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历史人文背景是场地环境所固有的属性,对其的认知是环境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把握场地特性,从而发挥环境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约资源。

一、景观分析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源起

(二)概念

(三)必要性及意义

(四)应用范围

二、美国主要景观分析评级系统

三、景观分析评价四大学派

(一)专家学派

(二)心理物理学派

(三)认知学派

(四)经验学派

四、景观分析评价的两大阵营

五、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运用

六、景观分析评价理论前沿

一、景观分析评价相关概念

(一)起源

1、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从上世纪60 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产生一系列保护景观美学资源的法令:美国:1964年《野地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海岸管理法》。英国:1968年《乡村法》

3、法令的制定,标志着景观美学资源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4、但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时间:始于上世纪60 年代地点:以美国为中心展开内容: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定义: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 )等景观各方面资源的评价。从客观的意义上讲,而景观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义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景观

美"------ cenery Scenic Beauty.

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景观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

观的相对价值”。

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认为景

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主观满足”。

(二)概念景观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景观评价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景观特色、历史人文等方面。

(三)进行景观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1)资源保护、2)城市化、3)游憩与旅游化

2、开展景观评价的意义

1)还原景观资源固有的内在价值

2)进行景观区规划的基础

3)进行景观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

(三)景观评估评价应用领域:

1、国家重点及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渡假区/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2、国土、区域、乡村景观体系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综合性园区开发(旅游/工业/教育/政务)概念规划、总规、详规等

5、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6、各类城市滨水带规划设计

7、城市公园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8、城市广场方案与施工图设计

9、新城中心规划与城市设计

10、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1、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设计

四)发展

20 多年来,景观评价及美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团队特点是多学科综合性。包括:景观规划专家、专业资源管理人员、心理及行为科学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森林科学专家等。

他们分别将本学科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带到景观美学研究领域来,从而使该领域出现风起云涌的动人局面,学派林立,方法各异。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景观分析评价系统简介

(一)美国林务局的景观管理系统VMS(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USDA,Forest Service 1976,Bacon 1979 等)

(二)美国土地管理局的景观资源管理VRM (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 (USDI,

BLM1986,Ross 1979 等)

美国林务局VMS 系统和土地管理局VRM 系统主要适用于自然景观类型,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川、水面等)的景观质量评价,制定出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措施。

(三)美国土壤保护局的景观资源管理LRM (Landscape Resources Management )

(USDA,SCS1978 ,Schauman 和Adams1979)

LRM 系统则主要以乡村、郊区景观为对象。

(四)联邦公路局的视觉污染评价VIA(Visual Impact Assessment 1986),VIA 系统则适合于更大范围的景观类型,主要目的是评价人的活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等)对景观的破坏作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景观资源。

三、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流派

(一)专家法

(二)心理物理发法

(三)认知法

(四)经验法

(一)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 )指导思想: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的原则的景观都是具有较高的

景观质量。参与人员:有少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完成。

四个基本元素: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评价标准、因素、指标:形式美原则;例如多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生态学原则分类:形式美学派和生态学派(Daniel 和Vining ,1983)

代表人物:最早Lewis 等人(1964),影响最大是Litton 等人(Litton 1968\1974;Litton 和

Tetlow1978 ;Magill 和Litton1986 )运用范围:专家途径直接为土地规划、景观管理及有关法令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近20 多年来在英、美诸国的景观评价研究和实践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并已被许多官方机构所采用。

基本框架结构(以VMS 系统为例):

VRM(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VMS(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调查数据——景观类型分类——景观质量评价——敏感性评价——管理及规划目标——视觉污染的评价——决策

具体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景观类型分类—VMS 系统的重要环节。根据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特点,基本上按照自然地理区划的方法来划分景观类型(Character Types ),在每一景观类型下面,又可根据具体区域内的多样性划出亚型(Sub-types)

而在VRM 系统中,虽然并不十分强调景观类型的划分,但在景观评价中也应用自然地理区划的成果。

第二步:景观质量评价

1)VMS 系统中,丰富性(多样性)是景观质量分级的重要依据,根据山石地形、植被、水体的多样性,划分出三个景观质量等级:

