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典治吏_奈何朝杀而暮犯_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重典治吏_奈何朝杀而暮犯_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重典治吏_奈何朝杀而暮犯_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重典治吏_奈何朝杀而暮犯_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LEGAL SCIENCE RESEARCH 法学研究

2009年07月(总第130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07,2009(Cumulatively ,NO.130)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对官吏贪污腐败恨之入骨。因此,在赶走元帝并彻底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后,他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和“重点治吏”运动。

一、明朝重典治吏的原因及其指导思想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引发农民起义。他说:“以前我在民间,凡遇官吏贪污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着实恨透。如今要严厉法禁,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决不宽恕。”朱元璋把吏治腐败视为严重弊病,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另外,朱元璋个人心里极端地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乱世”,一定要用“重典”,因此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在这些思想认识的驱动之下,“重典治吏”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明初治国治吏的指导思想,始终奉行。

二、“重典治吏”的措施及其失败的原因

(一)重点治吏的措施明朝初期的“重典治吏”,可以用“除恶务尽”和“严酷刑罚”来简要概括。朱元璋作为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皇帝,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为了整治吏治腐败可谓费尽心思。其反腐措施无所不用其极,“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1.制定律条,用法严苛。明初的第

一部官方法典是《大明律》,由朱元璋亲

自主持修订。

明初同时颁布了《大明令》,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二十一年(1388年)又相继颁行《大诰》、《大诰续编》、《大

诰三编》

和《大诰武臣》,四编共二百三十六条,80%以上是针对官吏,特别针对贪官污吏。

明律中规定对负责监察之责人的都察院、监察道、在外按察御史之官贪赃枉法枉法的,要加重处罚。

在执法上,朱元璋将“重典治吏”的手段推向极致,远远超出了《大明律》中所规制的范围,实施律外重刑,充分印证了“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按照明律的正式规定,对于刑事犯罪者(包括贪官污

吏)的惩罚,为五种刑罚:笞、

杖、徒、流、死。朱元璋为提高震撼力,推出了更为残酷的刑罚,例如刷洗,将不断沸腾着的开水浇在人体上,然后用铁刷子刷,直到剩下一具骨骼;抽肠,于肛门处将人的肠子抽出直到掏空内脏;等等。此外,朱元璋最广泛推广使用的,则是剥皮实草。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衣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于官府门前,以示警戒。其核心理念是震慑那些心存贪渎之念的官吏。

2.重教育,亲廉吏。严刑酷罚并非说明朱元璋不教而诛,他一直注重对官

吏廉洁的教育。

《大明律》开篇便是尊崇儒学的《六礼图》,显示了明立国思想仍然是儒学礼教。此外,为唤醒官吏的良心,朱元璋亲自编写《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吏,“望做官的懂得体恤吾民”。其言词切切,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3.广开言路,支持“民告官”。朱元璋深知官场官官相护的黑暗,为了使下言能上达,民苦能尽知,他广开言路,设立“鸣冤鼓”,民间若有冤屈,可以向他直接申诉,他亲自审理过问案情。朱元璋允

许人民对

“巧立名目,害民取财”的省、府、州、县官吏,连名赴京状奏,力图借民众力监戒和惩治贪官。洪武年间,仅贪污

秋粮一案,贪官

“系死者,数万人”。朱元璋打破只有大员才能上早朝的

规矩,规定不论朝廷官员品级、

隶属,均可参加早朝,上殿言事,有隐情还可单独召见。他准许百姓密封奏事,直接向他上奏。朱元璋还对各级握有实权的司吏进行监视,校检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随时上奏。

4.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不分亲疏,他下令凡贪官污吏都要治罪,不容宽待,并身体力行的为天下做表率。明初有人检举他的侄儿朱文正违法乱纪,朱元璋立即罢他的官。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出使办事时私贩茶叶(茶叶按规定需要官卖),朱元璋下令依法将其处死。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二)重典治吏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实施的一系列廉政法制和监察制度,对肃整当时明朝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为何最终仍不能摆脱失败的命运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即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中,以任何手段防止贪污腐败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尤其是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反动和倒退的手段防止贪污腐败,更突出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统治本身的腐朽和没落。

其次,从现代法的精神看,为了达到惩治腐败的功利目的,不区分犯罪情节轻重和危害大小都施以重刑,“挑筋去指”、“剥皮实草”、

“族诛”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反动和倒退,这样做不但使法令丧

重典治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孙钰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朱元璋时期是封建历史上有名的“法制”时期,他在元朝灭亡中吸取教训,强调“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这种治国思

想也使明朝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治吏手段最严厉的朝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重典治吏却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原因使朱元璋发出“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的感慨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阐释,以古鉴今,希望对读者可以有些启迪。

[关键词]重典治吏;制度建设;以古鉴今;反腐倡廉[中图分类号]DF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07-0151-01

[作者简介]孙钰涵(1988-),山东临淄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学生。

[下转第159页]

LEGAL SCIENCE RESEARCH

学研究

家庭“冷暴力”的治理则更需要时间,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1.在全社会形成遏制家庭冷暴力的良好氛围。家庭“冷暴力”之所以会愈演愈烈而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能得到社会的关注,缺乏公众的监督。因此必须呼吁全社会在关注家庭暴力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家庭“冷暴力”。要遏制“冷暴力”就必须唤醒公众的意识,“冷暴力”的危害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长期积累会对家庭、对社会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让公众意识到“冷暴力”并不是子虚乌有的空论,而是可以危害人,甚至危害生命的大事。亲朋好友、邻里、同事之间对这种隐蔽的暴力现象更应该加以劝阻和给受害者以安慰。

