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级路路基路面说明汇总

四级路路基路面说明汇总

四级路路基路面说明汇总
四级路路基路面说明汇总

说明

一、概述

本项目临洮县红旗乡巴下至扎马圈公路改建工程,是红旗乡连接G212的重要乡道,其中达板乡达板料场路段,因承受周边多个大型项目用料运输,交通量较大。工程位于定西市临洮县境内,起点位于临洮县红旗乡巴下村;终点位于临洮县红旗乡扎马圈村,路线由南向北布设,全长

25.730Km。

二、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

由于全线里程较短,且地形较平缓,施工难度小,因此将全线划分为一个施工标段,见下表:

施工标段表1.1

三、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

1、路基设计原则

1.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度及耐久性;

1.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路基设计应贯彻“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

1.4、对路基工程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5、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6、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排水系统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1.7、为保证路基稳定,设置必要的防护类型,尽早恢复原有地貌。

2、施工图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和规程

2.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

2.3、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2.4、部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JTJ 006-98)

2.5、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

2.6、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7、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8、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2.9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

2.10、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2.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04-2011)

2.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2003)

2.14、其它有关规程、规范。

3、旧路概况

3.1 路面、排水状况

现有公路路面采用3cm沥青表处+16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或为18cm混凝土路面,其

下为土基,绝大部分路段运营良好,行车畅通,部分路段受修建时财力、物力及地质等条件限制,龟网裂、坑槽、剥落严重;沥青路面部分路段已完全消失,形成严重的街道化路基,行车颠簸,通

行能力差。

全线排水设施不完善,局部路段排水不畅,积水渗入路基,形成翻浆。全线绝大部分排水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局部路段设施进行修补处理。

3.2 缺少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

沿线安全设施较少,安全隐患较多,部分路段位于小半径急弯处,存在反向弯道,司机驾车时易判断失误,导致车辆冲出路基,形成车祸。局部路段位于山道陡崖处,临洮河沿山路线未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护栏。

4、路基横断面设置

4.1 本项目按时速20Km/h进行设计,顺旧路展线,路基宽度与旧路一致。路基宽度为10m、6.5m、4.5m路基,路面7m、6m、3.5m。

4.2 路拱横坡

全线行车道、土路肩横坡均采用2.0%。

4.3 路基边坡

边坡设计突出“安全、经济、环保、舒适”的设计理念,在安全的前提下,体现经济性与环保和舒适性的平衡统一,力求与周围景观相协调,避免大填大挖。

4.3.1 填方路基

路线沿旧路爬行,因此,基本无高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以沿线的黄土为主,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借鉴临近公路的经验积累,采用工程类比法,填方边坡率采用: 1:1.5。路基填筑时,与桥涵相接处,必须清除表层浮土、草皮、树根,横坡陡于1:5时严格开挖台阶,分层碾压,达到不小于85%的压实度。为保证路基压实及强度的要求,路基拓宽处填筑时必须两侧增宽填筑0.3m,路基施工完成后应予以清除。

4.3.2 挖方路基

根据沿线地质调查及地质勘探等资料掌握的岩土类别、岩性、风化程度、岩体产状及其与路线的关系、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产状、夹层性质等,结合路堑边坡高度、地形、气候

条件,考虑本路段挖方段落较短、保证行车的安全性,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及力学验算法,依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路堑边坡型式及坡率:对于全线黄土路段,均采用 1:0.50。

4.4 公路用地界

填方坡脚以外1m,设置排水沟路段为排水沟外侧1m;挖方坡口外1m。

4.6 加宽、超高方案

加宽:本项目当平曲线半径≤150m,在平曲线内侧加宽,采用第1类加宽值,加宽过渡在缓和曲线内完成。

超高:全线设计速度为20Km/h、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在曲线上设超高。

四、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说明

1、一般路基设计

1.1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

本项目根据填土高度及填筑材料进行计算,填方路基均属于干燥类型。

1.2 路基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路基加宽超高前路基中心位置。

1.3 填料

填方路段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泥炭、淤泥、千枚岩、有机质土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浸水路堤、结构物台背回填、特殊路段换填处理,均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2、特殊路基设计

2.1 路面翻浆

全线局部路段由于存在腐植土,且路基压实度不足,路面积水后,翻浆严重,晴天扬尘、雨天泥泞。对此种路基段,采用抬高路基,加强路拱排水进行处治,同时,于路面下换填天然砂砾处理。

五、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的说明

1、本项目改造时,在原有旧路基础上铺筑路段,局部路段进行抬高,铺筑路面,填方路基主要为旧路面找平处理。本项目路基填料以沿线黄土为主。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考虑到路基压实度(包括原地面处理要求)应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有一个必要的稳固土基,在填筑路堤时,应将填土分层压实。

2、路基填筑时,严禁使用腐殖土、膨胀土和盐渍土填筑。为尽量减小路基沉降,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路基填土的压实度,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3、路堤填筑前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5%。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最小强度(重型)表1

2、填料强度: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见上表。

六、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工程设计

1、路基综合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本项目地形平缓,为确保路基稳定,防止边坡冲蚀,路基防排水结合地形、地质及桥涵位置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排水措施,将水通过排水沟等设施引出路基范围,排入天然河沟,构成有效的防排水系统。排水构造物类型的选择从安全、视觉效果及与周围环境协调角度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路段采用边沟、排水沟、急流槽等排水结构。

