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本文通过剖析天津体育学院团泊校区新馆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图书馆进入“第三代”之后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图书馆公共空间与学习空间的布局与利用,争取以多种途径拓展图书馆空间,并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一个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标签:图书馆空间布局公共空间学习空间

近年来,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图书馆作为办学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而随之新建、扩建以及改造也成必然趋势,许多高校都把新图书馆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如何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与利用,在塑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又不失轻松愉悦感,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如何让读者自觉遵守规则而又淡化管理对人造成的紧张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内容,也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内,占地74.38公顷(合1115.7亩),图书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米。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上,该建筑为回字型天井式建筑,共四层,屋顶采用玻璃天窗,利于采光、通风。

一、空间布局的理念

在探索读者对图书馆需求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在各类文献资源,更需要满足其学习、研究、社交、展示,甚至是娱乐等功能,因此,不论是旧馆改造,还是新建馆都是为了在空间功能中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从图书馆各时期发展来看,目前图书馆已经进入“第三代”阶段,主要特征是:注重人的需求;注重可接近性;注重开放性;注重生态环境;注重资源融合。在新馆布局的设计理念上,应实现“促进知识交流”、“创新交流环境”、“注重多元素养”、“激发社群活力”等几个功能的视线。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核心思想——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图书馆。尽可能把图书馆每个区域,包含预览区、大厅、走廊等所有区域,通过家具颜色、款式、布局等,打造成一个散发着“热度”的图书馆。

