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学案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学案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学案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学案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2.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点,并能提出相应对策。

一、全球气候变化

1

时间

气候变化规律 地质

时期

1万年以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出现 历史

时期

近1万年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出现 近现

一二百年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2.基本概念 ??????????? 冰期: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③ 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④ 时期

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和⑤ 相等的平衡线冰盖:又称冰原,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⑥

,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目前尚存的有南极冰盖和⑦ 冰盖等

3.气候变化史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处于⑧____________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新生代以⑨________期为主。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有⑩____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 000年至公元前1 500年的?________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 ℃~4 ℃;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 ℃~2 ℃。

(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a .总体特点: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____________的趋势。

b.地区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和热带地区降水量增加,?____________地区降水量减少。

c.直接影响:导致雪盖、?________面积减少,全球海平面?________。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________。

2.加剧了?____________。

3.导致?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4.显著影响?________、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________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点一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材料】

2008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

材料一“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 ℃,而2008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为-2 ℃~-3 ℃;2007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材料二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减少;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明显恶化

②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饮用水源缺乏

③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④考察队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危害其生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根据材料,考察队员获取全球变暖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应对全球变暖,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1年《波恩协议》又提出可以用增加森林植被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提出这项决

定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规律总结】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图示变化特点

地质时

(距今

1万

年以

前)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

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

不一

历史时

(近1

万年

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公

元前5 000年到

公元前1 500年

为温暖期;15世

纪以来为寒冷期

近现代

(近一

百年

来)

①气温呈波动上

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

著(温带、热带增

加,亚热带减少)【考例探究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后()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减少

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与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无关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D.1970~199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似探究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探究材料】

下图是“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B.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上升

C.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D.高纬度地区降水比原来更少

2.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理由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全球变暖将导致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科学家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家预测之二:全球洪水、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请你就以下两方面内容作出预测并陈述理由:

(1)中纬度雪线海拔高度的变化及理由。

(2)世界农作物产量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规律总结】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例探究2】《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

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巧学速记】

1.歌诀记忆地质时期地球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三冰期,震旦、石二(石炭—二叠)、第四纪。冷暖干湿相交替,周期长短不一致。

2.图解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应重点掌握全球或某区域气候变化的原因、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

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是常考点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冰期与间冰期②温暖期和寒冷期③冰川④温暖⑤年消融量⑥巨厚冰体⑦格陵兰⑧波动变化⑨湿润

⑩两?温暖?上升?亚热带

?冰川?升高?难度?自然灾害

?原有生态系统?农业?疫病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根据经纬网和海陆的形状,判断①②分别是挪威和俄罗斯。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污染有关。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明显恶化,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等影响大,噪音对北极熊影响小。全球变暖的证据是在北极获得的资料,其显示气温升高;海冰减少,出现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等。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要减少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增加森林植被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全球气候变化不是仅包括全球变暖,其形式多种多样。

1.挪威俄罗斯

2.D

3.气温升高海冰减少,出现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5.不正确。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并不只意味着全球变暖。

造成近现代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的原因是指当前地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 000年以来最温暖的时期。这是气候波动性变化引起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从1750年到2000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约31%,甲烷气体浓度上升了约1.5倍。

考例探究1(1)C(2)D[本题以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阅读、总结和比较曲线统计图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1970~199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似。]

探究点二

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有温度、降水和地形,其中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大。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区的温度上升,导致积雪融化量加大,雪线的高度将会上升。全球变暖,高纬地区是增温最明显的地区,水汽蒸发将会增多,从而导致降水的增多,北温带的耕作区北移,而温带地区降水减少,故粮食产量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出,仅考虑自然因素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说明还有很大的原因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气温升高导致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冰川融化加快,从而使冰川退缩,即雪线海拔高度将升高。受气温变化影响,气候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粮食产量变化。

1.C

2.不能。实际的气温曲线比自然变化模拟值高很多。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不仅有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并且近50年来,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3.(1)中纬度雪线海拔高度将明显升高。理由是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气温升高以及降水量减少,雪线海拔高度将相应升高。

(2)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将减少;位于高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理由是中低纬度气温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剧,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产量下降;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且可能种植原来不能种植的

