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

实验指导

编者:邵成民、顾婷

专业:

姓名:

班级:

目录

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

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

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

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

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

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

实验七:消化系统 (29)

呼吸系统(一)

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

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

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

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

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

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位,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

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11.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中、上野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CT:左肺尖后段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

12.左侧胸片:局限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可见一条索状高密度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

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右侧胸片:弥漫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塌陷,脊柱左突侧弯,双肺可见呈弥漫分布的团块状高密度影,双肺门结构不清,主动脉及心影显示不清。

13.胸部正位片:双肺多发点状、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锐利,双肺纹理清晰,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诊断结果:双肺多发钙化

14.胸部正位片:右肺中、上野可见一呈类圆形的环形高密度影,边

缘清楚,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双肺纹理清晰,两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肺脓肿

15.胸部正位片:左肺中野可见一圆形不均匀密度影,边缘不规整,

双肺下野见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双肺纹理增多,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

诊断结果:左肺肺癌。

16.胸部正位片:双肺透亮度增高,可见多个肺大泡形成,其内未见肺纹理通过,双侧肋间隙增宽;两肺野透亮度增高,双肺纹理稀疏变细;心影狭长,两膈低平,两侧肺门稍增大、增浓;纵隔居中、无

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17.胸部正位片:右肺中、下野中外带可见一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约2x2cm,边缘不规整,其周围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影,右肺下野片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肋骨多发钙化,左肺纹理清晰,双肺门影稍浓密,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侧位片:位于右肺上叶前段

18.右肺中叶内段可见一不规侧高密度影,边缘有毛刺,大小约1.5x1.0cm

19.右肺中上野可见弧形突出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呈类圆形状,气管受压左移,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肺肉瘤可能。

20.胸部正位片:右肺下野可见呈外高内低的边缘模糊的糊状线,右侧肋隔角变钝,右侧余肺野未见异常;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21.胸部正位片:左肺中上野可见一扁丘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下野可见呈外高内低的边缘模糊的糊状线,左侧肋隔角变钝,右

肺野未见明显异常,左心缘显示不清。

22.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左肺野外带可见无肺纹理透亮区,可见肺压缩线,肺体积约被压缩30%,隔面呈气液平面,右肺下野可见一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右侧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侧位片:可见气液平面

23.CT:左侧胸膜钙化

胸片:双侧胸廓不对称,脊柱右突侧弯,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左肺中下野可见大片状不均匀密度影,右肺下野见多发点状高密度影,主动脉稍迂曲,心影不大,双侧肋隔角变钝。

呼吸系统(二)

1.胸部正位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结构紊乱,边界不清,以左下肺野明显;左肺中下野见多发囊状透亮影及支气管双轨征;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2.胸部正位片:右上肺野见密度均匀增高大片状阴影,下缘清晰,;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3. 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肺下野见密度均匀增高大片状阴影,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侧位:病灶位于右肺下叶。

4.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见沿肺纹理分布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淡且模糊不清,病灶右下肺明显;左肺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侧位片:病变位于右肺下叶

5.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左肺中野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稍模糊,其内见气液平,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侧位片:病灶位于左肺上叶

6.胸部正位片:左肺中上野可见带片状模糊阴影,左肺门增大,两者间见数条条索状阴影,右肺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7.胸部正位片:双肺野满布分布均匀,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状阴影;肺纹理被掩盖,右肺上野可见条索状、斑片状高密度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8. 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左肺中野见一直径为1.0cm球形病灶,边缘光整,其内隐约可见点状钙化灶;病灶周围见散星点状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侧位片:病灶位于左肺上叶。

9.胸部正位片:左侧胸廓塌陷,脊柱左突侧弯,气管向左移位,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左侧广泛胸膜增厚并钙化,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侧胸膜牵拉,左侧肋隔角变钝。

10.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右侧肺门模糊,肺门下部见一4.0X4.0cm 大小团块状阴影,部分与心影重叠,边缘不规整;右肺下叶实变,体积缩小;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侧位:病灶位于肺门区及右肺中下叶。

11.胸部正位片:左侧肺门模糊,肺门中上部见一5.0X5.0cm大小团块状阴影;左肺上叶实变,体积缩小,与团块影下缘形成反"S"征;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12.CT平扫肺窗示右肺下叶见一孤立性肿块影,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显示稍高密度影,边缘不规则。

14.CT平扫肺窗示右肺下叶见一孤立性肿块影,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显示其内有偏心性空洞。

19.胸部正位片:双肺散在分布类圆形结节影,边缘清楚,呈棉花团状,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双肺门影增大

后前位:心脏右缘上方为上腔静脉,向下进入右心房,右心房构成心脏右缘,左缘上方向外突起的为主动脉结,其下方为肺动脉段,此处向内凹入,故称心腰,肺动脉与左心室之间为左心耳,正常时不显示,左心室向外下延伸后向内,转弯处称:心尖。

