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02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02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02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安装技术标准

LJGC-TK-002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技术标准

LJGC-TK-002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空调工程中压力不高于2.5MPa,工作温度在-2O~150℃的整体式、组装式及单元式制冷设备(包括热泵)、制冷附属设备、其他配套设备和管路系统的安装及其对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

2、质量标准

2.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2、《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3、《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

2.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3、操作工艺(工作程序)流程图

3.1 设备安装

3.2 一般系统

3.3 水蓄冷系统

4、各工序(工作)操作方法/要领

4.1 活塞式制冷机组:

4.1.1 基础检查验收:会同土建、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对基础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进行中间交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外形尺寸、平面的水平度、中心线、标高、地脚螺栓孔的深度和间距、埋设件等。

4.1.2就位找正和初平:

(1)根据施工图纸按照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弹出设备基础的纵横向中心线,利用铲车、人字拔杆将设备吊至设备基础上进行就位。应注意设备管口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将设备的水平度调整到接近要求的程度。

(2)利用平垫铁或斜垫铁对设备进行初平,垫铁的放置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备安装要求。

4.1.3 精平和基础抹面:

(1)设备初平合格后,应对地脚螺栓孔进行二次灌浆,所用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比基础强度等级高1~2级。灌浆前应清理孔内的污物、泥土等杂物。每个孔洞灌浆必须一次完成,分层捣实,并保持螺栓处于垂直状态。待其强度达到7O%以上时,方能拧紧地脚螺栓。

(2)设备精平后应及时点焊垫铁,设备底座与基础表面间的空隙应用混凝土填满,并将垫铁埋在混凝土内,灌浆层上表面应略有坡度,以防油、水流入设备底座,抹面砂浆应密实、表面光滑美观。

(3)利用水平仪法或铅垂线法在气缸加工面、底座或与底座平行的加工面上测量,对设备进行精平,使机身纵、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l/lOOO,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1.4 拆卸和清洗:

(1)用油封的制冷压缩机,如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期限内,且外观良好、无损坏和锈蚀时,仅拆洗缸盖、活塞、气缸内壁、吸排气阀及曲轴箱等,并检查所有紧固件、油路是否通畅,更换曲轴箱内的润滑油。用充有保护性气体或制冷工质的机组,如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期限内,充气压力无变化,且外观完好,可不作压缩机的内部清洗。

(2)设备拆卸清洗的场地应清洁,并具有防火设备。设备拆卸时,应按照顺序进行,在每个零件上做好记号,防止组装时颠倒。

(3)采用汽油进行清洗时,清洗后必须涂上一层机油,防止锈蚀。

4.2 螺杆式制冷机组:

4.2.1 螺杆式制冷机组的基础检查、就位找正初平的方法同活塞式制冷机组,机组安装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1/10OO,并应在底座或底座平行的加工面上测量。

4.2.2 脱开电动机与压缩机间的联轴器,点动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压缩机要求。

4.2.3 设备地脚螺栓孔的灌浆强度达到要求后,对设备进行精平,利用百分表在联轴器的端面和圆周上进行测量、找正,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3 离心式制冷机组:

4.3.1 离心式制冷机组的安装方法与活塞式制冷机组基本相同,机组安装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并应在底座或底座平行的加工面上测量。4.3.2 机组吊装时,钢丝绳要设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筒体外侧,不要使钢丝绳在仪表盘、管路上受力,钢丝绳与设备的接触点应垫木板。

4.3.3 机组在连接压缩机进气管前,应从吸气口观察导向叶片和执行机构、叶片开度与指示位置,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调整一致并定位,最后连接电动执行机构。

4.3.4 安装时设备基础底板应平整,底座安装应设置隔振器,隔振器的压缩量应一致。

4.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4.4.1 安装前,设备的内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出厂压力。

4.4.2 机组在房间内布置时,应在机组周围留出可进行保养作业的空间。多台机组布置时,两机组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2m。

4.4.3 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就位后的初平及精平方法与活塞式制冷机组基本相同。

4.4.4 机组安装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基准面上测量。水平偏差的测量可采用U形管法或其他方法。

4.4.5 燃油或燃气直燃型澳化锂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的安装还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相关要求。

4.5 模块式冷水机组:

4.5.1 设备基础平面的水平度、外形尺寸应满足设备安装技术文件的要求。设备安装时,在基础上垫以橡胶减振块,并对设备进行找平找正,使模块式冷水机组的纵横向水平度偏差不超过l/1000。

4.5.2 多台模块式冷水机组并联组合时,应在基础上增加型钢底座,并将机组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连接后的模块机组外壳应保持完好无损、表面平整,并连接成统一整体。

4.5.3 模块式冷水机组的进、出水管连接位置应正确,严密不漏。

4.5.4 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的周围,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留有一定的通风空间。

4.6 大、中型热泵机组;

4.6.1 空气热源热泵机组周围应按设备不同留有一定的通风空间。

4.6.2机组应设置隔振垫,并有定位措施,防止设备运行发生位移,损害设备接口及连接的管道。

4.6.3 机组供、回水管侧应留有1~1.5m的检修距离。

4.7 附属设备

4.7.1 制冷系统的附属设备如冷凝器、贮液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蒸发器和制冷剂泵等就位前,应检查管口的方向与位置、地脚螺栓孔与基础的位置,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7.2附属设备的安装除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附属设备的安装,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及单体吹扫;气密性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卧式设备的安装水平偏差和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宜大于1/1000;(3)当安装带有集油器的设备时,集油器的一端应稍低;

(4)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的标高宜比冷凝器的出液口标高低;

(5)当安装低温设备时,设备的支撑和与其他设备接触处应增设垫木,垫木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垫木的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的厚度;

(6)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其进、出口方向及位置应符合工艺流程和设计的要求。

4.7.3 制冷剂泵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泵的轴线标高应低于循环贮液桶的最低液面标高,其间距应符合设备技术

文件的规定;

(2)泵的进、出口连接管管径不得小于泵的进、出口直径;两台及两台以上泵的进液管应单独敷设,不得并联安装;

