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样部-打样订单管理流程图

打样部-打样订单管理流程图

打样部-打样订单管理流程图

打样部-打样订单管理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木车间 1.文件柜类:素板→大平砂→开毛料→贴面→精截→封边→钻孔→ 试装→半成品 2.茶几或沙发架: 锯材→干燥→截断→纵剖→压刨→划线→铣型→ 开榫头、榫槽→钻孔→手工组装→打磨→半成品 3.班台或会议桌: 素板(锯材)→大平砂(干燥)→开毛料(截断)→加厚 (纵剖)→精截(压刨)→加宽(胶贴)→贴面(热压)→ 铣型(精截)→手工组装(包括打磨、打腻子、封边、 钻孔)→试装→半成品 油漆车间 白坯→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边)→擦色(打水灰、打底得宝、打腻子)→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U(第1道底漆)→ 机磨(打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E(第2道底漆)→打磨(机磨、 手磨)→修补→修色→手磨→面漆→干燥→试装→包装 板式车间 1.开料→手工→封边→钻孔→镂铣、开槽→清洗→试装→包装 2.开料→力刨→涂胶→贴面→冷压→精截→手工→封边→钻孔 →镂铣、开槽→清洗、修边→试装→包装 沙发车间 裁皮、开棉→打底(电车)→粘棉→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转椅车间 裁布(皮)、开棉→车位、粘绵→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屏风车间 开料(铝材)→喷胶→贴绵→扪布(打钉)→组装→试装→包装 五金车间 1.椅架类: 开料→弯管→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2.钢板类: 开料→冲板(圆孔、圆凸、方孔、方凸、小梅花、大梅花、 网孔、菱凸)→折弯→焊接→打磨→喷涂 3.台架类: 开料→冲弯→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4.电镀类: 开料→开皮→冲弯→焊接→打磨→精抛→电镀 总:开料(裁剪、剪板)→制造(冲床、弯管、钻孔、攻牙)→成型(焊接、打磨、抛光)→喷涂、电镀 喷涂车间 清洗→凉干→打磨→喷漆(喷粉)→电烤→包装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 炼焦生产流程:炼焦作业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内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连铸生产流程:连续铸造作业乃是将钢液转变成钢胚之过程。上游处理完成之钢液,以盛钢桶运送到转台,经由钢液分配器分成数股,分别注入特定形状之铸模内,开始冷却凝固成形,生成外为凝固壳、内为钢液之铸胚,接着铸胚被引拔到弧状铸道中,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到完全凝固。经矫直后再依订单长度切割成块,方块形即为大钢胚,板状形即为扁钢胚。此半成品视需要经钢胚表面处理后,再送轧钢厂轧延。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

产品打样流程

产品打样流程及过程检验标准 编号: 编制:关克求 审核: 批准: 日期: 2016年7月

目录 一、目的 (2) 二、适用范围 (3) 三、打样、转产、转产全貌图 (3) 四、产品打样试制流程 (3) 1.打样分类: (3) 2.操作流程: (4) 3.相关文件表格记录: (5) 五、生产工艺标准及过程检验标准 (11) 六、打样产品技术工艺要求及原材料通用标准 (16) 1.柜台饰面油漆做法 (16) 2. 柜台内堂做法 (17) 3. 原材料使用标准 (17) 一、目的 规范产品打样过程、提高产品打样质量,健全新产品研发试制流程,为确保开发新产品的可靠性和准确

性,保证产品能顺利批量生产,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工艺、效率、成本等,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打样的全过程,包括新产品试制、工程项目打样、连锁品牌产品标准化转产前试制。三、打样、转产、转产全貌图 输入技术质量中心输出认证 打样SI/形象升级图纸分析 展柜客户认证新产品打样试制 新工艺技术攻关 产品标准化成本核算 样店客户认证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 输入 转 项目 LSIT、图纸、产品 BOM表、样板、材料供应商信息、作业指导书等 线 /输出 转技术质量中心认证产 合格产品 转 技术质量中心认证厂质量认证 职责 输入部门职责:负责与客户沟通,确认打样内容,协助打样过程中所遇问题。 技质中心职责:负责产品打样试制、转线/转产、转厂的全过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技术部:负责提供打样产品试制的所有技术资料、生产图纸,转产全套输入资料。 生产执行组:负责按照图纸完成产品打样、转产的试制、试产工作; 质量部:负责产品打样、转产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配合部门职责:全力配合打样、转产、转厂全过程。 财务部:负责处理 成都生产部:玻璃、美工、钢构、外协各环节全力协助打样车间提出的配合需求。 四、产品打样试制流程 1.打样分类: 产品打样分两大类: A 类包括:新产品、SI 新设计、新工艺、工程项目类; B 类包括:产品标准化、新工艺打样。