二、空间功能总体布局

团泊校区新馆共分为四层,根据读者的使用习惯和馆藏文献的类型,将图书馆分为几大功能区。

1.按照文献类型分为四个区域:一楼为展示及综合服务区;二楼为图书文献区域;三楼为期刊文献区域,四楼为研讨室及电子资源区域。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高校图书新馆的建设过程,无疑是对高校图书馆功能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是对图书馆运行方式、管理模式的重新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合理的、人性化的功能布局,在塑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又不失轻松愉悦感,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如何让读者自觉遵守规则而又淡化管理对人造成的紧张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仅靠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体来完成,需要管理者在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制订中不断思考推敲,才能彰显其管理的智慧。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的空间功能布局的简述,以期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探索。 标签: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 新疆师范大学创立于1978年12月,其前身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在学校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家、教育家办教育,努力成为支撑新疆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力量;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始建并于2014年11月投入使用的新疆师范大学新校区——温泉校区位于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占地面积为251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00万㎡,分三期建设,计划用5-8年时间完成。温泉校区将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寓诗情于校园,寓画意于景观,新疆一流、中亚地标式建筑群。而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坐落于温泉校区的中心位置,处于校区的中轴线,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整体建筑造型新颖,气势恢弘,是温泉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新疆地区诸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单体建筑。经过三年的建设施工,图书馆一期建设工程已基本结束,已于2015年3月投入使用。 一、立体化设计空间布局的理念 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建筑主体分三个区域,无地下层,一区为长方形的建筑主体楼,共建有12个楼层,二区为四层大扇形平面的开架阅览区,三区为能容纳近500余人的大型学术报告厅。在室内设计中,选取富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沙漠、绿洲、冰凌等造型提炼为设计元素,与三角形、矩形、弧线流线形等图形相搭配,充分表现建筑的顶面、墙面、地面,通过点、线、面诠释了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的设计理念“知识的绿洲”。 二、空间功能布局 温泉校区图书馆于2015年4月6日正常运行。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建设、管理图书馆。目前,温泉校区图书馆民汉文图书共计约24.5万册,期刊资源4.8万册。新馆采用RFID技术自助借还图书,实行每周七天开放模式,每天开放时间为12小时。图书开放区域设有休闲区、阅览区、自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雁北师范学院图书馆谷彦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能,提出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形象,开拓图书馆的创新之路;最后略谈了现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职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这样的话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听了无数次,写了无数次,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时代的挑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们再去沿袭这样的服务观念很显然有些落后了。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那么高校图书馆做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拓创新的契机在哪里呢?我认为,高校图书馆要想赶上时代的浪潮,在高等院校里获得知识形象和学习课堂的认可,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职能:由以提供资料为主的服务走向以提供教育为主,缩小服务职能,扩大教育职能,把信息素质教育做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提升图书馆的知识形象,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求知创新的学习场所。 一、图书馆的职能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 在传统图书馆学里,图书馆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在17世纪中叶以前,以英国产业革命为分界线,这一时期的图书馆是实实在在的藏书楼,职能是以藏书为主,注意图书的保存性,讲究版本的精良,没有复本,流通较少;第二时期是17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以二战结束为分界线),这一时期图书馆学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阮冈纳赞、巴特勒、谢拉以及我国的杜定友、刘国钧等理论界前辈,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图书馆职能有所扩展,成为藏用兼顾,图书出现复本,重视公众服务性,为图书流通创造了条件;第三时期为20世纪中期以后,计算机以及大量现代通信设备及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知识不再被“钱、权”所垄断,开始普及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文献资料需求广泛,图书馆的职能进一步发展,出现以用为主的局面,这时候服务提上了日程,而此时的服务仅仅限于文献资源能被读者利用。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除了“读者是上帝”、“微笑服务”之外,进一步提出了订题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由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但是目前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的海量巨增,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和虚拟化,信息需求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人们求知方式的自我获得性,图书馆已经完全有别于以前意义上有藏有用的图书馆,藏的职能已大大减小,网络的知识已无法再用空间去衡量,所以图书馆必须改变其职能,不断探索其生存发展之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它的创新点就是扩大教育职能,把信息素质教育做为主要职能,树立自己的知识形象。 二、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1、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一词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Paul Zurkouski)于1974年提出,概括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技能。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正确地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人。目前,虽然信息素质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其内涵却已被理论界所认可,即信息素质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信息意识素质。包括对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以及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2)信息能力素质。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寻、获取能力和组织加工分析能力。(3)信息道德素质。它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2、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它已取代了材料、资本等要素在创造财富活动中的地位,成为创造财富的第一要素。因而信息素质就成为当今社会的必备素质。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就尤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一样,后者是教会学生一种做人的道德规范,而前者则是教会学生一种人生道路上不断突破自己、创造有意义、有成就人生的技能。美国为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逐渐普及信息素质教育,并不断探索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教育框架”,明确信息素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公认。美国已经在信息素质教育尤其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之路。我国于1999年6月13日中共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本文通过剖析天津体育学院团泊校区新馆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图书馆进入“第三代”之后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图书馆公共空间与学习空间的布局与利用,争取以多种途径拓展图书馆空间,并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一个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标签:图书馆空间布局公共空间学习空间 近年来,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图书馆作为办学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而随之新建、扩建以及改造也成必然趋势,许多高校都把新图书馆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如何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与利用,在塑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又不失轻松愉悦感,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如何让读者自觉遵守规则而又淡化管理对人造成的紧张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内容,也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内,占地74.38公顷(合1115.7亩),图书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米。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上,该建筑为回字型天井式建筑,共四层,屋顶采用玻璃天窗,利于采光、通风。 一、空间布局的理念 在探索读者对图书馆需求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在各类文献资源,更需要满足其学习、研究、社交、展示,甚至是娱乐等功能,因此,不论是旧馆改造,还是新建馆都是为了在空间功能中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从图书馆各时期发展来看,目前图书馆已经进入“第三代”阶段,主要特征是:注重人的需求;注重可接近性;注重开放性;注重生态环境;注重资源融合。在新馆布局的设计理念上,应实现“促进知识交流”、“创新交流环境”、“注重多元素养”、“激发社群活力”等几个功能的视线。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核心思想——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图书馆。尽可能把图书馆每个区域,包含预览区、大厅、走廊等所有区域,通过家具颜色、款式、布局等,打造成一个散发着“热度”的图书馆。 二、空间功能总体布局 团泊校区新馆共分为四层,根据读者的使用习惯和馆藏文献的类型,将图书馆分为几大功能区。 1.按照文献类型分为四个区域:一楼为展示及综合服务区;二楼为图书文献区域;三楼为期刊文献区域,四楼为研讨室及电子资源区域。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组织都走上信息化管理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技术革新,根据高校图书馆技术、信息检索和资料查询服务的需要,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信息化科学管理,更好地为读者、为学校服务。[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弊端对策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和广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必然要融入进计算机网络大应用的环境中来。加快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 需要,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信息化整体建设的 需要。为促进社会文化和学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资料的管理与服务,为社会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资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需求,承载未来新型图书馆业务工作。由于各个图书馆长期以来自成系统,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整体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发展不均衡与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要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须从高校图书馆实际出发,找准定位,突显馆藏特色,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改善管理软硬件设施,实现图书

