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目前,大气污染已不仅仅是在几个工业化国家中,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公害。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气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将日趋严重。所以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已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要搞好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首先必须做好防治工作。用废气分析仪和烟度计测定排气污染物浓度,目的是控制排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其限定在被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目的。

在汽车排气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单测定汽油车就有非分散型红外线分析仪、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等。而对柴油车而言有滤纸式烟度计、消光式烟度计(不透光度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多采用非分散型红外线分析仪和滤纸式烟度计、不透光度计来测量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对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我国现行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主要是怠速法、双怠速法,由于只规定测量HC、CO的排放浓度,所以无法适应新车发展的需要。部分城市为满足实施更高排放检测要求,将逐步实施工况法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有稳态工况法(ASM)、瞬态工况法(IM)和简易瞬态工况法(IG)三种。

对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我国现行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主要是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测量(用不透光度计)或自由加速试验烟度测量(用滤纸式烟度计)。这两种方法对于车辆有负载时的排放情况难于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于近年为减少柴油车颗粒物排放而较多采用的涡轮增压技术的柴油车,由于其比自然吸气式的柴油车需要更长的起效时间,因而在使用自由加速法测量时反而较自然吸气式的柴油车的排放更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使检测更合理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开施实施加载减速法(Lug-down),它是一种在模拟车辆负载运行时测量压燃式汽车排气可见污染物的方法。

第一节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废气体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

1.两气体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

分析仪器是从汽车排气管内收集汽车的尾气,并对气体中所含有的CO和HC的浓度进行连续测定。它主要由尾气采集部分和尾气分析部分构成。

(1)尾气采集部分

图2-6-1尾气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如图2-6-1所示,由探测头、过滤器、导管、水分离器和泵等构成。用探头、导管、泵从排气管采集尾气。排气中的粉尘和碳粒用过滤器滤除,水分用水分离器分离出去。最后,将气体成分输送到分析部分。

(2)尾气污染物的分析部分

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是建立在一种气体只能吸收其独特波长的红外线特性基础上的。即是基于大多数非对称分子对红外线波段中一定波长具有吸收功能,而且其吸收程度与被测气体的浓度有关。如CO能够吸收4.55μm波长的红外光线,CH4能吸收2.3μm、3.4μm、7.6μm红外线。

该分析仪是由红外线光源,测量室(测定室、比较室),回转扇片和检测器构成。从采集部分输送来的多种气体共存在尾气中,通过非分散型红外线分析部分分析测定气体(CO、HC)的浓度,用电信号将其输送到浓度指示部分。工作原理如图2-6-2所示。它由两个红外线光源发出两组分开的射线,这些射线被两旋转扇片同相地遮断,从而形成射线脉冲,射线脉冲经滤清室,测量室而进入检测室,测量室由两个腔室组成,一个是比较室,另一个是测定室。比较室中充有不吸收红外线的氮气,使射线能顺利通过。测定室中连续填充被测试的尾气,尾气中CO含量越高,被吸收的红外线就越多。检测室由容积相等的左右两个腔室组成,其间用一金属膜片隔开,两室中充有同摩尔数的CO。由于射到检测室左室的红外线在通过测定室时一部分射线已被排气中的CO吸收,而通过比较室到达检测室右室的红外线并未减少,这样检测室左右两室吸收的红外线能量不同,从而产生了温差,温度的差异导致了压力差的存在,使作为电容器一个表面的金属膜片弯曲。弯曲振动的频率与旋转扇片的旋转频率相符。排气中的CO浓度越大,振幅就越大。膜片振动使电容改变,电容的改变引起电压的变化,从而产生交变电压。交变电压经放大,整流成直流信号,变为被测成分浓度的函数,因此可用仪表测量。而HC由于受到其他共存气体的影响,所以使用固体滤光片,巧妙地利用了正已烷红外线吸收光谱。因此,样品室内共存的CO、CO2、NO x等HC以外的气体所产生的红外线被吸收,再经检测器窗口的选择和除去,仅让具有HC(正己烷)3.5μm附近的波长到达检测室内。HC(正己烷)被封入检测器,样品室中的HC(正己烷)吸收量也就被检测器检测出来。

图2-6-2电容微音器式分析装置

2.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简介

鉴于目前实施的怠速工况测定CO、HC两气体的排气检测手段已无法有效反映汽车排气中的NO x和CO2,四、五气体分析仪可满足测量要求。四气与五气的分析仪区别在于五气分析仪可检氮氧化合物(NO)。

