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孩子快乐成长

康德英

家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在六月份时为大家讲过一回课,今天再次与家长们见面感到很亲切。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关于这个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发展得非常好。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性格的问题都很重视。但从我工作情况来讲也经常碰到一些孩子,在我接触孩子的过程中,也确实感觉到孩子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他们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都不同。

比如说对待周围的人,有的孩子就非常热情、大方,特别愿意与别人交往,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围的人,就是把愿望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就表现得特别害羞,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表达出来。

在幼儿园里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孩子特别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认真负责任的;可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在劳动过程中偷懒、也不太负责任。

对待玩具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对待玩具就特别爱惜,知道怎样保护玩具,这样的孩子对玩具不只是单纯的摆弄,还要探索,争取去发现玩具新的玩法,对玩具越玩越有兴趣,玩法也就越来越多;而有的孩子对玩具好象就无所谓,态度漠然,更不要提去努力发挥其它玩法。

对于公共财物,孩子也是表现出种种态度。有的孩子非常爱护公家财物,用完后放回原处;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

对待集体活动也这样。有的孩子特别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如果活动没有参加上,他会感到非常惋惜,在集体活动中也是表现特别的积极主动;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对集体活动淡漠。孩子对待自己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对待自己比较谦虚,做什么事都愿意一起商量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有的孩子不是这样,而是把自己的意向强加给别人,特别愿意让大家都听自己的。在幼儿园表现得尤其突出,有的小朋友特别愿意统治大家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小领袖,如果大家不听,他就会很不高兴;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

上面所提到的表现实际上都是性格的表现。性格是人们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的稳定特征。幼儿园规程中提到: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就是说活泼开朗的性格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

到底活泼开朗性格是什么样?活泼指什么?开朗指什么?

我们说活泼就是孩子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开朗是指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周围的事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非常热情,而且乐于与别人交往。

活泼开朗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反映德育成果的整体效应。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家长需要在孩子幼年时期努力培养孩子,使他朝气勃勃、具有积极的愉快情绪、能够主动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材料,并且用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游戏、对周围事情有积极态度进取的精神、活泼大方而且不忸怩、能够在家人和老师的面前讲出自己的愿望和想法、遇事能听取成人的劝告。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呢?

1. 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2. 重视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3. 要善于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

4. 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做工作,因人而异。

活泼开朗的性格与健康的体魄关系密切,精神饱满是健康体魄的体质基础。家长也会发现孩子在健康的时候情绪是非常好的,如果孩子生病了就会影响他的情绪和活动。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首先要给孩子丰富的营养,同时要保证孩子睡眠;另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参照系数。营养健康问题家长们可以容易得到相关资料。我在这里不再赘述,想从合理的制度及性格的影响上多说一点。

孩子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是否系统化、正式化对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孩子一天的生活应该是有规律的,在生活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对孩子有秩序规定的化,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大,可以促进他神经系统很好地发展。如果孩子能够按照时间去作息,这样便于孩子养成定性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作息习惯,孩子就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家长不用督促孩子了。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缺乏主动性,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做;或者表现为你为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他才肯做;或者表现出他不喜欢做这件事情。如果让孩子的生活长期系统化、定型化,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就会形成一个动性,而这种动性,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有了这种定性,孩子会习惯的做一些事情。不可能产生任性或者提出这样那样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很好,做什么事情都按照规律去做,可是怎么得了一场病以后就全变了?

归根究底,孩子的情绪受健康情况的影响。生病意味着要打破原来的生活规律,也就是说他的系统化受到了影响,所形成的动性受到了破坏,这样孩子对做事情就产生了一种超越限度的想法和做法。

孩子生病了就要特殊照顾。孩子就想在这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也认为既然孩子生病了,那就迁就他一些吧。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产生了退步。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定性,即便孩子病好了,也会认为:“我要得到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如果得不到我就哭闹,装病。”这样孩子就形成了另一种定性。

好了以后,孩子还想得到他病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如果孩子得不到,他的性格自然就产生一些变化。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只要合理地要求家长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坚决不满足他,就可以使他性格慢慢转变过来。

第二点,培养孩子良好性格要重视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儿童的性格形成是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交替形成的。一个合理的教育可以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是很重要的。

孩子年龄小,性格还没有定型,在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住房条件、家庭条件、孩子用具、人际关系、周围环境等等)。如果说在孩子没有定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发挥环境对孩子的作用,就能使孩子性格的萌芽朝好的方向发展。

科学研究说明,最初形成的性格倾向至关重要。最初形成的性格倾向如果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并且能很好地往下发展,就能够定性,为他以后的性格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反,如果环境方面不够好,那么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则起到消极的作用。我想着重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在孩子和环境相互作用中关系最密切。心理学解释为在同样的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同,会引起性格发展上的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于不同性格的培养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下面分别地谈谈。比如说以大人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孩子的表现一般为很有礼貌、谨慎、精神

容易集中。但是这种孩子也表现出盲同,容易受别人暗示,容易受别人驱使,善于服从,从小害羞、忧郁、畏缩。自信心和自尊心比较差。

以孩子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在这种亲子关系生活下的孩子一般是比较积极,善于表现自己,自信心比较强。但是这种孩子攻击性比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受约束,不愿意服从,比较固执。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地溺爱、过分的照顾和保护,不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这种孩子性格多半是消极的,依赖性比较强,没有责任感、没有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到一点事情犹豫不决,这种孩子常表现为娇气、任性。两面性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下成长的孩子表现为: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忽冷忽热的,一会可能过分地严厉,有时可能过分地迁就、放纵。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是琢磨不定反复无常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半性格是不稳定的,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良好的性格很难形成。

理想型的亲子关系。即爱而不骄,严厉而慈爱,父母与孩子的态度可以交融在一起。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员,孩子的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独立、直率、活泼、大方、开朗,有协作精神、有活动的能力,而且善于和同伴相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同导致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我对大家讲我亲自观察到的母亲和儿子。有一天我在公园里散步,看见一个妈妈带着3岁多的孩子,我看了他们的活动有一些想法。首先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想吃冰棍。”妈妈说:“我也想吃,你看看哪有。”这么一句短短的对话既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又交给孩子一项任务。大家都知道3 岁多的儿童注意力不稳定,而且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这个孩子一边走一边看结果把想吃冰棍的事给忘记了。而且他被公园里的景色所吸引,注意力转移了。

接下来我又看见这孩子围着妈妈转,“我累了。妈妈抱抱我吧!”妈妈说:“你都这么大了,抱着你会让人笑话的。我看你在幼儿园比赛时还得第一呢!咱俩比赛吧,看谁得第一!”从这句话就能听出这个孩子对妈妈提出来的也是不合理的要求。这个妈妈做得好是因为不去纵容孩子,让孩子自己活动。

