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脉冲信号检波电路设计

脉冲信号检波电路设计

脉冲信号检波电路设计

脉冲信号检波电路设计

单片机自带A/D采样高频脉冲信号的检波电路。该电路是基于AD8310芯片的检波电路设计,经过多级检波,将脉冲信号频率降低,从而达到降低采样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高频;脉冲信号;检波电路

引言

对于脉冲信号,频率高达上百兆赫兹,脉冲沿较陡,一般的采样芯片无法直接对其进行采样处理,而采用高采样率芯片直接对脉冲信号进行采集则成本较高。因此,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对脉冲信号进行检波降频处理。

1常用方法论证及比较

1.1二极管分立元件检波

二极管分立元件检波方法主要由二极管,电容器,电阻构成。其特点为设计简单,成本低,线性度差,温度稳定性低。

1.2对数放大器检波

对数放大器检波方法主要由对数放大器和二极管组成。采用级联放大器输出端加二极管整流电路,将脉冲信号或者其它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其特点为元器件多,对高频信号效果差,线性度和温度稳定性较二极管分立元件检波稍好。

1.3专用检波芯片检波

目前检波芯片主要分为功率检波和对数检波两种。芯片内部分为检波和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习题解答

自我检测题 1.集成单稳触发器,分为可重触发及不可重触发两类,其中可重触发指的是在 暂稳态期间,能够接收新的触发信号,重新开始暂稳态过程。 2.如图T6.2所示是用CMOS 或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 v I 为输入触发脉冲。指出稳态时a 、b 、d 、 e 各点的电平高低;为加大输出脉冲宽度所采取的下列措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如果是对的,在( )内打√,如果是错的,在( )内打×。 (1)加大R d ( ); (2)减小R ( ); (3)加大C ( ); (4)提高V DD ( ); (5)增加输入触发脉冲的宽度( )。 v I v O V 图 P6.2 解:(1)×(2)×(3)√(4)×(5)× 3.四个电路输入v I 、输出v O 的波形如图T6.3所示,试写出分别实现下列功能的最简电路类型(不必画出电路)。 (a )二进制计数器;(b )施密特触发器; (c )单稳态触发器;(d )六进制计数器。 t t v I v t t (a ) v v (b ) t t v I v (c )v I v (d )

图 T6.3 4.单稳态触发器的主要用途是。 A .整形、延时、鉴幅 B .延时、定时、存储 C .延时、定时、整形 D .整形、鉴幅、定时 5.为了将正弦信号转换成与之频率相同的脉冲信号,可采用。 A .多谐振荡器 B .移位寄存器 C .单稳态触发器 D .施密特触发器 6.将三角波变换为矩形波,需选用。 A .单稳态触发器 B .施密特触发器 C .多谐振荡器 D .双稳态触发器 7.滞后性是的基本特性。 A .多谐振荡器 B .施密特触发器 C .T 触发器 D .单稳态触发器 8.自动产生矩形波脉冲信号为。 A .施密特触发器 B .单稳态触发器 C .T 触发器 D .多谐振荡器 9.由CMOS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电路的暂稳态时间t w 为 。 A . 0.7RC B . RC C . 1.1RC D . 2RC 10.已知某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如图T6.10所示,则该电路可能为。 A .多谐振荡器 B .双稳态触发器 C .单稳态触发器 D .施密特触发器 1 v I v o V DD R C G 1 G 2C d R d 图T6.10 11.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其输出脉冲宽度取决于。 A .电源电压 B .触发信号幅度 C .触发信号宽度 D .外接R 、C 的数值 12.由555定时器构成的电路如图T6.12所示,该电路的名称是。 A .单稳态触发器 B .施密特触发器 C .多谐振荡器D .SR 触发器 R C v v O 图 T6.12 习题

检波器设计(完整版)概要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路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信工102 姓名: 学号:20110311202 学期:大三第一学期

目录 1课程设计题目……………………………………………2课程设计目的…………………………………………3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4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1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的设计……………………… 4.2同步检波器的设计……………………………5结论……………………………………………………6结束语………………………………………………………7参考书目……………………………………………………8附录………………………………………………………

摘要 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过程称为检波。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直接 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极管包络检波的方法进行检波。而抑 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 换规律,无法用包络检波进行解调,所以要采用同步检波方法。 同步检波器主要是用于对DSB和SSB信号进行解调(当然也可以用于AM)。它的特点是必须加一个与载波同频同相的恢复载波信号。外加载波信 号电压加入同步检波器的方法有两种。利用模拟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实现 (t),和输入的同步 同步检波是很简单的,利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V s (t),经过乘法器相乘,可得输出信号,实现了双 信号(即载波信号)V c 边带信号解调 课程设计作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数字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使我们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中小型高频电子线路的方法,独立完成调试过程,增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引导我们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通过设计,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我们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将理论知识上升到一个实践的阶段。