(3)泵不得空运转或在有气蚀的情况下运转。

4.8 制冷系统管道安装:

4.8.1管道预制:

(1)制冷系统的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型号、规格进行核对检查,并接照规范要求做好清洗和强度、严密性试验。

(2)制冷剂和润滑油系统的管子、管件应将内外壁铁锈及污物清除干净,除完锈的管子应将管口封闭,并保持内外壁干燥。

(3)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气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上部或侧面接出。

(4)管道成三通连接时,应将支管按制冷剂流向弯成弧形再进行焊接,当支管与干管直径相同且管道内径小于50mm时,需在干管的连接部位换上大一号管径的管段,再按以上规定进行焊接。

(5)不同管径管子对接焊接时,应采用同心异径管。

(6)紫铜管连接宜采用承插焊接,或套管式焊接,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直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

(7)紫铜管切口表面应平齐,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

(8)乙二醇系统管道连接时严禁焊接,应采用丝接或卡箍连接。

4.8.2阀门安装:

(1)阀门安装的位置、方向、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反装。

(2)安装带手柄的手动截止阀,手柄不得向下。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阀头均应向上竖直安装。

(3)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应装于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应接触良好,绑扎紧密,并用隔热材料密封包扎,其厚度与管道保温层相同。

(4)安全阀安装前,应检查铅封情况、出厂合格证书和定压测试报告,不得随意拆启。

4.8.3仪表安装:

(1)所有测量仪表按设计要求均采用专用产品,并应有合格证书和有效的检测报告。

(2)所有仪表应安装在光线良好、便于观察、不妨碍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3)压力继电器和温度继电器应装在不受振动的地方。

4.8.4系统吹扫、气密性试验及抽真空。

(1)系统吹扫:

(A)整个制冷系统是一个密封而又清洁的系统,不得有任何杂物存在,必须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对整个系统进行吹扫,将残存在系统内部的铁屑、焊渣、泥砂等杂物吹净。

(B)应选择在系统的最低点设排污口。用压力O.5~O.6Mpa的干燥空气进行吹扫;如系统较长,可采用几个排污口分段进行。此项工作按次序连续反复地进行多次,当用白布检查吹出的气体无污垢时为合格。

(2)系统气密性试验:

(A)系统内污物吹净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

(B)制冷剂为氨的系统,采用压缩空气进行试验;制冷剂为氟利昂的系统,采

用瓶装压缩氮气进行试验。对于较大的制冷系统也可采用压缩空气,但须干燥处理后再充入系统。

(C)检漏方法:用肥皂水对系统所有焊口、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进行仔细涂抹检漏。

(D)在试验压力下,经稳压24h后观察压力值,不出现压力降为合格。

(E)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泄漏耍做好标记,必须在泄压后进行检修,不得带压修补。

(F)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见表2-1)

(3)系统抽真空试验:

在气密性试验后,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kPa(40mm汞柱),保持24h,氨系统压力以不发生变化为合格,氟利昂系统压力回升不应大于0.53kPa (4mm汞柱)。

4.8.5管道防腐:

(1)管道防锈:

(A)制冷管道、型钢、支吊架等金属制品必须做好除锈防腐处理,安装前可在现场集中进行,如采用手工除锈时,用钢丝刷或砂布反复清刷,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再用棉纱擦净锈尘。

(B)刷漆时,必须保持金属面干燥、洁净、漆膜附着良好,油漆厚度均匀,无遗漏。

(C)制冷管道刷漆的种类、颜色,应按设计或验收规范规定执行。

(2)乙二醇系统管道内壁需作环氧树脂防腐处理。

(3)管道保温应符合制冷管道保温要求。

4.8.6系统充制冷剂:

(1)制冷系统充灌制冷剂时,应将装有质量合格的制冷剂的钢瓶在磅秤上做好记录,用连接管与机组注液阀接通,利用系统内真空度将制冷剂注入系统。(2)当系统内的压力至0.196~O.294MPa时,应对系统再次进行检验。查明泄漏后应予以修复,再充灌制冷剂。

(3)当系统压力与钢瓶压力相同时,即可启动压缩机,加快充人速度,直至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制冷剂重量。

4.9 燃油系统管路安装:

4.9.1机房内油箱的容量不得大于1m3,油位应高于燃烧器0.10~0.15m,油箱顶

部应安装呼吸阀,油箱还应设置油位指示器。

4.9.2为防止油中的杂质进入燃烧器、油泵及电磁阀等部件,应在管路系统中安装过滤器,一般可设在油箱的出口处和燃烧器的入口处。油箱的出口处可采用60目的过滤器,而燃烧器的入口处则应采用l40目较细的过滤器。

4.9.3燃油管路应采用无缝钢管,焊接前应清除管内的铁锈和污物,焊接后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4.9.4燃油管道的最低点应设置排污阀,最高点应设置排气阀。

4.9.5装有喷油泵回油管路时,回油管路系统中应装有旋塞、阀门等部件,保证管路畅通无阻。

4.9.6在无中间油箱的供油系统,应在储油罐与燃烧器之间安装空气分离器,并应靠近机组。

4.9.7管道采用无损检测时,其抽检比例和合格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9.8当管道系统采用水冲洗时,合格后还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管路中的水分吹干。

4.10 燃气系统管路安装:

4.10.1管路应采用无缝钢管,并采用明装敷设。特殊情况下采用暗装敷设时,必须便于安装和检查。

4.10.2燃气管路的敷设,不得穿越卧室、易燃易爆品仓库、配电间、变电室等部位。

4.10.3当燃气管路的设计压力大于机组使用压力范围时,应在进机组之前增加减压装置。

4.10.4燃气管路进入机房后,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球阀、压力表、过滤器及流量计等。

4.10.5燃气管路宜采用焊接连接,应做强度、严密性试验和气体泄漏量试验。4.10.6燃气管路与设备连接前,应对系统进行吹扫,其清洁度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4.11 影响操作质量的要因控制