馆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其良好运转。下面就谈谈自己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几点肤浅看法。 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它应该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加大对各高校资金的投入力度,学校图书馆的建筑物、书籍、网络、现代信息等硬件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面着极大的挑战,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图书馆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本管理。 1.1馆藏图书明显不足 高校图书馆一直没有把图书的采购工作作为难点来抓,工作方法也过于形式化。把当年经费花光,照着书目报进行简单地筛选就算完成任务,图书经费紧缺,书源不足,客观上也限制了采购人员对采购方针的有效执行,导致藏书结构不合理。采购时对市场热门书的过分青睐,而忽视了科技书籍。新设学科与专业的基本馆藏不足,在采购过程中对出版发行信息的收集缺乏前瞻性。原有图书破损严重,内容陈旧,购置新书不多,导致藏书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图书信息化功能的发挥。 1.2服务水平不高 计算机是高效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现代技术手段,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不十分理想,没有很好地发挥计算机

高校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策略

高校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策略 图书馆是每个高校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之一,它对高校有着重要的地位,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但是,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共享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标签: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网络环境;策略 图书馆作为高校学术的信息中心,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资源保障中心,它不仅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着信息服务,同时还承担服务全校师生的重任。另外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为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它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体现,也是全球信息化的和谐组成部分。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图书馆作为一个储存“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场所,它承担着为高校保存文献信息资源,传递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信息等重要的职责。它的发展直接体现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文明素质以及教学的水平。图书馆不仅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着信息服务,同时还服务满足着全校师生对知识的需求。其次,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所谓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是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进行采编、收集、整理、检索、压缩等管理工作,将图书馆里面的文献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还能够实现不同载体的纸质文献的信息化管理和多方位联机查询等功能,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一)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有着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其次,根据高校图书馆资料显示,众多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的时候,中文数据库的内容较多,外文数据库较少,并且资源均是远程服务,如果不续订,就没有办法继续使用。所以,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的内容和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电子资源的质量和使用率。 (二)人才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对图书馆人员管理的方面,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新的管理机制,所以难以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管理起来也越来越复杂,所以

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

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

图书馆资料 一,图书馆的选址 (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环境安静)(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 1,基本要求; (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不能片面强调对称等原因而使入口与主要人流方向向背,引起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更不能过分强调校园轴线的对称,导致大部分人流从侧门进出,主要门厅形同虚设。(3)合理的布置室外场地,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馆区总平面宜布置广场、绿地、庭院。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_1478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 展前景 一、加快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沃土,通过高校系统化的教育,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图书馆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教师和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和获取咨讯的重要信息获取渠道。对于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学生更好地加强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宣告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对信息的需求量更大,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实用化。由于信息需求的增大,导致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程。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信息查询、信息共享等过程中去,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增强信息查询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实现信息的广泛性和全面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信息储存的数字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越来越多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被提出,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文献资料,这可以说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进步。也对高校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咨讯的重要平台,其内容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是,由于咨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仅仅依靠传统图书、期刊不利于图书馆的管理,也不利于师生更加有效、便捷、及时地获取最新信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购买图书、期刊的形式获取信息,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学校来说,压力过大。二是大量的书籍报刊会增加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强度。因此,由原来的主要依靠图书期刊,转变为图书期刊与各类电子文献资料并重,更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所以,信息储存方式数字化是信息化管理的特点,更是基础。 (二)信息网络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的优越性已经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而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优势之一就是传播范围