五气分析仪其中CO、CO2、HC通过非分散红外线不同波长能量吸收的原理来测定,可获得足够的测试精度。而NO x与O2的浓度采用氧传感器和一氧化氮传感器测定。

氧(O2)传感器,其基本形式是包括一个电解质阳极和一个空气阴极组成的金属-空气有限度渗透型电化学电池。氧传感器电流是一个电流发生器,其所产生的电流正比于氧的消耗率。此电流可通过在输出端子跨接一个电阻以产生一个电信号。如果通入传感器的氧只是被有限度地渗透,利用上述信号可测氧的浓度。

在汽车废气检测上应用的氧电池,使用一种塑料膜作为渗透膜,其渗透量受控于气体分子撞击膜壁上的微孔,如果气体压力增加,分子的渗透率增加。因此,输出的结果直接正比于氧的分压且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响应。

由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放大后,送至仪器的数据处理系统的A/D输入端,进行数字处理及显示。

NO的传感器是基于O2传感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化学电池式传感器。

二、柴油车烟度计结构与检测原理

1.滤纸式烟度计的结构与原理

从测量原理上来说,滤纸式烟度计是一种非直接测量的计量仪器,它通过检测测量介质被所测量烟度污染的程度大小来间接得出烟度的大小。仪器的取样系统通过抽气泵、取样探头从柴油车的排气管内,在规定时间中,抽取规定容积废气,经过测量介质(测试过滤纸)过滤,废气中的炭粒附着在过滤纸上,形成一个规定面积的烟斑,然后通过测量系统的光电测量探头对烟斑的污染程度进行测量,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再将测试结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

图2-6-3滤纸式烟度计总体结构示意图

滤纸式烟度计其结构如图2-6-3所示,由采样器和检测器两部分组成。采样抽气系统由抽气气缸、抽气电机、取样探头以及气路管道系统和控制电路组成;采样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电机带动气缸运动,气缸通过气路管道系统,取样枪从柴油车的排气管内抽取规定容积的废气,并通过测试过滤纸过滤,完成采样过程。

测量系统主要由走纸机构、压纸机构、光电测量探头以及

测量电路和结果显示电路组成。测量时压纸机构张开,走纸电

机带动走纸机构,将被采样系统污染后的测试过滤纸带到光电

测量探头下,光电测量探头对其进行测量,通过其内部的测量

装置(如图2-6-4所示的光电池)将滤纸污染程度转化为电信

号,进过测量电路放大、处理,最后通过显示电路在数字表上

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

2.不透光度计的结构与原理

不透光度计(又称消光式烟度计、透射式烟度计)是利用透

光衰减率来测量排气烟度的典型仪器。其原理是使光束通过一

段给定长度的排烟管,通过测量排烟对光的吸收程度来决定排

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一种直接测量的计量仪器。

如图2-6-5所示:测量单元的测量室是一根分为左右两

半部分的圆管,被测排气从中间的入口7进入,分别穿过左圆

管和右圆管,从左出口5和右出口8排出。透镜4装在左出口图2-6-4 检测系统

的左边,反射镜10装在右出口的右边。在透镜4的左侧是一个放置成45°的半反射半透射镜3,它的下方是绿色发光二极管2,它的左边光电转换器1,发光二极管2及光电转换器1到透镜4的光程都等于透镜的焦距。因此,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光经过半反射镜3的反射,再通过透镜4后就成为一束平行光。平行光从测量室的左出口进入,穿过左右圆管(测量室)中的烟气从右出口射出,被反射镜10反射后折返,从测量室的右出口重新进入测量室,再次穿过烟气从左出口射出。射出的平行光经过透镜4,穿过半透射镜3,聚焦在光电转换器1上,并转换成电信号。排气中含烟越多,平行光穿过测量室的光能衰减越大,经光电转换器1转换的光电信号就越弱。

图2-6-5 透光式烟度计的测量原理

1-光电转换器;2-绿色发光二极管;3-半反射半透射镜;4-透镜;5-测量室左出口;6-左风扇;

7-测量室入口;8-测量室右出口;9-右风扇;10-反射镜

第二节汽车排气污染物检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一、排放仪器操作规程

1.怠速尾气排放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①装上长度等于5.0m的取样软管和长度不小于600mm并有插深定位装置的取样探头。

②仪器的取样系统不得有泄漏。

③受检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

④汽油应符合GB 484的规定。

⑤测量时发动机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2) 检验程序

①必要时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

②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0.7额定转速,维持60s后降至怠速状态。

③发动机降至怠速状态后,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等于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④发动机在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若为多排气管时,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2.双怠速尾气排放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①装上长度等于5.0m的取样软管和长度不小于600mm并有插深定位装置的取样探头。检查取样软管和探头内残留HC不得大于20×10-6。