稍低纬度的农作物,所以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考例探究2(1)D(2)C[第(1)题,本题考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从1962年到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气候变暖使各地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低温冻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更大。]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复习提纲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恒星 、 星云 、 行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 星云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 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大 、体积 大 和密度 小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陨星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4、 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 、 矮行星 和 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等围绕太 5、主要天体系统 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圆性 。(读P6“太阳系示意图”观察) 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 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行星 (包括: 木星 、 土星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天王星 、海王星)。(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 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 和 金星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金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水星 。 10、冥王星质量和体积偏小,不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因此被降级为 矮行星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的大气层;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 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前预习: 1、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天体。 2、请说出一个天体系统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3、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约为。 4、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6、请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课堂探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理由(依据)。 2、在教材P3图1.2和教材P4图1.4中找到地球,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提供的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存在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 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请将下列表述填在框图中 ①物质属性②运动、有序③天体④天体系统及其级别⑤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⑥在太阳系中的位置⑦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⑧地球与其他

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⑨安全的宇宙环境⑩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形态多样,是物质的,但天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总星系是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只有相邻的天体可以构成一个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地月系、恒星系、银河系、总星系 3、下列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 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 B、月球绕地球公转 B、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湿度条件 D、有液态水的存在 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4~8题: 4、图中共有几类天体()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世界地理学案及答案

第3讲世界陆地和海洋 班级学号姓名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 ⑴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29%为。 ⑵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 ⑶南北两极附近海陆分布不同,北极地区为,南极地区为。 ☆做一做☆ 1.在下面左右两图中分别填出大洲、大洋名称。 2.七大洲 ⑴概念 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有(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是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⑵七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跨东西两半球。 ☆做一做☆ 2.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画出南北回归线和120°E、90°W

(2)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上。 (3)下列哪个纬度上陆地所占面积的比例最大?()A.0°B.30°S C.30°N D.60°N ⑶大洲分界线 亚洲、欧洲分界线——山脉、河、山脉、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运河、红海、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海峡 欧洲、非洲分界线——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⑴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 _____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_____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_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⑵海、海峡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⑴平原:海拔一般在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⑵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⑶山地:海拔在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⑷盆地:周围、中间,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⑸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坡度和缓的地形。 ☆做一做☆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完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2018年6月学考用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2017版) 地理 (适用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等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考试的对象是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中就读的学生。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1)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重要地理数据。 (2)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3)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4)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 (5)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 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 (1)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 (2)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3)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3. 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 (1)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2)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3)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品质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但其中也表明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在这些内容要点的落实过程中,还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从而积累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I、地理II、地理III等模块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 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及要求见下表。

鲁教版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全套(全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编写:刘龙华 审稿:陆其勇考试要求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人口的增长十分; 2、18 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3、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 国际大环境相对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国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率率和 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不同人口增长阶段的比较发展阶段 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人口出生率仍保持人口出生率开始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在较高水平,但死降,死亡率继续下率、自然增长率都增长率低,且波动亡率迅速下降,人 降,并达到低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缓人口增长特点较大。人口增长处口自然增长率提自然增长率逐渐降慢,有些国家甚至于相对静止或低速高, 人口急剧增长。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已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开始减缓 增长。高、、低高、、高高、低、高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型)(型)(型)(型)出现在工业化初欧美发达国家一般期,发达国家一般开始出现的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农业社会时期 18 世纪末到 19 世国家时间、国家 后开始进入这个阶纪初开始进入这个段阶段生活在热带原始森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大多数大多数目前分布地区林深处的一些土著 亚、肯尼亚等国家国家发达国家居民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而发达国 家人口数量已保持。 3、人口问题的不同表现自然增人口问题典型国长率水平表现后果对策家举例人口增长劳动力、采取鼓励发达保持较和人口 青壮年负担的政策,并接国家水平化等纳来自大多面临人口不利于 出生率、自发展大多赞同实行然增长,以中国、印度、巴中水平较及 0∽14 岁的基斯坦国家政策少儿比重等等问题 问题的解决练习巩固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3--4 题: 3.1950 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 B.迅速增长 C.速度加快 D.保持稳定4.从图示来看,1770 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③平均寿命延长④人口出生率上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6.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四阶段的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专题学案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目标定位]高考中,虽然有关世界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在图上标注给出或以文字材料给出,地理空间定位考查难度有所下降,但对世界区域地理事物的熟练掌握和快速熟练准确的定位仍不失为解决世界区域综合试题的一把利剑,且能使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掌握落到实处。因此学生应掌握读图获取有关区域的位置、区域特征及人类活动等相关信息的能力,然后联系地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再用合理的地理术语科学表达。 一、根据经纬度定位 例1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回答(1)~(3)题。 (1)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②B点附近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大河注入海洋③自C点向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3)关于上图四个地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B点所在国家地广人稀②B点、D点所在国家都有大牧场放牧业③C点所在国家金刚石矿产丰富④A、B、D所在国家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反思归纳】 由图中经线可知,60°E经线大致与____________一致,为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A 点位于俄罗斯,地广人稀;B点位于美国东南部,其附近____________由西北向东南注入________湾。A点所在的乌拉尔山脉西侧为________平原,东侧为______________平原,都为平原地形;C点位于________盆地,金刚石矿产丰富,为热带雨林气候;D点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其西侧位于________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________坡,降水少,D点位于阿根廷,不是世界小麦出口国。 二、根据经纬度及海陆分布定位 例2下图所示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3)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C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C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 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活动】探究活动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 、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 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 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 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 年以来,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C。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 我国气温上升了0.4 —0.5 C,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C。 3、全球气温升高, 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 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 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 、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 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活动】探究活动二 讨论: 下图是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 红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一次段考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xx学年 高一地理第一次段考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面关于宇宙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物质构成 B、处于静止状态 C、由恒星构成 D、以太阳为中心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D、总星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3.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B.出现在日冕层 C.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略显阴暗D.活动周期为xx年4、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是()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B.气温异常升高 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山体发生滑坡5.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广州D.南极长城站 6、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7、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因为有月球绕转 C、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8、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是()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9.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10.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