再往前走,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孩子看见有个大孩子在玩一辆车。这个小孩感兴趣站在旁边看那个车,当时这个孩子没有说话,妈妈跟在孩子后头。妈妈说:“这车多好玩呀!你去问问哥哥这是什么车。”这个孩子过去问哥哥。在问的过程中还跟着车跑,这个妈妈也以极大的兴趣来跟着这个车。妈妈又说:“这车怎么玩呀?”孩子又与大孩子搭话。这样,小孩子与大孩子就玩上了,妈妈也与他们一起玩。

这个故事说明家长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而且抓住这个机会教给孩子与人的交往技能。这里面表现出这个妈妈既是母亲又是朋友,妈妈引导孩子敢于尝试和探索,而自己掌握了这车的玩法。后来妈妈要求带孩子走,孩子不动,妈妈说:“对哥哥说再见。”孩子还是不动。实际上就是反映孩子没玩够,孩子特别想玩,所以不愿意走。妈妈自己往前走,并对孩子说:“哥哥和你玩,哥哥把车借你玩,你都不谢谢哥哥。走时都不跟哥哥说一声再见。谁还愿意和你玩,应该和哥哥说再见。”这个孩子照着妈妈说的去做。

从这件事中看到这位家长善于抓住孩子心理的变化,善于观察孩子心理的变化,又根据这种情况适时地做一些工作,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后来我就看见这个妈妈与孩子一边走一边聊天。在这个暂短的活动过程中表现了孩子对社会的适应性。大方、热情、爱说话,乐于与别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发现、掌握一些新的玩法,同时也掌握了礼貌待人。在整个的过程中表现出这个孩子活泼大方,而这种活泼大方的性格与母亲是很有关系的。

我们所看到的母亲的教育并不是在说教。有的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就不愿意和人交往,不会与别人交往,就愿意自己玩。”我们对孩子的教导方式不要局限于说教,主要是要善于观

察孩子、了解孩子,然后根据孩子心理活动反映给孩子,适时的做工作。所以我想说这个母亲如果能够这样坚持下去,这个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就已经萌芽并健康发展。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必然会有很大的好处。

下面这个问题是要加大孩子与父亲交往的密度。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在我做教育工作的这些年里,和我在平常所看到的材料里面,都能体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接受教育的源泉多半是母亲。孩子与母亲交往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与父亲的交往时间。不能否定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母亲对孩子照顾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但孩子缺乏了父爱,很少和父亲交往,这也是孩子接受不全面的教育意向。

有一项研究是这样说的,如果说缺乏父爱的孩子性格发育问题多,来自母亲的溺爱,缺乏独立性比较明显。男孩子常常会缺少男性的特征,而女孩子难以了解男孩子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和女性的不同,为他以后全面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科学家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当然有的父亲工作很忙,整天见不到孩子,走的时候孩子没有起床,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星期六、星期天也在忙工作,没有时间和孩子接触,这也是一种可能。有的人认为教育子女是母亲的事,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今天我特别高兴,在座有很多父亲来参加这个活动。咱们可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另外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常常认为男性多为勇敢、坚强、成熟、开拓、追求,而女性多为柔弱、多情、温柔、富有同情心。事实上男女性别的差异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传统文化方面的因素。现在普遍认为两性应该趋向融合,也就是说要形成一种双性化的性格模式。

父亲与孩子多一些时间的接触可以促进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关于时间问题,只要我们做父亲的心里想到这件事,想到父亲对孩子受教育所担负的责任,将业余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比如吃饭的时间可以和孩子聊天,在一天中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说说话,和孩子玩玩,就会有一些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对孩子的态度采取的方式上母亲和父亲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父亲比较宽容大度、随和开朗,再加上父亲精力充沛比较喜欢运动,而且还喜欢变花样,所以特别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

我通过观察发现,父亲带出来的孩子和母亲带出来的孩子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和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父亲和母亲也不一样。父亲倾向于以积极的姿态去处理问题。也就是说他往往考虑幼儿行动动机的时候比较容易从好的方面去想、去考虑,在解决问题时,又容易用到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语言去教育孩子。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孩子在做事情上就能积极活跃,乐观。与父亲在一起多的孩子就更加容易变得勇敢自信。

我想讲一个我从材料上看到的例子:一个父亲在培养孩子性格方面他是怎么做的。我看到这个材料后感觉到,他的做法和平常的母亲做法是不一样的。而且包括他在每件事上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他的孩子以前胆小,非常懦弱。他说孩子形成这样一种性格不能排除一些遗传因素,作为父亲要千方百计地和孩子在一起活动,他认为增加对孩子活动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带全家野游。让孩子在地上打滚,在花丛里抓蝴蝶,爬上树抓鸟,甚至下水抓鱼。有一次遇到一个很陡的山坡,有曲折而上的台阶,爸爸对孩子说:“你敢不敢从台阶边上的地方爬上呀?”孩子犹豫,当时他作一个示范,怎么抓住树枝爬上去,然后下来对孩子说:“我这样上比从台阶上快得多,男孩子就应该勇敢。”孩子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跟着上,上去之后看姗姗而来的妈妈,他就对爸爸说:“真有意思!下次咱们还冒险。”

这个父亲讲,一个人是不是勇敢,不应该只表现在活动中。还应该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应该主动大胆热情的,这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所以经常带着孩子出入一些有交际的场合。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个孩子变得非常大方。他说孩子到饭店里就可以和服务员打招呼,到公共场合中可以找到和他同龄孩子一起玩,在孩子不断交际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了交往,而且到了乡下以后又能找到乡下的孩子,跟他们打得火热。

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参加一次会议。等会议开到11点快结束的时候,有个人逗孩子,让他到台上宣布会议到此结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真的爬到台上然后大声地宣布:“我宣布会议到此结束。”当时让主持人非常尴尬,底下的人哄堂大笑。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父亲的做法与别的母亲或一般人不一样。他说:“对这种有伤大雅的举止我一般都是默许的。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因为孩子一些不经意的举止伤了大人的脸面而就对他动怒,因此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我说这件事不是想让所有的父亲都去模仿这个父亲的做法,但是这种想法有可取之处。他的这种做法和一般母亲的做法不一样。我也经常看到一些由母性带着孩子的场面,紧紧拽着孩子不撒手,比如说台阶,家长不允许孩子有新奇的做法和举动。还经常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哪有你这样闹的,这样淘气的。”母亲一般把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作为照顾孩子的座右铭。

