,会使汽车失去方向操纵性,无法转向;如后轮抱死而前轮滚动时,会使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丧失了对侧向力的抵抗能力而侧滑(甩尾),造成极为严重的恶果。可见,后轮抱死的危险性远大于前轮。因此,要使汽车既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制动力,又能保持行驶方向的操纵性和稳定性(不失控、不甩尾),即最佳制动状态,就必须使汽车前后轮同时达到“抱死”的边缘。其同步条件是:前后车轮制动力之比等于前后车轮对路面垂直载荷之比。 但是,随着装载量不同和汽车制动时减速度所引起载荷的转移不同,汽车前后车轮的实际垂直载荷比是变化的。因此,要满足最佳制动状态的条件,汽车前后轮制动力的比例也应是变化的。 2.前后轮制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 (1)无制动力调节装置的汽车,其前后车轮控制管路的工作压力p1、p2基本是相等的,其压力比p2/ p1永远等于1(如图20-71虚线所示)。这就使得不论前后车轮制动器的型式、尺寸如何不同,但制动力的分配比例却永远是个常数,不可能使汽车在各种条件下都能获得最佳的制动状态。

图20-71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 p1-前轮制动管路中的压力;p2-后轮制动管路中的压力;c-质心 (2)理想的前后轮制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如图20-71实线所示。由于汽车满载较空载时质心c后移,p2应相应增加,故其曲线较空载曲线上移。又因制动强度的增加(即工作压力p的增加),质心向前转移程度的增加,压力比p2/ p1应相应减小(小于1),故随压力p1的增加,曲线变得平缓。 为满足上述理想特性的要求,在一些汽车上采用了各种制动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前后车轮制动管路中的工作压力。常用的有限压阀、比例阀和感载比例阀。 二、液压式限压阀 1.安装位置 限压阀是一种最简单的压力调节阀,串联在制动主缸与后轮制动器的管路之间。 2.作用 它的作用是当前后制动管路压力p1和p2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后,即自动将后轮制动器管路中的液压限定在该值不变,防止后轮抱死。

汽车制动的原理

汽车制动的原理 众所周知,当我们踩下制动踏板时,汽车会减速直到停车。但那个工作是怎么样完成的?你腿部的力量是如何样传递到车轮的?那个力量是如何样被扩大以至能让一台笨重的汽车停下来? 首先我们把制动系统分成6部分,从踏板到车轮依次解释每部分的工作原理,在了解汽车制动原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差不多理论,附加部分包括制动系统的差不多操作方式。 差不多的制动原理 当你踩下制动踏板时,机构会通过液压把你脚上的力量传递给车轮。但实际上要想让车停下来必须要一个特别大的力量,这要比人腿的力量大特别多。因此制动系统必须能够放大腿部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方法:?杠杆作用 ?利用帕斯卡定律,用液力放大 制动系统把力量传递给车轮,给车轮一个摩擦力,然后车轮也相应的给地面一个摩擦力。在我们讨论制动系统构成原理之前,让我们了解三个原理:?杠杆作用 ?液压作用 ?摩擦力作用 制动踏板能够利用杠杆作用放大人腿部的力量,然后把那个力量传递给液压系统。

如上图,在杠杆的左边施加一个力F,杠杆左边的长度〔2X〕是右边〔X〕的两倍。因此在杠杆右端能够得到左端两倍的力2F,然而它的行程Y只有左端行程2Y的一半。 液压系统 事实上任何液压系统背后的差不多原理都特别简单:作用在一点的力被不能压缩的液体传递到另一点,这种液体通常是油。绝大多数制动系统也在此中放大制动力量。下图是最简单的液压系统: 如图:两个活塞〔红色〕装在充满油〔蓝色〕的玻璃圆桶中,之间由一个充满油的导管连接,假如你施一个向下的力给其中一个活塞〔图中左边的活塞〕那么那个力能够通过管道内的液压油传送到第二个活塞。由于油不能被压缩,因此这种方式传递力矩的效率特别高,几乎100%的力传递给了第二个活塞。液压传力系统最大的好处确实是能够以任何长度,或者曲折成各种形状绕过其他部件来连接两个圆桶型的液压缸。还有一个好处确实是液压管能够分支,如此一个主缸能够被分成多个副缸,如下图:

