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中数学分册同步讲义(必修1) 初中、高中衔接课 第2课时

2020届高中数学分册同步讲义(必修1) 初中、高中衔接课 第2课时

2020届高中数学分册同步讲义(必修1) 初中、高中衔接课 第2课时
2020届高中数学分册同步讲义(必修1) 初中、高中衔接课 第2课时

第2课时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解出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会解简单一元二次不等式.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

????x +b 2a 2=b 2

-4ac 4a 2

. (1)当

b 2-4a

c >0

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2=-b ±b 2-4ac

2a

(2)当b 2-4ac =0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2=-b

2a ;

(3)当b 2-4ac <0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由于可以用b 2-4ac 的取值情况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因此,把b 2-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表示为Δ=b 2-4ac .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为 x 1=-b +b 2-4ac 2a ,x 2=-b -b 2-4ac 2a ,

所以:x 1+x 2=-b +b 2-4ac 2a +-b -b 2-4ac

2a

=-b

a ,x 1x 2=-

b +b 2-4a

c 2a ·-b -b 2-4ac 2a

=(-b )2-(b 2-4ac )2(2a )2

=4ac 4a 2=c a .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十六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所以通常把此定理称为“韦达定理”.

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为x 1,x 2,那么x 1+x 2=-b a ,x 1x 2=c

a .

知识点三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仅讨论y =ax 2+bx +c (a >0)的情况:

1.x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

2.y 的取值范围为????4ac -b 24a ,+∞ 当x =-b

2a 时,y 取得最小值4ac -b 24a .

3.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 ????

?

y =ax 2+bx +c ;y =a (x -x 1)(x -x 2);y =a (x -h )2+k .

4.对称轴x =-b 2a (图象关于x =-b

2a 对称).

5.(1)当x 1

2a 时,则y 1>y 2.

(2)当x 2>x 1≥-b

2a

时,则y 1

6.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列表如下:

1.方程ax2+bx+c=0如果有实数根,则Δ=b2-4ac≥0.(×)

2.二次函数y=ax2+bx+c(a≠0)在x=-b

2a时取得最值.(√)

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ax2+bx+c>0的范围为x>x2或x

突破一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的应用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的值.

解设x1,x2是方程的两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得x1+x2=-2(m-2),x1·x2=m2+4.

∵x21+x22-x1·x2=21,

∴(x1+x2)2-3x1·x2=21,

即[-2(m -2)]2-3(m 2+4)=21, 化简得,m 2-16m -17=0, 解得m =-1,或m =17.

当m =-1时,方程为x 2+6x +5=0,Δ>0,满足题意;

当m =17时,方程为x 2+30x +293=0,Δ=302-4×1×293<0,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m =-1.

反思感悟 (1)在本题的解题过程中,也可以先研究满足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对应的m 的范围,然后再由“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于21”求出m 的值,取满足条件的m 的值即可.

(2)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如果仅仅由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时,还要考虑到根的判别式Δ是否大于或等于零.因为,根与系数的关系成立的前提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跟踪训练1 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3=0的两根, (1)求|x 1-x 2|的值; (2)求1x 21+1

x 22

的值;

(3)x 31+x 3

2.

解 ∵x 1和x 2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3=0的两根, ∴x 1+x 2=-52,x 1x 2=-32

.

(1)∵|x 1-x 2|2=x 21+x 22-2x 1x 2=(x 1+x 2)2-4x 1x 2=????-522-4×???

?-32 =254+6=49

4, ∴|x 1-x 2|=72

.

(2)1x 21+1x 22=x 21+x 2

2

x 21·x 22=(x 1+x 2)2-2x 1x 2(x 1x 2)2

????-522-2×????-32???

?-322

=254+394=37

9.

(3)x 31+x 32=(x 1+x 2)(x 21-x 1x 2+x 2

2)

=(x 1+x 2)[(x 1+x 2)2-3x 1x 2]

=????-52×????????-522-3×????-32=-2158. 突破二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例2 已知函数y =x 2,-2≤x ≤a ,其中a ≥-2,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值.

解 (1)当a =-2时,函数y =x 2的图象仅仅对应着一个点(-2,4),所以,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是4,此时x =-2;

(2)当-2

(3)当0≤a <2时,由图②可知,当x =-2时,函数取最大值4;当x =0时,函数取最小值0; (4)当a ≥2时,由图③可知,当x =a 时,函数取最大值a 2;当x =0时,函数取最小值0.

