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

丹景二号隧道

左洞进口ZK102+195~ZK105+285段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A1合同段丹景二号隧道施工设计图及有关设计说明;

(2)现行有关公路隧道规范、规程、规则及标准;

(3)我单位近年来承担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设备、技术水平以及长期从事公路隧道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4)现场地形、地貌、地质及周围环境情况;

(5)本合同段招投标文件;

二、编制范围

丹景二号左线隧道进口ZK102+195~ZK102+285段喷射混凝土支护。

三、编制原则

1、遵循合同文件标准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合同条款,严格执行合同文件的规定,标准统一,格式统一。

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执行设计标准、现行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优良。

3、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资料、

施工规范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把好各施工工序施工质量,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全部工程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环保和投入负总责

2、项目副经理负责本项目现场的安全和生产工作

3、项目总工对本项目的全面技术管理。

4、工程技术部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现场的技术工作。

5、安全质量部负责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6、实验室负责现场的材料检验和试验工作

7、机械材料部负责本项目的材料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东段A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五、工程概况

5.1隧道地质、水文气象条件

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丹景二号隧道位于简阳市丹景乡陈八村和成都市双流县永兴镇明水村的交界处,隧址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内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切割较强烈。受岩性和构造控制,隧道进出口斜坡呈陡缓相间的阶梯状,平均坡度为20~25°在厚层砂岩处则形成陡崖或陡坡。缓坡处垦为旱地,陡坡上植被较茂密。隧址区地貌形态为”人”字形中山地貌,测区内构造、岩性对地形的影响较为显著,地貌与构造形态基本吻合,隧道洞身穿越龙泉山背斜及两翼,背斜翼部发育有走向逆断层。

5.2丹景二号隧道工程概况

丹景二号隧道为左右分离式隧道,隧道设计起止桩号为:左洞ZK102+177~ZK105+548,全长3371m;右洞K102+174~K105+578,

全长3404m。隧道的建筑界限为14.5m(净宽)×5.0m(限高),紧急停车带净宽17m,隧道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明洞长度左线36m,右线长度36m,暗洞起点里程桩号为:左线ZK102+195,右线K102+195。

进口段围岩级别属于Ⅴ级加强。

本洞口施工理念是必须无仰坡开挖进洞,严禁盲目大挖大刷,造成人为高边仰坡;在施作洞外截水沟时尽量保留原山体植被,减少截水沟的开挖痕迹。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和截水沟之间的植被必须保留,避免水土流失。

六、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案

喷射混凝土主要使用在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地段,洞身采用全封闭混凝土支护。混凝土为c20防腐蚀喷射混凝土,与钢架、锁脚锚杆、纵向连接钢筋、系统锚杆和钢筋网等配合施工。

6、1工艺流程图

使用C20喷射混凝土,预拌料在洞外搅拌站拌合,自卸汽车运至洞内活动工作平台。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艺流程图

6. 2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湿喷施工工作内容如下:

喷射时机及次数:为了保证初期锚喷支护强度的增长速度能尽量满足洞体稳定要求,喷射混凝土在开挖爆破后立即进行,喷射次数根据设计厚度分次,除Ⅱ级或Ⅲ级围岩外,一般不小于2次,设有钢架地段第一次喷射4cm,复喷厚度根据剩余厚度安排次数和厚度,按规范规定,一次喷射混凝土的最大厚度,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

喷射顺序:按照施工工艺分段、分片,由下而上依次进行,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安排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喷射混凝土与爆破时间间隔:在软岩、淋水地段,为了确保洞体稳定,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面,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爆破作业时间不应小于3h。

受喷面处理:混凝土喷射前对受喷面进行处理,检查开挖面尺寸,对欠挖面进行凿除,对硬岩面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对软岩面用高压风吹净粉尘,对松动小块石人工敲除,对超长的杆体进行切除处理,确保受喷面洁净平整。

砼喷射角度:喷头应保持与受喷面垂直,如果喷头与受喷面的角度太小时,会形成砼物料在工作面上滚动,产生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射砼的质量。

喷头运动方式:喷头应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喷射路线应自上而下,呈“S”形运动,隧道内的喷砼应先边墙后拱部。

七、检验项目

喷射混凝土支护实测项目

八、工程进度

丹景二号隧道左洞进口(ZK102+195~ZK102+285)钢架支护施工计划于2011年3月28日开工,2011年5月31日完工,总工期65天。

1、进度指标及劳力组织

管棚施工:3月28日~5月31日

作业工人:190人

现场管理人员40人

2、机械设备

3、施工进度计划

丹景二号隧道左线进口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进度图:

十、质量措施

施工过程中,随时由项目队质检员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项目部质检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亦可进行抽检或旁站检验。

九、安全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专职安检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安全技术交底。

