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武汉市旭光学校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假期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六年级组邹四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与实践。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素养,它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这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只讲语文能力相比较,教学目的的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整体素质培养要求。所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如现在教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要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相结合,才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有效活动。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做法总体上同一位教育家指出的相同,他说:“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其具体做法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教学要给学生四个实用的课堂。一是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如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样。二是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三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小学语文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区,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所在地。在教学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让学生

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回答;而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四是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等。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如学习《松坊溪的冬天》一课让学生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学习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的做法就是如此。

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语文。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习惯。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很大程度上与自我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教师教学需要构建对语义的理解,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三是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阅读中要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在品评要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梅花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这样品评: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

教学要给学生正确与美妙的语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正确教学语言,不能出现病语、冷语、脏语、咒语、浮语、烦语。同样,教学更需要教师有多方面美妙语言的教学。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利用好的例子教给学生对美妙语言的感悟与体验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面向生活的教学是结合多向社会生活,将“时文”作为美妙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对报纸、杂志、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时新内容选入教学语言的学习中。教师不时可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语言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语言的美妙。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生为本,以读促学,读中悟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积累创新等等小语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要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作文点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在六大素养中,你认为当代中学生最需要哪一种素养?请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作文剖析: 1.符合题意: (1)最准确的写法是:既写到了学生、发展(包括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核心,又在比较权衡中突出表现了“最”。(文章质量好可给到55分以上) (2)写到了学生、发展(包括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核心,点明了“最”。(文章质量好50-55分) (3)写到了学生、发展(包括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核心,点明了“最”。(文章质量较好,45-50分) 2.半符合题意:写到了学生、核心,点明了“最”,发展只写到了“终身发展”或“社会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写得好最高分不超过48分) 3.基本符合题意:写到了学生、核心,为什么“最需要”,不是从发展(包括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立论(写得好最高分不超过45分) 4.只写核心素养,没写到“学生”和“发展”,(36-40) 5.关键词全没写到,36分以下。 范文一 勇担重任,争做栋梁(58分)中学生是朝气蓬勃的初生朝阳,承载着照亮民族未来的希冀;中学生是抽芽扎根的新生乔木,寄托着支撑国家命运的期望。为促进学生发展,国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其中我认为(当代中学生最需要“责任担当”这一素养,当代中学生应当勇 回答任务指令提出的问题开门见山 担重任,争做栋梁。) 点出中心观点句,呼应标题 勇担责任,谱写人生价值的华丽篇章。中学生站在人生起点,漫漫长途上,有未知段首亮出中心句 待探索,有格局待开拓,有奇迹待创造。一炉精彩和一生意义都需以“担当”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君不见,百年之前的离乱神舟之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万 模仿李白《将进酒》的句式,强化气势 千志士,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曲,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勇担报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责任,生者扬其名,死者得其所,实现了生为 举例论证,选同类人物,结合名言叙议结合 中国人最崇高的价值。)(可现今,当代中学生甚至广大青年被贴上“佛系”的标签,逃避责任,得过且过的风气潜滋暗长,长此以往,必将栋梁之木蛀蚀一空,怎能不让人担 反而论述当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忧?怎能不强调“责任担当”?)(因此,当代中学生虽活在和平年代,勇担责任的素养 亦不可少,唯此方可任坚实的栋梁之才。)回扣材料,重申论点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论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论述责任担当的意义。)

核心素养论文 (终稿)