2.从家庭入手,加强现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高个体道德素质,营造“反冷暴力”社会风尚。在家庭成员之间必须树立平等、和睦的观念,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多沟通,互相体谅对方。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及时跟家里人沟通,避免在心里形成障碍。要加强家庭伦理美德教育,倡导正确的家庭道德观念和社会意识。

3.制止家庭暴力,还要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要治理家庭“冷暴力”,“德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道德规范本身有软弱性,以及当前我国道德调控机制尚不健全,因此又必须借助于“法治”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的约束力。当前,要尽快加强反家庭冷

暴力的立法工作,使家庭冷暴力的处理有章可循。不但有助于个体捍卫自身意识的觉醒,而且通过对合法行为的鼓励和背德行为的制裁,能培养人们守法意识并能把家庭美德观念灌输给人们,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在法治的基础上反对冷暴力行为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公民自身所持有的“反

冷暴力”伦理观的影响。法律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公开的,这就与“冷暴力”行为产生的环境———公民私有家庭环境相冲突。为此,需要鼓励公民转变以往的“家庭至

上”

的伦理观,走出私有空间的限制。总结相较于家庭暴力对身体的伤害,对

人的精神折磨的家庭

“冷暴力”对社会、对人自身的危害都更为巨大,而这样一种隐蔽的伤害又极其容易被人们所忽

视。家庭

“冷暴力”的发生和增多有其深刻的伦理背景,同时,由于这些原因将长期存在,使得“冷暴力”绝非一朝一夕的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邓名瑛,喻权良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一个伦理的视角,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喻权良,

对妇女家庭暴力的伦理思考,池州师专学报,2003,(8.

[3]仰滢,马建青,家庭“冷暴力”的主要特征与成因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

会科学学报,

2007,(2).[4]张宏军,浅谈家庭冷暴力的危害于对策,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

[5]曹秀谦,关于家庭暴力的法治思

考,政法学刊,

2000,(12).[6]藏祥俊,储兆瑞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家庭伦理道德建

设,江汉论坛,

1998,(5).失了公正价值,而且违背了罪责相适应的立法基本原则,以致陷入重刑主义的误区。

再次,监督腐败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也是治吏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表现在朱元璋开创了用特务机构反腐败的

“先例”,设立巡检司和锦衣卫,广布耳目。反腐败监督权的恶性膨胀,最终造成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更加黑暗。在监督腐败权得不到有效制约的情况下,加之最高决策者和监督执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必将造成监督执行者和被监督者相互勾结,共同腐败,最终导致整个官场腐败的不可收拾。第四,明朝的的廉政文化建设落后

于廉政制度建设。因为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廉政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仅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先进的法律制度,而缺少法律文化的支撑和民众心理的认同,那么再好的法律制度也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实践已证明,廉政制度的建立及其履行过程,离不开廉政文化的参与。

最后,明朝实施的“重典治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官吏对朝廷离心离德,对重刑诚惶诚恐,大大挫伤了官吏行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识分子不愿入仕,影响了选拔官员的质量。

三、关于明初“重典治吏”的一点思考

对于一个法制社会来说,严格治吏永远是正确的。明君治吏而不治民,重典应当针对的是官吏,而不是百姓。依法治吏,才能促进国家更快的走上法治的轨道,激发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推动整个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风尚。因此,我们今人可以从历史的视角来为今天法治和反腐倡廉工作寻找新的思路。笔者从以下几点加以浅析。

1.当今社会的反腐倡廉,要从根本上防止或者说减少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只有依赖于我们的民主法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逐步地构建和完善包括反映“民意”的舆论在内的对权力的各种监督和制约机制。

2.仅有法律制度是不够的,当今需要的是健全的制度,而且还要有更加完备的民主程序设计加以配合,但立法需注意不要使法律条文过于庞大繁复;另外,完备的制度加上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才能有清明的吏治。从某总程度上说,执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立法的效果。诚如沈家本所言“法之善者,仍在于用法之人,苟非其人,徒法而已”。在反腐败问题上任何时期都不可以姑息养奸,一定要严格执法,打击刑事犯罪和违法行为是

必须及时、准确、严厉。

3.中国古代各朝代有政治远见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吏的廉洁问题,当今法制社会的建设也应当加强官吏的廉洁德性的修养与教育。经过道德修养而达到的廉洁,是自觉的廉行,比社会强制下的廉洁具有更高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强调官德建设和官员人品修养的提高。

4.官员思想道德建设应当落到实处。首先应当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官吏并非特殊的身份,而仅仅是一个职务。当今社会有太多公私不分的现象出现,对于官吏犯罪的刑法处罚明显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是太重,二是偏情。许多仅仅是纪律处分或者行政处分了事。真正处以刑罚,身陷囹圄的官员相比总的腐败队伍来说,是微乎其微。这也影响了司法公正观念在宫中心中的地位。

5.提高监督机制的效率,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严格、规范。[参考文献]

[1]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八.[2]明史·本纪第二.[3]稗史类编·刑法类·皮庙场.[4]范忠信、陈景良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上接第151页]

