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

3.全班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教案教学设计(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

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

(2)《蒙娜丽莎之约》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对蒙娜丽

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诠释得淋漓尽致,使蒙娜丽莎的永恒美深深地印

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学生明白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会是文章充实,意境更深刻。

4.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习作,举一些运用得比较好的例子,或者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三、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说说自己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小组说,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学生的成功做法,推广一些课外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养成好习惯,有些学生生活中交际能力很强,

有些学生是有心人,经常采用”采蜜本”摘抄好词佳句,有些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小练笔,有些学生注重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

3.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课外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

四、学生自己读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和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五、

、背一背这些成语,看谁先记下来。

、学生自己读成语故事,并读懂内容。

九、

十、

十一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学习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一些难懂得字、词,教师要适当讲解,讲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圈圈、画画、做旁注等形式,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你的启蒙老师,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2、本文作者写下了怎样的回忆,是为了表达什么?

二、自学本文:

1、思考:

(1)“我”为什么难忘启蒙老师?

(2)本文哪几段是写回忆往事?回忆了小学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情?

(3)这些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哪些品质?

(4)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道理。

A、“宽严之间”指什么?(老师对各门课的要求很严,但对日语课特别宽松)

B、从“宽严之间”领悟到什么道理?(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2、讲解:

(1)1942年,沦陷时期

(2)学校所处的位置。

3、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句子,再把它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变。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的。

三、联系自己,谈谈启蒙老师的几件事情。

1、请同学们谈谈。要求:有条理、有中心、重点突出、语句通顺连贯。

2、把这些写下来,并认真修改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学之间可互相交流欣赏。

作业设计:

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好吗?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启蒙

组织抗日演讲爱国之心

沦陷时期启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抵制日语课严谨治学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显示:《兰竹石轴图》(公元1747丁卯)

《兰石图》(公元1749己巳)

《墨兰图轴》(公元1754甲戍)

《兰竹图轴》(公元1758戊寅)

《山顶妙香图轴》(公元1758戊寅)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生:略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

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基本情调。

预设:a、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B、兰花香气无与伦比…..

C、兰花品性高洁,非凡脱俗……

D、兰花深受诗人钟爱……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

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二)听景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反馈,师疏导学情

生:我看见了漫山的碧树、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见了清澈的瀑布,雄伟的大山……

生:我看见了展翅翱翔的山鹰,活泼乱跳的小兔……

生:我看见了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水波荡漾……

生:我听见了潺潺流动的山泉唱着欢乐的歌儿……

生:我听见了山风的呼啸,大地的震撼……

生:我听见了牧童的笛声,知了的蝉鸣……

生:我听见了岩石的回声,鸟儿的呢喃,花儿的呼吸……

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三)闻香

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

3、理解“妙香稠”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

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

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四)悟性

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

2、生讨论交流:

——有游人上山郊游,踏青赏景…

——有车马快递飞驰而过…

——有采药者前来惊扰…

——有诗人学者高声喧哗,谈诗论道…

——有姑娘小姐寻香采花…

3、换位思考:师:假如是你听到这些喧闹,你会如何?而兰花呢?(来不相知去不留)为什么?

4、感悟兰花品性(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两耳不闻,两眼不看尘世喧闹,追求自我,吐纳芬芳,超凡脱俗,淡泊自足)(配乐个性朗

读3、4句)

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

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

1、赏兰竹之姿(课件伴乐再看一次前面各图轴)

2、听板桥之史

郑燮,30岁前以读书教书为主,康熙秀才,后卖画扬州,以活泼奔放,挺拔沉雄的笔墨,振聋发聩地反击了纯以临摹为能事的毫无生气的如意馆画派的靡靡颓风,革新画的意境,大胆创造。他文笔敏捷,心思高旷,诗文书画,几乎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扬州八怪”之首,39岁中雍正举人,44岁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拨款救灾,济人无数,但却因此获罪罢官,为官十二载,看透官场黑暗,秉直清廉,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恨不能填满普天饥债”。罢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卖画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节气的一生。

3、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

师: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兰花郑板桥

身处劣境坚持操守

卓尔独立VS淡泊自足

淡泊脱俗追求个性自由

四时不谢倔强不驯

(借物言志)

4、“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之者披文以入情”,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次领略画中之诗,诗中之人吧!(美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