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拓宽核心素养发展之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初探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王春林 摘要:本文从实用主义教育即生长的理念出发,围绕学生素养的培养,针对数学课堂教学时弊,提出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建设的主张。即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谐发展关系。这样的数学课堂应当拥有和谐的氛围,关注生命的成长过程,充盈教师的智慧之光,激发学生的自主之思,也必将值得期待。进而,笔者对初中数学实施“生态”课堂建设策略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过程的关注以及教师智慧与学生自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生态”课堂核心素养自主智慧成长 正文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教师及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现代核心素养的合格公民,数学学科教学当然应当承担起其应有的使命。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可见,其一,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路径依赖于学校,依赖于学科教学,学科素养是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合格公民的核心素养的基石,学科素养培养关乎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成败。其二,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人的角度出发,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教育教学,思考学校的一切活动。 以此视角审视我们的数学学科教学,我们发现:我们的教学理念已从以往的教给学生知识(知识本位)发展为培养学生能力并重(人本位)。我们进一步发现:教给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固然是我们的应有之义,但我们真正所要做的应该是在这个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学会有逻辑的推理,辩证的去判断,即让学生获得成长和成长的力量,为他们的人生奠基。以此视角审视我们的课堂,我们无奈的承认:我们的课堂却几乎没有发生太多质的改变,PPT、投影仪、互联网+等等再高超现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堆砌不起理想的完美课堂,僵化、机械、死板的教学形态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数学“生态”课堂建设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生态”?“生态”原意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武汉市旭光学校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假期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六年级组邹四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与实践。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素养,它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这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只讲语文能力相比较,教学目的的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整体素质培养要求。所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如现在教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要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相结合,才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有效活动。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做法总体上同一位教育家指出的相同,他说:“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其具体做法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教学要给学生四个实用的课堂。一是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如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样。二是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三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小学语文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区,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所在地。在教学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让学生

任务型作文“学生核心素养”写作

任务型作文“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分)这两年教育流行语中莫过学生“核心素养”最引人注目。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近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请根据材料内容,比较上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 在审题立意上我们首先是要结合材料重点看这个“提示语”部分中的任务要求,本次作文提示中明确说“比较上述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分以下),如果是若即若离,虽提到“核心素养”但不能贯穿始终或论述

不清的(36-42 以上)。其次也要注意“比较”和“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这俩个提示。 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 构思:比较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要求:结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及自身成长。 、审题不准,立意不清。如以下立意和标题就脱离了“学生核心素养”这个任务:写“素养” ;只强调“全面发展” ;《读书不如行动》完全不提任务;《核心素养是学生自己》超出了三个方面等,这些立意多是审题不准确造成的。方法、标题不清:好的标题既能包含任务要素,也能突出作者观点,语言精炼。如《社会实践突出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根基》《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勇于担当 :自拟标题常用形式《论XXXXX》《〈XXXXX 之我见》《XXXX 与 △△△△》或用正副标题形式更好,如《勇于担当实践创新——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 虽有任务中心但条理不清,层次不明是很多文章的通病,在若即若离中文章摇摇欲坠,主题中心无法突出或鲜明。本次作文训练按照“时评类”文章结构模式思路进行,“引”“议” “联”“结”要严格执行。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架构,思维要有一定的延展,一般论说文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逻辑三段论展开,说表现、说方法、说反思、说联系,步步紧扣材料,回扣任务! 方法

核心素养论文(终版)

关于教师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分析 兴城市红崖子梁屯小学陈婷婷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且不断引入教学实践当中,为了使教学管理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及适应当下的教育观念革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班级治理及教学实践中被摆在重要位置。本文以对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为主题,对教师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操作中的现状和有效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实践 “核心素养”一词源于国外,近年来受到了中国教育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在我国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认知基础之上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正式形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着眼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中华民族特性,经过广泛的科学论证产生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新型教育观念。 “核心素养”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文化基础。它强调了既要学习我国悠久的、深刻的文化精神,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自主发展。它强调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确定明确的目标,从而调动主观能动性,获得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三是社会参与。它强调具有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能处理好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能够自主纠偏道德规范的失常行为。 “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普遍性。它是小学生在今后个人发展中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包括培养小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应当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培育学生具备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和技能相融合。而且,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过程是持续性的,是从培养到完善再到不断改进的不间断的过程。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教师与学生主体错位。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系列论文)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 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作为教师,是不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这个语言教学也就不仅仅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今后的学生要实现的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的思辨能力,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个可能才是我们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地实践研究论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 各学科教育者,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将生活作为基础的教育学科。因此,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核心素养在该学科中的渗透。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核心能力和必备素质。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和魅力充分表现出来。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 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 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 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 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 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 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二、如何让核心素养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关键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兼顾过程和方式,技能和知识以及价和态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学校将立德树人思想落实到实处的一项 重要措施。因此,教师目标的制定必须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 征,并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寻找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核心素 养之间的落实点以及触发点。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想要更加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就应该加强教师的核心素养思想的认识,进而才能与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其次,就是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够将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渗 透。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起表率作用。身教大于言传,只有这样不断地提升自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 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 一、人文底蕴 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积淀 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2.人文情怀 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审美情趣 重点: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审美是体味品评人、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情趣,则是指人的性情和志趣、情调和趣味。当我们知道这里的艺术领域主要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后,有意识地坚持用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等方法去体味品评,即可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 真题解析 1.201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试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而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当做主体,就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那么作为数学教育的实践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联系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数感的建立水平是学生个体数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