4.11.1技术关键控制

(1)制冷设备安装前,应会同土建、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对设备基础进行验收,做好基础验收记录,对不符合设备安装要求的基础,应及时整改。

(2)制定安全合理的大型制冷设备运输方案和吊装方案,相关的安全措施应落实到位。

4.11.2质量关键控制

(1)地脚螺栓孔的二次灌浆,所用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比基础强度等级高1~2级。灌浆前应将螺栓孔内清理干净,每个孔洞灌浆必须一次完成,分层捣实。灌浆料的强度达到7O%以上,方可拧紧地脚螺栓。(2)设备找平找正后,应将设备垫铁及时点焊牢固,防止垫铁滑动、脱落。

4.12 资料记录

4.12.1质量记录

(1)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防腐与绝热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管道系统)。

(3)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制冷系统)。

(4)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

(5)隐蔽工程记录。

(6)施工日记。

4.12.2附加说明

(1)按照国家新颁布标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原则,在施工中应实行“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并做好记录。

(2)“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项圈,验收必须合格。

(3)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

(4)施工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大措施,因此施工过程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过程控制管理。

5 、安全保证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5.1 施工安全技术

5.1.1设备吊装应设专人指挥,统一行动,注意吊装作业周围有无高、低压电线和通讯电缆等,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1.2作业场地道路应畅通,不得阻碍消防通道,现场应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

5.1.3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

关要求。

5.1.4管道吹扫、冲洗排放口附近应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看护。吹扫、冲洗时人员不得进入境界区域。

5.2 环境安全技术

5.2.1管道吹扫、冲洗应实行定点排放到下水道或管沟内,不得随意排放,污染施工环境。

5.2.2制冷剂充装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并尽量避免制冷剂的泄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5.2.3在设备拆卸清洗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清洗剂渗入地下及污染地面。废柴油、汽油、机油一律按规定回收处理。

DELL服务器系统安装引导盘安装

戴尔11代系列服务器引导盘图解安装操作系统 注意:采用DOSA光盘引导和安装戴尔服务器系统,将使您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丢失,因此这个方法仅供全新的服务器和确认数据有备份前提下的服务器安装 此安装方式仅支持零售版操作系统,如果是盗版光盘,如市面上常见的WINDOWS2003 3IN1版本则无法使用(DELL强烈建议您采用正版软件) 安装前请确认您的服务器光驱为DVD 首先,将随机配送的Systems Management Tools and Documentation version6.0光盘放入服务器光驱,将服务器设置为光驱引导。 注:此版本dosa支持相应系统为: 1、Server 2003 sp2 ; 2、Server 2003 sp2 64 bit ; 3、windows 2003 SBS sp2; 4、Server 2008; 5、windows 2008 SBS\EBS x64; 6、Red hat Linux4.7 32bit; 7、Red hat Linux 4.7 64bit; 8、Red hat Linux5.2 32bit; 9、Red hat Linux 5.2 64bit; 10、Suse Linux10 sp2 64bit; 11、ESX 3.5 U4 操作系统光盘版本一定要和DOSA 安装时选择的版本一致,否则DOSA会报告插入无效光盘。 支持的服务器类型: PowerEdge M610 PowerEdge M710 Dell PowerEdge R610 Dell PowerEdge R710 Dell PowerEdge T610 Dell PowerEdge T710 Dell PowerEdge R410 Dell PowerEdge T410 DOSA6.0 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5212735158.html,/support/downloads/download.aspx?c=us&l=en&s=gen&releaseid=R215376&SystemID= pwe_r710&servicetag=CLQRN2X&os=WNET&osl=en&de viceid=17861&devlib=0& typecnt=0&vercnt=1&catid=-1&impid=-1&formatcnt=1&libid=36&fileid=305539 稍等片刻,屏幕出现如下界面(不同版本的DOSA光盘界面可能略有不同,但所有步骤一样)

制冷系统主要设备安装

制冷系统主要设备安装 制冷系统的安装需遵照厂家提供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五)-78)、《制冷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各项规定进行。 制冷机辅助设备和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低压循环贮液桶、蒸发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片冰机、冰库、冷风机氨泵、氨阀等设备,在安装前均应检查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设备在安装必须清除铁锈,污物、灰等。 (1)冰库安装 a在预先浇好的混凝土平台(平整度要求1/1000以上)铺设二层毡三层沥青,两毡搭接宽度>200mm; b待沥青凝结后,其上铺设200mm保温板,保温板之间应交错搭接,接缝之间应涂密封胶; c在其上做20mm厚C20水泥砂浆垫层,养护三天,要求平整度1/1000; d冰门支撑架、挡冰板:库体底板就位后,将冰门支撑架固定其上,注意其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固定挡冰板于库体底板上; e水平螺旋输送机装配:调整螺旋机支架,并与库体底板把牢,将螺旋机支承轴承及螺旋轴装到库底板上,调整螺旋机叶片与机壳之间间隙不小于10mm,然后 把紧轴承与库底板之间的螺栓; f安装减速机、调整电机架的位置:使两链轮处于同一平面内,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几何平面应重合,不重合偏差应小于或等于二链轮中心距的1.5/100以内, 安装时注意螺旋机的方向; g耙冰机:先将耙冰机组成整体,在组成过程中,调整耙冰机上的调整螺栓,使输送链保持一定张紧度,调整两轮之间的距离,使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控制 在两链轮中心距离的1/1000以内,同时应保证主动轴和从动轴平行,使前后轮 处于同平面内,调整后,拧紧所有联接螺栓; h库体结构:安装储冰库体侧壁板,同时将耙冰机的支撑杆置于库体侧壁板的导向槽内,并搁置在导向槽上的横档上或耙冰机下面垫起,连接库体侧壁板与库 体底板之间的螺栓并紧固。储冰库体端壁板连接支撑杆 i冰门的安装:连接冰门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杆,不得有卡死现象; j安装电动推杆及电动推杆支架,滑轮并调整电动推杆中心线与滑轮处于同一直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 - 制度大全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 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有安全就没有阳光的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饭碗和平安。 2.从企业管理工作的结构 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基础工作,是日常工作。 3.从企业效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一种隐性的、长期的效益。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4.从企业投入说:安全投入明的是在花钱,隐性的是为了企业更少的花钱。安全投入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基本效益,进而扩张更大的效益。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得创造最多的收入,而付出尽可能少的成本。但安全投入是最必要的成本之一。 二、安全管理:重要的是制度和落实。 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人们必须怎样做,做到什么,不能怎样做。 安全制度包括:卫生管理、质量管理、用火用电用水用汽用油管理、劳动保护、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养护维修、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安全设施的使用保管及人员培训。而制度的落实才是制度的实质,才是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安全责任心 1.员工责任心 整套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否,除了原设计及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外。再者 就取决操作人员如何正确操作、管理制冷系统,取决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这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要求做到勤看、勤查、勤听、勤摸、 勤记录。 2、管理层的责任心 ? 管理层应十分重视生产安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跟踪检查抓落实,在安全生产上要舍得投入。 四、日常工作中如何预防事故(故障)的发生 ? 减少故障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 1.要有一批技术全面/熟练,责任心强的操作管理人员.(据相关资料表明90%的故障是由于操作或维修不当而造成的) 2.正确掌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 (1)完整地/系统地/熟练地掌握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设备管道阀门的布置)(包括每台设备的构造和原理) (2) 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液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合理、经济. (3)制冷系统四大部件热负荷应匹配(机房主机热负荷/冷凝器热负荷/库房冷却设备热负荷和

