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1.目的与意义

1.1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1.2逐步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

2.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定义

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临床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模式。

3.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3.1住院患者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 MDT 讨论

3.1.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

3.1.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

3.1.3肺结节病例;

3.1.4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

3.1.5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

3.1.6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

3.1.7出现并发症≥3个专业学科的病例

3.1.8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3.1.9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3.2门诊患者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办申请组织 MDT 讨论

3.2.1糖尿病足病例;

3.2.2甲状腺结节病例;

3.2.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3.2.4肺结节病例

3.2.5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

3.2.6出现并发症≥2个专业学科的病例;

3.2.7一月内在门诊就诊≥3次的病例(同一系统疾病);

3.2.8其他有需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4.管理机制

4.1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门诊患者 MDT 由门诊办负责管理,住院患者 MDT 由医务科负责管理。

4.2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4.3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纳入会诊专业组的科室必须保证参与诊疗的人员及时到位。

4.4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讨论的诊疗人员的资质要求

4.4.1应由副主任职称(科主任)以上人员担任,特殊专业至少中级以上相应资质人员担任。

4.4.2科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

4.4.3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4.5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诊疗方案的确定

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出现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4.6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费用

患者申请MDT服务时,按照每个专业64元收取会诊费用,最高不超过192元。

4.7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时间

新区:每周二、五下午(节假日除外)老区:每周三、五下午(节假日除外)

4.8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地点

统一设在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5.组织要求

5.1门诊患者

5.1.1门诊患者拟申请院内 MDT 讨论时,门诊接诊医师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多学科诊疗门诊提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多学科诊疗门诊根据申请确定参与诊疗的专家,并将拟诊疗的患者基本情况和需解决问题等资料发给诊疗团队的专家提前准备,同时将参与诊疗专家名单反馈给门诊办。

5.1.2门诊患者和受邀诊疗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远程会诊中心。会诊讨论后,记录人应及时书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参与专家签名后分别交由门诊患者和多学科诊疗门诊分别保存。

5.1.3多学科诊疗门诊须提前做好诊疗前期的病历资料准备工作,并将会诊后的诊疗意见在门诊病历中详细记录。

5.2住院患者

5.2.1拟组织院内 MDT 讨论时,申请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提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参与诊疗的专家,并将拟诊疗的患者基本情况和需解决问题等资料发给诊疗团队的专家提前准备,同时将参与诊疗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5.2.2会诊患者和受邀诊疗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远程会诊中心。会诊讨论后,记录人应及时书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参与专家签名后分别由申请科室和医务科保存。

5.2.3组织诊疗的科室须提前做好诊疗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管床医师将会诊后的诊疗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当日的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牵头人与管床医师(必要时医务科参与)共同将多学科诊疗意见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

5.2.4医务科全程参与并做好记录,并追踪讨论意见的执行情况。

6.监督管理

6.1门诊患者 MDT 由门诊办负责审定,住院患者 MDT 由医务科负责审定。

6.2接诊科室必须为每一例符合的患者按照本管理规定确定治疗方案,科室每开展1 例多学科协作诊疗,对需要转诊的病人按诊疗方案及时转诊的,给予转出科室(符合科室收治范围的病种)病人在转入科室核算费用的30%计入该科工作量,同时在该月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中给予0.3分加分。对于未按照 MDT 程序而直接给予相关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的科室,由医务科核查确认后,给予 500 元/例处罚,并在全院通报批评。

6.3参与MDT的相关科室、部门,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派遣有资质的人员参与,参加专家给予会诊费用:正高100元/例;副高70元/例;≥3年的高年资主治40元/例(仅限医务科核准并备案的名单)。对于未按时派遣参与或派遣无资质人员参与的科室负责人,给予300 元/次处罚,并在全院通报批评。

6.4接诊科室必须按照专科专治收治病人,否则,违规科室及接诊人员将按照医院《规范收治住院患者的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6.5接诊科室必须严格按照MDT 意见执行。如讨论结果认为需要转诊的病人未按诊疗方案及时转诊的,所在科室管床医师和科主任均分别扣罚500元,同时该病人在院全部费用不再纳入该科室工作量,且给予科室该病人在院全部费用的2倍扣减。

6.6对于实体恶性肿瘤患者,为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如患者家属有特殊要求不同意转诊时,可由科室向医务科提交书面申请,经业务副院长审批签字后准予继续在原科室按MDT 讨论后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肿瘤科可协助,甚至化疗,但费用划归肿瘤科)。

6.7对于经过医院 MDT 程序的再次入院患者,接诊科室可根据患者是否调整诊疗方案而确定是否申请 MDT 程序。

6.8主持 MDT 的科室必须做好每一例 MDT 登记工作,每季度将总结分析报告于下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上报到医务科;医务科负责全院 MDT 的监督管理工作,每季度统计分析、反馈 MDT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拟定持续改进措施,在全院进行通报。

6.9因科室在诊疗过程中未执行该规定而造成的医疗纠纷或赔偿,由科室负全责。

7.本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

1.MDT 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

2.住院患者 MDT 工作流程

3.门诊患者 MDT 工作流程

4.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工作流程说明

5.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

6.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

附件一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

一、组织架构

1、主管院领导:

2、医务科科长:

医务科副科长:

门诊办主任:

门诊办副主任:

3、专家组成员:

(1)牵头人:发起 MDT 诊疗申请的各临床科主任。

(2)专家团队:各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科主任、副主任或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人员。

(3)管理专家:

护理部主任:副主任:

感控科主任;副主任:

药学部主任:

医疗质控主任:

护理质控主任:

4、秘书:

5、记录员:经管医师

6、其他参加 MDT 人员:

(1)相关科室护士长必要时参加;

(2)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规培医师和进修医师可申请共同观摩学习。

7、时间:每周二、五下午(节假日除外),特殊情况报请医务科或门诊办批准后组织执行。

8、地点:远程会诊中心。

二、人员职责

1、医务科长职责:

(1)负责审核 MDT 申请表,决定是否召开 MDT 会议。

(2)组织督导、追踪诊疗意见的落实情况。

(3)负责 MDT 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

(4)负责组织相关讲座、学术会议。

(5)如本人不能参与 MDT 诊疗,需委托副科长参与。

2、门诊办主任职责:

(1)负责审核 MDT 申请表,决定是否召开 MDT 会议。

(2)组织督导、追踪诊疗意见的落实情况。

(3)负责 MDT 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

(4)如本人不能参与 MDT 诊疗,需委托他人参与。

3、牵头人职责:

(1)负责 MDT 病例的提供及申请,提出专业层面的讨论问题;

(2)安排病人预约,准备患者资料例如:病情摘要、影像科专家提前阅片、病理科专家提前阅片或提供讨论需要的特殊检查项目等;

(3)主持 MDT 会议,审核讨论记录并签名;

(4)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的执行时间;

(5)与管床医师一起将诊疗意见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

4、专家团队职责:

(1)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需请某个学科专家参与讨论,由 MDT 秘书提前发出诊疗邀请,所受邀专家不得拒绝、推诿,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需指派另外一位相应专家代替参加(代替者应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

(2)对病人进行相关的查体,对每个病例进行讨论,根据本专业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提出本专业领域的观点,解答其它专家的问题,达成共识,为患者提供全程、综合、系统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5、记录员职责:

(1)负责对 MDT 会诊全程记录,包括专家讨论的主要发言内容及最终意见等;

(2)填写《MDT 病例讨论意见书》,提交参会专家签名后存档;

(3)如本人不能参加,需委托一名相关人员代替。

6、秘书职责:

(1)协助医务科科长进行 MDT 的全程操作,包括诊疗前准备、诊疗中协调、诊疗后跟踪。

(2)统一受理临床申请的病人预约,收集资料,按先后顺序或病情轻重缓急安排 MDT 顺序。

(3)负责通知 MDT 成员诊疗时间、会诊地点、特殊安排、注意事项等。

(4)负责协调专家的参会、签到工作,负责 MDT 工作的数据管理与考核。

(5)负责保管、存档讨论记录及相关资料;统计 MDT 病例的临床资料;MDT 微信群的维护。

(6)协助医务科长做好相关讲座、学术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

(7)如本人不能参加,需委托一名相关人员代替。

住院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工作流程

门诊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工作流程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工作流程说明

1.预约:

MDT需要提前预约,可通过网络、电话、会诊单形式预约。病人 MDT 讨论前需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内镜、病理检查,讨论前应尽量将资料准备齐全。

2.准备:

MDT 秘书提前将当次 MDT 讨论的名单,包括姓名、住院号等,通过微信发送到 MDT 讨论微信群,方便影像学医师、病理科医师提前阅片,疑难病例组织影像科室和病理科室内部集体讨论,门诊病人的基本资料由多学科诊疗门诊收集整理。住院病人资料由管床医师整理、提供。有特殊情况由秘书电话通知专家及牵头科室成员。

3.病情汇报:

门诊病人由多学科诊疗门诊负责汇报病情,住院病人由管床医师负责汇报病情。汇报时除汇报病史、诊治经过、检验及检查结果,还要说明病人的疗效期望、经济情况、依从性,提请 MDT 诊疗的目的及主管医师对本病情分析。

4.影像分析:

由影像专家现场分析影像学资料,解答临床各科医师的疑问,提出进一步影像学检查的建议。

5.专家讨论:

在 MDT 牵头人的主持下,由专家提出自己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明确治疗的目标。阐述各种治疗手段对该病人的适应症、禁忌症、预期疗效、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6.决定方案:

以 NCCN 指南、ESMO 指南、专家共识意见等标准,结合病人具体情况,综合各团队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执行时间,并交相关科室具体实施。

7.患者及家属会谈:

由科主任与管床医师(必要时医务科参与)负责向病人和家属说明诊疗的意见,解释他们的疑问,并告知他们进一步诊疗顺序及相关专科联系人的接诊时间或者联系方式。

8.讨论记录:

记录员将讨论结论记录在册,形成《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打印一式贰份,经所有参与讨论专家签名后,门诊患者分别交由门诊患者和多学科诊疗门诊分别保存;住院患

者分别由申请科室和医务科保存。

9.方案实施:

具体诊断和治疗措施由相应的 MDT 专科成员完成。

10.监测评估:

由医务科定期抽查,了解 MDT 执行情况,监督规范化治疗的实施。

11.方案修订:

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如出现疗效不佳、疾病进展等情况,需及时向医务科反馈,再次提请 MDT 诊疗,重新修订治疗方案。

12.跟踪:

所有 MDT 决策的治疗方案实施后,应对病人进行跟踪。定期向 MDT 成员反馈治疗疗效及预后,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诊断不明确、疑难病例,待诊断明确后重新提出 MDT,以帮助大家学习进步。

13.设立 MDT 微信群

该微信群包括参与 MDT 会诊的各科医师,成员应用真名+科室+手机号码,以便识别身份,可及时传达 MDT 相关的重要通知,例如:MDT 会诊时间或地点临时改动通知,待讨论患者资料及会诊目的、告知影像及病理科医师提前阅片,以及拟提请 MDT 专家讨论的问题,可发到微信群,使会诊更具时效性,提高会诊的效率。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申请表科别住院号/门诊号床号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病例讨论意见书科别住院号/门诊号床号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1.目的与意义 1.1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1.2逐步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 2.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定义 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临床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模式。 3.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3.1住院患者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 MDT 讨论 3.1.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 3.1.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 3.1.3肺结节病例; 3.1.4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 3.1.5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 3.1.6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 3.1.7出现并发症≥3个专业学科的病例 3.1.8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3.1.9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3.2门诊患者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办申请组织 MDT 讨论 3.2.1糖尿病足病例; 3.2.2甲状腺结节病例; 3.2.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3.2.4肺结节病例 3.2.5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 3.2.6出现并发症≥2个专业学科的病例; 3.2.7一月内在门诊就诊≥3次的病例(同一系统疾病); 3.2.8其他有需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4.管理机制 4.1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门诊患者 MDT 由门诊办负责管理,住院患者 MDT 由医务科负责管理。 4.2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4.3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纳入会诊专业组的科室必须保证参与诊疗的人员及时到位。 4.4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讨论的诊疗人员的资质要求 4.4.1应由副主任职称(科主任)以上人员担任,特殊专业至少中级以上相应资质人员担任。 4.4.2科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 4.4.3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4.5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诊疗方案的确定 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出现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4.6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费用 患者申请MDT服务时,按照每个专业64元收取会诊费用,最高不超过192元。 4.7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时间 新区:每周二、五下午(节假日除外)老区:每周三、五下午(节假日除外) 4.8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地点 统一设在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临安市人民医院MDT管理制度

临安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 1 定义 多学科协作诊治(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指的是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的临床讨论会,从而有计划的制定出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2 目的及意义 2.1对恶性肿瘤等可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的疾病,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治疗手段,获得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2.2应用MDT的理念和方式,为疑难病患者提供全面、规范和最佳的诊治方案,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2.3加强高风险手术前的评估及围手术期管理,为重大疑难手术制定多学科协作手术方案; 2.4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学科间的合作; 2.5提升医院应对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6拓展年轻医生的视野、丰富临床经验,提供学习平台,助力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2.7提升医疗品质,预防医患纠纷。 3 申请流程 3.1 经医疗组长及科室讨论,患者确需MDT,由医疗组长提前24小时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向医务科(MDT中心)提出MDT申请,并经科主任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审核通过; 3.2 MDT申请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由医务科发送短信或微信至医疗

组长及科主任手机,告知MDT时间及地点。主诊医生接到短信或微信通知后,登录电子病历系统,打印“MDT知情同意书”及“MDT 通知”,由医疗组长与患者告知谈话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住院患者存至病历中,门诊患者交门诊办MDT中心),通知患者根据“MDT 通知单”说明至门诊挂号处办理缴费事宜; 3.3住院患者将MDT挂号单上交医务科MDT中心,门诊患者将知情同意书及MDT挂号单上交至门诊办。 4 组织及实施形式 4.1 MDT中心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院MDT,MDT中心隶属医务科。 4.2下列情况可申请组织MDT: 1)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急、危重症病例; 2)恶性肿瘤患者; 3)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4)高风险手术及重大疑难手术患者; 5)拟请院外专家会诊的病例; 6)其他由医务科MDT中心审核后认为确须MDT的病例。 4.3 MDT参加专家由科室主任、副主任及主任及副主任医师担任。部分高级职称人员较少的科室,可向医务科申请由医疗组长担任。 4.4 MDT中心确定MDT时间、地点及参与专家后,受邀专家将收到发送的短信或微信通知,专家须登录电子病历系统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准时参加MDT,对患者诊断、预后、需完善的检查及治疗方案等问题,认真讨论分析,讨论后应及时登录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回复,并对申请科室发起MDT的申请质量进行评价。 4.5 MDT申请科室应提前将患者检查结果、诊疗方案及讨论目的进行汇总,并由医疗组长向专家进行汇报,申请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必须