A ――特异景观,

B ――一般景观,

C ――低劣景观

VRM 先对7 个关键因素分别评分:地形地貌:根据比例及陡峻度(1-5 分)植被:以丰实性为依据(1-5 分)水体:存在与否、形态、大小(0-5 )色彩:强烈性及丰富性等(11-5)毗邻景观:毗邻景观对所评价景观的烘托作用(0-5)

特异性:常见-特异(0-5)

然后将各单项评分值相加,划分出三个景观质量等级:

A —总分大于19,

B —总分12-18分,C—总分小于11分这些景观质量等级由专家在地图上标出第三步:敏感性评价敏感性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景观点关心(注意)程度的一个概念。人们注意力越集中的景观点,其敏感性程度就越高,即在该点的任何变化就越能影响人们审美态度的改变。

在VMS 系统中,把景观区域根据敏感性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1 ――前景带,

2 ――中景带,

3 ――背景带第四步:管理及规划目标设定

管理目标是以景观质量评价和敏感性评价为依据的。把标有景观质量等级的地图同标有敏感性等级和距离带的地图叠加起来,决定每一地段或区域内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

在VMS 系统中根据管理措施的差别,划分为四个等级区:

1—保留区,2—部分保留区,3—改造区,4—大量改造区与之相对应,在VRM 系统中,划分为四个管理目标不同的等级区。

第五步:视觉影响评价

视觉影响 (或称视觉冲击) 的评价( Visual Impact Assessment ),就是评价或预测某种活动 (如公路的开设,高压线路的架设等)将会给原景观的特点和质量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冲击) 在VMS 系统中,常用“视觉吸收能力”( Visual Absorption Capability )这一概念来描述景观本身对外界干扰的忍受能力。

在VMS 系统中,视觉污染评价体系较为完善,它首先以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建筑等的形体、

线条、色彩、质地为基本元素,分析现状景观的特点,然后,将计划的活动(工程)也分解为形体、

线条、色彩和质地四个基本元素,再对这两组基本元素进行对比度评价,划分出四个等级:

没有对比——各对应元素之间的对比性不存在或看不到。

对比不明显——各对应元素之间的对比性能够察觉,但不引人注意。

对比中等——对比性开始引人注意,并将成为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对比强烈——对比越强烈,则对原景观的冲击也就越大,景观的破坏也就越严重。应用的概念:

景观分类注册与视质评估( 1)

景观分类与视质评估的目的与基本概念景观分类注册( Landscape Inventory ) 视质评估( Visual Quality Assessment )

视觉资源(Visual Resources):尺度、类别

视觉资源运筹VRM:

视觉影响评估VIA

景观分类注册

基本概念

国土区域(Visual Range )、景域(Visual Field )、景域单元(Visual Un it )、景点(Visual Poi nt )、视域( Viewshed )

国土景观分类注册景域景观分类注册景域单元景观分类注册景观景点景观分类注册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国外有关方法的评述:环境影响评价、VRM 、VIA 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

景观视觉环境阀值景观视觉环境的生态指标景观视觉环境的景色质量评估景观视觉环境的敏感性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综合

(二)心理物理学派( Psychophysical Paradigm )

主要思想: 把景观与景观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景观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景观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景观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景观成份间建立起数学关系。

景观评价模型:

1、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景观美景度)

2、对构成景观的各成份的测量

1、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景观美景度)

两种测量方法:

1)评分法:SBE 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 ),

创立人:Daniel 和Boster 1976

描述:该方法以Torgerson(1958)的归类评判法(Law of Categorical Judgment )为依据,让被试者按照自己的标准,给每一个景观进行评分(0-9 分),各景观之间不经过充分的比较。

2)比较法:LC.J 法(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 )

创立人:Buhyoff Leuschner 1978,Buhyoff 等1980

描述:以Torgerson(1958)的比较评判法为基础,该方法主要通过让被试者比较一组景观来得到一个美景度量表。

总结:从数学角度上看,SBE 法和LCJ 法并没有根本的区别。2、对构成景观的各成份的测量

起源:景观评价景美学研究的心里物理学方法最早出现在60 年代末期。

代表人物:最早在1969 年,Rutherford 和Shafer 具体运用:在森林景观评价及景观管理、远景景观评价、娱乐景观评价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景观评价及景观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应用的最为成熟的景观类型就是森林景观。它通过对森林景观的评价,建立美景度量表与林分各自然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直接为森林的景观管里服务