右前斜吞钡位|(旋转45度):前方为右心室构成心缘,向上与肺动脉段相接,分成左、右肺动脉,肺动脉段后方为升主动脉,向上后行,形成主动脉弓。此位上并非充分显示,升、降主动脉前后重叠。心影后方左、右心房上下排列,难以分清其界限,食管吞钡受主动脉、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形成三个压迹。心前缘与胸壁之间有三角形透明区,称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

左侧位:心影前下缘为右心室,心后缘上方为左心房,下方为左心室,左心室与横膈构成心后三角,在胸骨后右心室前有一倒三角形透亮影,即心前间隙。

右心缘与心尖的连线与肺低的夹角:垂位心>45度,横位心<45度,斜位心大约等于45度。

左心房增大---正位片:心底部椭圆形致密影,右心缘双房影形成,左心耳增大(第三弓),气管分叉角增大(正常60-85度)

左前斜位:增大左房使左主支气管上移、变窄。

右前斜位吞钡:食管左房段压迹明显,向后移位。

左侧为吞钡:食管受压后移。

左心室增大---正位片:左心缘向左下增大、向左侧凸出,心尖向左下延伸,心胸比>0.5,心腰凹陷,相反搏动点上移。

左侧位: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凸出,心后间隙缩窄,心后缘与下腔静脉焦点位于膈下。

左前斜位:左心缘向后、向下凸出,与脊柱重叠。

右心房增大---正位片:右心缘下部向后凸出,向上延伸,右心房心高比增大,大于0.5(心高比=右心缘上下段与右心膈角水平线的垂直距离比中动脉弓到右心膈角水平线的垂直距离)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部向上、向前凸出,右心缘上部延长,心后间隙消失。

右前斜位:心后缘下部向后向下凸出,但不与食管形成压迹。

右心室增大----正位片:肺动脉段延长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心尖圆隆上翘。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时,表现法洛四联症:两肺血明显减少,心影近似靴型,右心室肥厚增大,心尖上翘。

右前斜位:肺动脉段向前、向上突出,心前间隙消失。

左前斜位:心前缘下部向前下突出。

二尖瓣型心外形(梨形心—右心负荷过重):双肺野透亮度降低,肺纹理增多、模糊,两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心尖圆隆。

主动脉型心外形(靴型心----左心负荷过重):双肺野透亮度降低,肺纹理增多、模糊,两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凹陷,主动脉结增宽,心尖向左下延伸

普大型心外形:左、右心室同时增大

主动脉扩张迂曲增宽:脊柱右突侧弯,肺纹理增多,两肺门影增大,主动脉迂曲,动脉结增宽,左心缘显示不清。

主动脉密度增高:左肺第2、3前肋间见心脏起搏器植入右室,肺纹理增多,两肺门影增大,主动脉密度增高,动脉结钙化。

肺充血:肺动脉段膨隆,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肺淤血:双肺野透亮度降低,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以中、下野明显,两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肺血减少:双肺透亮度增高,双肺纹理稀疏,肺门影缩小,肺动脉段平直。

间质性肺水肿:左肺下野可见1cm长、1mm宽的横条影,肺野透亮度降低,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呈磨玻璃改变,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平直

肺泡性肺水肿:双肺可见大片状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缘不清,左心缘向左下延伸

第25张片:双肺门区可见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双肺门增大,左心室向左下延伸,左肋隔角变钝。

流量型肺动脉高压(即肺充血):肺动脉段膨隆,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心尖圆隆。

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双肺纹理减少,以右下肺明显,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迂曲,动脉结钙化,心尖圆隆。

镜面右位心:心尖和胃泡位于右侧右旋心:心尖指向右,内脏正位。法洛四联症:两肺血明显减少,右位主动脉弓,心影近似靴型,右心

室肥厚,心尖圆隆

第30张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气管夹角增大,右心缘可见双房影,左心耳增大,心尖向左下延伸,心胸比>0.5.考虑: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肺淤血,双心室及左房增大。

第32张片:正位片:双肺纹理增多,肺门影增大,主动脉增宽延长,心尖向左下延伸,心胸比>0.5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侧位片: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凸出,心后间隙消失

心包积液第33张:心外形重度增大,各弓弧度消失,呈烧瓶样改变心包积液第34张:心影向两侧对称性增大,呈球形或烧瓶状,心缘各弓消失。

骨骼肌肉系统(一)

1.尺桡骨正侧位片:尺桡骨形态,骨密度正常,未见明确骨质增生

及破坏;未见骨折线;软组织正常;肘、腕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2.骨盆正位片:构成骨盆各骨形态、大小、骨密度正常;骨质结构完整,无增生及破坏;未见明确骨折及脱位征象;软组织正常;髋关节各骨未见明确骨折现象,其他:未见异常。

3.膝关节正侧位片:膝关节各骨未见明确骨折现象;未见明确脱位;

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4.踝关节正侧位片:踝关节各骨未见明确骨折现象;未见明确脱位;

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5.小儿膝关节正侧位片:膝关节关节各骨未见明确骨折现象;未见明

确脱位;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6.左侧肘关节正侧位片:肘关节各骨未见明确骨折现象;未见明确脱