B.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环流关系不大 C.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 D.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11.当东京(东九区)时间为6月10日21点时,西二区的区时()A.6月10日10点 B .6月11日6点 C .6月10日14点 D .6月11日2点 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2~13题。 12.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 C.30°N 30°W D.0 120°E 13.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 180° C.0° 150°W D.150°W 180° 14、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左偏,且在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所处的纬度是() A、北纬20度 B、南纬20度 C、北纬23度26分 D、南纬23度26分 15、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行星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1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 B.热带范围缩小 C.温带范围缩小 D.寒带范围缩小 17.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 B.北半球白昼时间长,南半球白昼时间短、 C.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进入冬季 D.北半球气候炎热,南半球气候寒冷 18、对北京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D、北京(116度)的地方时 19.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区是()A.赤道B.热带C.回归线上D.温带 20.关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在春秋分时,昼夜等长 C.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 D.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21.读下面光照图,北京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高一地理学案:人教版必修_6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 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和图片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和脆弱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雨林生态的优势和脆弱性,进一步了解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热带雨林的脆弱性。 学习难点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自主 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 标 与 导 入 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 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情境导入: 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对于全球环境有着重要的 价值和意义,而有人却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 漠”,这是为什么呢? 自 学 与 诊 断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优势性: 全年__________,__________强烈,__________旺盛, __________迅速,群落_______高。这是热带雨林区别于 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 2.脆弱性: 由于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 积累和补充______,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______,雨林 中的土壤一般很______。 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__________体 内,所以__________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 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______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 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______。

研讨 合作探究互 动 与 展 示 自主探究: 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 么呢?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合作探究: 教材第29~30页“活动” 1.阅读图 2.17,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 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 2.阅读图2.18,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 及其原因。 精 讲 与 点 拨 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检 测 与 纠 读以下①~④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学案(新人教版)

世界地理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 依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2.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 下图表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3~5题。 3.a、b、c三地()A.温度:a<b<c B.盐度:a>b>c C.湿度:a<c<b D.温差:b>c >a 4.如果a、c沿岸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和智利,则该海域()A.属西半球B.属印度洋板块 C.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D.0°经线通过 5.有关a、c沿岸附近的正确叙述是()A.c沿岸分布着热带荒漠 B.a沿岸不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 C.c处投放的漂流瓶不可能在a处找到 D.a、c沿岸都有大范围渔场

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6~7题。 6.对该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B.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图中B处是亚马逊平原的一部分 D.图中C处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 7.在E处附近海域,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北凸出②.向南凸出 ③.向高纬方向凸出④.向低纬方向凸出 ⑤.受地形影响⑥.受洋流影响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8~11题。 8.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 9.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浙江新高考高中地理学考选考模拟模拟题