论朱元璋的廉政思想

社会科学综论 论朱元璋的廉政思想 单卫华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在中国廉政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民为邦本,与民休息;勤谨为政,躬行节俭;倡廉惩贪,严整吏治等三个方面。朱元璋廉政思想的形成,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也带有朱元璋的个人印记。 [关键词]朱元璋;廉政思想;民主邦本;明朝吏治 [基金项目]此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中国廉政文化史?(立项编号:07JDB110)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10)04#0168#02 [作者简介]单卫华(1970#),女,山东成武人,山东警察学院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在中国廉政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其反贪倡廉的目的在于维护明王朝的长治久安,确保朱氏天下的万世之基,但是,今天我们深入分析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 一、朱元璋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民为邦本,与民休息 明朝开国君臣继承了儒家学说的民本思想,此可归结为朱元璋廉政思想的发端和目的。朱元璋集团大多数人经历了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深知人民群众的威力,加以开国重臣著名儒士宋濂等的引导,使朱元璋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认为:!民者,国之本也?[1],!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2]至于如何才能安民、爱民?这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经常与其辅臣刘基、宋濂等探讨的问题。刘基认为生民之道在于施仁政。朱元璋认为对施仁政不能光讲大道理,要把它具体化,真正使老百姓衣食给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克己清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允许欺压百姓,巧立名目,鱼肉百姓。由此可见,朱元璋把官吏清廉问题上升到关系民心向背和国之存亡之高度,即如他对辅臣所言,!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纵驰?[3],!人皆苦元政,不恤其下也?[4]。所以他强调统治集团只有坚持自身的廉洁,才能有助于缓解民瘼、促进生产恢复,进而确保王朝统治得以永固,避免重蹈元朝灭亡的覆辙。其在位期间,切实贯彻!不尽人之财使人有余财,不尽人之力使人有余力?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百姓负担。据统计,在朱元璋统治的三十一年时间里,他下诏减免赋税和赈济灾民达七十多次。为保证农时,朱元璋还注意!简兴作,节徭役?,[5]在1382年下令:!自今凡有劳民之事,必奏请而后行,毋擅役吾民 也。?[6]在朱元璋推行的一系列安民、惠民措施下,明初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因元末长期战乱造成的!民物凋残?的残破景象大为改观,社会日趋繁荣,吏治也比较清明。正如?明史%循吏传&所说:!自明兴至洪(熙)、宣(德)、正(统)间,民淳俗富,吏易为治。而其时长吏亦多励长者行,以循良见称。? (二)勤谨为政,躬行节俭朱元璋秉承了儒家勤政、寡欲的思想。朱元璋认为,!安危治乱,在于能谨与否耳。?[7]他常与辅臣道:!以朕观之,人君能清心寡欲,勤于政事,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使民安田里, 足衣食,熙熙白皋白皋而不自知,此即神仙也?[8] ;反之,!欲心一生,则奢侈淫佚,无所不至,不旋踵而败亡随之矣?[9]。所以 朱元璋即帝位后,不仅经常告诫各级官吏要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处治思乱?,[10]切忌贪图安逸,苟且职事,而且敢于以身作则。朱元璋说:!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畅,或度量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 笔记,待旦发遣。?[11] 真可谓废寝忘食。朱元璋的躬行节俭更是皇室群臣效仿的楷模:早在荡平陈友谅时,有地方官员上缴其镂金床,朱元璋!即命毁之?,叱问有司:!弘俭约、戒奢欲,以厌众心,犹恐不足以慰民望,况穷天下之技巧以为一己之奉?!?[12]洪武十年大内宫殿告成,明太祖见规制不侈,不以为陋反以为乐,并进一步劝慰臣工:!须体朕怀,共崇节俭,庶几无悔。?[13]后来,由于明皇城所建靠近秦淮河及钟山山麓,地势低且潮湿大,朱元璋晚年尤以此为苦,但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拒绝改迁,担心!改建病民?;他甚至在内廷的空地上广植油桐树和漆树,利用每年收获的油、漆作为修葺大内营建的原料,尽可能地减轻百姓的负担。自己所用的座驾,明太祖也大加裁省,改玉制为木制,以铜饰代金饰??诸如此例在?太祖实录&中俯拾皆是,绝不能简单地看作这是朱元璋锱铢必较,而是应该恰如他自己所阐明的:!今富有四海,何求不遂,何欲不得,然检制其心,惟恐骄盈,不可复制?,所以只有!躬行节俭,足以养性;崇尚侈靡,必至丧德?[14]。在朱元璋亲力亲为的号召下,宫府之内一切基本求俭避奢,皇后马氏更是督率宫女早晚针缝女红为业。 (三)倡廉惩贪,严整吏治 朱元璋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惩处贪官污吏最严厉、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15]的观点,认为!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16],由此他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在洪武年间展开了一系列建廉惩贪的刚猛作为。一方面,治峻法惩贪官。明代前期治吏之严酷,可谓历史上首屈一指。?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体现。?大诰&并不是法律条文和量刑标准,而是一种法外之法,把!法外用刑?合法化。?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刖足、阉割、枭首、族诛、凌迟等三十多种,这都是国家正式律法?大明律&所未载的。同一犯罪,尤其是贪污罪,?大诰&的处罚规定也要比?大明律&大大加重。为了达到警示教育全体臣民的目的,朱元璋还要求!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 168 第16卷第4期 工会论坛 V ol.16No.42010年7月 T r ade Unions (T ribune Jul.2010