车辆故障分析与解决

1、排气管冒黑烟:故障判定:真故障。原因分析:表明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主要原因是汽车发动机超负荷,气缸压力不足,发动机温度过低,化油器调整不当,空气滤芯堵塞,个别气缸不工作及点火过迟等。排除时,应及时检查阻风门是否完全打开,必要时进行检修;熄火后从化油器口看主喷管,若有油注出或滴油,则浮子室油面过高,应调整到规定范围,拧紧或更换主量孔;空气滤清器堵塞,应清洗、疏通或更换。 2、车辆的排气管排出蓝色的烟雾:故障判定:真故障。原因分析:是由于大量机油进入气缸,而又不能完全燃烧所致。拆下火花塞,即可发现严重的积炭现象。需检查机油尺油面是否过高;气缸与活塞间隙是否过大;活塞环是否装反;进气门导管是否磨损或密封圈是否损坏;气缸垫是否烧蚀等,必要时应予以修复。 3、车辆排气管冒白烟,冷车时严重,热车后就不冒白烟了:故障判定:假故障。原因分析:这是因为汽油中含有水分,而发动机过冷,此时进入气缸的燃油未完全燃烧导致雾点或水蒸气产生形成白烟。冬季或雨季当汽车初次发动时,常常可以看到排白烟。这不要紧,一旦发动机温度升高,白烟就会消失。此状况不必检修。

4、发动机噪声大,车辆原地踩加速踏板时,有“隆、隆”异响,发动机舱内有振动感。故障判定:使用类故障。原因分析:举升车辆,可看到发动机的底护板有磕碰痕迹。如果路面有障碍物而强行通过,发动机底护板就要被磕碰。底护板变形后与发动机油底壳距离变近,如果距离太近,当加速时油底壳与底护板相撞就会发出异响并使车身振动。所以,行车中一定要仔细观察路面,不要造成拖底现象发生。处理方法:拆下底护板,压平校正即可。 5、车辆的转向盘总是不正,一会向左,一会向右,飘忽不定:故障判定:真故障。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固定在转向机凹槽中的橡胶限位块已完全损坏导致。将新限位块装复后,故障完全消失。 6、每次开启空调时,其出风口有非常难闻的气味,天气潮湿时更加严重:故障判定:维护类故障。原因分析: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制冷剂迅速蒸发吸热,使流经的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由于蒸发器的温度低,而空气温度高,空气中的水分子颗粒会在蒸发器上凝结成水珠,而空气中的灰尘或衣服、座椅上的小绒毛等物质,容易附着在冷凝器的表面,从而导致发霉,细菌会大量繁殖。这样的空气被人体长期吸入会影响驾驶员及乘车人的身体健康,所以空调系统要定期更换空调滤芯,清洁空气道。

小型客车制动力分配比分析与优化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型客车制动力分配比分析与优化 专业代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301)作者姓名:陈哲 学号: 39 单位: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楚晓华 2012 年5 月20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摘要 汽车的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因此,改善汽车的制动性,成为了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车辆种类繁多,为使本篇论文更有针对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研究讨论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小型客车。 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分析,在深入研究制动系统设计要求、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及有关制动法规的基础上,在MATLAB环境下绘制了制动力分配曲线,通过对该曲线进一步研究分析,从而优化变量、设计确定目标函数、计算约束条件。 最后,本文结合小型客车实例对汽车制动力分配进行优化与制动性能计算,并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小型客车,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曲线

Abstract The car's brak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raffic safety.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braking of the car has become the automotiv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use of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department. A wide range of China's vehicle to make this paper more focused, to a certain extent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so the only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is widely used mini-van. Automotive Brake System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alysis, in-depth study of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s, evaluation of braking performance and brake regu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 curve drawn in the MATLAB environment , furth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urv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variable, the design objective function to calculate the constraints. Finally, this paper minibuses instance to optimize th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and brake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finally concluded. Keywords: minivans, braking systems, brake-force distribution curve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3-2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导入新课: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 一、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或在下坡时维持一定车速及坡道驻车的能力,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一般用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制动距离等来评价。 1、制动减速度 是指制动时单位时间内车速的变化量。它反映了地面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有关。 2、制动力 1)地面制动力 2)制动器制动力 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汽车的地面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短;而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受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3、制动距离 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出速度下,以规定踏板力急踩制动踏板时,从驾驶员右脚接触到制动踏板到车辆停止时车辆所使的距离。 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