客户订单生产流程

客户订单生产发货流程

面向订单生产 在面向订单生产的方式中,产品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而生产用的物料尚未订购。在此环境中销售量通常较小,而客户则必须等待进货和生产所需的时间。全部交货提前期包括物料采购时间和生产时间。 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组织采购和生产。 特点 1. 产品种类比较多。由于是按单生产,且客户订单的细节要求往 面向订单生产业务过程回顾 往各不相同,就导致了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2. 需求波动比较大。这种波动包括需求时间和数量上的波动。有的产品,客户可能只下一次订单,后面就再也没有订单了;而有的产品生命周期远远大于设计的生命周期。另外,需求的数量受市场的影响也很不稳定,波动很大。 3. 单个订单对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小,即“需求少量多样”。 4. 需求变更频繁。产品的生产提前期(Lead Time)相对比较长。因此正所谓的“夜长梦多”,在这个期间内客户变更需求的机会就比较大。这种变更包括:增加或取消订单,交期的提前或延后,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结构或包装方式的变更,甚至原来要A产品,现在改要B产品等。 5. 紧急订单(Rush order)多,插单多;较长的生产提前期往往超出客户的期望。客户通过各种方式(如联系公司高层)提升订单的优先级,以获得期望交期。 6. 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生产中多会用到长采购提前期的关键物料和复杂的生产工艺。 管理难点

正是由于生产模式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在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管理中会有许多的管理难点。以下简要列出一些计划、采购、工程和财务成本部门的管理难点。 生产及计划管理 ◇物料/能力计划 面向订单生产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计划做得好,既可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又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保持库存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计划做得不好则会造成库存很高,但生产线还是断线,客户交货达不成。由于MTO企业的产品一般比较复杂,加工工艺繁琐,因此手工进行物料和能力计划的难度会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共用物料的数量计算和共用设备或产线产能的分配往往是计划人员最头痛的事情。另外,由于计划不完备导致的频繁的缺料断线,大大吞噬了企业的生产效能和利润。还有就是各加工部门步调不一,使得最后的装配部门经常是“前松后紧”:前半周或前半月没有活干,后半周或后半月加班加点还是干不完。 ◇任务单变更/改制 由于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经常会导致生产任务单要做变更或改制的处理,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经常见到的情况是:仓库的料已经发到产线了,需求取消了;或者是A已经加工到半成品了,客户又不要A而要B了等等。另外这种变更和改制的处理同样增加了生产计划和执行的难度。 ◇车间管理 MTO企业的产品加工工艺一般比较复杂,因此车间的管理难度也较大。在进行派工的时候要兼顾考虑订单的紧急程度,物料是否齐备,设备负荷是否合理,模具状况是否良好,技能人员是否到位等等。同时,要做大量的手工的工序汇报,甚至要计算工人的计时计件工资。 ◇物料替代 在安排生产时,对共用料需要考虑物料的替代关系,以合理利用现有库存。有的物料替代是临时性的;而有的物料替代关系是一直有效的。对于隶属于单个客户订单的专用物料,