要不要呢?作为儿童年龄小,需要这样。但是由于女性生理上的一些特点,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出来的男孩缺乏男孩子的气概。我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社会不提这个事,所以我要大胆地提一下,我们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除了母亲要付出一些努力,父亲也要付出一些努力。

当然我这里不是指父亲表现得粗暴的样子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或是上手就打,要不就拿脚踢,我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我强调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做父亲的能以男子汉的特点去感染自己的孩子,那么对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些成年人表现得很忸怩,也很不开朗,都会追朔到他的童年时代。今天的父母一生中多半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发挥我们男性的特点,为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发展起着一个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点:善于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

关于培养孩子良好情绪,可以从很多方面做工作。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讲:

1.爱孩子。

2.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3.教孩子调整心态。

4.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良好情绪和情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非常必要的条件。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身体各个器官活动协调一致,真正发挥其身体机能的潜能。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有益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学前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复杂的情绪经验,他的这种情绪体验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能够经常处于一个乐观的情绪之中,能够体验每个情感,那么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就容易培养。

在家庭中怎样激发孩子这种良好的情绪呢?

首先,家长要正确理解对孩子的爱,要理智地去爱孩子。对孩子过分地溺爱,过分地保护往往使孩子自私,心中没有别人。家长都是特别爱孩子,所以往往是孩子要求什么,只要你能做到,就一定满足他。你当时对孩子的要求也没有认真地考虑到他的合理性,当孩子第一次无理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就会继续下去。长此以往心中就形成了一个观念:我的要求必须要得到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我就要发脾气。故而表现出任性、不满,通过各种办法达到最终的结果──大人必须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种事情的坏处,孩子小的时候体会不到,而将来孩子要走向社会去工作,他在社会上就

是不受欢迎的人,而孩子也会终身痛苦。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和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另外不要给孩子东西太多。如果给孩子的东西太多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会使孩子感觉只要我想得到的东西我得到了,那么我就快乐,人生的快乐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这一点家长也会有体验。如果你不能事事都满足孩子,当然这种满足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就拿玩具来讲,不是说给孩子很多很多的高级玩具孩子就高兴,如果孩子对这个游戏感兴趣,哪怕只是简单的材料,孩子也会玩得非常快乐。因为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愿意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游戏。东西不够了,他自然就要找东西代替,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孩子拥有太多的东西就不会动脑子,他不去思索、想办法,什么都是拿来主义,这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另外,不要对孩子过分地帮助。只要没有太大危险的就应该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尝试。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前面所说的可以说是符合这种要求),就会产生健康心理过剩的要求。这种健康心理过剩,有两个特点:一、对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压抑。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我给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你还是不满足呀?”这个时候孩子对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压抑;再有就是特别害怕,不愿意去接触人间的艰苦。甚至说是平常是事也感觉到是痛苦的事,神经过敏,这种孩子表现就是畏缩,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家长常常觉得:我们应尽量满足孩子,让孩子快乐,可实际上孩子并不快乐。再有,让孩子对合理的要求有自己选择和抉择的权利。童年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时期,你要想让孩子过得快乐、幸福,就得让孩子自己去思索、判断。当然孩子年龄小,判断和抉择的能力都是很弱的,我们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他们作抉择,但是在帮助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代替孩子做抉择,这样我们可以保护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可以使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很好发挥,孩子是最开心愉快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比如说,现在的家长想要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小提琴家,或者在某个方面有所发展。有的家长说:“我让孩子学钢琴,并不是想让他成为钢琴家。我是想让孩子有一门本事。”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家长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很对的,但是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理想化模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冯巩曾经说过,他特别想让他的孩子学画画。他找到美术学院做教授的表姐,教他三岁的孩子学画画,没想到孩子一画画就哭。后来他发现孩子对象棋感兴趣。就及时地让孩子去看,让孩子去学。还请了专门的老师来教他。冯巩做得就非常好,他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及时地引发孩子,而他作这个抉择是经过孩子异常痛苦的抉择后认识到了这个错误。有的时候我们也经常看到孩子想玩这个,家长却偏偏不让,非让他玩那个。有的孩子不喜欢一些事,家长就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去做。这种做法往往没有什么好效果,培养孩子作抉择的权力就需要引导他。开始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在做一些事的时候应该讲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一个事情是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然后让孩子按照他的决定去做。做完以后再来思考做得是对还是不对,再评价是好是坏,让孩子自己得出一个结论,逐渐地提高他做决策的权利。有个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小孙女看见别人用筷子吃饭,孩子只有两岁也想用筷子,孩子尝试过认识到用筷子并不舒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正确的做法。让孩子自己决策可以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活泼开朗性格才有可能培养好。

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还要调整孩子的心态。孩子的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给孩子调节自己的情感,保证孩子心情舒畅。心情愉快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

让孩子亲自感受自己表达的情感。比方说孩子哭。有的孩子可能一边哭,一边说,有的孩子只是闷头的哭。例如:玩具坏了。有的孩子回家后大哭大闹;也可能回家对妈妈说:“我的玩具被谁弄坏了,我与他打起来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孩子性格不一样表现也就不一样,有些孩子善于把事憋在心里,不会宣泄出来,也不会表达出来。

首先我们家长要倾听孩子述说,另一方面要引导。在行为上引导他克制自己的情绪,另外还要教给他把情感表达出来。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对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说,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你没有办法玩了。我很不高兴。”这就是告诉孩子怎样去表达。孩子年龄小,未必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另外也要教损坏东西的孩子学会说:“我把东西弄坏了,很对不起,我下回小心。我让妈妈给你赔一个。”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平衡了,在得到心理平衡以后,他的不快就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你发现孩子不爱说,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更加内向,追根溯源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教给他很好地去表达。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教给孩子表达是很重要的。

另外当孩子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实际上也不过是因为一些小事),家长要引导他克服困难。比如说孩子画画,把墨水溅到纸上,孩子自然不高兴,或是干脆不要画了,或者哇哇大哭,或者不说不言语,一天下来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启发孩子怎样弄拙成巧。把墨水变成小鸟,小花。这种弄拙成巧不仅解决孩子克服困难,而且有利于孩子自立,将来成就事业。从小培养孩子有这样一种本事,不光是对性格有帮助,而且对将来成就事业也是有好处的。

孩子心境不好,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如:有的孩子性格急噪,遇到不好的事情就发起脾气来,有的孩子哭,有的孩子闷在心里头,我们应该教给孩子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出去活动活动,玩一玩,看看书,用转移的办法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这样孩子一天都会特别高兴。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活得很有意义,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早上来到幼儿园这儿晃悠晃悠,那儿晃悠晃悠。幼儿园一起活动他也不积极响应。这就是孩子表现的不同,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喜欢,表现得非常快乐,快乐的人生活是充实的,他能自己从多方面去获得幸福。