XXXMDT管理制度

XXXMDT管理制度 XXX的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制定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而进行的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的讨论会。其目的包括:1)对于可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的疾病,应用 现有的多学科治疗手段,获得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2)为疑 难病患者提供全面、规范和最佳的诊治方案,使患者受益最大化;3)加强高风险手术前的评估及围手术期管理,为重大疑 难手术制定多学科协作手术方案;4)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各 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学科间的合作;5)提升医院应 对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6)拓展年轻医生的视野、 丰富临床经验,提供研究平台,助力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7)提升医疗品质,预防医患纠纷。 申请流程包括:1)经医疗组长及科室讨论,患者确需MDT,由医疗组长提前24小时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向医务科(MDT中心)提出MDT申请,并经科主任登录电子病历系 统审核通过;2)MDT申请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由医务科发送短信或微信至医疗组长及科主任手机,告知MDT时间及地点;3)主诊医生接到短信或微信通知后,登录电子病历系统,

打印“MDT知情同意书”及“MDT通知”,由医疗组长与患者告 知谈话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住院患者存至病历中,门诊患者交门诊办MDT中心),通知患者根据“MDT通知单”说明至门诊挂号处办理缴费事宜;4)住院患者将MDT挂号单上交医 务科MDT中心,门诊患者将知情同意书及MDT挂号单上交 至门诊办。 MDT的组织及实施形式包括:1)MDT中心统一组织、 协调、管理全院MDT,MDT中心隶属医务科;2)下列情况 可申请组织MDT: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急、 危重症病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高风险手术及重大疑难手术患者;拟请院外专家会诊的病例。 需要MDT的病例必须经过医务科MDT中心的审核。参 加MDT的专家由科室主任、副主任、主任及副主任医师担任。如果科室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可以向医务科申请由医疗组长担任。XXX确定MDT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专家后,受邀专 家将收到发送的短信或微信通知。专家需要提前登录电子病历系统了解患者病情,并准时参加MDT。在讨论中,专家需要 认真分析患者的诊断、预后、需要完善的检查和治疗方案等问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办法

县人民医院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依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市公立综合医院考核方案》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的多学科联合诊疗(简称MDT)是指针对涉及多学科、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或症状,由来自三个及以上不同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会诊团队,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实现疑难病症“一站式”诊疗。 二、诊疗服务对象:1、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的住院患者;2、专科医师评估,科内讨论需要申请多学科会诊的患者;3、症状特殊或疑难杂症患者主动申请; 4、同一专科就诊3次以上或在多个专科就诊,仍未明确诊断或未得到明确治疗方案的门诊患者。 三、适用范围: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其他有必要进行MDT 讨论的病例。 四、MDT负责人及专家成员至少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特殊情

况下临床高年资主治医师(聘用主治医师3年及以上)可参与;医技专家需具备主治及以上职称;成员之间需有较强的专业互补性。 五、试行阶段由医务科指定科室牵头组建MDT,符合设置条件的疾病MDT在院内只设置一个。 六、每成功发起1例MDT诊疗,给予发起科室医生100元奖励。 七、参与MDT诊疗的医师,医院分别给予相应的额外劳务补偿,高年资主治医师40元/人次;副主任医师60元/人次;主任医师80元/人次,发起科室参与者不再享受额外劳务补偿。 八、医务科根据各MDT工作量,每月审核后制作报表交财物科核发,费用直接打到各MDT牵头人帐户。 九、拟组织院内MDT讨论时,申请科室或个人必须至少提前1天向医务科递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申请及病例讨论意见书》(附件1),并做好诊疗前期准备工作。 十、受邀诊疗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完成联合诊疗工作。各MDT小组成员无故不参加联合诊疗的,给予和奖励对等金额的处罚。 十一、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医务科负责组织落实及监管运行情况。 附件1: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试点) 附件2: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申请及病例讨论意见书 附件3:住院患者MDT工作流程 附件4:门诊患者MDT工作

MDT管理制度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管理制度 一、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MDT 团队人员组成与职责 1、MDT 团队组长: 主要职责: 1)负责主持MDT 讨论并形成诊断结论及治疗方案(对讨论结论具有最终决定权) 2)定期组织制(修)订MDT 诊疗规范(含随访体系) 3)建设本MDT 学术团队 4)对本MDT 病种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及发展规划 5)组织对本MDT 病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关键领域的攻关2、MDT 团队秘书(助力/协调员):王** 主要职责: ①负责患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资料完整性的初步审核,并提前将所有相关信息交至团队专家审阅 ②MDT 团队各专家(时间)协调,组织衔接工作 ③MDT 讨论情况的记录和汇总,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记录和整理 ④患者资料和讨论相关文件和数据备案及存档(包括在院级管理部门存