中国法制史案例分析

1.商纣争太子案 (1)在商代妻和妾区别是什么? 答:妻妾的地位截然不同,二者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大多数妾是奴隶主贵族从女奴中强娶来的,还有的是通过“嫔嫁”来的,即奴隶主贵族娶妻,往往同妻的隋嫁女一同收为妾。一妻多妾制是由于奴隶社会私有制决定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多妻就会造成王位混乱和争斗财产,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 (2)嫡长子继承制的含义及意义。 答: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此制度始于商朝末期,至西周初期正式确立。 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奴隶社会私有制下的一妻多妾制,如果在多妻的情况下,就会因争夺财产和王位产生混乱,乃至战乱。所以妻妾之分,也就有了嫡子和庶子之分,就以避免在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进而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秩序。 2.车裂商秧案 (1)结合教材,简述商秧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商鞅在秦国进行两次变法 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9)。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具体内容是:一是整顿户籍,设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二是奖励告奸;三是.奖励农业生产;四是.奖励军功。 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重点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具体内容是:一是.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二是.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三是.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四是.统一度量衡制度。 商鞅变法意义,在于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势日强,在战国“七雄”中跃居六国之首,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请叙述刑、法、律的概念。 答:从词源看,汉字“法”确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与“法”字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律,均布也”。可见,“法”总是指一种判断平、正、直的标准,而“律”则主要强调的是人人必须遵守的东西。把“法”与“律”连用,就是说“律”是一种包含有国家确认的判断公、正、直的标准的“律”。“法律”一词在清末民初才被广泛使用,据说是受日本的影响。 1.缇萦上书救父。 (1)奴隶制五刑 答:奴隶制五刑:即黥(墨)、劓、刖、宫、大辟。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额上刻辞后涂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断足;宫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闭的刑罚;大辟即死刑。 (2)分析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 答:这次刑制改革,经过文景两位皇帝,时间长达20多年,反映了一项制度的改革,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后世多认为是出于“悲怜”缇萦,体现文帝德政,但本质在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统治者既要惩罚犯罪者,又能使其保存劳动能力,以利于其统治。但是,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它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标志和转折点。为封建制五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3)汉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汉初至文景时期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为法治的指导思想。 汉初,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息生养,恢复和发展生产,以巩固刚刚建立的封建政权。这时,刘邦总结秦亡的教训,作为借鉴。刘邦手下陆贾根据黄老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道莫大于无为”。当时统治阶级从皇帝到丞相无不尊崇黄老思想。文景时期尤为显著。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就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结果,出现了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繁荣景象。 (4)秦汉的徒刑种类。 答:秦朝的徒刑: A .城旦、舂。城旦,适用于男犯,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的一种徒刑。舂,适用于女犯。秦朝根据生理条件,对罪应城旦的女犯施以舂米以供刑徒口粮的劳役。舂的刑期与城旦一样。 B.鬼薪、白粲。鬼薪,适用于男犯;白粲,适用于女犯。鬼薪是指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白粲指强制女犯择米使正白,以供宗庙祭祀之用。二者刑期皆为三年。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两汉的荐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尤以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最长,直至晚清才最终消亡。可以说,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而唐宋两代又是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萌芽于隋代,但当时惟有“秀才”、“进士”两科,各方面的制度既不健全,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到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才获得较大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初试和省试两部分进行,举子最终通过礼部主持的省试,便为及第或中举。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史、三传、明法及明算等等。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进士科考试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方面。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其它诸科考试的内容各有侧重,或以对儒经的默诵、理解为主,或以对礼法、专史和律令的掌握为主,换句话说,就是都带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特点。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受到极大重视,武则天曾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考生,此即“殿试”的发端,但以后殿试并未形成定制。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针对武士考试的“武举”制度。唐时,科举制度虽已日渐发达,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弊端,其地位也尚未居于绝对优势。概要而言,其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考试制度不够公平、严密。唐代省试的主考官——“知贡举”,一般较为固定,通常由礼部侍

郎等官员担任,与此同时,科考过程又允许大臣“公荐”。于是,主考官对外公开和大臣举荐考生制度的存在,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请托现象。达官贵人既可以凭借权势替亲友向考官说情,甚至决定录用名单,而普通举子也只得奔走于考官和显宦门下,以求其推荐。因此,取士往往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唐人便指出“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其二,因上述现象的存在,中举者无不视考官为恩师,而考官则视举子为弟子,又产生了彼此结成门生座主关系的问题,唐代政坛上朋党之争与此有莫大关系,如著名的牛李党争即是一例。其三,科举考试结束后,中举者只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要坐官的话,还必须通 过吏部主持的“身、言、书、判”的考核,其间不公现象依然存在,如韩愈“三试于吏部卒无成”。最后,录取人数有限,其中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这都反映了科举在唐代发展的局限性。 两宋时期,由于一方面统治者长期奉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压制科举的世族门阀势力消亡,因此,科举制度获得了极大 的发展,其地位也显赫无比。史称“宋承唐制”,可以说宋代的科举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有鉴于唐制中诸多积弊,又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宋代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相当多,最主要的有以下诸方面内容: (1)固定“殿试”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从程序上看,由州、省和殿试三级组成。州一级考试合格者称“贡生”,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礼部负责的全国性省试。而省试合格者最后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如前所述,唐朝仅在个别时期实行过殿试,宋太祖为了打破科举中门生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

一、明洪武年间的政制建设与朱元璋的主观主义 (1) (一)实行诸五分封,建立皇朝巩固的支柱。洪武一朝,明太祖先后只次分封诸子为 (2) (二)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建立布、按、都三权分立的多头地方行政体制。明.3 (三)罢中书省、废承相,由皇帝直接领导中央各行政部门。其实,由于朱元璋的独断.4 (4)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化军事统帅权。明初沿袭兀制,以发兵权归兵部,统 (5) (五)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创设六科给事中,建立按所辖地区、部门分工的分察制度,.5 (六)建立皇帝私人的侦缉队锦衣卫,加强秘密的政治控制。锦衣卫本为皇帝的一支内.6 (七)整顿内廷侍服系统,禁止后妃、宦官干政。明太祖对于政出宫闲及宦官干政给统.7 二、朱元璋政治蓝图的实质及其非现实主义 (9) 三、正统以后明朝政治的困境: (18) 四、结语 (23)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 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 余兴安 一、明洪武年间的政制建设与朱元璋的主观主义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年。这年正月,明朝 中央政府中书省的左承相胡惟庸以谋反罪伏诛,并连及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承涂节等人, 是为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党案”飞然而,这一政治事件的真实意义并不在于几个重要政治人

