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doc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doc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doc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doc

1
一、概述
总说明书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一)、项目背景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为进一步加快象山县经济发展、完善公路网建设,打造平安交通,加快
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60-2004)
泗洲头镇经济建设步伐,方便群众的生活和经济往来。受象山县泗洲头镇人
10、《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62-2004)
民政府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泗洲头横埕~杨大场公路工程的测量及设计任
11、《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61-2005)
务。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3-2007)
本工程起点与位于横埕村的已建水泥路面接顺,已建水泥路面路基宽度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为 5m,路幅为 2×0.5m 土路肩+1×4.0m 行车道,终点至位于杨大场村的已建
14、《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33-2002)
水泥路面,路线全长 1.577 公里。本工程是农村联网公路的组成部分之一。
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农村联网公路主要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合理利用
1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JTG D82-2009)
各种有限的资源,实现区内的连接互通,保障区内和区外的顺畅衔接,形成
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统一、高效的系统,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承接任务后,我公司于 2013 年 1 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线进行了勘测。
在测设过程中,本着“质量第一,结构合理,节约投资,便于实施”的指导 原则进行勘测设计。
本工程设计依据以下文件和技术规范执行: 1、《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最低技术标准指导意见》(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
领导小组文件,甬农发[2003]03 号); 2、《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管理若干规定》(浙江省交通行业文件,浙
交(2004)110)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D30-2004) 6、《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18、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管理办法》(浙交[2007]63 号);
19、其他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等。
(二)、设计标准
本工程设计采用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
定的四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 20 公里/小时。
根据乡镇规划,结合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确定该项目主要指标如下:
1、路线设计标准
① 设计速度
20km/h;
② 路基宽度:K0+000~K0+970 为 5.0m,其中:
路幅为:2×0.5m 土路肩+1×4.00m 行车道;
路基宽度:K0+970~K1+576.623 为 4.5m,其中:
路幅为:2×0.5m 土路肩+1×3.5m 行车道;
S1-2

③ 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路 面:
标准轴载 BZZ-100
桥 涵:
公路-Ⅱ级
④ 路拱横坡:行车道 1.5%,土路肩 2.5%。
2、道路交叉标准 本工程道路与其它道路交叉采用平面交叉,加铺转角式接顺。
3、设计高程
①本工程坐标采用假定坐标系,高程采用假定高程基准。
②路线设计高程为道路中心线路面顶标高。
③路基设计表中 W1、W2、W3 分别代表土路肩、硬路肩、行车道的宽度;
A1、A2、A3 分别代表土路肩、硬路肩、行车道外侧标高。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本工程所经区域位于丘陵与滨海相平原区交结地带,地势相对平坦。
(二)水文气象
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同时由于地处半岛,海洋性气
候明显,夏热无酷暑,冬冷无寒冬。
本工程所在地区年降水天数 154 天,年平均降雨量 1495.2mm,年平均蒸
发量 1505.6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734.3 小时,年平均雷暴日数 28 天,年平
均无霜天数 257 天。历年平均气温 17.1℃,极端最低气温-7.2℃,极端最高
气温 39.7℃。最冷月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 6.0℃,最热月的七月份平均气温
28.2℃,八、九月份为台风季节。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其中,夏季主导风
向为南到南南东,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到北北西。
2
(三)区域稳定性 测区大地构造隶属华南褶皱系东南褶皱带,地质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
褶皱不发育,不同展布方向和不同切割深度的断裂相互交织,其中以北东向 和北西向断裂构成本区域的构造格局并控制了区内的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 性。
宁波市区地处我国华北地震带与东南沿海地震带之间的过渡带内,地震 活动水平较低,是相对较稳定地块。
路线所在区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为 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区路线区域稳定性好。本工程不进行专门的抗 震设计。 三、路线 (一)平面
本工程起点与位于横埕村的已建水泥路面接顺,终点位于杨大场村的已建 水泥路面,路线全长 1.577 公里。 (二)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主要参考的因素: 1、与沿线各被交道路接顺。 (三)安全设施 本工程依据国家有关的最新标准及规范,在全线设置了各种安全设施, 使之达到最优组合,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的服务。 本次设计设计内容为标志、示警柱、百米桩、橡胶减速带等。 1、标志 标志结构形式采用单柱式结构,立柱采用镀锌钢管,立柱与标志板直接 采用抱箍、抱箍低衬和螺栓连接,立柱通过法兰盘固定在基础上。标志基础
S1-2

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标志版面设计应以驾驶员按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
原则,各类标志的图案、文字、颜色均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的要求进行制作,布置应美观、醒目。
夜间反光要求设计,采用工程级(四级)反光膜,其逆反射系数应不低于
表 3-1 的 规 定 , 其 它 各 项 技 术 指 标 还 应 满 足 《 公 路 交 通 标 志 反 光 膜 》
(GB/T1833-2002)中的规定要求。反光膜应具有 10 年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期
末至少保持 80%的初始亮度。
所有标志结构均不得侵入公路的净空范围。
表 3-1 工程级(四级)反光膜技术要求
观测角 入射角
白色
最小逆反射系数(cd.lx-1.m-2)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棕色
-4°
80
50
14
9.0
4.0
3.0
0.2°
15°
50
35
11
7.0
3.0
2.0
30°
30
22
6.0
3.5
1.5
1.0
-4°
50
35
10
7.0
3.0
2.0
0.33° 15°
45
20
8.0
5.0
2.0
1.4
30°
24
15
4.0
2.5
1.0
0.7
-4°
5.0
3.0
2.0
1.0
0.6
0.4

