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与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与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与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与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与校园文化

【摘要】本文着重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现代化进行了探讨,从人的因素入手挖掘其内在关系,使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充分彰显, 力图阐明图书馆工作与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

当前图书馆事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处于一个由传统的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任重而道远。然而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中,其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又将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因,它本身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支撑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展开。探究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好现代化的图书馆,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积淀成良好的文化传统,将会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与工作人员素质

图书馆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而变化的,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加工工作自动化,标准化变得简单化,联机网络的建设使人们从单调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果只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进行检索加工,难以满足客观发展的需求,由于文献量的巨增,使读者望洋兴叹,不知所措。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适应读者结构和藏书结构,使以加工检索的时代进入以读者为主的时代。一些高校图书馆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实行了合作采购、联机编选和流通服务,繁琐的手工劳动,

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张家集镇中心学校教代会 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力争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学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环境,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可利用制作学校系列标志来提炼和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如设臵学校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如火如荼,但是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对校园文化的观察了解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脱离办学理念,停留于口号;缺乏对学校历史文化价值的追寻和发掘;板块之间拼凑组合,缺少系统性;缺失系统的流动为载体;忽视师生的主体性,等等。针对现实,建构校园文化要在办学理念观照下,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融入新时代元素,提炼出有系统性、有恰当的物质环境和流动载体的文化主题和主线,切实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的缔造者和受益者。 关键词办学理念历史文化流动载体系统性主体性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当前,校园文化备受重视,已然成为各类学校管理的重点。但是放眼各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咱们发现,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看起来“美观”,但缺陷诸多。一是重视外表的多,挖掘内涵的少;二是大同小异的多,有自己的特点与亮点的少。比如,有的看起来“高大上”,但不切实际;有的零散缺乏体系,有拼凑之嫌,有的热衷于宣传,无实质性内容;有的空喊口号,五具体落实措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校园文化到底该怎样建设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要深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的本质,探索出实施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甚么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魂”,是学校全部文化的积淀,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也展示了学校的一切。***总书记在2018年教师节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甚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甚么样的人,或说但愿学生在学校的六年中学到甚么,但愿学生在人格品质上受到怎样的熏陶,或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具备怎样的能力或素养,等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抉择了咱们的教育必需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而,学校工作的一切目的都应该指向学生地健康成长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流动指明方向。以东周小学为例,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生命教育,从一开始,学校就把“尊重生命,享受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10多年来,学校围绕“生命教育”这一命题,积极营造生命校园,探索构建生命课堂,逐步形成了“尊重•激励”的校园文化。因而,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育人载体,其价值指向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致,校园文化必需在办学理念框架下去思考建构,脱离了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浮在表面,是无源之水。只有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时,办学理念才可能落地,校园文化的功用才容易实现。 二、校园文化的根在哪里 文化是一种长期的积淀,校园文化也不例外。校园文化不可能无中生有。无论历史的长短,每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因而通过对学校历史的细致梳理,能更好地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个性特征,深入发掘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本校的历史沿革,建设校园文化应该回顾走过的路,回到学校从前,追根溯源,去了解这所学校过往的风云岁月和人事变迁。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雁北师范学院图书馆谷彦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能,提出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形象,开拓图书馆的创新之路;最后略谈了现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职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这样的话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听了无数次,写了无数次,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时代的挑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们再去沿袭这样的服务观念很显然有些落后了。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那么高校图书馆做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拓创新的契机在哪里呢?我认为,高校图书馆要想赶上时代的浪潮,在高等院校里获得知识形象和学习课堂的认可,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职能:由以提供资料为主的服务走向以提供教育为主,缩小服务职能,扩大教育职能,把信息素质教育做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提升图书馆的知识形象,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求知创新的学习场所。 一、图书馆的职能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 在传统图书馆学里,图书馆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在17世纪中叶以前,以英国产业革命为分界线,这一时期的图书馆是实实在在的藏书楼,职能是以藏书为主,注意图书的保存性,讲究版本的精良,没有复本,流通较少;第二时期是17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以二战结束为分界线),这一时期图书馆学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阮冈纳赞、巴特勒、谢拉以及我国的杜定友、刘国钧等理论界前辈,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图书馆职能有所扩展,成为藏用兼顾,图书出现复本,重视公众服务性,为图书流通创造了条件;第三时期为20世纪中期以后,计算机以及大量现代通信设备及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知识不再被“钱、权”所垄断,开始普及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文献资料需求广泛,图书馆的职能进一步发展,出现以用为主的局面,这时候服务提上了日程,而此时的服务仅仅限于文献资源能被读者利用。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除了“读者是上帝”、“微笑服务”之外,进一步提出了订题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由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但是目前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的海量巨增,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和虚拟化,信息需求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人们求知方式的自我获得性,图书馆已经完全有别于以前意义上有藏有用的图书馆,藏的职能已大大减小,网络的知识已无法再用空间去衡量,所以图书馆必须改变其职能,不断探索其生存发展之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它的创新点就是扩大教育职能,把信息素质教育做为主要职能,树立自己的知识形象。 二、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1、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一词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Paul Zurkouski)于1974年提出,概括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技能。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正确地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人。目前,虽然信息素质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其内涵却已被理论界所认可,即信息素质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信息意识素质。包括对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以及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2)信息能力素质。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寻、获取能力和组织加工分析能力。(3)信息道德素质。它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2、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它已取代了材料、资本等要素在创造财富活动中的地位,成为创造财富的第一要素。因而信息素质就成为当今社会的必备素质。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就尤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一样,后者是教会学生一种做人的道德规范,而前者则是教会学生一种人生道路上不断突破自己、创造有意义、有成就人生的技能。美国为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逐渐普及信息素质教育,并不断探索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教育框架”,明确信息素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公认。美国已经在信息素质教育尤其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之路。我国于1999年6月13日中共