高校图书馆空间新发展_韩昀松

高校图书馆空间新发展 ■ 韩昀松 邢 凯 孙 澄■Han Yunsong Xing Kai Sun Che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摘 要]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校图书馆设计作品,分析高校图书馆空间正在呈现出的秩序多元化、划分混沌化、形态媒介化以及建构个性化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秩序多元化 划分混沌化 形态媒介化 建构个性化 [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university libraries that have been designed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ose spaces featuring diversified order, integrated partition, media form and individualize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Diversified order, Integrated partition, Media form, Individualized construction 高校图书馆作为象牙塔内的精神文化圣殿、信 息资源中心,深受社会关注,它身处时代变革的前 沿,具有藏书专业性强、服务人群固定、馆藏资源 紧密追踪学科发展、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与公共图 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敏感, 同时担负着传播前沿学术信息的任务。“高校图书馆 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校图书馆各功能元素 的组织,体现为高校图书馆空间的空间秩序和空间 划分;一是指空间各实体元素的塑造,体现为空间 形态和空间建构。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空间正受到内外因素的双 重作用。从外因上讲,今天公众对建筑空间的讨论 日趋多元化、交叉化,直接影响当代建筑师的设计 理念和设计目标,影响建筑师的设计手法,更注重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 且受到其他科学前沿研究成果的促进。从内因上讲,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资源急速膨胀,人文 精神得到关注,公众审美意趣有所提高,高校图书 馆在功能上、管理上都在发生变革,相比之下许多 高校图书馆空间显得秩序单一、划分僵硬、形态陈 旧、建构平庸,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发展需要。因 此,内外因素共同引发了高校图书馆在空间秩序、空 间划分、空间形态、空间建构方面的新发展。 一、空间秩序多元化 空间秩序是空间各组成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存在 的法则。空间秩序在建筑中具体表征为轴线关系、流 线布局和体量配置。传统高校图书馆作为学府的象 征,其空间秩序在轴线关系上强调对称性和纪念性, 在流线布局上多以山字形、日字形为主,在体量配 置上多呈现为条形体量搭接。随着人本精神日渐提 高、管理模式日渐开放、结构体系日趋先进、图书 馆功能日趋复杂,高校图书馆空间秩序正呈现出多 元化的发展态势。 瑞典达拉纳大学图书馆(Dalarna University Library)空间秩序强调轴线的导向性作用,注重流 线连续性,力图营造出有动态感的空间秩序。设计 中,ADEPT Architects深入研究学生对图书馆的利 用习惯,将各种功能空间、共享空间、交通空间整 合到一条螺旋坡道上,师生在坡道上根据学习需要 进行资料查阅、团体交流、休闲放松等活动,坡道 外围设置若干围合的安静阅览区。坡道成为指引师 生使用图书馆空间的导向性轴线,坡道独特的体量 形态营造了连贯通畅的视觉效果,读者可以在轻松 的空间漫游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获得独特的 阅读体验,进而从枯燥乏味的检索流程走向新奇有 趣的漫游体验,使简洁的空间充满趣味性、新奇性, 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心理体验(图1~图5)。 首尔明知大学图书馆(Myongji University Bangmok Library)在空间秩序上一方面强调轴线关 系的均质化,弱化馆内空间的对称性;另一方面运用 不规则的曲线界面削弱了轴线关系的纪念意义,体 现出平和、安静的人文精神,使高校图书馆摆脱了 学术衙门的形象。整个建筑空间围绕中庭展开,建 筑体量柔和、均质,环形流线围绕中庭布置联系周 边功能体块,流线布局简洁清晰,各功能体块联系 紧密。设计师将休憩、交流、阅读等多种功能围绕中 庭展开,使中庭成为承载多种活动的核心空间,增 加了图书馆空间的内聚性,整个内部空间呈现出富 于聚合感的空间秩序(图6 图9)。 空间秩序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图书馆空 间组织方式,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功能流线 布置形式,优化了图书馆空间构成模式;另一方面 增加了图书馆空间的趣味性,为读者提供了更情景 化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图书馆空间的场所感和可识 别性。 二、空间划分混沌化 空间划分包括对空间功能的界定和空间体块的 组合。混沌化是指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表现为无序、 类随机的趋势。空间划分混沌化是指在空间秩序的 逻辑制约下,设计师对空间功能、空间体块的划分 日趋柔和化、模糊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空间功能 “柔性复合”和空间体块“重叠透明”。可以说空间 划分混沌化是空间划分在“分”与“合”之间往复 运动这一客观规律的物化表现。 由 Anttinen Oiva Architects设计的芬兰赫尔辛 基大学城市校区图书馆(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City Campus Library)由5个系馆合并而成。在功 能空间划分上,设计师一改将各功能在空间上截然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 · 150006) 收稿日期:2011-06-19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183)