15°
3.0
2.0
1.0
0.8
0.3
0.2
30°
2.0
1.5
0.6
0.4
0.2
0.1
2、护栏
该工程右侧 K0+150~K0+190 设置波形护栏(Gr-B-4C),左侧 K0+450~
K0+580, K0+780~K0+910 段也设置波形护栏(Gr-B-4C)。
波形梁、立柱等所用钢材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
《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所有波形梁钢护栏的冷弯型钢材部分均应做防腐处
理,一般可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应满足表 3-2 要求。热浸镀锌所用的锌
应为《锌锭》(GB/T 470-2008)中所规定的 0 号锌或 1 号锌。
3
表 3-2 护栏构件镀锌量
构件名称 波形梁、端头梁、横隔梁、立柱、型钢防阻块
螺栓、螺母、垫圈、锚固件
镀锌量(g/㎡) 600 350
为安全行驶的需要,填方大于 2 米路段、沿河小桥及盖板涵路段设置钢护 栏,采用波型钢板护栏。对于未设置挡墙路段,护栏设置在土路肩上:设置挡 墙路段,护栏设置在挡墙上。防撞等级采用 B 级,采用预埋式施工。
施工时注意对于打入式或预埋式护栏柱位置处基础构件位置预留。 四、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 (一)路基
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 K0+000~K0+970 为 5.0m,其中: 路幅为:2×0.5m 土路肩+1×4.00m 行车道; K0+970~K1+576.6230 为 4.5m,其中: 路幅为:2×0.5m 土路肩+1×3.5m 行车道; 路拱横坡:行车道 1.5%,土路肩 2.5%。 本工程对于没有进行挡墙路基防护的填方路段,路基边坡采用 1:1.5 放 坡。 2、路基填筑及压实标准 ① 一般路基处理 新建路基填筑路堤前进行场地清理, 清表厚度一般按 20cm 计,并清除 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和草皮,在填筑前基底应进行压实。本工程 K0+000~ K0+120 段为老路路段,在路基填筑前,应用镐头机对老路进行板块破碎, 敲除宽度为 4.5m,对老路路基整平、压实、调拱,以满足路基设计强度及横
S1-2

坡要求;老路及低填路段路基根据设计路床回弹模量确定是否进行换填,路
床顶面设计回弹模量要求≥40MPa,宕渣最小填筑厚度不小于 60cm,若清表
后填筑厚仍不满足路基压实度要求时,采用换填的措施。填方路基应分层铺
筑,均匀压实,满足设计要求时,路床整平后可直接施工路面结构层,不满
足设计强度要求时,应进行翻挖,换填宕渣。路基设计控制干湿类型为干燥
状态。
② 特殊路基 1)半填半挖及填挖交界路基处理 土质半填半挖结合部,当土质横坡陡于 1:2.5,按挖台阶处理,台阶 宽度 0.5m,台阶高度 0.5 米。
③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主要采用宕渣填筑。路堤填料,必须进行野外试验。不得使用
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图、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质的土。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BR)(%)
表 4-1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上路床 0~30cm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30~80cm 80~150cm >150cm
零填及路 堑路床 0~30cm
6
4
3
2
6
10
10
15
15
10
零填及路 堑路床 30~80cm
4
10
④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并均匀压实,桥头两侧 30m 范围及涵身背后和涵洞
顶部的填土压实方面,对大型机具作用不到之处应采用小型机具辅助压实。
压实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发《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D30-2004),表中的压实
4
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501)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表 4-2 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压实标准)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cm 30~80cm 80~150cm >150cm
0~30cm
压实度(%)
≥95
≥95
≥94
≥92
≥95
固体体积率(%) 85
85
83
81
85
注:当路基填料含石量≥30%时,可采用固体体积率标准。路堤基底应
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基地压实度不应小于 90%。
(二)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交通量和公路等级对强度的要求,并考虑路面面层的耐磨和抗滑的要
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址和材料供应的情况确定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
路面 。
1、 结构设计
18cm 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 水泥稳定碎石(4%)基层,在水泥稳定碎石层
顶上设置沥青封层,厚度不小于 6mm.
2、 路面结构材料及质量控制
路面的施工应遵循《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0)。
①水泥稳定碎石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以结合
料,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
2)集料:碎石压碎值值≤25%,碎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圆颗粒的含量≤20%,
集料液限<28%,塑性指数<5,混合料必须拌合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3)压实度及强度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压
S1-2

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要求达到 97%。7d(25℃条件下湿养 6d,浸水 1d)龄期
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2.5MPa.
为了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性,应控制水泥剂量宜为 4%。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最低气温应在 5℃以上。
②透层和下封层
半刚性基层上的下封层和透层改为一层实施,要求:
1)采用 SBS 改性的改性乳化沥青,洒布质量不少于 1kg/㎡(沥青净含量);
2)石料采用 3-5mm 的等粒径碎石,撒布量 6-8m3/1000m2;
3)施工机械宜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车和轮胎式压路机。
在保持基层表面洁净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改性乳化沥青,洒布行
驶速度不宜过快,宜控制在 2.5km/h 之内,一般采用单层施工,纯沥青用量不
少于 1kg/ m2,每段改性沥青喷洒后,立即用集料撒布机撒布集料,数量宜为
6-8m3/1000 m2,撒布车应倒车撒布。
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压碎值
% <15
表 4-3 基层碎石质量要求
针片状
小于
颗粒含量 0.075mm
(按质量计) 细粒含量
小于 2.36mm 颗粒含量
%
%
%
<15
≤2
≤5
小于 4.75mm 颗粒含量
%
<10
坚固性 (按质量 损失计)
%
<8
注:对于有抗盐要求的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采用Ⅱ级。
③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砼路面结构设计以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2011)及《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最低技术标准指导意见》为依据: 路面结构:18cm 水泥砼路面+15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砼路面设计抗弯拉强度不小于 4.5Mpa。水泥应采用耐磨、耐冻、早强型 品牌的道路专用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粗集料(碎石)应
5
质地坚硬、耐久、洁净,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26.5mm,细集料(砂) 细度模数不宜小于 2.5,使用的必须是淡水粗砂,不得用细砂,水泥用量不小 于 300kg/m3。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 4%,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其 7d 饱水养生无侧限 抗压强度不小于 2.5Mpa,压实度要求达到 97%。
道路用钢材必须符合产品质量要求,不得使用无产品合格证的钢材。 根据板块划分设置横缝,采用假缝型缩缝,桥梁及其他固定构造物处设 置横向胀缝,胀缝条数根据膨胀量大小确定。胀缝宽度宜为 20mm。缝内应设 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胀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邻近胀缝的 3 条横 缝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传力杆的设置不应妨碍相邻混凝土板的自由伸缩, 钢筋表面应做防锈处理。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设置传力杆时的槽口深 度为 50mm,不设置传力杆时的槽口深度宜为 40mm。槽口宽度应根据施工条件、 填缝料性能等因素确定,宽度宜为 5mm。槽内应填塞填缝料,填缝材料使用 YN-聚氨酯道路嵌缝胶,填缝材料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03)中“常温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 横向缩缝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25%~30%时,用锯缝机切割,清 缝后用 YN-聚氨酯道路嵌缝胶灌缝,每日施工终了,或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故 中断浇筑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或横向缩缝处,设置 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置在胀缝处的施工缝, 构造与胀缝一致。 两条道路相交时,各条道路应保持本身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各条 道路的横缝位置应按相对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两条道路的纵横 缝垂直相交,互不错位。两条道路斜交时,主要道路宜保持纵缝的连贯,两 相交路段内的横缝位置应按照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与次要
S1-2

