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汇编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汇编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汇编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汇编

第1章绪论

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

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1.1.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

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

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

5.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1.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

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

1.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

2.大型化

3.高速化

4.环保化

5.智能化

1.3.1性质和特点

1.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

2.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3.2 (阅读理解记忆)

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

(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

(3)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是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龙头产业。

(4)交通运输业在国防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5)上缴税利所占比例大

(6)交通运输是国际间交流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第二章交通运输需求与服务

2.1.1

1.交通运输产品的概念(了解)

(1)核心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位移

(2)形式产品:

(3)附加产品:就是顾客在购买位移产品时所得到的服务和利益

2.交通运输产品的特点

1)运输生产在流通过程中进行

2)运输生产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

3)运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

4)运输生产需要一个综合运输网

5)各种运输方式生产同一产品(客、货的位移)

2.1.2【重点】

1.运输市场的特征

(1)运输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步性:

(2)运输市场的非固定性:

(3)运输需求的多样性与运输供给的分散性:

多样性表现:时间性、方便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要求【10年考过】(4)运输供求的非均衡性:

2.运输市场的构成要素及结构(了解)

3.运输市场的分类(了解)

2.2交通运输需求基本特征及其分析【重点】

2.2.1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

运输需求是指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购买运输产品的数量。运输需求是运输需要和购买力的有机统一,运输需求不等于运输需要。

2.2.2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10年考过】

1.非物质性和无形性

2.广泛性

3.派生性

4.多样性

5.波动性

6.可替代性

2.2.3交通运输需求的种类(了解)

2.2.4交通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3)运价水平

4)运输方式间的替代因素

5)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6)生产力和城市组团布局

7)产品商品化率及就地加工程度

8)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

9)人口数量及结构

10)旅游业发展状况

2.2.5交通运输需求的弹性分析【重点09年、10年考过】

1.交通运输需求弹性的概念【P28】

2运输需求弹性分析【P28】

3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P29】

注:要求重点掌握,包括课本里的公式和图!!

2.2.6和2.2.7(了解)

2.2.8运输需求和运输预测

3.运输预测的方法

1)定量分析法

(1)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理解记忆)常用的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然回归法等

(2)基于影响因素的预测方法:(理解记忆)常用的方法:传统预测、回归预测、投入产出模型等

2)定性分析法:运输市场调查法、德尔菲法、类推法

2.3.1(了解)

2.3.2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

1.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2.运输产品的特殊性(无形性、即时性、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

3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纯私费服务,纯公费服务,准公费服务)

第3章交通运输规划调查与交通需求预测

3.1.1交通运输规划调查内容(了解)

1.土地利用调查、

2.社会经济调查、

3.交通基础设施调查、

4.交通现况调查

概念:1)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某一断面的的车辆数。

2)P46 OD调查相关的基本概念:出行、出行端点、小区形心、期望线、OD表)

3.1.2交通运输规划调查方法【重点】

1.一般性调查

2.社会经济调查

3.运输供给调查

4.基础设施调查

5.交通量调查

6.OD调查(调查形式:面对面,电话,问卷,路旁调查,站点调查,巡视调查)

3.2公路运输抽样调查

公路运输规划调查的统计目标: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抽样调查工作流程:抽样——调查——推总P53——p59仔细看并理解

3.3交通需求预测模型(p59~p70)【重点】

四阶段法:交通量产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09年计算题】,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10年论述题】

3.3.1交通量产生预测

概念:交通生成量、交通发生量、交通吸引量

知道3种预测模型:回归分析发生模型、弹性系数法、指数平滑法

3.3.2交通分布预测

1.增长系数法【09年考】例3.3一定要会

2重力模型法(了解)

3.3.3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P67)1.与交通生成G结合在一起 (G+MS D A)

2.在交通生成G和交通分布D之间 (G MS D A)

3.与交通分布D结合在一起 (G D+MS A)