档或线上留存) ⑤MDT 患者随访,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由制定的人员协助完成 3、MDT 团队讨论专家:卢**、、苏**、赵**、姜**、舒**、黄**、邓**、黄**、刘**、王**、郑**、黄**、王**、王**、龚**、王**、余**、徐**、江**、毛海鸥、阙**、陈**、王**、章**、徐**、钟** 主要职责: 1)准时参加MDT 讨论,对诊断和诊疗方案提出本专业的判断及意见2)对于跨专业与MDT 患者有关的就诊流程给与必要的协助 3)参与制(修)订MDT 诊疗规范(含随访体系) 4)参与本MDT 病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二、患者纳入原则 1、诊断不明或有待确认的患者 2、规范化治疗失败的患者 3、治疗不规范的患者 4、指南规范没有覆盖的病情 三、MDT 患者就诊流程 1、首诊科室(急诊科、消化科等)主管医师根据患者问诊或初步检查检验情况,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本院相关MDT 患者原则。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为更快适应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以及医院未来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院各专业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我院特制定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1.病房MDT制度: (1)由医务科遴选多学科专家成立MDT专家组。 (2)MDT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讨论会,专家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MDT专家组如下: 组长:业务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 组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副主任 3.职责 (1)定期召集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组员对患者本专业诊治方案有决定权。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自查本科室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组长对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对治疗方案负总责。

4.工作制度 (1)申请MDT应在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如患有其他科室疾病者,申请前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2)对于需进行MDT的病人,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经所在科室向MDT小组提出申请。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协调各组员,根据每位病人的机体状况、疾病不同类型制定最佳的综合诊治方案,以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申请科室要做好记录,积累临床证据和经验。 (3)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2-3天通知医务科并明确会诊主持人。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及时通知会诊专家。 (4)MDT以病例讨论形式进行。 (5)下列情况原则上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MDT: ①临床诊治困难的疑难、危重患者; ②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的病例; ③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④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5.监督管理 (1)MDT的实施可使患者接受到规范化、专业化的治疗,实现提高医疗质量目的。 (2)在诊疗活动中,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会诊制度中相关规定。

多学科协作诊治管理制度

多学科协作诊治管理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随着医学进步和疾病的复杂性增加,单一科室的诊治已经无法满足患 者的需求。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通 过各专业领域的医生和专家的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和规范多学科协作诊治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需要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病例,包括但不 限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骨科等各专科相关的病情。 三、组织结构 1.多学科协作诊治委员会:由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 和审核本管理制度,监督和协调各专科之间的协作工作; 2.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由各专科的医生、专家和护士组成,根据需 要调整成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病例讨论和诊疗计划制定; 3.病例主管医生:由诊治患者的主治医生担任,负责组织和召集多学 科协作诊治团队,及时汇报病情变化和协调各专科的工作; 4.MDT病历管理员:由医院信息科相关人员担任,负责建立和维护MDT病历系统,保证多学科团队的沟通和协作。 四、工作流程 1.病例挑选和评估:

-随着诊治科室的患者入院,对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病例进行 初步评估; -主治医生根据病情和临床需要,决定是否提请多学科协作诊治。 2.多学科协作讨论会: -由病例主管医生在入院后的48小时内召集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进行 病例讨论; -医生根据病历和影像学资料,介绍病情和诊疗方案; -各专科医生和专家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 -经过讨论和共识,制定出综合性的诊疗计划。 3.诊疗计划的执行: -主治医生负责根据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的意见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 -各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协助执行和监督病例的诊疗工作; -定期召开MDT病例讨论会,评估病情和疗效,及时调整诊疗计划。 4.MDT病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由MDT病历管理员负责建立和维护MDT病历系统; -医生和护士填写相关信息和病历资料,上传相关影像学资料; -保证各专科医生和专家能及时查看和参与病例的讨论和诊疗计划的 制定。 五、工作要求 1.各科室医生和护士应积极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的工作;

人民医院MDT管理制度

临安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 1 定义 多学科协作诊治〔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指的是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的临床讨论会,从而有方案的制定出标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2 目的及意义 2.1对恶性肿瘤等可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的疾病,有方案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治疗手段,获得标准化的个体化治疗; 2.2应用MDT的理念和方式,为疑难病患者提供全面、标准和最正确的诊治方案,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2.3加强高风险手术前的评估及围手术期管理,为重大疑难手术制定多学科协作手术方案; 2.4促进学科开展,增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学科间的合作; 2.5提升医院应对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6拓展年轻医生的视野、丰富临床经验,提供学习平台,助力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2.7提升医疗品质,预防医患纠纷。 3 申请流程 3.1 经医疗组长及科室讨论,患者确需MDT,由医疗组长提前24小时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向医务科〔MDT中心〕提出MDT申请,并经科主任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审核通过; 3.2 MDT申请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由医务科发送短信或微信至医