道路的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出现错缝和锐 角板;当出现错缝、锐角板时,宜加设防裂钢筋和角隅补强钢筋。在次要道 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采用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 在直线段连续布置 3 条加传力杆的缩缝。
混凝土路面与桥涵等固定构造物相衔接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 毗邻构造物的板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
水泥板块采用机械刨缝。 路面加宽选择如下:路面加宽选择如下:单车道加宽按第一类加宽值 的一半进行计算。 用地范围:对于有排水设施路段,用地范围为边沟、排水沟或截水沟 外 1 米;无排水设施路段,用地范围为挡土墙外 1 米。 (三)排水及防护 1、排水 本工程所在地为平原丘陵地带,路面雨水依路拱横坡漫流至路基外, 详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2、填方路基防护 土路肩采用培土,厚 20cm。 路堤主要采用挡土墙防护,挡土墙形式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要采 用不同类型的挡土墙进行防护,尽量减少对既有现状地况的开挖。采用具 体形式详见《挡土墙设计图》。 对于采用边坡防护的路段,采用一级边坡,边坡坡率为 1:1.5。 3、挖方路基防护 路堑段采用分级放坡防护,一级放坡采用自然放坡形式,按 1:0.50 放坡。
6
五、桥梁、涵洞 (一)设计标准
1、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 级。 2、桥梁宽度:0.5m(防撞护栏)+4.5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 =5.5m。 3、桥面铺装:采用 13cm 厚 C40 防水钢筋砼。 4、桥梁横坡:行车道单向坡 1.5%,方向向右。 5、设计基准期:100 年。 6、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7、结构耐久性:滨海Ⅱ类环境条件。 (二)沿线桥梁、涵洞分布情况 1、桥梁设置情况 本工程共设置小桥 14.04m/1 座。桥梁设置一览表如下:
表 5-1 桥梁设置一览表
序 中心桩号

桥梁名称
桥梁及孔径 (孔-m)
右偏角(°)
1
K1+568.96
K1+568.96 小桥
1-10
90
2、涵洞设置情况
本工程主线共设置圆管涵 5 道,主线纵向设置圆管涵 2 道。
(三)桥梁结构
1、桥梁上部结构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 10m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2、桥梁下部结构
本桥拆除原有桥面板,利用部分老桥桥台,凿除 50cm 后拼宽台身,施工
S1-2

时将老桥台身顶标高凿至设计标高后,再浇筑台帽背墙。 3、伸缩缝 行车道伸缩缝装置采用 40 型钢伸缩缝。 4、护栏 采用 C30 钢筋砼防撞护栏。 5、桥面铺装 行车道铺装:梁板上浇筑 12cm 厚 C40 钢筋砼铺装。 6、桥面排水 泄水管采用 UPVC 管,设置于桥梁行车道右侧。
(四)主要材料的采用情况 1、桥梁 ①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 62.5 级、52.5 级和 42.5 级的硅
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②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
径不宜超过 20mm,以防砼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③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及封端均采用 C40 砼,伸缩缝采用 C40 聚丙烯
钢纤维砼,聚丙烯纤维含量为每立方 1.2kg;聚丙烯纤维的性能要求如下表: 表 5-2 聚丙烯纤维性能表
密度(g/cm3)
0.91
弹性模量(MPa)
>3500
长度(mm)
20
当量直径(μm)
<100
产品形状
束状网
断裂延伸率(%)
10
耐酸碱性

吸水性
不吸水
抗拉强度(MPa)
≥560
熔点
160-180
桥面铺装:C40 防水砼 预应力空心板:采用 C50 砼,封端采用 C40 砼。
7
梁板铰缝:C40 聚丙烯纤维砼,聚丙烯纤维摻量 1.2kg/m3 伸缩缝:C40 聚丙烯纤维砼,聚丙烯纤维摻量 1.2kg/m3 台帽、挡块:C30 砼 台身、侧墙:M10 浆砌块石 桥台基础:C20 片石砼 混凝土用砂不得采用淡水海砂 所采用混凝土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 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④预应力钢绞线: 其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5224-2003 标准的规定,标准强度 1860MPa,弹 性模量 1.95×105MPa,松弛率为 2.5%,钢绞线规格为φS15.25mm。
⑤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热轧 HPB300、HRB335 钢筋,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 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 ⑥钢板: 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的 Q235B 钢板,凡焊接的 钢材必须满足可焊接性要求,供应的钢材进场后,应按规定作材质试验,符 合要求方可使用。 ⑦支座: 采用 GJZ150×200×21 板式橡胶支座,其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 T4-2004 等相关标准规定。 2、涵洞 ①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②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径为 0.5 米和 0.8 米。 ③圆管涵的管节长度主要有 2.0m 和 0.5m 两种,前者为基本管节,后
S1-2