(完整版)1、XXX系统安装部署说明书

XXX系统安装部署说明书 修改记录

目录 目录 XXX系统安装部署说明书 (1) 修改记录 (1) 目录 (2) 1 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系统背景及介绍 (3) 1.3 适应人群 (3) 1.4 定义 (4) 1.5 参考资料 (4) 2 硬件环境部署 (4) 2.1 硬件拓扑图 (4) 2.2 硬件配置说明 (4) 2.3 网络配置说明 (4) 3 软件环境部署 (5) 3.1 软件清单 (5) 3.2 软件部署顺序 (5) 3.3 操作系统安装 (5) 3.4 数据库安装 (5) 3.5 中间件产品安装 (6) 3.6 其它软件产品安装 (6) 4 应用系统安装配置 (6) 4.1 应用系统结构图 (6) 4.2 应用清单 (6) 4.3 安装准备 (7) 4.4 安装步骤 (7) 4.5 应用配置 (8)

5 系统初始化与确认 (8) 5.1 系统初始化 (8) 5.2 系统部署确认 (8) 6 系统变更记录 (8) 6.1 系统变更列表 (8) 6.2 系统变更记录 (9)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系统安装部署说明书主要用于详细描述整个系统的软硬件组成、系统架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安装部署方法、配置方法等信息,通过本文档可以对整体系统进行全新部署,或者针对某个组成部分进行重新部署。 1.2 系统背景及介绍 【简单描述系统的建设背景和系统基本情况介绍。】 1.3 适应人群 本说明书适用于以下人群使用: ?系统建设负责人:组织新建系统/功能的安装部署,以及新建系统/功能的安装部署说明书完善。 ?系统维护负责人:了解系统架构和安装部署方法,负责或组织进行系统重新安装部署,在系统部署变更时及时更新说明书内容。 ?系统开发商:制定新建系统或新建功能的安装部署说明。

服务器系统安装规范

服务器系统安装规范(win2000/win2003)

目录 一、概述 (3) 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 (3) 1、安装前的准备 (3) 2、服务器硬盘分区规范 (3) 3、服务器软件安装目录规范 (3) 4、系统安装顺序 (3) 5、系统安装步骤 (4) 6、应用软件及其他安装 (10) 三、安全策略的设置 (10) 1、操作系统安全策略的设置 (11) 2、应用系统的安全设置 (12) 四、联网后的操作 (12) 1、升级杀毒软件 (12) 2、操作系统的升级 (13) 五、远程测试 (13) 1、远程控制软件的测试 (13)