2、路基排水

沿线路基主要为填方,排水设施不完善,局部排水设施缺乏,导致排水不畅,对此种路段,完善两侧边沟,三角形边沟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浇筑,内坡1:3(1:2),外坡1:0.5,厚0.15m。

排水沟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浇筑,内(外)坡均为1:1,厚0.2cm。急流槽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对于沿线挖除旧路重铺路段,因两侧护肩破损,为防止路面水冲刷边坡,重设护肩。护肩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浇筑,宽(0.50m)0.25m,高0.24m,外坡1:1.5,内侧垂直。

3、防护工程

沿线安全设施较少,局部路段位于山道陡崖处,沿山路线未设置必要安全警示护栏。介于此情况,对路段较危险的陡崖路段设置墙垛式防撞墩,防止车辆冲出路基,酿成车祸。

墙垛式防撞墩采用C25现浇混凝土进行浇筑。具体尺寸详见S3-2-30《墙垛式防撞墩设计图》。

七、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全线局部路段维修边沟、挖除旧路面等形成挖方,但量均较小,将废弃土方集中堆集,用于便道铺设使用,不单独设置取、弃土场。

八、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等

1、设计所采用的规范和指南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04-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2003)

2、主要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

2.1 主要设计原则

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当地筑路材料供应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使路面设计在使用年限内满足本路段的交通承载力、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按以下原则进行路面设计:

充分考虑本项目使用功能并结合现有利用公路路面现状,路面设计以提高道路耐久性作为设计重点。

2.2 主要设计参数

2.2.1 自然条件

(1)自然区划:

本项目在公路自然区划中黄土高原干湿过度区的甘东黄土山地区(Ⅲ3区)。

(2)气候情况:

陇西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线为温带半干旱区。

本项目所在地据临洮气象站观测年平均气温为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6℃,极端最低气温-29.5℃,全年平均无霜期185天,最长为190天,最短为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19.2mm,年平均值蒸发量为1258.0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4倍,年平均相对湿度67%。面层沥青混合料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不小于3级。

(3)地质、地貌:

本合同段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整个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4)交通量与设计弯沉计算

混凝土路面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设计,路面厚度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2011)程序进行计算。根据交通量及交通量增长率,充分考虑车流量的变化,采用BZZ-100重型标准换算,经过计算,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时,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为47.3×104次,全线设计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弯沉值为52.8×10-2mm。路面设计年限8年,土基顶面回弹弯沉计算值为237×10-2mm。

2.2.2、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

根据路面结构计算确定路面结构方案,全线旧路面经过检测,经加权平均计算旧路弯沉值为215mm。路面主要计算参数如下:

2.2.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

根据路面结构计算确定路面结构方案,全线混凝土路面路基宽4.5~6.5m,路面宽3.5~6.0m,两侧设置0.5宽土路肩或0. 25m宽C20混凝土路肩。主要计算参数如下:

全线根据交通量实际情况将路面分为两段,其中K0+000~K8+270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5%),其主要原因为本段于K8处右侧为料场,周边多个大型项目所用石料均从该料场取用,重载车辆较多,对路面的承载能力要求高,路面破损隐患较大。

K8+270~K25+730段原有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终点为断头路,仅扎马圈一个村子,交通量相对较小,且原有公路大部分完好,因此,对该段破坏路面挖除后重新铺筑,完好路段再度利用。

3、材料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3.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

AC-13型沥青混合料

(1)沥青

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其路用性能等级应满足PG64-22的技术要求,本项目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2)粗集料

沥青面层用集料应严格分级加工堆放,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用于轧制碎石的片石应不带风化层,不带泥土而且强度符合要求,其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集料。集料规格是否合理,级配是否稳定对于沥青混合料质量有重要影响。各粗集料的规格均应满足表2的要求’,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耐磨、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并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面层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3。

表2 沥青面层粗集料规格

注:对S14即3~5mm规格的粗集料,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表3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3)细集料

细集料不得采用天然砂,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硬质碎石轧制的机制砂作为细集料,按国标GB/T14684-2001≤建筑用砂≥中Ⅱ类以上机制砂标准。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细集料须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其规格应满足表4要求,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要求。

为了提高机制砂洁净程度,保证机制砂0.075mm筛孔通过率小于12%的规格要求及颗粒形状,应采用立式冲击破碎设备生产机制砂,同时必须安装有效除尘装置。

表4 沥青面层细集料规格

注:1.采用水洗法筛分;

2.关于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说明:对进场的拌和设备应事先标定经过二级除尘后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是否符合要求(0~3mm热料仓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3%,其余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如果设备之最大除尘能力仍不能满足此要求,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冷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含量,尤其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并据此确定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上限(将上表中0.075mm筛孔通过率的上限10%下调,但不得上调)。

表5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4)填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宜采用洁净石灰岩扎制的碎石石料经研磨得到的矿粉作为填料。严禁使用回收粉尘作为填料。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6。

(5) AC-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C-13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如表7所示。

表7 AC-13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范围

3.3、基层

3.3.1、水泥

要求使用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减少裂缝的发生,宜采用缓凝型,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初凝时间应大于4小时。散装水泥进场后存放时间应大于7天且每罐车水泥经安定性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3.2、粗集料

采用沿线石灰岩片石或洁净、坚硬的卵石(卵石粒径不得小于6cm)用大型联合碎石机(反击破或冲击破)轧制成的碎石,压碎值不得大于30%,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卵碎石具有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一个破碎面不小于90%,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不小于80%。