物、以及三万余名与之有关的或者根本就毫无关联的生灵的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终结,而 在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经过长期谋划与酝酿后的政制改革的到来。这一政治制 度变革的推行与完成实质上揭开了中国专制政制史上新的一页,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政治制 度至此已臻于登峰造极。 明洪武年间,由明太祖朱元璋设计并推动的、以废除承相制度、更定一六部官制为中心的 政制建设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行诸五分封,建立皇朝巩固的支柱。洪武一朝,明太祖先后只次分封诸子为 王,除早死的赵王祀、韩王松外,共二十三位亲王,分驻全国各通都大邑、边睡要塞。显 然,从明朝诸王的分布来看,朋朝的藩王已不是如唐宋时只食禄、不临民的享乐王了。明太 祖说得明了:“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诸子各有茅土之封,藩屏王室,以安万 姓。”I1]因此,洪武时期,诸王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他们不单仅有天子一等的冕服车旗邸 等,有少者三千,多者一万九千人的护卫甲士;而且还可以过问地方

论明代法制中的重典治国思想

论明代法制中的重典治国思想 【摘要】 明王朝建立伊始,经济萧条、民生维艰,而且“民狃元习为私灭公、暴戾日滋”,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不安,这些都被日夜为社稷安危担忧、急于求治的朱元璋看作是“乱世”的表现。因此,为解决农民与地主、旧地主与新地主以及新地主集团内部的种种矛盾,朱元璋认为有必要实施自古以来“刑乱国,用重典”的策略。 【关键词】明代法制重典治国重刑主义 明朝初年,以朱元璋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曾经把重刑主义的思想和政策推向了极致,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得不偿失。重刑主义有着多方面固有的弊端,它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实现根除犯罪、安定社会的美好梦想 一、明初重刑主义概览 重刑主义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可谓是久已有之。早在西周时代,周公旦就在《周礼·秋官·大司寇》中提出:“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此后历代王朝莫不将之奉为圭臬,而到了明代初期洪武年间,以朱元璋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则把重刑主义的政策推向了几乎是无以复加的极致。 1、朱元璋“治乱世用重典”的法律思想: 在洪武末年,朱元璋曾经以总结历史的口吻对皇太孙朱允说过一段话:“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这集中体现明初统治者重刑主义思想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强调刑用重典是在乱世条件下不得已而为的。刑罚的施用应当针对不同的时局“世轻世重”,当今之所以刑用重典,完全是迫于“治乱世”的需要;第二,认为刑用重典“此特权时处置,顿挫奸顽,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也就是说实行这一政策属于权宜之计;第三,刑用重典的目的“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是在“奸恶日增”的情况下为了“去奸去弊,必欲保全臣民”而为的。应当说,重刑主义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例如战国时候的商鞅就曾指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则重者无从至矣”;韩非子也认为:“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在迷信重刑,认为重典可以收到“以刑去刑”的效用这一点上,朱元璋和战国法家代表人物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治国是否要一味施行重刑这一点上,二者却存在着分歧。商鞅、韩非子把重刑看作是唯一有效和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明史研究》总目

《明史研究》总目(1-8辑) [编者按]《明史研究》是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的一份不定期刊物,1991年创刊,到今年已出版8辑。受中国明史学会委托,笔者将8辑目录整理成电子文本,在史学评论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f7278282.html,)上发布,以使学界了解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情况。 高寿仙 2004年8月31日 第1辑 《明史研究》创刊祝词白寿彝、王毓铨、魏斐德、山根幸夫、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户役田述略王毓铨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李文治 明代的寄庄韩大成 明万历《山西丈地简明文册》考释张海瀛 再谈火佃彭超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栾成显 明代盐业荡地考察刘淼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陈高华 从《圣学心法》看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理想毛佩琦 读《明武宗实录》条记李洵 论解缙商传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孙文良 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张显清 明代科举制度述论张德信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王昊 朱元璋与凤阳歌白振亚 明代的乐户张正明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姜士彬 明“靖难之役”与朝鲜朴元熇 晚明的尚武精神陈宝良 读史札记 明初讳元说析辨张和平 附录 明史研究论著索引(1990年度)薛惠引 第2辑 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谢国桢遗稿

皓首尽瘁史坛垂芳——谢国桢先生传略韦祖辉 《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深切怀念谢国桢先生林甘泉怀念谢刚主先生李学勤 文章·风范·长者——怀念谢国桢先生刘重日 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商传、任道斌 “三不”见为人——追怀刚主师姜纬堂 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雷梦水 回忆谢刚主先生马春怀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周绍泉 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田培栋 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鲍彦邦 明末江南乡绅的家庭经济——关于南浔庄氏的家规(日)滨岛敦俊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郭厚安 内阁权力与明代政治谭天星 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王世华 明代谪寓辽东流人研究杨旸、梁德、洪云 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万明 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沈定平 宋应星的军事思想南炳文 虞胤、韩昭宣起义与傅山何龄修 《大明成化年镇番卫军民屯田图》疏正吴景山 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李裕民 书讯 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张德信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期简介鲍龙 学会动态 明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附录 1991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巩华阳 第3辑 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林金树 明代马户述论李济贤 明中后期对市场贸易的法律管理姜晓萍 龙骨车与农民(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方志远 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战继发 明代的武举制度晁中辰、陈风路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陈宝良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曹国庆

