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但与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经济影响力不相称的是:一些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几乎使“中国人”成为“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严重损害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提高国民文明素质成为一项迫切而持久的课题。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不再是国民个人的小事,而是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的大事。纠正少数人不文明行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维护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国人在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陋习,仅仅依靠法律或制度的强制矫正,或是单纯采取正面的宣传教育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道德教育与依法管理双管齐下,在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外部约束。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在群众参与中养成。国民文明素质水平的高低不单纯是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它取决于国民素质整体水平。因此,作为中国国民,应积极主动践行文明主导先行精神,争做“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五讲”公民。自觉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道德观念新发展新需求紧密融合,逐步改变自己与现代文明生活不适应的不良习惯,崇尚文明、道德、礼貌、卫生、秩序的生活理念与精神追求。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在宣传教育中促进。充分利用手机信息、网络、报纸、电视新闻等媒体强化国民文明素质宣传教育,通过集中座谈、培训讲座、主题活动开展、典型树立等方式深化国民文明素质培养理念。紧紧抓住影响

国民文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文明素质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在体制改革中强化。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国民文明素质难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纳入法制化轨道,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立法,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切实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完善不文明行为的社会监督体系,通过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警醒教育国民,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批评教育和监管力度,从而形成监督制约国民行为的长效机制,保证国民文明素质持续提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任重道远。只有通过广大党员干部携手民众共同参与,认真研究提升国民素质文明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自律和他律在文明素质孕育中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国民告别不文明行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弘扬中华传统,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从法学角度看,虽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事情,是要切实提升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水平。 为了这个目的,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提升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水平的地位和意义。 1、保障基本权利就是发展生产力。保障基本权利与发展生产力是统一的。《共产党宣言》有这样一段话:“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从政治经济学上,马克思、恩格斯把它归结为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法律上,他们却是将其与“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度”联系起来展开讨论的。换句话说,从法学角度看,那个时代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原因在于人的基本权利,其中首先是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随后是政治权利,得到了此前从来没有过的尊重和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解放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人的人身的解放,人的思想的解放,即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是因为给了人们以较多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经济生活领域的自由,财产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障,经济才得到了与日俱增的发展。经验的事实表明,基本权利的保障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2、基本权利应该是法治、法制的首要价值;提升基本权利保障水平应该是法治、法制的基础性内容。过去这个问题我们谈得不清楚。确认法治、法制的价值涉及到对它们的使命、任务的认识。我国的主流法意识,过去在这方面的失

大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措施对策1

大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措施对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素质包括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自我修养,如公民的爱国情感、诚信意识、守法意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等,提升市民群众文明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体现现代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有一些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和发现,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但没有促使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反而背道而驰,群众文明素质提高和发展程度不升反降,使人们一味追求贪图富贵的奢侈生活方式,有悖伦理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过去一些沉渣烂谷等腐朽的东西幡然而起,相对于现代城市的形象极不协调。 一、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现象 1、公德意识 公共文明水平不高。乱丢、乱堆、乱摊、乱排、乱倒等现象依然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闯红灯,行人横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非机动车违章带人、不按车道行驶、越线,违规停车等问题突出,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更是随处可见,生活废水和垃圾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新居民守法意识淡薄等。 2、家庭传统美德 伦理道德存在缺失。离婚率逐年攀高,且离婚年龄趋于低龄化,婚龄趋于短暂化,由此带来离异、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突出,由父母离异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此外,“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很少有人遵循,“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啃老”的社会现象日益突出。 二、存在群众文明素质不高的原因

毛概第十一章课后练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 )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 C.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 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五大 ( )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 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 ) 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 )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改革开放 ( )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民主法治 ( ) D.坚持科学发展 ( ) 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 C.中共十六大 (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 C.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 )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 ) 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A.发展和谐文化 ( ) B.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 8.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 ) D.发展经济 ( )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 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 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 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 )