反思感悟 在本例中,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对a 的所有可能情形进行讨论.此外,本例中所研究的二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不是取任意的实数,而是取部分实数来研究,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通常需要借助于函数图象来直观地解决问题.

跟踪训练2 求二次函数y =-3x 2-6x +1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指出当x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指出y >0时x 的取值范围. 解 ∵y =-3x 2-6x +1 =-3(x +1)2+4, ∴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 对称轴是直线x =-1; 顶点坐标为(-1,4);

当x =-1时,函数取最大值y =4,无最小值;

当x <-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描点法画图,选顶点A (-1,4),与x 轴交于点B ? ??

?

?23-33,0和

C ?

??

??-23-33,0,与y

轴的交点为D (0,1),过这四点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y >0时x 的取值范围为-23-33

3.

突破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3 求不等式4x 2-4x +1>0的解. 解 因为Δ=(-4)2-4×4×1=0, 所以方程4x 2-4x +1=0的解是x 1=x 2=1

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x <12或x >1

2

.

反思感悟 (1)在求解一个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

(2)当所给不等式是非一般形式的不等式时,应先化为一般形式. 跟踪训练3 求不等式-3x 2+6x >2的解. 解 不等式可化为3x 2-6x +2<0, ∵Δ=(-6)2-4×3×2=12>0, ∴x 1=1-

33,x 2=1+3

3

, ∴不等式-3x 2+6x >2的解为 1-

33

.

1.不等式9x 2-6x +1≤0的解为( ) A.全体实数 B.无解 C.x ≠13

D.x =13

答案 D

解析 原不等式可化为(3x -1)2≤0,所以3x -1=0,所以x =1

3,故选D.

2.不等式-4x 2+4x <-15的解为( ) A.-32

B.-52

2

C.x >52或x <-32

D.x >32或x <-52

答案 C

解析 原不等式可化为4x 2-4x -15>0,即(2x -5)(2x +3)>0,解得x >52或x <-3

2,故选C.

3.函数y =x 2-2x ,当-1≤x ≤t 时,该函数的最大值为3,则t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令y =3,则x 2-2x =3,解得x =-1或3.由图可知,t 的最大值为3.

4.方程x 2-ax +1=0的两根为x 1,x 2,若|x 1-x 2|=

5.则a =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依题意?

????

x 1+x 2=a ,x 1·x 2=1,

又|x 1-x 2|=5,所以(x 1-x 2)2=5,所以(x 1+x 2)2-4x 1x 2=5,即a 2-4=5,解得a =±3. 5.不等式ax 2+bx +1>0的解为-12

3,则a +b =________.

答案 -7

解析 依题意-12,1

3是方程ax 2+bx +1=0的两根且a <0,所以

?

??

-b a =-12+13

,1a =????-12×1

3,

解得a =-6,b =-1 所以a +b =-7.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 的方程(a +1)x 2-3x -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0 B.a ≠-1 C.a >-1 D.a <-1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得a +1≠0,解得a ≠-1.故选B.

2.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a =0无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0 B.a >0 C.a <34

D.a >34

答案 A

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a =0无实根,∴Δ=(-2)2-4×1×(1-a )<0,解得a <0,故选A.

3.若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2=0的两个根,则m +n -mn 的值是( ) A.-3 B.3 C.-1 D.1 答案 D

解析 ∵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2=0的两个根,∴m +n =-1,mn =-2,则m +n -mn =-1-(-2)=1,故选D. 4.不等式2x 2-x -1>0的解是( ) A.-1

2<x <1

B.x >1

C.x <1或x >2

D.x <-1

2或x >1

答案 D

解析 ∵2x 2-x -1=(2x +1)(x -1),∴由2x 2-x -1>0得(2x +1)(x -1)>0,解得x >1或x <-12

.

5.关于二次函数y =-2x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开口方向是向上

B.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它的顶点坐标是(-2,1)

D.当x =0时,y 有最大值是2 答案 B

解析 ∵二次函数y =-2x 2+1,a =-2,∴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故选项A 错误,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B 正确,它的顶点坐标为(0,1),故选项C 错误,当x =0时,y 有最大值1,故选项D 错误,故选B.