位;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7.颈椎正位、侧位、斜位片:颈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

附件形态、骨密度正常;骨质结构完整,未见骨质增生及骨破坏;

各椎间隙、椎间孔未见狭窄;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

8. 腰椎正位、侧位、斜位片: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各椎

体、附件形态、骨密度正常;骨质结构完整,未见骨质增生及骨破坏;各椎间隙、椎间孔未见狭窄;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

9.MRI颈椎矢状面片:矢状面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椎体形态及信号

均正常,椎间隙正常,椎间盘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管通畅无梗阻,蛛网膜下腔无明显受压,黄韧带无明显增厚。脊髓信号及形态正常,无增粗或变细。

10.MRI腰椎矢状面片:矢状面示腰椎生理曲度正常,椎体形态及

信号均正常,椎间隙正常,椎间盘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管通畅无梗阻,蛛网膜下腔无明显受压,黄韧带无明显增厚。

脊髓信号及形态正常,无增粗或变细。

11.足正位片:右足第5趾骨粗大,远侧分出两个骨端,分别在足趾骨生长,形成两个独的跖趾关节。

诊断结果:六趾畸形。

12.左足正斜位片:足部诸骨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明显变薄。

诊断结果:左足骨质疏松。

13. 腕关节正位片:构成腕关节诸骨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

骨皮质明显变薄。

诊断结果:腕关节骨质疏松。

14.小儿下肢正位片:构成小儿下肢各长骨骨密度减低,骨小梁与骨

皮质边缘模糊。成“O”形腿改变。

15.右股骨正侧位片:股骨远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替代而造成的

骨组织消失。

诊断结果:肺癌骨转移瘤。

16. 腕关节正侧位片:桡骨下端之骨端见多个囊肿皂泡样骨质破坏

区,病灶以后侧部明显,呈偏侧性生长,边缘无硬化,病灶范围广,关节面尚连续,局部骨皮质变薄,未见明确钙化影,软组织未见肿胀。

诊断结果: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

17. 腰椎正侧位片: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第2--5椎体缘

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各椎间隙未见狭窄;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腰椎退行性变。

18.左侧胫腓骨正侧位片:左胫腓骨骨质密度增高,骨骼增大,皮质

增厚致密,髓腔变窄。

诊断结果:左胫腓骨骨质增生。

19. 股骨正侧位片:股骨下端骨质密度增高,骨骼增大,与骨皮质平

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继而骨膜新生骨增厚。

诊断结果:股骨骨肿瘤所致骨膜增生。

20. 左膝关节正侧位片:构成左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

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未见明确狭窄,未见明确游离体。可见颗粒状或小环状软骨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左膝关节退变合并软骨钙化。

21. 骨盆正位片:构成髋关节各骨骨质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变窄,形

成多条横行相互平行的致密带,厚薄不一。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骨盆矿物质沉积症。

23. 胫腓骨正位片:左图所示:胫腓向内侧畸形弯曲,骨骼变形

右图所示:腓骨向内侧畸形弯曲,骨骼变形

诊断结果: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骨骼变形。

25. 股骨正侧位片:股骨中下段软组织内见小团状和条带状致密影,

分布于股骨内外侧。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软组织内血管钙化影。

26. 左小腿侧位片:构成胫腓骨各骨未见明显异常。于腓骨上段后

方软组织内见一小团状致密影,边缘清晰。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软组织内血管瘤。

27. 胸部正位片:胸部左侧第5肋骨腋中线水平软组织内见于条带状

低密度影。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软组织内积气。

28.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构成右膝关节各骨骨质连续完整未见骨折征

象,关节面光整,未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良好,未见明确游离体,于周围软组织可见明显肿胀。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右膝关节软组织肿胀。