4.在交通分布D和交通量分配A之间(G D MS A)

3.3.4交通分配预测【10年考】

Wardrop第一原理: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一种方式分布,就是所有使用的路线都比没有使用的路线费用小。

Wardrop第二原理:车辆在网络上的分布,使得网络上所有车辆总出行时间最小。

如果交通分配模型满足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即为平衡模型。如果分配模型不使用Wardrop原理而采用模拟方法则称为非平衡模型。

非平衡模型分类表

0——1分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容量限制法(理解记忆)。

第4章公路运输

4.1.1

2.公路运输的特点【09、10考】

1)运输灵活 2)载运量小3)门到门直达运输 4)运送速度快

5)原始投资少6)安全性差 7)环境污染严重

3公路运输的功能

1)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2)承担中短途运输3)独立承担长途运输

4公路运输的作用(了解)

4.1.3公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了解)

4.2公路运输基础设施

4.2.1公路

1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个等级

2.公路设计准则(设计车辆,设计小时交通量,设计速度,设计路段,抗震设计)

3.公路路线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视距,交叉) (了解;4)视距中的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的公式记一下;5)交叉【10年考】:平面交叉,立体交叉)

4.公路主要结构物(路基、路面、路肩和路面排水)【了解】

4.2.2公路交通控制设备

1.路面标线

2.交通标志【识记】(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

3.交通信号(定时式、感应式)

4.3.2

1.汽车组成:车身、动力装置、底盘和电器仪表

2.汽车分类:L、M、N、O、G、

3.车辆类别代号:1货2越3自卸4牵引5专用6客7轿9半挂

4.汽车性能:容载量、最高车速、比功率、制动距离、燃油消耗量

4.3.3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了解)

4.4公路通行能力【09年、10年考过】

4.4.1概念,公式,图形熟记【10年考过论述题,最后一道计算题】

4.4.2概念(基本通行能力、容许通行能力、设计[实际]通行能力)

4.5.1公路客运组织的基本原则(了解)

4.5.2公路客运站站务作业(识记)

1售票工作 2行包托运和交付 3候车室服务工作

4组织乘车和发车 5接车工作 6客运站管理

4.5.3客运班次组织(了解)

4.5.4稽查工作管理

2. 稽查工作方法和纪律(识记)

4.6公路货运组织与管理

4.6.1普通货物

1.直达行驶法

2.分段行驶法(了解 3)甩挂运输组织(识记)

4.6.2零担货物运输

1.零担货物:概念

特点

3.组织形式(固定式、非固定式、直达式、中转式、沿途式)

4.6.3特种货物

概念:长大货物、

笨重货物、

危险物【10年考】、

贵重货物、

鲜活易腐货物

4.7公路运输安全(了解)

第5章综合运输体系

5.1.1

2.综合运输体系的意义(了解)

3.综合运输的发展趋势(了解)

5.2.1

2.影响综合运输布局的因素:

1)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2)自然条件3)技术条件4)旅游景区

3.布局原则(了解)

4.布局的程序和方法【重点】

1)程序(1)制定计划(2)收索资料(3)实地考察[穿线法、抓点法](4)提出初步设想,专家咨询(5)编写研究报告,召开鉴定会

2)方法(1)调查研究法(2)技术经济论证法,例子要看(3)线性规划法5.3铁路运输

5.3.2

3 机车四种形式: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力组【10年考】5.3.3铁路运输的特点【09年、10年考】

1.优点

2.缺点

5.4水路运输

5.4.1

2 水路运输按其航行区域,大体可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和河内运输5.4.3水路运输的特点【09年、10年考】

1.优点

2.缺点

5.5.3航空运输的特点【09年、10年考】

1.优点 2缺点

5.6.1

1.合理配置的原则(识记):

(1)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2)适应运输量增长要求(3)适应生产布局(4)立足现状逐步发展(5)多式联运(6)效益第一(7)政策指导(识记)5.6.2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识记)

