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5653959.html,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作者:袁巍

来源:《活力》2016年第19期

一、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认识到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因为一切比赛的成绩都是规范、长期训练的结果,而抓基础训练又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各级运动队必需的训练手段和途径。目前国际、国内的射击运动水平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枪支弹药的精度好之又好,在2013年为了增加技术的难度和判定的准确性,把10米气步枪、50米卧射的环值增加到小数点后一位,这一裁判规则的改变又给我们的训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打10环而且是高环值的10环。这一目的的达到和完成对基础训练的规范和高效有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训练必须根据比赛规则的改变来对训练方向进行必要的调整。过去我们常常说“三分选才,七分管理”。从管理的角度上说,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是真正的人才成长,除选好才以外,我认为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抓好基础训练、规范训练。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就是这个道理。

高级射击选手的造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本技术的扎实与否。近几年以来,我在训练实践中体会到,抓基础训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基层训练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为本市训练参加省比赛以及全国青少年比赛的选手,向本省训练机构输送合格的青少年选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达到的,往往在我们的训练中就容易出现使用“拔苗助长”的办法,急于要成绩、出成绩。在省一级的比赛中出了一点成绩的运动员,不管年龄大小,技术是否已经打牢固。在已经承受了较大的训练压力和比赛压力的情况下仍旧把更加沉重的比赛任务加在他们的身上,结果往往出现事与愿违、昙花一现。这都给我们的训练人才上、经费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二、基础训练如何进行

1.扎扎实实地抓好姿势动作定型的训练(这是关键)。一般来说,姿势动作的定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训练对象的身体特征来确定一个正确的姿势动作(标准化),二是姿势动作的程序化、规范化。