疗组长及科主任,告知MDT时间及地点。主诊医生接到短信或微信通知后,登录电子病历系统,打印“MDT知情同意书〞及“MDT 通知〞,由医疗组长与患者告知谈话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住院患者存至病历中,门诊患者交门诊办MDT中心〕,通知患者根据“MDT 通知单〞说明至门诊挂号处办理缴费事宜; 3.3住院患者将MDT挂号单上交医务科MDT中心,门诊患者将知情同意书及MDT挂号单上交至门诊办。 4 组织及实施形式 4.1 MDT中心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院MDT,MDT中心隶属医务科。 4.2以下情况可申请组织MDT: 1〕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急、危重症病例; 2〕恶性肿瘤患者; 3〕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4〕高风险手术及重大疑难手术患者; 5〕拟请院外专家会诊的病例; 6〕其他由医务科MDT中心审核后认为确须MDT的病例。 4.3 MDT参加专家由科室主任、副主任及主任及副主任医师担任。局部高级职称人员较少的科室,可向医务科申请由医疗组长担任。 4.4 MDT中心确定MDT时间、地点及参与专家后,受邀专家将收到发送的短信或微信通知,专家须登录电子病历系统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准时参加MDT,对患者诊断、预后、需完善的检查及治疗方案等问题,认真讨论分析,讨论后应及时登录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回复,并对申请科室发起MDT的申请质量进行评价。 4.5 MDT申请科室应提前将患者检查结果、诊疗方案及讨论目的进行汇总,并由医疗组长向专家进行汇报,申请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必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

多学科协作诊治〔 MDT〕管理制度 (试行 ) 各科室、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 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正确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效劳行动方案〔2021-2021 年〕?〔国卫医发〔 2021〕73 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那么?,结合 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 MDT〕管理规定,现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一、以下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T讨论: 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 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 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 ) ; 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 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 癫痫等〕; 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 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以下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T讨论: 1.糖尿病足病例; 2.甲状腺结节病例; 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4.其他有需要进行 MDT讨论的病例。 三、MDT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 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 MDT诊疗方案确实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 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 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 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 MDT讨论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或 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 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医务科或门诊部根据申请确定参与诊疗专家,将 拟诊疗的患者根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资料发给支持专家团队的专家,让专家 们做好准备,同时将参与诊疗专家名单反应给申请科室。 八、组织诊疗科室须提前做好诊疗前期各项准备;受邀诊疗专家需按时到达会 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诊疗工作。会诊后,应及时书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 见书? ,并请专家签名保存。管床医师将诊疗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 记录。医务科全程参与并做记录。牵头人与管床医师〔必要时医务科参与〕共同 将多学科诊疗意见反应给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 九、监督管理 1.门诊患者 MDT由门诊部负责审定,住院患者MDT由医务科负责审定。 2.接诊科室必须按照专科专治收治病人和MDT意见转诊病人,否那么,违规 科室及接诊人员将按照医院?专科专治管理方法?给予处分。 3.接诊科室必须为每一例符合的患者按照本管理规定确定治疗方案,对于 未按照 MDT程序而直接给予相关治疗〔如手术、化疗等〕的科室,由医务科负责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制度

1.目的 多学科联合诊疗(以下简称MDT)是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弥补单一治疗的不足,提高病例的诊疗效果,使患者受益最大化,同时提升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为规范MDT的开展,特修订本制度。 2.目标 明确诊断、准确评估、优化治疗,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远期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提升学科的诊疗能力,打造学科品牌,促进医、教、研融合发展。 3.适用范围 全院临床科室。 4.名词定义 MDT:是指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通常是三个及以上的相关学科,由副高级及以 上资质的专家组成固定的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固定地点的临床讨论 会,提出临床诊治方案。 5.内容 5.1组织架构 5.1.1 MDT负责人:申请MDT讨论的科室主任、医务处负责人 5.1.2团队专家:医院相关学科的科主任、科副主任及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的专家等组成。 5.1.3秘书:由申请MDT讨论的科室主任指定,报医务处备案 5.1.4参加MDT人员:MDT申请科室主任、MDT秘书、经管医师、主管护师、相关学科专家、相关科室主治及以下医师 5.2病种入选标准与申报流程 5.2.1入选标准:

5.2.1.1以牵头科室作为申报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的优势及影响力,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邀请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开展。 5.2.1.2 以专科或亚专科为单位申报 MDT 团队,病种原则上以常见肿瘤、多发肿瘤、某一类重大疾病及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危重疑难疾病为主。 5.2.1.3该学科在医院总体学科建设与发展及提升竞医院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5.2.2管理要求: 5.2.2.1 MDT 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5.2.2.2 MDT相关病种的诊疗规范或指南。 5.2.3 申报流程: 5.2.3.1填写《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申请表》,提交至医务处; 5.2.3.2向医务处递交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人员报备等资料,经医院讨论并审定通过。 5.3 MDT组织人员职责 5.3.1 MDT负责人职责 5.3.1.1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专业性最终意见,包括确定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的时机和比重。申请MDT讨论的科室主任负责医疗技术方面问题。 5.3.1.2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5.3.1.3负责MDT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定期开展学术讨论。 5.3.1.4申请MDT讨论科室科主任因故未能参加,应由委托专家将讨论结果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根据讨论意见为患者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5.3.2团队专家职责 5.3.2.1按时参加MDT讨论,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需委托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代替参加。 5.3.2.2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检,对每个病例进行讨论,解答其它专家的问题,提出本专业领域独立的观点,并与团队其他成员达成共识,为患者提供全程、综合、系统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5.3.3秘书职责 5.3.3.1负责MDT病例的提供,包括疑难、新发、复发及少见罕见病例,