1.货物流向和流量与线路的协调

2运输方式的协调

3运输设备能力的协调

4运输组织工作的协调

5.7.1综合运输组织的概念【10年考】

4组织内容和程序(了解)

5.7.2综合运输管理系统

1综合运输管理系统概念(了解)

2综合运输管理系统管理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

3各种运输组织管理方法(重点)

第7章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7.2.1轨道交通的分类

1.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市郊铁路、地下铁路、轻轨铁路、独轨铁路、有轨电车

2.按路权及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P224

3.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分P224

7.2.2及7.2.3内容比较零散但要看一下,

7.3.

1.我国城市道路分: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2.交叉口及分类(平面交叉、立体交叉)(识记)

消除冲突点的组织方式:1)环形交叉2)渠化交通3)交通管制

7.3.2

2.交通流检测器(压力式/地磁/环形线圈/超声波)

7.3.3道路交通载运工具(了解)

7.4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方法:7.4.1/7.4.2/7.4.3/7.4.4/7.4.5

7.4.1(识记)

7.4.2基础信息调查(1/2/3/4/5/6/7)记下标题

7.4.3需求发展预测(1/2[四阶段法]/3)

7.4.4路网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1.一般原理(识记),2/3/4/5/6了解

7.4.5综合评价

1.评价原则(科学性/可比性/综合性/可行性) 2/3/4记下标题

7.5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重点】P239-P243都要看

7.6.1城市公共汽车线路网组织

1.基本组织原则(识记)

7.6.2车辆调度形式及其选择

1.车辆调度形式(1)(2)记下分类

2.车辆调度形式选择

凡公共汽车运营线路须以全程车、正班车为基本调度形式,并根据线路客流的分布特征辅以其他调度形式,如

区间车调度形式可通过计算路段客流量差确定

快车调度形式可通过计算方向不均匀系数或通过客流调查计算站点不均匀系数的方法确定

高峰加班车调度形式可通过计算时间不均匀系数的方法确定

7.6.4出租车营运组织方式:定线定站、定线不定站、不定线不定站

第8章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趋势

8.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概念:【10年考】

ITS服务领域:(P268表中)1.交通管理与规划2.电子收费3.出行者信息4车辆安全与辅助驾驶5紧急事件和安全6运营管理7综合运输8自动公路

8.2交通运输中的信息技术(了解)

GIS/EDI/GPS

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分析素材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理解记忆]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 五横: 京包—包兰(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北疆(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北京-上海)京九(北京-九龙)京哈(北京—哈尔滨)京广(北京—广州)焦枝—枝柳(焦作—枝城—柳州)宝成—成昆 (宝鸡—成都—昆明) 兰青—青藏(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 2、公路网 1XX—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2XX—由北向南的纵线;3XX—由东向西的横线 3、港口: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连云港(江苏) 青岛(山东) 塘沽港(天津) 秦皇岛(河北) 大连(辽宁)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及总结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 专业:道桥99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被称为“五E”科学,“五E”指__工程_______、____执法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能源__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的诞生,一般认为以___交通工程师协会____________的成立为标志。 3.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模型的四个阶段是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 交通分配。 4.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服务交通量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双向双车道公路,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十二月份月变系数为,星期三的日变系数为,设计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修成双向_______。 a.二车道 b. 四车道 c.六车道 d.八车道 2.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间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者相同 b.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c.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3.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 外,若干现状还未有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______。 a.重力模型模型c.平均增长率模型模型 4.道路基本通行能力(N 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和实用通行能力(N实)的关系为: 基>N可>N实基>N实>N可可>N基>N实可>N实>N基 5.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_____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负指数分布 三、简答题 1.简述O-D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与步骤。 2.何谓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哪些调查方法 3.什么是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二者有何区别各有哪些调查方法 4.简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内容。 5.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四、计算题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 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 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 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 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某信号交叉口,其色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转弯车流量为20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 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4.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 为 ()() 11<-=P x E x D 13、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 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 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 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 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 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