新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图与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管理流程 生产技术部接到产品开发需求后,进行产品开发策划并起草设计开发任务书,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业务部门根据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准备纸、油墨、印版、烫金等生产材料及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工作,材料、设备准备完成后,安排在印刷车间进行上机打样;打样过程中,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业务、品质、车间等部门对打样结果进行评审,打样评审通过后,由生产技术部进行送样、签样工作(送中烟技术中心材料部),若签样不合格,需重新进行打样准备;签样完成后,生产技术部根据打样情况形成临时技术标准,品质部形成检验标准,印刷车间根据临时技术标准进生试机生产,生产产品由生产技术部送烟厂进行上机包装测试(若包装测试不通过,生产技术部需重新调整临时技术标准重新试机生产),包装测试通过后,生产技术部根据试机生产时情况形成技术标准。当月生产需求时,生产技术部按生产组织程序进行组织生产,并同时下达技术标准,印刷车间根据生产技术标准,进行工艺首检,确认各项工艺指标正确无误,进行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工作,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工艺控制,生产技术部对整个生产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当工艺运行不符合要求时,通知生产技术部进行工艺调整。生产结束后,进入剥盒、选盒工序,经过挑选的烟标合格的按成品入库程序进行入库,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理。

产品工艺管理流程图 业务部生产技术部印刷车间品质部输出记录 接到设计 更改需求 段 阶 } 改 更 计 设 { 发 开 吕 产 不通过 不通过 通过 接到设计 开发需求 产品开发策划 打样准备 送样、签样 通过 不通过 形成技术标 准(临时) 审批不通过 上机打样 形成检验标准 设计开发项目组成立 通知 产品开发任务书 段 阶 制 控 艺 工 产 生 送客户包装测试■试生产 ■ 形成技术标准 <接到生 产需求 组织生产 下达工艺标准工艺首检 材料准备设备准备 工艺监督过程质量监督 工艺改进不通过运行判定 成品质量监督 是合格 成品入库 结束 不合格 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记录 工艺检查记录表, 匚工艺记录表 工艺运行控制 剥盒、选盒 烟用材料试验评价 报告 印刷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作单 换版通知单 生产操作记录表 工艺更改通知单 成品检验记录

最新公司客户订单流程管理制度

xx公司客户订单流程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公司客户订单流程管理,体现从销售到生产环节的良好对接,实现产品加工过程安全、高效、低耗、按期交货,提高客户满意度。 2、适应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客户订单的流程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订单中心各级人员(包括经理、具体责任人)。 3、流程管理 订单评审管理流程 3.1.1该流程由订单主管部门组织公司生产中心、生产技术部、研究所、销售部、质量管理、合同签订人对订单进行技术评审,提出处理意见。 对能满足客户(合同)要求的一般订单准备技术、原材料预案,对技术偏离较大的特殊订单由生产厂和客户进行沟通,达成处理意见,由销售部报请公司领导签批。 3.1.3根据领导签批 3.1.3.1由订单主管部门下达《订单通知书》,转入《订单作业进度管理流程》。 3.1.3.2客户同意加工的,由订单主管部门进入《订单协管流程》。 3.1.3.3客户协商不成的,由销售部进行退单并做好退单记录。 3.1.4按公司规定合同额小于***万元,且无特殊技术要求或库存直接提货的只报公司领导签批,不再进行技术评审。 3.1.5流程图(图1)

订单中心人员生产人员生产经理 工作节点和部门分工 订单评审管理流程执行说明

订单协调管理流程 3.2.1该流程由公司订单主管部门组织生产技术部、技术研究所、生产中心,根据客户提出的特殊技术要求,进行配方和工艺结构的调整。(针对特殊订单) 3.2.2调整后的配方和工艺结构方案,由公司订单主管部门会同生产技术部、技术研究所、生产中心上报公司总工签批。 签批方案执行 3.2.3.1需要进行产品试制的,由研究所进行小试、终试到工业试制。 3.2.3.2只做结构调整变化的,由订单主管部门下达《订单通知书》,进入《订单作业进度管理流程》。 3.2.4流程图