6.若二次函数y =x 2-mx 的对称轴是x =-3,则关于x 的方程x 2+mx =7的解是( ) A.x 1=0,x 2=6 B.x 1=1,x 2=7 C.x 1=1,x 2=-7 D.x 1=-1,x 2=7

答案 D

解析 ∵二次函数y =x 2-mx 的对称轴是x =-3, ∴--m 2

=-3,解得m =-6,

∴关于x 的方程x 2+mx =7可化为x 2-6x -7=0, 即(x +1)(x -7)=0, 解得x 1=-1,x 2=7. 故选D.

7.y =ax 2+ax -1对于任意实数x 都满足y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0 B.a <-4 C.-4<a <0 D.-4<a ≤0

答案 D

解析 当a =0时,y =-1<0成立.

当a ≠0时,则????? a <0,Δ<0,即?????

a <0,

a 2+4a <0,

解得-4<a <0,

综上可知-4<a ≤0时,对任意实数x 都有y <0. 二、填空题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的解为1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 <1

2

或x >1

解析 ∵x 2+ax +b <0的解为1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a =1+2,

b =1×2,

得?

???

?

a =-3,

b =2, 代入所求不等式,得2x 2-3x +1>0.

由2x 2-3x +1>0,得(2x -1)(x -1)>0,得x <1

2

或x >1.

9.函数y =-x 2+1,当-1≤x ≤2时,函数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y =-x 2+1的图象开口向下,且对称轴为x =0. 当x <∵-1<0,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1时,y =-1+1=0; 当x =2时,y =-4+1=-3, ∴函数y 的最小值为-3.

10.不等式x 2-5x +6≤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x ≤3

解析 ∵x 2-5x +6≤0,∴(x -2)(x -3)≤0. ∴2≤x ≤3.

11.x 1,x 2是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则代数式x 21+3x 1+x 2=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x 1,x 2是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x 21+2x 1-3=0,即x 21+2x 1=3,x 1+x 2=-2,则x 21+3x 1+x 2=x 21+2x 1+x 1+x 2

=3-2=1. 三、解答题

12.画出函数y =2x 2-4x -6的草图. 解 y =2x 2-4x -6 =2(x 2-2x )-6 =2(x 2-2x +1-1)-6 =2[(x -1)2-1]-6 =2(x -1)2-8.

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1,-8),对称轴为直线x =1.

令y=0得2x2-4x-6=0,即x2-2x-3=0,

∴x=-1或x=3,

故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

画法步骤:

(1)描点画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1,-8),(-1,0),(3,0),画出直线x=1;

(2)连线:用光滑的曲线连点(1,-8),(-1,0),(3,0),在连线的过程中,要保持关于直线x =1对称,即得函数y=2x2-4x-6的草图,如图所示.

1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且满足|x1+x2|=2x1x2,求k的值.

解(1)Δ=[-2(k-1)]2-4(k2-1)

=4k2-8k+4-4k2+4=-8k+8.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k+8>0,

解得k<1,

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1.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2(k-1),x1x2=k2-1,

∵|x1+x2|=2x1x2,

∴|2(k-1)|=2k2-2,

∵k<1,

∴2-2k=2k2-2,

化简得k2+k-2=0,

∴k=1(舍)或k=-2,

∴k=-2.

14.将抛物线y=(x-1)2+1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y=(x-2)2+1

B.y=x2+1

C.y=(x+1)2+1

D.y=(x-1)2

答案 B

解析将抛物线y=(x-1)2+1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1+1)2+1=x2+1,即y=x2+1.故选B.

15.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2<0.

解原不等式变形为(x-2a)(x+a)<0.

(1)若a>0,则-a

(2)若a<0,则2a

(3)若a=0,则原不等式即为x2<0,此时无解.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第一节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重点:和(差)的立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及应用,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试根法 难点:公式的灵活运用,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 乘法公式 引入:回顾初中常用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从项的角度变化)那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呢?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从指数的角度变化)看看和与差的立方公式是什么?如?)(3=+b a , 能用学过的公式推导吗?(平方―――立方) 32232333)()()(b ab b a a b a b a b a +++==++=+ · ··················① 那?)(3=-b a 呢,同理可推。那能否不重复推导,直接从①式看出结果?将3)(b a +中的b 换成-b 即可。(R b ∈ )▲这种代换的思想很常用,但要清楚什么时候才可以代换 3223333)(b ab b a a b a -+-=-············符号的记忆,和――差 从代换的角度看 问:能推导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吗?即( )( )=33b a ± 由①可知,))(()33()(2222333b ab a b a ab b a b a b a +-+==+-+=+ ······② 立方差呢?②中的b 代换成-b 得出:))((2233b ab a b a b a ++-=- ▲符号的记忆,系数的区别 例1:化简)1)(1)(1)(1(22+++--+x x x x x x 法1:平方差――立方差