简易波形发生器设计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硬件课程设计实验室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波形发生器设计 年级:13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号:201321111126 学生姓名:覃凤素 指导教师:罗伟华 2015年11月1日

波形发生器设计 波形发生器亦称函数发生器,作为实验信号源,是现今各种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之一。 波形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方案有多种,如先产生正弦波,再通过运算电路将正弦波转化为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将其转化为三角波,或者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为正弦波。本课程所设计电路采用第二种方法,利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比较器和电容的充放电,实现集成运放的周期性翻转,从而在输出端产生一个方波。再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正弦波转换电路形成正弦波。 一、设计要求: (1) 设计一套函数信号发生器,能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电压波形; (2) 输出信号的频率要求可调; (3) 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4) 在面包板上搭出电路,最后在电路板上焊出来; (5) 测出静态工作点并记录; (6) 给出分析过程、电路图和记录的波形。 扩展部分: (1)产生一组锯齿波,频率范围为10Hz~100Hz , V V 8p -p =; (2)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改成矩形波—锯齿波发生器,给出设计电路,并记录波形。 二、技术指标 (1) 频率范围:100Hz~1kHz,1kHz~10kHz ; (2) 输出电压:方波V V 24p -p ≤,三角波V V 6p -p =,正弦波V V 1p -p ≥; (3) 波形特性:方波s t μ30r < (1kHz ,最大输出时),三角波%2V <γ ,正弦波y~<2%。 三、选材: 元器件:ua741 2个,3DG130 4个,电阻,电容,二极管 仪器仪表: 直流稳压电源,电烙铁,万用表和双踪示波器 四、方案论证 方案一: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经过滞回比较器输出方波,方波在经过积分器得到三角波。

顺序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顺序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班级计算机1304 学号2013040101178 学生姓名万延正 指导教师孙克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顺序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说明与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一个顺序脉冲产生电路,能将预先设定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脉冲输出,具体要求如下: ①电路具有16个按键用来设定输入16个并行数据的高低电平; ②具有启动按键,每按一次启动键,电路就串行输出预先设定的16个数据; ③输出完16个数据位后电路停止,输出恒为0; ④具有输出信号指示灯,表明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灯亮表示1,不亮表示0; ⑤具有时钟信号指示灯,在每个式中信号周期内闪烁一次。 二、设计要求 1.在选择器件时,应考虑成本。 2.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和元器件参数。 3.画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标准化,电路图规范化)。 三、实验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制定实验方案;验证所设计的电路,用软件仿真。 2.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推荐参考资料 1.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赵淑范,王宪伟主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孙肖子、邓建国等主编. 电子设计指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杨志忠主编.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五、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2015 年7 月19 日

一、概述 在数控装置和数字计算机中,往往需要机器按照人们事先规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和操作,这就要求控制电路不仅能正确的发出各种控制信号,而且要求这些控制信号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能完成这样功能的电路称为顺序脉冲发生器。该顺序脉冲由555定时器产生,用16个开关设定输入16个并行数据的高低电平,每次按键,电路就会串行输出预先设定的16个数,输出完16个数据位后电路停止,输出恒为0。该电路具有输出信号指示灯,灯亮的次数表示输入高电平的个数。在每个周期内,时钟指示灯只闪烁一次。 一、方案论证 根据实验要求,我选取两片74LS165芯片将其串联,74LS165芯片是并行输入, 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从而实现电路具有16个按键用来设定输入16个并行数据的高低电平。电路主要由顺序脉冲产生电路,移位寄存电路,状态指示电路,电源电路组成。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总电路框架图 二、电路设计 1、时钟脉冲产生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时钟脉冲产生电路

峰值检波器电路的设计

峰值检波器电路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 检波器,是检出波动信号中某种有用信息的装置。 用于识别波、振荡或信号 存在或变化的器件。检波器通常用来提取所携带的信息。 检波器分为包络检波器 和同步检波器。前者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包络成对应关系, 主要用于标准调幅 信号的解调。后者实际上是一个模拟相乘器,为了得到解调作用,需要另外加入 一个与输入信号的载波完全一致的振荡信号(相干信号)。同步检波器主要用于 单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或残留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 从调幅波中恢复调制信号的电路,也可称为幅度解调器。与调制器一样,检 波器必须使用非线性元件,因而通常含有二极管或非线性放大器。 检波器分为包络检波器和同步检波器。前者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包络成对 应关系,主要用于标准调幅信号的解调。 后者实际上是一个模拟相乘器,为了得 到解调作用,需要另外加入一个与输入信号的载波完全一致的振荡信号 (相干信 号)。同步检波器主要用于单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或残留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 1.1检波器的构成 命话就血滤除无用的频率 实M 谱搬移分量,取出所需 的原调制信号的 频率分量 乘法器等非线性器件 低a 滤波器LPF 同步信号发生器 同步检波器(包络检波器) 应输入一个与输入载波 问频冋相的本地参考电 (同步电压斗