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注重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 迫任务。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一情况,济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摆到重要位置,努力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为民、富民、惠民、安民中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民意为先,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作风 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作为谋划工作的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 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济南市委、市政府在每年年初研究 全年工作之时,首先进行民意调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 此基础上提出思路和措施。同时,通过召开全市群众工作会议等方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 行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教育,强化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把解决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办群众所需,是我们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从群众的所想、所急、所 需入手,解决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才能更有实效性。济南市委、市政府坚持通 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并把它们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组织党员干 部定期到基层特别是到贫困农村和困难企业调查研究、蹲点挂职;实行工作联系点制度, 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都负责联系一个社区、村庄或企业;推行信访代理制,建立 领导公开接访、网上信访等制度,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推进工作的着力点。人民群众是 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济南市委、市政 府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调动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推行民主恳谈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凡重大事项都向社会公示、进行社会听证;在政府 网站设立“市长专页”、“市长信箱”、“群众之声”网页,在市属媒体开办“阳光政务”频道、“政务监督热线”栏目,在全市范围开展“泉城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讨论,广 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民生为重,认真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 重点。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济南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就业、教育、社会 保障、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各种民生问题。 努力扩大就业。通过实施有利于就业的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供创业项目扶持等措施,改善就业创业环境;以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为重点,着力

市民素养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行动计划

2018年市民素养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行动计 划 市民素养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行动计划 依据《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十大工程”实施总体方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和各有关部门职责,结合市区实际,特制定《市民素养提升工程实施行动计划》。 一、工作任务 (一)1、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2、建立健全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到规定要求;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大力开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活动。 (三)3、大、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四)4、市、区主要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建立健康教育专题(栏)或电子屏幕、公益广告等;新闻媒体、网络开展控烟宣传每月至少一次。 5(五)、健全市民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及时解决或答复市民对城市管理、建设、卫生等投诉或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二、背景现状分析 通过文明城市创建,XX市民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升,但由于市区扩大、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等原因,乱扔乱丢、乱晒乱挂、乱堆乱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在食品药品、公共秩序等道德领域,仍有需要整治的地方。特别是在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公共场所禁烟等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治理。由于市民素质教

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实践

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建设兼有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重要特征和要求,在实践过程 中应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 要求。按照这一总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有先进的和谐文化作支撑。只有发 展先进的和谐文化,才能改变发展中只重视物质技术指标增长的倾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发展先进的和谐 文化,才能为民主发展、法治完善提供文化氛围,为良好社会环境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提供文化支持。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实践社会 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引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以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为基础。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 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润和熏陶。只有以先进的和谐文化滋润、熏陶 全体人民,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 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最根本的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有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才 能保证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指导地位,应始终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发展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 与时俱进。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和谐 文化的内容才能得到扩展,和谐文化的形式才能得到完善。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第三课 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教案作者:李少华 职称:中学政治二级教师 工作单位:广东省南海信息技术学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认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3.运用 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良好道德的作用表现为几个方面: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人生的发展是道德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离学生的自身需求最近的作用,理解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几个方面。因此理解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理解各种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掌握高尚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确定为

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 3.结构线索 按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线索,从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谈起,过渡到高尚道德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先进生产力、其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的影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弱,道德意识薄弱等。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从实际入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用投影仪投影道德模范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投影:孔子、雷锋、王进喜的图片 讨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这说明良好道德对他们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良好道德是怎样促进人生的发展的呢? 一、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教师讲述案例:

如何诚信经营并促进社会和谐

诚信经营和谐社会 08年,是中国精彩的一年,无可伦比的奥运会带给中国无限欢乐,但08年的中国也祸不单行,大家还沉浸在512地震死去的人们的悲痛中,尤其是整座学校垮塌而失去生命的成千上万可爱的学生们,人们还没有忘记之前的菌甲素案致人死亡事件,以及之前轰动全国的奶粉致婴幼儿大头娃娃事件,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事件尚未平息之际,三鹿奶粉事件又惊现出来了。 三鹿奶粉被测出含大量三聚氰胺,就为了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所谓“质量”以及企业个人的利益。可他们却不曾想过,这一切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多大。“三鹿”乃是中国最大的奶粉品牌之一,亦是广大国人最信赖的奶产品,于是广大家长都购买这三鹿奶粉。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造成30多万婴幼儿不同程度患上结石病,还有少数因此夭亡。三鹿集团称,三鹿奶粉中存在三聚氰胺,是由于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了三聚氰胺。三鹿集团品牌管理部部长苏长生表示,生产的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并不是在生产环节发生。由于目前对三聚氰胺的监测没有标准,因此三鹿集团也没有监测。从去年9月份开始,全国原奶因为被大量抢购导致价格上涨,这使得许多厂商放松对原奶质量的把控,同时也给这些少数不法分子有可趁之机。是三鹿集团问题,是奶农问题,还是监管部门问题?这,并不确切,还有待查实。 我国近几年奶粉增长较平稳,因为经济水平提升以及家长对子女投入加大,使得婴幼儿等配方奶粉增长较快。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然而,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不法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在奶粉这事至关重要环节上添加三聚氰胺。不法经营者因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