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摘要:论述了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的重要性和馆藏特色资源建设,阐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外界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指出了提高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以及硬件和软件建设途径,从资源、人才和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障碍与原因分析》一文中,主要从资源、人才和技术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些障碍,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清除这些障碍才能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其数字化建设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资源、人才和技术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策略。 1 资源是图书建设的核心 数字化资源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数字化资源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将文本、图片、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存储到数据库、光盘等载体中,最终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检索的这类信息资源,它是相对传统的非数字化信息资源来说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注意结合自身院校的专业特点、资源需求和学科发展,注重资源结构体系的合理化,以保证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归纳起来,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1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以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为目的。因此,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数据库。 1.1.1 自建数据库(传统馆藏数字化)自建数据库主要是指将本馆所拥有的传统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如保存的报纸期刊、古籍、特色书籍、教师教材与课件、精品课程录像等。自建数据库需要注意的几点是:以方便读者使用为基本前提,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遵循一定的规范。 1.1.2 购买数据库购买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保证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购买时需要注意结合本校实际需求来购买。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本院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数据库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尽量少;数据资源质量好,便于读者阅览、查找、下载和打印[2]。较常见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涵盖的信息知识面广且全,质量相对有保障。此外,一些特殊院校,如医学院,也需要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阳新县黄颡口镇中学□□□ 【内容要摘】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因历史原因,农村中学与城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 和师资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一局面有多种原因。本文 就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转 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品味;利用有限资金,科学统筹规划;挖 掘乡土素材,创建特色文化;抓实规范管理,发挥制度文化的激 励作用;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活动等六个方面表述了自己的 看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路对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涵盖全体师生,通过校园环境、课余活动等将办学宗旨、教育传统、培养目标、教风学风融入其中,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不但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同时也为道德主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我国,因为历史的原因,农村中学与城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因为这种差距,更需要我们去建设一种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简单模仿,必须另辟蹊径。 本文就农村中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不足 从整体上看,目前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城市、大县城的学校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①在农村,由于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一些寄宿制学校,建校历史短,规模小。有的是多个学校拼凑起来的,既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没有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 本文通过剖析天津体育学院团泊校区新馆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图书馆进入“第三代”之后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图书馆公共空间与学习空间的布局与利用,争取以多种途径拓展图书馆空间,并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一个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标签:图书馆空间布局公共空间学习空间 近年来,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图书馆作为办学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而随之新建、扩建以及改造也成必然趋势,许多高校都把新图书馆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如何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与利用,在塑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又不失轻松愉悦感,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如何让读者自觉遵守规则而又淡化管理对人造成的紧张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内容,也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内,占地74.38公顷(合1115.7亩),图书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米。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上,该建筑为回字型天井式建筑,共四层,屋顶采用玻璃天窗,利于采光、通风。 一、空间布局的理念 在探索读者对图书馆需求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在各类文献资源,更需要满足其学习、研究、社交、展示,甚至是娱乐等功能,因此,不论是旧馆改造,还是新建馆都是为了在空间功能中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从图书馆各时期发展来看,目前图书馆已经进入“第三代”阶段,主要特征是:注重人的需求;注重可接近性;注重开放性;注重生态环境;注重资源融合。