(有附着力和制动器制动力决定)、制动出速度。因此及时维护车辆能缩短制动器起作用时间以及制动性能的稳定。 二、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热衰退性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的抗热衰退性,是指汽车高速制动、短时间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因为制动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制动器温度上升,制动器在热状态下能否保持有效的制动效能是衡量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2)水衰退性 当制动器被水浸湿时,应在汽车涉水后多踩几次制动踏板,是制动蹄和制动鼓摩擦生热迅速干燥。 三、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支转向能力。 1、制动跑偏 主要是由于左、右轮(尤其是前轴)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为限制制动跑偏,要求前轴左、右制动力之差不大于该轴符负荷的5%,后轴为8% 2、制动侧滑与制动时转向能力的丧失 侧滑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滑移。 制动时转向能力丧失是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的弯道行驶而沿前线方向驶出,或直线行驶制动时转动转向盘不能改变方向的现象。原因是转向轮抱死。

汽车制动系统典型故障的原因分析

汽车制动系统是农用机动车最重要的安全部位之一,一旦出现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新干线跟大家分享一下,农用机动车制动系统常见典型故障及其检修方法如下: 一、制动侧滑 车辆行驶因制动或其他原因,有时一轴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移动,即人们常常所说的甩尾滑动现象,称为制动侧滑。 据很多事故现场鉴定,车辆侧滑失控,多由后轴引起;尤其高速行驶制动和在冰雪或浓雾过后的公路上,常发生由于车辆制动侧滑丧失操纵能力而导致翻车、撞车等恶性事故。后轴侧滑将引起车辆剧烈的回转运动和调头。除此之外,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增加燃油消耗及轮胎过度磨损等。 1.引起车辆侧滑的原因 前桥(工字梁)变形或主销与销套松旷;横直拉杆球头松旷;双横拉杆结构车辆的前束调整不当;轮毅轴承松旷,边梁断裂等;车轮制动阀调整不当,若车轮制动时,有任意一个车轮未抱死或后轮抱死而前轮未抱死等情况;以及制动起始车速和附着系数的不同,制动跑偏等,均将发生严重的侧滑现象;车辆在弯道、坡道、不平路面或越过拱路时速度过快而侧滑;在溜滑路面上行车,车辆与路面附着力大大减小,车轮承受侧向力的能力急剧下降,此时只要很小的侧向力就可能引起侧滑;另外此时单纯使用驻车或行车制动(制动间隙不一致),若前轮制动轻,后轮制动重就极易产生侧滑;车辆前后轮制动不均匀;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轮胎花纹磨平等,也会引起制动侧滑。 2.车辆侧滑的预防措施 在调整制动时,一定要调到前后轮同时抱死,或前轮略提前抱死,且制动不应有明显的跑偏现象;在泥泞或冰雪路面行车,车速要适当降低,遇到障碍时要提前减速,不可盲目高速行驶,以便遇到情况时能较快停车,减少制动非安全区,避免车辆产生侧滑。 二、制动发咬 该故障的表现是车辆在制动减速后,松开制动踏板加速时,车速不能很快提高;严重时甚至在车辆制动停车后难以再起步,或根本不能起步。车辆制动后,再抬制动踏板,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立即解除,使起步沉重,行驶中一收加速踏板急剧减速,行驶一段里程,制动鼓发热,严重时能闻到制动摩擦片烧焦的气味。 1.制动发咬故障原因 快放阀被卡死打不开,使相应的制动气室气体不能排出,车轮制动器不能解除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当踏板松开后,制动控制阀内的排气阀打不开,控制阀内的气体不能排除,制动器就不能迅速及时解除制动;制动装置的机械传力机构中的拉臂轴或制动器凸轮轴阻力过大,制动器回位弹簧弹力过软或折断脱落,使制动蹄在踏板松开后回位不彻底,蹄片与鼓不能迅速脱离所致;制动间隙过小,松开踏板后,制动片与鼓之间仍有摩擦阻力;制动底板变形,蹄片动作不灵活,阻力过大等都将引起制动发咬。 2.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若全部车轮发咬,其原因多为制动总泵;例如阀门卡滞,制动后高压空气不能排出;如若单个车轮(烫手)发咬,其毛病多出在车轮制动器内,如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支承销变形或锈蚀及其制动间隙不当等,应根据故障的部位和特点,按原厂技术规范分别予以调整和修复。如果是制动阀排气口不能开启,应按标准重新调整好排气间隙,使调整螺钉恢复正常位置即可。 三、驻车制动失灵 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驻车制动器部分零件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损,以致原来的配合关系遭到破坏,影响其工作性能。因此,如果发现手刹车失灵,应及时修复不留隐患,尤其要加强它的维护和调整,杜绝不良事故的发生。 1.如果发现驻车制动器失效,首先调整操纵杆,调整驻车制动间隙。如无效果应分解驻车制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汽车知识讲座-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1.摩擦阻力的因素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有两个地方会产生摩擦阻力。