29. 膝关节正位片:构成膝关节各骨骨质连续完整未见骨折征象,关

节面光整,未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增宽,未见明确游离体,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介绍: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CT、MRI等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亦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成为包括超声、X线、CT、MR、ECT、PET 和介入放射学等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反映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成熟的观点外,还兼顾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系统为主线,在每系统中均以总论、正常X线、CT、MR表现和基本病变的表现为主,适当地编入了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忌片面求新求深。 本课程讲授中,为适应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查阅外文文献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学习中还需讲授重要名词和术语的英文单词。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 和疾病诊断合理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基础(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3、能够运用影像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了解影像诊断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安排 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掌握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了解本专业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大模块。 在理论课中按系统分为11个部分共78学时,实践课教学分为实验课、见习和实习3个部分。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学 标准化试题 A 型题: 1、 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本 x 线征象。() A .骨质破坏 B ?软骨破坏 C ?椎旁脓肿 D .瘤骨和瘤软骨 E ?肿瘤的反应骨 2、 患者30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 触之有乒乓球感, 在 x 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 () A ?骨囊肿 B ?动脉瘤样骨囊肿 C ?软骨母细胞瘤 D ?熔骨型骨肉瘤 E ?骨巨细胞瘤 3、 骨巨细胞瘤的典型 x 线征象。() A ? 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质 破坏,内有 B ?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 边缘硬化。 C ? 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亮区模糊,皮 质变薄。 D ?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E ? 位于 骨骺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4、 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 ) A ? 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 B ? 胫骨远端 及股骨近端。 C ? 肱骨近端。 D ? 颅顶骨。 E ? 脊柱骨。 5、 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 A .15岁以下。 B ?15-25 岁之间。 C ?20-40 岁之间。 D ? 婴幼儿。 E ?40 岁以上。 6、 从骨髓瘤的 x 线表现中,找出错误的( A ? 好发于颅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 B ? 骨质普遍稀疏。 C ? 颅骨呈多发性穿凿状骨质破坏。 D ? 脊柱侵蚀常破坏椎弓根。 E ? 肋骨呈膨胀性分房状骨质破坏。 7、 下述哪个肿瘤来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 A ?骨巨细胞瘤 B ? 骨样骨瘤。 C ?骨软骨瘤。 D ? 尤文氏瘤 E ?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肉瘤的最主要的 x 线征象() A .骨质破坏 B .软组织肿块。 C .codman 氏三角。 D .软骨破坏 E .骨肿瘤骨。 9、 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诊断骨髓瘤最有价值: A . 50岁以上的男性 B .全身性疼痛 C . 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D .进行性贫血 E.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 10、 X 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 转移之特征 A. 乳癌骨转移 B. 甲状腺癌骨转移 C. 前列腺癌骨转移 D. 鼻烟癌骨转移 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 横径大于纵径, 诊断为: 皂泡样骨间隔。 为下述何种肿瘤骨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医学影像诊断学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欧阳羽 ◎什么是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医学影像学: 影像诊断学+ 影像介入学 ◎医学影像学包含哪些内容? 放 射诊断学; 介入放射学; 超声成像; 同位素成像; MRI, DSA, ECT 成像等。 -RAD, teleradiology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1 895年- 伦琴(Rontgen) - 放射诊断学 20世纪50-60年 代 超声,同位素成像 70-80年代 CT , MRI, ECT DSA, 影像诊断学 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影像诊断进入了一 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 影像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 医学影像学 ◎现 状与未来 一 一 影像诊断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更新换代 1 X 线机

TV 透视;摄片影像数字化 CR,DR 2 高档 CT, MRI ,DSA 特别是螺旋 CT 及应用软件(CTA, 重建及内窥镜等)。 二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三、影像数字化和 PACS 及远程诊断。 计算机辅助检测 CAD (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计算机辅助诊断 CAD 四、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五、临床诊断,治疗与医学影像的关系更密切 DSA CT MRI DR 乳腺钼靶机◎学习医学影像学时注意事项: 、各种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图像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方法、识别正常与异常表现以及代表的病理基础及诊断中的意义、了解各种检查的价值与限度而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结合临床材料,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I前言《医学影像诊断学》,包括传统X线、数字化X线成像(DR)、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等,介入放射学和超声诊断为独立教学课程。本课程就是利用上述各种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传统的X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要内容,CT诊断在国内已经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部分章节介绍。总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象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各论部分授课顺序均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即各个系统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基本病变、疾病诊断。重点讲授正常、基本病变及疾病诊断。各系统讲授重点根据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所不同,如呼吸系统以X线及CT为主,骨关节系统以普通X线为主,中枢神经系统以CT、MRI为主。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能初步独立分

析主要影像学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能初步独立分析CT及MRI征象。教学方法上,常规使用多媒体教学,配讲议。要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解。除此,每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学时的实验课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材如X线片、CT片、MRI片、录象、标本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2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为1:1,即理论授课116学时,实验116学时,分两个学期授课。四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2版,2006年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以影像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 流空效应:从开始激励到信号采集有一段时间间隔,由于血液在流动,所以采集信号时,受激励的血液已经流出了切面,流入切面的是未受激励的血液,所以在图像中血液是没有信号的,称为流空效应。 PACS: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由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图像信息传输系统、图像信息存储系统、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由四个系统组成。肺纹理:在肺部X线片上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 空气支气管征:当病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可在实变的高密度阴影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称为空气支气管征(air bornchogram)。 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内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哑铃状征象.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与胸廓横径(Th)之比即为心胸比率(CTR)。正常≤0.5.最大不超过0.52。大于此值为心脏增大。 肺门舞蹈:肺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动脉扩张,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及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呈扩张性搏动 龛影(niche)又称壁龛,是由于胃肠道壁上的溃烂缺损,达到一定程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腔外的影像,轴位上则呈致密钡点或钡斑与器官重叠,适当加压,轮廓不改变。 憩室(diverticulum)由于胃肠道管壁的局部组织薄弱和内压增高形成,或由于管腔外临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各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指消化管腔内的隆起性病变以致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均减少,而比例仍正常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为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发生软化 青枝骨折:儿童青枝骨折属于不完全骨折,常见于四肢长骨骨干,表现为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起而不见骨折线,似嫩枝折曲后的表现 骨疲劳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又称应力骨折,系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于骨,如集中于骨的某一部位,可逐渐地发生慢性骨折,到发现检查时,骨痂已形成,局部骨膜增生,部分病例可见骨皮质有裂缝。 柯莱斯骨折(colles’fracture)是指桡骨远端距离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远侧断端向背侧移位和向掌侧成角,桡骨前倾角减小或成为负角,使手呈银叉状畸形 Codman三角是由于骨膜反应性新生骨的中央部分被迅速发展的肿瘤组织破坏,两端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向外掀起而形成的三角阴影. 1.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2.软X线摄影用于软组织,特别是乳腺的检查;高电压摄影主要用于胸部检查。 3.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囊状性支气管扩张;曲张性支气管扩张。 4.局限性胸腔积液包括: 1包裹性积液2叶间积液3肺底积液 5..结核病的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3.继发性肺结核(Ⅲ型)4.结核性胸膜炎(Ⅳ型)5.其他肺外结核(Ⅴ型) 6.心脏大血管X表现中右心缘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较直,为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的复合影。下段弧度大密度高,由右心房组成。左心缘由三段组成上段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起始部