1.2检波器的作用 1. 2.1包络检波器电路 Wat A EBl 也雄检理电界 图1是典型的包络检波电路。由中频或高频放大器来的标准调幅信号 ua(t) 加在L1C1回路两端。经检波后在负载 RLC 上产生随ua(t)的包络而变化的电压 山⑴,其波形如图2所示。这种检波器的输出 u(t)与输入信号ua(t)的峰值成正 比,所以又称峰值检波器。 122包络检波器波形 包络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可用图2的波形来说明。在t1vtvt2时间内,输入信号 瞬时值ua(t)大于输出电压 出(t),二极管导通,电容C 通过二极管正向电阻ri 充 电,ui(t)增大;在t2

峰值检测电路分析

峰值检测电路(二) 1.基本的峰值检测电路 本实验以峰值检测器为例,说明可利用反馈环改进非线性的方法。 峰值检测器是用来检测交流电压峰值的电路,最简单的峰值检测器依据半 波整流原理构成电路。如实图4.1所示,交流电源在正半周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二极管对电容充电,使电容上的电压逐渐趋近于峰值电压。只要RC足够大,可 这种简单电路的工作过程是,在交流电压的每一周期中,可分为电容充电 和放电两个过程。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在正半周的峰值附近一段时间内,通过二极管对电容C充电,而在其它时段电容C上的电压将对电阻R放电。当然,当外界交流电压刚接上时,需要经历多个周期,多次充电,才能使输出电压接近峰值。但是,困难在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器)件,它的特性曲线如实图4.2所示。当交流电压较小时,检测得的直流电压往往偏离其峰值较多。

图4.2二极管特性曲线 这里的泄放电阻R,是指与C并联的电阻、下一级的输入电阻、二极管的反向漏电阻、以及电容及电路板的漏电等效电阻。不难想到,放电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同时,适当的放电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当输入电压变小时,通过放电才能使输出电压再次对应于输入电压的峰值。实际上,检测器的输出电压大小与峰值电压的差别与泄放电流有关。仅当泄放电流可不计时,输出电压才可认为是输入电压的峰值。用于检测仪器中的峰值检测器要求有较高的精度。检测仪器通常R 值很大,且允许当输入交流电压取去后可有较长的时间检波输出才恢复到零。可以用较小的电容,从而使峰值电压建立的时间较短。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用运算放大器改进峰值检测器,进一步了解运算放大器之应用。 2.峰值检测电路的改进 为了避免次级输入电阻的影响,可在检测器的输出端加一级跟随器(高输入阻抗)作为隔离级(实图4.3)。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脉冲信号是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工作信号。脉冲信号的获得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振荡电路直接产生所需的矩形脉冲。这一类电路称为多谐振荡电路或多谐振荡器;二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已有的脉冲信号变换为所需要的矩形脉冲。这一类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这些脉冲单元电路可以由集成逻辑门构成,也可以用集成定时器构成。下面先来介绍由集成门构成的脉冲信号产生和整形电路。 9.1 多谐振荡器 自激多谐振荡器是在接通电源以后,不需外加输入信号,就能自动地产生矩形脉冲波。由于矩形波中除基波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所以习惯上又把矩形波振荡器叫做多谐振荡器。多谐振荡器通常由门电路和基本的RC电路组成。多谐振荡器一旦振荡起来后,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它们在作交替变化,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因此它又被称作无稳态电路。 9.1.1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常由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组成。由于TTL门电路的速度比CMOS门电路的速度快, 故TTL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高的多谐振荡器,而CMOS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低的多谐振荡器。 (1)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二是由非门和RC延迟电路组成的改进环形多谐振荡器。 ①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 uo