一、概述 本规范包括服务器系统安装(win2000/win2003)规范,主要是对公司服务器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的安装,配置,安全等方面的介绍; 公司所有维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此规范 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 首先应准备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参数,及要装的应用程序清单。以下软件为服务器上必装的软件,安装前应做好准备: (1)操作系统 windows2000 Server、Service Pack 4、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安装补丁 windows2003 Server、Service Pack 2、windows2003 Server 操作系统安装补丁 2、服务器硬盘分区规范 建立基于windows的网络,服务器磁盘至少分成三个区,用途分别为系统分区、安装软件分区、数据备份分区,每个分区格式大小根据服务器空间而定,类型为NTFS: (1)。 3、服务器软件安装目录规范 4、系统安装顺序 如没有特殊说明,则按系统安装步骤一步步进行安装,在安全策略设置完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安装技术分析 毛洪磊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安装技术分析毛洪磊 发表时间:2019-07-17T15:56:28.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毛洪磊[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大多只注重建筑质量,而忽视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暖通空调环节,一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在安装中出现质量问题,虽然不会给住户造成损失,但是会严重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拉低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性,由此可知,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的安装尤为重要,安装工作人员应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实际 探究施工要点,为居民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2530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大多只注重建筑质量,而忽视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暖通空调环节,一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在安装中出现质量问题,虽然不会给住户造成损失,但是会严重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拉低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性,由此可知,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的安装尤为重要,安装工作人员应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实际探究施工要点,为居民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关键词: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安装技术引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在居所中提供制冷和供暖设备,解决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但是在空调的安装过程中,系统管道的安装技术水平决定了系统安装质量,因此加强管道安装技术研究非常重要。 1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的安装要点在进行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安装前,安装人员务必要对安装部分的要点进行悉知,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对于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的安装系统来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管道阀门的安装,在进行管道阀门安装时,其要点主要主要是质量,所选择是的阀门应该与制冷系统使用的管道型号进行统一,同时要选择正规厂家出厂的阀门,这样不但保证了阀门的质量外,还能极大程度的降低安装难度,在选择密封材料时也要根据系统管道的介质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保证管道出现渗漏情况的发生;其次有些建筑商会选择氨制冷剂,如果选择了这种制冷剂,那么就要注意管道、附件以及阀门的材质选择,如果忽视了制冷剂,选择了铜质材料,那么就会导致管道、附件等出现质量问题,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避免管道内部不能选择镀锌,避免氨与锌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在对氨制冷系统管道进行安装时,应该格外注重管道接缝的位置,应该对其进行射线检测,并且要对其进行相应比例的抽查,保证管道接缝位置的质量,当然,管道接缝位置有些并不适宜用射线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选择超声波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另外,在对制冷系统阀门进行安装时,检测工作尤为重要,如果忽视了安装后的检测,极易出现漏气等情况的发生,应该居民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后期的检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阀门强度及密封性的测试,保证制冷系统阀门的正常使用,通过笔者多年来的调查,将制冷系统阀门的强度设置在150%的压力上,并超过5分钟,才能确定制冷系统阀门安装的质量。 2暖通空调系统制冷管道具体安装要求在暖通空调制冷管道的具体安装过程中,分为钻孔、铺设、和管道的检修等几部分工作内容,不同的施工部分有不同的施工要求,形成了制冷管道安装技术系统。 2.1钻孔问题在暖通空调制冷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钻孔也就是指孔洞的遗留问题,在安装之前,暖通空调技术人员先要做好建筑工程的整体评估,确定出具体的钻空位置,通过科学有效的计算才能避免钻孔不齐问题,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如果在工程评估过程中出现评估不到位或者临时状况,就需要重新开始打孔,这样之前的孔洞就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美观性。为了能够避免重复性施工,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技术人员都会选择多打几个孔洞,避免后期的重复施工,但是这样也就难免会导致出现孔洞余留问题。设计人员在一开始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测量,在应该打孔洞的地方做好标准、提醒施工人员。在设计人员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实地考察工作,这样设计出来的图纸才能更加符合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结构,避免线路混乱的问题。同时,精确准确的实地考察也不需要在进行预留打孔,更加方便管道的接通,减少了孔洞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工程的美观性。 2.2管道的铺设问题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管道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2种铺设方法,分别是架空铺设以及地下铺设。相对而言,架空铺设技术方法难度系数更高,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更高。而地下铺设需要在施工中开挖通道,容易造成地面堵塞问题,影响路人的正常通行,比架空铺设技术相比波及度更广。2种不同的铺设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安装要求以及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铺设方法。架空铺设管道需要沿着柱子或者是墙体来进行设置,在设置过程中也会使用专门的支架进行施工。制冷管的管道安装要求需要在排气管的上方,这2条不同的管道可以平行布置在同一个支架上。不同的管道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能太窄,需要保留一定的距离。吸气管道不能跟支架进行直接的接触,一旦出现直接接触会出现冷桥现象,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暖通空调的制冷管道接口还需要选择使用顺溜三通接口,这样既有助于增加制冷效果、减少制冷困难,又能确保冷气顺利通过。地下铺设则分为3种铺设方法,分别是不通行地沟铺设、半通行地沟铺设以及地沟铺设。这3种不同的铺设方法对于地沟高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通行地沟的地沟高度要求最高,需要超过1.8m才能够开始铺设施工。在地下铺设施工过程中,冷热管都需要放置在地沟当中,低温管道则需要铺设在下方。半通行地沟对于高度的要求比较低,在1.3m以下也可以,但是高温管道与低温管道这2种管道不能同时铺设在一起。不通行地沟的低温管道则需要单独进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管道的性质要求,在施工中加以区分。 2.3做好后期质量审查检验工作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是造成管道安装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建筑事故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工作出现问题导致的。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单位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培训工作,提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完善防护措施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施工企业单位还需要为员工购买相应的保险,争取把事故后产生的损失降到更小。在施工中还需要严格检查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语

氨制冷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食品冷冻厂 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 施 工 方 案 ****设备安装有限公司2011年3月10日

石狮市东益食品冷冻厂冷库工程项目。经双方协商,制冷安装工程由泉州市丰泽南方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担。为保证安装质量和按期完成安装任务,并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施工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况及工艺特点: 氨制冷机房设置8ASJ170氨压缩机3台;配套CXV-1120蒸发式冷凝器2台; 50P-40屏蔽氨泵6台;系统配套附属设备9台,分别为:ZA-5.0贮氨器2台、ZA-3.0贮氨器1台、ZL-8.0中间冷却器1台、DXZ-3.5低压循环桶3台、YF-150氨油分离器1台、JY-500集油器1台。 工程地点:石狮市祥芝镇海洋科技园,按照厦门华旸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出具的施工图纸施工。工程拟定于2009年3月13日开工,争取于2009年7月13日竣工。施工项目包括:1、制冷系统设备安装、工艺管道制作安装。 制冷系统的特点是经压缩后的氨蒸汽在充分冷却条件下液化,而液化后的液体在低压条件下可以迅速汽化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人们利用这一物质易于压缩、又易于汽化的特点,将压缩机、换热设备、节流机构等组成蒸汽压缩式循环制冷系统。 该系统使用的是活塞式压缩机(即往复容积型压缩机),是靠进入气缸的气体体积的缩小,使单位体积中气体分子密度急剧增加而使气体压力升高,通过蒸发式冷凝器冷却后的高压氨液经节流阀后进入蒸发器中,氨液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二、施工检查和验收依据: 1、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劳部发[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 5、GB50274-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

实训项目2 安装和配置Windows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

《Windows2003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课程实训指导书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工程系