影像诊断学-临床

“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81110 课程名称: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 学时:28学时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选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白人驹主编,《影像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CT、MRI、介入等,虽然各科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书育人,注意医德教学及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指出某些课题的研究方向,应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视频资料。 2.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诊断和鉴别诊断疾 病的本领,提高独立作出防治方案的能力。 3.结合见习病例阅片并进行临床讨论。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1.基本内容: ⑴ 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构造 ⑵ X线检查技术 ⑶ X线分析与诊断 ⑷计算机体层成像(CT)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⑸超声成像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⑹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影像诊断学应用原理及概况 ⑵了解影像诊断学的价值、限度和地位 ⑶了解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⑷了解影像诊断方法和原则 3.教学重点难点:CT、MRI的临床应用 4.教学建议: 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1.基本内容: ⑴检查方法:X线平片、DSA;CT(包括CTA);MRI(包括MRA)核医学 ⑵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正常表现 ⑶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颅脑外伤(X线、CT、MRI);颅内肿瘤(CT、MRI、核医学);脑血管疾病(DSA、CT、MRI);其他;脊髓疾病;影像学方法比较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⑵了解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⑶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4.教学建议: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呼吸系统 1.基本内容: ⑴肺与纵隔X线检查方法,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X线表现,肺与纵隔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CT与MRI诊断。 ⑵心与大血管X线检查方法,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X线表现,心、大血管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CT与MRI诊断。 2.教学基本要求:

影像诊断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空洞: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 肺淤血: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瘀滞,称为肺淤血。 横“S”征:是指右上肺中央型肺癌阻塞右上肺引起肺不张,X线表现为右上肺野肺门处肿块与不涨呈横行S征象。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龛影: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克氏B线:是间质性肺水肿间隔线的其中一种,多位于两下肺野的外带,以肋膈角区多见,短而直,一般不超过2cm,与胸膜相连并与其垂直。病理基础是小叶间隔水肿、增厚的结果。肿瘤骨:出现于病变骨和(或)软组织肿块内的由肿瘤细胞形成的骨质。 粘膜线征:良性溃疡的征象,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 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成为死骨。 脑积水: 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 问答题 1.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如何?区别这两种病的关键点是什么? 一、原发性肝癌:肝内圆或卵圆形肿块,多为低密度。周围假包膜形成晕圈征 ,动态增强CT 扫描呈“速升速降”型时间-密度曲线。肿瘤内出现的静脉分流现象为特征性表现之一 门静脉癌栓在增强后为门静脉内的充盈缺损 二、肝血管瘤:平扫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CT未见病变呈“早出晚归”的特征性表现 三、区别这两种病的关键点:动态增强CT扫描:原发性肝癌呈“速升速降”型时间-密度曲线,肝血管瘤呈“早出晚归”的特征性表现。 3.叙述肝硬化的CT表现 CT:①直接征象:形态学变化,可为全肝萎缩、变形,但更多的表现为部分肝叶萎缩而部分肝叶代偿性增大,结果出现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肝轮廓常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密度变化,肝的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及再生结节等因素,导致肝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肝硬化结节可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多与其余肝实质强化一致。②间接征象:脾大,腹水,胃底与食管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征象;增强扫描及CTA可清楚显示这些部位增粗、扭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由于肝功能异常,常合并胆囊石及胆囊周围积液。 4.急性肺脓肿的X线、CT表现。 X线: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常见于血源性肺脓肿;病灶较早时呈肺内致密的团状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其内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气—液平面。①急性肺脓肿:由于脓肿周围存在炎性浸润,空洞壁周围常见模糊的渗出影;②慢性肺脓肿:脓肿周围炎性浸润吸收减少,空洞壁