(a) (b) 图9-1 由非门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把奇数个非门首尾相接成环状,就组成了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图9-1(a)为由三个非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若uo的某个随机状态为高电平,经过三级倒相后,uo跳转为低电平,考虑到传输门电路的平均延迟时间tpd,uo输出信号的周期为6tpd。图9-1(b)为各点波形图。 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取决于tpd,此值较小且不可调,所以,产生的脉冲信号频率较高且无法控制,因而没有实用价值。改进方法是通过附加一个RC延迟电路,不仅可以降低振荡频率,并能通过参数 R、C控制振荡频率。 ② RC环形多谐振荡器 如图9-2所示,RC环形多谐振荡器由3个非门(G1、G2、G3)、两个电阻(R、RS)和一个电容C组成。电阻RS是非门G3的限流保护电阻,一般为100Ω左右;R、C为定时器件,R 的值要小于非门的关门电阻,一般在700Ω以下,否则,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此时,由于RC的值较大,从u2到u4的传输时间大大增加, 基本上由RC的参数决定,门延迟时间tpd可以忽略不计。 图9-2 RC环形多谐振荡器 a.工作原理 设电源刚接通时,电路输出端uo为高电平,由于此时电容器C尚未充电,其两端电压为零,则u2、u4为低电平。电路处于第1暂稳态。随着u3高电平通过电阻R对电容C充电,u4电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电路设计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电 路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电路设计、装配与调试 1.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的单元电路 运放的二个应用:⑴ 线性应用-RC 正弦波振荡器 ⑵ 非线性应用-滞回比较器 ⑴ RC 正弦波振荡器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9所示。 图3-9 RC 桥式振荡电路 RC 桥式振荡电路由二部分组成: ① 同相放大器,如图3-9(a )所示。 ② RC 串并联网络,如图3-9(b )所示。 或图3-9(c )所示,RC 串并联网络与同相放大器反馈支路组成桥式电路。 同相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o 作为RC 串并联网络的输入电压,而将RC 串并联网络的输出电压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当f=f 0时, RC 串并联网络的相位移为零,放大器是同相放大器,电路的总相位移是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而对于其他频率的信号,RC 串并联网络的相位移不为零,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由于RC 串并联网络在 f=f 0 时的传输系数F =1/3,因此要求放大器的总电压增益Au 应大于3,这对于集成运放组成的同相放大器来说是很容易满足的。由R 1、R f 、V 1、V 2及R 2构成负反馈支路,它与集成运放形成了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 只要适当选择R f 与R 1的比值, 就能实现Au>3的要求。其中,V1、V2和R 2是实现自动稳幅的限幅电路。 1 1R R A f u + =RC f π210=

① 振荡原理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9所示。根据自激振荡的条件,φ=φa+Φf=2πn ,其中RC 串并联网络作为反馈电路,当f=fo 时,φf=0°,所以放大器的相移应为φa=0°,即可用一个同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组成。又因为当f=fo 时,F=1/3,所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 ≥3。起振时A>3,起振后若只依靠晶体管的非线性来稳幅,波形顶部容易失真。为了改善输出波形,通常引入负反馈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C 串并联网络决定,图3-9(c )为RC 桥式振荡电路的桥式画法。RC 串并联网络及负反馈电路中的Rf+'2 R 、R1正好构成电桥四臂,这就是桥式振荡器名称的由来。在RC 串并联网络中, 取C C C R R R ====2121, 当虚部为零,即)/(11221C R C R ωω=时,3/1=F ② 稳幅原理 V 1、V 2和R 2是实现自动稳幅的限幅电路。V 1、V 2仅一只导通,导通的二极管和R 2并联等 效电阻为'2R 。根据同相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计算公式:1 ' 2 1R R R A f ++=可知输出电压幅度与 '2 R 有关。 )1()1(1 11111// 1 2 121211222211 222 2122 22 2221 11C R C R j R R C C C R j R C j R C R j R Z Z Z U U F C R j R C j R Z C j R Z o f ωωωωωωωω-+++ =++ ++= +==+= =+=?? ?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三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等非正弦电振荡信号是仪器仪表、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波形,产生这些波形的方法较多。本课题要求设计的多种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环形的波形发生器,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互相依存。电路中应用到模拟电路中的积分电路、过零比较器、直流电平移位电路和锯齿波发生器等典型电路。通过对本课题的设计与制作,可进一步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及电路的调试方法,提高对电子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 1、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环形的多种波形发生器,能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脉冲波和锯齿波,它们的时序关系及幅值要求如图3-3-1所示。 图3-3-1 波形图 设计要求: ⑴ 四种波形的周期及时序关系满足图3-3-1的要求,周期误差不超过%1±。 ⑵ 四种波形的幅值要求如图3-3-1所示,幅值误差不超过%10±。 ⑶ 只允许采用通用器件,如集成运放,选用F741。

要求完成单元电路的选择及参数设计,系统调试方案的选取及综合调试。 2、设计方案的选择 由给定的四种波形的时序关系看:方波决定三角波,三角波决定脉冲波,脉冲波决定锯齿波,而锯齿波又决定方波。属于环形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可用3-3-2表示。 图3-3-2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方框图 仔细研究时序图可以看出,方波的电平突变发生在锯齿波过零时刻,当锯齿波的正程过零时,方波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故方波发生电路可由锯齿波经一个反相型过零比较器来实现。三角波可由方波通过积分电路来实现,选用一个积分电路来完成。图中的u B电平显然上移了+1V,故在积分电路之后应接一个直流电平移位电路,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u B波形。脉冲波的电平突变发生在三角波u B的过零时刻,三角波由高电平下降至零电位时,脉冲波由高电平实跳为低电平,故可用一个同相型过零比较器来实现。锯齿波波形仍是脉冲波波形对时间的积分,只不过正程和逆程积分时常数不同,可利用二极管作为开关,组成一个锯齿波发生电路。由上,可进一步将图3-3-2的方框图进一步具体化,如图3-3-3所示。 图3-3-3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际框图 器件选择,设计要求中规定只能选用通用器件,由于波形均有正、负电平,应选择由正、负电源供电的集成运放来完成,考虑到重复频率为100Hz(10ms),故选用通用型运放F741(F007)或四运放F324均可满足要求。本设计选用F741。其管脚排列及功能见附录三之三。