者为调整管节。
④主要材料:
1) 混凝土:
圆管涵涵身采用 C30 砼,圆管涵管基采用 C20 砼。
2)普通钢材:
普通钢筋采用热轧 HPB300、HRB335 钢筋,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
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凡焊接的钢材必须满足可
焊接性要求,供应的钢材进场后,应按规定作材质试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五)桥涵结构分析计算及计算参数的选取情况 1、桥梁
①空心板技术标准
表 5-3 空心板主要技术指标
跨径(m) 预制板长(m)
预制板宽(m)
中板
边板
板高(m) 预制
环境类别
10
9.96
0.99
1.245
0.6
Ⅱ类
②先张预应力空心板设计要点
1)桥梁的结构体系为简支结构,按部分预应力 A 类构件设计
2)设计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结构软件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铰接
板计算,并用梁格法进行验算。空心板顶板计算按单向板和悬臂板计算,并
采用空间结构计算软件复核。
3)设计参数 Ⅰ混凝土:C50 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m3,弹性模量 Ec=3.45×
104MPa。 Ⅱ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Ep=1.95×105MPa。松弛率ρ=0.035,松弛细
8
数ζ=0.3; Ⅲ预应力损失计算的相关参数:预应力钢筋张拉台座长度按 50m 计,
一端张拉,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间的加热养护温差取 20℃。预应力钢筋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0,fpk=1302MPa。
Ⅳ竖向梯度温度效应: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规定取值。
2、涵洞设计要点 ①圆管涵 1)管壁各断面的弯矩计算采用公路设计《涵洞》第六册第二节介绍的 刚性圆管涵计算方法计算;管壁厚度与孔径比采用 1:10。 2)涵身荷载:管身所受荷载包括管身自重、管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 管身所承受的活载即车辆荷载通过填土按 30°扩散角分布于管顶假定的水 平面上,当分布宽度小于孔径时,按局部均布荷载计算;填土容重为 18KN/m3,内摩擦角 35° 3)据管顶及管侧内力计算结果,按单筋截面砼配制管壁内、外两层受 力钢筋。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 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Ⅱ况配筋。 4)斜交圆管涵的结构计算与正交圆管涵相同。 5)各种孔径的钢筋的钢筋混凝土管节,均采用同一种材料,管节长度 分 2.0m 和 0.5m 正管节及各种斜度的斜管节,以便工厂集中预制,满足不同 填土高度和斜度。 6)管节接头不按承重结构验算,适当配置构造钢筋。 (六)桥涵耐久性设计情况 防腐措施:混凝土结构以提高其材料本身耐久性为根本措施,可采用高 性能混凝土并根据结构和环境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补充措施达到防腐设计 要求。
S1-2

1、混凝土结构要使用低碱水泥(无碱活性集料),严格控制含碱外加剂
使用。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见下表:
环境类 别 Ⅱ
环境条 件 滨海
表 5-4 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
最大水 最小水泥用量 最低混凝土 最大氯离 最大含碱量
灰比 (kg/m3) 强度等级 子含量(%) (kg/m3)
0.5
300
C30
0.15
3.0
2、裂缝控制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设计控制标
准设计为 0.15mm。
(七)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1、 预应力空心板施工要点
①在成批预制前,对各种空心板应先做生产性试验,要严格控制砼配合
比和水泥用量,并做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并同时对预应力钢筋做强度
及松弛等试验,严格控制张拉力,放张后,对板进行一下观测:
1)预制板的上缘、端部及其他部位是否发生裂纹。
2)预应力失效措施是否可靠?
3)钢绞线有无滑动迹象?
4)板的反拱值发展速度与计算相差多少?
②依照设计规范,钢绞线的传力锚固长度按 100d 考虑,如发现有滑丝
现象,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采用夹具机械锚固等。预应力筋有效长度范
围以外部分(图中虚线段)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失效处理。一般采用硬
塑料管将失效范围的预应力筋套住,以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产生握裹作
用。
③预应力筋有效长度以板块中心线(斜板为斜向中心线)对称布置,使板
两端的失效长度相等。
④预应力筋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施工,伸长值则应根据施工时
9
钢绞线张拉长度另行计算,
⑤预应力筋采用多根同时张拉时,要采取可靠措施使各钢束受力相同。
⑥为使张拉锚固板标准化、规格化、预应力筋的间距为 5 厘米的倍数。
图中钢束标号控制处表示该孔不设预应力筋,采用普通钢筋补齐。
⑦钢筋的绑扎工作应在张拉结束 8 小时后进行,以策安全。
⑧浇筑空心板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泄水管、护栏、支座等附属
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钢筋
及普通钢筋位置准确,控制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20mm。浇筑混凝
土时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浇筑质量。
⑨放松预应力钢绞线时应对称、均匀、分次完成,不得骤然放松,放松
时混凝土实际立方体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
10d。放松时可采用千斤顶法或砂箱法。千斤顶放张时应先检查锚固板上各
钢绞线是否已在原地锚固好,再上千斤顶打油,至张拉到σcon 应力,即可
将锚固板松开,在慢慢放油,使千斤顶退回,放松宜分数次完成,用砂箱法
放松时放松速度均匀、一直。
⑩振捣混凝土时,如采用交频插入式振捣棒,须从两侧振捣,防止内膜
左右移动。
?为防止预制空心板上拱度过大,预制板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
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应太长,宜按 90d 控制,存放期应密切注意板
的累计上拱值。若超过计算值 8mm,应采用控制措施。预应力空心板在预应
力钢筋放张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如下
表 5-5 10m 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下挠值
项目
预应力钢筋张 拉完上 拱度
(mm)
存梁 30d 上拱 存梁 60d 上拱 存梁 90d
度(mm)
度(mm) 上拱度(mm)
二期恒载产 生的下挠值
(mm)
中板
+4.2
+5.6
+6.0
+6.2
+3.5
S1-2