提高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原因建议

提高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原因建议 最近,中央文明委在全国部署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养行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养行动打算》,这标志着一场旨在纠正公民旅游陋习、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素养的攻坚战正在打响,可谓正当其时,有利于维护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推进国家“软实力”的构建。但是,我国公民旅游陋习由来已久,妨碍较深,要想使公民养成良好适应、提升文明素养必须多管齐下,夯实基础,狠抓养成,这样标本兼治,持久别懈,才干塑造出有尊严、有涵养、有活力的文明健康的中国游客形象,让公民的旅游形象为国家形象增辉添彩。 一、旅游别文明行为的现象 一是公德缺失。如在公共场所别守秩序、喧哗吵闹、排队加塞等,自认为适应所为,无伤大雅,谁也管别着,但这种别说社会公德的行为,唯我独尊,置周边人于别顾,有损自己,也“伤”及他人。 二是违章违规。如随地吐痰、随意刻画、乱扔废弃物、攀折花木、越位遨游、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等。景区提示、导游提醒,明明有禁令,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此种别文明行为当为突出,妨碍较坏,破坏较大。很多古物严禁拍照,因照相机闪光灯会对文物表面造成损坏,可一些游客仍然偷偷甚至明目张胆拍照留念。 三是“入乡别随俗”。遨游中别尊重旅游地习俗、触犯宗教禁忌;出国后别了解境外文化,甚至了解一些也别放在心上。如在中国,看到可爱的孩子喜欢赞叹几句甚至抚摸一下头部,但在泰国,除和尚外,任何人别能抚摸他人头部,也忌讳赞叹自己的婴儿,据说这会引起恶鬼对婴儿的注意。作为国际旅游,这种“入乡别能随俗”的别文明旅游行为容易误导“他者”对客源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很容易使“他者”对客源国的形象作出消极、斜曲评价。我国公民在国外的别文明行为对我国国际形象的消极妨碍即源于此。 二、旅游别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别文明旅游行为的广泛存在,既跟旅游活动自身的某些特性有关,也跟现时期我国旅游者素养普遍较低而旅游消费教育治理又长期滞后有关。具体来说,别文明行为现象复杂,呈现多因,旅游者、环境、治理方均有“责任”。 一是文明程度别够。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日子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异地性和临时性,这一特征在旅游者行为上则表现为道德感弱化、责任约束松弛、占故意识外显等特点。“旅游者——无姓名——无责任”的结合,容易形成“抛弃旅游耻辱”的倾向。旅游者随意丢弃废弃物、乱刻乱画、随意采摘等行为多源于此。旅游者文明程度别够,认为能够别拘小节;外出旅游是休闲,凡事别必仔细;疑惑得惟独尊重别人,才干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种“含糊”心理驱使下,一旦空间置换,便极易放松,暴露自己。一些旅游者国内国外“判若两人”,国内还能注意形象,但走出国门,便语言别美,行为别雅,甚至违法乱纪,关键在于文明程度别够,修养别到家,别能做到“慎独”。 二是跟客观环境有关。有些别文明行为是旅游者“自愿”,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彻底是个文明程度别够所致。但类似于过马路别走斑马线,别看红绿灯,这些行为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观环境造成的,此时略微缺乏自觉性,便很容易促成别文明行为的浮现。如国内交通人多车多,尤其是上下班拥堵高峰期,许多人担心妨碍上班别得别“明知故犯”,一次“侥幸”成功,助长了更多次数“侥幸”的发生,结果养成了适应。假如交通便利,秩序井然,估计就可不能有人担心误点而产生毫无意义的“闯红灯”想法。 三是治理别善造成。我国旅游产业的进展尚别成熟,景区治理尚需完善,行业运作尚需规范。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中,出境游起步晚、进展猛,政府、业界对这一与我国经济进展并别协调的“火热”现象预备别脚,被动习惯,别能及时出台有关规章,治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景区设施别脚,服务别周,导致旅游者“非自愿”违规,如垃圾桶间隔较远,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主题活动方案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主题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区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按照巩固成果、深入推进、提高质量、确保实效的要求,大力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陕南强区、幸福”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活动,努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礼仪素质、诚实守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律法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激发各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用于担当、敢于争先的创先热情,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做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根本,以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为抓手,在经贸系统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即︰开展思想道路德建设教育活动,强化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办好提升市场民文明素质实事,开展典型示范标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宣传教育。组建宣讲团、深入各国有企业、联系扶持村镇开展宣讲,结合党的理论教育,全面解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引导人们省身修德、自我提升。 2、大力开展“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活动阵地和平台,通过举办理论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开设共筑“中国梦”专题专栏等活动,深化干部职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引导干部职工实现“陕南强区、幸福”“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开设经贸系统道德大讲堂。继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形式,以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为主要环节,开展经贸系统道德大讲堂活动,通过讲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4、开展诚信建设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努力营业造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在局机关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促进政德建设,形成良好政风;在各股室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促进良好行风形成;在企业开展践行诚信承诺活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在经贸系统广泛开展“做诚信守信的文明市民”活动,培育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5、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积极配合党的群众践线教育活动,在经贸系统扎实开展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感恩工作、感恩生命,