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又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让学生到市场进行“今天我买菜活动”,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瓜果、蔬菜的重量等,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感。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因为大家认为学习数学,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必须以思维培养为基础,这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例如四年级教学《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时,对于第一题图中的李叔叔“第一天看到66页,第二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然后教材中展示了三位小朋友的算法,问学生哪种更简便。课堂上我没有这样直接问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读清题目,因为教材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看懂题目意思。题中的“看到”与“看了”是不是同一个意思,需要学生认真读,这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一

论文《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论文《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摘要: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实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旨在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一、转变理念 核心素养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时刻保持“全人”思考,不能只看见“部分”而忽略了“整体”。它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科素养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把握教育实践的方向,由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人”出发,经过各个环节的具体实践、反思,最终再回归到“人”——培养出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具体研究学生,探究他们的社会责任、人性品格、素养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成长的潜质和可能性,注重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甚至还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好伙伴。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仅仅是帮助者与好伙伴。对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除了在课堂获取知识,还可以在课外或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提升责任感与幸福感。所以,提升教师素养是关键。 二、提升教师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备受关注时,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个问题,即教师的素养。教师要充当改革理念研究的参与者;教师要继承已有的改革成果,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行动者,要主动将学生核心素养转化成“可教”的内容;又要做好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衔接,因此要做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缔造者,而非原有课程教学目标的执行者;教师要做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的改良者,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相应评价标准,对学生评估的现有指标进行改良和优化,开展个性化学习诊断与“学会学习”专门指导。由此可见教师素养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相应地要快速提升。 三、着力教学实践 首先,研究学生。教师上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备课时,教师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备课标和备教材是基础,是为学生服务,备学情才是重点。所以,真正能够驾驭教材过程的高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结构服从于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全身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其次,活用教材。课程是培养人的重要载体,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师学科教育教学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学新闻作文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 一、人文底蕴 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积淀 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2.人文情怀 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审美情趣 重点: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审美是体味品评人、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情趣,则是指人的性情和志趣、情调和趣味。当我们知道这里的艺术领域主要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后,有意识地坚持用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等方法去体味品评,即可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论文10篇

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论文10篇 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论文10篇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觉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充分体现 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一个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表现在:能主动的、 积极的、有兴趣的学习数学,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 学意识,自觉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解决数学问题、打好 数学基础、感受数学的应用,具备比较扎实的数学基本功。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肤浅认识: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从学生们的思想和态度入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首先要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 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思考的氛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例如, 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利用学生已有的“太 阳从东方升起”的生活经验,先确定东方,再来认识其他三个方向。 这样就把教学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间,利用生活原型来有效促进学 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教学“体积和容积”时,利用从粉笔盒抽出粉 笔和放回粉笔的动态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物体占有 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还有在学习“搭一搭”时,老师先 出示两幅从物体前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前面:右面:然后让 学生通过想一想、搭一搭、说一说等活动,知道有多种可能的情况,