边板
+4.7
+6.2
+6.7
+6.9
+4.4
?空心板预制时,按 1m 一道在铰缝的侧模嵌上 50mm 长的Φ6mm 钢筋、 形成 6mm 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在运输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时,要采取可靠措施,不使预应力产生的负 弯矩起破坏作用,可采取在空心板外施加正弯矩的临时作用的措施。
?桥梁架设若采用架桥机吊装,必须经过验算方可进行,且架桥机的重 量必须落在墩台立柱上。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上拱度的影响,为保证桥面混铺装厚度,施工 时应根据梁板的实际上拱度值采取墩顶预降等必须振捣密实。
?浇注铰缝混凝土前,必须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并用水冲洗干净后方 可浇筑铰缝混凝土及水泥砂浆,铰缝混凝土及砂浆
?为使梁板顶面与混凝土桥面铺装结合良好,必须对每块梁板顶面采用 缓凝水冲法进行糙化处理措施,以保证实际铺装厚度与设计厚度之差不得大 于 2cm。
?空心板安装施工顺序:空心板预制→空心板安装,浇筑铰缝→浇筑桥 面现浇混凝土铺装及附属设施→成桥。
2、下部结构 ① 本桥拆除原有桥面板,利用部分老桥桥台,凿除 50cm 后拼宽台身。 施工时将老桥桥身凿至设计标高后,再浇筑台帽背墙。 ② 浇筑桥台混凝土时,应保证台身与台帽混凝土的结合。其结合面除 按图纸要求设置钢筋外,并应清除浮浆、凿毛接触面、冲刷干净,以保证其 整体性。 ③ 浇筑桥台背墙时,为保证伸缩缝宽度,根据实际纵坡,适当调整台 背的倾角。 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①圆管涵建议从工厂购买预制成品,采用平口式或Ⅱ级管,满足
10
GB/T11836-200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 。 ②管基砼可分为两次浇筑。先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
度及安放管节坐浆砼 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 新老砼的结合及管基砼与管壁的结合。
③涵洞顶以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 夯实,用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处治回填,采用小型压实机具薄层压实,保证压 实度不小于 96%。
④管节采用对头拼接,管节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涂 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另在涵洞基础襟边以上,沿沉降缝周围设置厚 20cm,顶宽 25cm 粘土保护层。
⑤若地基土质较差,其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管基基底应力要求时,应对 地基做必要的处理措施。使得大部分地基沉降在建成以前完成,其工后沉降 不应大于路面工后沉降的 50%。
⑥施工过程中,当洞顶填土厚度不足 0.5m 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 辆通过。
4、施工前应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原有道路及沟渠的临时贯通等 准备工作,仔细研究施工图设计图纸,领会设计精神及施工方法。
5、由于涵洞是与排水及线外工程等专业相配套进行设计的,在实施过 程中,若涵洞的位置、斜交类型或底标高发生变更时,其相关专业也需相应 变更。
6、施工前,先复核涵洞位置和标高,涵洞工程设计表中的路基设计高 若与路基设计表中不符,应以路基设计表的值为准。涵底设计高、涵位、角 度等若与实际不符,施工中可根据实际做适当调整。
7、在涵洞基础开挖时,应注意已有管线的位置,当已有管线对施工开 挖造成影响时,应当咨询管线相应的部门,商议移动管线或者变更涵洞设计 后再继续施工。
S1-2

8、圆管涵靠近填土面要涂三道沥青防护。 9、 本说明未及部分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和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筑路材料 (一)筑路材料 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填筑用的宕渣,路面及人工构造物用的粒料,钢 筋、水泥、木材等均需外购。 1、砂石料 路面、结构物用的砂、石、砂砾需要较高强度的优质材料,可就近采购, 可以满足要求。砂料严禁采用海砂。 2、路基填料 路基填筑主要采用附近地方开采的宕渣。 3、四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沥青) 本区域缺少钢材、木材、水泥、沥青的生产供应,本项目所需钢材、木 材均需从就近的外省市购入。 浙江省内水泥生产能力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二)筑路材料的运输条件 本区域可使用汽车、拖拉机进行运输。 八、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的安排 本工程全长 1.577 公里,路基路面及挡土墙等的施工均采用常规方法施 工。施工时应注意梅雨期降雨及台风期对施工的影响。夜间施工除特殊情况, 应予避免。 (二)工期安排
11
本工程计划工期 10 个月。 九、施工图预算 (一)编制原则和依据
1.交通部 2007 年第 33 号公告公布施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 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2.交通部 2007 年第 33 号公告公布施行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3.交通部 2007 年第 33 号公告公布施行的《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JTG/T B06-03-2007];
4.浙交[2008] 85 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补充规 定>的通知》;
5.浙交办[2009]52 号《关于部分税费改革后涉及公路水运工程造价文 件编制事项的通知》;
6.浙交[2010]133 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部分四新技术预算定额的通 知》;
7.交通部[2011]83 号《关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 办法>局部修订的公告》;
8.浙交[2012]26 号《关于发布浙江省公路工程部分补充预算定额 (2010~2011 年)的通知》
9.浙交[2012]88 号《关于调整我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人工费单价 的通知》; (二)工、料、机单价
1. 浙交[2012]88 号《关于调整我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人工费单价 的通知》,工资单价为 77.05 元/工日;
2. 一般材料单价按《宁波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13 年 01 月刊)象山
S1-2