3.3.3、细集料

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的石屑,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1%,水洗0.075通过率不得大于15%。

3.3.4、基层混合料

水泥稳定砂砾及水泥稳定碎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砂砾构成骨架,水泥作为填充结合料的嵌挤型结构,为了最大程度减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反射裂缝,设计级配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水泥含量根据基层配合比设计确定,参考水泥用量可按5%计,7d 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压实度要求≥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基层要求值(骨架密实型) 表8

施工时严格控制基层水泥掺量,且抗压回弹模量及强度不宜过大。施工配合比试验时,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通过调整骨料级配来提高强度,不得以增加水泥掺量提高强度。

3.4、垫层

全线利用旧路,对于旧路破损严重路段挖除旧路面后重新铺筑,垫层采用15cm天然砂砾。天然砂砾必须具备一定的级配,砂砾采用透水性好的粗集料,通过0.075mm筛孔颗粒含量小于5%。

3.5、混凝土路面设计:

面层 18cm 混凝土路面

基层 15cm 水泥稳定砂砾(水泥含量5%)

垫层 15cm 天然砂砾

3.5.1、面板设置规定采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根据计算及以往经验,面板厚度采用18cm,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标准:

设计弯拉强度(Mpa) ≥4.0

抗压强度(Mpa) ≥29.7

弯拉弹性模量(Gpa) ≥27

混凝土面板所用粗集料(碎石)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公称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卵石不超过19.0mm,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低于25%,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20Kg/m3,混凝土中必须参加引气剂。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

29.7MPa,28d龄期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0 MPa。

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平整、耐磨、抗滑。3m直尺与路面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5mm。混凝土面板表面必须拉毛处理,抗滑构造深度不低于1.0mm。

由于个别路段路基宽度为4.5m,为保证车辆的顺利行驶,在沿线适宜位置设置错车道,长40m,错车道处路基宽度6.5m。错车道宽出原路面部分纵向设置纵向缩缝,若无法连续施工,可做成纵向施工缝,且为平缝。

混凝土路面每500m设置一处胀缝,宽2cm,两侧设置φ12横向钢筋及φ12托架钢筋,中间采用φ30传力杆进行固定,填缝板采用沥青纤维板,填缝料采用沥青码蹄脂填缝料。邻近胀缝处采用横向缩缝,缝间采用φ30传力杆进行传力。除带筋胀缝及缩缝外,其余横向缩缝采用假缝。路面应尽量连续施工,因故停工时,应与缩缝合并设成施工缝,且为平缝。

九、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

路面工程施工以前应对路基进行检查,对土基的压实度、土基的回弹摸量或弯沉作全面的检测,总结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回弹摸量与弯沉换算公式,再推广应用。要确保上路床填料的压实度≥92%。主要进行以下项目检验:

碾压检验: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3~4遍,不得有翻浆、弹簧等现象,检验频率要求全面、随机。

路基强度检验:当取用承载板检验时,每100~200m至少布置一个测点,每个测点在上、下行车道中至少有三个数据。当采用弯沉检验时,每20m至少8个数据,每一评定长度为200~500m,对于承载板检验或实测弯沉值不能满足设计E0值要求时,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如果采用弯沉检验,宜作一定数量的承载板与弯沉的对比检验。

平整度检验:应每200m测2处×10尺,质量标准应在1.5cm以内。

标高检验:路面施工前应对路基顶面设计标高认真进行核查,以满足路面设计厚度的要求。高程低于路床顶面设计高程超过10cm时,采用级配良好的透水性材料回填至设计高程;小于10cm时,采用砂砾垫层进行找平至路面施工高程。

路面铺筑应在路基稳定后进行,软基路段采用双标准控制,即要求推算的工后沉降小于设计容许值,同时要求,同时要求达到连续2个月观测的沉降每月沉降量小于5mm,方可进行路面铺筑。

全线路面计算:

一、设计弯沉值计算

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

1 解放CA340 22.1 56.6 1 双轮 1500

2 日野KF

3 40.75 79 2 双轮组<3 100

3 太湖XQ641 33 67 1 双轮组 200

设计年限 8 车道系数 7

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

1 4 5 %

2 4 4 %

一个车道上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日平均交通量

Nh= 1260 ,属中等交通等级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 :

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 27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473272

属轻交通等级

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2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52.8 (0.01mm)

二、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新建路面的层数 : 3

标准轴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52.8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2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 20℃平均抗压标准差

(mm) 模量(MPa) (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300 0

2 水泥稳定碎石 ? 1400 0

3 天然砂砾 150 180 0

4 新建路基 50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52.8 (0.01mm)

H( 2 )= 150 mm LS= 65.5 (0.01mm)

H( 2 )= 200 mm LS= 51.3 (0.01mm)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2 )= 194 mm(仅考虑弯沉)

三、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 20℃平均抗压标准差综合影响系数 (mm) 模量(MPa) (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300 0 1

2 水泥稳定碎石 194 1400 0 1

3 天然砂砾 150 180 0 1

4 新建路基 50 1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52.8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63.6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12.3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186.3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237.3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十、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1、路基施工

1.1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草地、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清表或移值,清表的土体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200mm 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取土场的平整场地内或者用于坡面防护用土。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

1.2 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10cm。

1.3 施工作业段的衔接:两作业段的交接处,若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路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路段同时铺筑,则应分层互相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3.0m。

2、路面施工

2.1 路面面层、基层等均应采用机械化摊铺和碾压的方法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按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和规范办理,确保工程质量。