②仪器的取样系统不得有泄漏。

③受检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

④汽油应符合GB 484的规定。

⑤测量时发动机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2) 检验程序

①必要时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

②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0.7额定转速,维持60s后降至高怠速(即0.5额定转速)。

③发动机降至高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取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

④发动机从高怠速状态降至怠速状态,在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怠速排放测量结果。

⑤若为多排气管时,分别取各排气管高、低怠速排放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 滤纸法烟度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①抽气开关与抽气泵动作应同步,滤纸洁白均匀无受潮变质,取样进气管路通畅。

②受检车辆发动机达到规定的热状态,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现象。

(2)检验程序

①吹除积存物:由怠速工况将油门踏板迅速踏到底,4S后松开,反复三次,以清除排气系统中的积物。

②安装取样探头:将取样探头固定于排气管内,插深等于300mm,并使其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

③将踏板开关固定在油门踏板上方。

④测量取样:由怠速工况将踏板开关和油门踏板一并迅速到底,保持4S后松开,完成第一次检验。

⑤读取示值(自动)或取样(手动)。

⑥相隔11S以后,进行第二次检验。

⑦重复检验三次,取三次检验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排气烟度的检验结果。

4. 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①车辆进气系统应装配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配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

②测量时发动机的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③试验前车辆不应长时间怠速运转。如车辆长时间怠速运转,测试前应增加自由加速工况操作次数,以便扫尽排气管积存的排放污染物。

④燃料应使用柴油,不得加消烟添加剂,柴油应符合GB252的规定。

(2)检验程序

①车辆在发动机怠速下,插入不透光仪取样探头。

②迅速但不猛烈地踏下油门踏板,使喷油泵供给最大油量,在发动机达到调整器允许的最大转速前,保持此位置。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不透光仪恢复到相应状态。

③重复②操作过程至少6次,记录不透光仪的最大读数值。如果读数值连续4次均在0.25m-1的带宽内,并且没有连续下降的趋势,则记录值有效。

④计算4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5.注意事项

①检验时,发动机怠速应符合规定。

②检验结束后,抽出取样探头,待仪表回零后再检下一台车。

③取样探头不用时要吊挂,防止污染受损。

④左右排烟口的风扇故障时严禁继续使用,否则将污染仪器的光学器件,造成仪器更大的损坏。

二、排放检测标准

1. 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见表2-6-1)

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表2-6-1

2.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双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见表2-6-2)

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双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表2-6-2

3.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见表2-6-3)

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表2-6-3

4.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自由加速试验烟度排放限值(见表2-6-4)

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自由加速试验烟度排放限值表2-6-4

三、汽车排放检测结果分析与故障诊断

根据汽车的生产年代的不同,检测的法规也不同,尤其对于汽油机车辆,由于发动机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排放标准越来越高,尾气排放不合格的原因也较复杂,以下重点分析一下不同年代汽油机的排放故障。

对于2001年以前生产的在用汽车排放标准只规定了CO不大于4.5%,HC不大于900ppm,这样的规定已经过于宽松,对于80年代生产的桑塔纳乘用车来说都是不能作为故障标准的,就是说即使桑塔纳乘用车存在严重的发动机故障也可能满足这个标准。在这个标准实施的时间段内既有东风、解放、北京212等较落后发动机车型,也有桑塔纳、富康等引进化油器车型,同时还有大批的进口电子燃油喷射加三元催化的车型。我们重点分析化油器车型的排放故障。如表2-6-5:

化油器车型的排放故障表2-6-5

注:对于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除国家标准外应同时参照该车型标准,比如普桑化油器车型其CO值应为0.5~1.5%,HC值不大于300ppm,同时应在规定转速下测量。

对于2001年以后上牌照的车辆,国家标准就严格得多,通常是指配备了电子燃油喷射加三元催化装置的轻型汽车。这一类汽车排放超标的故障形式往往是CO或HC轻微超过限值,在诊断这类车时往往发现其发动机控制系统无任何故障,氧传感器反应正常。这些都说明该车的三元催化系统存在问题,这主要有三元催化系统老化,效率下降;三元催化转换器质量较差;三元催化转换器安装位置不合理,正常工作时三元催化器达不到合适的工作温度等。这一类车辆如果出现排放较严重超标的情况,一般是发动机管理系统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需要通过诊断仪器分析控制系统那些元件出现问题。

对于柴油机自由加速烟度超标的主要原因有:柴油机供油系调整不当,可通过喷油泵试验台进行高压油泵调校;发动机活塞与气缸配合间隙超差、活塞环磨损严重造成气缸压力下降,这种情况只有通过大修或更换活塞环来解决;有时柴油质量差也会造成燃烧不完全导致烟度超标。