首先,姿势动作要标准化,一个运动员只有在标准化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后面所要求的程序化、规范化。当建立标准化的动作以后运动员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动作的参照标准是什么、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是建立动作的程序化,建立程序化的好处在于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排除多余的动作带来的影响,更快的使自己注意力集中起来,按照动作要领的顺序来完成射击的全过程。例如:步枪运动员在调整好动作指向后,按照准备(装弹)—瞄准—预压—呼吸—击发前力量保持(视力回收检查瞄准)—击发—击发后力量保持(检查枪支跳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姿势动作一定要合理、自然。姿势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姓名:黄海涛 摘要: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对于篮球项目来讲,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可以更加稳定且固定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与发展,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关键词:核心力量篮球训练原则训练手段 1.前言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中,许多国家的优秀运动员都非常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并将此作为整个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来安排和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躯干核心力量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核心力量可使人对运动不断变化的需要做出迅速反应。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迅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2.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认识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人体躯干部位来进行的,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因此,欧美等国的优秀教练员在进行运动项目的训练实践中,都将加强躯干部位的力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躯干部位的训练内容被作为重中之重来安排,是构成专项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核心力量的不断增强,能够对运动员的基本运动技能进行良好的改善,给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创造坚实有力的“中枢”力量。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帮助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效地控制身体加速、急停和稳定,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增加膝踝关节的爆发力和所有参与运动肌肉的感知觉。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减少或预防运动损伤,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艰苦的训练和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运动损伤通常是困扰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一大难题,尤其对篮球运动员来讲,经过长期艰苦的大强度、大负荷的刺激后,身体各部位磨损都会很大,肌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状况,特别是肩、膝、踝等关节。在这种情况下如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就非常容易出现伤病。怎么能在训练中及时有效地对肌体进行调整并努力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保证身体各部位能够协调用力是训练过程中值得教练员思索的一个问题。全面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不但可以有效地预防伤病,降低损伤的严重性,还有助于减少再损伤,加快损伤后的恢复,保证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因此,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躯干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及各关节的稳定性,就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3.核心力量训练在篮球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 3.1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以往高校篮球教练在对身体躯干部位核心力量训练方面认识的不足,大部分篮球运动员的躯干力量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在训练篮球运动员的开始阶段,强度不宜过大,要给运动员一个适应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遵循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原则,结构动作从易到难,训练数量从少到多,时间从短到长,而且一定要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并根据生物的适应性原理,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要求,主要是体现在每一个年度和每一个训练小周期中的每一个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中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2结合专项原则 所有的核心力量训练只有结合专项的运动本质才会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否则就变成一般性力量训练。篮球项目是在保证正确技术的前提下,长时间快速攻防的耐力类项目,肌肉需要更多的是力量耐力,因此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5653959.html, 谈谈射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作者:袁巍 来源:《活力》2016年第19期 一、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认识到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因为一切比赛的成绩都是规范、长期训练的结果,而抓基础训练又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各级运动队必需的训练手段和途径。目前国际、国内的射击运动水平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枪支弹药的精度好之又好,在2013年为了增加技术的难度和判定的准确性,把10米气步枪、50米卧射的环值增加到小数点后一位,这一裁判规则的改变又给我们的训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打10环而且是高环值的10环。这一目的的达到和完成对基础训练的规范和高效有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训练必须根据比赛规则的改变来对训练方向进行必要的调整。过去我们常常说“三分选才,七分管理”。从管理的角度上说,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是真正的人才成长,除选好才以外,我认为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抓好基础训练、规范训练。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就是这个道理。 高级射击选手的造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本技术的扎实与否。近几年以来,我在训练实践中体会到,抓基础训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基层训练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为本市训练参加省比赛以及全国青少年比赛的选手,向本省训练机构输送合格的青少年选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达到的,往往在我们的训练中就容易出现使用“拔苗助长”的办法,急于要成绩、出成绩。在省一级的比赛中出了一点成绩的运动员,不管年龄大小,技术是否已经打牢固。在已经承受了较大的训练压力和比赛压力的情况下仍旧把更加沉重的比赛任务加在他们的身上,结果往往出现事与愿违、昙花一现。这都给我们的训练人才上、经费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二、基础训练如何进行 1.扎扎实实地抓好姿势动作定型的训练(这是关键)。一般来说,姿势动作的定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训练对象的身体特征来确定一个正确的姿势动作(标准化),二是姿势动作的程序化、规范化。 首先,姿势动作要标准化,一个运动员只有在标准化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后面所要求的程序化、规范化。当建立标准化的动作以后运动员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动作的参照标准是什么、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是建立动作的程序化,建立程序化的好处在于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排除多余的动作带来的影响,更快的使自己注意力集中起来,按照动作要领的顺序来完成射击的全过程。例如:步枪运动员在调整好动作指向后,按照准备(装弹)—瞄准—预压—呼吸—击发前力量保持(视力回收检查瞄准)—击发—击发后力量保持(检查枪支跳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姿势动作一定要合理、自然。姿势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选材