实训项目2 安装和配置Windows操作系统 一、实训目的 1、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2、掌握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区域、语言等设置方法 3、掌握管理驱动程序 二、实训准备 1、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文件 2、一台计算机 三、实训时间安排 2个课时 四、注意事项 1、硬盘、内存等是否有足够的空间。 2、分区的划分是否正确 五、实训步骤 手工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在Windows 2003安装光盘\I386目录下有两个用于安装Windows 2003的文件:winnt.exe和winnt32.exe。winnt.exe是个16位的应用程序,它既可以在16位的操作系统(如DOS和Windows 3.x)下使用,也可以在32位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9x和Windows 2000)下使用。winnt32.exe是个32位的应用程序,它只能在32位的操作系统下使用。 如果想从网络启动安装程序,可以在网络服务器上,通过插入光盘并共享CD-ROM驱动器来共享安装文件,也可通过将安装文件从光盘的I386文件夹复制到共享文件夹来共享安装文件。查找并运行光盘的I386目录中或共享文件夹中适合的文件。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过程如下。 (1)计算机从安装光盘启动后将自动进入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界面,如图2.1和图2.2所示。按【Enter】键选择安装Windows。

图2.1 安装程序启动界面图2.2 安装程序引导界面(2)开始安装进入Windows授权协议画面,按【F8】键选择同意,继续安装,否则推出安装。如图2.3。 (3)然后选择安装的磁盘分区,也可以在此将磁盘重新分区,如图2.4。 图2.3 Windows授权协议图2.4 创建磁盘分区(4)选择已存在磁盘分区或创建新的磁盘分区后,将选择以何种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如图2.5所示。Windows Server 2003可以同时支持FAT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但作为系统服务器,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应该选择使用NTFS文件系统,按【Enter】键继续。 (5)如果是已经存在的磁盘分区,安装程序将确认是否要格式化该分区,按【F】键确认格式化;如果是新建立的磁盘分区就会立即进行格式化,如图2.6所示。

系列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IBM X系列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引言 本文介绍采用IBM Server Guide光盘引导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IBM Server Guide光盘安装会清除硬盘上的分区和数据,安装前请务必向客户说明,确认是否需要备份数据。 一、工具准备 IBM ServerGuide光盘一张, 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光盘一套(以windows2003为例), IBM ServeRAID Manager 安装光盘一张。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服务器型号不同,所需要的IBM ServerGuide光盘 版本也不同,下面给出两者对应关系,请根据服务器型号选择合适版本。 二、具体安装步骤 1、设置服务器从光驱启动,开机按F1-startup进行设置。 2、用ServerGuide CD光盘启动服务器,光盘启动后,显示如下画面 选择使用本引导盘的语言(注意:此时语言为ServerGuide引导程序语言,与所要安装操作系统无关),出现如下画面,选择English) 3、选择键盘布局以及国家或地区画面,在这里全部选择United States,然后 点击Next 4、出现许可协议界面,阅读许可协议内容,点击I accept继续即可 中文用户可以在Language选项中选择Chinese 阅读中文协议 5、查看概述了解ServerGuide 功能,请在使用前仔细查看相关使用说明,点击Next继续 6、在这里可以选择要安装的操作系统,选择后点击Next 7、列表显示接下来将要做的配置,目前提示要设置日期和时间,点击Next 8、设置正确的日期和时间后点击Next 9、当出现清除硬盘信息界面时,请根据需要选择,如果需要保留已有的阵列信息,请选择Skip this task,但硬盘上的数据和分区仍然会被清除掉,选择clear all hard …会直接清除阵列及硬盘信息,如无特殊要求,我们一般选择第二项clear all hard disk drives and restore servraid to defaults,选择后点击Next继续

氟制冷系统安装调试培训教材

氟制冷系统安装调试培训教材 氟制冷系统安装调试 运转前准备 系统安装完毕后~在投入运转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 检查电气接线~确保接线端子全部紧固.确信线路接线正确,其绝缘性能~系 统 接地均符合要求。 , 在起动前观察系统的油位,油位应在压缩机视油镜的中央或稍偏上处.只能使 用 专用冷冻油。 , 拆除或松开压缩机下的运输托架,确保安装在压缩机底脚弹簧上的螺母没有 触 到压缩机底脚。 , 检查双压控制器~温控器~融霜时间控制器~油压安全控制器以及其他安全 控 制装臵,如有必要予以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可参阅制冷基础知识中相应部分。 , 仔细阅读冷库和冷凝机组所附的接线图和说明书等资料~并要妥善保管~以备将来参阅。 , 连接好制冷剂管道~并注入要使用的制冷剂~在注入前应称出制冷剂容器重量~ 以使注入系统的制冷剂量精确无误。如果必须通过压缩机吸气侧将制冷剂注入系统内~则只能以气态注入。液态制冷剂必须在压缩机的高压侧注入。充注具体方法可参阅后面调试中常用技能部分。

, 在充注前和充注过程中~观察系统压力。在系统制冷剂不足时不要加油~除非油位处于极低的情况下。 , 继续充注直至系统有足够的制冷剂正常运行。不要充注过量~记住在视镜上 的 气泡可能是由于流体阻力或制冷剂短缺引起的。 , 确信系统压缩机和储液器的角阀等都处于开启位臵。 运转检查 在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系统试运转。对于单机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 断开电控箱门上的开关~合上电控箱内所用空气开关~此时电控箱门上电源指示灯和箱内相序保护器指示灯应亮~若都不亮则应检查电源是否有电~若只是箱内相序保护器指示灯不亮则调换电源任意两相使指示灯亮~此时负荷侧设备均应工作~用万用表测量各回路的电流~检验与实际负荷是否相符。 , 合上电控箱门上的开关 ~此时压缩机应工作~箱门上的制冷指示灯应亮~若无反应~可检查融霜时间控制器看其是否处于融霜状态~检查双压和温控看其触点是否闭合~找出原因调整这些器件使压缩机启动。 , 若压缩机已运转~对于螺杆机需确保其转向正确~如压缩机转向不正确~任 意调整电控箱与压缩机连接电缆的两相~即可改变压缩机转向。注意:此时不能再 调整电控箱电源进线的相序。 , 待压缩机稳定运转后~用万用表测量压缩机回路电流~看是否与机组参数表 上该蒸发温度下的电流值相符。若差距较大~可检查供电电压~冷凝器散热~制冷剂充注量等~找出原因~然后把电控箱内电机保护空开的整定值设定为1.2倍的该状态下额定电流值。 ,将系统接上双压表~校验双压控制器的设定值~对于高压保护值~xx公司规 定在R22系统中~风冷机组为350psig (25kg/cm2)~水冷机组为300psig (约