法2:立方和――立方差 (2)已知,012=-+x x 求证:x x x 68)1()1(33-=--+ ▲注意观察结构特征,及整体的把握 二、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与乘法运算是互逆变形。初中学过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立方和、立方差等) (1)十字相乘法 试分解因式:)2)(1(232++=++x x x x 要将二次三项式x 2 + px + q 因式分解,就需要找到两个数a 、b ,使它们的积等于常数项q ,和等于一次项系数p , 满足这两个条件便可以进行如下因式分解,即 x 2 + px + q = x 2 +(a + b)x + ab = (x + a)(x + b). 用十字交叉线表示: 1 a 1 b a + b (交叉相乘后相加) 若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呢?)0(2≠++a c bx ax ,如:3722+-x x 如何处理二次项的系数?类似分解:1 -3 2 -1 -6 + -1 = -7 )12)(3(3722--=+-x x x x 整理:对于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如果二次项系数a 可以分解成两个因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检测卷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 单元检测卷汇总

课后提升作业一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45分钟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C.棱柱中一条侧棱的长就是棱柱的高 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解析】选A.棱柱的两底面互相平行,故A正确;棱柱的侧面也可能有平行的面(如正方体),故B错;立在一起的一摞书可以看成一个四棱柱,当把这摞书推倾斜时,它的侧棱就不是棱柱的高,故C错;由棱柱的定义知,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是其他多边形,故D错. 2.四棱柱有几条侧棱,几个顶点( ) A.四条侧棱、四个顶点 B.八条侧棱、四个顶点 C.四条侧棱、八个顶点 D.六条侧棱、八个顶点 【解析】选C.结合正方体可知,四棱柱有四条侧棱,八个顶点.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 B.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 C.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D.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 【解析】选D.三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故D错误. 4.如图,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是( ) A.棱柱 B.棱台 C.由一个棱柱与一个棱锥构成 D.不能确定 【解析】选 A.根据棱柱的结构特征,当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了以左右(或前后)两个侧面为底面的四棱柱. 5.(2016·郑州高一检测)如图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其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是( ) A.(1)(2) B.(2)(3) C.(3)(4) D.(1)(4) 【解题指南】让其中一个正方形不动,其余各面沿这个正方形的各边折起,进行想象后判断.

最权威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讲义

目录第一章数与式 1.1 数与式的运算 1.1.1 绝对值 1.1.2 乘法公式 1.1.3 二次根式 1.1.4 分式 1.2 分解因式 第二章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 2.1 一元二次方程 2.1.1 根的判别式 2.1.2 根与系数的关系 2.2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 2.2.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 2.2.3 二次函数的应用 2.3 方程与不等式 2.3.1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三章相似形、三角形、圆 3.1 相似形

3.1.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1.2 相似三角形形的性质与判定 3.2 三角形 3.2.1 三角形的五心 3.2.2 解三角形:钝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3.3 圆 3.3.1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幂定理 3.3.2 点的轨迹 3.3.3 四点共圆的性质与判定 3.3.4 直线和圆的方程(选学)

1.1 数与式的运算 1.1.1.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0,||0,0,,0.a a a a a a >?? ==??-, 即24x -+>4,解得x <0, 又x <1, ∴x <0; ②若12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 即1>4, ∴不存在满足条件的x ; ③若3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 即24x ->4, 解得x >4. 又x ≥3, ∴x >4.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 x <0,或x >4. 解法二:如图1.1-1,1-x 表示x 轴上坐标为x 的点P 到坐标为1的点A 之间的距离|PA |,即|PA |=|x -1|;|x -3|表示x 轴上点P 到坐标为2的点B 之间的距离|PB |,即|PB |=|x -3|. 所以,不等式13x x -+->4的几何意义即为 |PA |+|PB |>4. 由|AB |=2,可知 点P 在点C (坐标为0)的左侧、或点P 在点D (坐标为4)的右侧. x <0,或x >4. 练 习 1.填空: (1)若5=x ,则x =_________;若4-=x ,则x =_________. (2)如果5=+b a ,且1-=a ,则b =________;若21=-c ,则c =________. 1 3 A B x 4 C D x P |x -1| |x -3| 图1.1-1