县建筑安装材料市场信息价以及浙江省交通厅工程造价管理站《浙江交通建 设工程质监与造价》(2013 年第一期)信息价,并参考当地市场价格计取。
3、弃方、利用方运距按 1 公里考虑。 4、矿产资源费和矿产资源税按 5 元/Kg 考虑,已计入炸药单价中。 (三)有关费率 1. 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临时设施费费率按交通部[2011]83 号《关 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局部修订的公告》规定计 取;其他各种费率除浙交[2008]85 号《浙江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补充 规定》有规定外,一律按部颁费率标准取值; 2.工程按三类项目取费; 3.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物价局颁布的 2002 年收费标准计取; 4.本工程未计贷款利息、供电贴费、大型专用机械设备购置费; 5.预备费按 3%计列。 (四)预算总金额 本工程预算总金额为 369.780 万元(其中建安费 260.388 万元),公路 每公里造价为 234.483 万元。 十、招标专章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第 3 号令,2000 年 5 月 1 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 内容以及核准事项暂行规定》(第 9 号令,2001 年 6 月 18 日)要求,本项 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标。 本工程造价高于国家规定要求必须进行招标,并公开向社会发布招标公 告,委托建设工程招标部门进行招投标。
12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 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 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 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 20%,它的能量来源靠 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 30 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 120 毫克 /100 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 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 80 毫克/100 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 120 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 60 毫克/100 毫 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 2 小时或 2 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 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 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 60 分钟时,开始补饮 25%浓度的葡萄 糖水 100 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 加油 。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
S1-2

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 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为了 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 4-8 块的小方格, 标注题号 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 先易后难 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 5 分钟熟悉 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考试中很可能 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 蒙 了。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 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 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 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 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 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 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 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 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 开天窗 。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 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 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 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 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 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 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还要复查一些客 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 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 短路 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 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 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 下方式:
13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 己说 放松 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 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 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 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 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 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 3 至 5 遍。比如: 我已平静下来, 我能够考好 、 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 某些线索。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 提供线索或启发。
S1-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_条文说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条文说明) 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1 总则 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1.0.7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的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公路环境质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视觉诱导和线形的连续性,以及同沿线环境相协调,以增进舒适和安全感。 1.0.8 路线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所进行的组合设计必须符合第9章线形设计的有关规定。线形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项设计并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就是好设计;也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最低限度要求其工程造价就最省。因之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将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考虑,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技术指标的组合(即设计)”。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是否能结合工程实际在高限与低限之间科学合理地选择技术指标,以及遇有特殊问题时能否作出特殊处理。 公路透视图可以是某点的路线透视图,或某路段的连续路线透视图,或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制作的虚拟公路透视图等。对路线线形设计的评价与检验,可采用公路透视图以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公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更为形象地进行工程评价,同时亦可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帮助公众直观地理解意图并作出反应。 1.0.9 《标准》(2003)在设计上引入了运行速度的概念,要求对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的地段,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以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因为运行速度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者的交通心理需求,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 名词解释 1、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 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2) 2、爬坡车道: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P72) 3、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4、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 安全速度。 5、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6、横向超高:为减小或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 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7、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 8、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9、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 重要指标。 10、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11、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12、行车视距: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13、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 14、展线:是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利用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用以克服高差的布线方法。 15、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同一平面上的相互交叉。 16、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 简答题(选择题) 1、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 答:(1)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2)行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2、公路分级?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4、道路建筑限界的组成? 答:净高和净宽。净高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我国一般采用不小于4.5米的净高。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四级公路设计规范

四级公路设计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主要: 平原微丘:计算行车速度40km/h,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一般值,变化值,极限最小半径60m,停车视距40m,最大纵坡6%。山岭重丘: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半径15m停车视距20m,最小坡长60m,最大纵坡9%,最大可增加1%。最小纵坡%,采用平坡(0%)或小于%的纵坡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上一个设计中,最大纵坡为12) 直线最大长度:1000米(左右),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40米(左右)反向曲线间无超高加宽可相接,无超高有加宽须10m以上缓和短。有超高时不小于15m。相邻回头曲线间直线不小于100(80)m。 圆曲线:最大超高8%,超高时一般最下半径30m,极限最小半径15m,不超高时最小半径150m,最大半径10000m。 缓和曲线(一般使用回旋线)长度最小值:计算速度20km/h时为25m,40km/h时为50m。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260m。 平曲线最小长度:设计速度20km/h时为40m,40km/h时为70m。转角等于或小于7度时的平曲线长度。设计速度20km/h的一般值280/转角。低限值40m。设计速度40km/h的一般值 500/转角。低限值70m。

直线最大长度:设计速度20km/h的为400m,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50m,反向曲线间40m 最短坡长:设计速度20km/h的为60m。:设计速度40km/h的为100m最大坡长:设计速度20km/h的3%无限制,4%为1200m,5%为1000m,6%为800m,7%为600m,8%为400m,9%为200m。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m,极限值100m。最小长度20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m,极限值100m。 四级路控制坡度10%以内,最好9%以下。挖填局部4、5米皆可。坡长不用特别在意。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章绪论 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需要控制出入。 划分等级目的:按需求建设公路依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远景设计)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按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三类,即: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汽车最大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如下限制规定:1.总高:4.0m;2.总宽(不包括后视镜):2.5m; 3.总长:16m。 设计速度是当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度。计算行车速度的最大值:120km/h。计算行车速度的最低值:20km/h。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目)。分为:日交通量(单向/双向,汽车/混合交通);小时交通量;年累计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车速V与发电机转速关系:V=0.377nr/γ。 汽车的行驶阻力:1.空气阻力;2.滚动阻力;3.坡度阻力;4.惯性阻力。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车后的真空吸力及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阻碍汽车前进,总称为空气阻力。滚动阻力与汽车的总重力成正比,若坡道倾角为α时,其值可用下式计算。Rf=Gfcosα。f——滚动阻力系数,它与路面类型、轮胎结构和行驶速度等有关,一般应由试验确定,在一定类型的轮胎和一定车速范围内,可视为只和路面状况有关的常数。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汽车重力在平行路面方向上的分力,称为坡度阻力。与坡角大小有关。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称为惯性阻力,用RI表示。 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答:必要条件是:具备足够大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 充分条件是: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临界速度:对某一排挡的动力特性图,最大动力因数D所对应的速度称为临界速度Vk。当汽车采用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汽车的行驶状态有以下三种情况:当:V> Vk时稳定行驶;当V=Vk时临街速度;当V