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古华琼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最早出现于(D) A.20XX年 B.20XX年 C.20XX年 D.20XX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C)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B)。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9.( D)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 C) A.广覆盖 B. 可持续 C. 高水平 D. 保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 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A.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 B.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

2020城区市民素质提升行动方案

2020城区市民素质提升行动方案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深化道德教育,倡导文明行为,改变陈规陋习,减少各类不文明现象,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根据《区市民素质提升行动方案》通知精神,决定于6月中旬至9月底,在全区学校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文明礼仪行动 (一)行动目的 以普及和践行现代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家长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摒弃不讲道德、不讲文明等陈规陋习,提高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性,公共场所文明程度明显改观。 (二)主要任务 1.开展文明素质提升周周行活动 (1)活动时间:6月中旬至9月 (2)活动内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依托家长学校,通过授课培训、集中活动等方式,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积极提高市民文明意识,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2.开展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暑期礼仪实践”活动

(1)活动内容:以中小学生为参与主体,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倡导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知荣辱、守礼仪;制作发放《市中小学生暑期礼仪实践活动登记表》,将家庭礼仪实践作为一项特殊的暑假作业来布置,采取全家一起策划和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清洁卫生、义务除草、维护交通、规劝不文明行为等公益活动,写一篇日记,搞一次家长寄语,通过“小手”推广,将文明礼仪传播到家庭、邻里和社区。 (2)时间节点:6月底前,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市中小学生暑假礼仪实践活动登记表》;9月10日前,完成登记表回收工作;9月20日-9月30日,在教育网、《日报》B版集中刊登家庭礼仪实践活动日记和家长寄语优秀稿件。 3.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倡议承诺活动 (1)活动内容:发布《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有礼人倡议书》,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广场集中签名、校园集中签名、网上集中签名承诺活动,激发广大市民文明自律,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人,办文明事。 (2)时间节点:6月30日前发出“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有礼人”倡议,组织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广场集中签名和校园集中签名。“告别不文明行为”网上集中签名活动贯穿整治活动始终。 4.开展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1)活动内容。在论坛等媒体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有奖竞答,在校(园)内评选“礼仪达人”,并给予一定奖励。 (2)时间节点:文明礼仪知识有奖竞答,每月组织一轮,公布“礼仪达人”名单。

提高市民素质 构建和谐建湖

提高市民素质创建和谐建湖 我县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正在向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努力;当前,我县正在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实施城市化战略必须有高素质的市民作支撑;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对我县市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决定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对全面夺取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推进全县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市民素质的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转变为市民,其行为习惯与城市环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市民素质方面还存在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精神不振奋。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大事不关心,小事不愿做,玩风盛行,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禁而不绝,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二是社会融合度不高。见人不谦让,乘车不让位,行走不让人,横穿马路不让车,明知违反公共秩序,还强词夺理,蛮横逞强,与人争吵不休;人际关系淡薄,语言不文明,邻里纠纷不断;缺乏互助精神,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遇难不助,遇弱