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

目录 第1章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方案论证 (1) 1.1检波的定义 (1) 1.2二极管检波电路原理 (1) 1.3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1) 第2章对二极管检波电路各单元电路设计 (2) 2.1检波器电路设计检波器电路 (2) 2.1.1检波器电路原理及工作原理 (2) 2.1.2检波器质量指标 (3) 第3章二极管检波电路整体电路设计及仿真结果 (4) 3.1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4) 3.3电路仿真图形 (4) 第4章总结 (5) 参考文献 (6) 元器件清单 (7)

第1章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方案论证 1.1检波的定义 广义的检波通常称为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波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幅波来说,是从它的振幅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频波来说,是从它的频率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相波来说,是从它的相位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 狭义的检波是指从调幅波的包络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因此,有时把这种检波称为包络检波或幅度检波。图1-20-21出了表示这种检波的原理:先让调幅波经过检波器(通常是晶体二极管),从而得到依调幅波包络变化的脉动电流,再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成分,就得到反映调幅波包络的调制信号 1.2二极管检波电路原理 调幅波信号是二极管检波电路的输入,由于二极管只允许单向导电,所以,如果使用的是硅管,则只有电压高于0.7V的部分可以通过二极管。 同时,由于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了一个电容,这个电容与电阻配合对二极管输出中的高频信号对地短路,使得输出信号基本上就是AM信号包络线。电容和电阻构成的这种电路功能叫做滤波。 1.3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1.对常规调幅信号进行二极管检波解调并仿真,能够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2.根据电路结果求出电压利用系数 3.判断设计的电路是否能够产生失真 参数:常规调幅信号调幅系数为0.5,输入信号载波频率10000HZ,载波电压100mV左右。

二极管检波电路的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1) 1.1 检波电路的基本概念 (1) 第2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 2.1 课程设计目的 (1) 2.2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1) 2.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1) 2.4 课程设计要求 (1) 第3章课程设计内容 (1) 3.1电路原理设计 (1) 3.2设计电路 (5) 3.3电路分析 (5) 3.4总结 6参考文献 (6)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1.1检波电路的基本概念 调幅信号的解调就是从已调波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信号,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称为振幅检波,简称为检波。 从频谱关系看,调幅是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载波附近:检波则是把已调波中的边带信号不失真地从高频载波附近搬移到原来的位置,因此检波电路也是频谱搬移电路。 检波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包络检波是指检波器的输出电压直接反映高频调幅波包络变化规律的一种检波方法。由于普通调幅波的包络反映了调制信号的规律,与调制信号成正比,因此包络检波适用于普通调幅波的解调。接下来将介绍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 第二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简单的二极管检波电路,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并将其与仿真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2 做仿真部分: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硬件要求能运行Windows 9.X操作系统的微机系统。EWB仿真操作系统。 2.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熟悉EWB仿真操作系统,及高频电子线路课程。 2.4 课程设计要求 按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课题,按照要求设计电路,计算电路的参数,完成课程设计。