四级公路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委托书》及温宿县2017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养一体化”中标通知书,我院对恰格拉克乡三大队六小队-恰乌热克买里村(一大队)道路进行了勘察设计工作。 本项目包含18条路,测设总里程。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该自然村产生重大作用和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公路网,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当地农、林、畜牧业等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任务依据 《项目中标通知书》; 测设经过 我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后,于2017年2月19日,迅速安排平面地形测量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平面、纵断面、高程控制测量,并展开控制点布控、地形图测量等工作。对沿线采用GPS、全站仪配合水准仪等进行了高精度测量采集数据,并对跨路杆线净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对沿线路面类型、路基干湿状况、居民房、杆线、桥涵、不良地质、筑路材料及水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于2017年3月18日完成本项目外业勘测。 三、技术标准 主要标准及规范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 (9)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10)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11)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12)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4)交通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5)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6)交通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7)交通部《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 (18)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9)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20)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 279-2004);(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 (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轮廓标技术条件》(JT/T 388-1999); (26)交通部《》; (27)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精品整理 设计说明

1.0 概述 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5.34km)、共和镇(共9.64km)、仁和镇(共21.13km)、万集镇(共3.44km)、岔河镇(共25.27km)、黄集镇(共0.50km) 及老子山镇(共0.46km)镇村公交道 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75.78km。 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 序号乡镇路线名称 路线长 度(km) 现状情况 改造后路面 宽(m) 改造后路基宽 (m) 1 共和镇余刘线 6.580 水泥砼 5.5 6.5 2 共和镇共新线 6.580 水泥砼 5.5 6.5 3 万集镇贝郭线 1.82 水泥砼 5.5 6.5 4 万集镇草沿线 2.59 水泥砼 5. 5 6.5 5 万集镇和仁线 1.87 水泥砼 5.5 6.5 6 万集镇朱共线0.43 水泥砼 5.5 6.5 7 万集镇草长线 3.74 水泥砼 5.5 6.5 8 万集镇董山线 3.79 水泥砼 5.5 6.5 9 万集镇丰收线 1.29 水泥砼 5.5 6.5 10 仁和镇黄仁线 6.34 水泥砼 6.0 7.0 11 仁和镇临堆线0.52 水泥砼 5.5 6.5 合计35.55 1.1 任务依据 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 1.2 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1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14、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5、《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 16、《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 17、《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 1.3 设计标准 1、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路基设计宽度:6.5m/7.5m; 4、设计洪水频率1/25。 1.4 工程概况及主要改造原则 本次设计为洪泽县仁和镇及共和镇提档升级的农村道路,共计3条,分别为黄仁线(6.34Km)、余刘线(6.58Km)、共新线(6.58Km)。黄仁线采用双侧拓宽,拓宽后路面为6m宽,路基宽度为7m,道路改造后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余刘线K0+000~ K4+070.138段为挖除新建,K4+070.138~ K6+580段为拓宽改造;共新线K0+000~ K4+213段为挖除新建,K4+213~ K6+580段为拓宽改造,余刘线及共新线改造后路面宽为5.5m,路基宽6.5m,路面为水泥混泥土路面。 1.5 测设经过 2015年11月上旬,我院进行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成立了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项目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大纲,组织有关人员展开工作。项目组在google地图上对所涉及的路线

一般四级公路设计流程

设计步骤 先创建一个工程文件夹,以后的步骤产生的文件将全部保存在此文件夹。 ●打开91卫图助手,矢量、坐标定位、拉框选择、影像设置文件选 择国家2000坐标系高斯投影下载、高程下载选择南方CASS(.dat)格式文件、国家2000坐标系高斯投影保存下载(保存至创建好的文件夹内)。 (91卫图操作完毕) ●打开南方CASS 命令:appload找到插件加载,命令:insg找到 高程影像。建立DTM绘制等高线(2m)、删除三角网。点击数据——坐标数据格式转换——南方RTK格式——选择现场测量数据(Data文件下的工程名称.dat文件)——点击CASS坐标数据文件自命名文件。 ●点击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号——DATA打开CASS坐标数据文 件的新建文件夹——展高程点。 ●参照实地测量点号绘制地形图。 绘制完成后将地形图保存至项目开始创建的文件夹内 (南方软件操作完毕) ●海地道路新建项目:(注意文件路径)

●打开地形图 ●平面二维交点线选线 ●交点线设计:Ls1(不设缓曲时为Lc1)为缓和曲线(四级公路缓和 曲线一般值20,三级公路缓和曲线一般值25-40);R为半径(R 低于150设缓曲);Ly平曲线;Lz直线长(同曲大于120米,反曲大于40米);Ls:Ly:Ls应接近为1:1:1; ●路线超高加宽计算:行车道小于6米(不等于6米)时,应点选 单车道加宽值取半,及点选四级路自动进行超高加宽缓和段计算。 ●电子地形图数字化、构造DTM、输出DTM、由DTM切纵断面值。 ●纵断面设计控制资料、取消画网格、纵断面设计:命令:jhlp、坡 度不超过9°(拉线最好为7/3、7/3)、竖曲线半径设计(纵断面切线长为21-22)、半径取整、纵断面参数、输出文件、纵断面检查。 ●纵坡挖填高应设置在挖0.35-0.5m范围内。(可依据设计标高修改 原始地面高) ●横断面设计基本资料:左右加宽1M; ●帽子定制:扣路槽定制,设置H2:0.53 ; H3:0.53或LW2:-0.3 ; RW3:-0.3 ; H2:0.5 ; H3:0.5 边坡定制:填方坡高8,坡度1.5递增0.25,宽度默认1;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梳理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道路运输的作用(5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公路:机动灵活、点对点 2.道路功能与分级 (1)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2)道路分级 公路分级分类标准——适应交通量(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高速、一级、二、三、四级(车速:最高120km/h,最低20km/h、路面宽度:3.75m,3m)城市道路分类:快速、主干、次干、支路 设计年限:20年(快速、主干)、15年(次干)、10年~15年(支路) 3.道路设计控制 (1)自然条件(地形决定选线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指自然坡度在30以内,微丘地形指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 以下;山岭重丘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上。 (2)交通特性 设计车辆分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设计车速: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技术标准最重要的指标——设计车速 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大小关系:不一定 交通量:定义 设计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大小顺序排列,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通行能力:基本(理想)〉,可能(实际)、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相关] (3)道路网与红线规划 公路网系统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标性;4)适应性 公路网的典型结构形势:a)三角形;b)棋网形;c)并列形;d)放射形;e)扇形; f)树杈性;g)条形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a)方格网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或路幅宽度。 道路红线规划主要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四级公路版本)