2.2 面层施工要求:

2.2.1 铺筑前必须将基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确保路面干燥清洁的条件下,铺洒透层油。

2.2.2 注意施工安全,有条件设置临时便道处设置便道,无条件路段建议半幅通车半幅封闭施工。

3.保通方案

由于本项目实施期间,不可避免地造成过往车辆的交通拥挤甚至交通阻塞、中断,因此,特提出如下措施,确保车辆正常通行。

1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在施工路段的合理位置设置告示,分流部分车辆绕道行驶,减轻车辆通行对施工的影响。

2设立必要的交通标志,疏导交通,并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新建路段尽可能做到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在无法保证通行的路段,修筑临时便道通行。

3设置必要的临时行车便道、便桥,保持道路的基本通行功能。

4路面铺筑时,为保障质量,可以封闭施工,杜绝施工期间的交通干扰。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1 概述 1.1基本概况 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起自马棚镇东湖村本项目与马横公路的平面交叉处,路线沿东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东侧向南布设,依次跨越北关河和东平河后进入高邮城区规划范围,进入规划区后平行于胜利路布设,在佛塔村四组附近下穿500kV高压线,之后路线跨越老横泾河继续向南至先导段终点333省道,先导段路线全长10.999km。 1.2方案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009年10月9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后,项目组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图定测及调查成果,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深化和优化主要有:(1)针对方案设计中发现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了重点详勘,进一步查明了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特征,并加强了地质钻探试验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部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技术论证,根据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以时间换金钱的总体设计思路,将部分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调整为等(超)载预压方案。 (2)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本标段沿线土质以粉性土为主,塑性指数较低,结合取土坑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结果,施工图阶段将路床调整为采用5%石灰+2%水泥综合稳定土进行填筑。 (3)方案设计中城镇段排水采用雨水口结合集水井的排水方式,施工图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现有道路的现场调查,结合该地区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城镇路段排水调整为矩形边沟排水。 (4)施工图设计调查阶段,与沿线乡镇一起对线路所经过区域的原有灌溉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协调好路基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证路基排水,又不影响农田灌溉;同时更加重视了路基防护及绿化设计。 2 路基设计 2.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 本标段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具体断面型式为: K113+449.395~K118+980:路基全宽26m,2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3m硬路肩+2×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路堤边坡为1:1.5,护坡道宽1.0m;路基排水采用碟形预制块边沟及土质边沟,边沟断面为3×0.4m。 K118+980~K124+448.023:路基全宽60m,5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3×3.75m行车道+2×0.5m右侧路缘带+2×5m侧分带+2×0.5m左侧路缘带+2×9m 辅路+2×0.5m右侧路缘带。 本段行车道路面横坡度为2.0%,辅路路面横坡度为1.5%;辅路边缘设置砖砌矩形边沟,边沟顶宽0.86m;根据地方景观规划要求,辅路两侧各设20m 绿化带。 其中K118+780~K118+980为路基宽度渐变段。 2.2公路用地界 K113+449.395~K118+980段,不设边沟路段以路基边坡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设边沟路段以边沟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对于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用地界;桥梁路段一般不设边沟,两侧用地界为桥梁正投影外侧1.0m。 K118+980~K124+448.023段,本路段规划控制用地范围100m,辅路两侧各设20m绿化带。本次施工图设计以辅路坡脚为道路用地界。 2.3 路基设计 2.3.1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四级公路评定标准

1总则 1.0.1 目的 为了加强准四级公路质量管理,统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尺度,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准四级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受地形条件限制的其他乡村康庄工程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监控和检验评定。 准四级公路质量检验评定应以本标准为准。质量标准与其他规不一致时,宜以颁布年份最新者为准。 在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交通部、本省颁布的相关规的规定。

2术语 2.0.1 准四级公路 是指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辆以下,受地形条件限制的通村公路。 2.0.2检验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3评定 依据检验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其等级的活动。 2.0.4关键项目 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 2.0.5一般项目 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 2.0.6外观(质量)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7权值 对工程项目或检测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所赋予的数值。

3 工程质量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按本标准附录A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按相同的工程项目划分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1 单位工程 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 2 分部工程 在单位工程中,应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3 分项工程 在分部工程中,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3.1.2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3.1.3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3.1.4施工单位应对各分项工程按本标准所列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进行自检,按附录J中“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及相关施工技术规提交真实、完整的自检资料,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评定。 工程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抽检,对施工单位检评资料进行比对签认,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建设单位根据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工程监理单位所做的工程质量评分及等级进行审定。

四级公路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委托书》及温宿县2017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养一体化”中标通知书,我院对恰格拉克乡三大队六小队-恰乌热克买里村(一大队)道路进行了勘察设计工作。 本项目包含18条路,测设总里程9.340km。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该自然村产生重大作用和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公路网,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当地农、林、畜牧业等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2.1任务依据 《项目中标通知书》; 2.2测设经过 我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后,于2017年2月19日,迅速安排平面地形测量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平面、纵断面、高程控制测量,并展开控制点布控、地形图测量等工作。对沿线采用GPS、全站仪配合水准仪等进行了高精度测量采集数据,并对跨路杆线净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对沿线路面类型、路基干湿状况、居民房、杆线、桥涵、不良地质、筑路材料及水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于2017年3月18日完成本项目外业勘测。 三、技术标准 3.1主要标准及规范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 (9)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5.6路面设计 5.6.1设计依据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 JTG/T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 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6.2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8.0.1“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四级公路设计规范