【2020年】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 册)同步练习汇总 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1 棱柱、棱锥和棱台 A级基础巩固 1.下列图中属于棱柱的有()

A.2个B.3个 C.4个D.5个 解析:根据棱柱的定义, 第一行中前两个和第二行中后两个为棱柱. 答案:C 2.五棱柱中, 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 那么一个五棱柱共有对角线() A.20条B.15条 C.12条D.10条 解析:由题意五棱柱对角线一定为上底面的一个顶点和下底面的一个顶点的连线, 因为不同在任何侧面内, 故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2条, 五棱柱的对角线共有2×5=10(条). 答案:D 3.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几何体中, 不是棱锥的为()

解析:判断一个几何体是否是棱锥, 关键看它是否满足以下条件: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 且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故A不是棱锥;B是四棱锥;C, D是五棱锥.答案:A 4.关于棱柱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所有的棱都相等; ②至少有两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③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作侧棱. 解析:①错误, 因为侧棱与底面上的棱不一定相等;②正确, 根据棱柱的结构特征知, 棱柱的两个底面一定是全等的, 故棱柱中至少有两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③错误, 因为底面和侧面的公共边不是侧棱. 答案:② 5.观察如图所示的正六棱柱, 共有________对平行平面, 能作为棱柱底面的有________对.

解析:观察图中的正六棱柱, 可知共有4对平行平面, 其中能作为棱柱底面的只有1对. 答案:4 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 ②各条侧棱都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③底面是正三角形, 其余各个面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一定是正三棱锥; ④正四面体是正三棱锥. 解析:根据定义判定. 答案:④ 7.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 直角三角形最多有______个. 解析:从长方体中寻找四棱锥模型. 答案:4 8.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锥吗? 解:不一定, 因为“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并不等价于“其余各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同步练习(1)A卷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1)A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月考) 如下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③CN与BM成60o角④DM与BN是异面直线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2.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B . 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重合。 C . 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 D . 三角形必是平面图形。 3. (2分) (2019高一下·朝阳期末) 在正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和所成角的大小是()

A . B . C . D . 4. (2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BC1 , CD1是的中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MN与CC1垂直 B . MN与AC垂直 C . MN与BD平行 D . MN与A1B1平行 5. (2分)如图,A1B1C1-ABC是直棱柱,,点D1 , F1分别是A1B1 , A1C1的中点. 若BC=CA=CC1 ,则BD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 B . C .

D . 6.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直三棱柱中,,,则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A . 30° B . 60° C . 90° D . 120° 二、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7. (1分)给出下列命题: ①如果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那么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②两个平面的交线可能是一条线段; ③经过空间任意三点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④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就重合为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8. (1分) (2018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取点E,F,G,H,如果EH,FG相交于一点M,那么M一定在直线________上. 9. (1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AD1异面且与AD1所成的角为90°的面对角线(面对角线是指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对角线)共有________条. 10. (1分) (2017高二上·苏州月考) 设a、b、c是空间三条直线,a∥b,a与c相交,则b与c的位置关