浙江省新高考高中地理学考选考模拟试题 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对于我国中西部煤炭富集地区,下列开发方式相对合理的是 ?A.直接销售煤炭 B.建设坑口电站,出售电力 ?C.发展高能耗工业 D.停止开发煤炭,减少污染 2.GI S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应用不.包括 A.城市规划的设计 ? B.遥感图片的拍摄 C.土地利用的监控 D.城市工程的选址 3.下列关于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越高,雪线越低?B .山脉的阴坡,雪线高 C.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 D.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据浙江省地震台网测定: 2017年2月13日1时33分,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29.09oN, 120.68oE)发生 3.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千米。据此完成4、5题。 4.地震最可能诱发 ?A.台风形成 B.山体滑坡 C .冷锋过境 ? D .洪涝灾害 5.根据震源位置可以推断,此次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 ?C .外核?D.内核 2017年1月22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人口抽样调查,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 到1786万人,出生人口比2015年增加131 万。读我国 1980年~2016年出生人口数折线图, 完成6、7题。 6.影响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变化的最主要 因素是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医疗卫生的进步 ?C .外来人口的迁入 ?D.人口政策的调整 7.有专家估计近两年可能是我国人口出生的 高峰期,以后出生人口可能会呈下降的趋 势,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生育观念的转变?? B .子女教育费用的增加 ?C.育龄妇女的减少??D.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 2017年2月3日,360大数据中心发布了春节“空城指数”。其中东莞有近七成(69.2 2600 2200 1800 1400 1000 1980 1988 1998 2008 2016 年份 出生人数(万人) 第6、7题图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 2.4节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蒋李军课程标准: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根据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⑵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⑶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阅读图2.28、图2.29,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⑵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⑴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⑵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⑶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学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组讨论】 阅读教材P47,据图2.29-2.30讨论: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全球气温变化与大气中CO2含量变化之间有什么相关性? 3、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加?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板书】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汇总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辨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习过程】 〖预习探究〗:参考课本58页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那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讨论探究〗:参考课本58页,讨论五类工业企业的布局: 制糖厂、啤酒厂、铝厂、普通服装厂、飞机制造厂 问题:(1)这类工业应该布局在材料二图中何处?(标在图上) (2)影响这类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那些?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附:参考材料: 材料一: 1.制糖厂:原料为糖料作物(甘蔗或甜菜)。产品为白、红砂糖或粗糖。生产1吨糖 需要10吨甘蔗。甘蔗的糖分随生长期而逐渐提高,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因此,甘蔗不能储存,因尽快送糖厂加工,收获后不超过两天即加工为宜。 2.啤酒厂:产品主要为玻璃瓶装啤酒。玻璃是易碎品,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成本非常 高。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做容器。 3.铝厂:铝的电解炼制是一项耗费能量很大的工业。生产1吨铝耗用电能19000度。 因为水电廉价,无污染,所以炼铝工业多用水电作为能源(或动力)。 4.普通服装厂:原料为布(纺织业的产品),这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很大,对 技术的要求不高。 5.飞机制造厂: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很高。 材料二:

工业类型 主导 因素 主要部门 区位选择原则 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 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加工业 应接近 产地 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成本较高 市场导向型 家具制造业、 厂 应接近 不便于长途运 输或运输 成本 较高 动力导向型 工业 应接近 或 需要消耗大量 劳动力导向型 服装工业、 工业 应接近具有大 量 的地方 需要投入大量 技术导向型 飞机、 、 等 工业 应接近 地区 要求高 〖反馈练习〗:下面4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度表示影响程度大小, A :西安市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及许多科研院所。 B :河南为农业和人口大省,郑州市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于此,107、310国道从此穿过、新郑国际机场离此距离较近) C :贵阳能源资源充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0.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7.3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大型的有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水电站等。 D :广西甘蔗总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3,已成为全国甘蔗种植中心。从1992年至今,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位。

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

世界地理概况(1) [学习目标]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2、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学习重点]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 [学习过程]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洲、洲;洲跨东西半球。 主要在南半球的大洲:洲、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洲。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 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4、读《世界地图》识记 (1)岛屿: 格陵兰岛(最大)、纽芬兰岛、冰岛、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苏门答腊岛、台湾岛、海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火地岛 (2)群岛: 马来群岛(最大)、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 (3)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小亚细亚半岛、索马里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4)边缘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日本海、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加勒比海 (5)海湾:孟加拉湾、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 (6)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琼州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 海峡、德雷克海峡 (7)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大洲