Buhyoff 等人对城市绿地也作了景观评价方面的研究。他们从两个方面来建立数学模型:

心理物理学方法用于远景景观评价中:以公众的平均审美评判作为应变量,而以峻山在照片上所占的面积,远景森林所占的面积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娱乐景观评价中应用:研究表明,具有不同娱乐爱好的人对森林间伐具有不同的审美态度,爱好狩猎和娱乐兴趣较广的人,往往对间伐抱肯定态度,而爱好露营、漂流等活动的人,则对间伐持否定态度。在城市娱乐区的研究中,Schroeder 和Andreson(1984)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建筑及树木密度等29 个变量来预测空间的景观质量和安全感,发现娱乐区的安全感与人们的审美评判不存在线性关系。

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Latimer 等(1981)深入研究了大气的光学特征与人的审美判断间的关系,发现:大气的光学质量与审美评判(景观质量)有很高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以大气物理因子和色度、光彩、太阳高度角、云量为自变量来预测景观质量的关系模型。类似的研究还有Malm 等(1981)。此外,Andreson (1981)研究了景观类型的名称对审美评判的影响。

心理物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景观审美是景观和人之间共同作用的过程, 而心理物理学派的目的正是为了建立反映这种主 客观作用的关系模型。

承认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景观审美观,

并把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景观质量衡量标

准。 人们对景观的什么评判(景观质量)是可以通过景观的自然要素来预测和定量的。

(三)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 )

主要思想:把景观作为人的生存空间,

认识空间来评价。 强调景观对人的认识及情感反应上 的意义;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去解释人对景观的审美过程。 起源: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 E.Burke ( 1729-1787),他认为 崇高”和美”感是由人的

两类不同情欲引起的,其中一类涉及人的

自身保存”,另一类则涉及人的 社会生活”。 代表性理论:70年代中期英国地理学家 Applet on 的了望 -------- 庇护"理论

发展历程:Appleton ―― “了望一一庇护”理论;Kaplan,S.――景观审美理论模型;Ulrich ―― 景观评价模型(初级 情感/唤起”状态(认识史)景观知觉,初级情感反应(如喜欢,不喜

欢),认识评价行为冲动行为)

新发展:近年来,Ulrich 等人探索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测量人 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臻于完善。

在景观审美过程中,景观应具有:

可以被辨别和理解的特性 ------ 可解性(Maki ng sen se );

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

一一’可探索性”(Involvement ). 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景观质量就高。 Kaplan 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二维、三维空间

中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思维量的景观审美理论模型:

imblett 等则将Kaplan 模型中的 神秘性”专门拿出来研究,发现:在森林景观中,有 5个因 素决定着景观管的神秘性,即:障景、视距、空间限定性、可及性和林中光线。近年来,

Kaplan 的景观审美理论模型经

Brown 和Itami 等人的加工,转化为反应具体地形地貌特征

的实用模型: 空间

可解性

Cimblett 等则将Kaplan 模型中的 神秘性”专门拿出来研究,发现:在森林景观中,有

5个 因素决定着景观管的神秘性,即:障景、视距、空间限定性、可及性和林中光线。近年来,

Kaplan 的景观审美理论模型经

Brown 和Itami 等人的加工,转化为反应具体地形地貌特征

的实用模型: 可索性 二维平面

三鱷平- 一敎性 可读性 复杂性 神秘性

(四)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 )

现象学派(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

指导思想:它把景观的价值建立在人同景观相互影响的经验之中,而人的经验同景观价值也

会死随着两者的相互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吧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历史的观点,以人及其活动为主体来分析景观的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而对客观景观本身并不

注重。

代表人物:Lowental (美国地理学者)

研究方法:考证文学艺术家们的关于景观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等来分

析人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及某种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采用心理测调查、访问等方式,记述

现代人对具体景观的感受和评价,但这种心理调查方法同心理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被试者只需就景观打分或将其与气他景观比较即可,而在经验学派的心理调查方法,被试者不是简单地給景观评出优劣,而是要详细地描述他的个人经历、体会,及关于某景观的感受等等。