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2014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C 】A.时间占有率B.空间占有率C.车头时距D.车头间距 2.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C 】A.exp(3600Qt)B.exp(?3600Qt)C.exp(?Qt/3600)D.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B 】A.红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A 】A.绿灯时间B.相位差C.绿信比D.周期长度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100km/h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B 】A.1600小客车/h B.1400小客车/h C.1250小客车/h D.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3.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速度、加速时间或加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 4.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及编组站。 5. 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 ()()11<-=P x E x D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 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 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 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 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 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一个排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 输入过程:确定型输入、泊松分布、厄兰分布。

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分析(全国通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分析 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分析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理解记忆]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 五横: 京包—包兰(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北疆(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北京-上海) 京九 (北京-九龙) 京哈(北京—哈尔滨) 京广(北京—广州) 焦枝—枝柳 (焦作—枝城—柳州) 宝成—成昆 (宝鸡—成都—昆明) 兰青—青藏 (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

交通运输经济知识点

一、运输业的经济特征 1.运输业生产是无形产品,不能储存也不能转移; 2.运输生产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替代性,运输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3.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是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运输规模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比例之一; 4.运输生产既创造价值,也创造使用价值。 二、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运输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2.运输保证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并创造了国民收入; 3.运输保证了社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4.运输占用、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三、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3.沟通了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4.扩大了对外贸易,密切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5.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四、运输需求的产生 1.旅客运输需求产生原因: 旅客运输需求一般可分为公务、商务、探亲和旅游四种类型。 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消费两个不同的领域。 公务、商务——生产性旅行需求——费用进入产品(服务)成本——生产领域。 探亲、旅游——消费性旅行需求——费用源于个人收入——消费领域。 2.货物运输需求产生原因: (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 (2)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 (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差异。 五、运输需求的定义与内容 1.运输需求的定义 即运输市场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所提出的货主或旅客对空间位移的要求。 运输需求的两个条件: (1)有购买运输劳务的欲望; (2)有购买能力。 2.运输需求的内容 (1)运输需求量; (2)流向; (3)运输距离; (4)运输构成; (5)起运时间和运达时间。 六、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1)旅客运输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 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 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 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

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 (或行人)的能力; 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 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 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最新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 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1.1.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 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 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 5.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1.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 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 1.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 2.大型化 3.高速化 4.环保化 5.智能化 1.3.1性质和特点 1.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 2.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3.2 (阅读理解记忆) 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 (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 (3)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是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龙头产业。 (4)交通运输业在国防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5)上缴税利所占比例大 (6)交通运输是国际间交流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交通工程学作业

姓名:曾颖平学号:14922888 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通运输2014-59班(专本) 《交通工程学》第1次作业 四、主观题 16.名词解释:平均日交通量 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17.名词解释:立体视觉 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力。18.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 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9.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 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20.名词解释:暗适应 答:指人的眼睛由明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3.名词解释:车头间距 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14.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 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15.什么是交通工程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动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技术学科。 16.什么是驾驶疲劳?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生活环境、睡眠质量、车内环境、运行条件、身体条件、驾驶经历。 17.交通量调查的意义、基本步骤及主要调查方法各有哪些? 答: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2、确定交通控制方法;3、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依据;4、预测交通量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 调查方法:1、人工观测法;2、自动计测法;3、乘车调查与观察法 18.交通条件对车速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答:1、驾驶员的影响;2、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5.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交通负荷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

最新交通规划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2. 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 3.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4. 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5.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6. 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7.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8. 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9. 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0.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11. 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12.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 13.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 14. 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15.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16.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二.填空 1.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2. 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 3.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4. 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5.当交通发生于吸引总量不一致时可采用总量控制法,调整系数法。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号 学 名 姓 级 班 1 2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分) - 1 n 计算公式为:Vt =—2 V ; n i —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5、延误: vt :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 比。 (2 分) 计算公式为: - 1 -Z - n i V i . 7 v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分)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 (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 上。 分)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教学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2 0 1 4