开展定期的安全技术学习,针对工程特点开展事故预想活动,采取措施,严把爆破、机械施工、塌方掉石等主要关口。

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班。

现场道路设专人养护、站岗。爆破作业点火前,爆破作用范围内无过往车辆及人员。

爆破人员持证上岗,尤其注意不要钻残眼,做好瞎炮处理。

严格用电管理,电线路架设标准,一机一闸,一闸一箱,一箱一锁。

承重平台,脚手架必须经过检算,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作好火工产品的运输、贮存、领退、使用工作。火雷管非电起爆器材、炸药必须分库存放,严格领发制度,未使用完的要及时退库,严禁无证人员领取、私藏和私用雷管、炸药。

五道岭隧道衬砌施工方案

五道岭衬砌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五道岭隧道右幅起讫里程桩号为:YK9+780~YK12+865,隧道全长3085米;左幅起讫里程桩号为:ZK9+655~ZK12+815,隧道全长3160米;洞内设有5处人行横洞,3处车行横洞。设计行车速度80Km/h,隧道净宽14.0米,净高5.0米。隧道净空断面采用三心圆曲墙式衬砌,隧道洞身所穿越围岩为Ⅴ~Ⅲ级以及断层带,衬砌类型为复合式衬砌。除Ⅲ级围岩段外,其余Ⅳ、Ⅴ、Sm、断层带围岩段均有仰拱,衬砌砼厚度为45~70cm,二次衬砌采用C30泵送自防水砼结构,抗渗标号达S8。 二、衬砌施工的总体安排 衬砌采取先仰拱、后拱墙的施工顺序,衬砌施工时先安装防、排水设施及预留洞室然后安装二衬钢筋进行衬砌。为了掌子面出碴不受衬砌施工的影响,仰拱及填充砼采用半幅施工,拱墙衬砌采用一次成型方式,衬砌台车由项目部统一定制,衬砌台车长度12m ,进出口各两台,隧道仰拱距离掘进工作面不得大于50m,衬砌距离掘进工作面最大不得大于200m。计划开工时间:2008年10月10日,计划完工日期:2009年10月5日,具体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三、劳动力安排 为确保隧道按期、优质、安全的完成施工,五道岭隧道左右幅进出口各安排一个衬砌施工队。衬砌施工队包括台车定位、混凝土浇筑、钢筋、防水板帮扎及杂工班,台车定位工班负责衬砌台车的脱模、运行、定位、挡头板安装等工序,混凝土浇筑工班主要负责衬砌砼的灌注,钢筋、防水板帮扎工班主要负责衬砌预埋钢筋、防水板、止水带、及预埋件的安装工作。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隧道衬砌队劳动力工种安排表(人) 四、施工方法及要求 Ⅰ、衬砌防排水施工 本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1、防水工程 (1)衬砌柔性防水:在衬砌背面设置隧道专用防水卷材,无纺土工布设置在防水卷材与喷射砼层之间,兼作衬背排水层及缓冲层,无纺布规格为400g/m2,采用射钉加钢垫圈固定在基面上。 (2)衬砌漏防水:衬砌防水采用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敷设一层PVC+土工布的复合防水卷材,做为第一道防水措施,防水卷材敷设

隧道洞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大山脑隧道地处宁波市辖的余姚市和慈溪市境内,以DK113+500为行政分界点,进口位于慈溪市童岙村,出口位于余姚市汇头村。隧道起讫里程:DK112+207~DK118+416,全长6209m。全隧道位于直线上。洞内纵坡为“人”字坡,分别为1193m的3.0‰上坡和5016m的3.2‰下坡。 大山脑隧道位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10~35°,植被发育。区内最高山峰为大山脑,海拔288.4m,隧道所穿越山丘海拔一般110~265m,山丘间沟谷海拔一般40~80m,相对高差30~160m。隧址区内发育多条沟谷,沟内水量较小。 隧道进、出口处线路前进方向左侧有两大水库,分别为梅湖水库和丈梅水库,其中丈梅水库为余姚市和慈溪市用水源,南临萧甬铁路,横穿东溪省道,乡间公路网密集,交通较便利。 二、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控制点已布设并复测完毕,洞顶监控量测点已布设并监测,初期支护稳定。 (2)施工衬砌配合比完成试验及审批工作。 (3)各种二次衬砌所需要材料准备、取样检验、进场完成。 (4)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能满足衬砌要求。 (5)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均已进场准备就绪。 隧道洞身复合式二次衬砌均在围岩及初期支护收敛变形趋于稳定后施作,衬砌工作面与开挖工作面拉开一定距离,以减少两工作面间相互干扰。衬砌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施工,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压入模板内,插入式捣固棒配合台车所挂附着式振捣器捣固。衬砌施作前首先检查断面尺寸,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衬砌台车就位,并调