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选材时身体形态特征及生理机能的选拔条件摘要:青少年射击运动选材包括年龄特征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素质几方面综合评价与考量。本文主要从选材时身体形态特征及生理机能两个方面做一简短论述,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做一理论参考。 摘要:青少年;射击;身体形态;生理机能 前言 当前世界体坛,竞争十分激烈,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绩日新月异;特别是08奥运以后,不少曾被人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纪录,不断被新手所刷新,大量纪录被一再打破。在射击项目中也是如此,这种发展的趋势说明要使运动员能在国际体坛上名列前茅,除了依靠完善的训练体制、良好的训练条件和多年科学的系统训练外,还必须使训练对象本身具有适应该项运动的天斌条件.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体育先进的国家,对发现运动员的秉性和天赋条件的选材工作十分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把它作为选择、培训运动员,保持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项重大课题来对待。 (一)形态特征 一、外形:五官端正,身体比例匀称。 二、体型:瘦长型和祖壮型均不理想(要考虑到少年运动员的年龄因素)。 三、身高、体重:预测进入18周岁后,男子身高为1.73一1.76米,体重为身高(公分)一110=(公斤)。女子身高为l.6一1.65米,体重为身高(公分)一105=(公斤)。 身高预测法有很多,在所有体型特征中,身高的遗传系数最大,因此从父母身高来推算比较方便和实际。捷克的哈弗利采克将子女和父母身高的关系总结为下列公式: 儿子的身高=(父身高+母身高)x1。08 2 女儿的身高=父身高x0。923+母身高 2 四、身体比例: 1.髋关节略高有利于立射的抵肘,因此身高和坐高的比例略大一些有利。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赴美国培训班 讲课时间:2007年7月日 讲课地点:NSCA理论教室 讲课专家:Gregory Haff,博士 一、耐力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 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结合的训练模式是非常有前景的,冲击耐力性能的因素 要将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的结合在一起,首先要了解耐力与力量训练的特点,也就是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的特点,清楚这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力量性项目与耐力项目有何关系?耐力性项目与力量又有何关系? 耐力训练的一般性适应,以低负荷、高重复量的训练,减少肌肉的最大力量,降低无氧能力,提高有氧能力。 耐力训练的生理适应:改进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与骨的系统的之间相互作用,增加对运动组织的氧供应,提高有氧能量代谢率,消耗脂肪作为能量的来源物质,减少乳酸的积累,平衡体内的酸碱度。 力量训练的一般性适应:增加肌肉的最大力量,无氧能力增强,有氧爆发力得以保持,完成低负荷多重复次数练习的能力增强。 力量训练的生理适应:肌纤维横断面增加,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增强无氧能力。 二、耐力运动员能进行力量训练吗? 回答是肯定的,它能增强耐力运动员的绝对力量、爆发力、提高效率,减少损伤。 耐力运动员害怕力量训练产生,主要是担心肌肉体积增大。 主要是增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爆发力,并保持肌肉的横断面。 当耐力运动员增加力量训练会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帮助;而对力量运动员增加耐力训练则会降低运动成绩。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耐力项目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持续的跑

步能力、攀山和提高最后的冲刺能力。 无氧力量的发展,这也是越野跑成功的关键,从实证的统计发现:长运动员成绩越好其力量水平也越高。大量的力量训练表明:耐力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力量练习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要提高运动员跑步的经济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了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减弱了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提高力量产生的能力,减少运动时的力量损耗率,延缓快肌纤维肌肉的运动时间,降低运动单位激活程度降低,减少运动单位与肌肉纤维的参与。 从大量的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力量训练有助于长距离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耐力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规则1: 以力量训练内容替换一部分的耐力训练内容,不仅是把力量训练添加到全面的训练中去,而且是将它有机结合在耐力训练的计划总量中。 规则2: 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强调主要动力来源的肌肉。 上肢力量--游泳和滑雪项目;下肢力量--跑项目和自行车。 规则3: 当与对于自行车和长跑运动员不要过于强调上肢的力量训练。 规则4: 作为教练员来说要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要克服耐力运动员对力量训练的担心,告诉他们力量训练不会增加肌肉的肥大;另外选择的练习方法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 规则5: 运用全身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增加腿和臀部力量、爆发力。 规则6: 在力量房中提高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以自行车或者长跑来提高的耐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不利于爆发力的提高,爆发力就是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以不稳定的环境做辅助力量训练。 记录人:郑黎明、徐玄冲

运动队训练计划

运动队训练计划 运动队训练计划篇一:运动队训练计划 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开展工作,为能够有的放失、更好的工作,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及目标 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中深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活跃学校文体活动,以运动队这个特点带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通过这目标开展活动就必须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 1、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迅速发育的时期,因此要着重锻炼他们身体,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格,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增强机体活动能力。 2、掌握好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锻炼的态度,能力和习惯,教会学生锻炼方法,体育娱乐方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习惯,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知力,培养文明行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队员情况分析