不帮。三是社会诚信度低。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违约毁约、虚假广告等行为时有发生;无视规定,无证经营、违规摆摊等现象禁而不止;不讲职业道德,在岗无责、办事拖拉、故意刁难、乱查乱罚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陈规陋习不改。管不住自己的口,随地吐痰,出口成“脏”;管不住自己的手,随手乱扔,随处乱倒,出手添乱;管不住自己的腿,横穿马路,践踏花草;管不住自己的车,违反交通秩序,不按交通规则行车,乱闯红灯,乱停乱放。同时,抢劫、盗窃、聚众闹事等损害他人利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仍有发生;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破坏公用设施等不文明行为未能得到彻底根治。这些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需要社会的监管,更要依靠广大市民自身,通过教育、舆论、文化、行政等手段和市民自律、自约,多管齐下,打造一流的人文环境。 一、创新理念,充分凸显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时代性 市民文明素质包含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等诸多方面,是影响其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的内在因素。当前,在市民个人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历史条件下,应进一步强化教育理念的创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和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一是以积极进取的城市精神引领市民。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全体市民普遍认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理念。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重视城市精神的塑造。例如,杭州市提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青岛市提出“诚信、和谐、博大、卓越”,宿迁市提出“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精神等等,以此引领城市进步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我县可结合吴越文明与楚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但与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经济影响力不相称的是:一些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几乎使“中国人”成为“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严重损害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提高国民文明素质成为一项迫切而持久的课题。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不再是国民个人的小事,而是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的大事。纠正少数人不文明行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维护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国人在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陋习,仅仅依靠法律或制度的强制矫正,或是单纯采取正面的宣传教育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道德教育与依法管理双管齐下,在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外部约束。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在群众参与中养成。国民文明素质水平的高低不单纯是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它取决于国民素质整体水平。因此,作为中国国民,应积极主动践行文明主导先行精神,争做“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五讲”公民。自觉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道德观念新发展新需求紧密融合,逐步改变自己与现代文明生活不适应的不良习惯,崇尚文明、道德、礼貌、卫生、秩序的生活理念与精神追求。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在宣传教育中促进。充分利用手机信息、网络、报纸、电视新闻等媒体强化国民文明素质宣传教育,通过集中座谈、培训讲座、主题活动开展、典型树立等方式深化国民文明素质培养理念。紧紧抓住影响

2021新高考-“公民文明素养”主题作文写作指导

2021新高考-“公民文明素养”主题作文写作指导 【话题引入】 一个国家要、一个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靠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而且要靠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国民素质和道德力量。因此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谓素养、素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国力”,即文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等。通俗地讲,大国形象亦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表现。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才能展现其良好的大国形象。而精神文明便与国民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即国民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称得上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显著。但是我国国民的精神素质与经济的发展并不相适应。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来看,由于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国民精神素质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各种不良思想趁虚而入,造成从社会到个人的精神素质出现种种问题。而我国社会确实存在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素质倒退和下滑现象。从大处来讲,出现了信任危机、价值错位、道德滑坡、腐败蔓延等现象。从小处来讲,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精神素质还存在思想意识滞后、道德观念落后、心理素质不完善、思维方式有待改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差等问题。 此类主题典型的事件,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中国式过马路”埃及古神庙浮雕现“到此一游”“卢浮宫撒尿”“华尔街骑牛照”等等,这些国民的种种行为已经损害了我国的形象,我们正在慢慢地丢失我们的传统文明。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爬了528个台阶,到达圣保罗大教堂金色回廊,看到了“国安是冠军”的涂鸦,可以说对于精神文明也就是国民素质我们还是“小国”。