舒城经济开发区韩家山公墓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规模及建设范围 舒城经济开发区韩家山公墓地处舒城县春秋塘,220KV变电所东北侧,规划用地面积约100亩。 本次设计的是公墓区主要道路,东起始于村道,道路全长486.31m,为公路四级,混凝土路面宽度5m,两侧人行道为0-3米,设计车速为20km/h。 1.2 设计内容 本次施工图设计包含道路、管道排水、路边沟及路灯基础工程,共一册。 第二章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舒城经济开发区韩家山公墓详细规划》 ⊙该道路区域1:1000地形图 2.2 设计采用的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 3.1 建设区域自然条件 (1)拟建区属西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风显著。年平均温度在12.915.6度,无霜期224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033.51596mm之间。灾害性天气较多,旱涝均有。拟建处原有路基和冲田。 (2)工程东侧为村村通水泥路,便于接入,利于道路建设。 3.2 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原地面高程30~32m。总体地势起伏不大。 第四章道路工程 4.1 设计标准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课程》练习套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要求竖曲线外距为E,则竖曲线半径R= 8E/ω2 。 2.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 3 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有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4.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道路中线位臵的作业过程。 5.实地定线的方式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6.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7.选线的三个步骤是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 8.纵断面图上俩条主要的线是地面线、设计线。 9.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式展线三种。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平面线性要素的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4.道路纵断面上的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设计线。 5.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6.垭口的选择包括:垭口位臵的选择,垭口标高的选择,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地质条件的选择。 1、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有图纸和表格。 4、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5、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6、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 7、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8、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1: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有四条或四条以上车道,必须设臵中间带,必须设臵禁入栅栏,必须设臵立体交叉。 2:横向力系数μ与行车速度V,平曲线半径R,横向超高坡度i h的关系:μ=V2/127R-i h。4:当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时候,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 5: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绕内边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7:实地放线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 、------ 、和--------------综合确定,答案:使用任务,功能,远景交通量。 3、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为(设臵超高时)答案:R=V2 127( +i h ) 4、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过----------;答案:10000m 5、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包括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7、路线纵断面图构成答案:地面线、设计线、变坡导线 5.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6.平面交叉的布臵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道路勘测设计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两者区别: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是控制极限指标,而运行速度是根据设计速度所得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用于控制非极限指标 2.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服务水平时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方格网式: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设次要道路,形成方格棋盘状道路网。特点是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简单交叉,多为十字形,个别为T形,交通组织简单便利;交通分散,不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重;车流重新分配灵活性大,车辆绕行方便;但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高达1.2~1.41。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环形放射式:是由放射式道路和环状道路组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使市中心区与郊区、外围相邻各区间交通联系方便;道路有直有曲,易与地形相适应;非直线系数小,一般在1.1左右;但市中心地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好,小范围使用会出现不规则街坊。适用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干道系统。 自由式:道路弯曲自然、无一定规则几何形状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使线形自然顺适、工程造价降低,但因路线曲折而使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混合式: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采用前三种形式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因地制宜,发扬前三种的优点,避免缺点,达到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大、中城市的道路系统。 4.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内容: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规划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5.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技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具体设计,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施工需求。 6.汽车行驶轨迹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7.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1)极限最小半径: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2)一般最小半径: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课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 第一篇总体设计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一)概述 xx公路工程的修建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及沿线镇区发展规划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镇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 本项目勘察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配套的有关规范、规程; 2、项目委托书及相关技术要求; 3、双方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三)测设经过 受业主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勘察设计,作业中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实地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其主要测设经过如下: 1、控制测量 为满足本项目设计、施工的要求,沿线布设控制导线3.146公里。导线点采用RTK进行施测,导线点高程采用假设独立高程。坐标系统采西安80坐标系,测量成果经外业验收后进行了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本测区的基本平面、高程控制。 2、中线测量 中线全部采用全站仪实地放线,全线为20m一桩(特征点加桩),路线纵断面采用全站仪施测。 3、专业调查 外业测设期间,各专业组人员对拟定路线方案的水文地质情况、路基构造物、桥涵的相关资料及其它构造物的拆迁、当地材料价格等均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标准 根据xx政府的委托,本段路线以交通部颁发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路基、路面宽度: 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两侧土路肩各0.5米(横断面布置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设计荷载:公路-II级; 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25; 4、路面类型:水泥砼路面; 5、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 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米; 7、最大纵坡:9%,受限路段12%; 8、最小坡长:60米。 三、沿线自然自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地形、地貌 该段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沿线主要地质特征为:山岭重丘区第四系全新冲积粘土、亚粘土、填积土和淤泥,局部洪积软亚粘土和下伏亚粘土。全线间断可见外露的细砂岩和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花岗闪长岩。 2、水文地质情况 拟建项目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性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水资源比较丰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