在新馆布局的设计理念上,应实现“促进知识交流”、“创新交流环境”、“注重多元素养”、“激发社群活力”等几个功能的视线。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核心思想——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图书馆。尽可能把图书馆每个区域,包含预览区、大厅、走廊等所有区域,通过家具颜色、款式、布局等,打造成一个散发着“热度”的图书馆。 二、空间功能总体布局 团泊校区新馆共分为四层,根据读者的使用习惯和馆藏文献的类型,将图书馆分为几大功能区。 1.按照文献类型分为四个区域:一楼为展示及综合服务区;二楼为图书文献区域;三楼为期刊文献区域,四楼为研讨室及电子资源区域。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王雯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本文阐述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措施与体会,努力倡导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措施体会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倡导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活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功能上看,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美化;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的诸要素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蓬勃兴起,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内容上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校园文化。再者,审视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重主轻副”,形成学生知识结构上偏狭缺陷,特别是人文知识的缺陷。“重专轻通”,学生缺乏对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重分轻能”,许多教师把教材内容支解为应付考试的习题,当取完这些“精华”后,体现人文素质内容就当作“糟粕”而弃之一旁,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重智轻德”,严重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种种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围绕正确的育人目标,使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协调的发展,必能优化学生的人文素质,造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独创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需要 行为规范教育就是定下规矩,用严格的管理让学生照着去做。严格的校纪确实可以保障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仅仅是“违者罚款”式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所体现的效果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把行为规范的各种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去看、去想、去感受、去培养自己的素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所产生的浸润作用,所达到的效果是苍白道德说教、单纯的知识灌输所无法比拟的。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需要 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如何,人是关键的因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对教师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物质环境条件的好与坏是可以克服的,但精神环境的落后却使人的心理有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影响教师师德和教学的水准。校园文化倡导宽松、和谐、亲切、民主、信任的人际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能无形地勉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有利于制约、规范教师,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从事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素质;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并且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状况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状况分析 随着新经济的迅猛发展,谁将新知识迅速转化为资本,谁的经济就能快速发展。而知识的进步又依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数字图书馆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难以计数的项目和成果,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应用逐渐地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王建文,2005)[1]。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们的需求,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正在走数字化的道路,向新型的、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至今,对数字图书馆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统一、完整的定义,对其称谓也多种多样,如电子图书馆( Electronic Library)、无墙图书馆( No wall Library)、网络图书馆( Net Library)、虚拟图书馆( Virtual Library) 等(周发容,2006)[2]。那到底数字化图书馆的目前的现状如何?数字化图书馆的建成对高校有什么重要意义?各高校在数字化建设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1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状况 数字图书馆的前期,称为电子图书馆,它包含有电子模拟信息和资料,此外,数字图书馆又称虚拟图书馆、网上图书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没有时空限制、便于使用超大规模的知识信息中心(倪晓仑,2009)[3]。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来源包括艺术、科学和第二手资料(记录和传播发展学术活动)等开放式学术,它的使命是开发、储存、提供、获取和用电子方式收集那些可以用来学习艺术、建筑以及人类其他领域的高品质的数字图像及相关材料(Donald Waters,2001)[4]。 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较晚,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各不相同。从整体上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已迈开数字化步伐,正在实施“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该计划是国务院文化部倡议,以国家图书馆、北图、上图、南图、深图等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为参与主体的试验示范项目,目标是建立一个从内容上和技术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数字图书馆原型,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讯网,依托即将建成的“金图工程”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网络服务,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样板(丛淑丽,2003)[5]。