运动队成员,对于体育都有浓厚兴趣,有体育锻炼的愿望,要乐于参加锻炼,在练习和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这些队员在班级中都是体育骨干,有一定的威信、相信这些同学经过训练有一定的技能和成绩,一定带动其他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中。 三、主要活动措施 1、田径方面 (1)认真研究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组成,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2)因材施教,合理分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特长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3)在练习中以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学原则,开展各项运动技术教学。 (4)锻炼学生身体、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能自我发展。 田径训练内容(铅球)一、早上训练时间4:50-6:00 1、准备活动慢跑田径场。 2、柔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摆腿)。 3、专门训练。 (1)摆腿2次,高招腿2次,侧面交叉步2次,弓步走2次,后腿踢跑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走2次,单脚跳2次,加速跑50米2次),俯卧撑20次。

我最喜欢的中国射击运动员_1000字

我最喜欢的中国射击运动员_1000字 The Chinese sport shooter I like best is Wang Yifu who was in terms of Olympic medal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sport shooters of all times. He specializes in the 50 m Pistol and 10 m Air Pistol events. Wang won his first Olympic medal in the Los Angeles games at the age of 23. After this, the Air Pistol event was added to the program, and this is where he has achieved hi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s. He won the 1992 gold medal only days after a new medal in the 50 m event. His three attempts to repeat the victory have provided impressive results and very tight duels: In the 2004 competition, Wang scored 590 once more, but lost the Olympic record to Mikhail Nestruev (Russia) who achieved 591. However, Wang Yifu chased quickly and eventually won by a margin of 0.2 points to get his second Olympic gold.

核心力量文献综述

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研究文献综述 韩诗琪 2013211473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教131班 摘要: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关键词:运动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 目前在体能训练中,随着对人体自身认知的逐步深化以及训练理念由以发展力量为主,到向如何使用力量为主的转变,使人们对核心力量训练功效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秉承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体能训练的先进思想,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在备战2008 年和2012 年周期的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的竞走、皮划艇、跳水、短道速滑、跆拳道、击剑、摔跤、网球等20 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多年持续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当前体能训练理论界及训练一线的工作者,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重点存在诸多误解与分歧,对训练本质理解的不准确,则必然导致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并使其最终成为制约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厘清其概念、探究其本质、梳理其脉络、阐明其要义、归纳其思路、总结其方法,为当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人体核心区的研究 关于核心区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观点基本相似。国外学者们大都把“核心”定位于“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1];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核心”存在于人体的重心的周围,如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谓的“丹田”,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指膈肌以下和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研究认为,核心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及骨骼和呼吸系统,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2],底部是盆底肌群作为“缸底”,顶部是横膈肌作为盖板,前后部分别由腹部、背部及臀髋部肌群围成“缸”壁,如此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封闭的“汽缸”,当躯体发力瞬间,核心肌群同时收缩,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稳固的“缸体”,为肢体的发力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使核心肌群的能量顺畅地从核心向四周辐射。由此,核心区成了上下肢连接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肢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它的稳固支撑与力的始动直接影响到身体运动 的效率及整体性。随着多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核心区的概念随之也被扩大至整个躯干部位,于是“核心柱”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3]。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把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起止点位于核心区域内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类[4]。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如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骶棘肌等;而整体原动肌则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如竖脊肌、

用科技手段指导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

用科技手段指导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 在射击项目中,优秀成绩与运动员高度的工作能力有关,而运动员的高度工作能力取决于健康状况。射手要想获得高环值关键有三点:即系统的科学的技术训练,健康的体魄和清醒的头脑。很多运动员做赛前计划方案时。往往把心理准备方面考虑得很细,而忽略了比赛时的体能计划和方案。射击运动员要求头脑控制身体去完成某一件事时,身体必须有被训练过的条件反射,身体条件是指射击运动员能够适应比赛过程紧张时的体能、精力及心态的要求。 射击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方法有很多种。如能正确的、熟练地掌握各种训练方法和技巧,并能贯彻在整个训练中。将对预防射手在射击运动中某些方面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发展射手特有的意志品质、提高神经系统获得较快地形成技能的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全面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效地保证运动员技术水平有更大提高。 射击项目的一般体能训练是寻找一个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的平衡。提高体能素质的目的就是为了运动员的心理和技术相适应,当今射击界的优秀射手都是具备敏锐、清晰的头脑和强壮的身体,在训练中已将心理训练、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融为一体,对身体素质训练能提高专项成绩的