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形状。最后,大家通过想一想、搭一搭确定了 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 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数是形的抽象,形是数的表现。“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 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2)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以合情推理为主。“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推理策略。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老师要求学生把圆柱形的胡萝卜削成等高的圆锥,并猜测圆锥的体 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有的认为是圆柱的1/2,有人认为是1/3,也有人认为介于1/2和1/3之间。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借助观察与实验进行 了大胆猜想;我们也可以运用类比提出猜想,如根据“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可以类比推断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往往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在自主参与的推理活动中“领悟”出来的。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并不仅局限于课堂,一些有效 的课外活动及游戏方式同样是培养推理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亲身体 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学“长 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后,让学生估测自己身边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物 体的体积,如:自己铅笔盒的体积、教师讲台的体积、教室里电视 机的体积、上课的教室可以容纳多少体积的物体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 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

浅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7年第11期 浅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李忠勇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 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社会责任、问题解决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甚至还密切联系着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范畴。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更多的基层基础教育工作者或许更加关心的是“具体怎样做”的问题了。而这就涉及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其具体内容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社会责任、问题解决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虽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语”是“学生”,似乎是对学生、对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或指明的发展方向,但如果细读后就会发现“核心素养”实则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甚至还密切联系着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范畴。综合所学,结合本职工作,谈谈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粗浅认识。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包含了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核心素养。 1.人文底蕴在小学阶段就以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基础学科人文领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储备了。古今中外现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人文积淀,基本的知识才能沟通和发展;只有有了人文情怀,做人做事才更有“人情味”,提高幸福度;只有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才能追求美好事物,建立审美情趣,成就美好生活。 在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中,教师的引导理解,是给学生做人文积淀;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关心,这就是人文情怀;学生衣着干净整齐,教室整洁卫生,课堂上喜悦的笑容,操场上矫健的步伐,还有学生自己的爱好特长,都是审美情趣的范畴。 2.科学精神多了些方法、技巧,少了些情感的投入。科学精神是建立在基本的科学原理之上,影响着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理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是这一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就是在阐述 理性思维;学生学习,除了学还要问,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独立思考,设法分析、解决问题,这就是批判质疑;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屈不挠、不断尝试,直至问题解决,这就是勇于探索。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包含了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核心素养。 1.学会学习,拥有学习力。新的东西和知识,都需要在学习意识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合理的学习方法,准确快速地掌握住。做到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有信息意识才算是学会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家庭、学校的引导,使学生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技巧,他们才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开心。要帮助学生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丰富的经验储备,有选择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学会自觉、有效地使用信息,势必会事半功倍。当今社会,多元的学习资源都已共享,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高效利用,同时又不过分的依赖,会使他们在数字化时代更具有活力。 2.健康生活。健康生活不单单是指身体健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必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要学会自我保护,合理锻炼,拥有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例如:课间操的坚持,站姿、坐姿的标准,书写的习惯等都要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还需更多的锻炼,健全的人格需在各方努力下逐步形成。自我管理方面,小学生的自我管理需要教师引导、家长监督、社会熏陶,适时予以鼓励、奖励,培养持续行动力,正确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个核心素养。现阶段,学生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除学校、家庭所带领的部分社会参与以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也越来越渴望能更多的去参与社会。 教育广角 52

核心素养论文

着眼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学习能力的提升 南头镇升辉小学梁舒敏 内容摘要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提升英语的表达能力。而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合作学习是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法。小学英语课堂应当充分利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学习能力,积极寻求一种高效合理的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习能力合作预习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了学生潜能和主体地位,它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合作”为主体,辅以灵活灵活、快速的反馈矫正以及合作性的奖励手段,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课堂氛围。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缺乏合作能力,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变得任性、自私,不懂得正确地语文交往,加上小学英语课程作为外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因此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合作预习交流,提高自学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这些主要课程的预习有时候都做得不是很好,更何况英语这么不被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所认可的学科了,但农村的孩子课外学习的资源少,个别父母虽然很重视但因为自身原因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所以有效的合作预习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人多了,每个人都出一份力,力量就不可估量了,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我担任四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自我镇进行课堂改革模式,我尝试着开始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源,每次在上新内容前都会布置网上平台的一起作业,让学生先对新的内容有一个感知,例如:我在新授四年级上册Unit3My Week,学生先在网上预习单词的读音,第二天上课前进行预习反馈,小组长带着组员把自己预习的情况检查一遍,互相补足各自不会读的单词,接着由小组长反馈小组里不能解决的单词,通过群体的力量去解决,不难发现剩下大家不懂的单词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我有目的地去进行渗透,让学生达到人人会懂,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一)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思考 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综合提出了九个核心素养。显然,这对学校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学科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从学科层面具体研究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教学而言,需要更为细化、更具操作性的数学学科素养的架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有研究者将这十个核心概念认同为数学学科需要发展的十个核心素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则提出如图1所示的模型,这个模型基本符合数学学科的实际。当然,数学学习是基于问题或任务的,学习内容的展开基于有问题的情境,学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过程中自然需要数学的抽象、数学的推理与交流、数学的模型思想、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等,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是落实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多个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将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包括数学学科发展本身的问题;这里的问题解决也不仅仅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包括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