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景观美景度量表,而是为了分析某种景观价值

所产生的背景、环境。

与其他学派比较:比认知学派更加主观化。心理物理学派和认知学派(心理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在景观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而经验学派则几乎把人的这种作用提高到了

绝对高度,吧人对景观审美评判看作是人的个性及其文化、历史背景,志向与情趣的表现。

四大学派比较: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精品文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精品文档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景观生态学试题

名词解释 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斑块及斑块动态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景观多样性 斑块性质的多样化, 景观异质性 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结构 是不同层次水平或者相同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的显示景观生态系统纵向横向的镶嵌组合规律。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两部分内容。 尺度推绎 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言之,尺度推绎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 景观变化 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指数 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1.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2.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 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3.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4.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5.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6.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 7.生境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8.生态交错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 9.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10.边缘效应: 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1.殘余斑块:在大规模干扰事件影响下,动植物群落在本底上残留下来的斑块。 12.粒度: 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13.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14.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15.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16.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17.景观规划:按照人类目标改变和设计景观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宏观布局过程。 18.本底:本底是全方位地覆盖、高度地连接以及控制景观及地区的变化的土地。 19.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岛屿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的学科。即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岛屿的面积、年龄、生境的多样性、拓殖者进入岛屿的可能性及丰富性,以及新种拓殖速度与现存种灭绝速度的平衡。 20.森林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21.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 22.景观动态变化:指景观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趋势 23.边緣种:指的是在发育完好的群落交错区中生物有机体可包括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历史人文背景是场地环境所固有的属性,对其的认知是环境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把握场地特性,从而发挥环境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约资源。 一、景观分析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源起 (二)概念 (三)必要性及意义 (四)应用范围 二、美国主要景观分析评级系统 三、景观分析评价四大学派 (一)专家学派 (二)心理物理学派 (三)认知学派 (四)经验学派 四、景观分析评价的两大阵营 五、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运用 六、景观分析评价理论前沿 一、景观分析评价相关概念 (一)起源 1、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从上世纪60 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产生一系列保护景观美学资源的法令:美国:1964年《野地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海岸管理法》。英国:1968年《乡村法》 3、法令的制定,标志着景观美学资源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4、但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时间:始于上世纪60 年代地点:以美国为中心展开内容: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定义: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 )等景观各方面资源的评价。从客观的意义上讲,而景观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义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景观 美"------ cenery Scenic Beauty. 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景观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 观的相对价值”。 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认为景 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主观满足”。 (二)概念景观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景观评价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景观特色、历史人文等方面。 (三)进行景观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1)资源保护、2)城市化、3)游憩与旅游化 2、开展景观评价的意义

校园景观分析调研报告

校园景观调研分析——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为例 总体分析: 1.区位分析(总平面图、调研区域的整体空间尺度(长、宽、高) 2.自然条件分析(地形地貌、空气质量、气候条件) 3.历史文化分析 4.校园背景(设计理念、构思) 《书院式校园……》根据建大草堂新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构思、规划理念、建筑布局,在校园环境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 在设计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紧密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地组织复合功能系统,使校园真正成为“提供一个自由、宽松、温馨、自然、亲切、活泼的精神家园。” 2 在文化层面上,吸纳汉唐文化的开放包容、地域环境中的秦岭山水和佛家的隐逸、传统文化的尊师重道以及现代社会的自由创新精神。突显包容大气、求美精神、严谨笃实、开拓创新 16 字方针。 3 在空间布局上,统筹书院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体现内外兼顾、封闭与开放相结合,动静互补,内向与外向相融合,疏密相生,层次分明。 4 在校园整体风格上,突出体现国风秦蕴、山水诗画之主题。力求使整体校园呈现一种结构严谨、整体和谐、个性突出、秩序井然、自由活泼、赏心悦目的氛围。 调研内容及分析: 1.校园公共空间定位及特性(公共性、私密性、安全性、实用性、宜人性)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范围:1.公共开场空间(重要的广场、绿化空间);2.特定建筑的外部空间(P13)3.交通空间(混行道、步行道、停车场) 2.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1.功能分区(平面功能分析图)2.交通流线 3.绿化 分析4.景观轴线分析 3.校园空间景观要素设计分析 1.广场(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形式,运动场也算在内) 使用人群、性质、人流量、主要行为、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2.绿地(按功能分类,可分为门户区绿地、教学区绿地、生活区绿地、体育 活动区绿地、休闲景观区绿地) 使用人群、性质、人流量、主要行为、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3.植物配置(主要树种、不同使用功能下不同植物的选择原因、植物的种类、 每种植物的数量、植物如何搭配等)参考书院式……那篇 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山东省南部地区景观生态的分类与评价_阎传海