第三节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仪计量检定规程技术要求

一、尾气分析仪

《JJG688-90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1. 外观及性能

(1) 仪器应附有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应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仪器型号、出厂编号及制造年月。

(2) 仪器预热30min后,各指示器能正常工作,数字显示器应显示清晰。

(3)仪器的各调节器应能正常调节,零点及量距调节应有一定余量。

(4) 每台仪器或仪器说明书中必须标明有二位有效数字的正己烷/丙烷转换系数。

(5) 仪器须检查系统的气密性。

2. 最大允许误差

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2-6-5规定(检定时满足a和b中任何一条即为合格)。

最大允许误差表2-6-5

3. 稳定性

(1) 零点漂移:仪器在规定检定条件下,3h内零点漂移量不超过表2-6-6的规定,多量程仪器必须在最小量程内进行。

零点漂移表2-6-6

(2) 量矩漂移:仪器在规定的检定条件下,3h内其示值的最大漂移不超过表2-6-7规定(检定时满足a和b任何一条即为合格)。

量矩漂移表2-6-7

4.重复性:重复性误差应不超过2%。

5.仪器电源线对外壳接地点的绝缘电阻应大于40MΩ。

二、滤纸式烟度计

《JJG847-93滤纸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1. 外观及性能

(1)烟度计各部分应清洁,显示部分应清晰。指针式仪表应无指针弯曲及卡滞现象;数字显示应无缺划及乱显现象。

(2)烟度计在其明显部位应具有如下标志:仪器名称、仪器型号、生产许可证标志、出厂编号、生产厂名、出厂日期。

2. 测量系统

(1) 稳定性:烟度计连续工作30min,其漂移量应不超过满量程的2%。

(2)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烟度计连续测量不少于5次,其重复性应不大于满量程的2%。

(3) 示值误差:烟度计对于烟度约3 ,5 ,7 FSN的三种标准烟度卡,其示值误差均应不超过满量程的3%。

3. 取样系统

(1) 抽气量:取样系统应保证每次抽气量在仪器所提供的实际抽气量的±5%范围以内。

(2) 抽气时间:取样系统每次抽气时间为1.4±0.2 S。

(3) 密闭性:取样系统密闭性要求在1min内,外界空气渗入量应不超过抽气量的10%。

三、透光式烟度计

《JJG976-2002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1. 外观

(1) 烟度计的显示仪表应应具有二种计量参数:光吸收比N和光吸收系数k。二种计量参数的量程,均以光通过充满干净空气的测量区时为0;以光通过测量区被全遮挡时为满量程。

(2) 烟度计应有清晰的铭牌,标明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制造日期。并应标明通道有效长度(L)。

(3) 仪表外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的剥落、擦伤、凹陷、起泡、裂纹等缺陷。

(4) 仪表显示应清晰,无缺损现象。

(5) 各种调节旋钮、按钮应转动灵活、平稳、锁定可靠,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2. 在配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机动车辆检测站中的烟度计

对配置在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机动车辆检测站中的烟度计,计算机显示值或其打印值应与烟度计示值一致;对于模拟信号输出的烟度计应满足计算机显示值或其打印值与仪表示值均应符合示

值误差要求,而且它们的差值绝对值不得超过示值误差要求的绝对值。

3. 计量性能要求

(1)光吸收比N

①测量范围:至少应满足(0~98.6)%。

②分辨力:0.1%。

③示值误差: ±2.0%。

④零位漂移:在1h中,仪器的零位漂移不超过±1.0%。

⑤烟度计的稳定性要求:在连续12次测量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放烟气后,光吸收比零位值变化不超过±1.0%。

(2) 光吸收系数k

①测量范围:至少应满足0~9.99 m-1。

②分辨力:0.01 m-1。

③示值的不一致性:指仪器的光吸收系数k的示值与按仪器的光吸收比N的示值用公式:

L

?

-

=计算得到的光吸收系数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0.05 m-1。

k-

/1(N

1

)

ln(

)

④零位漂移:在一小时中,仪器的零位漂移不超过±0.08 m-1。

⑤烟度计的稳定性要求:在连续12次测量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放烟气后,光吸收系数零位值变化不超过±0.08 m-1。

(3) 烟度计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

烟度计测量电路的响应时间,即插入遮光片使光接收器全被遮住时,显示仪表指针或数显值从满量程的10%到满量程的90%时所需的时间应为(1.0±0.1)s。

(4)烟度计显示的被测烟气温度

烟度计显示的被测烟气温度显示值误差不超过±5℃。

(5) 烟度计油温测量

对带有油温测量功能的烟度计,其油温测量示值误差不超过±5℃。

(6)烟度计转速测量

转速测量示值误差在转速为600~1000 r/min 时不超过±20r/min;在其他范围不超过±50r/min。

第四节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仪器使用与保养

一、两气体分析仪

1. 两气体分析仪的使用

仪器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调整好仪器零位。汽车处于怠速状态下,将探头插入汽车排放管