按订单生产企业流程图示

订单生产流程

面向订单生产 MTO(Make-to-Order)即面向订单生产。在面向订单生产的方式中,产品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而生产用的物料尚未订购。在此环境中销售量通常较小,而客户则必须等待进货和生产所需的时间。全部交货提前期包括物料采购时间和生产时间。 英文为MTO(Make To Order)。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组织采购和生产。 特点 1. 产品种类比较多。由于是按单生产,且客户订单的细节要求往 面向订单生产业务过程回顾 往各不相同,就导致了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2. 需求波动比较大。这种波动包括需求时间和数量上的波动。有的产品,客户可能只下一次订单,后面就再也没有订单了;而有的产品生命周期远远大于设计的生命周期。另外,需求的数量受市场的影响也很不稳定,波动很大。 3. 单个订单对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小,即“需求少量多样”。 4. 需求变更频繁。MTO产品的生产提前期(Lead Time)相对比较长。因此正所谓的“夜长梦多”,在这个期间内客户变更需求的机会就比较大。这种变更包括:增加或取消订单,交期的提前或延后,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结构或包装方式的变更,甚至原来要A产品,现在改要B产品等。 5. 紧急订单(Rush order)多,插单多;较长的生产提前期往往超出客户的期望。客户通过各种方式(如联系公司高层)提升订单的优先级,以获得期望交期。 6. MTO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生产中多会用到长采购提前期的关键物料和复杂的生产工艺。[1] 管理难点 正是由于MTO生产模式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在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管理中会有许多的管理难点。以下简要列出一些销售、计划、采购、工程和财务成本部门的管理难点。 销售管理 ◇客户订单确认 在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中,客户订单的确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终审稿)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七章-PP07_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描述研发新品打样的全过程,包括内部订单申请、预算控制、采购、生产、收货等内容。 在此流程中,首先由研发部提出打样需求,并设立内部订单,生成打样单。打样品可分为OEM产成品和自制产成品。 OEM产成品:由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财务部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追加,重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由仓 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非规格品原物料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 准采购流程及MM23、MM25国内、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料号采购单, 并对OEM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 认。 自制产成品:由产销部PSI课手工创建无料号生产订单,规格原物料手工开领料单,系统发料并由财务部进行预算审核。非规格原物料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进 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追加,重新申 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生产部手 工统计人工、设备工时。非规格原物料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 购流程及MM23、MM25国内、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料号采购单,并对 OEM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

在流程过程中,研发部应提供详细的打样技术资料,在打样过程中随时追踪并协助处理异常状况,以确保打样的顺利进行。另外,PSI、生产部、采购部在接受打样指令后应及时处理,以确保打样时效。研发样品由研发部通过手工帐统一管理,打样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内部订单作研发费用,研发样品的出售作营业外收入。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3.1.操作范例1 新建一个物料: 3.1.1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后勤物料管理物料主记录物料创建(一般)立即 交易代码:MM01 3.1.2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 目前该流程尚不需要进入系统建立。

生产订单管理流程

订单管理流程 1.目的 加强公司生产订单流程管理,体现从销售到生产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产品加工过程安全、高效、低耗、按期交货。 2、适应范围:深圳市鹏桑普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事业部 3、流程管理层 3.1订单评审管理流程 3.1.1该流程由订单主管部门(内、外销部)组织产品事业部的研发部、生产部、品质部、综合部、销售部、合同签订人等对订单进行技术评审,提出处理意见。 3.1.2对能满足客户(合同)要求的一般订单准备技术、原材料预案,对技术偏离较大的特殊订单由销售部和客户进行沟通,达成处理意见,由销售部报请产品事业部领导签批。 3.1.3根据领导签批 3.1.3.1由订单主管部门(销售部)下达《订单通知书》,转入《订单作业计划管理流程》。 3.1.3.2客户同意方案的,由订单主管部门(销售部)进入《订单生产准备流程》。 3.1.3.3客户协商不成的,由销售部进行退单并做好退单记录。 3.1.4按公司规定合同额小于10万元、无特殊技术要求或库存直接提货的只报事业部领导签批,不再进行技术评审。