四级公路设计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主要: 平原微丘:计算行车速度40km/h,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一般值,变化值,极限最小半径60m,停车视距40m,最大纵坡6%。山岭重丘: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半径15m停车视距20m,最小坡长60m,最大纵坡9%,最大可增加1%。最小纵坡%,采用平坡(0%)或小于%的纵坡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上一个设计中,最大纵坡为12) 直线最大长度:1000米(左右),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40米(左右)反向曲线间无超高加宽可相接,无超高有加宽须10m以上缓和短。有超高时不小于15m。相邻回头曲线间直线不小于100(80)m。 圆曲线:最大超高8%,超高时一般最下半径30m,极限最小半径15m,不超高时最小半径150m,最大半径10000m。 缓和曲线(一般使用回旋线)长度最小值:计算速度20km/h时为25m,40km/h时为50m。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260m。 平曲线最小长度:设计速度20km/h时为40m,40km/h时为70m。转角等于或小于7度时的平曲线长度。设计速度20km/h的一般值280/转角。低限值40m。设计速度40km/h的一般值 500/转角。低限值70m。

直线最大长度:设计速度20km/h的为400m,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50m,反向曲线间40m 最短坡长:设计速度20km/h的为60m。:设计速度40km/h的为100m最大坡长:设计速度20km/h的3%无限制,4%为1200m,5%为1000m,6%为800m,7%为600m,8%为400m,9%为200m。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m,极限值100m。最小长度20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m,极限值100m。 四级路控制坡度10%以内,最好9%以下。挖填局部4、5米皆可。坡长不用特别在意。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目录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E40-2007) 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1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2 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 2.1 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路堤填料压实的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 2.1.1 路堤的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标准见下表: 注: 1、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2 路基填料强度 路基填料强度见下表: 3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 3.1 路基、路面排水 3.1.1 路基排水 3.1.1.1 垫层 因沿线地下水位较高,在路面结构设置了垫层的路段两侧设置纵向碎石盲沟,用于降低沿线低填、路堑路段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路面的侵害。 纵向盲沟通过三通管设置直径15cm横向硬塑管与雨水检查井连接,把地下水导入雨水检查井,出口穿出雨水检查井管壁。 3.1.2 中央分隔带排水 3.1.2.1 分隔带纵向排水 分隔带底部、底基层下设置级配碎石盲沟,中央分隔带处尺寸为60×30cm,盲沟底设一根φ10cm纵向软式透水管,每隔30m(按检查井间距确定)设置一道φ15cm的横向硬塑料排水管,与检查井连接,将分隔带渗水排除。 3.1.3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采用管道排水系统,具体见排水工程图纸。 3.2 路基防护工程 一般路基防护:本项目为场区道路,按建设单位要求,两侧为待开发用地,为节约工程投

四级公路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委托书》及温宿县2017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养一体化”中标通知书,我院对恰格拉克乡三大队六小队-恰乌热克买里村(一大队)道路进行了勘察设计工作。 本项目包含18条路,测设总里程。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该自然村产生重大作用和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公路网,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当地农、林、畜牧业等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任务依据 《项目中标通知书》; 测设经过 我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后,于2017年2月19日,迅速安排平面地形测量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平面、纵断面、高程控制测量,并展开控制点布控、地形图测量等工作。对沿线采用GPS、全站仪配合水准仪等进行了高精度测量采集数据,并对跨路杆线净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对沿线路面类型、路基干湿状况、居民房、杆线、桥涵、不良地质、筑路材料及水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于2017年3月18日完成本项目外业勘测。 三、技术标准 主要标准及规范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 (9)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10)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11)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12)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4)交通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5)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6)交通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7)交通部《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 (18)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9)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20)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 279-2004);(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 (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轮廓标技术条件》(JT/T 388-1999); (26)交通部《》; (27)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路基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路基设计按JTJ 011-9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 JTJ 016-93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8-9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道路类别:四级公路 路幅全宽: 6.5m; 设计车速:20km/h; 荷载:公路-II级。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方式 本项目为四级公路,采用双向2车道设计。路幅全宽为6.5m。其中,行车道6m,土路肩 0.5m。 行车道横坡为2%(双侧排水),土路肩横坡为3.0%。 本道路所有曲线地段,路基面均设置加宽加宽详见加宽表。 三、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0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5MPa。 四、路基排水及加固防护工程 本路段路基排水采用道路外侧边沟排水。 在挖填方路段设置截水沟等措施 五、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时,应清除地表松土,路堤边坡高小于8m时按1:1.5填筑,大于8m时应留2.0m 宽平台后按1:1.75坡率填筑。路堑开挖坡率应参照既有边坡施工,但弱膨胀土土质边坡不得陡于1:1.5,软质岩层边坡不应陡于1:0.75。 对稻田、水塘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淤、回填素土,再进行路基压实施工。 路基施工应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办理。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规定办理。 六、用地 本路段路基用地按边沟或截水沟外缘以外1.0m征地。 第二部分:路面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及依据 1、设计原则 本路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根据使用要求以及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的设计。 2、设计规范、规程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 JTJ 016-93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8-9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四级公路; 2)设计车速: 20km/h; 3)设计标准轴载: 4)路面结构类型:混凝土路面 5)设计使用年限:20年 6)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 2 区,即四川盆地中湿区。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第三篇路基路面 一、设计依据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3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034-2000;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E42-2005;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F80/1-2004; 10、《天府新区2015年第二批项目新兴28、新兴33、新兴34路初步设计》; 11、《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 12、《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技术导则之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导则》 (2014年试行版); 13、其它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 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40-2004);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4-91); 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50092-96); 4、《城镇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2008); 5、《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50642-2011); 三、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建议膨胀土边坡为永临结合性质,在坡脚或土石交界处应考虑隐形挡土墙、埋置式抗滑小桩等加固措施。 回复:本项目周边为工业区,后期将进行场平挖除处理,为避免工程浪费,现设计的所有边坡不采用永久性圬工加固措施。 2、软弱地基路段建议采取盲沟或强夯进行方案比较。 回复:本项目软土分布于地表局部段落,一般厚度为1~1.5m左右,个别段落最大厚度不超过2.5m,故仍采用清除换填处理。 3、核查地勘报告,路槽至地下水位高差不应小于1.5m,否则应加深盲沟排水。 回复:经核查地勘报告,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与地下常水位高差小于1.5m的地段路床换填砂卵石。 4、补充道路交通等级,核实车行道路面结构是否满足交通需求。 回复:根据《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支路交通等级为轻、中交通,结合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及交通量分析,考虑今后重车的作用,三条道路的路面按中交通设计,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满足以上的导则要求。 四、设计范围 1、本文件为新兴28路、33路、34路施工图设计,设计里程范围新兴28路: 28K0+042.683~28K0+928.910;新兴33路:33K0+023.109~33K0+650.414;新兴34路: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完整版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道路二班 姓名:黄叶松 指导教师:但汉成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3) (二)设计内容 (3) (三)设计资料 (3)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 车辆换算荷载 (4) 2. 主动土压力计算 (5) 3. 设计挡土墙截面 (9) 4. 绘制挡土墙纵横截面(附图1) (30) 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2) 2. 轴载分析 (12) 3.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 (16) 4. 各材料层参数 (16) 5. 设计指标确定 (17) 6. 确定设计层厚度 (18) 7. 底层弯拉应力验算 (21) 8. 防冻层厚度验算 (29) 9. 方案可行性判定 (29) 10. 绘制路面结构图 (31)