初升高暑假数学衔接教材含答案

初升高暑假数学衔接教材 第一部分,如何做好高、初中数学的衔接 ● 第一讲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搞好自己的数学学习。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着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全册汇编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同步训练 目录 1-1-1 任意角 1-1-2 弧度制 1-2-0-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1-2-1 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3-1 诱导公式二、三、四 1-3-2 诱导公式五、六 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1-4-2-1 周期函数 1-4-2-2 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1-4-3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1-5-1 画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1-5-2 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及应用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一章综合检测题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2-2-2 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2-2-3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2-3-2、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3-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4-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3-1-2-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 3-1-2-2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2-1 三角恒等变换 3-2-2 三角恒等式的应用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高中数学必修四综合能力测试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①-75°是第四象限角 ②225°是第三象限角 ③475°是第二象限角 ④-315°是第一象限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D [解析] 由终边相同角的概念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2.如果角α与x +45°具有同一条终边,角β与x -45°具有同一条终边,则α与β的关系是( ) A .α+β=0 B .α-β=0 C .α+β=k ·360°(k ∈Z ) D .α-β=k ·360°+90°(k ∈Z ) [答案] D [解析] ∵α=(x +45°)+k ·360°(k ∈Z ), β=(x -45°)+k ·360°(k ∈Z ), ∴α-β=k ·360°+90°(k ∈Z ). 3.(山东潍坊模块达标)已知α与120°角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α 2 是( ) A .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B .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C .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D .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答案] A [解析] 由α与120°角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可得α=k ·360°-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1.1.1 柱、锥、台、球的的结构特征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1)桌面是平面;(2)一个平面长2米,宽3米;(3)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只能画出平面的一部分;(4)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 A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放置的平面是大小确定的平行四边形 B、平面ABCD就是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围来的部分 C、10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1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厚 D、平面是光滑的,向四周无限延展的面 3、下列说法中表示平面的是() A、水面 B、屏面 C、版面 D、铅垂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B、棱柱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C、棱柱的一条侧棱的长叫做棱柱的高 D、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 5、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是AA/=1,AB=2,AD=4,则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的最短距离是() A、 5 B、7 C、 D、 6、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7、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出球的大圆() A、0个或1个 B、有且仅有1个 C、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 8、一个圆柱的母线长为5,底面半径为2,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A、10 B、20 C、40 D、15

二、填空题 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边数最多是----------------条。 10、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及高分别为1、2、2,则它的斜高是------------。 11、一个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Q,则它的侧面面积是----------------。 12、若圆锥的侧面面积是其底面面积的2倍,则这个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圆锥的侧面 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13、在赤道上,东经1400与西经1300的海面上有两点A、B,则A、B两点的球面距离是多少海里---------------。 (1海里是球心角1/所对大圆的弧长)。 三、解答题 14、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4,高是6,过下底面的一条棱和该棱所对的上底面的顶点作截面,求这 截面的面积。 15、圆锥底面半径是6,轴截面顶角是直角,过两条母线的截面截去底面圆周的1 6 ,求截面面积。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最全经典教材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典型试题举一反三 理解记忆成功衔接 第一部分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1-3页 第二部分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的“脱节” 4页 第三部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5-9页 第四部分分章节讲解 10-66页 第五部分衔接知识点的专题强化训练 67-100页 第一部分,如何做好高、初中数学的衔接 ●第一讲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搞好自己的数学学习。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例如:高一《代数》第一章就有基本概念52个,数学符号28个;《立体几何》第一章有基本概念37个,基本公理、定理和推论21个;两者合在一起仅基本概念就达89个之多,并集中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形成了概念密集的学习阶段。加之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只有七十多课时,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使得数学课时吃紧,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 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 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有的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再弥补后悔晚矣。 3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 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

高中数学同步练习讲义(必修4全部视频)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吉林省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同步练习(考试)

吉林省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8高一下·鹤岗期末) 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腰和上底均为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 B . C . D . 2. (2分)某工作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现将该工作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作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

A . B . C . D . 3. (2分)如图,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是一个等腰梯形OABC,且该梯形的面积为,则原图形的面积为() A . 2 B . C . 2 D . 4 4. (2分)已知△ABC的平面直观图△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ABC的面积为() A .

B . C . D . 5. (2分)(2020·河南模拟) 已知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P-ABC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的两个小三角形全等,则() A . PA,PB,PC两两垂直 B . 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 C . D . 三棱锥P-ABC的侧面积为 6. (2分)如图所示的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所表示的图形ABCD是() A . 任意梯形 B . 直角梯形