幼儿的最大特点是活泼、好动、好模仿。孩子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尽管要不断地活动,也不会感到疲倦;孩子往往是因为活动太单调而才会感到疲倦。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坐不住,实际上孩子坐不住是正常的。幼儿时期孩子活动是最大的快乐。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整天生活在摩天大楼当中,看不到真正的草地,看不见松软的泥土,体会不到自然的美和和谐,所以我们应该带孩子到户外去。让美丽的大自然陶冶孩子,变换无穷的大自然感染孩子。带孩子去郊游是好事,但要避免一些问题:1.不要带太多吃的。2.培养孩子爱好体育活动,智力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这样活动是一个不教而教,在走和跑的过程中都隐含着的体育活动,让孩子盲目地上各种特长班,对孩子的作用并不大。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能够使得孩子精力充沛,而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为活泼开朗性格提供一个精神动力。

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孩子活泼性格的培养。一个家庭应该有歌声和欢乐。我的同志去他美国的朋友家里,一进他的家,就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都放到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且墙上也贴满了孩子的作品。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家长对孩子说话是蹲下来说的,这个美国人解释说他小时侯,他的母亲就是蹲着对他说话,面对面、目光对目光就会让孩子感觉到一种平等。孩子就能够得到自尊,使孩子感觉到他是平等、民主。我们中国的家长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孩子总是仰着头与你说话,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感觉到我与大人有很大的差距。

第四点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工作。

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冲动是孩子们共同的特性。孩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受了不同的教育,所以具有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性格方面的时候要注意到孩子的特点。有的家长用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问气质和性格有没有关系。肯定有关系。气质和性格是有密切关系的,所谓气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外部性格特征。一般来讲气质分为四种类型:1.胆汁质、2.粘液质、3.多血质、4.抑郁质。

四种类型是不同孩子的不同特征。孩子一般是介于这些类型的综合类型。例如:

观察能力非常细,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如果别的小朋友找他玩,他会厌烦埝地把别人推开,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情绪不容易外露,上课安静,吃饭不大口、大口地吃。将物品整理得整齐,穿衣慢。这样的孩子是偏于抑郁质。

翻书非常快,喜欢活动量大的游戏,愿意逞能,上课坐不住,克制不住自己,答题不经过思考。这种孩子偏于胆汁质。

非常自制,做事情一定要做完,看戏的时候会安静的笑,他对新鲜的事并不急于表白,受了委屈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集中,这种孩子属于黏液质。

动作能力发得非常好,理解能力强,上课积极,注意力随兴趣变化变化,可以较快适应环境,喜欢和小朋友交往,愿意做领袖,这个孩子是偏于多血质。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扬长避短,去掉消极,发扬积极。

所以我们家长要研究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天真,性情一般表现在外边,针对孩子的特点做工作。

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两面性非常强。

1. 让孩子更多地参加集体活动,坚持让孩子上幼儿园。

2. 友谊对培养孩子性格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交技巧。

3.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不要去束缚孩子,不要用你心里想的模式衡量孩子。

4. 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李庄学校 创新教育是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孩子期,孩子的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务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校的一日教育活动中,我深深地知道,对孩子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我时时、处处、事事给孩子创造机会,充分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下面谈一下我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能使孩子创新的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能给人好的感觉。同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一个和谐、自由、民主、活泼的环境,让孩子处于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教师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有创新的提议,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体验到创新之后的喜悦之情。在音乐活动《苹果丰收》中,孩子初次欣赏音乐后,要学习舞蹈动作。我先不直接教给孩子已有的动作,而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活动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创编有关舞蹈动作,在全班进行集体学习他们自编的动作,技能给孩子创新的机会和空间,又能加深孩子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还能学会如何创编有关动作,可谓是一举几得。同时应该注意对于没有创新、没有意义的动作提议,不能轻易否定,要给与合适的引导,以免挫伤孩子的创造积极性。 二、尊重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孩子与教师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的,而教师更应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求孩子唯教师是从,处处相知孩子的活动和想法。在创新教育中,对于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的孩子,总先别人一步,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但是我们还应当特别重视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一下创新,当他不断得到肯定时,他们的性格也会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班有一名孩子,刚入班时,性格内向,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整天都是一个人呆坐在座位上。面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在教育活动中给他表现的机会,不断的引导他,让他当众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和小朋友都给与他鼓励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的训练之后,这个孩子的性格一下子让人感觉开朗了许多,也愿意说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上课时能积极的回答问题,也乐于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做游戏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非常适合性格内向的孩子,能给每一个孩子一个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机会,就能充分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创新能力。 三、发展孩子智力,充分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武器,发展孩子智力是孩子奇偶碍于的主要任务。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教师应及时根据孩子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教给孩子诸如人是社会、口语表达等各种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孩子智力的不断发展,从而为孩子的创新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 内容摘要: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性格的形成时期,所以要在小学时期就要培养小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必须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根据各自的特别,注意细节,多方引导,培养小孩拥有良好的性格,使他们长大后都能有成功的人生。 关键词:良好的性格家长培养老师培养 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人们常说的“三岁定一生”,就是说的儿童时期性格形成能影响人的一辈子。所以在小学时期就要让小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他的各方面都进行培养,特别是要在性格方面培养他形成良好的性格,使他的一生是成功、幸福和多姿多彩的一生。那么要究竟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呢? 一、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良好的性格,才会知道怎么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帮助,才会知道怎样去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人的性格是个非常复杂概念,其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是放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人,就会有衡量的标准。我觉得最基本的好性格就是开朗乐观,这样孩子的一生无论在什么景况下都有健康的心情,有幸福感,能够坦然面对,充满希望;同时强烈的自信心,饱满的热情,富有同情心,责任感也是良好性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家长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环。家长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也是最大的。那

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影响呢? 第一,家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出必行,做到始终如一。家长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能保持良好的习惯,孩子就也能在无形中学会保持良好的习惯。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其实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后也被他骗。家攻不要骗孩子,而且还刻意要他知道:我不会骗他,我说到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家长的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举个小例子:最初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他或许以为别人要把这件东西拿走。几次穿好衣服,如果都能主动把东西交回他手里,他以后便会很放心地把东西放下或主动交给出来。如果家长常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且他自己也会去骗别人,因为在他的概念里,人们之间是常常欺骗的,是不可信的,如果果真这样,家长对孩子的良好性格形成将是毁灭性的;至于始终如一,这是为了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孩子做事也是毫无章法。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第二,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交流,密切和孩子的关系。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