某院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制度

某院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第一条定义。 多学科协作诊治(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指的是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的临床讨论会,从而有计划的制定出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第二条目的及意义。 (一)对恶性肿瘤等等可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的疑难危重疾病,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治疗手段,获得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二)应用 MDT 的理念和方式,为疑难病患者提供全面、规范和最佳的诊治方案,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三)加强高风险手术术前的评估及围手术期管理,为重大疑难手术制定多学科协作手术方案。 (四)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学科间的合作。 (五)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加强和推广围手术期康复和早期康复理念。 (六)提升医院应对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七)拓展年轻医生的视野、丰富临床经验,提供学习平台,助力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八)提升医疗品质,预防医患纠纷。

第三条 MDT 由医务处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管理,全院 MDT 成员建立均需取得医务处考核确定。 第四条 MDT 的功能定位。 (一)明确疾病诊断。经专科专家诊治未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相关专科的联合会诊,采用多种诊断手段,明确疾病性质,然后转至相应专科继续治疗。 (二)确定治疗方案。患者疾病诊断明确,但治疗方案多样,并由不同专科实施,需要多专科联合制定最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疾病诊断明确,但随着病程的进展病变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需要多专科协作对患者病情做出综合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 第五条肿瘤多学科 MDT 组织结构。 由来自肝胆外科、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肿瘤内科、血液/淋巴瘤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腔镜科、核医学科等科室专家组成。 (一)核心成员由主要专科和相关专科专家组成,每个专科专家人数不得超过 3 人。 (二)医务处做好 MDT 各项组织、协调、沟通工作。 第六条 MDT 核心成员原则上要求由科室(病区)主任、副主任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 第七条下列情况可申请组织 MDT: (一)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急、危重症肿瘤病例。

多学科协作治疗管理规定(试行)

多学科协作治疗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落实 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主体责任,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多学科协作治疗。 第三条定义 1. 多学科协作治疗:指医疗机构为了提高诊疗服务质量,通过 医生、药师、护理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个诊疗专业人员之间 的密切协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一种诊疗服务模式。

2. 多学科协作治疗组:指由医师、药师、护理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个诊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患者提供多学科协作治疗服务。 3. 主治医师:指负责患者治疗的医师。 4. 联络员:指负责多学科协作治疗组与患者及其家属、主治医师、医疗机构之间联系沟通的专人。 第二章工作机制 第四条建立多学科协作治疗组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多学科协作治疗组,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流程。 第五条诊疗协作 多学科协作治疗组应当按照主治医师的指示,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第六条联络员工作 多学科协作治疗组应当明确联络员,负责与患者及其家属、主治医师、医疗机构之间联系沟通,以便及时沟通协调,协助解决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全体成员协同工作、协调运转。 第三章工作要求 第七条治疗方案和流程规范 多学科协作治疗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制定的标准治疗方案和治疗流程,严格执行。 第八条沟通协作规范 多学科协作治疗组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沟通、协作,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第九条安全规范

多学科门诊MDT管理制度

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为疑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诊疗服务,遵循“促进学科发展、优化诊疗方案、满足病人需求”的原则,制定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 一、组织 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门诊部设立“多学科综合门诊”,由门诊部组织、协调。 二、业务范围 1、门诊疑难病会诊:为多次就诊诊断不明确或病情复杂涉及多个专业的疑难病患者组织会诊。 2、多学科综合门诊:由相关专业、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集中为某类疾病的患者提供多专业联合诊疗。 3、合作医院转诊疑难危重患者的多学科诊疗。 三、会诊申请 1、医生推荐:患者在我院相应专科门诊就诊,首诊医师认为患者病情需要,并征得病人或其家属同意后,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单》,推荐到多学科综合门诊就诊。 2、患者预约:门诊病人或其家属主动要求进行疑难病会诊,可直接到多学科综合门诊申请,由多学科综合门诊工作人员牵头,根据患者病情推荐诊疗团队,由诊疗团队确定

患者多学科会诊的必要性。确需会诊的,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单》,进入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流程。 3、多学科综合门诊设立预约电话,接待咨询。 四、会诊要求 1、多学科综合门诊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在接到会诊申请24小时内(双休日及节假日除外),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及辅助检查情况,并将患者情况通知相应病种诊疗团队。 2、由诊疗团队确定患者各项辅助检查是否完善,是否符合参加多学科会诊的条件。符合条件的,确定会诊时间,在48小时内(双休日及节假日除外)分别反馈给患者和多学科综合门诊。 3、会诊医师资质:各专业知名专家、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会诊医师严格按照《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门诊管理规定》开展工作。 4、会诊专家人数:除首诊医师、诊疗团队秘书外,参加会诊专家人数不得少于3人。 5、会诊病人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检查报告、化验结果等全部资料提前抵达指定地点,接受会诊专家问诊与体检。 6、为了满足特殊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门诊部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组织增加会诊,望各诊疗团队、各科室积极配合。 7、多学科综合门诊地点:(2)房间。 五、会诊程序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及流程