重典治吏_奈何朝杀而暮犯_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LEGAL SCIENCE RESEARCH 法学研究 2009年07月(总第130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07,2009(Cumulatively ,NO.130)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对官吏贪污腐败恨之入骨。因此,在赶走元帝并彻底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后,他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和“重点治吏”运动。 一、明朝重典治吏的原因及其指导思想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引发农民起义。他说:“以前我在民间,凡遇官吏贪污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着实恨透。如今要严厉法禁,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决不宽恕。”朱元璋把吏治腐败视为严重弊病,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另外,朱元璋个人心里极端地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乱世”,一定要用“重典”,因此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在这些思想认识的驱动之下,“重典治吏”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明初治国治吏的指导思想,始终奉行。 二、“重典治吏”的措施及其失败的原因 (一)重点治吏的措施明朝初期的“重典治吏”,可以用“除恶务尽”和“严酷刑罚”来简要概括。朱元璋作为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皇帝,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为了整治吏治腐败可谓费尽心思。其反腐措施无所不用其极,“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1.制定律条,用法严苛。明初的第 一部官方法典是《大明律》,由朱元璋亲 自主持修订。 明初同时颁布了《大明令》,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二十一年(1388年)又相继颁行《大诰》、《大诰续编》、《大 诰三编》 和《大诰武臣》,四编共二百三十六条,80%以上是针对官吏,特别针对贪官污吏。 明律中规定对负责监察之责人的都察院、监察道、在外按察御史之官贪赃枉法枉法的,要加重处罚。 在执法上,朱元璋将“重典治吏”的手段推向极致,远远超出了《大明律》中所规制的范围,实施律外重刑,充分印证了“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按照明律的正式规定,对于刑事犯罪者(包括贪官污 吏)的惩罚,为五种刑罚:笞、 杖、徒、流、死。朱元璋为提高震撼力,推出了更为残酷的刑罚,例如刷洗,将不断沸腾着的开水浇在人体上,然后用铁刷子刷,直到剩下一具骨骼;抽肠,于肛门处将人的肠子抽出直到掏空内脏;等等。此外,朱元璋最广泛推广使用的,则是剥皮实草。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衣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于官府门前,以示警戒。其核心理念是震慑那些心存贪渎之念的官吏。 2.重教育,亲廉吏。严刑酷罚并非说明朱元璋不教而诛,他一直注重对官 吏廉洁的教育。 《大明律》开篇便是尊崇儒学的《六礼图》,显示了明立国思想仍然是儒学礼教。此外,为唤醒官吏的良心,朱元璋亲自编写《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吏,“望做官的懂得体恤吾民”。其言词切切,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3.广开言路,支持“民告官”。朱元璋深知官场官官相护的黑暗,为了使下言能上达,民苦能尽知,他广开言路,设立“鸣冤鼓”,民间若有冤屈,可以向他直接申诉,他亲自审理过问案情。朱元璋允 许人民对 “巧立名目,害民取财”的省、府、州、县官吏,连名赴京状奏,力图借民众力监戒和惩治贪官。洪武年间,仅贪污 秋粮一案,贪官 “系死者,数万人”。朱元璋打破只有大员才能上早朝的 规矩,规定不论朝廷官员品级、 隶属,均可参加早朝,上殿言事,有隐情还可单独召见。他准许百姓密封奏事,直接向他上奏。朱元璋还对各级握有实权的司吏进行监视,校检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随时上奏。 4.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不分亲疏,他下令凡贪官污吏都要治罪,不容宽待,并身体力行的为天下做表率。明初有人检举他的侄儿朱文正违法乱纪,朱元璋立即罢他的官。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出使办事时私贩茶叶(茶叶按规定需要官卖),朱元璋下令依法将其处死。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二)重典治吏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实施的一系列廉政法制和监察制度,对肃整当时明朝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为何最终仍不能摆脱失败的命运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即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中,以任何手段防止贪污腐败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尤其是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反动和倒退的手段防止贪污腐败,更突出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统治本身的腐朽和没落。 其次,从现代法的精神看,为了达到惩治腐败的功利目的,不区分犯罪情节轻重和危害大小都施以重刑,“挑筋去指”、“剥皮实草”、 “族诛”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反动和倒退,这样做不但使法令丧 重典治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孙钰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朱元璋时期是封建历史上有名的“法制”时期,他在元朝灭亡中吸取教训,强调“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这种治国思 想也使明朝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治吏手段最严厉的朝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重典治吏却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原因使朱元璋发出“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的感慨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阐释,以古鉴今,希望对读者可以有些启迪。 [关键词]重典治吏;制度建设;以古鉴今;反腐倡廉[中图分类号]DF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07-0151-01 [作者简介]孙钰涵(1988-),山东临淄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学生。 [下转第159页]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沿五代旧制,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神宗时,废诸科,另设“新科明法”,元祐时废,绍圣复设延续至北宋末,南宋绍兴年间一度复设。此外,还有武举、童子举;而制科则分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分设六科,神宗时罢,元祐复设,绍圣时再废,另设宏词科。元祐时曾设“经明行修科”,实同制科。南宋复设制科,设博学宏词科,南宋末改称词学科。宋代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北宋前期 宋初沿五代旧制,分进士科及诸科,科举考试也是“朝代更易”,不废科举,宋朝建立的次月,即建隆元年(960)二月,举行首次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自开宝七年(974)权停“贡举”后,间年举行一次“贡举”,渐成惯例。 宋初取进士,亦无定数,通常为10 余名,少则六七人,大体与后周时相当。乾德四年(966),除录取进士6 人外,又录取“诸科”9 人。此后,不定期地录取“诸科”,录取人数通常也多于同科进士人数,即所谓“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士,盖亦承五季之敝云”。 宋初承五代旧制,科举考试前,“台、阁近臣得(向主考官)荐所知进士(应举者)之负艺者,号曰公荐”,中举后的进士则“拜知举官子弟弟侄,及目(主考官)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建隆三年(962)下诏禁止。但依五代旧制,录取进士之权仍完全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皇帝并不进行干预,每年考取进士后,“知贡举(官)奏合格人姓名而已”,类同备案。开宝五年(972),主考官录取进士11 人、诸科17 人后,宋太祖“召对讲武殿,始下制放榜”,皇帝开始参与新进士的录取,被称为“新制”③。次年三月,宋太祖在召对时,黜落“应对失次”的进士、诸科各 1 人,又因下第举子投诉主考官不公,宋太祖决定从下第举子360 人中选取195 人,以及已被录取的进士9 人、诸科27 人,亲自在讲武殿主持考试,取进士26 人,诸科101 人,共127 人。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策贡士洛城殿”,史称“贡士殿试自此始”④,这只是代替主考官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而宋太祖主持的“殿试”,则是具有在主考官已考之后的复试补取性质,新录取者列于原已录取者(除已罢黜的2 人外)之后,作为“一榜”,“自兹殿试遂成常式”①。开宝八年,除任命王祐为“权知贡举”任主考官外,又任命 3 人为“权同知贡举”任副主考官,以后成为制度。主考官进呈以王式为首的进士36人,殿试后改以王嗣宗为首,而以王式为第四,首次改变礼部主考官原先排列顺序。唐代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状头”,为五代、宋代所沿称。 ③《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纪》。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二月辛卯。 ①《文献通考》卷30《选举考》三。 本年首次出现礼部试(省试)与殿试不同的排名顺序,因而尚书省礼部贡举榜的“榜首”,改称“省元”(后代称“会元”);而称殿试首名为“状元”。宋太祖虽然重视科举考试,但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进士及第后所担任的官职很低,如开宝八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其时虽为实职,但属低级文官“选人”最低的初等“幕职州县官”。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取进士109 人、诸科207 人,又录取参加过十五次以上考试而未被录取的进士及诸科184 人,再取考“九经”而不合格的老年举子7 人,“特赐‘三传’出身”,共录取507 人。考试合格的进士及诸科300 多人“赐及第”,而将从考试不合格中录取的进士及诸科近200 人则“赐出身”,以示两者的区别。史称宋太宗又命将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这是首次将进士分为三等。又提高了进士入仕的寄禄官及差遣职务,“第一等为将作监丞,第二等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实际是将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雍熙二年(985)又将考试合格的进士、诸科各分为三等,淳化三年(992),采纳陈