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认可。 身体训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提高肌肉群弹性。建立肌肉的强度,增加耐力和快速恢复的能力。通过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脏和呼吸的耐力功能。提高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能力。提高心功能、心率减缓、每博输入量增大、使大量的血和氧在整个体内循环;通过过剩热最,控制脂肪。通过增加肌肉的弹性,降低肌肉的拉伤和腰背的损伤;减少心脏冠状动脉衰竭的危险。 对心理上的结果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改进睡眠,使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的、有力的感觉,使生活感到有活力和美好,毅力、自制力的提高。 身体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专项身体训练 静、耐力和协调的训练。做俯卧撑,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仰卧起坐、下蹲和哑铃操等动作一定要慢点。并有意识控制肌肉的张弛变化。半蹲静力练习的同时屏息10―20秒。 双手取前平举,上举,侧举和下垂姿势。每种5次握拳和伸展掌握的动作后交换手臂姿 势,反复2~3次,可以闭眼体会肌肉状态和有意识控制肌肉变化的速度。协调徒手操。 2、平衡能力的练习

田径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法

田径运动员常用力量训练方法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所以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使力量训练也构成了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七种力量训练方法,并呈献给广大读者。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所以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 90%×3,95%×2,97%×1,100%×1,95%×2,90%×3 例如运动员深蹲最高强度是150公斤,按以上各组强度要求,可按以下方式练习:135公斤×3,142.5公斤×2,145公斤×1,150公斤×1,142.5公斤×2,135公斤×3。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组间休息3~5分钟。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 借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 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这种练习能够提升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增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水平,但对提升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 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协助完成练习。 (五)离心-向心收缩 1.采用70%~90%的强度,在6~8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而后尽最大水平快速缩短肌肉。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6~8次,组间休息4~5分钟。 2.采用120%最高强度,在4~6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至最大限度,而后同伴协助减去40%的重

初中田径队训练计划活动的方案

一、年度计划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列出具体的绝对性评价的指标成绩。 在短跑项目上,年度内成绩可能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这是针对那些高水平选手而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选手则寄希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为相对性评价,可以把在比赛中的名次设定为目标,并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训练学习的动机。因此比起相对评价而言,绝对评价具有更强的创造成绩的意识。 (一)、技术目标 让运动员基本上掌握运动技术。 (二)、体质目标 ●体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韧性、纵跳反应速度。 ●根据体质、检测、医学检查结果、设定具体目标。 (三)战术目标 ●调整方面:通过各轮次比赛(预决赛)来逐渐提高成绩。为达到比赛目标所进行准备活动的内容及比例应体现出来。 明确各训练期的界别 在年度训练计划构成中分为:准备期、比赛的准备期、比赛期、赛后过渡期 各训练期的目标 ①准备期(强化阶段) ●作为一般的准备阶段,需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均衡地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技术等。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提高对训练知识的理解。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尤其85是内在的动机(如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等)。训练环境最好不要总在变化(外部条件如温度、湿度、压、训练器械;内部条件如教练员、训练手段、方法等)。 ●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医疗检查,把握现状,制定训绣标。 ②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环境的改善,运动成绩会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强化训练等环境的变化。在训练后期,大赛前,积极参加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身赛。在这一时期所得到的成绩对将来的比赛很重要。 ③比赛期(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 ●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的比赛次数。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利用参加该时期的其他比赛作为训练手段。 ●在比赛期的前半段时间内比赛中,不要害怕失败,在比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于重要比赛,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射击运动员的等级标准