山东省南部地区景观生态的分类与评价 阎传海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徐州 221009) 摘要 以地貌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山东南部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包括5个景观型,15个景观亚型)。根据景观型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取稀疏植被、森林植被景观及旱作、水旱轮作景观两套指标,对各景观亚型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各景观亚型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划分出极危急、危急、正常三种景观生态现状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山东南部生态现状极危急、危急、正常景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7.9%、17.5%、44.6%,表明山东南部景观生态形势非常严峻,景观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山东南部 综合评价指数 生态评价 生态分类 景观生态评价 Classif ying and Evaluation of Landscapes Ecology in Southern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Y an Chuan-hai(Depar tment of U r ban and Envir o nmental Science,X uzhou No r mal U niv ersit y,X U ZHO U221009): Rural Eco-Envir onment,1998,14(2):15-19 Abstract T aking g eomo rpholog y a nd veg etation cha racter s as t he bases,t he so ut hern part of Shan-do ng P ro vince ha s been classified into fiv e landscape ty pes and fifteen landscapes subty pes.A ccor ding t o the similar 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 een the landscape t ypes,index systems of sparse veg etation and for est veg etation landscape and dr y far ming and dry land cr op-paddy r ice ro tation landscape w er e select-ed fo r the eco lo gical eva luation of landscape subtypes.A fter those indices been g raded and w eig hted,a composit e evaluatio n index(CEI)ha d been wo rked out.Wit h the CEI,the pr esent eco lo gical sit uat ion of t he landscapes w 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 pes:nor mal landscape(CEI>0.70),cr it ical landsca pe(0. 50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历史人文背景是场地环境所固有的属性,对其的认知是环境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把握场地特性,从而发挥环境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约资源。 一、景观分析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源起 (二)概念 (三)必要性及意义 (四)应用范围 二、美国主要景观分析评级系统 三、景观分析评价四大学派 (一)专家学派 (二)心理物理学派 (三)认知学派 (四)经验学派 四、景观分析评价的两大阵营 五、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运用 六、景观分析评价理论前沿 一、景观分析评价相关概念 (一)起源 1、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产生一系列保护景观美学资源的法令:美国:1964年《野地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海岸管理法》。英国:1968年《乡村法》 3、法令的制定,标志着景观美学资源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4、但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时间:始于上世纪60年代 地点:以美国为中心展开 内容: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 定义: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等景观各方面资源的评价。从客观的意义上讲,而景观“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义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景观美”——Scenery Scenic Beauty. 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景观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 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主观满足”。 (二)概念 景观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景观评价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评价对象的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 29.如何理解景观的稳定性?景观亚稳定模型有何意义? ①对景观稳定性的认识多借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把景观稳定性表达为抗性、持续性、惰性、弹性等多种概念。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③需表现景观稳定性的各个术语,仅能反映景观稳定性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对景观的稳定性做出全面评价。 意义:此模型有助于理解亚稳定性和稳定性的本质,但更适合于描述物理系统,不能充分反映出具有光合作用,植物,异质性结构及反馈机制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30.物种共存对景观稳定性有何意义? 物种共存格局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31.试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与物理系统变化的驱动力作一比较。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非生物的、生