内,插入深度不小于600mm,按“测量键”,时间约30秒,仪器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仪器的显示窗口显示出被测气体的浓度。测量结束后,将探头拔除,直至仪器的指示值接近为零,按“复位”键,关闭仪器的气泵。

2. 两气体分析仪的保养

(1)滤芯污染严重时及时更换前置过滤器、油水分离器、粉尘过滤器的滤芯;

(2)取样探头不得随意扔到地上,以免沙、泥、水等杂物进入仪器内部,造成仪器故障;

(3)每周用空压机压缩气体清洗取样管和探头;

(4)每周对仪器进行校准;

二、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

1. 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的使用

仪器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仪器自动调好零位。汽车处于怠速状态下,按“测量键”,将探头插入汽车排放管内,插入深度不小于600mm,时间约30秒,仪器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仪器的显示窗口显示出被测气体的浓度。测量结束后,将探头拔除,直至仪器的指示值接近为零,按“复位”键,关闭仪器的气泵。

2. 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的保养

(1) 滤芯污染严重时及时更换前置过滤器、油水分离器、粉尘过滤器的虑芯。

(2) 取样探头不得随意扔到地上,以免沙、泥、水等杂物进入仪器内部,造成仪器故障。

(3) 每周用空压机压缩气体清洗取样管和探头。

(4) 每周对仪器进行校准。

(5) 每年更换氧传感器和一氧化氮传感器。

三、滤纸式烟度计

1. 滤纸式烟度计的使用

仪器接通电源预热15分钟,使仪器处于待测试状态。将取样枪夹接于测试车辆排气管上。将脚踏开关挂接在油门踏板上,将踏板开关和油门踏板一并迅速踏到底,保持4S后松开,连续测量三次,以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每次测量后仪器自动复位,准备下次测量,测量过程中不许手动复位。每两次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5秒。

2. 滤纸式烟度计的保养

(1) 滤纸使用完毕后及时更换烟度计的滤纸。

(2) 取样探头不得随意扔到地上,以免沙、泥、水等杂物进入仪器内部,造成仪器故障。

(3) 每周用空压机压缩气体清洗取样管和探头。

(4) 每周对仪器进行校准(标定)。

四、透光式烟度计

1. 不透光度计的使用

如南华产NHT-1,仪器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按↑键,仪器提示“请将探头放于清洁处,准备校准”操作员按K键确认,仪器进行校准。完成后将探头插入汽车排气管内,汽车保持怠速状态,仪器确定启动和停止试验的域值。怠速状态检测完成后操作员按仪器提示“请加速”迅速踩下车辆的油门踏板,使发动机至高转速,并保持,当仪器出现“请减至怠速,并保持”的提示后,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到怠速状态。仪器在急剧加速的过程排烟的不透光超过启动域值时,开始自动采集数据一至到不透光将到停止域值时,从采样的数据中找出最大值,作为本次的测量结果。汽车怠速时自由加速试验至少应重复6次,如果光吸收系数示值连续4次均在0.25m-1的带宽内,并且没有连续下降趋势,则将这4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 不透光度计的保养

(1) 每周清洗温度传感器。

(2) 取样探头不得随意扔到地上,以免沙、泥、水等杂物进入仪器内部,造成仪器故障。

(3) 每周用清水和干净的布清洁取样探头、取样管内部和外部。

复习思考题

1.尾气测试前为什么要使发动机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检验前为什么不能车辆不应长时间怠速运转?否则应怎么办?

2.说明双怠速测试时高怠速的具体含义。

3.用不透光计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检验,至少需要测几次?最终检测结果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4.用滤纸法进行烟度检验,至少需要测几次?最终检测结果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浅谈