/小孩子的创新主要来自于兴趣,而兴趣主要来自游戏0。孩子在游戏中长大。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击鼓传花提问题0/会提问的火车头0/看谁踏得快0等游戏,并在游戏中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和图片,既给孩子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想问、敢问、有机会问的环境,也有效地保护、发展了幼儿的好奇心。 21注意体察幼儿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提出最本质的、最想问的问题 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一些基本语法结构和一些句型,句子的发展从简单句发展到复杂句。4岁、5岁、6岁幼儿简单句的百分率分别为88.5%、87.6%和80.9%,幼儿口语中1/3左右句型 是陈述句,其他句型如疑问句、否定句等逐步开始发展。要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 动。幼儿对疑问句掌握不好,我们通过丰富幼儿词汇,帮助表达心中的疑问。在与幼儿交谈、组织教学、开展活动时,多以问句的形式进行,关注那些不会提问、不懂提问的幼儿,对幼儿来说会终身收益。幼儿由于知识和能力有限,因而无问题可问或很少提问,所提问题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要想幼儿之所想,舍身处地地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幼儿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t o 李文彪`盘县二中a 如何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劳动人事制度的 改革在不断深化,职业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频繁。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为父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 职业流动必然带来下列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环境的变化,新的学校、新的教师、新的教学方法会使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孩子情绪的变化,孤单、怀旧情绪强烈。如果父母在工作之余不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将成为孩子成才之路中的一个转折。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呢? 11带孩子多认识新朋友。环境变化了,孩子新到一个/人生地不熟0的地方,常会感到孤独,没有朋友,没有玩处。特别是独生子女,本身就孤单的生活更加难熬。作为父母就要常带孩子到邻居、同事家认识小朋友,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小孩子在一起是很快能够相交相融的。 21带孩子外出游乐。工作之余父母要尽量抽时间多陪孩子,带其到公园、儿童乐园等娱乐场所玩耍,或者游山玩水。让其摆脱生疏环境造成的孤僻心理,感受家庭温暖与欢乐。 31学习上多辅导,以适应新老师。我在工作变动之后,孩子也随之转到了就近学校,学校变了,老师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风变了,更重要的是教材的变化,由原来的六年制小学三年级,转到了五年制小学三年级。实际上孩子已跳了一级,语文学科倒不成问题,数学就困难了,成绩直线下降,孩子开始丧失 信心,并放弃了数学科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之余,我对孩子及时进行辅导。一个月后,孩子就赶上了。作业、考试得到了/优0等,孩子的信心树立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了。 41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籍,打发孩子的课余时间。工作变动之后,大人也要花大量时间在工作上,干出成绩,争取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支持。这样,在家的时间肯定就少了一些。我就给孩子购了5童话大王6、5格林童话6、5伊索寓言6、5恐龙的故事6、5十万个为什么6、5365夜6等十多种儿童读物,孩子在无聊时就读这些书,半年多过去了,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只要课外读物一看完,就叫我赶快给他买书。 51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成熟的大人来说,就会产生心理压力,需要有一个适应期。孩子感情脆弱,很容易产生孤单、怀旧、畏难、烦躁、自卑等心理,作为父母应多引导鼓励、少责骂。只要有一点进步、一个优点,就要表扬,不要以/不争气0、/没有志气0等语言打击孩子。否则,只能使孩子逆反心理加重,甚至破罐子破摔,使孩子丧失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t # 12#贵 州 教 育Guizhou Education 幼儿教育 2003年第12期N umber 12,2003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0-6岁)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0-6岁)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0-2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2-4岁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 (1)0-2岁 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 (2)2-4岁 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 (3)4-6岁 如果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索行为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发展出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目标的人奠定基础。 怎样培养孩子好的好习惯、好品质? 0-2岁是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关键期,母亲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不是靠语言,而是行动。孩子饿了,母亲能及时喂奶;孩子大小便了,母亲能及时更换;孩子想动了,母亲也跟着动。总之,此时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长时间感到痛苦,他就会信任世界、母亲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总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渐渐就会产生绝望感、悲观感、多疑、自卑等。 2-4岁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方法原则一样,就是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时设置底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做得什么程度可以被接受。让孩子为所欲为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愉快、幸福,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当然,父母也要设置界限,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闯红灯,那些事是不能过度的,如吃东西不能吃太多、看电视不能看太久。于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数事情是可以干的,但必须有节制。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后注定是个宅男宅女;相反,对孩子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会尊重法律法规,不尊重长辈、权威,长大会遇到大麻烦。 4-6岁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掘兴趣和天份,培养孩子的能力感,为勤奋、韧性和自尊奠定基础。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独创行为和想象力被家长笑话,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内疚感,逐渐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严,孩子会逐渐失去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欠缺创造力和目标。 不过最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管教孩子永远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几乎99%的失败管教都是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答案是,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去爱他(她):身体接触、赞美与鼓励、共享的时间、礼物、无偿服务(奉献)。父母可以使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也可以五种都用。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家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在六月份时为大家讲过一回课,今天再次与家长们见面感到很亲切。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关于这个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发展得非常好。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性格的问题都很重视。但从我工作情况来讲也经常碰到一些孩子,在我接触孩子的过程中,也确实感觉到孩子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他们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都不同。比如说对待周围的人,有的孩子就非常热情、大方,特别愿意与别人交往,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围的人,就是把愿望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就表现得特别害羞,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表达出来。 在幼儿园里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孩子特别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认真负责任的;可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在劳动过程中偷懒、也不太负责任。对待玩具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对待玩具就特别爱惜,知道怎样保护玩具,这样的孩子对玩具不只是单纯的摆弄,还要探索,争取去发现玩具新的玩法,对玩具越玩越有兴趣,玩法也就越来越多;而有的孩子对玩具好象就无所谓,态度漠然,更不要提去努力发挥其它玩