3.1.5流程图(图1) 销售部 PMC部综合部开发部所属相关部门 3.1.6工作节点和部门分工 订单评审管理流程执行说明

3.2订单协调管理流程 3.2.1该流程由公司销售部部门组织研发部、生产部、品质部、综合部、销售部,根据客户提出的特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结构和工艺参数的确定。(针对特殊订单) 3.2.2确定后的产品结构和工艺参数。报事业部技术开发总监签批。 3.2.3签批方案执行 3.2.3.1图纸、工艺资料、物料清单(BOM)(BOM)的编制,产品试制的,技术测试试、终试到样品。 3.2.3.2只做结构调整变化的,由订单主管部门下达《订单通知书》,进入《订单计划管理流程》。 3.2.4流程图 销售部门研发部生产部 PMC部采购部品管部

生产订单管理流程图

订单管理流程 1?目的 加强公司生产订单流程管理,体现从销售到生产环节的更好衔接,实现产品生产过程顺利、高效、低耗、按期交货。 2、适应范围:南城内衣有限公司 3、流程管理层 3.1订单评审管理流程 3.1.1该流程由销售部(内、外销),设计部、生产部、材料部,品质部、跟单员等对订单进行用料及技术评审,提出处理意见。(优先考虑库存现料) 3.1.2对能满足客户(合同)要求的订单准备原材料预案,对生产难度较大的产品订单由销售部和客户进行沟通,达成处理意见,由销售部报请总经理签批。 3.1.3根据总经理签批。 3.131由销售部制定〈生产通知单》,设计部制定工艺要求表》单件用料用量表》。 3.1.3.2设计部完成产品标准版及纸样,并按工艺要求表》制作齐码产前样交销售部与客户确认订单产品具体细节及要求. 3.1.3.3跟单员根据与客户达成的产品具体细节及要求,确认〈生产通知单》细节要求是否准确,同标准版一同交生产部. 3.1.3.4对需提前备料的,跟单员可根据与客户达成的产品要求,及设计部制作的初样和单件用料用量表》交材料仓清料备料。(优先考虑库存现料,确保所备材料准确) 3.1.3.4对返单产品订单只报总经理签批,不再进行评审。

专业word可编辑专业word可编辑

3.1.5流程图(图1) 3.1.6工作节点和部门分工 订单评审管理流程执行说明 销售部 PMC 部 综合部 开发部 所属相关部门

3.2订单协调管理流程 321该流程由公司销售部部门组织研发部、生产部、品质部、综合部、销售部,根据客户提出的特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结构和工艺参数的确定。(针对特殊订单) 3.2.2确定后的产品结构和工艺参数。报事业部技术开发总监签批。 3.2.3签批方案执行 3.2.3.1图纸、工艺资料、物料清单(B OM)(BOM )的编制,产品试制的,技术测试试、终试到样品。 3.2.3.2只做结构调整变化的,由订单主管部门下达〈订单通知书》,进入〈订单计划管理流程》。 3.2.4流程图 销售部门研发部生产部PMC 部采购部品管部 专业word可编辑

打样运作流程

1.0目的: 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确保打样颜色的一致性,提高打样速度和命中率,制定本流程。 2.0适用范围: 客户提供样板或颜色标准或颜色方向,要求本公司依据其要求进行打样,建立或修改颜色配方、颜色标准。 3.0定义: 调色师:是指具备独立放行样板颜色、独立指导客户颜色技术服务、独立指导调色员进行打样的能力的中级或高级调色员。 4.0职责: 4.1营销中心:接收客户样板、素材、颜色标准和颜色信息以及性能要求,开具《样品申请单》,在《样品申请单》的右上角指定第一调色师、第二调色师、第三调色师和第四调色师,连同客户样板一起交打样一科安排打样,并送样品交客户试样和确认。 4.2打样一科:承办新旧样品制作,调整颜色和配方,建立调色配方和颜色标准样油以及标准样板。 4.3打样一科科长: 4.3.1每半年主持一次调色比赛。