、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不能用来代替交 通 密 度 C 】 A ?时间占有率 B .空间占有率 C .车头时距 D ?车头间距 2 .设车流的流量为Q 辆/小时,车头时距h 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 头时距h 大于t 秒的概率是— A . exp(3600Qt) B . exp(-3600Qt) 3600) D . 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 A .红色 B .紫色 C .绿色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 【B 】 A . 1600小客车/h B . 1400小客车/h C . 1250小客车/h D . 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_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 、道路 和交通环境。 3 .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 ____ 最高速度 、 加 速时间或加速度 和 最大爬坡能力 。 4 .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 _中间站、 区段站 及编组 站_。 【C 】 C . exp(-Qt/ 【B 】 D .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绿灯时间 B .相位差 C .绿信比 【A 】 D .周期长度

5.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 _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 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醉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 (1)醉酒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2)醉酒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3)醉酒使人记忆力降低。(4)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醉酒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醉酒使人的触觉感受性降低。 2. 请画出具有东西向左转专用相位的十字交叉口车辆流向图和信号配时图?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与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 3、交通运输网中得点与线就是交通运输发生得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得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得区位选择: 5、铁路线(京九线)得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 展;3、维持香港得长期稳定与发展;4、先进得科学技术就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得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得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 件复杂得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得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得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得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就是重要得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得性质,就是港口兴衰得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就是相互依托得。 8、汽车站得区位要求:1、有良好得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得地形;2、既保证城市 与交通得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与其她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得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得两侧或靠近火车站得地区,方便换乘与集散。 9、航空港得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机 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与散雾;3、良好得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 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 (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 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 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 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交通运输知识点完整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思考题 一:基础题(选择,填空,改错)(对后面题目没提到但是书上画到的内容的补充!) 1:交通运输要素的构成: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建立的为现代化运输服务的系统): 2: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专门化;大型化;高速化;环保化;智能化。 3:运输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 4:运输市场的含义:1)运输市场是运输劳务交换的产所:运输市场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的场所;2)是运输交换关系的总和;3)是运输市场劳务现实和潜在的需要者的集合。 5:社会系统分析三个要素:社会经济系统;运输服务系统,交通活动系统。 6:交通现况调查:1)交通量调查;2)起讫点调查(OD);3)运输量调查;4)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了解乘客分布规律,平均乘距,平均乘行时间和公交车平均载客量,为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依据)。 7:公路运输规划调查的四个统计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 8: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交通量的产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 9:交通量预测模型:回归分析法;弹性指数法;指数平滑法。 10:完好率:完好车日除以总车日。反映运输能力时间状况指标。平均行车日程:衡量车辆使用程度的标准,一定时间内车辆总行程除以同一时间车辆工作日。长途运输:200KM以上。 11:路线设计:1)高速公路不得低于15KM;1,2,3级公路不得低于10KM;2)公路设计:①:平面设计(道路中线投影到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直线,曲线等)②:纵断面设计;③:横断面设计:1:车道宽度;2:中间带宽度;3:路肩;4:视距;5:交叉。 12: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指汽车本身防止或者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发生事故后,汽车本身减少人员所受伤害程度和货物损害程度的性能。 13:交通流运行状态的指标:速度;交通量;交通密度。 14: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内交通量和该小时内流量最大的15分钟的流量的比值。 15:运输直达行驶法要求:驾驶员每经过4小时需休息一次(半小时)。 16:运输的安全质量特征:安全方便性;安全可靠性;安全防护性。 17:综合运输的发展趋势:1)客运快速化;2)货运物流化;3)综合运输智能化;4)一体化运输;5)绿色交通技术。 18:铁路车站的分类: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后两个成为技术站)。区段站以中转列车的办理为主,编组站办理各类列车的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