临床思维与决策

一、患儿,男,10岁。发热2天伴水样腹泻3次, 2小时前突然感胸闷不适,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体检:体温38.5 C,面色苍白,气稍促,血压 60/40mmHg 。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1.归纳病例特点:发热2天伴腹泻;2小时前胸闷、腹痛、烦躁不安;晕厥 1次;查体:体温38.5 C,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2.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病史短,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伴腹部不适及晕厥症状;查体发热、 血压低;心脏 心律改变、心界扩大; 昭鉴妙J诊断要点:风湿性心肌炎;B受体功能亢进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川崎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4.诊疗计划与原则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大剂量维生素C、ATR肌苷、辅酶Q10, 1,6-二磷酸果 糖等; 抗心衰治疗:地高辛或西地兰; 心源性休克治疗:室速:利多卡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 危重患儿可激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

其他对症治疗:镇静、止痛、退热等; 二、男,4月,主诉:发热、咳嗽2天,伴哭闹不安1天。现病史:2天前患儿发热,体温37-38 C,轻度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前1日出现哭闹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拒乳,尿少,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7 C,脉搏180次/分,呼吸60次/分,哭闹不安,哭声无力,面色发绀,多汗,鼻翼煽动,咽部充血,左侧肩胛下区可闻及稀疏的中小水泡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心音稍顿。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正常。腹稍膨隆,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4cm,剑突下7cm质软,边缘稍钝,脾未触及。肢端稍凉,指趾端轻度发绀。既往史:3个月患肺炎、心力衰竭。 X线提示心脏增大呈球形,超声心动图是左心室明显扩大,二尖瓣开口小, 左室流出道狭窄,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广泛ST-T改变。 1?该病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这些临床特点要考虑哪些疾病? 2. 还要进行哪些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你认为根据这些临床特点最可能是什么病?根据是什么?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整理后)

一、名词解释 1. 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 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 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5. 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 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 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4.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5. MRI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E技术,获取突出水信号的重T2WI,合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16. 功能性MRI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17. 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18. 部分容积效应:层面成像,一个全系内有两个成份,那么这个体系就是两成份的平均值,重建图像不能完全真实反应组织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9. TE:又称回波时间,射频脉冲到采样之间的回波时间。 20. TR:又称重复时间,MRI信号很弱,为提高MRI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脉冲,两个90度脉冲周期的重复时间。 21. 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22. 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23. 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称之为像素。 24. 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 25. 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而得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26.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用介入的方法来治疗门脉高压症,在肝内形成一个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流,降低门脉压力。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门脉高病人,如布加氏综合症。27.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下载) 一、名词解释(21%) 1. 骨质坏死 2. Colles骨折 3. 硬膜尾征 4. 模糊效应 5. 马蹄肾 6. 精囊角 7. 硬脑膜下积液 二、填空(13%, 每空0.5%) 1.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变化既可见于海绵质,又可出现于皮质,但常以海绵质变化明显,受累骨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尿路造影常见的对比剂回流或返流有以下四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 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WI上出现 _________ 信号的结节影。 4.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表现T 2 5. 椎管内肿瘤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_________)和_________(如_________)。 6. 脑囊虫病按照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7. 脑挫裂伤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 肾上腺增生指面积大于__________、侧肢厚度大于____________。 三、X型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请将答案写在括号内 12%) 1.输尿管结石易停留在() A.腰椎横突前缘 B.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C.骨盆边缘处 D.进入膀胱处 2.颅脑外伤病人可疑颅内出血,应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A.平片 B.CT C.MRI D.DSA 3.IVP检查时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内充盈缺损见于:() A.肿瘤 B.结石 C.血块 D.气泡 4.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好发部位为() A .基底节 B.丘脑 C.小脑半球 D.脑桥 5.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 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6.下列关于脑膜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位于颅内脑外 B.多以广基与颅骨内板相连 C.因肿瘤体积大,因此瘤周可见明显脑水肿 D.多可见硬膜尾征 四、问答题(54%) 1. 简述眼型Graves病与眼眶非特异性炎症(炎性假瘤)在CT上的鉴别点。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CT 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窗宽:是指 CT 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在此 CT 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 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 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 5. PACS( 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 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 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 分利用。 6.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 中、外带。 7.肺纹理:胸部 X 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 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 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 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3.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 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毛刺征:是周围性肺癌的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 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 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 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 17.肺少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和肺野内血 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肺充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20.克氏 B 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线表现为在肋膈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 间隔线,称克氏 B 线。