隧道斜井洞口施工方案

Xx隧道1#斜井洞口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隧道1#斜井全长284m,位于xx隧道DK221+300左侧,与线路正线夹角为111°,斜井纵坡为11%的下坡,为双车道辅助坑道,净空尺寸为7.7m(宽)x6.2m(高),设单侧排水沟,IV、V 级围岩为模筑砼(耐腐蚀)衬砌,Ⅲ、Ⅱ级围岩为锚喷砼支护(均根据初步设计图及设计院了解资料,如有最新设计资料及时更新)。该斜井施工正洞1995m,施工里程DK220+945~DK222+940。 2、施工总体布置 2.1、临时工程 (1)便道:便道设为双车道,行车路面宽5.5m,路堑边坡内侧设单侧排水沟;由于与S308省道连接200m坡度较大(约14%),设为混凝土路面,混凝土厚20cm。跨寨蒿河设10米宽过水路面,过水路面采用φ100cm钢筋砼管,设6排。 (2)临时房屋:生活房屋设于斜井口右侧15m,主要为架子队工人、隧道二队二分队管理人员居住。生产房屋除澡堂、食堂、厕所等外均采用活动板房。空压机房、发电房、配电房等生产房屋设置于斜井口左侧,采用砖房。以上共计约850m2。 (3)高压水池:生产用水采用斜井左侧山谷自流溪水,设置一个浆砌片石拦水坝,根据调查流水量能满足生产需求,出口管采用φ100钢管,水池与洞顶高差30米,满足水压要求。 (4)临时用电:进洞前临时配一台300KW发电机过渡,满足生活及前期施工需要,进洞后接大电,洞口配一台630KVA变压器。 (5)临时用风:前期配一台12m3内燃空压机用于边仰坡施工,

后安装5台22m3电动空压机陆续投入施工,能满足进入正洞后全断面施工需要。 (6)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生产污水和生活区四周设通畅的排水系统,污水集中进行处理排放,生产、生活区各修建1个污水处理池,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存放,定点、定期运至垃圾场。 另为满足前期进洞喷浆及临时工程混凝土搅拌需要,配置一台小型搅拌机。 2.2施工队伍设置 该队除队长、技术主管设置1名外,副队长、技术员、施工员、测工、按工点不同分别设置。 3、工期目标 2.1斜井施工 1#斜井施工期为2个月,4月30日进入隧道主洞。其中3月份开挖支护100m,4月份开挖支护184m。根据经理部要求1#斜井2009年2月25日正式进洞施工。 2.2具体工期要求 2月5日开始2月10日完成过水路面施工; 2月11日开始2月15日完成板房基础浇筑,2月20日拼装完成,达到入住条件; 2月11日开始2月22日完成生产区房屋建筑; 2月11日开始2月22日完成拦水坝施工,并完成水管安装。 2月12日开始2月18完成洞顶截水沟土体开挖及抹面;

隧道二衬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宾西北至平安屯段 站前工程HJZQ-6标 隧道二衬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哈佳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隧道二衬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马鞍山隧道:位于依兰县境内,进口里程为DIK257+990,出口里程为DIK259+025,全长1035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4.40m~4.496m,隧道最大埋深为62.1m。隧道进口至DIK258+402.337位于直线上,DIK258+402.337至隧道出口位于半径为5000的右偏曲线上。隧道纵坡为单面下坡,坡度为-3%。采用复合式衬砌。 依兰隧道:位于依兰县境内,进口里程为DIK256+285,出口里程为DIK257+495,全长1210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4.4m,隧道最大埋深为68.695m,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为7‰。采用复合式衬砌。 二、隧道衬砌模板基本原则 1、仰拱、边墙模板都采用定型钢模。 2、二衬模板:二衬采用拱墙液压衬砌台车模板,堵头模板,用定型钢模板拼接。 3、本标段两个隧道均单口掘进,依兰隧道出口、马鞍山隧道进口分别设置一台衬砌台车,明洞施工衬砌台车一台,依兰隧道与马鞍山隧道共用。总共三台衬砌台车。 4、严格执行衬砌模板的准入制度,选择专业厂家进行生产。模板断面尺寸与设计图相符。 5、模板进场时间满足现场隧道二衬需求。 三、模板技术要求 1、仰拱模板:仰拱端头采用定型钢模,端模预留纵向钢筋位置,钢模分上下两幅,上幅与仰拱填充端头模板做成整体。下幅模板高度为仰拱厚度一半,上下幅模板中间夹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仰拱背模采用弧形模板。为方便模板移动仰拱端模从隧道断面中心处分成两块。背模宽3米弧长2米。

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两间房--隧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太平庄乡两间房村境内,进口位于承德市隆化县太平庄乡两间房村,出口位于隆化县太平庄乡套鹿沟村,设计为小净距隧道,洞室净空2-10.75*5m,起讫桩号左线ZK60+510- ZK60+984,长474m,我部拟选取两间房1#隧道出口左洞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为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首件工程。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隧道所在区域一级大地构造为中朝准地台,路线穿行二级构造单元燕山台褶带内,穿行的三级构造单元承德拱断束。 2、工程地质 地层为太古界单塔子群燕窝铺组片麻岩及第四系风积黄土状粉质黏土。 3、水文地质 勘察期间各钻孔勘查深度范围内未见稳定地下水。地下水对隧道的施工影响较小。 三、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F60—2009)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总监办及筹建处有关文件 4、张承高速承德段--标施工设计图 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实际复核设计提供的地形资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洞身开挖方案,向技术人员及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1.2、复核逐桩坐标,复核设计高程,对洞口的导线加密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 2、人员准备 2.1施工管理人员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我部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现场工程师,专