物的和人为的因素;其中,非生物的和认为的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称为格局的驱动力。 物理系统变化驱动力:。。。。。。自然因素比较多吧?书上都没有。。 32.为什么需要建立景观变化模型?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体现: 充分利用和推广有限数据; 模拟时、空间相同或相似的景观; 理解和预测动态现象; 综合不同时、空间上的信息。 33.生态学范式为什么要发生变迁?它是如何进行变迁的? 为什么:。。。。。。。。。。这个范式挺重要的,估计要与时俱进所以要变迁。 如何:基于对生态学中已有范式和理论的分析和归纳,生态学中正在经历着又一次范式变迁。这一新范式是以斑块动态理论和等级理论的高度综合为特征的,这就是等级斑块动态理论。34.如何理解干扰?它对景观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为什么? ①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景观分析评价

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景观分析评价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城市生活中,步行街已成为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它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时尚和进步。

?用地环境分析:南京路步行街的规划范围为东起外滩,西至黄河路,全长约1.9公里。南北分别以九江路、天津路为界,纵深200米左右。

?河南中路至浙江中路段:该路段原有建筑质量较差,并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新建的建筑尺度不宜过大,强调沿街立面的竖向分割,以减小体量,建筑的形式、风格不宜作太多的限制,以形成丰富、活跃、色彩缤纷的商业气氛。店招、广告形式可以多彩,但应与建筑立面统一设计,建筑立面也可以经常变化,强调动态效果。 ?浙江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强调以“四大公司”为中心的建筑风貌上的统一和谐。该路段沿街立面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色彩以明度稍高的中性色为宜。保护建筑的店面广告应严格控制,尺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建筑立面。?西藏中路至黄河路:该路段沿街以基本形成。南京东路步行街应保持其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魅力。重点包括:沿街建筑高度的控制,保持1 :1左右的街道空间高宽比。

?景观分析:步行街位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因此周边临街建筑多是商业用途,要扩散到更外围才有居住用地。它的客流量主要以外地游人为主,兼顾本地人。 ?景观空间形态,节点及活动内容均以表现城市的活力繁华为特征“简洁、明快、富于动感”是景观的主格调。建筑小品大多采用简洁的木结构,树池、座椅等,地面铺设的灯光很好的衬托出夜景的繁华,与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特征相协调。硬质广场满足了游人聚集、休憩、社会活动的需求。步行街中间的休息座椅的间隔,保证了购物时人流穿越的可达性。

景观设计评价方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f2455444.html, 景观设计评价方法分析 作者:吴海潮夏荣景吴雨桦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1期 摘要:景观评价对于景观设计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乡村之家设计评价的 案例,对景观评价的方法以及作用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景观评价应着重从评价的时间性、数据的维度、以及对象的对比性入手,从而对设计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景观设计评价;乡村之家;可持续发展社区 1 引言 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景观评估与评价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展开,内容主要是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 2 评价内容 2.1 项目概况 本文通过分析Mark Francis对戴维斯乡村之家案例的研究分析,来探讨景观评价的方法及步骤。乡村之家是美国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设计和景观建筑中最广为人知的案例之一。占地60 英亩[1]。乡村之家拥有成功和名声,但从未作为一个整体被成功复制。虽然其许多具有新意 的设计,但其整体方法尚未被采用。根据Mark Francis对戴维斯乡村之家案例的设计后研究,本文从定性评价,优缺点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以深入分析景观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2.2 设计和规划概念 乡村之家结合旧的设计和规划原则与更新的更具创新的想法。围绕开放空间(相对于街道)组织的住宅区的想法是一个长期和流行的规划概念。但它也违背了大多数新的城市主义思想,将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中心焦点。许多设计功能帮助乡村之家居民生活在一个节能和美观的社区。所有街道都朝东西方向,所有地段都朝南南方向,这样可以使房屋充分利用太阳能。街道都比较狭窄,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在太阳下的路面数量。 2.3 定性因素评价 Mark Francis从乡村之家的空间、植被、排水节水、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把乡村之家与周围社区进行类比参考。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选取湖北民族学院主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的定性分析,并对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进行分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区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关键词:空间格局指标斑块景观格局指标 大学校园景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衍生出了独特的景观类型。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1]。本文以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高校的景观结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校园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内部及景观类型间的结构特征。 一、研究区域概况 湖北民族学院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主校区(桂花园),校园占地面积为578028.59平方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地貌属于红层丘陵。整个校园内水域面积为6433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769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 二、校区景观结构分析 景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斑块、廊道和基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自由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即为景观结构。在景观的组合模式中最普遍的为斑块——廊道——基质,因此在校园景观中的模式,也属于这一模式。研究区域的各斑块示意如图1所示。 1、基质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2]。在高校景观中景观基质已经与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没有发生独立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分析中,不对基质再进行考虑和研究。 2、斑块 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3]。根据斑块在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a、教学设施斑块(黄色),这一类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机关和相关辅助建筑。b、生活设施斑块(红色),这一类斑块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浴堂和商业用地。c、娱乐设施斑块(紫色),这一类斑块是指提供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包括体育场,篮球场等。d、绿地斑块(绿色),主要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包括草地、林地和