影像信息与诊断思维

影像信息与诊断思维 孝感市中心医院CT室 杨建林吉六舟兰军李洪涛杨明曾亚菲 影像信息的采集是影像诊断意见客观、正确的重要前提条件。主要有三点:其一,临床资料(申请单)的信息采集:年龄、性别、患者主诉、临床检查、临床臆断等。其二,本专业的信息采集:如胸部,普放应包括部位、位置(正、侧、斜位)、投照条件(KV、mAS)、焦距、洗片药水的温度、衰减时间(干式片例外)等;CT应包括扫描的范围、层厚、层距、增强、延迟等;MRI包括质子、T1、T2成像,及特殊软件的使用等;B超包括探头的使用,角度与方位等;核素包括注药量及采集的时间等信息。其三,观察与信息的补充:观察是影像医生主动认识事物的基本功,是通过所见到的有限范围的影像信息,来推知感观所没有达到的更深、更广的范围疾病本质。在观察中应注意影像信息采集的干扰因素、丢失因素。观察中应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某一阶段与整个过程的联系。观察后思考信息量够不够,需要哪些信息补充,1.临床资料信息的补充,主要是影像医生对患者作一些望、闻、问、触等检查。2.影像学之间信息的补充,如密度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做信号学方面的检查。3.其他学科对影像信息的补充,如检验科的血常规的检查等。 信息的采集不全、不客观,信息的丢失与偏差都会给影像诊断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除了信息学以外,影像医生的诊断思维也至关重要。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医生是临床医生的“侦察兵”,除了具有临床思维的一般特征外,常有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秩序,了解这些思维特点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一、窗纱思维 作为影像诊断医生必须全面、系统的掌握疾病的解剖部位、病因、病理、影像诊断及临床特点,了解它们形成密度差的原理,如患者发烧、血象增高,临床诊断肺炎,胸片肺纹理增多是由于血流量增加、局部充血所致。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肺泡气体被液体或其他物体代替,是由于肺泡的密度增加形成的片状影,这就是纵向思维。在纵向思维的这条线上某一点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A) (理论部分共100分,2小时内完成)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经过全面的观察、分析和结合临床资料,X线的诊断结果可能包括以下三种① ,②,③。 2.儿童的特征性骨折是①,②。 3.厚壁空洞是指洞壁厚度超过3mm者,常见于以下哪三种疾病 ①, ②,③。 4.右前斜位造影可见食管前缘的三个生理性压迹为,①, ②,③。 5.肠梗阻X线检查的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 ②,③;④。 6.膀胱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①;主要的临床症状为②。

7.按发生频率的高低,桥小脑角区最常发生的三个肿瘤为①, ②,③。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X线的基本特性与X线成像无关 A.穿透性 B.电离效应C.荧光效应 D.感光效应E.以上都不是 2.在X线平片上引起骨的密度明显增高的病理改变是哪一种A.骨质软化 B.骨质疏松C.骨质破坏 D.骨质增生E.骨骼膨胀性改变 3.在正位X线胸片上右肺中叶与哪部分重叠 A.右肺上叶 B.右肺下叶上部C.右肺下叶下部 D.右肺中叶内段E.右肺上叶后段

4.关于Kerley B线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见于肋膈角区 B.网格状阴影 C.起自并垂直于胸膜面 D.长2~3cm,宽1mm E.是由于小叶间隔水肿、肥厚所致 5.在下列颅内肿瘤中哪种最不容易发生钙化 A.颅咽管瘤 B.少突胶质瘤 C.脑膜瘤 D.淋巴瘤 E.室管膜瘤 6.下列关于分辨力的有关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密度分辨力,CT高于X线平片 B.空间分辨力,CT高于X 线平片 C.密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成正比 D.软组织分辨力,MRI高于CT E.空间分辨力,X线平片高于CT 7.下列有关肝脏密度CT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肝弥漫性密度减低系肝内脂肪积聚所致,常见于脂肪肝

医学影像诊断学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医学影像诊断学 教学大纲 (64学时适用) 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1.08

目录 课程介绍…………………… 总论…………………………………………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 头颈部影像………………………………………… 呼吸系统影像………………………………………… 循环系统影像………………………………………… 肝胆胰脾影像………………………………………… 胃肠道影像………………………………………………………… 泌尿及生殖系统影像…………………………………………………………骨肌系统影像………………………………………………………… 介入放射……………………………………………………

医学影像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 英文名:Rad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必修课 学时:64(大课讲授32,习32) 学分:? 二、教学团队 教学单位负责人:余建群,主任医师,85423155,cjr.yujianqun@https://www.doczj.com/doc/5211573726.html, 课程负责人:余建群 课程秘书:黄子星,85423360,zixinghuang@https://www.doczj.com/doc/5211573726.html, 三、课程教学目的 认知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各系统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医学影像诊断学》分章节试题库含答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X线在人体内的透过率从大到小,其正确排列为()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 B、骨、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 D、骨、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 E、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 2、X线成像因素是() A、密度和厚度 B、T1弛豫时间 C、T2弛豫时间 D、流空效应 E、部分容积效应 3、指出与X线诊断和治疗无关的特性() A、穿透性 B、衍射作用 C、荧光效应 D、摄影效应 E、电离效应 4、装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不能进行下列哪种检查() A、MRI B、CT C、X线平片

D、SPECT E、PET 5、下列哪项不是CT扫描的适应证() A、眼部外伤 B、眼眶内异物 C、眼的先天性疾病 D、近视眼 E、眼球及眶内肿物 6、下列造影不用碘剂的是() A、动脉造影 B、静脉造影 C、逆行肾盂造影 D、脊髓造影 E、胃肠道常用的双对比造影 7、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子核是() A、1H氢 B、19F氟 C、钠(23Na) D、磷(31P) E、其它 8、MRI成像参数有() A、T2 B、T1 C、流速 D、质子密度 E、以上全对