一、重力式挡土墙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加深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及全部设计计算图表编好目录,装订成册。 (二)设计内容 ①车辆荷载换算; ②土压力计算; ③挡土墙截面尺寸设计; ④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资料 1.墙身构造 拟采用细粒水泥混凝土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如草图1),墙高H =?m ,墙顶宽1b =?m ,填土高度2.4m ,填土边坡1:1.5,墙背仰斜,1:0.25(α=—14°02′),基底倾斜1:5(0α=—11°18′),墙身等厚,0b =7.0 m 。 2.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Ⅰ、Ⅱ,路基宽度33.5m ,路肩宽度0.75m 。 3.土壤工程地质情况

四级公路路基路面弯沉值标准

四级公路路基路面弯沉值标准 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cm) 抗压模量(MPa)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 1200 2 水泥灰稳定土20 800 3 天然砂砾 15 200 4 天然砂砾20 150 5 土基4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48.6 (0.01mm) 第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59.8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36.4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20.2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2.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第88页公式) LS= 232.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一、公路回弹弯沉值的作用 (一)概述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设计计算与检测,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都要进行的一个工作事项。首先由设计单位设计出弯沉值,再由施工单位去执行施工自检,然后由监理、检测部

门抽检鉴定,实现设计意图。 在当前的规规定中,《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规定了路面顶层的设计弯沉计算公式和方法,但没有提出路基、路面基层的弯沉计算方;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中只提出要求检测路面顶层和土质路基回弹弯沉, 没有提出检测路面基层弯沉的检测项;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中则补充规定了路基、路面基层的相应回弹弯沉的计算检测标准。因此,对于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如果不同时熟悉上述三种规,就容易混淆回弹弯沉的原意,造成错误认识,甚至做出错误的数据和结果。经笔者近年实际使用和研究发现,相当一部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都存在类似问题。为帮助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很好地撑握回弹弯沉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本人在前辈及同行的肩背上,略作点抄习发挥,特写此文,以示对本行作点贡献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备好以下标准和规: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 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 (二)弯沉的作用公路工程回弹弯沉分为容许弯沉、设计弯沉和计算弯沉。容许弯沉容许弯沉是合格路面在正常使用期末不利季节,路面处于临界破坏壮态时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是从设计弯沉经过路面强度不断衰减的一个变化值。理论上是一个最低值。计算公式是L R=720N *AC*AS。

路基路面设计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院(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一一年十二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新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系(部) 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12 月12 日至12 月16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10 年12月15日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第1章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1.1交通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交通资料表1-1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以及确定设计弯沉值。 根据交通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交通调查资料为2007年,设计计算年限的起算年为2009年,预测其交通增长率在前五年为8%、之后十年取7.2 %、最后三年为5%。 交通资料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式中 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n 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标准轴载(kN ); C 1——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 1,i =1+1.2(m-1); C 2——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38。 3.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匀应按下 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 N 。 式中:C 1’——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 C 1,i =1+1.2(m-1); C 2‘ ——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1.2轴载分析: 4.35 121 ( )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8 121 ( ) k i i i p N C C n P == ∑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明书一、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标准横断面 为配合清远华侨工业园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从适度超前角度出发,对鱼湾平面交叉扩建改造,其路基布置详见“平面交叉布置图”。 2、路拱横坡 行车道及辅道采用%的路拱横坡,人行道2%的反向横坡。 3、超高方式 本路段为平面交叉改造,不设超高路段。 4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绿化带两侧处的路面标高。 5、用地范围 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以及涵洞边线外3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6、路基设计要求 ⑴、根据调查,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亚粘土。本地区的土质条件好,一般可直接采用亚粘土及风化土作路床填料。 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本项目对路基压实度在施工期间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均应符合表3-1的要求。 填料粒径、强度及路基压实标准表3-1 下路床及上、下路堤的填料时,应采用各种措施使其压实度达到表3-1中的规定。 ⑶、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高的土,不得直接用作路基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翻晒、掺石灰、水泥等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下路床和路堤填料。 ⑷新旧路基衔接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设置台阶,以加强新旧路基的连接。 7、路床顶面验收标准 ⑴、基本要求 1)、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2)、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3)、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边坡冲刷,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⑵、外观鉴定