射击运动员的等级标准 射击是射手用枪支对既定的目标进行精准发射和命中的过程,使用枪支射击的人叫射手(射击运动员)或叫神枪手。那么射击运动员有哪些等级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射击运动员的等级标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射击运动员的等级标准一、甲类项目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1.男子 50米自选步枪60发卧射597环596环588环582环575环; 50米自选步枪3×40 1170环1168环1156环1145环1135环; 10米气步枪60发597环596环580环575环570环; 50米自选手枪慢射60发568环565环550环535环520环; 25米自选手枪速射60发589环589环577环562环555环; 25米手枪速射60发588环586环575环560环555环; 25米标准手枪60发578环578环571环;

25米中心发火手枪60发587环587环579环; 10米气手枪60发586环586环570环562环555环; 10米移动靶标准速射击30+30 580环578环565环555环545环; 10米移动靶混合速射击20+20 385环385环370环358环348环; 飞碟多向125靶119中118中112中108中101中; 飞碟双向125靶122中120中110中105中101中; 飞碟双多向150靶140中139中130中120中110中; 2.女子 50米运动步枪60发卧射595环595环587环578环570环; 50米运动步枪3×20 588环585环572环560环550环; 10米气步枪40发399环398环388环380环370环; 25米运动手枪30+30 589环586环570环560环550环; 10米气手枪40发387环385环375环365环358环; 10米移动靶标准速射击20+20 383环380环370环358环343环; 飞碟多向75靶71中70中66中60中50中; 飞碟双向75靶71中70中66中60中50中; 飞碟双多向120靶108中107中95中87中80中;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摘要:射击运动是一项静耐力对抗较强的项目,心理素质训练对竞赛成绩影响较大。文章论述了在射击运动中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分析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从放松练习、表象练习、注意力集中训练以及认知练习四方面对具体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射击运动;心理素质;心理训练 射击运动是一项以“稳”和“准”取胜的体育运动项目,相对于其它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运动员动作和心理的稳定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在很多世界级别的比赛中,有相当多的优秀射击运动员都是凭借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射成功,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但是同时也有很多高水平的运动员却因为临场心理状态的失衡,造成比赛发挥失常,以至于影响了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青少年射击田径运动员正值青春发育期,拥有独特心理、生理特征,为更好的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实施心理训练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在射击运动中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 不管是在何种类型的比赛中,激烈和紧张的气氛都会出现,就算不存在观众和喧闹声,有着十分平静的射击赛场,运动员们还是会表现出一定的紧张状态。射击比赛持续时间久,会将充足的时间留给运动员去思考,所以,很难对思维进行控制。在开始射击比赛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个运动员是看不见对手的,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对手对自我都能够进行认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和战胜自我为射击比赛的真正较量。在比赛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压力,每个人在参加比赛中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动力是压力的产物,压力适当的出现,能够振奋起运动员的精神,集中运动员们的注意力,和平时进行比较,动作会更加连贯,使运动员将更好的成绩创造出来。但是,在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 一、前言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 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与之相适应的有氧力量训练也是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力量训练也应成为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以上三种训练手段在全年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运动员类型中应有所侧重。 三、采用循环训练 中长跑项目对内脏器官要求很高,而单个练习或几个练习间歇教多的内容,不能引起内脏器官的明显改变,因此需要把多个练习的身体训练内容有机地编排成组,重复练习若干次,以加强对内脏器官刺激,每组练习按照要求间隔休息一定时间。中长跑的身体训练所采用的手段,应在较长的时间中固定下来,不要经常变动。经过几次乃至几十次循环反复的成组练习,使身体需要提高的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改变。每组的练习内容必须紧密衔接,练习交换的时间应尽力缩短到最小程度。每组间歇4分—5分或心率恢复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关于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却是个新的研究课题。通过论述其概念,并结合实践经验阐明核心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成绩方面的作用及要义,并根据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归纳了基本的训练思路,为当前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核心训练,为了便于直观理解,也译为核心力量训练,越来越被业内专家和教练员们认为是运动员力量训练的 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对于核心训练的认识,多数人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真正领会核心训练的实质和要点,因而未能在竞技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核心力量的释义 1.1核心概念的界定对于核心区域的概念,国内与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大体相近,仅是叙述上存在一些差别。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相关专家,得出在核心区域的界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核心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