职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等施工人员。具体详见下表4-1 表4-1 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 2.2施工队人员组成见下表4-2 表4-2 施工队人员组成一览表 3、施工设备、原材料准备 3.1、根据施工方法拟投入洞身开 挖的主要施工机械见下表4-3 表4-3 进场设备一览表

隧道二次衬砌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武汉市花山大道新建工程光谷五路至武九铁路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 隧道二次衬砌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姚冰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编制原则 (4) 3.工程概况 (4) 3.1工程简介 (4) 3.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5) 4.材料与试验 (5) 4.1材料检测 (5) 4.2施工现场砼检测 (5) 5.施工计划 (6) 6.机械设备与人员配备 (6) 6.1劳动力安排 (6) 6.2机械设备配置 (7) 7.施工工艺 (8) 7.1衬砌施工工艺 (8) 7.2衬砌施工方法 (9) 7.3拱顶衬砌混凝土施工 (9) 7.4衬砌背后压浆 (10) 8.质量检验 (10) 8.1主控项目 (10)

8.2一般项目 (13) 9.质量保证措施 (13) 10.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 (15) 11.文明施工 (15) 12.环境保护 (16)

1.编制依据 武汉市花山大道新建工程光谷五路至武九铁路隧道施工设计图纸;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T F80/1-2004) 2.编制原则 公路隧道二衬施工方案根据各隧道的设计图纸、洞内围岩级别,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施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案,做到适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的比选,选择最优方案施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提高隧道工程二衬施工质量,为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驾护航。 隧道二衬施工方案除应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外,尚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劳动卫生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工程花山大道东湖高新段自光谷五路至武九铁路(K-1+720~K3+920),长约

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广佛肇高速公路大旺至封开江口段第D标段(K137+200-K179+412) 大要顶隧道 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省长大公路工程第二分公司 广佛肇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D段经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3) 2.1设计概况 (3) 2.2水文地质概要 (5) 三、总体施工计划 (6) 3.1初期支护施工安排 (6) 3.2洞身二衬施工安排 (6) 3.3施工进度及计划 (7) 四、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措施 (9) 4.1初支施工工艺 (9) 4.2质量检验标准 (14) 五、二衬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措施 (17) 5.1洞身二衬施工工艺流程 (17) 5.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7) 六、质量保证措施 (44) 6.1技术保证措施 (44) 6.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体系 (45) 6.3制度保证措施 (47) 6.4回填注浆施工 (48) 七、人力资源投入 (50) 八、机械设备投入 (52) 九、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3) 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55) 10.1环境保护措施 (55) 10.2水土保持措施 (56) 十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7) 11.1文明施工目标 (57) 11.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7) 11.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7)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省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化—隧道标准图—隧道建筑限界及净空断面图 2.广佛肇高速公路大旺至封开江口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双向四车道小净距隧道结构。 3.广佛肇高速公路大旺至封开江口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五册(第二分册)。 4.广佛肇高速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施工作业标准化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JTG F60-2009)。 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0.省长大公路工程“ISO9001:2000”程序文件。 11.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3.当地地质、水文资料。 1.2 编制原则 本施工方案以“说明详细、简单易懂、易被接受,保安全,保质量”为工作重点,按照“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组织合理、措施得当,保障有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施工方案: (1)工期保障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标段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该工程各工序施工衔接有序,资源利用充分,确保各关键节点工期和总工期。 (2)技术措施更优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该项工程安全、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充足的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

隧道斜井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ZD-Ⅰ标斜井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龙厦铁路ZD-1标项目经理部 二○○七年二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章斜井优化设计 (3) 第二章施工平面、立体布置 (12) 第三章有轨斜井提升能力计算分析 (27) 第四章斜井施工主要设备配备 (38) 第五章施工排水 (42) 第六章斜井正洞有轨和无轨运输的比较 (53) 第七章竖直投料孔方案 (57) 第八章斜井提升安全措施 (63)