9、下列不属于数字化影像的是() A、CT B、荧光摄影 C、MRI D、DSA E、CR 10、PACS中文意思是() A、X 线成像设备 B、数字荧光成像设备 C、存储和传输图像的设备 D、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 E、将模拟信息数字化的设备 11、目前运用于永久保存医学影像的存储元件应选() A、磁盘 B、硬盘 C、磁带 D、光盘 E、记忆片 12、MR造影剂的增强机理为() 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 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 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 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 E、增加了水的比重 13、关于MRI检查安全性论述,错误的是()

PACS系统在影像诊断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PACS系统在影像诊断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6-06T16:12:47.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蔡庆斌高一群赵宏宇[导读] 学生通过PACS系统还可以及时地复习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典型病例展开深入讨论。 蔡庆斌高一群赵宏宇(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71-01 医学影像学见习课是影像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从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的一种临床思维过程。见习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对医院及医生充满好奇,求知欲强、积极性高,做好见习阶段的带教工作会为学生将来实习和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奠定良好工作习惯和基础。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系统是数字化图像技术与现代化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存储有大量临床信息和影像学信息,作为当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产物,为整个医学影像学科带来巨大变革,也决定了影像学医学教学模式向现代化、高科技方向转变[1]。 现代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图像数字化存储,为见习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带教教师在前2学时利用多媒体结合PACS医学影像存储系统进行每章节的授课,由学生通过PACS医学影像存储系统分别观察三份典型病例的图像,并提供全面的临床相关资料。20分钟后各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总结发言,讨论其影像征象,内容主要包括病变征象、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并阐述该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同时可以对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补充并小结。学生还可以通过PACS上的图片以自主学习和远程交互式学习相结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理解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道理及结合临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PACS系统应用于见习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易于操作,可以存储丰富的教学资料,查找方便快捷,不会因时间较长发生胶片的老化;还能根据教学需要对病例图像进行复制、放大或删剪等操作,便于对病变进行细微征象的显示和观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开拓视野,避免形成从影像到影像v的单一思维。按带教老师的引导模拟临床诊断工作,并能对感兴趣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丰富了学习手段,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PACS系统还可以及时地复习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典型病例展开深入讨论。病例讨论是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过程,通过病例讨论可以巩固所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理解和熟悉医学成像原理、方法;见习教学中的病例讨论有利于学生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图片分析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诊断疾病的要点,并掌握阅片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共性与个性的病变影像征象进行影像诊断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立体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影像诊断思维。学生在见习阶段提前熟悉临床影像诊断工作流程,可以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基础。 PACS系统应用于影像诊断学临床见习,使授课的侧重点从单一的灌输向引导学生以临床思维方式学习倾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临床专业实践技能,更适合于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 朱结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PACS的应用及展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8(1):56-58. 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JY20111004

耳鼻喉科(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思维与决策

临床思维与决策试题(考官用)[ 病例摘要] 男性,30岁,公务员,以“反复咽痛伴发热3 年。”为主诉入院。 患者自诉近3 年来常在受凉感冒或劳累等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咽痛症状,病伴有发热,自测体温38 摄氏度左右,每次均在给予抗炎药物静点(具体药物及使用方法不详)后症状缓解,近3 年来反复发作约5-6 次/年。今日患者为求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经检查提示慢性扁桃体炎,建议患者住院手术治疗,故门诊以此诊断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及睡眠情况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专科检查:扁桃体慢性充血,II °扁桃体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舌腭弓及咽腭弓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化验: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测、血沉、CRP、凝血均正常。 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 一、病史特点归纳(15 分) 1、男性,30岁,公务员,反复咽痛伴发热3 年。 2、患者自诉近3年来常在受凉感冒或劳累等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咽痛症状,病伴有发热,自测体温38 摄氏度左右。 3、辅助检查:化验: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测、血沉、CRP、 凝血均正常

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 二、诊断及依据(15) 诊断: 慢性扁桃体炎 诊断依据: 1. 患者青年男性,30 岁。 2. 患者自诉近3 年来常在受凉感冒或劳累等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咽痛症状,病伴有发热,自测体温38 摄氏度左右,每次均在给予抗炎药物静点(具体药物及使用方法不详)后症状缓解,近3年来反复发作约5-6 次/年。 3.专科检查:扁桃体慢性充血,II°扁桃体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舌腭弓及咽腭弓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 三、鉴别诊断要点(15)答三点,每点5 分 1.扁桃体角化症为扁桃体隐窝口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形如黄白色角状或尖形砂粒样角化物,触之坚硬,根基牢固,不能拭掉,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感觉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可同时发生于咽后壁、咽侧束和舌根等处。病程较长,多发生于30 岁以前的青年。病因尚不明确,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2. 扁桃体肿瘤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扁桃体肿大而有溃疡,均应考虑肿瘤的可能性。如扁桃体肉瘤,早期可局限于扁桃体黏膜下,表面光滑,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