多学科诊疗(MDT)制度(试行) 为更快适应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以及医院未来发展总体要求, 进一步提高我院各专业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我院特制定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是由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进行的临床讨论会,以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 一、病房MDT®度: 1、由医务科遴选多学科专家成立MD传家组。 2、MDT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 会议,专家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二、MDT专家组如下: 组长:(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长) 组员:刘波(外一科主任)、黎主任(外二科主任)、徐主任(外三科主任)、陈主任(内一i科主任)、杨主任(内一i科副主任)花主任(内二科主任)、雷xx(妇科主任)、肖xx(妇科副主任)、郭xx(儿科主任)、张xx(麻醉科主任)、张xx(CT室主任)、谢x

(超声科副主任)、杨xx(检验科主任) 专家组下设常务办公室由医务科负总责。 三、职责 1.定期召集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组员对患者本专业诊治方案有决定权。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自查本科室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组长(副组长)对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对治疗方案负总责。 四、工作制度 1、申请MDT5在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如患有其他科室疾病者,申请前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2、对于需进行MDT勺病人,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经所在科室向MDTJ、组提出申请。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协调各组员,根据每位病人的机体状况、疾病不同类型制定最佳的综合诊治方案,以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申请科室要做好记录,积累临床证据和经验。 3、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书面通知医务科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副高或副高以上医师)及会诊专家。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及时通知会诊专家。 4、MD©病例报告会形式进行。 5、下列情况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MDT (1)临床诊治困难(一般入院后3天疗效不满意,7天不能确诊)的疑

多科室协同诊疗(MDT)管理规定

多科室协同诊疗(MDT)管理规定多科室协同诊疗(MDT)管理规定 1. 引言 多科室协同诊疗(MDT)是一种协作的医疗方式,通过多个医疗专家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本管理规 定旨在规范和促进MDT的有效实施,提高诊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 MDT组成与职责 2.1 MDT成员 MDT由以下成员组成: - 主治医生:负责患者的整体管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 多学科专家:各个领域的医疗专家,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 护士:协助MDT的运行和患者的护理工作。 - 支持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2.2 MDT职责 MDT的主要职责包括: - 综合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定期召开MDT会议,讨论病例和治疗进展。 - 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共同决策最佳的治疗方案。 - 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MDT会议管理 3.1 会议组织 - MDT会议由主治医生负责组织,定期召开,并通知所有成员参加。 - 会议时间、地点和议程应提前通知参会成员。 3.2 会议程序 - 会议由主治医生主持,按照议程进行讨论。 - 每位成员应准备相关病例和专业意见,并在会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 会议记录应详细记录讨论内容和决策结果。 3.3 决策与共识 - MDT会议应以共识为基础进行决策,充分听取各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 在决策过程中,应考虑患者的意愿和权益。

4. MDT信息管理 4.1 患者信息保密 - MDT成员应严格遵守患者信息保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 在信息共享和讨论过程中,应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2 信息记录与共享 - MDT应建立信息记录和共享的机制,确保各个成员能够及时 获取和共享相关病例资料和检查结果。 - 信息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归档和保存。 5. MDT绩效评估 5.1 绩效指标 - MDT绩效评估应考虑以下指标:患者满意度、诊疗效果、病 例讨论质量等。 - 绩效指标应定期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 措施。 5.2 改进措施

胶质瘤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

胶质瘤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1.目的:胶质瘤MDT是根据不同胶质瘤患者的疾病状况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由多个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共同讨论,综合不同学科的专业意见,作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定期进行疗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诊疗方案,以期取得最佳疗效的一种诊疗模式,旨在为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诊疗服务。脑胶质瘤MDT的目标是整合神经肿瘤相关多学科优势,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实现最佳序贯治疗。 2.使用范围:本制度适用琼海市人民医院临床医技科室。 3.定义: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临床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模式。 4.内容: 4.1 胶质瘤MDT组织形式:MDT病例讨论会和MDT联合门诊等形式。 4.2 胶质瘤MDT由相关专科医师和专业人员组成。根据疾病诊治的不同阶段,以关键临床问题为导向,组织脑胶质瘤MDT成员实施。核心临床专业包括神经外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及神经内科。其他专业包括感染科、肿瘤内科、中医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康复科、护理部等。 4.3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讨论的各科专家的资质要求: 4.3.1.应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特殊专业至少高年资主治以上相应资质人员担任,且有良好的神经肿瘤诊治基础并热心从事该事业,专家定期参与MDT讨论,并负责提供病例,准备资料等。 4.3.2 科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 4.3.3 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4.4 胶质瘤MDT的组织机构包括: 4.4.1 召集人(首席专家):由权威专家担任,对MDT项目全权负责; 4.4.2 记录员:全程记录MDT,统计MDT病例的临床资料; 4.4.3 秘书(协调员):协助召集人进行MDT的全程组织。 4.5 胶质瘤MDT要求: 4.5.1 对初次诊治患者,MDT实施路径包括讨论诊断及鉴别诊断,拟诊脑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