民营科技 2009年第7期12MYKJ 科技论坛 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尾气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 汽车排放的尾气,除空气中的氮和氧以及燃烧产物、水蒸气为无害成分外,其余的都为有害成分。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铅(Pb)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中本身就有很强的毒性,有的又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二次污染。 2汽油机排气再循环 排气再循环(Exhause Gas Recirculation,EGR)是使发动机排出气体的一部分重新进入进气系统,引入不活性气体(主要是CO2)到燃烧室,增加燃烧室内气体的热容量,使最高燃烧温度下降,抑制NOx的生成。 研究表明,增加尾气再循环量可使NOx浓度降低,但过度的尾气再循环会引起火焰传播不稳定甚至断火,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造成功率下降,油耗和HC排放增加。当EGR率超过15%~20%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将会很快恶化。因此,必须将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研究引入进气管的尾气量一般在6%~13%之间变化 3汽油机的催化净化技术 3.1三效催化净化系统 三效催化器一般由催化剂(主要是贵金属)、助催化剂(CeO2等稀土氧化物)和载体γ-Al2O3组成。稀土除以助催化剂的形式提高催化剂活性节约贵金属外,还可以提高Al2O3载耐热性能的作用。 三效催化剂是通过氧传感器把三效净化催化器的入口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比附近,使三种有害成分(HC、NO和CO)同时减少。也就是把HC氧化为H2O和CO2、CO氧化为CO2、NO还原为N2。即由还原性成分的(HC、CO、H2)和氧化性成分(NO、O2)的化学反应产生无害成分(H2O、CO2、N2),因此三效催化氧化系统的还原性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的量的平衡是最重要的条件。 3.2氧化催化净化系统 氧化催化净化系是由排气总管、氧化催化转化器、二次空气系统、EGR系统组成。其中许多贵金属(Pt、Pd、Rh、Rn)和金属氧化物(CO、Ni、Cu、Mn、Cr、Fe、Ti等的氧化物)对上述反应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氧化催化净化系是排气后处理中使用氧化催化剂,经过催化作用使排气中的CO、HC、转化成无害成分CO2和H2O。使用催化净化方法不能净化排气中的NOx,因此在使用氧化催化方法净化排气中的CO 和HC时,一般需要尾气再循环控制和减少NOx在机内的生成量。 3.3还原催化转化系统 还原催化转化系统也就是平时说的二元催化转化系统。还原催化系统,是利用氧化铜、钌等金属作为催化剂,在较浓混合气时利用CO、HC将NO还原成N2、NH3等。 利用催化剂还原NOx的尾气系统,还原催化转化器应放在排气总管出口处是因为NOx的还原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尾气经还原催化转化器处理NOx后还要用氧化催化剂处理CO、HC,所以还原催化系又称为二元催化系。再还原催化系中,利用排气中的CO、HC和H2等作为还原剂使NOx还原。由于二元催化系系统结构复杂,而且使用浓混和气使燃油耗增加,近年来已被三元催化系取代。 4柴油机排气的催化净化技术 柴油机排气的有害成分有CO、HC、NOx、硫化物以及颗粒、臭味等。由于柴油机使用的混和气的平均空燃比较理论空燃比大,故其CO 及HC排放明显低于汽油机;但柴油机NOx、颗粒物及有令人讨厌的气体排放却十分突出,特别是颗粒物的排量远高于汽油机。 4.1NOx的还原催化技术 在柴油机中一般选择尿素的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利用NH3与NOx 的反应后生成N2和H2O净化排气中的NOx。在有催化剂条件下,NH3与NOx反应的工作温度为200~400℃。 目前,研究开发中的柴油机NOx后处理方法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ek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非选择性还原NSCR(NonSelection Catalytic Reduction)和吸附还原催化剂四种。 4.2氧化催化技术 柴油机用氧化催化剂与汽油机的基本相同,可用Pt等贵金属。氧化催化剂(Oxidizing Catalyst)的作用是促进排气中的PM、HC和CO 发生催化反应,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但因柴油机排气温度低,微粒中的碳烟难以氧化,氧化催化剂主要用于转化可溶性有机组分SOF,达到微粒排放降低的效果。同时也可使HC和CO排放进一步降低,还可以净化其他有害成分(如乙醛等)以及减轻柴油机排气臭味。 4.3颗粒物的净化技术 柴油机颗粒物的净化技术主要有氧化催化技术、过滤净化技术、颗粒收集或捕集技术以及过滤器并用技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各种过滤器。颗粒过滤器的原理是先用过滤装置过滤废气中的颗粒物质,当过滤器收集的颗粒物太多影响柴油机工作时,然后采取更换过滤器或对收集的颗粒采取净化技术。 4.4四效催化器 对于柴油机来说最好能在排气系统中同时除去CO、HC、PM和NOx,即所谓的四效催化器(four-way catalyst)的后处理装置。像在三效催化器中CO、HC和NO互为催化剂和还原剂那样,四效催化器能使微粒和NOx互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在同一催化床上同时除去CO、HC、PM和NOx。具备这一功能的后处理装置是一种理想的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结束语 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尾气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尾气排放的治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国尾气的治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在“难度”和“差距”面前,我国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建昕,傅立新,黎维彬.汽车排气污染治理及催化转化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李兴虎.汽车环境保护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马良.汽车环保与节能[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4- 116.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浅谈 李绍勤张耀宗 (武警安徽总队六安市支队,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汽车尾气污染已日益成为大气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汽车尾气的治理自然也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了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综述了汽油机和柴油的尾气净化技术。 关键词:汽车尾气;净化;污染 作者简介:李绍勤,男,安徽安庆人,硕士,武警安徽总队后勤部运输处助理。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第六章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目前,大气污染已不仅仅是在几个工业化国家中,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公害。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气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将日趋严重。所以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已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要搞好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首先必须做好防治工作。用废气分析仪和烟度计测定排气污染物浓度,目的是控制排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其限定在被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目的。 在汽车排气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单测定汽油车就有非分散型红外线分析仪、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等。而对柴油车而言有滤纸式烟度计、消光式烟度计(不透光度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多采用非分散型红外线分析仪和滤纸式烟度计、不透光度计来测量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对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我国现行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主要是怠速法、双怠速法,由于只规定测量HC、CO的排放浓度,所以无法适应新车发展的需要。部分城市为满足实施更高排放检测要求,将逐步实施工况法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有稳态工况法(ASM)、瞬态工况法(IM)和简易瞬态工况法(IG)三种。 对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我国现行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主要是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测量(用不透光度计)或自由加速试验烟度测量(用滤纸式烟度计)。这两种方法对于车辆有负载时的排放情况难于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于近年为减少柴油车颗粒物排放而较多采用的涡轮增压技术的柴油车,由于其比自然吸气式的柴油车需要更长的起效时间,因而在使用自由加速法测量时反而较自然吸气式的柴油车的排放更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使检测更合理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开施实施加载减速法(Lug-down),它是一种在模拟车辆负载运行时测量压燃式汽车排气可见污染物的方法。 第一节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废气体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 1.两气体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 分析仪器是从汽车排气管内收集汽车的尾气,并对气体中所含有的CO和HC的浓度进行连续测定。它主要由尾气采集部分和尾气分析部分构成。 (1)尾气采集部分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试习题与答案