简易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单片机开发板 (1) 1.1 开发板制作 (1) 1.1.1 89S52单片机简介 (1) 1.1.2 开发板介绍 (2) 1.1.3 89S52的实验程序举例 (3) 1.2开发板焊接与应用 (4) 1.2.1开发板的焊接 (4) 1.2.2开发板的应用 (5) 第二章函数信号发生器 (7) 2.1电路设计 (7) 2.1.1电路原理介绍 (7) 2.1.2 DAC0832的工作方式 (9) 2.2 波形发生器电路图与程序 (10) 2.2.1应用电路图 (10) 2.2.2实验程序 (11) 2.2.3 调试结果 (15) 第三章参观体会 (16) 第四章实习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单片机开发板 1.1 开发板制作 1.1.1 89S52单片机简介 图1.1 89s52 引脚图 如果按功能划分,它由8个部件组成,即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 ROM)、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及特殊功能寄存器(SF R)的集中控制方式。 各功能部件的介绍: 1)数据存储器(RAM):片内为128个字节单元,片外最多可扩展至64K字节。 2)程序存储器(ROM/EPROM):ROM为4K,片外最多可扩展至64K。 3)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权。 4)定时器/计数器: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5)串行口: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6)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共有21个,用于对片内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监控、监视。 7)微处理器:为8位CPU,且内含一个1位CPU(位处理器),不仅可处理字节数据,还可以进行位变量的处理。 8)四个8位双向并行的I/O端口,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一个输出驱动器和一个输入缓冲器。这四个端口的功能不完全相同。 A、P0口既可作一般I/O端口使用,又可作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B、P1口是一个准双向并行口,作通用并行I/O口使用; C、 P2口除了可作为通用I/O使用外,还可在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作高八位地址线使用; D、P3口是一个多功能口除具有准双向I/O功能外,还具有第二功能。 控制引脚介绍: 1)电源:单片机使用的是5V电源,其中正极接40引脚,负极(地)接20引脚。 2)时钟引脚XTAL1、XTAL2时钟引脚外接晶体与片内反相放大器构成了振荡器,它提供单片机的时钟控制信号。时钟引脚也可外接晶体振荡器。 振蒎电路:单片机是一种时序电路,必须提供脉冲信号才能正常工作,在单片机内部已集成了振荡器,

峰值检波器电路原理

三极管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恒定。在一些输入方面如果应用该电路则能够有效保护输入器件。比如RS422通讯中采用该电路将有效保护该通讯。在一定电压方位内可以起到过压保护作用。以下引用一段恒流源分析。 恒流源是输出电流保持不变的电流源,而理想的恒流源为: a)不因负载(输出电压)变化而改变。 b)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c)内阻为无限大。 恒流源之电路符号: 理想的恒流源实际的流源 理想的恒流源,其内阻为无限大,使其电流可以全部流出外面。实际的恒流源皆有内阻R。 三极管的恒流特性:

从三极管特性曲线可见,工作区内的IC受IB影响,而VCE对IC的影响很微。因此,只要IB值固定,IC亦都可以固定。 输出电流IO即是流经负载的IC。 电流镜电路Current Mirror: 电流镜是一个输入电流IS与输出电流IO相等的电路: Q1和Q2的特性相同,即VBE1 = VBE2,β1 = β2。 优点: 三极管之β受温度的影响,但利用电流镜像恒流源,不受β影响,主要依靠外接电阻R经 Q2去决定输出电流IO(IC2 = IO)。 例: 三极管射极偏压设计 范例1:

从左边看起:基极偏压 所以 VE=VB - 0.6=1.0V 又因为射极电阻是1K,流经射极电阻的电流是 所以流经负载的电流就就是稳定的1mA 范例2.

这是个利用稳压二极管提供基极偏压5.6V VE=VB - 0.6=0.5V 流经负载的电流 范例3. 这个例子有一点不同:利用PNP三极管供应电流给负载电路.首先,利用二极管0.6 V的压降,提供8.2 V基极偏压(10 – 3 x 0.6 = 8.2). 4.7 K电阻只是用来形成通路,而且不希望(也不会)有很多电流流经这个电阻。 VE=VB + 0.6=8.8V PNP晶体的560欧姆电阻两端电位差是1.2V, 所以电流是2mA 晶体恒流源应用注意事项 如果只用一个三极管不能满足需求,可以用两个三极管架成:

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要点

1.概述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通过对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分析,可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函数波形发生器。本课程采用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

2.设计方案 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文氏桥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其特点是采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其振荡频率f=1/2πRC.改变RC的值,可得到不同的频率正弦波信号输出。用集成运放构成电压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

3. 设计原理 3.1正弦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由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1所示),即文氏桥振荡电路产生。文氏桥振荡器具有电路简单、易起振、频率可调等特点而大量应用于低频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带有选频功能的正反馈网络组成。其振荡平衡的条件是AF =1以及ψa+ψf=2n π。其中A 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F 为反馈系数。振荡开始时,信号非常弱,为了使振荡建立起来,应该使AF 略大于1。 放大电路应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以减少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决定于选频网络,因此通常选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的反馈电压U f 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因而要把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作为整体看成电路放大电路,它的比例系数是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起振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有 31 1≥+ =R Rf Av (Rf=R2+R1//D1//D2) 且振荡产生正弦波频率 Rc f π210= 图中D1、D2的作用是,当Vo1幅值很小时,二极管D1、D2接近开路,近似有Rf =9.1K +2.7K =11.8K ,,Av=1+Rf/R1=3.3>=3,有利于起振;反之当Vo 的幅值较大时,D1或D2导通,Rf 减小,Av 随之下降,Vo1幅值趋于稳定。