C . 任意四边形 D . 平行四边形 7. (2分)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 3 B . 6 C . D . 8. (2分)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面为,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 B . C . D . 9.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完整word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已整理精品)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1.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例1 计算:22(1)(1)(1)(1)x x x x x x +--+++. 解法一:原式=2222 (1)(1)x x x ??-+-?? =242(1)(1)x x x -++ =61x -. 解法二:原式=22(1)(1)(1)(1)x x x x x x +-+-++ =33(1)(1)x x +- =61x -. 例2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 解: 2222()2()8a b c a b c ab bc ac ++=++-++=. 练 习 1.填空: (1)221111 ()9423 a b b a -=+( ) ; (2)(4m + 22 )164(m m =++ ); (3 ) 2222 (2)4(a b c a b c +-=+++ ). 2.选择题: (1)若2 1 2 x mx k +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 (A )2 m (B )214m (C )213m (D )2116m (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 248a b a b +--+的值 (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 (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 1.十字相乘法 例1 分解因式: (1)x 2-3x +2; (2)x 2+4x -12; (3)22()x a b xy aby -++; (4)1xy x y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同步全册精品练习解析版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同步精品练习 内容提示: 第一部分立体几何初步 (2) 第一章点、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2) 第二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8) 第三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6) 第四章空间几何体专家套卷 (27) 第五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家套卷 (40) 第六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家套卷 (57) 第二部分解析几何初步 (71) 第一章直线与方程 (71) 第二章直线的方程 (78) 第三章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86)

第一部分立体几何初步 第一章点、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 1、给出的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②三条平行直线必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④每两条都相交且交点各不相同的四条直线一定共面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逐个对各选项分析:梯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所以其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平面内,①对;两条平行直线是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三条平行直线有可能确定三个平面,②错;三个公共点可以同在两个相交平面的公共直线上,③错;设这四条直线分别为l1、l2、l3、l4,取其中两条相交直线l1和l2,则它们可确定一个平面α,取l3,设其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A、B,则由题意知这两点不同,且A∈l1,B∈l2,所以有A、B∈α,从而l3∈α;同理可证明l4∈α.所以每两条都相交且交点各不相同的四条直线一定共面,④对. 答案:B 主要考察知识点:空间直线和平面 2、如图2-1-17,空间四边形SABC中,各边及对角线长都相等,若E、F分别为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的角等于( ) A.90° B.60° C.45° D.30° 图2-1-17 参考答案与解析:思路解析:求EF与SA所成的角,可把SA平移,使其角的顶点在EF上,为此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教材(最全最新)

初升高中衔接教程 数学 典型试题举一反三 理解记忆成功衔接

前言 现有初高中数学教材存在以下“脱节”: 1、绝对值型方程和不等式,初中没有讲,高中没有专门的内容却在使用; 2、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在初中已经删去不讲,而高中还在使用; 3、因式分解中,初中主要是限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的分解几乎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它,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4、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数学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5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的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而高中则是贯穿整个数学教材的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取值范围)、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的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和常用方法; 6、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的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而在高中数学中,它们的相互转化屡屡频繁,且教材没有专门讲授,因此也脱节; 7、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时,则作为必备的基本知识要领; 8、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只是定量介绍了解,高中则作为重点,并无专题内容在教材中出现,是高考必须考的综合题型之一; 9、几何中很多概念(如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和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初中早就已经删除,大都没有去学习; 10、圆中四点共圆的性质和判定初中没有学习。高中则在使用。 另外,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双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等等等等初中大大淡化,甚至老师根本没有去延伸发掘,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难免会导致很多知识的脱节和漏洞。本书当然也没有详尽列举出来。我们会不断的研究新课程及其体系。将不遗余力地找到新的初高中数学教材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 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4数学同步练习题(精编)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上)[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设α角属于第二象限,且2 cos 2 cos α α -=,则 2 α 角属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给出下列各函数值:①)1000sin(0 -;②)2200cos(0 -;③)10tan(-;④ 9 17tan cos 107sin πππ .其中符号为负的有(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2120sin 等于( )A .23± B .23 C .23- D .2 1 4.已知4 sin 5 α= ,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那么tan α的值等于( ) A .43- B .34 - C .43 D .34 5.若α是第四象限的角,则πα-是( ) A .第一象限的角 B.第二象限的角 C.第三象限的角 D.第四象限的角 6.4tan 3cos 2sin 的值( ) A .小于0 B .大于0 C .等于0 D .不存在 二、填空题 1.设θ分别是第二、三、四象限角,则点)cos ,(sin θθP 分别在第___、___、___象限. 2.设MP 和OM 分别是角 18 17π 的正弦线和余弦线,则给出的以下不等式: ①0<

2018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同步检测含答案解析

2018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全册同步检测 目录 第1章1.1.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第1章1.1.2圆柱、圆锥、圆台、球、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第1章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1章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第1章1.3-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第1章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1章章末复习课 第1章评估验收卷(一) 第2章2.1.1平面 第2章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2章2.1.3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2章2.2.1-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第2章2.2.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第2章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第2章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第2章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第2章2.3.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2章章末复习课 第2章评估验收卷(二) 第3章3.1.1倾斜角与斜率 第3章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第3章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第3章3.2.2-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第3章3.3.2第1课时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