法。对于公共财物,孩子也是表现出种种态度。有的孩子非常爱护公家财物,用完后放回原处;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对待集体活动也这样。有的孩子特别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如果活动没有参加上,他会感到非常惋惜,在集体活动中也是表现特别的积极主动;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对集体活动淡漠。孩子对待自己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对待自己比较谦虚,做什么事都愿意一起商量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有的孩子不是这样,而是把自己的意向强加给别人,特别愿意让大家都听自己的。在幼儿园表现得尤其突出,有的小朋友特别愿意统治大家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小领袖,如果大家不听,他就会很不高兴;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 上面所提到的表现实际上都是性格的表现。性格是人们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的稳定特征。幼儿园规程中提到: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就是说活泼开朗的性格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 到底活泼开朗性格是什么样?活泼指什么?开朗指什么? 我们说活泼就是孩子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开朗是指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周围的事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非常热情,而且乐于与别人交往。活泼开朗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反映德育成果的整体效应。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家长需要在孩子幼年时期努力培养孩子,使他朝气勃勃、具有积极的愉快情绪、能够主动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材料,并且用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从人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幼儿的创新潜质是于生具来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奇,什么都想试一试,爱问为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孩子的特性,而正是有了这种执着的探索精神,尽管他们的创新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种经常创新实践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成人的创新只是偶尔为之)。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微弱的,但他们从事创新的潜质确十分巨大,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 幼儿园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是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会有创新的可能吗?面对不信任的目光,耳听粗暴的训斥,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心慌意乱、忧心忡忡、惊慌失措,他们的大脑感受力会降低。因此,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创新活动之中。如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他们会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穿上白大褂拿起听筒当医生,用积木轻轻垒起,堆砌出各种造型就算盖起新世纪的房子。究竟该如何去营建、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以激发孩子的创新灵感呢?1、教师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不要一切教师说了算。要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要给孩子充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将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奠定基础。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此时,教师切忌不闻不问、不屑一顾、甚至当头棒喝,这样做不仅会把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堵回去,而且会丧失对创新的兴趣。教师应该深入其中,组织孩子,积极探究,寻找原因,帮助解决。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讲错或做错事情时,教师不能加以训斥,粗暴对待,否则,你会就此堵住孩子再创新的源泉。3、提供孩子安全和自由的空间。自由和安全是创新氛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教师要多开辟这样的小天地。为此,我们在创设各类游戏区域时,从名称、色彩、布局等尽可能地让幼儿感到温馨、亲切,还通过投放丰富多彩的材料鼓励孩子玩,玩出新方法、新花样,增进孩子对创新活动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注重创新过程,激发创新激情,捕捉创新火花是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安排,孩子执行;老师制定规则,孩子服从约束;老师判断对错,孩子服从判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最可贵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发展价值。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即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强、自信,幼儿对创新的态度和热情,幼儿对创新的兴趣等,而不是追求结果。注重创新过程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新激情。究竟该如何去走好这一步呢?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走好这一步的关键所在。孩子虽然想象力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经验的不足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其创新在成人眼里会显得稚拙、简单,但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和眼光来衡量孩子的创新,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惊人力量,选择有意义、积极、正面的语言,如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你真棒!真聪明!可以试一试,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简明扼要的对幼儿发出语言暗示,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鼓励和赞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能帮助幼儿树立“我也能创造”的信念,。面对幼儿的好奇、探索和冒险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保护,千万不能泼冷水或过多地加以干涉和限制,否则会扼杀幼儿的创新激情,幼儿的创新激情只有在成人的既大胆又精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激发。第三步,要善于捕捉创新的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音乐活动时,幼儿会创编出鞋子穿在手指上,或袜子套在头顶上;又如在绘画教学中,一名幼儿把苹果画成了方形,老师发现后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幼儿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老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把苹果画成方形,显

培养孩子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孩子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富县幼儿园孔红雁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相应也受到的一定的抑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发扬教学民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努力挑战传统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逐步培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数学培养学生创新主体课堂发展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有创造性地学习,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上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也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要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努力提供平等、民主的教学平台以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诱发创新意识。 1、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力发展的可能

性,才能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只有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造条件,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他们的个性和才能才能得到发展,创造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2、鼓励学生敢说、敢想、敢做。 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往往与创造性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做一个引导学生探求真理的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思维,讨论,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说错,绝不讽刺、挖苦学生,允许学生改变原有的说法和做法。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结论,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对于能提出独特的、新颖的见解的同学要给予表扬。这样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动力。 二、挑战传统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虽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只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创建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地举手,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这样不但埋没了许多聪明学生的智慧潜能,还扼杀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提倡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一中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性格之我见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性格之我见 ——彭丹 性格是决定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显示一个人对社会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的各种本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性格不是与生惧来的,而是儿童同周围的大众和小朋友的接触中,在社会关系和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始于幼儿时期,因为这时候幼儿的性格未定型,富于可塑性,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 当今独生子女的性格中,有许多消极的方面。如自私、娇气、任性、缺乏同情心、不合群、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如果这些消极的因素一旦固定下来,再想去改变它,那就很难了,所以我园特别重视把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放在首位。努力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下功夫,为幼儿从小打下社会化的根基。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实践过程中,我园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园要求一致,培养幼儿性格 家园合作是倡导幼儿园与家庭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积极主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为幼儿教育的途径来源于家庭、社会、幼儿园。无论以时间还是环境来讲,家庭和幼儿园占据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绝大比例,因此,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为高效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幸福的空间和机会。 (一)制定家园合作计划与活动计划 针对幼儿课程活动计划,结合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幼儿课程目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特征的幼儿,确定家庭合作的主题目标。如将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自尊自信心的培育、认真负责的习惯、挫折感受力的意志品质、独立和创新意识能力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活动计划的主题。 有专家认为,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对幼儿教育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教师要选择最恰当适宜的途径,将每个阶段家园合作的主题与目标及活动意义及时向家长呈现,与家庭沟通,向家长宣传解读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和配合。(二)按班级分段实施,整体推进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我来支招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那么作为未来建设者的教师如何面对历史的挑战?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的抉择、时代的课题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毫无疑问, 21世纪将是一个更高速度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各自的战略,努力塑造各自在21世纪的形象。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革命,教育更应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 二、培养科学意识,训练思维方式 (一)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 我们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其目的不在于制作出几件科技作品,不在于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名次,而在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度和综合化发展对未来建设者的要求、是现代化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它是从小养成的,不断发展的。 (二)培养科学意识 1.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科技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科技活动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和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青少年会从实践活动中懂得:物质是世界的本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同时,会从活动实践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按规律办才能成功。教师在引导青少年认识世界本质的同时进行无神论教育,分析各种迷信及宗教的本质,认清无神论在社会发展中积极意义,这些对于形成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技活动中,联系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联系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联系现代化建设对科技人才的需要等对青少年进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教育是很有说服力的。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的观念 结合科技活动,让青少年感受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识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他们关注科技新成就,关心 21世纪中国的发展,明确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自学性和积极性。 3.科学的兴趣和理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青少年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兴趣—志趣—志向—理想”是许多有作为的科技人员成长的轨迹,但是这种理想不仅仅是专业理想、职业理想的教育,也包括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 4.现代意识 现代意识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是现代意识产生的基础。关于人的现代意识与现代素质,国际上研究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求变化,敢于创新与改革;重知识,尽可能地取知识;守时,准时,时间观念强;工作讲效率;讲民主,思路开阔,大脑开放;有自信,讲信用,对自己承担的责任负责;相互了解,尊重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良好的性格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过程中,就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泥土。如果没有钢筋铁骨的支撑,再多的混泥土也建不起高楼大厦。因而,完全可以说,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的良好性格。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成功的人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面对,用最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因为性格是你真正的主人!如今的孩子,要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情绪控制和处理能力也很差,易泄气、易消沉;有的孩子社交技能更差,易孤僻、易冲动。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最佳的时期是幼儿期。据专家介绍: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情商教育的敏感时期。根据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将人格和情感的培养贯穿在蒙氏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之中,使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信。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使其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提高,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及活动情境,提高幼儿自我调节的能力。 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幼儿成才的关键。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塑造而成