公路一级路 说明书

1 概述 1.1 任务依据 受xxx交通局的委托,我公司对xxx新建工程进行了勘察设计。全线分为3段进行设计,第一段为K0+000-K7+170,第二段为K7+170-K10+455.424,第三段为AK0+000-AK0+735.296。 1.2 技术标准 本设计执行交通部标准,同时执行辽宁省“十一五”公路技术政策,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包括: 1.2.1 K0+000-K7+170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80 km/h; 最大纵坡:5% 最小坡长:200m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 m 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凸):3000 m(凹):2000 m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环境类别:Ⅱ类 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桥涵为1/100; 路基、路面宽度:全线路面宽度为21.5米,两侧各有0.75米的土路肩,路基宽度为23米; 小桥涵与路基同宽,大中桥与路面同宽。 1.3 测设经过 根据委托要求,我公司设计人员于2009年2月进入现场,进行外业勘测。 首先用1:10000地形图做路线方案选定,然后依据选定方案沿线布设控制点及水准点,并结合实际地形、环境等进行选定方案的局部调整。导线点采 用北京54坐标系统,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依据交通部发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等标准进行施工图设计。 1.4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 第一段(一级路部分)K0+000-K7+170 路线起于xK34+100处,终点位于x,起讫桩号为K0+000—K7+170,长度7.17公里。 路线途经夹xxxx 中间控制点有大沙河、引碧入连工程引水工程水渠、鹤大公路 沿线交叉的公路:xxx沿途所经河流:大沙河流域。 2 沿线地质环境 说明书

9-16公路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公路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一、本标准包括公路路线、大中桥梁、隧道、交通工程设计收费定 额。 二、四级公路设计收费,按三级公路收费标准的75%计取。 三、公路、独立大中桥梁和隧道的可行性研究费用,按相应勘察设 计费用的18%计收,其中;予可行性研究为8%,工程可行性研究为10%。 四、交通工程设计费,按相应部分审定概算的19%计取。 五、应委托单位要求,编制国际、国内招标文件,分别按施工图设 计费用的40%和10%计取。 六、本标准未包括的项目,按有关行业规定办理。 公路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一、公路设计 1、工作内容: 初步设计阶段,选定路线方案(含有30%的比较线),进行纸上定线,确定小桥、涵洞、过水路面、渡口码头、路线交叉等的结构类型的基本尺寸,选定大中桥、隧道的设计方案,确定路面设计方案及其结构类型,计算各项工程数量和用地数量,拟定施工方案、工期、编制概算及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路线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路基防护、排水设施,路面分段的结构组合,中小桥涵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大桥、隧道的结构设计各部分详细尺寸;回执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设计详图;计算各项工程数量、用地数量;拟定施工组织;编制预算及设计文件等。

2、困难类别: 同《工程勘察收费标准》第二节地形测量一般地区地形测量困难类别因素表05-1、05-2、06、07规定。 3、收费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收费定额 表一单位:元/公里 注:1.与正线同等深度的比较线,超过30%部分的初步设计,按表列标准的60%收费。 2.大中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的设计收费按相应标准计取,其长度应从路线里程中扣除。 3.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与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收费相同。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独宜路路基路面说明

编制说明 澄城县独宜路k5+930m路基溶洞处理工程预算分别计列了路基土方、路面工程。预算详细内容请参阅预算文件各表,现就预算编制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2. 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 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4.《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5. 独宜路k5+930翻浆处理方案。 二、直接费的计算 1.人工单价: 根据《补充规定》规定,按45.04元/工日计取。 2.材料单价: 按当地调查的社会价格。 3.机械使用费: 按《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执行,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标准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进行调整。动力燃料费按材料费的计算规则计算。 三、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1.冬季施工增加费按冬一区I计取。 2.雨季施工增加费按雨I区(雨季期2月)计取。

3.夜间施工增加费按《编制办法》规定不计。 4.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沿海地区施工增加费根据规定不计。 5.行车干扰按规定计取。 6.安全文明施工、临时设施费、施工辅助费基本费用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规定计取。 7.主副食运费补贴的综合里程根据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规定按5公里计取。 8 职工探亲路费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规定计取。 9.职工取暖补贴费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规定计取。 10.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费均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规定计取。 四、间接费按《编制办法》规定计取 五、计划利润税金均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规定计取。 六、预算总金额 1.预算总金额46281元。