欢迎阅读 一、填空题 1、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_ 一氧化碳_、氮氧化合物_、_ 碳氢化合物__和__微粒____。 2、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分别是_ 喷油定时_、 放热规律___和 负荷与转速的影响_。 3、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特性有两种评价方法,对于催化剂常用__ 起燃温度 __来评价,而对于整个催化转化系统则用__ 起燃时间 _来评价。 4、微粒捕集器的过滤机理存在四种,即_ 扩散机理、 拦截机理_、 惯性碰撞机理_、 重力沉积机理_。 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 位置控制_ 系统,第二代是_ 时间控制__系统,第三代是 电控高压共轨 系统。 6、目前控制汽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最主要的措施是_ 废气再循环技术_。 7、常用排放污染物取样系统有 直接取样系统___、_稀释取样系统_和_定容取样系统_。 8、汽油发动机中未燃HC 的生成主要来源于_ 燃烧室未燃燃料、 窜入曲轴箱的未燃燃料和 燃油系统蒸发的燃油蒸汽_ 三种途径。 9、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与其它汽油机相比,最大区别是_ 汽油喷射的位置_。 10、EGR 率是指 ×100%+返回废气量进气量返回废气量 11、为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率达到80%以上,其过量空气系数(Φa) “窗口”应达到的要求是“窗口”很窄,宽度只有_ 0.01~0.02__。 12、生成氮氧化物的三个要素是_ 混合气浓度_、 温度_和 氧浓度_。 13、目前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的方法主要有 化学催化的方法_。 14、排气成分分析中,CO 和CO2用_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_测量,NO 用_ 化学发光分析仪_测量,HC 用 _ 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_测量,氧多用 顺磁分析仪_测量。 15、烟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 滤纸法__和 消光度法__。 16、目前,各国正纷纷开发各种代用燃料以解决未来石油能源枯竭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代用燃料是 天然气__、液化石油气_、醇类燃料__和 植物油__。 17.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来源于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 18.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 微粒_ 、 氮氧化物 和 碳氢化合物 _。 19.发动机排出的NO X 量主要与 负荷、转速_有关。 20开环控制EGR 系统主要由__EGR 阀__和___EGR 电磁阀__等组成。 21.在开环控制EGR 系统中,发动机工作时,ECU 给EGR 电磁阀通电停止废气再循环的工况有:高速大负荷_、高速小负荷 _、 部分负荷__。 22.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减小,EGR 阀开度将_增大__。 23.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功能是_ 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变为无害气体,有效地降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的含量___。 24.给发动机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的传感器主要有_ 进气压力传感器__ 、转速传感器___。 27.废气再循环的主要目的是_ 控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__。 28.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最好方法就是_ 降低进气温度_。 29.废气在循环会使混合气的着火性能和发动机输出功率 _降低_。 30.目前所用的二次空气供给方法有__空气泵系统__ 、__脉冲空气系统__两种。 31.汽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 CO 、NO X 、HC 。 32.EGR 系统主要有 机械式 EGR 系统和 电控式 EGR 系统。 33.二次空气供给系统在一定情况下,将 额外的空气 送入排气管,以降低CO 和HC 的排放量。