第3章3.3.2第2课时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习题课)第3章3.3.3-3.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第3章章末复习课 第3章评估验收卷(三) 第4章4.1.1圆的标准方程 第4章4.1.2圆的一般方程 第4章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4章4.2.2-4.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第4章4.3.1-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第4章章末复习课 第4章评估验收卷(四) 模块综合评价

2018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同步检测含答案解析

2018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同步检测 目录 第1章1.1-1.1.1任意角 第1章1.1-1.1.2弧度制 第1章1.2-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1章1.2-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第1章1.3第1课时诱导公式二、三、四 第1章1.3第2课时诱导公式五、六 第1章1.4-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第1章1.4-1.4.2第1课时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第1章1.4-1.4.2第2课时正、余弦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第1章1.4-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第1章1.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第1章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1章章末复习课 第1章单元评估验收(一) 第2章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第2章2.2-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第2章2.2-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第2章2.3-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2章2.3-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第2章2.3-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第2章2.4-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第2章2.4-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第2章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2章章末复习课 第2章单元评估验收(二) 第3章3.1-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第3章3.1-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3章3.1-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第3章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第3章章末复习课 第3章单元评估验收(三) 模块综合评价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 任意角 A级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已知A={第二象限角},B={钝角},C={大于90°的角},那么A、B、C关系是() A.B=A∩C B.B∪C=C C.A C D.A=B=C 解析:钝角大于90°,小于180°,故B C,选项B正确. 答案:B 2.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M(0,-3),则角α() A.是第三象限角 B.是第四象限角 C.既是第三象限角,又是第四象限角 D.不是任何象限的角 解析:因为点M(0,-3)在y轴负半轴上,所以角α的终边不在任何象限. 答案:D 3.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α一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解析:因为α是第四象限角, 所以k·360°-90°<α<k·360°,k∈Z. 所以-k·360°<-α<-k·360°+90°,k∈Z,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同步练习

4.1.1 圆的标准方程 练习一 一、 选择题 1、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 2+y 2=4 B 、 x 2+y 2=16 C 、x 2+y 2=2 D 、()224(4)16x y -+-= 2、已知圆的方程是()222(3)4x y -+-=,则点P (1,2)满足( ) A 、是圆心 B 、在圆上 C 、在圆内 D 、在圆外 3、已知圆心在点P(-2,3),并且与y 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A 、()222(3)4x y -++= B 、()222(3)4x y ++-= C 、()222(3)9x y -++= D 、()222(3)9x y ++-= 4、方程()22()0x a y b -++=表示的图形是( ) A 、以(a,b)为圆心的圆 B 、点(a,b) C 、(-a,-b)为圆心的圆 D 、点(-a,-b 5、圆的方程是(x -1)(x+2)+(y -2)(y+4)=0,则圆心的坐标是( ) A 、(1,-1) B 、(12,-1) C 、(-1,2) D 、(-12 ,-1)、 6、方程y=( ) A 、一条射线 B 、一个圆 C 、两条射线 D 、半个圆 7、(x-3)2 +(y+2)2 =13的周长是( ) A B 、 C 、 2π D 、

8、过点C (-1,1)和D (1,3),圆心在x 轴上的圆的方程为( ) A 、22(2)10x y +-= B 、22 (2)10x y ++= C 、22(2)10x y ++= D 、22(2)10x y -+= 9、直线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0后所得直线与圆(x-2)2+y 2=3的位置关系是( ) A 、直线过圆心 B 、直线与圆相交但不过圆心 C 、直线与圆相切 D 、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 二、填空题 10、如果一个圆的圆心在(2,4)点,并且经过点(0,3),那么这个圆的方程是----------------------------------------------。 11、222()()x a y b r -+-=过原点的条件是 。 12、圆()222()x a y b m -++=的圆心是_____,半径是______ 13、点P (x,y )在圆x 2+y 2=4 上,则 44 y x --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 14、过圆224x y +=外一点p(2,1)引圆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15、已知圆方程22(1)(1)9x y -+-=,过点A(2,3)作圆的任意弦,求这些弦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