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

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 【摘要】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扭转社会风气,巩固封建统治,提出了“治国以教化为先”得思想.朱元璋认为,教化应以倡导礼义道德为核心内容,各级官吏要言传身教,要积极推动教化活动得展开,并以一系列得制度确保教化政策能够长期得以贯彻落实. 【关键词】朱元璋;教化;礼义道德 礼义道德作为一个带有政治色彩得词语,“教化”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得频率颇高.从语义上讲,“教化”有教育、感化得意思;而从实际意义上讲,“教化”则是指用教育、感化得方法改变人心、风俗,即我们今天所讲得“社会教育明朝(尤其是明初)是中国历史上教化比较成功得一个时期,不管是教化得内容、教化得方式,依然教化得效果,都值得我们关注.而这一切都与明太祖朱元璋得教化思想有着直截了当得关系.能够讲,朱元璋对教化得认识,指导了明初甚至有明一代得教化活动,是明王朝制定教化政策和软化制度得理论基础. 一、教化思想得形成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公布了《正礼仪风俗诏》,实际上宣告了教化活动得全面展开.诏书一方面回忆了教化在历史上所发挥得作用,另一方面,痛陈当时民风之劣,“道理未臻;民不见化,市井乡间,尚然元俗[1]”.表明了教化得必要性.此后,朱元璋又以诏书、训谕等方式,对这一咨询题进行了更全面、具体得论述. 朱元璋认为,教化肇始于三皇五帝时期,“三皇立极,寻民以时,庖厨稼穑,衣服始制,居民舍焉.五帝之教以仁义,只是遵三皇之良规,益未备之时宜”[1].从夏、商、周开始,教化成为政治生活中得一项重要内容,并被长期保留下来.“自周至于汉、唐、宋,增减损益,用乃是国昌.民受时宜,家和永康.”[1]教化在历史上所发挥得作用是显而易见得,不管是夏商周三代,依然汉、唐、宋等,其稳定、繁荣无不与实施教化政策有着一定得关系.“昔圣人以德化天下,则民乐从者众,否从者寡,天下治矣.”[2]朱元璋最推崇得是夏、商、周三代,“三代而上治以心,三代而下治以法.心则道德仁义,其用无穷;法则权谋术数,其用有时而穷,故择术不可不慎也.”[3]他认为,三代是以教化作为治国得要紧手段,刑罚则是次要得、辅助性得.这与后世得法为主,教为辅得治国方式迥然不同.“先王不施赏而民观于善,不施罚而民不为戾,何也?仁义本之也.商变夏,周变商,仁义未尝改.”[4]正因此,朱元璋认为,三代树立了一种模式,是后世得楷模.相反,朱元璋对汉朝得统治评价不高,认为“汉治”不如三代,全然缘故是汉朝对教化重视不够,未能“制礼作乐,复三代之旧”[4].基于如此得认识,朱元璋提出明王朝要效法夏、商、周三代,“治国以教化为先”[5]朱元章对明初社会风气得忧虑和不满也是他重视教化得一个重要缘故.“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僭侈,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而奴仆贱隶往往肆侈于乡曲,贵贱无等,僭礼败度.”[6]“兵乱以后,人习斗争,鲜知礼义”.[2]朱元璋认为,元朝近百年得统治是导致社会风气恶劣得要紧缘故.一方面,蒙古统治者把本民族得一些落后习俗带到中原,妨碍了汉人.如明初南京“循习元氏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惟较酒肴厚薄,无哀戚之情”[7].另一方面,元朝统治者对传统得纲常礼教不够重视,封建得礼义道德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7]“先王衣冠礼义之教混为夷狄,上下之间波颓风靡.”[2]到明初,人们得道德观念已极为淡薄.“乡邻亲戚,不相周恤.甚至强凌弱,众暴寡,富吞贫,大失忠厚之道.”[8]这种封建道德得沦丧,往往导致社会秩序得混乱,也不利于封建政权得巩固.朱元璋认为,要改变社会风气,靠法律等强制性手段是无法奏效得,因此他主张:“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改污染之俗”.[2]即通过教育劝化得方式,宣传封建礼义道德,来达到移风易俗得目得. 关于教化得可行性,朱元璋深信不疑.他认为,人有愚贤,但其善恶既非天生得,也可不能一成不变.“民之为恶,犹衣之有积垢,加以浣濯,则能够复洁,污染之民,以善导之,则能够复新矣.”[8]朱元璋强调教育对人得重要,认为通过教育能够使人成材,“马虽至驽,策励能够致远;木