景观生态评价

景观生态评价 landscape ecological evaluation —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1、概述: 景观生态评价就是对景观生态现状进行评定,它是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也是景观规划、管理、保护的依据。 2、目的: (1)对景观生态格局和过程进行合理的认识,建立景观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与途径。 (2)规定人类对不同景观类型的干扰程度与干扰方式,提高人类行为与景观环境的相容性。 (3)进行景观生态格局的合理规划、整治与建设,提交科学可行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 (4)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推动可持续景观的延续、创造与发展。 3、原则: (1)景观生态过程—格局高度一体化原则。景观是自然与人文生态复合形成的景观综合体,是复杂的地域空间生态系统。景观生态是景观综合体的基本特征,是保证景观环境高质量存在的基本规律。在区域景观综合体中,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具有高度统一和一致性特征,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或是干扰下的自然景观,对景观生态格局的评价都必须兼顾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生态过程—格局高度一体化是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以生态美为主、兼顾其他美学的综合原则。美学特征是景观的基本特征,因为生态美是和谐、有序、充满生机的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在获得应用、保护的基础上的综合美学价值。(3)生态的合理性与健康性评价原则。生态的合理性要求景观生态规划必须保持准确的景观生态过程,正确认识物种与物种、种群之间、群落之间的生态关系,科学反映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的合理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和景观生态的健康性,也决定了景观生态格局中人群行为、人居环境的健康性。 (4)景观资源化与资源持续利用的评价原则。景观资源化是景观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建设管理的核心,树立景观资源概念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理论基础: (1)景观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景观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景观环境保护的宝贵资产,具有多重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 (2)空间生态与空间分异理论 在同一个地理环境单元中存在多个条件不同的环境,产生的多个生态群落共同生长在同一个地理环境单元中,共同形成生态系统。从种群到群落再到生态系统都依附于空间特征,形成空间生态系统的直接反映。在空间生态系统中,由于水平方向水热的分异,形成空间生态在水平方向的差异;由于垂直方向高度对水热的再次分配与组合,

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第五部分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第五部分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一.景观生态分类 1、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 景观生态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基础和景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的前提; 景观生态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纽带。 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2、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原则 (2)等级层次性原则 (3)人类主导与自然表征相结合原则 3、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特征及指标选取,分类体系的建立,宜采取功能与结构双系列制(傅伯杰等,2002)。 1)功能性分类 根据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即生态功能属性来划分归并单元类群,同时考虑体现人的主导和应用方向的意义。 包括两方面内容:a. 类型单元间的空间关联与耦合机制,组合成更高层次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特征; b. 系统单元针对人类社会的服务能力。 2) 结构性分类: 属景观生态分类的主体部分,包括系统单元个体的确定及其类型划分和等级体系的建立,是以景观生态系统的固有结构特征为主要依据。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可以分4个方面来考察:空间形态、空间异质性组合、发生过程、生态功能。 4、景观生态分类步骤 A.首先是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 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构 建初步的分类体系。 B.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它统计方法 确定分类结果。 C.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 果。 前两步是结构性分类,第三步是功能性分类。 二、景观生态评价 景观生态评价是: ?景观分类工作的延续; ?是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和前提; ?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建设实践的必要环节。 1、景观生态评价的内涵 (1)景观生态评价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景观评价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又有以下相似之处:

校园景观空间与学生的行为特征分析

校园景观空间与学生的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校园是城市中特殊的社区单元,具有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属性。校园景观环境包括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从文化角度看,校园环境包含了人及社会关系,同样也渗透着文化属性。由此看来,大学校园所要担当的角色不仅是满足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功能,更要能为使用者提供新的交流平台和活动空间。现代校园空间形态更为开放、多层次,以便提供流通的、便于公共交往的建筑室内外空间。 从人的行为特征来分析校园景观空间,首先要分析下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对应关系。人在空间的流动有一定的特性,主要分为三大类:1.目的性较强的人流; 2.随意性的流动; 3.静止。从这三大类来看,本文主要研究第三类静止,也就是景观空间设计中的休憩空间。室外休憩空间包括广场、绿地、水体、林荫道以及座椅等休憩设施的休憩空间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电子信息和网络广泛进入学生生活,学生更多地与电脑接触,减少了大量的户外活动。因此良好的室外休憩空间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为校园注入活力和生机,也为学生身心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如今教育应尽可能地发挥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更要使学生课内外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校园规划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为师生生活条件作出努力。由此可见休憩空间对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曾经有研究表明,认为人的空间行为是环境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者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思想和文化共享交流。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设计出能够反映设计完成后使用者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和心理感受的环境空间,并且设计出的物质和空间形式都能满足使用者的行为。以我校为例来探究大学生行为活动与休憩空间的关系。大学生具有 独特的交往需求,校园交往生活也是学生自身发 展的重要条件。休憩空间包含了休息、交往、独 处、晨读和学习等,这些决定了休憩空间的多功 能性和多层次性。良好的休憩空间可以满足大学 生交往的需求,最大程度上吸引、启发学生交往,为休憩空间注入活力和生机,为校园增添人文气息。左边这张表格是对学生休憩

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_王仰麟

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 王仰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 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理,认为景观生态分类宜采用结构性与功能性双系列体系,提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即生物生产、环境服务及文化支持3种.试图对正在发展的景观生态学尤其是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和应用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 景观生态系统 生态分类 生物生产 环境服务 文化支持 A theoretical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eco -classif ication .W ang Y ang lin (Beij ing Uni -v er sity ,Beij ing 100871).-Chin .J .A pp l .E col .,1996,7(sup.):121~126.T he basic pr inciple of landscape eco -classificatio n is discussed in t his paper .T wo -ser ies sy st em of st ructural and funct ional classificatio n is co nsider ed to be favo ra ble to land-scape eco -classificat ion.I n additio n,bio-pr oduct ion,env iro nmental ser vice and cult ur al suppo rt are put for w ard as t he basic functional ty pes of landscape ecosy st ems.T he study is ex pect ed to be beneficia l to the dev elo pment of emer ging landscape ecolo gy .Key words L andscape ecosystem ,Eco -cla ssificatio n ,Bio lo gical pr oduct ion ,Enviro n-mental serv ice,Cult ur al suppor 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995年10月16日收到,1996年5月30日改回. 1 引 言 景观生态系统分类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等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纽带.景观生态分类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整个学科的发展水平[6,11].2 土地分类方法评介 科学的土地分类始于本世纪30年代,德、苏、英、美等国开展了较广泛的土地和景观研究[2]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土地分类内容不断扩展,方法层出不穷,具体应用成果更是种类繁多[5] .无论理论还是方法,土地分类都有了很大发展.过去20、30年,澳大利亚的土地调查和土地系统,加拿大的生态土地分类,原苏联和德国的景观基础研究,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土地资 源图及土地类型图的编制及其成果,还有 近几年由西欧、北美等国率先开展的景观生态分类,尤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所进行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体系等都是富有成效和代表意义的土地分类工作. 现存的各种土地分类中,就其对土地内在属性认识的差异,选择分类的指标和要素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发生法、景观法及景观生态法3种.具体使用这些方法时,为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往往选择主导及一些辅助指标,加以量化并进行分类,即为参数法,并对应于传统的定性分类法.现在计算机手段也广泛应用于土地分类工作中,为计算机或地理信息系统方法[8]. 发生法是着眼于土地的形成过程,以发生的关联与相似性为依据进行分类.土 应用生态学报 1996年6月 第7卷 增 刊 CHIN ESE JO U RN A L OF A PP LI ED ECOL O GY ,June 1996,7(sup.)∶121~126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