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2000

氨制冷系统安装施工验收规范SBJ12-2000 1总则 1.0.1 为确保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制冷系统管道内工作介质的工作温度高于-45℃的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包括以氨(NH3)为制冷剂的各类冷藏库;人工制冷设施中以氨为制冷剂,氯化钠(钙)水溶液、乙二醇水溶液等为载冷剂的各类制冷装置的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 1.0.3 氨制冷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氨制冷系统的安装必须按工程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 2氨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管道、阀门、自控元件、仪表、管件及涂料、保温材料等必须具备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其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等的有关规定。 3 氨制冷系统的安装应按本规范各章节规定的内容进行质量检查,填写相应的质量检查单,并由有关负责质检的人员进行签证。 1.0.4 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制冷设备的安装 2.1 一般规定 2.1.1 本章适用于以活塞式、螺杆式、回转式氨制冷压缩机为主机,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水冷式冷凝器及其制冷辅助设备的安装。 2.1.2 氨制冷系统所采用的制冷设备及阀门、压力表等必须彩氨专用产品。阀门管件等严禁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磷青铜除外)。与制冷剂接触的铝密封垫片应使用高纯度的铝材。

法兰、螺纹等连结处的密封材料,应使用耐油橡胶石棉板、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氯丁橡胶密封液或甘油一氧化铝等。 2.1.3 制冷设备基础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制作,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 2.2制冷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组的安装 2.2.1 本节适用于带有公共底座整体出厂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组的安装和压缩机、电动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等部件在同一公共底座上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的安装。对于解体出厂或无公共底座的制冷压缩机的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规定执行。 2.2.2 对于制冷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组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有关规定。 2.3辅助设备的安装 2.3.1 制冷系统的辅助设备,如冷凝器、贮液器、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集油器、低压循环贮液器、氨泵等设备就位前,应检查其基础及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尺寸并应符合设计文件中设备管道接口的方向;对于空气分离器等吊挂式辅助设备,尚应检查其支、吊点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3.2 辅助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单体吹污,吹污可用0.8MPa(表压)的压缩空气进行,次数不应少于3次,直至无污染物排出为止。 2.3.3 辅助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单体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2.3.4 无特殊要求的卧式辅助设备安装水平偏差和立式辅助设备安装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宜大于1/1000。 2.3.5 有油包和放油口在设备一端的贮液器、卧式氨液分离器、卧式蒸发器等设备的安装,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一、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本系统为网络版,在服务器上安装后,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连接使用。安装后系统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分别存放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和用户指定的磁盘上。 1.硬件环境 1.1网络环境 本系统需要运行在单位局域网上,要求服务器、客户端(档案室)计算机连接在此网络上。建议配置100M网络速度。 1.2满足系统运行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CPU: PⅣ1.6G以上 内存:256M以上,建议512M 硬盘:40G以上 VGA:分辨率800*600或者更高 网卡:100M以上 其他:光驱、3.5英寸软驱、鼠标 2.软件环境 2.1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 Windows 2000 Server 或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 2.2服务器数据库配置: Microsoft SQL Server 7.0 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 第一次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提示输入“连接客户端数”的窗口,请增加100个客户端。 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Microsoft SQL Server,请运行“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授权”检查Microsoft SQL Server的许可连接数,如果其连接数为0或不足100,请设置为100个客户端连接。 2.3客户端浏览器配置:IE5.0以上。

二、系统安装说明 请插入“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光盘,双击SETUP[2.50].EXE。按照系统提示的步骤安装到PC机或服务器上。用户只能将本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的根目录下,如:C:\ 。 安装完成后请重新启动服务器。 三、数据库软件安装说明 本系统需要安装SQL SERVER 7.0或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安装具体步骤如下。 1.SQL SERVER 7.0的安装 把SQL SERVER 7.0数据库安装光盘放到光驱中,双击光盘盘符,进入光盘内容。打开光盘后,如图3.1-1。 图3.1-1 双击“AUTORUN.EXE”图标即可进入数据库的安装画面,如图3.1-2:

华为服务器系统安装步骤

RH2285 EP Windows Server 2008 安装手册 拟制: Prepared by 陈远明 KF59885 日期: Date 2012-2-24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批准: Granted by 日期: Dat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1安装前准备 1.1硬件环境准备 1、操作系统安装光盘: Windows2008 R1 sp2 32位系统需两张光盘:一张系统盘,一张升级成sp2光盘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 64位系统需一张系统光盘 2、USB光驱一个 3、USB软驱一个 1.2软件环境准备 1.LSI硬盘控制器驱动 如果是LSI 2308 硬盘驱动器,则需加载2308驱动,驱动如下所示: (解压后并拷贝到软盘中) 注:也可以使用虚拟软驱挂载虚拟镜像文件: 如果是LSI 2208 硬盘驱动器,则需加载2208 驱动,驱动如下所示: (解压后并拷贝到软盘中) 注:也可以使用虚拟软驱挂载虚拟镜像文件: 2.驱动程序: 3. 82580网卡驱动 1.332为系统使用位系统使用环境配置 1、单板在启动阶段点击“DEL”键,设置BIOS时间为当前时间,如图1-1。 1-1 2、输入“F9”,将BIOS的设置进行“Load Optimal Default”操作,如图1-2,“YES” 确认。