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

2、读一读下面两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

竹石柱石图

郑燮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与荒斋伴寂寥,

立根原在破岩中,一枝柱石上云霄,

千磨万击还坚劲,挺然直是陶元亮,

任尔东西南北风。五斗何能折我腰。

3、反馈交流,积累古诗。

六,巩固习诗,提升诗趣。

1、书法抄写本诗,并为之配画。

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题画兰

千山顶上→妙香稠

浮云喧闹→不相知

借物言志

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4.认识一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

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

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品味探究

十一、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韵,韵脚是。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十三、作业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1、学习课文2-6小节,完成有关的作业。

2、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3、理解“新的跨越”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新的跨越”的含义,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并知道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请一位学生说说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读一则消息的方法是什么?(先读标题,再读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的作用。)

二、学习2-3小节。

1、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则消息向大家叙述的呢?请学生轻声读2-6小节,想想火箭把卫星送上天,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来?

2、反馈之后,板书:清晨、6时30分、7时正、20分钟后

3、让学生读读2-3小节,想想这两节介绍了火箭的什么?(外形)

4、你觉得文中哪些词句描写火箭的外形写得非常好?为什么?请学生讨论。

5、反馈:

1)一座摩天大楼似的发射塔塔架的活动部分,沿着四条铁轨,缓缓向西移动。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什么?

2)矗立在发射架的环抱中。矗立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读之后有什么感觉。

3)箭体的底部,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话中的巨人,随时准备一跃冲天。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助推器与神话中的巨人有什么地方相似?了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火箭起飞上天。从而体会这个比喻句的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再让学生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还体现了火箭的威武、雄伟。(四个两米多粗、一跃冲天),并请学生谈谈体会。

6、请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火箭威武雄伟的样子。

三、学习4-6小节

1、自读课文4-6小节,填写火箭发射过程的表格。

时间卫星发射过程

6时30分准备起飞

7时正点火、起飞

7时44分冲出、直刺、飞向

11分钟后星箭分离

2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2、体会描写比较精彩的语句。

1)山谷里亮起一道闪电,滚来一阵雷鸣。

与“山谷里亮起一道光芒,传来一阵巨响”比较。

你认为哪句好,好在哪里?(文中写出了火箭上天时,发出的光芒很亮,点火时声音很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要求学生说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读后说说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怎样?威力巨大

2)44秒钟后,火箭冲出翻腾的烟雾,直刺霞光满天的苍穹,飞向东南天际。

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火箭发射的速度极快)

这句话中的“冲出、直刺、飞向”能换吗?为什么?

感情朗读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准确无误,威力巨大)3)20分钟后,传来澳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的喜讯。其的“准确”能换成“正确”吗?

准确比正确更为精确。突出火箭发射很准确无误,安全可靠,我国的航天技术比较发达。

有感情地读一读。

3、齐读4-6小节,共同归纳出火箭的特点。(威力巨大,准确

无误)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四、五题。

2、从近日的报纸上抄录一则国内外的重大消息。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1、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2、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习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为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难点: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搜集哪些事情让生活更美好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明天会更好》音频、微课《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明天会更好》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学生自由回答)是啊,生活中,听听音乐会让心情放松,愉快;种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待发芽、长大,会有成就感;旅旅游看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 3.全班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教案教学设计(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美丽的地球》。说起地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感情。因为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地球。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快速巩固生字后,听写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小组长批改,教师评点。 2、交流词语的理解。学生小组交流后勾画出确实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三、自渎自悟,提纲学习 1、教师布置任务。 (1)说说课文史抓住那些要点来写的? (2)完成课后练习。 (3)细读课文,把你在阅读中所增长的见识写在课文旁批处。 (4)思考: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有什么关系?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上述4个问题。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集体反馈,整体感知 学生分别汇报自学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问题(1)地球的颜色、年龄、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转和公转等几个方面。 问题(2)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教师小结。只要有依据即可。 问题(3)指名汇报,或者根据巡视情况小结。 问题(4)前后照应的关系。作用: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形式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前后照应。课文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面对有关地球的许多问题,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接着具体从颜色、年龄、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转和公转等方面展开了介绍;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认识到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球只有一个,只有我们珍惜她才能拥有买好的明天。 第二课时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秀10篇)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一、激情导入 1、师: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了解了甲骨文,知道了钟鼎文,也领略过篆书、隶书。但你能把最原始的甲骨文与现代的简化字相联系吗? 2、猜字游戏(12生肖)。 3、谈感想: 当这两种文字同时出现在你眼前时,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自由谈) 二、学习课文 1、导入揭题: 是呀,汉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它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动情。今天让 我们一起来读一篇由诗人刘湛秋写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2、自读课文: 3、思考: 把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段:“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体会两个比喻句。把汉字比作孩子和鲜花。你觉得汉字还像什么?) 第二段:风韵和变化: ⑴ (生找到“太阳”、“月亮”这类词)师:在作者的眼里每个字有着不同的风韵。你有没有和作者同样对汉字的感触吗?(学生用“看到……感触到……”展开联想来说话。) ⑵ 小结:

是呀,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 ⑶体会书法中汉字的变化。 ①师:是呀,书法是汉字最直接、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书法让汉字更充满了生机,更具有了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欣赏书法作品体会括号中的四个词。) ②你还能用其他的词来形容这些书法吗? (浩如烟海、挥洒自如、热情奔放、豪迈恣肆、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飘逸通达、行云流水。) ③走近沙孟海: 师:在我们宁波有一位世界的书法家。(简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给我们带来的作品。 (请生给每幅作品写一个词。) 师:谁能连起来向老师们介绍一下沙老的书法作品。 第三段:音律美: 师:我们读过《诗经》、《楚辞》,也背过唐诗宋词,更诵过优美的近代诗。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汉字中那跳动的音符,那迷人的色彩。 第四段:总结: 师: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怪不得作者会对汉字如此钟情,迷恋。正如最后一段中所说;“像……”(生齐读)(男女生诵读。) 三、导学 1、师:在这一主题单元中还为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多要求。

[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篇一: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2.情感目标: 理解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板书:28、我的舞台

2.解释课题理解“舞台”。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过渡: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艺术家们那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吧! 三、扫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学生扫读课文,画出句子。 2.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齐读一遍。 过度: 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同学们心中也有一个大舞台吧!作者吴霜姐姐围绕心中神奇的舞台,写了一些什么事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四、自由读课文 1.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名回答。 过渡:

课文围绕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娓娓叙述了作者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的成长故事,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 五、再次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边读边思考: 作者的舞台在哪里?都有哪些经历? 出示空表格,发带空表格的小黑板给学生填写: 什么时段舞台在哪里做什么 2.学生边读边填写。 3.交流归纳填写表格,弄清课文内容: 篇二: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1、能认读“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等10个词语;积累“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重点) 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3分钟) 二、阅读学案,明确目标(1分钟)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优秀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优秀8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1、欣赏《阿细跳月》。 2、歌表演《莹火虫》。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教学过程 (一)歌表演《萤火虫》 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 ①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②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 歌唱队要求: ①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② 节奏、音准正确。 打击乐队要求: ①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②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③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 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 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2、学生是否选择了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 4、学生听赏音乐时,情绪是否投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0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0篇 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0篇》,您浏览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0篇》正文如下: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 一、先学导航 1.这篇课文我读了()遍。我认为自己读得(A.正确流利 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组内伙伴评价:(A.正确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看拼音,写字词。 ànɡ nuèùū 土()肆()盘( ) ( )泥 3.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风雨()三()五()山川()日()同( ) 参天的()险恶的()感人的( 4.课文内容我知道。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 ),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 ),用15年的.时间在( )。 二、重点研读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划出。找好后再读读句子,写上体会。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三、当堂小检测 1.真情表达: 以“是啊,敬爱的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为开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四、知识链接 晋西北在山西,与内蒙古、陕北风沙去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 读课题,你觉得《月光曲》应该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 从名字猜想 我们心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听一听。 咱们今天是语文课,我们语文课首先要从语言文字中听出音乐来,浏览课文,从什么地方你可以听到月光曲的旋律。 二、细读课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7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感悟“卖艺度日”“坎坷”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 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3、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 《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 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理解课文,从而体验盲人阿炳创作不朽名 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第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阿炳的悲惨身世,十多年过去了,阿炳的师 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为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带着墨镜,操着 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贫穷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 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再一 次的来到二泉。 2、这一次的到来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他想起了什么?下面我们 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学第四自然段,比较这一次的到来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时他想起了什么? (以前他是跟着师父来赏月,他看到了水面的月光如银,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音。这一次他什么野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2、小结: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已经无法欣赏眼前的美景,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3、一读,指导朗读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4、你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阿炳的心声,也是师傅的心声,更是穷苦人民的心声......) (板书: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5、二练 阿炳为_________而深沉地叹息。(自己坎坷的人生) 阿炳为_________而伤心地哭泣。(自己师父的离去) 阿炳为_________而激愤地倾诉。(自己的坎坷命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6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小节,完成有关的作业。 2、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3、理解“新的跨越”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新的跨越”的含义,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并知道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请一位学生说说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读一则消息的方法是什么?(先读标题,再读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的作用。) 二、学习2-3小节。 2、反馈之后,板书:清晨、6时30分、7时正、20分钟后 3、让学生读读2-3小节,想想这两节介绍了火箭的什么?(外形) 4、你觉得文中哪些词句描写火箭的外形写得非常好?为什么?请学生讨论。 5、反馈: 1)一座摩天大楼似的发射塔塔架的活动部分,沿着四条铁轨,缓缓向西移动。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什么? 2)矗立在发射架的环抱中。矗立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读之后有什么感觉。 3)箭体的底部,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话中的巨人,随时准备一跃冲天。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助推器与神话中的巨人有什么地方相似?了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火箭起飞上天。从而体会这个比喻句的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再让学生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还体现了火箭的威武、雄伟。(四个两米多粗、一跃冲天),并请学生谈谈体会。 6、请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火箭威武雄伟的样子。 三、学习4-6小节 1、自读课文4-6小节,填写火箭发射过程的表格。 时间卫星发射过程 6时30分准备起飞 7时正点火、起飞 7时44分冲出、直刺、飞向 11分钟后星箭分离 2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2、体会描写比较精彩的语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习作六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6。 2、通过对家乡名人的采访,了解他(她)的特长以及奋斗的历程,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如何把通过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在叙述时应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自己家乡的名人。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1、导入:同学们,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鸡大王”……也可以称得上地方上的名人,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人”呢?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吗?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根据课前的采访记录,用一句话说说你所认识的名人的事迹。通过,我认识了名人,他。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指名汇报。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1、过渡:我们的家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具体的事迹吗?2、当我们面对“名人”是,心情会是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 3、请同学们把上一周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篇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当然不会,这是联想的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这是作者描写的技巧,借牛马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5.读读背背 ①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②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图片。 3.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走进草原,感受“辽阔美”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重点理解“洒脱”: ①你能想出可以用什么词语替换“洒脱”吗?(潇洒从容放松……) 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③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只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和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④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达的,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从而受到感染、熏陶)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篇一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今天,我们来写故事。把课文中读到的故事写下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来,先自己练习说说其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将要写下的故事题目和主要内容。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1、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组织同学汇报:谁来说说你或者你们组写出了什么故事?根据学生编出的故事,相机生成,提炼出编故事的要点:(1)有情节(2)有意义。 3、拓展学生习作的思路:大家写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有意义的故事,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说一说。 4、指导学生怎样写: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你写的故事让大家都愿意听,愿意讲呢?你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5、教师点拨,总结:叙述清楚,语句通顺。请大家试着把故事编得有趣儿,让大家都喜欢听,同桌互相讲一讲,相互提提建议。大家看,咱们班的同学多了不起,编什么样的故事,怎么编故事,这些都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真是编故事的能手,一会儿,我们就试着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有没有信心写好? 6、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说出各自的想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编故事要有情节,有意义,有创意。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提供好方法。同桌互相讲编出的故事。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 一、教案背景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 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 一、教材解读 《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在精读这篇课文时,要讲究文本与批注的对照,在比较中,指导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后,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部分属于课内迁移运用环节,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认真完成。 二、教学目标 1.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 2.学习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读法,导入新课 1.回顾第9课《竹节人》中了解到的新的阅读策略。 2.师小结: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择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板书)。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学习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板书)。 (二)阅读导语,明确任务 (PPT出示导语)快速阅读课前导语,从中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阅读目的。

1.生读导语。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阅读目的以及快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提取导语中的关键信息)。 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弄清“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三)带着任务,自主阅读 1.(PPT阅读任务)带着阅读任务去自主阅读,看看能否达到阅读目的。阅读时注意以下问题(PPT出示): (1)在明确阅读任务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 (2)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3)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 2.汇报交流 预设:第1自然段与阅读目的没有关系,可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不影响理解内容的专业术语也可跳过去。发现了不太确定的信息,把它圈画出来,课后再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确认。 (四)借助旁批,梳理读法 1.阅读文中的旁批,看看这些批注对应的是哪些自然段,提到了哪些阅读方法?并将自己刚才的阅读方法和批注中的方法进行对比。 2.交流、梳理 (1)(PPT出示批注1) 第一处批注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浏览课文的方法。(板书:浏览课文)浏览课文可以帮我们迅速找到与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过滤掉不相关的内容,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2)(PPT出示批注2) ①第二处批注在第2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寻找中心句的方法。(板书:寻找中心句)中心句可以帮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意思,好让我们决定接下来是否需要细读这个部分。 ②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阅读第2~9自然段,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可以尝试根据关键词或关键信息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第2自然段: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始终到秋天,从迎春花始终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殊之处? 〔课件展现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3、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珍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珍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特别珍贵吗? 4、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沟通。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同学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珍贵韧性。试背。 夹竹桃的花色奇异好玩,花期之长韧性珍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爱上了这夹竹桃?告知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接着来领会她月下的风采吧。 五、境中悟幻,启发写作