毛概第十一章试题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练习题(第十一章) 一、单一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 C ) A、社会手段 B、社会计划 C、社会理想 D、社会现实 2、我国古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D ) A、人们的认识太肤浅 B、思想还不成熟 C、生产力水平太低 D、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 3、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 A ) A、毕达哥拉斯学派 B、米利都学派 C、爱非斯学派 D、爱利亚学派 4、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曾提出过许多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但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其根本原因是( B ) A、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探索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B、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C、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时代 D、他们的构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超越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5、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 B ) 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 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C、人们可以不劳动,随心所欲地享受 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 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的( C ) A、十三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六中全会 7、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党的( C )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党的( D )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9、胡锦涛同志的哪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 B ) A、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C、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D、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 10、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念的是( B ) A、2005年10月下旬 ,在朝鲜访问时的一次讲话 B、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

讲话提纲: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动员大会上的发言提纲

讲话提纲: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动员大会上的发言提纲 今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指出,要围绕“微笑、真情、文明、敬业、满意”主题,扎实开展“亲切服务”,坚决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提高机关服务效能和市民满意度。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反映机关工作作风,责任重如泰山。刚才,各相关部门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下面,我就开展“亲切服务”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认识,增强开展“亲切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认为,各级各部门,首先要认识到,践行“亲切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首先,开展“亲切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知民、爱民、安民、惠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扩大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鲜明态度。开展“亲切服务”,增强公务人员的百姓情怀、公仆意识,能有效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度,增强政府公信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其次,开展“亲切服务”是加快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需要。开展好“亲切服务”是练好城市发展“内功”的需要,更是备足“调转促”底气的需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市上下将注意力、精力集中在项目招引、产业培育、人才引进上,以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作为“调转促”的突破口,强力推动“调转促”。“良禽择木而栖,资本择地而商”。“向东看,往东比”,就是要和发达地区比服务环境,就是要提高我们的软实力,通过找差距,补短板,招大商,聚人才,拉高标杆,谋求更大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政府服务竞争力,吸引各类资本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优秀人才在XX干事创业的信心。 第三,开展“亲切服务”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举措。市民有素质,城市才会有品质。市民文明素质建设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关键举措。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从一件件具体小事做起,落实在遵守基本礼仪和公共规范。从表面看,个人礼仪、公共规范仅仅涉及待人接物、走路行车、处理垃圾等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就是这件件小事显素质、见文化,刻画出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折射出城市功能品质。通过开展“亲切服务”,从党政机关公务人员自身做起,提高修养,活跃全社会成员遵守基本礼仪和公共规范的氛围,促进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 二、突出重点,不断推进“亲切服务”深入开展 一是要在坚持“亲切”上下功夫。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对来访、办事的群众,无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窗口单位的同志,不论能力高低、工作好坏,态度亲切、满面春风是最基本要求。面对群众我们要用心用情,要把微笑挂在脸上,把服务放在行动上,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亲切问候、一杯茶水待客”。要真正把群众当成朋友、当作亲人,争当对群众好、企业好、对同事下属好的“三好干部”。二是要主动为群众谋便利。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材料不全或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做到一次性告知应补充的材料和办理要求,第二次就可办结;对不符合办理要求的,当场说明不

促进社会和谐

6.2 促进社会和谐 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写“A”,错误的填写“B”) 1.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 2.贫困不仅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环境恶化等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 ) 3.过激行为是有违传统道德和公共规范的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 ) 4.我们遇到矛盾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用理智来化解矛盾。( ) 5.“愤怒”一旦与“愚蠢”携手并进,“后悔”就会接踵而来。( )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 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和谐社会”有着深厚悠久的思想渊源。下列名言警句中能体现中国先人对和谐社会极其向往的是( ) ①孔子的“和为贵”②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墨子的“兼相爱”④庄 子的“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进步发展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发展经济与牺牲环境之间的矛盾 B.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之间的矛盾 3.下列问题能体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 ①我国还有4()()O多万贫困人口需要解决②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问题仍然突 出③我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④农村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我们要( ) ①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②增强解决矛盾的自信,又要理性思考 ③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④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我国社会矛盾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B.当我们遇到矛盾时,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C.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社会矛盾 D.社会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6.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体现了( ) ①政府维护社会公平,努力实现同等富裕②政府关注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③我国将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和谐社会是滚滚长江,做它的涓涓浪花吧;和谐社会是黄钟大吕,做它的美妙音符吧;和谐社会是鸿篇巨制,做它的一撇一捺吧……”这启示我们( ) A.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