4.3.2每半年主持一次调色知识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调板建方规则、颜色理论和颜色技术服务知识。 4.3.3负责每半年评选一次调色师,当人员变动较大时也可适时评选,并经厂长批准后任用。评选依据如下:4.3.3.1调色比赛获前六名可有资格候选调色师; 4.3.3.2调色知识考核80分以上(满分100分)者可有资格候选调色师; 4.3.3.3半年内每月绩效评分位于前六名者可有资格候选调色师; 4.3.3.4半年内连续三个月绩效评分在第七名(含第七名)以后者可取消调色师资格; 4.3.3.5三个月内出现两次(含两次)因工作态度问题被口头警告或一次书面警告者可取消调色师资格;4.3.4负责对客户颜色标准、标准样板以及底材的鉴别,对不适用的或不能合理创建新颜色的颜色标准样或底材返回给营销中心,并说明理由;对于难打样板,负责指导调色师打样。 4.3.5负责对样板的难易程度进行鉴别,并依据《打样一科绩效考核制度》对调色员的绩效进行评分。 4.3.6原则上谁打样谁负责制作该编号样油和少于4Kg的货品,以及该编号样品和产品的技术服务,当因技术问题或人手不足时,由打样一科科长负责指定人员服务。 4.3.7因产品性能问题不能承接调板任务的,负责及时向营销中心口头通报不能打样原由,同时向厂长报告,由厂长与营销中心、研发中心协调处理;因颜色难以调到或缺少色料问题,负责与色彩工程师沟通、试验和解决。 4.4班长: 4.4.1除协助打样一科科长日常管理工作外,负责填写《塑胶漆样品制作及检验报告单》、《塑胶漆样品制程单》以及《样品申请单》等相关资料; 4.4.2负责按营销中心指定的调色师分派调色任务以及后续的技术服务,当第一调色师不承接任务时,分派给第二调色师,依序分派,当都没有调色师承接任务时,需了解原因并如实向打样一科科长汇报,待科长有打样指令后重新派单打样,这在种情况下,班长根据各调色师当前工作情况可有权指定任一调色师来承接任务。 4.4.3对经科长、厂长判断不能调样的《样品申请单》及其素材、样板返回给营销中心,同时以书面形式向营销中心反馈不能打样的理由。 4.5调色师:调色师负责完成班长安排的调色和其它管理工作,负责本组颜色的放行、技术服务安排,对于没有把握放行的颜色可请打样一科科长协助判断放行。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第七章-PP07_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1. 流程说明 此流程描述研发新品打样的全过程,包括内部订单申请、预算控制、采购、生产、收货等内容。 在此流程中,首先由研发部提出打样需求,并设立内部订单,生成打样单。打样品可分为OEM 产成品和自制产成品。 OEM 产成品:由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财务部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追加,重 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非规格品原物料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及MM23、MM25国内、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料号采购单,并对OEM 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 自制产成品:由产销部PSI 课手工创建无料号生产订单,规格原物料手工开领料单,系统发料并由财务部进行预算审 核。非规格原物料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追加,重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生产部手工统计人工、设备工时。非规格原物料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及MM23、MM25国内、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料号采购单,并对OEM 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 在流程过程中,研发部应提供详细的打样技术资料,在打样过程中随时追踪并协助处理异常状况,以确保打样的顺利进行。另外,PSI 、生产部、采购部在接受打样指令后应及时处理,以确保打样时效。研发样品由研发部通过手工帐统一管理,打样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内部订单作研发费用,研发样品的出售作营业外收入。 2. 流程图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PP07 研发部 财务部 产销部/PS I 课 采购部 生产部 打样需求打样单 领料单/手工 生产订单 生成无料号采购单ME21 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 MM23、MM25国内、国外采购订单收货 流程 生产执行 手工统计人工/设备工时 仓储部重新申请预算CO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预算追加 系统发料MB1A 规格原物料非规格原物料 不超预算 超预算 收货并确认 原物料 产成品 创建无料号生产订单/手工 发料并确认C 申请内部订单 OEM产成品 自制产成品 B A A B 规格原物料 OEM产成品/非规格原物料 采购申请/手工ME51 采购申请/手工MB51 C C C 规格原物料存盘时同步进行预算审核 1/1 3. 系统操作 3.1. 操作范例1 新建一个物料: 3.1.1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后勤→物料管理→物料主记录→物料→创建(一般)→立即