1、老师范读,你看到了什么? 2、你脑海里消失了哪些画面? 3、学习想象丰富 六、拓展延长,深化感情 1、这么奇妙的墨竹怎么能不喜爱呢? 2、自然界中,还有好多事物像墨竹那样值得赞美的,如青松、腊梅、荷花、仙人掌、小草、蜜蜂……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懂得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育同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看: 1、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秀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没错,这秀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留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爱好?请大家结合图来讨论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由于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草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接受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

充分表达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见过草原吗?请见过草原的同学描述一下草原的风景,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让我们来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出示草原风光图片,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我从草原来》。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 《青花》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父子俩的感人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 发展的原因,那就是一代又一代像文中父子那样的瓷器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与创新默默地奉献着。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这些,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 过研读文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青花瓷艺人追 求完美、创新精神的赞美之情;了解中国青花的历史和成就,加深对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重点:了解文中的儿子在“修复——复制——自制”这一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曲折的心路历程。 本课难点是: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的含义和对青花瓷艺人执著创新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运用媒体让学生通过视、听感知青花瓷,帮助学生理解青花乃“人间瑰宝”。 2、品读原因体会父亲的默默企盼

我先用媒体展示一个空白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尔后让学生观察视频,感悟父亲对儿子所寄予的厚望,激发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探寻兴趣。 3、研读经过感悟儿子苦觅配方的心路历程 在这环节中,我用媒体展示问题,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儿子修复青花瓷瓶的艰辛。在教学儿子寻觅配方的第三阶段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再次借用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纷至沓来”。整个寻觅过程,我以表格带领学生轻松走进文本,用媒体展示各个环节,突出重点。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在最后环节,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从欣赏舞蹈《青花》视频片断中去联系生活谈谈对“追求完美,执著创新”的理解。意在引领学生从文本中跳出来,步入生活,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懂得只有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人生才有更辉煌的成就,从而达到对文本情感理解的升华。 三、教学反思 (1)有效落实了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了学生语感培养。如:在学习“儿子”艰难寻找青花创作配方的语段时,我进行了配乐范读,引导学生对全文重点语段反复朗读。 注重了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句时,结合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欣赏青花舞蹈和青花旗袍,由艺术、服装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升到对人生也需要创新的理解。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2课《跳水》。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结合预习能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能通过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题质疑,初步感知课文,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我们知道,读一篇__,从接触题目开始,看到“跳水”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把同学们提过的问题汇集一下,就是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经过怎么样?跳水的结果又如何?)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解决问题。 3.交流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试着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跳水》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回顾内容 请学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受理解 (一)引导学生通过读简单了解跳水的起因。 (二)引导学生抓住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了解事情的经过,感受孩子遇险的情景。 1.请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表格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把描写“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的词句画一画,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师:孩子是怎样一步一步陷入绝境的呢? 重点体会两句话: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 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重点指导朗读)体会完后问学生还能用哪些词形容孩. 子处境的危险或情况的紧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万分危急……)目的是进行词语积累。 体会后问:难道这顶帽子就真的这么贵重,值得孩子不顾危险地去追猴子?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全册教学设计 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1.草原 2. 丁香结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4※. 花之歌 习作:变形记(自述) 语文园地一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第二单元 5.七律•长征 6.狼牙山五壮士 7.开国大典 8※.灯光 口语交际:演讲 习作:记一次游戏 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 9.竹节人 10.宇宙生命之谜 11※.故宫博物院 1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 春日/(宋)朱熹 第四单元 12.桥 13.穷人 14※.在柏林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语文园地四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第五单元 15.夏天里的成长 16.盼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 小站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浪淘沙/(唐)刘禹锡 江南春/(唐)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18.只有一个地球

19※.三黑和和土地 20※.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23※.京剧趣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4.少年闰土 25.好的故事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习作:有你,真好 语文园地八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