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

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调研报 告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流大学发展与建设起到重要文献信息支撑作用的高校图书馆得到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大学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快捷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和经验,深刻领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xx大学图书馆30年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xx大学图书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建设了16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世纪之交,图书馆建设列入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30年来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方式与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完成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服务功能现代化、服务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图书馆格局,成为xx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的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基础。1978年前图书馆馆藏文献68万册,主要是以采矿、冶金、机械为主的图书、杂志和报纸等纸本文献。30年来图书馆的馆藏体系、资源结构、数量都发生巨大变化,根据xx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图书馆拓展了藏书的学科覆盖面,在高校图书馆中较早地引进了sci、elsevier、eivillage、springerlink等大数据库和“超星”、“万方”、“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镜像站,形成了纸本资源、电子资源相结合、涵盖了我校多学科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目前图书馆现有文献总量已达370万册,其中电子资源140万册,纸本文献220万册,成为文献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作为“211工程”、“985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先后建设了图书馆主机控制、网络系统、无线上网、安全监控系统等,为实现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引进和集成了国内处领先水平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期刊、统计、公共查询、系统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开展了基于web的预约、续借、订购征询和推荐、催还、预约借书、图书外采等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应用interet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网络化,57种中外文全文期刊和文摘数据库、国家标准、重要会议文献、重要报纸等全文和二次文献数据库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创新和发展 昆明市官渡区图书馆罗维2012/10/17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创新服务;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已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因为,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又在于完善服务管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必须从人——馆员入手,解决好馆员的认识、素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服务创新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为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网络化的日益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等正在发生着变化。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连通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既简便又省时,这是图书馆所不及的。同时,围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服务于各种不同社会信息需求的各种信息机构也应运而生,同样呈现着急速发展的趋势。一句话,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或者说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因此,图书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化竞争意识。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是要求每个图书馆人员都刻意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而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标准的更新和创新。通过更新观念,使图书馆人员主动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广阔的信息服务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这是实施服务创新的“源头活水”。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快”、“新”、“精”、“细”的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必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质内容。传统和现代互为促进,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 2 服务创新的理念 服务理念直接制约着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开始。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而展开.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在“藏”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方便读者。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成绩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因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特别是对某些身心不健康者,决不能表现出轻视和反感的态度,相反,更应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 2.2图书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多年来,不少图书馆热心于为读者找书、藏书的传统模式资源管理,图书馆充当的是把东西管好的“看摊儿”工作,藏书数量和现代化设备的多少往往作为考核图书馆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相对的工作量