* 第一章斜井优化设计

前言 2006年12月25日龙厦铁路重点工程开工典礼举行后,项目部及各工区人员即火速进场。根据招标用施工图,项目部组织各工区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踏勘,结合工期要求、各斜井施工提升运输方案、提升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象山隧道5个斜井的洞口位置、井身设置、断面尺寸等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截止目前,斜井方面的优化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各斜井的优化变更情况分述如下。 一、1#斜井 1、斜井位置 象山隧道原设计1#斜井井身长945.31米,综合坡度9.13%,井底与正洞右线单联斜交,交点里程为YDK22+555。井口位于滑坡体处,暗洞口进入山体坡脚40多米,仰坡开挖高度达60多米,暗洞口底板标高高出既有便道约4米。由于山体地形较陡,造成开挖边坡较高、土石方量较大、边仰坡防护量大,且不利于边仰坡稳定,无法实现早进洞施工。 将暗洞口位置向设计左侧移动41米(避开滑坡体),标高下降2.6米(比既有便道高1.4米)。在保持原设计坡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井底联接处位置相应发生改变,交点里程为YDK22+452.5。此方案可避免洞口段的高边坡开挖,实现早进洞。此外井身长度缩短46.2米,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可提前进入正洞施工。 附:象山隧道1#斜井井身位置调整平面图

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五局南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3标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铁五局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3标,共有5座隧道。隧道共长15067.22m,其中明洞及洞门长度242.21m,另有斜井395m。 分别为三明北隧道DK62+284~DK72+485.09,隧道全长201.09m;城关隧道DK62+905~DK70+211,隧道全长7306m,斜井395m;余厝隧道DK70+293.2~DK72+557,隧道全长2263.8m;上头隧道DK73+165~DK74+226,隧道全长1061m;北山隧道DK74+900.29~DK79+135.62,隧道全长4235.33。 隧道衬砌总长度15067.22m,斜井衬砌长度90m。 衬砌断面分为有碴断与无碴断面两种形式,二衬厚度35~70cm,设双侧水沟、电缆槽及中心排水沟。衬砌断面都为曲墙断面形式,除Ⅱa衬砌不设仰拱外其他各型衬砌断面均带有仰拱。 建筑材料,拱部边墙C30砼、C35钢筋砼,底板C35钢筋砼,仰拱C30砼、C35钢筋砼,仰拱填充C20砼,水沟电缆槽身C30砼。 Ⅱa衬砌底板设有双层钢筋,Ⅳc、Ⅴb、Ⅴc衬砌全断面设有双层钢筋。 拱墙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设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板后环向设置φ50mm打孔波纹管,纵向间距8~10m。隧道两侧边墙脚外侧设置纵向HDPE/96双壁打孔波纹管。 拱部边墙、仰拱环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纵向施工缝处设置界面剂、遇水膨胀止水胶,素混凝土纵向施工缝处设接荐钢筋,双排φ16,长度0.6m,单侧每延米4根。 二、二衬施工方案 隧道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液压衬砌台车施工,台车长度12m,

【隧道方案】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xx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XX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 XX工程有限公司 xx 高速xx 标项目经理部 xx 年xx 月xx 日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方案 (1) 四、施工质量要求标准 (4) 五、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4) 六、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5) 七、施工计划 (7) 附图 (9)

一、编制依据 1.1 、xx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xx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1.2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 1.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5) 1.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 1.5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2003年版)。 1.6 、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1.7 、xx 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位于xx境内。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x1米,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米,长x米,纵坡采用-2.55%;右洞进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米,出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米,长x 米,纵坡采用-2.67%。隧道洞身左右洞均位于R=2500米曲线上,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 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3X3.75m,左侧向宽度为0.5m,右测向宽度为1.0m,左侧设检修道宽0.75m,右侧设检修道宽1.0m,净高5m 本隧道Z5-1及Z5-1(b)型湿喷混凝土为30cm厚C25早强砼,Z4-1(b)型湿喷混凝土为24cm厚C25早强砼,Z3及Z2型支护分别采用13cm厚和8cm厚C20 普通砼。 本隧道初期支护设计采用了湿喷混凝土, 这可以增强围岩的适应变形和自承能力,湿喷工艺可以降低回弹量,简化工序,改善洞内施工环境,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喷射混凝土在洞外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制,由砼输送车运至喷射点,由湿式喷射机施喷。施工按初喷和复喷进行,开挖后检查无欠挖即进行初喷,安装好锚杆、钢筋网片及钢支撑(设计有时施工)后,再进行复喷,直至满足达到设计厚度要求。 1、湿喷砼施工方法 1.1 、喷射砼前,清理受喷面,做到受喷面无松动岩块,墙脚无虚碴堆积。 1.2 、材料准备:水泥拟选用4 2.5 级普硅水泥,速凝剂要求初凝不超过5min,终凝不超过10mi n,砂采用河砂,干净无污染,适宜用于隧道内喷射混凝土。石料采用质地

隧道施工方案45919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某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