一个是车轮制动器产生的摩擦阻力,使车轮转速减慢;另一个是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阻力使汽车减速。前者称制动器制动力,后者称地面制动力,也就是我们车在检测站检测的制动力。 如果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偶大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偶时,车轮即完全停止滚动,也就是车轮被抱死。 在车轮未抱死前,地面制动力始终等于制动器制动力,此时制动器制摩擦力消耗一部份动能(发热),地面制动力消耗一部份动能。 在车轮抱死后,地面制动力等于地面附着力,它不再随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加而增加,制动器制不再消耗动能(W=FS,∵S=0,∴W=0),只有轮胎与地面摩擦消耗动能。由于车轮抱死后,纵向附着系数(摩擦力)下降,制动器制也不消耗动能,侧向附着系数趋于0,所以刹车距离也就变长,易产生则滑。 2.前后轴载荷重心变动的因素 车辆在静止时,其前后轴的垂直载荷之比仅决定于汽车重心的纵向位置。但在车辆行驶中制动时,由于作用在重心上的向前的惯性力使汽车俯冲前倾,因而前后轴的垂直载荷比值变大,即前轴载荷加大,而后轴载荷减少;而且制动力越强,惯性力越大,前后轴垂直载荷的比值也越大。即刹车时前轴荷随加速度变大而增大,后轴荷减少。 80年后生产的国产及进口车轿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按欧共体的ECE R13标准制定,即按“前后轴附着糸数利用曲线”分配比例,不允许有车轮抱死现象,前轴所占总制动力通常为80%,上限为85%。 各种轿车都是按自身的悬挂糸统的动态重心分配特性去设计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原车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是经过各种实验优化定案,提供良好的制动平衡。 根椐北京理工大学做的路试,国产及进口轿车前轴刹车力在800kg-1100kg以上,后轴最低173kg,最高290kg(满载车重1684kg),路试刹车减速度、距离都符合要求。实试正实,后轮刹车即使一轮失效,30km/h刹车距离变化很小,不跑偏。国内现有的检测站的测试台是无法测试真正动态刹车力的。 急刹车时,前轮先抱死,汽车不能变方向,后轮先抱死则产生侧滑。后轮比前轮先抱死要危险得多!因此,我不认同随便改动“比例阀”去适应年审验车。 轿车前轴的制动力决定了制动距离效能,有关刹车距离长故障重点应放在前轴。 3.车轮抱死的影响因素 车轮抱死是制动侧滑的根本原因,制动强度太大也可导致汽车制动侧滑。路面状况不同,车轮与地面附着特性不同,在制动时,如果制动强度太大,可能导致车轮滑移率超过制动稳定的范围,从而导致制动方向失稳。因此,驾驶员应熟悉制动器和路面特性,把制动强度控制在制动方向稳定范围内,并发挥较大的制动效能。 根据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特性,当车轮抱死以后,地面横向附着系数降为零,这时车轮不能承受侧向外力作用。当前轮抱死并试图转向时,尽管操纵转向盘使前轮偏转,但由于地面不能对车轮产生侧向作用力,前轮将沿汽车纵向轴线

ESP电子车身稳定装置与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有什么区别

EBD和ESP都是ABS下的延伸电子系统 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中文翻译为电子制动力分布,EBD系统是当重踩制动在ABS作动之前,可平衡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抓地力,主要是用来改善制动力的平衡并缩短制动距离。EBD可依据车辆的重量和路面条件,当制动时此系统会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后轮轮胎的滑动率,如发觉差异且此差异程度是必须被调整时, 则此时制动油压系统将会调整传至后轮的油压以得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制动力的分布。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答案补充 ESP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中文翻译为电子稳定程序,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转动速度)、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有ESP与只有ABS及ASR的汽车,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ESP则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ESP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例如汽车在路滑时左拐过度转向(转弯太急)时会产生向右侧甩尾,传感器感觉到滑动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力,产生一种相反的转矩而使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上。这套系统是由博世公司研发,最初只应用在高档车上,现在也在逐渐向中高档汽车上延伸。ESP系统能够给乘客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无论是在高速行使时的紧急避障,还是在湿滑路面的急打方向,ESP系统都能提供快速准确的方向响应,保证车身行驶稳定。 答案补充 当然,无论EBS和ESP的作用效果有多好,终归是有它的物理极限的,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谨慎驾驶最最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