{信息化知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知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汤朝晖黎正杨晓川 摘要:信息时代下,信息资源的介入和读者阅读模式的改变对高校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特点、职能和设计转变,尝试探讨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对未来高校图书馆设计提出新的设想。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化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人类社会的信息量达到了壹个空前的水平,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模式也于改变。于这种信息化时代下,我们的社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交流重要场所的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壹方面,阅读资源于变化。于强调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被数字化,传统的纸质载体被电子载体所代替。另壹方面,读者阅读模式于变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普及,使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更便捷。读者变得更依赖网络而习惯于足不出户或于图书馆以外的场所得到信息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定位和它的发展趋势对其更有效地发挥职能有重要作用。 1传统高校图书馆现状 传统高校图书馆以“藏书”、“借阅”和“内部业务”三大功能为主。而实体书籍又是图书馆的主体,服务也围绕其展开。于信息化时代下,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使得这种传统的以“藏”为主运作模式变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馆藏的空间不足,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跟不上等等。读者于网络能更快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也导致图书馆使用率降低。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对图书馆进行革新,更新设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适应时代转变。 那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壹步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地位是否会被取代而逐渐消亡?或者将和技术结合发展形成新的模式,壹种职能的转变?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环境氛围营造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环境氛围营造 ■ 郭 晔 ■ Guo Ye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 100045) 收稿日期:2011-05-29 On the Creation of Atmosphere in Reading Spa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摘 要]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私密意识明显的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中的个人领域两方面论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环境氛围营造问题,探讨环境氛围营造如何体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使用适宜性。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阅览空间 使用适宜性 环境氛围营造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reation of atmospher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with respect to personal space of high privacy and individual areas in public spaces and discusses the means to highlight the user friendliness of reading spaces in creating appropriate atmosphere.[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space, User friendliness, Creating atmosphere 建筑折射它所支撑的文化,并与社会形态、政治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高校乃至高校所在社区的最高文化象征的物质载体,是各个学科各类知识体系汇聚的场所,它的本质是各学科共有的一种话语形式,以代表学校的社会属性。随着高校图书馆由闭架式管理模式向开架式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高校图书馆向数字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进程的不断迈进,如今其空间模式和功能结构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功能单一的传统图书馆走向了综合性、多功能的多样化服务中心,成为满足学习、科研、交往、展示等多种功能要求的场所。随着这种转变,高校图书馆的阅览空间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它必须不断满足新时代不同读者群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实际使用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不同使用者对使用情况的反馈也具有差异性。 一、私密意识明显的个人空间 人是空间使用的主体,阅览空间设计不能脱离使用主体的行为、心理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氛围对使用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图书馆不再只是完成借阅图书和查询资料的地方,它还是人们学习、自我提高乃至学术研讨和交流的场所。阅览空间形式设施的配置、景观小品的协调都会影响阅览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 阅览空间的首要条件是安静,要让读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其他人以及噪声的干扰。不同的使用者对阅览空间的要求不同,有人喜欢选择在大空间内感受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人喜欢选择私密性较强的空间。私密性较强的空间更强调个人的领域感,可以是独立而相对隐蔽的阅览席,也可以在公共空间内而个人领域感较强的位置。空间领域感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与动物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社会性等方面有着本质不同。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力求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心理范围与领域,即所谓的个人空间,这种意识放在阅览空间内便是对个人空间意识的强调。阅览空间内的个人空间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通盘考虑。1959年霍尔以对动物的环境和行 为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昵距离0m ~0.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m ~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m ~2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m ~7.5m,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1.