2018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高一地理学考适应性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高一地理学考适应性测试题及答案 2018.05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8年3月19日傍晚,我国多地观测到“双星伴月”天象,下图为当天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达出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 A.离日、地较近,反射较强 B.卫星数量多,引力作用强 C.体积庞大,反射面积较大 D.公转速度快,发光发热多 庐山清新隽雅,鄱阳湖鸟飞鱼跃,山水相伴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图为庐山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庐山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4.鄱阳湖“鸟飞鱼跃”景观表现出的生态功能是 A.调节气候 B.调蓄洪水 C.净化水质 D.维持生物多样性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冷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暖锋 6.图示时刻,甲地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于乙地 B.夜晚温度高于乙地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于乙地 D.白天温度高于乙地 农业“接二连三”是指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和旅游观光合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7.浙江农村大力推进“接二连三”,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农产品数量 B.增加农村劳动力 C.推动逆城市化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推进“接二连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 A.雨热同期 B.交通便利 C.能源充足 D.地价低廉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曾经90%的土地都是沙漠,有“沙漠之洲”之称。2007年民勤县开始对荒漠化进行全面治理,如今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完成下面小题。 9.监测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10.下列改善民勤县生态环境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全面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蒸腾 B.全面禁止放牧,保证草场恢复 C.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民收入 D.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 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同步测试题解析版语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经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解析:本题是根据所提供的地理现象,反推气温特征。由于象、水牛和竹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动植物,所以当时黄河流域的气温肯定比现在高,降水也比现在多。 答案: D 2.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原理。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导致全球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本身虽不能直接吸收很多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但是却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然后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能量反射给地面,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答案: C 3.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南非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形地势方面的地理特征。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首当其冲,中国、印度、南非虽然都是沿海国,但是他们很多国土的地势并不很低。而对于国土主要由岛屿组成的印度尼西亚来说,海平面的上升必将淹没其非常多的国土面积。 答案: C 4. 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 ) A.波动下降现象 B.波动上升现象 C.变化平稳 D.变化不定 解析: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气候增暖的时期;20世纪40年代之后,全球气候逐渐变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

高一地理学案一

高一地理学案(一) 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 学习内容: 1.高中地理(必修本)教材内容。 2.你还想获得哪方面的知识? 3.你有无打算做某一方面的课题研究? 学习目标: 1.掌握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省级地理会考,希望达到(等级)2.达到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要求每个学习者具备的四会: 一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即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 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三是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together) 即能够与他人合作; 四是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和自主性。 学习方法: 1.教材知识运用综合程序讨论的方法:同学按照学案要求阅读教材,教师使用多种媒体,使同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学会综合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一般过程为:明确每课目标要求、了解重难点内容→展示小步子综合程序思考题→阅读教材、独自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完成同步练习和知识检测。 2.活动课题运用综合实践研究法: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践研究调查→采集资料数据→分析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交流论证报告→作评价和总结。 3.以小组自主性学习为主。小组自主性学习是综合研究性学习地理中最为常见一种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小组同学调查分析,讨论研究、协同完成。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不仅深化了课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践、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精神,培养了同学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达到全面谐调发展的目的。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湘教版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考点一 I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 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 海峡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1) 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地形 类舉 平原 离惊 — 建地 . ___ 山地 r\ 丘陸 晦拔 高度 很低 (2iioin ta F ) 无一定 的标准 较高 (500m 顶 下) 地形 痔征 起伏很小 平坦T 碉 胞血坦荡 边绦陡峻 四周応 中间低 坡惓陵蝮 起伏较小 坡 度和缓 (2)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 本节复习脉络: 1.世界海陆分布 乘半球 西半球 仁 L 1 \—〒一r Li 一一一一一广一一 L &减 o

3. 板块构造理论 (1) 六大板块:A 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 F 亚欧板块。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 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运用一考向通关] 考向1区域空间定位 2. 下图为25° 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117° 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 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下题。 1.甲国位于( ) A. 欧洲 C.北美洲 D [甲国大部分处于 60° W 70° W 0°?10° 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 Do ] 大陆坡 水深不趙 过200米, 蕴藏肯卡 富讷石大陆架倆 外梅倾斜 的睫坡 尢祥底議 有猛结樓 分布 ■&块的梢 亡边界 板块的生 耗边界 利天然吒 【导学号:92040137】 D.南美洲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导语: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一、关于地图的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复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对于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