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 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1.2核心肌群的生理机制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这些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但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为人体在静止和运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附着上的肌肉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由于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

学校体育训练队训练计划

学校体育训练队训练计划 训练思路: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县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我校田径队队员的训练成绩,本着打好基础,发挥特长的目标,使我校的田径运动水平保持县级前列地位。 训练目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学习和提高理论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使运动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力争在县运会上取优异成绩。 1、训练目标: (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 (2)、通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2、训练重点: 重点抓短跑项目的训练,以争取在县级获得好的成绩。 3、训练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份比赛。(其中春节、寒、暑假适当休息) 假期为上午:6:00~8:00 下午:3:30~5:30 开学后为:3:30~5:30 计划: 一、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1月冬训,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弹跳等素质。 要求:1、运动员出席准时; 2、队员之间能相互帮助,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为

学校荣誉争光的思想。 3、队员与队员之间有竞争意识。 二、过度期: 2011年3月~2011年6月,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分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素质练习,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一过程要求队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不要求过高成绩,先固定技术动作,再提高运动水平。 要求:1、运动员掌握所从事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2011年7月~2011年8月,本阶段针对上阶段的掌握准度,加大运动量和强度等,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通过教练的培养,使队员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此外,应尽量克服炎热的天气,注意人保护队员身体,避免发生中暑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定期的测试来检验队员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 四、赛前训练: 2011年10月比赛要求队员的训练强度不大,但运动量则再上一个台阶。赛前应注意身体,能保证营养。赛前1-2天尽量多吃高糖物质,增大体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调节好身体机能。 训练目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学习和提高理论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使运动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力争在县运会上取优异成绩。

[射击运动员训练恢复技术]射击运动员训练笔记

[射击运动员训练恢复技术]射击运动员训练笔记 射击运动以精确命中10环为目的,技术动作要求精益求精,因此,精力、体力消耗都很大。而射击运动员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训练(如:精神不振、厌恶训练、伤病劳损、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等症状)效果就甚微。相反,还会给队员的思想,技术、心里带来消极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同时,射击又是一个技术动作复杂,精确的本体感受能力以及心、技、战、体等各种素质配套训练所需时间长的项目。为此培养一名优秀运动员所花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是相当大的。然而,目前因劳损、伤病而早退役的运动员为数不少,这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延长优秀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年限是射击训练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也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需要。我认为做好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工作是有效延长训练年限提高训练质量、训练效率的重要手段。 要训练,必然有疲劳,恢复以训练达到疲劳为前提,离开训练谈疲劳恢复毫无意义。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大运动量训练达到极限疲劳,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技能在比赛中得以发挥。如何对待疲劳?自觉地、主动地做好疲劳恢复是积极的办法。对于射击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我认为应该包括及时恢复和周期恢复二层主要内容。 一、及时恢复