国家四级公路标准

国家四级公路标准 四级公路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00辆以下,沟通县、乡(镇)村等的支线公路。四级公路一般只有一条车道,需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 国家四级公路标准绘制图集要求: 1.先绘平面图,在cad中绘制。先用pl多段直线绘制大体走向,之后加宽到设计路基宽度,观察大体上是否合理,平曲线使用圆的”切切径”绘制。之后画出圆心角,切掉多余部分。将转角a(即圆心角)和半径r填入”平曲线要素计算表”。 2.画平面设计线:直线和平曲线绘好后,在cad中使用pline的a及L 参数绘制连续的中心设计线。 3.生成数据文件:运行cass,如没有数据文件要生成数据文件。使用cass的”工程应用”――”高程点生成数据文件”――”无编码高程点”,之后按提示操作即可。有数据文件的略过。 4.生成里程文件:使用”工程应用”――”生成里程文件”――”用纵断面线生成”,之后使用第二步绘制的平面中心设计线来生成数据文件。其步骤为: ①、输入断面间距:对四级公路,可取10,20或40。 ②、输入横断面线上点距:输入2。 ③、输入带状区域宽度:输入12。 ④、是否反向:使用的N。

Cass如果出现生成里程文件无反应。可将平面图和数据文件拷贝单独复制到一个新的空白文件夹(如r:\),再生成。指定hdm文件名时可加上扩展名(如1.hdm)这样不容易误入其他目录。 5.生成断面图:使用”工程应用”――”断面法土方计算”――”道路断面”。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指定上一步生成的数据文件。左坡度和右坡度都输入0.5;左右单坡限高都输入8,左右坡间宽都输入0.5,左二级坡度输入1,右二级坡度输入1(这些参数在以后的断面图中根据实际需要单独修改);在下面的道路设计中,中桩设计高程输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一般要略低于地面最低点高程。下面输入设计路(路基)宽度,横坡率0.03,(以后的断面图中有超高和加宽的单独修改)下面的参数左右都是从上至下0,0.6,0.4,0.4。其余不变。绘图参数一栏比例一般不改。可适当修改每列个数。行间距可以加大为300等,便于下一部修改参数。以后布图时在移动即可。列间距可取100。再在下一个对话框中指定纵断面图比例(根据出图大小决定,一般变),并去掉只在节点画的勾。然后生成纵断面图及横断面图。 6.绘制纵断面设计线:将纵断面图另存一个纵断面文件,使用cad,在生成的纵断面图中,先绘制纵坡线,(如果控制坡度不超过10%就画一条10%的线上去)。绘制1、2纵坡线后分别将其与竖直方向夹角填入”竖曲线要素计算表”,(表中要线填入横、纵比例)。并在表中填入一个合适的R值,以此类推。表中后面计算出的红色的切线长T的图示距离在图上为两坡线交点左右分别伸展的距离;外距E的图示距离为

土木工程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水泥路面工程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 三、路基挡土墙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指导书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对路基路面工程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设计环节把本课程相关的知识较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初步的应用,培养同学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对相关《设计规范》有所了解并初步应用。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挡土墙断面尺寸的确定;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挡土墙排水设计;绘制挡土墙平面、立面、断面图。(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的验算;分析各结构 层厚度变化时对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绘制路面结构图。要求至少拟定 2个方案进行计算。 (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层底拉应力的验算;确定水泥混凝土 路面板尺寸及板间连接形式;绘制水泥混凝土纵、横缝平面布置图和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图。 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挡土墙设计资料 丹通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K28+156~ K28+260段拟修建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采用浆砌片石,重度为22kN/m3。墙背填土为砂性土,重度为18kN/m3。地基为岩石地基,基底摩擦系数为0.5。结合地形确定挡土墙墙高(H)5m (K28+250),墙后填土高度(a)6m,边坡坡度1:1.5,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为Φ=32o,墙背与填土摩擦角δ=Φ/2。 (1)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资料 1)交通量资料:据调查,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见表;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4车道;预计交通量增长率前5年为7%,之后5年为为6.5%,最后5年为4%;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5 2)自然地理条件:公路地处V3区,设计段土质为粘质土,填方路基 高3m,地下水位距路床3.5m。 润交通组成及其他资料 车型分类代表车型数量(辆/天) 小客车桑塔娜2000 2400 中客车江淮AL6600 330 大客车黄海DD680 460 轻型货车北京BJ130 530 中型货车东风EQ140 780 重型货车太脱拉111 900 铰接挂车东风SP9250 180 4.设计参考资料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四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2. 1.1 (5)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一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2.1.3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2.1各级公路涉及交通量的预测 (1)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0年。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4.1.3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根据路线在路网中的位置、功能,综合考虑路线走廊带范围的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工矿企业的现状与规划,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的布局,自然资源状况等,确定本项目起点、主要控制带你以及与之相互平行、交叉等项目的衔接关系。 (2)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注意地区特性与差异,精心做好路线设计,必要时宜进行安全性评价,以保障行车安全。因条件受限制而采用上限(或下限)技术指标值或对线形组合设计有难度的路段,应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并采取相应技术对策。 (3)应在查明路线走廊带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路线方案或工程建设同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关系,采取工程防护与生态

防护相结合等技术措施,减少对生态的影响程度,加强恢复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4)做好同综合运输体系、农田与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等的协调与配合,充分利用线位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切实保护耕地,使走廊带的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公路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 (5)总体协调公路工程各专业间、相邻行业间和社会公众间的关系,其设计界面、接口等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并注意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6)路线方案比选应对设计、施工、养护、营运、管理的各阶段,从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进行论证,采用综合效益最佳、服务质量最好的设计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