HACCP产品工艺流程图

HACCP产品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的接收原辅料的储存*配料*杀菌过滤冷却 灌装(杯类) 均质冷却*老化调色香凝冻成型(切片) 灌模(花线) 运输储存包装涂挂 备注:带“*”为关键控制点 CCP1:原辅料接收 CCP2:配料 CCP3:杀菌 CCP4:老化

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的接收:各种原料均需有厂家合格证,经供应部感官检验合格及本公司质检部检验合格后方能接收。 2、原料的储存:根据品种合理储存,专人管理。 3、*配料:严格按照配方准确称取,按照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进行配料。特殊产品工艺根据技术部下发的工艺标准进行操作。 4、*杀菌:料液在80-85℃保温10-12分钟。 5、过滤:料液经20目过滤器过滤打到高位槽。 6、冷却:将料液冷却至均质温度75—85℃。 7、均质:干物质在27%以上,均质压力为13—15Mpa,干物质低于或等于27%时均质压力为10 Mpa以上。 8、冷却:料液通过板式换热器用-2—2℃的冰水降温,冰淇淋料液温度≤4℃,雪糕及棒冰料液温度≤6℃ 9、*老化:依次打开老化罐冰水出、进口阀门,开始进料,进料完毕计时老化,老化时间2—48小时。 10、调色香:根据配方称取所需香精色素,根据工艺标准添加。 11、凝冻:根据《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中凝冻工序作业标准操作。 12、灌装(杯类)、成型(切片)、灌模(花线):根据产品工艺、质量标准操作。 13、速冻(冻结):杯类灌装线要求隧道温度≤-30℃,切片线要求隧道温度≤-35℃,花色生产线温度≤-28℃。 14、脱模:花线产品要求脱模水温度在10—35℃之间,能使产品顺利拔出并保证产品表面无融化变形情况。 15、涂挂: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中冰淇淋涂挂工序作业标准操作。 16、包装: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中雪糕、冰淇淋包装工序作业标准操作。 17、储存:成品库温度不得高于-22℃,并保证温度均衡。 18、成品运输:采用温度≤-18℃的冷藏车运输。

新产品打样流程制度

新产品打样流程制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打样新产品打样流程制度 为公司打样产品成功率,保证量产印刷品满足客户要求,特制订本条例: 1.业务接到客户新产品打样时,要先下新产品《打样流程签单》,下发给工艺部,由工艺部组织召开新产品工艺研讨会,及时解决可能在打样出现的问题,确认无误后将《打样流程签单》转给生产调度员下发打样指令单。 2.各工序必须严格按《打样流程签单》上要求的内容制作,包括材质、颜色、内容、尺寸、工艺等均要认真核对,水墨印刷严格按样品制作,确认人由生产主管、品质主管、业务主管、工程主管组成,首件确认无误后签字生产,首件签样编号后随工序流转保存。 3.各工序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细心制作,妥善保管样品和《打样流程签单》,勿丢失或损坏。 4.生产作业完成后,将《打样流程签单》和样品转至QA检验组,检查员依照《打样流程签单》及样品要求最终检验,杜绝不良品流出,确认合格后将样品转入工艺部,按《打样流程签单》要求各部门主管确认签字。 5.样品有更改之处,业务员要在原样品上标识清楚,量产完成后用正确的样品替代原始样。

6.生产完成后,必须提供10个合格样品给业务部门,业务拿到客户处确认样品,客户确认合格后,业务及时盖上公司的样品合格章,以证明其有效性,业务、工艺样品室、品管、各保留封存样品, 处罚: 1.样品和《打样流程签单》按打样新单流程规定编程入档,如 资料丢失,将对责任者予以50~100元罚款。 2.各工序(包括QA检查)未按要求进行首件检查而产生打样 不合格,按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3.各部门主管如没有按照本制度执行,将纳入公司的管理干部 考核。 打样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 说明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生产 艺说明 种。3 料厂的料仓有筒仓和房式仓两种。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三)、原料的清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四)、原料的粉碎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一次粉碎工艺: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