XX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为明确斜井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斜井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欠挖,保证斜井的开挖作业安全,确保斜井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2. 编制依据 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 ⑵《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⑶ XX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隧参图 3. 工程概况 3.1 隧道概况 XX隧道位于XX省XX市境内,为双线隧道,隧道起迄里程为DK63+332~DK66+700,全长3368m。隧道所经地区地势平缓,相对高差约2~5m,最大埋深近65m。XX隧道下穿XX市新区,与多条道路及建筑设施立体交叉,主要有:DK63+585~602下穿310国道;DK64+130~220下穿新310国道和铁路专用线;DK65+442~514下穿市政道路紫荆南路;DK66+230~430为浅埋地段以明挖通过;隧道上方地面有多处民宅等建筑设施,多为1~3层,基础深度1~2m。 3.2 斜井工程概况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本隧道设置斜井一座,斜井设于DK65+45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中线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为45o,斜井水平长度135m,斜长135.47m。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斜井净空采用单车道断面,斜井纵坡9%,其中斜井与正洞交接段以及错车道段采用2%缓坡。斜井的支护型式采用喷锚支护整体式衬砌,斜井交叉点等薄弱环节衬砌采用降低一级。隧道建成后斜井改做紧急出口通道,为满足使用要求,隧道施工完成后应自施工斜井出口衔接一段水平长度为25.1m的紧急出口通道结构,坡度为20%。斜井及紧急出口通道总长161.1m。紧急出口通道外场坪设向洞外10%的坡,防止洞外地表水进入斜井。 3.3 自然及地质条件 斜井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不发育,对斜井无不利影响。XK0+000-XK0+91段 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结构较致密,局部为为Ⅳ级围岩,dl+plQ 2 砂质粘土,地下水不发育。XK0+91-XK0+161.1段为Ⅴ级围岩,上部为al+plQ 3

隧道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XXX省XXXX(XXX界)至XXXX公路XX隧道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XX隧道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设计图纸;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本公司历年来积累的施工经验,施工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实力和各专业人才技术条件。 2、编制原则: 科学组织施工,满足建设单位对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和保证施工安全。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管理机构和质量体系,满足于本项目质量、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二、工程概况 1、本合同系XXXXXXXXXXXXXXXXXXXXXX合同段,全长7.113Km。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右线起讫桩号K64+252~K67+162,总长2910m,其中Ⅲ级围岩1670m,Ⅳ级围岩930m,Ⅴ级围岩310m;左线起讫桩号ZK64+248.9~ZK67+194,总长2945.1m,其中Ⅲ级围岩1670m,Ⅳ级围岩950m,Ⅴ级围岩325.1m。洞门形式为端墙式。项目区属亚湿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显著,水流受季节影响较大。该区域年蒸发量1838.7mm,年平均日照2800-2900h,无霜期150d,气象条件造成每年有效施工期较短。 2、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结构采用锚、网、喷、钢拱架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型式;二衬采用C30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8。仰拱采用普通C25砼。隧道主洞、紧急停车带内轮廓一般采用三心圆、曲边墙形式;拱墙采用1.5mm厚复合式防水卷材 2.3人员组织概况 管理人员10人、开挖班40人、支护班60人、模板班40人、二次衬砌班40人。 三、总体施工方案 3.1 总体施工安排

隧道洞身衬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隧道左线进口桩号LK182+422,施工长度为1304.305m;右线进口桩号RK182+414,施工长度为1298m。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隧道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路线走廊带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50~100m,山体多呈浑圆状,上部多有较薄(1~2m)的残坡积覆盖物,偶见悬崖峭壁,由于地壳提升与流水作用的侵蚀切割,使山体与沟谷交错出现;隧道穿越花岗岩段,围岩岩体受构造影响较重,岩体破碎~较完整。围岩级别为Ⅴ~Ⅱ级,围岩稳定性较差。 (二)工期安排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进行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对机械、人员进行调配及水电路布置,另一方面进行进出口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施工场地的布置,全部施工准备为2009年12月25日~2010年5月15日。 2010年5月15日~6月30日完成洞口边坡及仰坡开挖施工 2010年7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完成隧道开挖、二次衬砌排水沟、电缆槽与收尾施工。 (三)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配备 1、劳动力组织 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和项目特点组建项目经理部,其中项目经理 1人,项目副经理2人,总工程师1人,设五部二室。项目经理部直管1个隧道施工队,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2、主要机械设备 槐尖山隧道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准备投入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隧道队机械设备一览表 3、隧道施工人员安排计划见下表:

(四)施工方法 1、初期(超前)支护 本隧道的初期(超前)支护主要有长管棚、小导管注浆、中空注浆锚杆、砂浆锚杆、钢架支撑、钢筋网及喷砼等。 初期(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一览表 管棚检验评定标准如下:

隧道斜井二次衬砌施工方案(大坡度斜井)