的。“以自我为中心”既是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同时也是弱点。孩子幼儿期时的活动几乎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于是老师肩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适当采用一些蒙氏活动来进行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走线——让孩子们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平静自己的心情,放下烦躁和紧张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倾听——让幼儿倾听高雅而又舒缓的音乐,闭上眼睛聆听老师对音乐轻如细雨的解说,这也是幼儿在文化领域中的一种学习和提升;情绪的放松——让幼儿随着柔美而宁静的音乐做肢体上的舞动,时而小鸟飞、时而柳树摇,让幼儿去体验艺术教育的美;“听听猜猜的游戏”——有时猜各种声音、有时看老师的口型猜小朋友的名字、还有时听轻轻地声音指五官,既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又锻炼了幼儿排除干扰,集中精神的意志;通过这些活动的长期训练之后,不但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连幼儿的行为举止也将逐步得到规范。 有些老师会认为:“采用蒙氏教育的孩子太过于自由散漫,一点礼貌都没有。”殊不知:“纪律来自于自由,自由靠纪律保证”。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纪律并不等于安静和不乱动”。所以在蒙氏活动室里,老师要充分认识日常生活练习的重要性,并开动脑筋增加各种各样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练习活动,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启迪和发展幼儿与家长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共同趣味性地制作操作材料。这样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有兴趣、有目的的自

浅谈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谈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宁化特校张丽萍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那些智障儿童,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培智学校的教育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满足智障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开设生活适应课程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基础 把以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变为以生活能力训练为主的课程(也被称为功能性课程)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使学生生活技能的提高更容易实现,也使得教学难度减小。所谓的“生活适应”就是要强调“生活”和“适应”两个概念。生活就是将学生实际生活内容作为教学内容,适应就是将学生学到的生活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成为智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关注生活情景,为生活适应课程提供支撑 我们将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适应定位于进行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简单的交流,注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尝试生活化情景教学,为生活和适应课程提供支撑。如我在教《有礼貌的孩子》这一课时,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半扶半放、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模拟生活场景,让智障生向课文中的“小红”学习,上学时向家人告别,利用学校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练习到了学校怎样与老师、学生家长、同学打招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带领学生连续情境体验,不断强化学习动机,角色的扮演和具体的活动有助于智障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一、为孩子营造充满创新意识的家庭氛围 孩子出生后到幼儿期,家庭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并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做事态度和方法。因此,为了培养出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创新的形象,同时,还要给孩子传达乐于创新的态度。 当孩子要玩新游戏时,父母如果说:“别玩那个,危险。”或者说:“你现在还玩不了那个。”孩子想了解新鲜事物的兴趣就会受到压抑,无法尝试新游戏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就会压抑和打击孩子的主动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父母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父母,采用开明的管教方式,遇到事情多从几个新视角分析和解决,帮助孩子解答难题也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这样,孩子会从父母那里获得积极的学习榜样。 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励孩子尝试有难度的游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一旦发现孩子的天赋,就要积极鼓励和培养,让孩子的创造性天赋得到发展。 二、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创新能力的内驱力,是孩子有所成就的动力,它可以唤起孩子的内在潜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创

造性活动中去。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许多发明和创作并不是事先预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经过创新性思维得出来的。 孩子只有对客观世界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改进和改变的方面,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好奇心越强,掌握的现实材料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出新的成绩。 刚刚的爸爸很喜欢养花,家里的花很多。一天,刚刚突发奇想地剪下了几枝月季花和太阳花,悄悄地埋到了泥土中,还煞有介事地为它们浇水。过了两天,他看到月季花都蔫了,但是太阳花却开花了,还冒出了几个新芽。孩子很纳闷,因为两种花是按照同样的方法种的,可却是不同的结果。他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找爸爸。爸爸看见自己的花被孩子破坏了,心里很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啊。于是,爸爸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讲了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他相信,鼓励孩子的每一点新想法,对孩子会是莫大的帮助。 孩子的头脑通常是开放式的,对外界新鲜事物往往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们会以好奇的心态向父母提问,这些问题是孩子了解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是嫌弃孩子,否则,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和热情。 父母要珍视并且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正确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创造环境,点燃孩子学

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文章来源:聪明象空中幼儿园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可是有科学根据的。研究指出,人格特质从幼年到老年基本上一样,关键期出现在小学一年级。根据最新研究,零到六岁除了是脑部发展的关键外,更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充分把握幼儿时期,给予最正确的教育方式,将造就出孩子长大后是自信或是自卑、乐观或悲观、主动或被动、合群或孤独、富同情心或无情,都与这时期的发展有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影响我们的孩子是否知道如何和别人好好相处?如何和自己好好相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影响我们的孩子是否身、心、灵都能健康。 ?养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这将影响我们的孩子当遇到挫折时,是否能勇敢面对并正向处理。 ?非常喜悦的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这跟发掘自己的潜能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的性格与其日后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聪明象空中幼儿园认为,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最佳时期之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A、给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 幼儿模仿性强,家长平时的言行对孩子诚实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B、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 孩子做错事是很自然的,家长要态度温和地鼓励孩子与出事情的真相,承认错误,帮助孩子找出做错的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美国正大力推动人格教育。"我们不仅要教孩子如何读写,更要有勇气教他们分辨对错"。英国从2002 年开始,更把公民教育纳入课程,来促进孩子心灵、人格,以及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澳大利亚教育当局特别要求学校,把公民教育放在跟英语、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日本的教改报告书也指出,"能否培养出人品情操和创造力,是日本年轻一代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人格教育"。世界许多国家已警觉到:有好人格,才有好未来! C、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与愿望。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长要尽量满足,如一时无法满足,也要向孩子说明原因。相反,如一味拒绝或迁就,容易造成孩子说谎和背着家长干坏事。