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二次粉碎工艺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1)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2)阶段二次粉碎工艺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进入混合机,其余的筛上物进入第二台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进入混合机。(3)组合二次粉碎工艺该工艺是在两次粉碎中采用不同类型的粉碎机,第一次采用对辊式粉碎机,经分级筛筛理后,筛下物进入混合机,筛上物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 3、先配料后粉碎工艺按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进行配料并进行混合,然后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4、先粉碎后配料工艺本工艺先将待粉料进行粉碎,分别进入配料仓,然后再进行配料和混合。 (五)、配料工艺目前常用的工艺流程有人工添加配料、容积式配料、一仓一秤配料、多仓数秤配料、多仓一秤配料等。 1、人工添加配料人工控制添加配料是用于小型饲料加工厂和饲料加工车间、这种配料工艺是将参加配料的各种组分由人工称量,然后由人工将称量过的物料倾到入混合机中,因为全部采用人工计量、人工配料、工艺极为简单,设备投资少、产品成本降低、计量灵活、精确、但人工的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很低,尤其是操作工人劳动较长的时间后,容易出差错。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版本:1.0 第七章-PP07_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1. 流程说明 此流程描述研发新品打样的全过程,包括内部订单申请、预算控制、采购、生产、收货等内容。 在此流程中,首先由研发部提出打样需求,并设立内部订单,生成打样单。打样品可分为OEM 产成品和自制产成品。 OEM 产成品:由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财务部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追 加,重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非规格品原物料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及MM23、MM25国内、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料号采购单,并对OEM 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 自制产成品:由产销部PSI 课手工创建无料号生产订单,规格原物料手工开领料单,系统发料并由财务部进 行预算审核。非规格原物料采购手工申请,同时进行预算审核。超预算则由研发部根据C0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追加,重新申请预算,不超预算,规格原物料由仓储部发料确认并进行生产,生产部手工统计人工、设备工时。非规格原物料由采购根据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及MM23、MM25国内、外采购订单收货流程生成无料号采购单,并对OEM 加工的原物料进行再生产后收货并确认,对产成品直接收货并确认。 在流程过程中,研发部应提供详细的打样技术资料,在打样过程中随时追踪并协助处理异常状况,以确保打样的顺利进行。另外,PSI 、生产部、采购部在接受打样指令后应及时处理,以确保打样时效。研发样品由研发部通过手工帐统一管理,打样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内部订单作研发费用,研发样品的出售作营业外收入。 2. 流程图 研发新品打样流程 PP07 研发部 财务部 产销部/PS I 课 采购部 生产部 打样需求打样单 领料单/手工 生产订单 生成无料号采购单ME21 MM14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 MM23、MM25国内、国外采购订单收货 流程 生产执行 手工统计人工/设备工时 仓储部重新申请预算CO13内部订单维护流程-预算追加 系统发料MB1A 规格原物料非规格原物料 不超预算 超预算 收货并确认 原物料 产成品 创建无料号生产订单/手工 发料并确认C 申请内部订单 OEM产成品 自制产成品 B A A B 规格原物料 OEM产成品/非规格原物料 采购申请/手工ME51 采购申请/手工MB51 C C C 规格原物料存盘时同步进行预算审核 1/1

产品打样流程

产品打样流程及过程检验标准
编 号: 编 制:关 审 核: 批 准: 日 期:2016年7月 克 求



一、 目的 ....................................................................................................................................................................... 2 二、 适用范围 ............................................................................................................................................................... 3 三、 打样、转产、转产全貌图 ................................................................................................................................... 3 四、 产品打样试制流程 ............................................................................................................................................... 3 1. 打样分类: ........................................................................................................................................................... 3 2. 操作流程: ........................................................................................................................................................... 4 3. 相关文件表格记录: ........................................................................................................................................... 5 五、 生产工艺标准及过程检验标准 ......................................................................................................................... 11 六、 打样产品技术工艺要求及原材料通用标准 ..................................................................................................... 16 1. 柜台饰面油漆做法 ............................................................................................................................................. 16 2. 柜台内堂做法 ...................................................................................................................................................... 17 3. 原材料使用标准 .................................................................................................................................................. 17
一、 目的
规范产品打样过程、提高产品打样质量,健全新产品研发试制流程,为确保开发新产品的可靠性和准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