(完整版)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1)

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是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毋容置疑,对于我校来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反映在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反映在软件方面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体活动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从总体上来讲,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比较令人满意。 从校园环境建设上来讲,我校的整体环境建设是较好的,特别是明年建好新的科教楼之后,整个环境建设就更美观了。 从校园文化建设上来讲,近几年来加强的力度较大,先后顺利创建了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区示范性家长学校、省级红领巾示范性学校、省级绿色学校。 但随着我校形象的不断提升,对外交流的机会越多,就越要加强学校的各项建设。因此,提高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极其重要,必须在内容上加以深化,在形式上加以丰富,在宽度上加以拓展。 三、我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 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宣传。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师生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明,可以帮助师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但在我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看重建设,缺少宣传,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了解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而已,要通过宣传让每个人都了解,

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

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调研报 告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流大学发展与建设起到重要文献信息支撑作用的高校图书馆得到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大学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快捷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和经验,深刻领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xx大学图书馆30年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xx大学图书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建设了16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世纪之交,图书馆建设列入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30年来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方式与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完成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服务功能现代化、服务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图书馆格局,成为xx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的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基础。1978年前图书馆馆藏文献68万册,主要是以采矿、冶金、机械为主的图书、杂志和报纸等纸本文献。30年来图书馆的馆藏体系、资源结构、数量都发生巨大变化,根据xx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图书馆拓展了藏书的学科覆盖面,在高校图书馆中较早地引进了sci、elsevier、eivillage、springerlink等大数据库和“超星”、“万方”、“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镜像站,形成了纸本资源、电子资源相结合、涵盖了我校多学科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目前图书馆现有文献总量已达370万册,其中电子资源140万册,纸本文献220万册,成为文献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作为“211工程”、“985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先后建设了图书馆主机控制、网络系统、无线上网、安全监控系统等,为实现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引进和集成了国内处领先水平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期刊、统计、公共查询、系统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开展了基于web的预约、续借、订购征询和推荐、催还、预约借书、图书外采等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应用interet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网络化,57种中外文全文期刊和文摘数据库、国家标准、重要会议文献、重要报纸等全文和二次文献数据库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学会郭振有副会长说“没有文化建设的学校,等于一个少了筋骨没有灵魂的空壳,永远不能以鲜活、伟岸、丰满的形象站立起来。”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4月2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博士余清臣副教授作题为《卓越学校的文化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专题讲座,余副教授深入浅出地从现代学校呼唤特色文化办学、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式三大方面生动地阐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通过相关的生动案例,高屋建瓴地指出学校文化建设,应从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学品质的提升、德育活动的创新三个侧重点切入。深受教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如下的思考和认识。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更取决于人,所以,学校管理其核心是要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需要,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激发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调动人的创造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因此学校教育管理应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标,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首先体现在以教师及教师的发展为本,其次是以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为学校持续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校长,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是有生命的,应该让学校成为富有人文关怀、幸福快乐的家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使教师成为主动参与学校建设的主体。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教师都在其中获得成长、获得幸福感,这才是学校成功的最终标志。 二、塑造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建设及环境布置应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学校校园环境的布置与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文性与科学性、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既能反映学校历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精心创设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使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创新和发展 昆明市官渡区图书馆罗维2012/10/17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创新服务;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已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因为,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又在于完善服务管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必须从人——馆员入手,解决好馆员的认识、素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服务创新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为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网络化的日益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等正在发生着变化。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连通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既简便又省时,这是图书馆所不及的。同时,围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服务于各种不同社会信息需求的各种信息机构也应运而生,同样呈现着急速发展的趋势。一句话,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或者说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因此,图书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化竞争意识。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是要求每个图书馆人员都刻意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而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标准的更新和创新。通过更新观念,使图书馆人员主动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广阔的信息服务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这是实施服务创新的“源头活水”。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快”、“新”、“精”、“细”的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必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质内容。传统和现代互为促进,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 2 服务创新的理念 服务理念直接制约着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开始。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而展开.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在“藏”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方便读者。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成绩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因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特别是对某些身心不健康者,决不能表现出轻视和反感的态度,相反,更应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 2.2图书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多年来,不少图书馆热心于为读者找书、藏书的传统模式资源管理,图书馆充当的是把东西管好的“看摊儿”工作,藏书数量和现代化设备的多少往往作为考核图书馆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相对的工作量

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力争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学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环境,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可利用制作学校系列标志来提炼和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如设置学校校旗、校歌、校徽、校服,创办校报,制作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等。尤其通过坚持升校旗、唱校歌、佩校徽、穿校服等常规活动,激励

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力争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学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环境,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可利用制作学校系列标志来提炼和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如设臵学校校旗、校歌、校徽、校服,创办校报,制作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等。尤其通过坚持升校旗、唱校歌、佩校徽、穿校服等常规活动,激励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2009年1月第6卷第2期 ·教育论坛·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 为知识的殿堂——— 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 载体——— 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 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 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袁平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单县 274300) [摘要]数字化是当代图书馆的鲜明特征,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作者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 展的主体方向、人力资源、硬件建设、组织创新和基本原则等若干问题,并进行阐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b )-103-02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实现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以上仅是我们在基护操作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具体方法有待不断完善,愿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吴雪,冯美丽.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J].现代护理,2005,11 (1):72. [2]农碧燕.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培养中等实用型人才的应用[J].右江医学, 2002,30(6):547. [3]张萍.实施开放性护理技能教学法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16):81-82. [4]陈秀兰,李新辉.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垦医 学,2003,25(1):54-56. [5]姜莉鸣.探索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 学版,2006,23(3):69-70. [6]罗坤华,聂颖.护理本科生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医教育, 2006,25(1):67-69. [7]林静.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实施的构思[J].中国现代 医生,2007,45(24):129,140. [8]史瑞芬,黄谨耘,曾丽芳,等.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操作技术教学改 革[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17-119. [9]张芳.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 (12):113,115. (收稿日期:2008-09-01) 1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