怎样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也由国家统一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打破了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的格局。过去只要考取了大学就会有工作,而现在和以后的毕业生要想有个好的工作就完全靠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父母们必须意识到: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如果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将难以立足于社会。从小督促孩子将功课学好学扎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然而,中国的家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对一群家长,爱护孩子的人太多,管得也太多了,使孩子没有机会去发展个人能力,从而限制了孩子个人能力的发展。 孩子在开始尝试或学习某种个人能力的时候,可能会因运动不协调而将事情搞糟,但经过反复的尝试后,他们的这种运动会协调起来,而且这种运动的发展可能还会导致或推动其他运动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家长们应该明确:“带养”孩子不是过去“代替”孩子,而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及时引导和发展他们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应该从孩子婴儿时期做起,以前多住平房,都是多子女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既方便又自然,不需要专门培养,在早期生命过程中,潜意识状态下已获得了丰富的交流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交流习惯。而现在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大家多住高楼,条件好的还住别墅,家庭布置得非常漂亮,邻居互不往来,甚至邻居是谁都不知道,有的甚至连室外也很少去。 那我们如何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呢?说说我的观点吧: 一是要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家长可以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到自己家玩儿或者带孩子去做客,遇到合适的场合都可以带孩子出席,这样就满足了孩子渴望交往,渴望得到他人接纳与认同的意愿。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父母应告诉孩子与人交往时要谦让、友好、协商、分享,若孩子这方面做得很差,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的情景,加强对孩子的训练。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保障。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精神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说明了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或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最终将会落入被动挨打。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孩子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国家和民族就有了希望,自然国家的创新能力也就上去了,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就会增强!那怎样从小系统地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的孩子年龄小,经验缺乏,学习中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那些有趣的教学内容才能轻易地抓住他们的眼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个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有趣情境,引发其探索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实际问题来启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如,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情境。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先往一个纸杯里注入20克水。用细铁丝在杯底部扎一个小孔。接着,让水漏进盒内,并开始计时。先用电子秤称出一个纸杯的重量约为2克,再向杯子里加水,直到电子秤上

显示出22克时,说明杯子里有20克水。这时,我安排一个学生打开秒表,大声喊:“准备,开始!”一声令下,我按下秒表,一名学生抽掉细铁丝。杯子里的水“嗒嗒嗒”地往下滴,秒表上的数字飞快地变化着。水滴得越来越慢,这时,我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水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小的缘故。我挤了挤杯子,让水保持同样的压力。水漏完了,我按下了秒表,一看2分钟!漏完20克水竟然只需要2分钟!如果水龙头和纸杯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1小时就会漏掉600克,8小时就会漏掉4800克,一天就是14400克!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每瓶大约是500克,你算算如果这样的话,一天要浪费多少瓶水?”用14400除以500,真是不算不知道,26瓶还要多400克呢!学生都说:“我们一定要节约每一滴水!”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说教,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长期下来,严重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挫伤了孩子的创造性。使不同的孩子趋于一致,没有个性差异,特点消失,棱角磨平,变成了只会言听计从的小绵羊。事实上,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要为具有不同天赋和不同潜能的孩子创造不同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孩子在智力、性格、兴趣、特长上是有所差别的。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个性采用不同的策略,为每一

培养孩子的完美性格 教案

培养孩子的完美性格 2012年—2013年第一学期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陈兴珠时间:2012年10月12日地点:六(4)班 授课教师:张卫胜上课时间:2010.10.21 地点:家长授课室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细微之处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3、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二、教学建议: 教给家长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和完美性格的方法。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育过程: 一、引用名人名言导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可见良好的性格是多么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完美性格的培养。那么性格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形成的呢?有的心理学家把性格形成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时期,这个时期孩子还未形成稳固的态度,因此性格还未定型;第二阶段是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孩子对周围事物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已逐步形成,但性格未完全定型;第三阶段是学龄晚期,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形成,性格改变较困难。这就说明培养一个人的完美性格,最有利的时机莫过于幼儿时期,这个时期,形成完美性格比较容易。一百年前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主要在幼年时期形成,人的性格中,在幼年时期形成的性格是非常巩固的。”虽然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完美性格的最有利时期,但小学阶段也很重要,只要给予关注,利用各种条件悉心培养,照样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作为家长,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二、教学过程:

八大策略培养孩子好性格

八大策略培养孩子好性格 乐乐并不是一个天性温顺、听话的小孩,恰恰相反,他专门倔强,小小年纪就主意专门大。在他半岁前,我与他进行过多次正面交锋,结果差不多上我败下阵来。总结教训,我认识到对待小孩要有策略,也认识到培养小孩明是非、肯合作的重要性。 策略1:对待小孩要有耐心 对待小孩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当你们精心预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不管如何不肯睡;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小东西却哭个没完……你得舍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珍宝。你必须这么做,因为认真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你能做到吗?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吗? 我的策略是: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小孩事实上确实是父母的影子,你以如何样的态度对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你一定不期望自己的小孩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 人的耐心如何说有限,因此我需要让他也承担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专门合理。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会告诉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情况再去陪他。 策略2:言出必行 你也许会认为:小孩小,偶然骗骗他没关系。事实上这要不得,除非你期望以后也被他骗。 我不骗小孩。我还刻意要他明白:爸爸可不能骗他,爸爸说到做到。这一点专门重要,一方面能够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爸爸言出必行的威信,幸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 举个小例子:最初给乐乐穿衣服,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他或许以为我要把这件东西拿走。几次穿好衣服,我赶忙把东西交回他手里,从此他便专门放心地把东西放下或主动交给我。 策略3:始终如一 尽量做到始终如一,幸免造成小孩思维、判定的纷乱。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假如你今天承诺小孩这么做,改日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纷乱。 你或许会不记得自己的不一致,可小孩绝对可不能忘。久而久之,你会发觉自己的命令专门难贯彻。是小孩任性吗?事实上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策略4: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小孩 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比如:你认为他该睡觉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让小孩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小孩不但快乐、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策略5:忽视小孩的无理要求 遇上小孩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假如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关于小孩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否则只会使同样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当你对小孩说“不行”、“不能做”时,小孩往往可不能赶忙舍弃他的行动,他会一边看着你,一边连续试探你是否确实不让他做。这时,你应该坚决地走过去,把小孩抱开,让他做别的事;而不是连续坐在那儿,重复说着“不行”,连续与小孩的较量。小孩从你坚决的态度上,能够明白这件事是确实不能做。 策略6:适当地给小孩一点权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