2013电子设计竞赛复试题波形发生器资料

波形发生器 徐威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使用题目指定的综合测试板上的NE555芯片和一片四运放LM324芯片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同时输出脉冲波、锯齿波、一次和三次正弦波。进行方案设计,制作出实际电路使其达到实验要求的各项指标。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使用题目指定的综合测试板上的NE555芯片和一片四运放LM324芯片,设计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同时输出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的波形产生电路。给出方案设计、详细电路图和现场自测数据及波形。 设计制作要求如下: 1、同时四通道输出、每通道输出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中的一种波形,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均为600欧姆。 2、四种波形的频率关系为1:1:1:3(3次谐波);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Ⅰ输出频率范围为8KHz~1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1V;正弦波Ⅱ输出频率范围为24KHz~3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9V。脉冲波、锯齿波和正弦波输出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 频率误差不大于10%;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脉冲波占空比可调整。 3、电源只能选用+10V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4、要求预留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和电源的测试端子。 5、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600欧姆应标清楚、至于明显位置,便于检查。 6、翻译:NE555和LM324的数据手册(器件描述、特点、应用、绝对参数、电参数)。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1.原始方案: 在使用Multisim进行仿真设计的阶段,我想出了两种原始方案,两种方案的大体思路如下。 方案一:使用NE555芯片构成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通过锯齿波发生电路产生

包络检波器设计书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络检波器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磊 指导教师:欣职称/学位实验师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302班 学号: 1330440253 完成时间: 2015-12-31

工学院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

摘要 调幅波的解调即是从调幅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通常称为检波。检波广义的检波通常称为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波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幅波来说是从它的振幅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频波是从它的频率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相波是从它的相位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 工程实际中,有一类信号叫做调幅波信号,这是一种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信号幅度的特殊信号。为了把低频信号取出来,需要专门的电路,叫做检波电路。使用二极管可以组成最简单的调幅波检波电路。调幅波解调方法有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同步检波器。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二极管包络检波器,不论哪种振幅调制信号,都可采用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的同步检波电路进行解调。但是,普通调幅信号来说,它的载波分量被抑制掉,可以直接利用非线性器件实现相乘作用,得到所需的解调电压,而不必另加同步信号,通常将这种振幅检波器称为包络。 关键词:调幅波;低频信号;振幅检波

目录 1 绪论 0 2 包络检波器设计原理 (1) 2.1原理框图 (1) 2.2原理电路 (2) 2.3工作原理分析 (2) 2.4 峰值包络检波器的输出电路 (4) 2.5 电压传输系数 (4) 2.6检波器的惰性失真 (5) 2.7检波器的底部切割失真 (6) 3包络检波器电路设计 (7) 4调试 (8) 4.1 AM发射机实验 (8) 4.2 AM接收机实验 (9) 参考文献 (11) 致 (12)

毕业设计169邵阳学院基于模拟电路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前言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用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教学实践等领域。如设计和测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传感器仿真、制造模型等。 传统的信号发生器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构成振荡电路和整形电路,产生各种波形。它在电子信息、通信、工业等领域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波形发生器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稳定度和准确度较差,而且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几种简单波形,难以产生较为复杂的波形信号。随着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出现了由微处理器、D/A以及相关硬件、软件构成的波形发生器。它扩展了波形发生器的功能,产生的波形也比以往复杂。实质上它采用了软件控制,利用微处理器控制D/A,就可以得到各种简单波形。但由于微处理器的速度限制,这种方式的波形发生器分辨率较低,频率切换速度较慢。 从2007年2月到2007年4月,在系统研究国内外波形发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tlab和FPGA技术的波形发生器,在FPGA内开辟高速存储器ROM做查询表,通过Matlab获得波形数据存入ROM中,波形数据不断地,有序地从ROM 中送到高速D/A转换器对存储器的波形数据进行转换。因此只要改变FPGA中查找表数据就可以产生任意波形,因此该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任意波形。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我国在科技和生产各领域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这也对相应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波形发生器已成为测试仪器中至关重要的一类,因此在国内发展波形发生器具有重大意义和实际价值。例如,它能模拟编码雷达信号、潜水艇特征信号、磁盘数据信号、机械振动瞬变过程、电视信号以及神经脉冲之类的波形,也能重演由数字示波器捕获的波形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通过Matlab获取了波形数据,在FPGA中开辟了ROM区域,在MaxplusⅡ开发平台上,实现了电路的VHDL硬件描述和仿真,电路功能在EDA平台上得到了验证,但由于我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论文中肯定会有不妥之处和错误,恳请老师和同学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脉冲波形发生电路设计

脉冲波形发生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 1.学习脉冲波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方法。 2.学习按模块划分电路的设计与调试的方法。二.555内部结构图和芯片引脚图 555内部结构图: 555引脚图:

三.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1.红外发射管: 红外光发射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有当外加的正向电压使得正向电流足够大时才发射红外光,正向电流越大发光越强,其工作原理图参见图2(a)。此次实验中的R1 建议选取1k?。 2.光电三极管: 光电三极管依据光照强度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其功能可等效为一只二极管与一只晶体管相连,并仅引出集电极和发射极,如图3(a)所示。其符号如图3(b)所示,常见外形如图3(c)所示。 有光照射时,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约在几十微安到几毫安之间,为保证光电三极管的输出电压Vo 可以正确驱动后面的数字IC,合理选取接收电路中R2 的阻值。其应用参考电路参见图2(b)。

四.实验任务及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 VCC VCC 2.设计思路 首先将555接成单稳态触发器,输出接发光二极管。 然后考虑输入。为了能在物体挡住光超过2秒以上电路仍然能够正常

运行,在输入端接入一个微分电路,保证输入脉宽不超过2秒。 同时因为前方光电三极管的输出电压在有光时为低电平,无光时为高电平,而电路要实现的功能是遮挡时发光二极管,所以在无光时应输入低电平,所以在光电三极管的输出与后方的输入间加了一个反相器。 最后考虑选作任务,首先要让发光三极管在被挡住时,LED一直亮,这个只需去掉微分电路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在光线重新照射时LED会马上灭掉,这是因为在遮挡时,555中的三极管是不导通的,所以C2两端是有压差的,即(见555内部结构图),这样在光线重新照射时,输入会跳为高电平,所以=1,Q=0,=0,内部三极管导通,=1,保持0,所以LED就会灭掉。而且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因为上述分析是基于门电路的均较长的情况下分析的,实际上这些跳变都是瞬间完成的,所以之后电路的情况并不是能准确预测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希望能在时,保持1,这样跳变为1之后就有,LED保持亮着,而且经过1~2秒后熄灭。 实现这个功能只需在那一个三极管的c、e端与C2并联,b端接输入即可。 为了在输入为低时三极管导通,选用PNP三极管。 3.参数计算 (1)R2阻值的选取: 为保证在有光时vo输出的是低电平,则R2上的压降应接近5V,以10微安计算,则R2应取100 k?左右。 (2)R3和C3的选取

峰值包络检波器检波原理及失真分析

峰值包络检波器检波原理及失真分析 【摘要】峰值包络检波器是由二极管,电阻,电容组成,电路结构十分简单。检波原理是信号源通过二级管向负载电容C充电和负载电容C对负载电阻R放电 按高频周期作锯齿状波动,其平均值的过程,当C的充放电达到动态平衡后,V 是稳定的,且变化规律与输入调幅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相同,从而实现了AM信号的解调。峰值包络检波会带来失真,包括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现在应用不多,但对调幅解调的了解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包络检波锯齿状原理失真惰性负峰切割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通信在如今应用非常广泛 ,正如现在广泛使用的对讲机一样,即时沟通、经济实用、运营成本低、使用方便 , 同时还具有组呼通播、系统呼叫、机密呼叫等功能。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中,在进行调度指挥中其作用是其他通信工具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在高频电子线路中所学的知识和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好基础,我们三人借课程设计之际设计了一款峰值包络检波器。 一、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图: 图1 峰值包络检波器原理图 二、工作原理 (1)实验波形如图: 图2 峰值包络检波波型图

RC 电路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检波器的负载;在两端产生解调输出的原调制信号电压;二是滤除检波电流中的高频分量。为此,RC 网络必须满足 R C c <<ω1 且 R C >>Ω1 。式中,c ω为载波角频率,Ω为调制角频率。 1.v s 正半周的部分时间(φ<90o ) 二极管导通,对C 充电,τ充 =R D C 。因为 R D 很小,所以τ充很小,v o ≈v s 2.v s 的其余时间(φ>90o ) 二极管截止,C 经R 放电,τ放=RC 。因为 R 很大,所以τ放很大,C 上电压下 降不多,仍有:v o ≈v s 1 ,2过程循环往复,C 上获得与包络(调制信号)相一致的电压波形,有很小的起伏。故称包络检波。 检波过程实质上是信号源通过二级管向负载电容C 充电和负载电容C 对负载电阻R 放电的过程,充电时间常数为R d C ,R d 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 放电时间常数为RC ,通常R>R d ,因此对C 而言充电快、放电慢。经过若干个周期后,检波器的输出电压V 0在充放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该电压对二极管VD 形成一个大的负电压,从而使二极管在输入电压的峰值附近才导通,导通时间很短,电流导通角很小。当C 的充放电达到动态平衡后,V 0按高频周期作锯齿状波动,其平均值是稳定的,且变化规律与输入调幅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相同,从而实现了AM 信号的解调。 (2)指标分析 因v s 幅度较大,用折线法分析。 1. v s 为等幅波 包络检波器波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