独立阅览座席 独立阅览座席在现代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内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可容纳一人或双人的独立阅览座位,另一种是通过空间围合形成的以个体为单位的独立阅览空间。 (1)独立阅览座位 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独立阅览座位(图1)有单人座和双人座两种,桌面上配备荧光灯、插座,桌面800mm×450mm,可容纳书本、笔记本等相关用品。出挑平台作为各个阅览室之间的交通联系走道,独立阅览座位沿中庭出挑平台布置,垂直于栏杆,背向入口方向,栏杆高于人坐着学习时的视觉高度,较好地回避了由于行人及中庭活动产生的视觉和噪声干扰。共处于公共空间之中又拥有私密性较强的个人空间,个人领域感较强(图2)。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内独立的阅览座位布置在以中庭为核心的建筑外围,垂直于外墙,结合窗台形成L 形桌面,斜边空间限定了个人领域空间,在享有不受干扰的景观环境的同时拥有独立的个人使用空间。每两个座位形成一个单元空间,每个单元空间之间以隔墙分隔。书桌上放置着画作,独具风格,与深红色砖墙和木质座椅共同营造了静谧的阅览空间氛围(图3)。 (2)独立阅览空间 独立阅览空间除阅览桌椅之外,由墙体、玻璃等围合而成,在视线上与其他活动者不产生交叉,受外界干扰较少,与其他阅览座位和藏书空间不紧邻,可由交通空间分割形成。 清华大学独立阅览空间—在图书馆横轴以西的端头,向外凸出,形成容纳单个人的阅览席,单侧落地窗避免了西晒,同时获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小空间私密性较强,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比较巧妙的处理手法,在外立面上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变化效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杨文波 (襄樊学院图书馆,湖北襄樊441053) 摘 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涉及网络、防火墙、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多方面内容。通过项目的系统集 成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需求,承载未来新型图书馆业务工作。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09)12-0123-02 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系统设计原则 为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在未来几年能跟上新技术和 新应用的发展,在构建系统时要充分应用现在成熟的、先进的各种技术,如网络技术、防火墙技术、服务器硬件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软件技术等,保证系统在未来有一定的性能提升潜力,承载未来新型图书资料及业务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①前瞻性;②稳定性和可靠性;③可管理性;④支持多种数据类型;⑤开放性;⑥可行性和可绅缩性的6点原则。 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计原则,针对我校的实际,我们 尝试着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解决方案,以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2.1扫描建设图书馆馆藏图书数字化 图书馆馆藏图书数字化主要需求有两种:一种需要高分辨 率的扫描仪,主要针对善本书、拓片、精美画册;二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数字化加工同时对速度、分辨率都有较高要求,在分辨率方面,馆藏部分藏书基本采用300dpi 分辨率扫描,可供后期的OCR 识别。网上浏览用150dpi 显示画面,在目前网络带宽的基础上保证了网络传输速度和图像的质量。 对于图书馆行业数字资源大规模建设的要求则主要集中在中端产品,主要考虑因素是成本的降低和数字制造设备的更新速度。当然,由于图书馆的特殊性,对于数字化的生产也产生了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大的影图的处理。通常的作法是将影图挂在墙上,用数码相机一块块拍完后进行拼接,并将其整合,然后存储到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中,用户通过普通浏览器可以访问。 2.2打造硬件基础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平台2.2.1网络系统 ①布线系统。遵从EIA /TIA 568A /568B 的综合布线系统 是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基石,有着良好布线资质的系统集成商将 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虽然6类布线标准已经出来,但是其成本较高,而主流超5类布线同样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②交换机。目前,100Mbps1)2太网已经普及,基于第二层交换的接人层和基于第三层或以上交换的汇聚层、核心层技术已得到充分应用。主流交换机的QoS 及流控特性也使得网络系统能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保证图书馆的客户有很高的满意度。中心交换机采用:友康UCOM :UGS 一3308F :6口1000MSC 接口+2口 GBIC 三层交换机。分中心交换机采用:友康UCOM :UFS 一2400N :24口100M 智能交换机;③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广域网(WAN )设备,用来将图书馆的信息系统连接到互联网(In-temet )上,并申请合法的域名和IP 地址,时刻向通过互联网访 问图书馆的读者提供实时服务,这对扩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范围、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很大帮助,采用:友康UCOM : URS 一982:可共享xDSL ,Cable /IsDN /PSTN 上网,8口10/100M 交换接口;④防火墙。防火墙可以是一台独立的硬件设 备,用来过滤掉有问题的信息包,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安全性高,但是升级困难;或者是安装在服务器中的软件,它的特点是配置灵活,具备防黑和反毒作用,缺点是它的安全性依赖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对于高校图书馆,拟采用硬软结合的方法来同时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 2.2.2服务器 服务器作为构建整个图书馆信息网络的核心,是图书馆信 息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图书馆向广大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依赖于服务器的性能,而服务质量则更加依赖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图书馆的生命,而服务内容则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也是图书馆的活力。它们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的热情和决心。因此,选择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就成为图书馆信息化过程的重点。 以下是图书馆信息化所需服务器的一个划分,主要根据设计结构(B /M /S )和处理业务,分为7类。对于规模的不同,我们可将部分服务器(业务)合并,以节省投资:①图书加工服务器。 作者简介:杨文波(1970-),男,湖北京山人,襄樊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研究。 软件导刊 Software Guide 第8卷%第12期 2009年12月Vol.8No.12Dec.20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