中国法制史 形考任务 第十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第十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题目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答案:重典治乱世,礼刑并用,加强法制宣传 题目2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是【】。 答案:大诰 题目3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答案:大清律例 题目4 清朝惩罚异端思想,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形式是()。 答案:文字狱 题目5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称为【】。答案:禁榷制度 二、单项选择 题目6 《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 选择一项: A. 名例律列于律首 B. 篇目改为七篇 C. 律后附敕 D. 律疏结合 题目7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是()。 选择一项: A. 宋刑统 B. 大明律 C. 北齐律 D. 唐律疏议 题目8 封建建行政法典之大成的法典是()。 选择一项: A. 大清律例 B. 刑部现行则例 C. 学政全书 D. 大清会典 题目9 清朝中央司法机关专掌复核的是()。 选择一项: A. 刑部

B. 刑部 C. 修订法律馆 D. 大三法司 题目10 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选择一项: A. 《清会典》 B. 《大清民律草案》 C. 《唐六典》 D. 《中华民国约法》 三、多项选择 题目11 明朝制定了许多经济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详列()。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钱法 B. 钞法 C. 茶法 D. 盐法 题目12 明《大诰》偏重于打击()。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豪强 B. 贪官 C. 读书人 D. 商人 题目13 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推行“商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 B. 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 C. 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的发展 D. 加强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 题目14 明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分别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廷尉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题目15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加强法制宣传 B. 重典治乱世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一、发展背景: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宋元朝又根据自身朝代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科举的种类 宋朝的科举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三、考试内容的分类 常科和制科。常科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制科为非常设科目,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文科和武科。武科的考试内容为先骑射后策问,,其中策问决定去留,弓马区分高低。 成人科和童子科。童子科规定,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中试着赐进士出身或同学究出身。 四、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唐朝的变化和发展 1、扩大科举名额 (1)唐朝进士科,每榜入取人数很少。但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张,每榜人数多达百人。 (2)宋朝科举除照例录取之外,还增设了特奏名(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身)。 (3)在扩张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的地位和待遇。及第后可直接做官,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2、确定“三年一贡举” 宋朝科举考试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后来,宋英宗平治三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但是没有成为制度。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宋真宗时,分为五等,第一、二等为及第,三等为出身,四、武等为同出身。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三等为赐进士出身,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南宋时变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南宋的殿试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制度,内容如下: 建立别头试。 采用糊名制。 创立眷录制。 五、宋朝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明史研究》(1-8辑)

《明史研究》总目(1-8辑)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2005年06月13日11:33:42 星期一) [编者按]《明史研究》是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的一份不定期刊物,1991年创刊,到今年已出版8辑。受中国明史学会委托,笔者将8辑目录整理成电子文本,在史学评论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f7278282.html,)上发布,以使学界了解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情 况。 高寿仙 2004年8月31日 第1辑 《明史研究》创刊祝词白寿彝、王毓铨、魏斐德、山根幸夫、田中正俊、鹤见尚弘户役田述略王毓铨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李文治 明代的寄庄韩大成 明万历《山西丈地简明文册》考释张海瀛 再谈火佃彭超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栾成显 明代盐业荡地考察刘淼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陈高华 从《圣学心法》看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理想毛佩琦 读《明武宗实录》条记李洵 论解缙商传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孙文良 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张显清 明代科举制度述论张德信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王昊 朱元璋与凤阳歌白振亚 明代的乐户张正明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姜士彬 明“靖难之役”与朝鲜朴元熇 晚明的尚武精神陈宝良 读史札记 明初讳元说析辨张和平 附录 明史研究论著索引(1990年度)薛惠引 第2辑 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谢国桢遗稿

皓首尽瘁史坛垂芳——谢国桢先生传略韦祖辉 《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深切怀念谢国桢先生林甘泉怀念谢刚主先生李学勤 文章·风范·长者——怀念谢国桢先生刘重日 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商传、任道斌 “三不”见为人——追怀刚主师姜纬堂 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雷梦水 回忆谢刚主先生马春怀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周绍泉 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田培栋 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鲍彦邦 明末江南乡绅的家庭经济——关于南浔庄氏的家规(日)滨岛敦俊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郭厚安 内阁权力与明代政治谭天星 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王世华 明代谪寓辽东流人研究杨旸、梁德、洪云 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万明 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沈定平 宋应星的军事思想南炳文 虞胤、韩昭宣起义与傅山何龄修 《大明成化年镇番卫军民屯田图》疏正吴景山 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李裕民 书讯 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张德信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期简介鲍龙 学会动态 明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附录 1991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巩华阳 第3辑 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林金树 明代马户述论李济贤 明中后期对市场贸易的法律管理姜晓萍 龙骨车与农民(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方志远 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战继发 明代的武举制度晁中辰、陈风路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陈宝良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曹国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