1-2 3、输入“F10”,保存BIOS设置并退出,,如图1-3,“Yes”确认后系统将会自动重启。 1-3 4、在系统启动,LSI控制器初始化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应的提示信息配置好磁盘 RAID关系。 如果是LSI SAS2308控制器,按下“Ctrl+C”,进入2308 SAS控制器的setup菜 单,配置好磁盘raid 如果是LSI SAS2208控制器,按下“Ctrl+H”,进入2208 SAS控制器的setup菜 单,配置好磁盘raid 5、如果LSI 2308控制器下挂了多个硬盘,必需将系统安装硬盘安装在bootdevice上, 因此需要在2308 SAS控制器的setup菜单中设置你即将作为系统盘那个硬盘为bootdevice,依次进入LSISAS2308->SAS Topology->Ditrect Attach Devices 如下界面所示,选择一个硬盘,例如“ATA ST9500420AS”,然后输入“Alt+B”,如下图1-4红框所示,出现“BOOT”即成功,然后保存退出: 1-4 2安装过程 1、将标识为DVD 1的光盘放入USB光驱,重新启动服务器单板,在POST阶段点击“F11” 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从USB光驱启动(如图)然后“Enter”确认。在出现提 示Press any key to boot from CD …时,迅速按任意键,从光盘启动。 2、进入安装界面,在安装界面下方出现提示:“Enter your language and other preferences and click “Next” to continue.”通过下接拉框选择分别选择安 装语言,时间和当前格式,键盘等属性,按“Next”进入下一步。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制冷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制冷技术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尤其是系统中的氨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都有潜在的较大的危害性。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的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和管理工作。下面就围绕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冷库氨制冷设备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制冷工作原理 察尔森水库冷库属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氨罐、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水冷却装置,各种阀门、压力表、测温仪和高低压管道组成。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之外,

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液在系统内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进行冷热变换完成制冷。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察尔森水库安装了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极氨压缩机,均是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联式电动机配装而成。 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 6”表示压缩机有6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 A”表示以氨制冷剂,“W表示气缸排列的样式如果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该机活塞行程为200毫米,转速为960转/分,标准制冷量为2900000千焦/ 小时, 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 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C。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汽缸,“A”表示氨制冷剂,“ S”表示汽缸排列样式像扇子型,“J”表示单机两级,即在一台机体上没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气缸,3 个低压排气缸)为低压级,2 个缸(1 个高压吸气缸,1 个高压排气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气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 -45C,标准制冷量为4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系统安装部署手册模板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xxxx项目 系统安装部署手册 V1.0 项目经理: 通讯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文档信息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系统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硬件环境部署 (3) 2.1硬件拓扑图 (3) 2.2硬件配置说明 (3) 3软件环境部署 (3) 3.1软件环境清单 (3) 3.2软件环境部署顺序 (3) 3.3操作系统安装 (4) 3.4数据库安装 (4) 3.5应用级服务器安装 (4) 3.6其他支撑系统安装 (4) 4应用系统安装与配置 (4) 4.1应用系统结构图 (4) 4.2安装准备 (4) 4.3安装步骤 (4) 4.4系统配置 (5) 5系统初始化与确认 (5) 5.1系统初始化 (5) 5.2系统部署确认 (5) 6回退到老系统 (5) 6.1配置回退 (5) 6.2应用回退 (5) 6.3系统回退 (5) 6.4数据库回退 (5) 7出错处理 (5) 7.1出错信息 (5) 7.2补救措施 (5) 7.3系统维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系统安装部署手册的目的] 1.2 系统背景 [ a.说明本系统是一个全新系统还是在老系统上的升级; b.列出本系统的使用单位/部门、使用人员及数量。]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安装部署过程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完整技术方案; b.系统运维手册; c.其他与安装部署过程有关的材料,如:工具软件的安装手册] 2 硬件环境部署 2.1 硬件拓扑图 [列出本系统的硬件拓扑结构,如服务器、网络、客户端等。] 2.2 硬件配置说明 [列出每一台硬件设备的详细配置,如品牌、型号、CPU数量、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网卡、带宽、IP址址、使用、应部署哪些软件等等] 3 软件环境部署 3.1 软件清单 [列出需要用到哪些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和其他支撑系统软件等,要列明每个软件的全称、版本号、适用操作系统、LICENSE数量等] 3.2 软件环境部署顺序 [列出每一台硬件上的软件安装顺序,如果不同硬件间的软件安装顺序存有依赖关系,也要在备注中列出,

氟制冷系统安装调试培训教材

氟制冷系统安装调试 运转前准备 系统安装完毕后,在投入运转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电气接线,确保接线端子全部紧固.确信线路接线正确,其绝缘性能,系统接地均符合要求。 ●在起动前观察系统的油位,油位应在压缩机视油镜的中央或稍偏上处.只能使用专用冷冻油。 ●拆除或松开压缩机下的运输托架,确保安装在压缩机底脚弹簧上的螺母没有触到压缩机底脚。 ●检查双压控制器,温控器,融霜时间控制器,油压安全控制器以及其他安全控制装置,如有必要予以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可参阅制冷基础知识中相应部分。 ●仔细阅读冷库和冷凝机组所附的接线图和说明书等资料,并要妥善保管,以备将来参阅。 ●连接好制冷剂管道,并注入要使用的制冷剂,在注入前应称出制冷剂容器重量,以使注入系统的制冷剂量精确无误。如果必须通过压缩机吸气侧将制冷剂注入系统内,则只能以气态注入。液态制冷剂必须在压缩机的高压侧注入。充注具体方法可参阅后面调试中常用技能部分。 ●在充注前和充注过程中,观察系统压力。在系统制冷剂不足时不要加油,除非油位处于极低的情况下。 ●继续充注直至系统有足够的制冷剂正常运行。不要充注过量,记住在视镜上的气泡可能是由于流体阻力或制冷剂短缺引起的。 ●确信系统压缩机和储液器的角阀等都处于开启位置。 运转检查 在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系统试运转。对于单机系统具体操作如下:●断开电控箱门上的开关,合上电控箱内所用空气开关,此时电控箱门上电源指示灯和箱内相序保护器指示灯应亮,若都不亮则应检查电源是否有电,若只是箱内相序保护器指示灯不亮则调换电源任意两相使指示灯亮,此时负荷侧设备均应工作,用万用表测量各回路的电流,检验与实际负荷是否相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