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并基于这三种能力形成一定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更为上位的、内隐的能力,进而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解决问题。 因此,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务必注重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以”数”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 一、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新知学习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顺利习得新知,更可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提升学习能力。因此,应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数”及其运算都是基于现实需要的。自然数是基于现实生活中计数的需要产生的;小数是各种测量活动中不同单位之间换算的产物,也是自然数除法运算结果的自然推广;分数是基于表示非整数的个数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又可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成尚荣究竟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总是让人纠缠不清。最近,有几句话让我对这一问题的答案逐步明朗起来。 第一句是教育同行说的,即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背不动的书包里有什么呢?估计不是玩具,不是足球、篮球,也不会是学具,而是一本又一本的教辅用书,一又一的试卷,装的是知识,是教师和家人永不满足的分数。知识、分数可能是带不走的,而能带着走的是什么呢?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这句话道明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第二句是十一学校校长希贵说的,即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不是教学科的”,不是对学科的轻视,更不是对学科的否定,而是说,要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教师教学科,很容易让步于学科,而没有更宽的视野;很可能止步于知识,而忘掉了一切教学都是育人。站在人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才会让教学富有蓬勃的生命和无限的创造力。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可现实是,不少教学让知识遮蔽了人,让学生缺席了,让分数把学生当奴仆规训起来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那么,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第三句是叶圣先生说的,即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所谓都是政治课,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政治课,而是所有的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所

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叶圣先生的话至少有两点相当重要: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当然,不仅要把握共同的、一般的核心素养,还应当研究和把握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 第四句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出来的,即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显然,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1+X”课程体 系培养和发展的正是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窦桂梅还进行了“主题教学”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同时,她也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还可以列出几句话,但这四句话,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学,什么是教学的使命和目的。 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二、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建立实验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f10561894.html, 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作者:赵晶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31期 摘要:高考作为检验学生中学学习成果以及选择优秀学生的重要考试,伴随时代的发 展,内容上已经不仅仅是以简单的知识检测为主,而是渐渐地朝着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方向发展。而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近年学生教育的重难点,也逐渐出现在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当中,作文命题逐渐转向学生的自身健康成长、民族和国家情怀、思维培养以及创新发展等方面,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督促。这就需要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入这些元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大环境下的学生应试能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核心素养 高考作为一次关系到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业的考核,更是对教育部门的挑战,不仅要在考核中准确地测试学生的学业知识,还要融入对于学生的全面考查因素。而高考作文作为考试的一个重点,由于其本身的灵活性,往往会融入一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因素,渐渐地偏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导向,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情况展开分析,研究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联系。 一、高中作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意义 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是逐渐地把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文件中,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学校的基础教育中要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培养学生自我身心发展、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能够熟练使用自身知识并且担任和能力相当的职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体现在高中语文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描写、鉴赏审美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作文命题中就是通过作文命题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导向,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文字创作中体会到人文气息,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结合各地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其核心素养发展导向 由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多元性,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偏重的方向也不尽相同,主要的方向有培养学生的自我审视发展能力、培养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下面将结合几个省份的作文命题来展开分析其导向: 1.注重中国特色,宣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文命题中明显地展示了特色的中国元素以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迫切愿望。像2017年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热点,全国Ⅰ卷中的作文命题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