及时回复是指训练结束后及经过一天训练后通过某种方法、手 段尽快地使身体减轻或消除疲劳的状态。由于射击项目大部分动作需静力做功保持稳定。持续时间长,局部负荷大,比如步枪项目的立射,躯干负担5-8公斤重的枪支,在做腰部侧弯下沉踏实动作时,腰椎段成反S型。两侧肌肉受压,训练中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放松,复原局部循环受阻,代谢物质得不到及时的排除,使局部肌肉紧张加剧,引起不适,久之就出现酸胀、疼痛等劳损症状,大部分有压痛感,伴有脊椎的形变。而且射击训时大脑始终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兴奋状态之中,精力消耗很大,这就需要训练后的及时恢复、矫正、减少身体不适,以保持良好的训练情绪及充沛的精力投人下一次训练。及时恢复的手段很多,本人认为比较有效的手段有: 1、除训练前要做颈、腰、各关节的活动外,课后颈部腰部的牵拉放松,由他人进行按压、按摩和及时在射击垫上做仰位、俯位、侧位的屈伸力量等均是有效的矫正恢复手段,尤其及时做一些腰背力量,既可调整腰肌紧张状态,及时复原,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防止劳损的发生发展,也可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提高稳定性。具体做法是:在射击台上放一垫子,练习者取仰、俯、左右两侧四个方向,其同伴固定其下肢,使其上身做屈伸、侧弯动作。做的次数、重量以个人最大负荷能力的70%-80%,做两组效果更好。由于训练结束时队员比较疲劳,往往不想做,教练员要讲清道理,并作为训练的内容进行安排。这些年我比较重视课后的矫正训练,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有效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一、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 ?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提高机能能力, 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力量素质水平是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合理地进行力量训练,掌握现代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关键。 1.运动训练中的适应、负荷与应激原理 1.1训练适应原理 ?“训练适应”是反映运动员机体在长期训练和外界环境(指自然环境与训练、比赛环境、其 中主要是训练负荷)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物学方面的“动态平衡”(指能量消耗与补充的动态平衡)。这种适应能满足竞技比赛所需要的各种机能能力,并按照“刺激—反应—适应—再刺激—再反应—再适应”的规律变化。 ?运动训练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训练负荷,打破机体原有的生物适应与平衡,使机体在新 的水平上产生新的生物适应与平衡。 1.1.1训练适应的构成因素 ?训练适应是指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所获得的能适应比赛需要的各种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适 应性,即通常所说的竞技能力。因此,训练适应的构成因素就是各种竞技能力的最佳生物适应性。 ?它包括: 呼吸循环与能量代谢系统的训练适应: ?这种训练适应主要表现在心血管、呼吸及能量代谢方面的生物适应。这种训练适应决定着 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强度比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安静与运动时机能出现节省化(如安静时心律减少,血压降低;定量负荷时心律、血压、心输出量相对较少,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与最大吸氧量增加等)。 支撑运动器官的训练适应: ?这种训练适应主要表现在肌肉、骨骼和关节结构上的生物适应性变化。如肌肉收缩力量的 提高,骨骼与关节结构上的生物适应性的变化。例如,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能源物质和肌红蛋白的增高,酶的活性提高等。这种训练适应直接决定了力量、速度和支撑运动效果的提高。 神经、心理方面的训练适应: ?主要指神经系统建立各种动作条件反射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训练与 比赛环境的影响。 ?这种训练适应是掌握复杂技术动作、提高机能、形成良好、稳定的竞技心理状态的基础。健康训练适应: ?这是指合理的生活制度、营养、饮食对运动训练产生的积极作用,使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提 高,伤病率下降。 ?对保证训练进程和比赛至关重要,尤其对优秀运动员显得更加重要。 运动员的自我完善与比赛适应: ?主要指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战术能力的完善,以及比赛中运动员的应变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 ?这些都是提高专项能力、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 1.1.2训练适应的生理机制:

2020年度田径队训练计划

2020年度田径队训练计划 20xx年度田径队训练计划(一) 一、抓好校田径队的梯队建设 由于河间市田径比赛的运动员向低龄化发展,那么我们的运动员选拔对象也要趋向于中低年级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梯队。作好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的准备。 二、抓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在今后训练中我们一方面要认真把握“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的原则”,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经常和运动员的家长、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沟通,从而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从而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业余训练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来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和专项技能。 三、训练要求 1、保证训练时间、保证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器材和场地。 2、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3、训练必须要有持久性和合理性。 四、训练任务安排 (一)、准备期:(二周内) 1、选拔、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二)、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三)、第二阶段:(20xx.12-20xx.2月):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四)、第三阶段:专项技术、战术养成训练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备战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四次,每次1小时左右(第三节下课开始)。 六、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七、运动员名单(待定) 我校田径运动队处于初级阶段,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相对比较、运动员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理论知识缺乏,训练时间少,因而面临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