隧道斜井 二衬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隧道斜井二衬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标段风道施工图纸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2.省高指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 3.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要点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斜井作业区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总体工程概况 斜井为xx隧道永久性通风通道,分左右两洞,右斜井洞口位于右洞YK20+678洞轴线右偏120m,长度686.8m,左斜井洞口位于右洞YK20+681洞轴线右偏142m,长度609.8m。左右斜井各设送、排风道,其中右斜井排风道设计为施工加宽段,作为左右斜井和正洞斜井施工段的运输通道。 设计采用地表风机房。右正洞送排风道合并到右斜井,左正洞送排风道合并到左斜井,斜井设置中隔板。左斜井洞身坡度为19.8%,右斜井洞身坡度为18.5%。 ZXJZ0,YXJZ0,ZXJZ5-1,YXJZ5-1,ZXJZ5,YXJZ5段设仰拱,其余地段设计不设仰拱。 2.设计参数 斜井段支护类型和衬砌形式见下表 Φ12@200 Φ12@200 25

(1)钢筋:仰拱全部设钢筋。ZXJZ0,YXJZ0拱墙和仰拱钢筋环向为双层Φ20@200mm,纵向为双层Φ12@200mm,层距390mm,保护层厚度为55mm,层间设Φ12@600mm架立筋。ZXJZ5-1,YXJZ5-1拱墙和仰拱钢筋环向为双层Φ20@200mm,纵向为双层Φ12@200mm,层距290mm,保护层厚度为55mm,层间设Φ12@600mm架立筋。ZXJZ5,YXJZ5拱墙和仰拱钢筋环向为双层Φ16@200mm,纵向为双层Φ12@200mm,层距300mm,保护层厚度为50mm,层间设Φ12@600mm架立筋。ZXJZ4-1,YXJZ4-1拱墙钢筋环向为双层Φ16@200mm,纵向为双层Φ12@00mm,层距250mm,保护层厚度为50mm,层间设Φ12@600mm架立筋。 (2)混凝土:仰拱混凝土为C25混凝土,拱墙混凝土为C25防水混凝土。 (3)防排水:二衬砼采用C25防水砼,在初期支护和二衬背后均设置EVA防水板1.2mm 厚+无纺土工布300g/㎡,在初支和土工布之间环向铺设Φ50mmHDPE单壁打孔盲管将地下水引入边墙两侧Φ100mm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集水,有仰拱段通过Φ100mmPVC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Φ200mmU-PVC双壁打孔波纹管中央排水管,再通过中央排水管引入主洞侧式排水沟排出主洞洞外,无仰拱段直接通过两侧Φ100mmHDPE管将水引入主洞侧式排水沟排出洞外。二衬沉降缝和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路面水通过设在斜井两侧的10×20cm的路缘三角沟,引入联络风道的沉沙井,然后通过Φ100mmU-PVC双壁波纹管将水引入主洞电缆沟,排出主洞洞外。 (4)一般断面图

隧道模筑衬砌施工方案桐木檀

隧道模筑衬砌施工方案桐木檀

一、编制依据 1、铁四院有关焦柳铁路石怀段扩能工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石怀 指会议纪要等。 2、现行铁路有关规章制度及设计规范、施工规范。 3、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调查、图纸会审资料。 4、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及施工要求。 5、本公司技术、机械设备的配置现状。 二、工程概况 桐木檀隧道位于焦柳线石怀段吉首站至湘泉站区间,靠近湘泉站。隧道中心里程为K1088+372.95,隧道全长203.3m,线路进出口均为直线;有单个漏水点54处,渗水施工缝、裂缝长度共计约168m;拱部大面积渗漏水里程为K1088+420~+460该段采取壁后注浆进行回填;根据《石怀指纪在[ ]20号》会议纪要精神,对修建时只做了初期支护地段的K1088+291.3~+311.3、k1088+317.3~+341.3和k1088+357.3~+421.3共计117米,采取补做模筑衬砌加固;k1088+341.3~+357.3段采取拱部结构中空锚杆加固。根据规范要求,需增设2个避车洞,左侧电缆槽因施工模筑衬砌需重做电缆槽。 桐木檀隧道进口有一块空场地,可用于摆放砼搅拌机具及施工用料。施工用料及机具可经过公路运输至林木山公路收费站附近,然后转运至隧道口附近,大宗料尽量减少二次倒运,应以火车车皮运输为主。

三、主要工程数量表(见表): 四、施工组织部署 (一)、劳动组织 1、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图如下:

2、现场人员安排 (1)工地安全防护人员9人:驻站联络员2名,工地防护6名(距两端洞口800米处各1名,距两端洞口20米处各1名,洞内2名),工地安全员1名; (2)模筑补砌组40人: (3)渗漏水整治组32人:负责渗漏水整治施工 (4)机械组:空压机司机1名,电工3名,材料1名,架子工3名; (5)后勤组:3名。 (二)材料组织 1、主要材料数量(见表)

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大旺至封开江口段 第D标段(K137+200-K179+412) 大要顶隧道 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 广佛肇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D段经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编制依据 (1) 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3) 设计概况 (3) 水文地质概要 (5) 三、........................................................... 总体施工计划 6 初期支护施工安排 (6) 洞身二衬施工安排 (6) 施工进度及计划 (7) 四、........................................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措施 9 初支施工工艺 (9) 质量检验标准 (15) 五、二衬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措施 (17) 洞身二衬施工工艺流程 (17)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7) 六、质量保证措施 (45) 技术保证措施 (45)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体系 (46) 制度保证措施 (49) 回填注浆施工 (49) 七、人力资源投入 (52) 八、机械设备投入 (54) 九、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5) 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57) 环境保护措施 (57) 水土保持措施 (58) 十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9) 文明施工目标 (59)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9)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1.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化—隧道标准图—隧道建筑限界及净空断面图 2.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大旺至封开江口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双向四车道小净距隧道结构。 3.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大旺至封开江口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五册(第二分册)。 4.广佛肇高速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施工作业标准化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0.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ISO9001:2000”程序文件。 11.广东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3.当地地质、水文资料。 编制原则 本施工方案以“说明详细、简单易懂、易被接受,保安全,保质量”为工作重点,按照“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组织合理、措施得当,保障有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施工方案: (1)工期保障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标段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该工程各工序施工衔接有序,资源利用充分,确保各关键节点工期和总工期。 (2)技术措施更优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该项工程安全、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充足的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

长岭岗1号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 XX隧道斜井 XX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XX集团有限公司 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 20 年月日 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⑴《XX隧道设计图》 ⑵《时速250公里铁路双线复合式衬砌》(云桂隧参-04) ⑶《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及施工工法》(云桂隧参-08) ⑷《斜井衬砌图》(云桂隧参-14) ⑸《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⑺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长岭岗1号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2、工程概况 XX 隧道斜井长620m ,与正洞相交里程DK604+450,与左线中线夹角67°9′2″,下坡度11.5%。斜井内净空为7.5m (宽)*6m (高),运输方式为无轨双车道。该洞线区属云贵高原南缘中山区构造腐蚀地貌,自然坡度约15°~30°。本段主线经过主要XX 交扭背斜,XX 扭曲背斜与主线相交于DK604+405,交角约65.7°。小里程翼岩层产状N60°E/61°SE ,大里程翼岩层产状N40~47°E/44~47°NW 。两翼大致对称,背斜轴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斜井开挖方法为全断面法,属Ⅳ级围岩,交接处正洞为Ⅳ级B 型复合,正洞开挖方法为台阶法。 3、总体施工方案 为使斜井及主洞排水畅通,在斜井右侧XJK0+015位置设置集水坑。进入主洞前5米为斜井调整段后,设置异形钢架,调整支护断面角度,使其与正洞中线平行;底板开挖至正洞隧道右侧钢架内弧时,高程至与正洞填充面高程一致。斜井施工到达交接处后,向左侧旋转22°50′58″按垂直于正洞中线方向进入正洞。斜井采用V 级围岩支护参数进行加强支护,并施作二次衬砌。进入正洞后,先向小里程开挖支护至DK604+420后,再向大里程方向施工,为开挖台车、钢筋台车、二衬台车提供拼装条件,待二衬台车拼装完成后,及时施作交接段的二次衬砌,确保交接段的施工安全。大小里程同时开挖。 4、施工流程及顺序 4.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下页图一。 图一.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施工顺序 4.2.1、设置集中抽水泵房 根据工程特点,结合以往施工经验,于XJK0+008处开始,在斜井右侧设置一洞室为集水坑,,一次

隧道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XXX省XXXX( XXX界)至XXXX 公路 XX隧道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编制: ________________

复核: 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

XX隧道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设计图纸;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本公司历年来积累的施工经验,施工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实力和各专业人才技术条件。 2、编制原则: 科学组织施工,满足建设单位对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和保证施工安全。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管理机构和质量体系,满足于本项目质量、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二、工程概况 1、本合同系XXXXXXXXXXXXXXXXXX)合同段,全长7.113Km 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右线起讫桩号K64+252?K67+162总长2910m 其中川级围岩1670m W级围岩930m V级围岩310m 左线起讫桩号 ZK64+248.9?ZK67+194总长2945.1m,其中川级围岩1670m W级围岩950m V级围岩325.1m。洞门形式为端墙式。项目区属亚湿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 明,雨热同季,季风显著,水流受季节影响较大。该区域年蒸发量1838.7mm年平均日照2800-2900h,无霜期150d,气象条件造成每年有效施工期较短。 2、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结构采用锚、网、喷、钢拱架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型式;二衬采用C30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仰拱采用普通C25砼。隧道主洞、紧急停车带内轮廓一般采用三心圆、曲边墙形式;拱墙采用 1.5mm厚复合式防水卷 材 2.3人员组织概况 管理人员10人、开挖班40人、支护班60人、模板班40人、二次衬砌班40人。 三、总体施工方案 3.1总体施工安排 因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故左、右洞施工相互间没有影响,根据各自隧道断面尺寸一致,左右洞分别配一套普通模板台车,加宽段模板台车通过普通模板台车加支撑,拼装出设计加宽段尺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