汽车技术构造教程——排气净化装置

排气净化装置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与日俱增,汽车排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甚一日。对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期把汽车有害排放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为了满足排放标准,必须对发动机排气进行净化。近几年来,汽车界开发和创制出许多净化排气的新技术和新装置。 一、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以活塞式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和微粒。CO是燃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它与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和力是氧气的300倍,因此当人吸入CO后,血液吸收和运送氧的能力降低,导致头晕、头痛等中毒症状。当吸入含容积浓度为0.3%的CO气体时,可致人 ,产生于燃烧室内高温富氧的环境中。空气中于死亡。NOx主要是指NO和NO 2 NOx浓度在10~20ppm时可刺激口腔及鼻粘膜、眼角膜等。当NOx超过500ppm 时,几分钟可使人出现肺气肿而死亡。 二、恒温进气系统 恒温进气系统也称进气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它是由空气加热装置(又称热炉)和安装在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上的控制装置构成的恒温进气系统多用于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喷射式发动机上。当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在怠速或小节气门开度下工作时,由于温度低,须供给发动机浓混合气以保持其稳定运转。但浓混合气燃烧不完全,排气中CO和HC较多。若供给稀混合气,虽然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在低温下发动机不能稳定运转。恒温进气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向发动机供给热空气,这时即使供给的是稀混合气,热空气也能促使汽油充分汽化和燃烧,从而减少了CO和HC的排放,又改善了发动机低温运转性能。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恒温进气系统向发动机供给未经加热的环境空气。

2019年环保新标准培训试题及答案

ABC机动车检测站 环保新标准(GB3847-2018、GB18285-2018)培训考核试题姓名:部门: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GB3847-2018规定,加载减速法用尾气分析仪增加了(NOx)测量评价指标 和(CO2)监测指标。 2、GB18285-2018规定,新车注册排气检验和OBD检查自(2019.5.1)起开始 检验和报告,自(2019.11.1)起正式实施。 3、GB3847-2018中要求,加载减速检测中,如果环境温度超过(42°)应终止 检测。 4、GB3847-2018要求在功率扫描,特别是排放测试过程中,如果排气中( CO2)的浓度低于(2% ),检测程序应中止。并提示“检测停止-排放数据异常,请 检查取样管”。 5、GB18285-2018标准规定双怠速法的高怠速转速允差为(±200 )r/min, 发动机在(高怠速)转速工况时其λ值应在( 1±0.05 )或厂家规定的范围。其中λ 6、加载减速数据采集过程中在每个检测点,在读数之前转鼓速度应至少稳定(3)秒,而光吸收系数k 和 NO x、发动机转速和轮边功率数据则需在转鼓速 度稳定后读取(9)秒内的平均值。 7、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结果中NO的单位为 (g/km);加载减速检测结果 中的NO 单位为(×10-6或ppm); X 8、OBD外检中要获取的CAL ID / CVN 信息。其中CAL ID 是指(校准标 识) ;CVN 信息是指 (校准验证号 ) 。 9、简易瞬态工况测试期间发动机熄火,测试结果无效,需重新开始测试。如果 连续出现( 3 )次或( 3 )次以上熄火,将不得继续进行排放测试,待车辆 检查维修正常后,方可重新进行测试。 (混合动力)车辆测试除外。 10、简易瞬态工况法取样探头的长度应保证能插入受检车辆排气管中至少 (400mm),如果由于车辆排气系统自身设计导致插入不足,应使(排气延长管) 11、自由加速检测结果中增加了两个转速分别是(额定转速)和(实测转速), 以监测检测过程中转速是否达到要求。 12、GB3847-2018中柴油车新车注册外观检查的否决项是(污染控制装置 是否齐全、(发动机燃油系统是否采用电控泵)、(车辆是否烧机油或严重 冒黑烟现象)。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GB3847-2018中规定氮氧化物分析仪可选择使用化学发光、紫外或红外原理。不 得采用化学电池原理。(√)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试卷

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上岗员工继续教育考核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实施时间( B )。 年9月27日年5月1日 年11月1日年1月1日 2、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 B )的汽车。 3、注册登记检验时应进行( A )。 A.外观检验、OBD检查、排气污染物检测 B.外观检验、OBD检查 C.外观检验、排气污染物检测 D.以上均不正确 4、基准质量是指整备加( B )质量。 5、双怠速法检测时,取样探头应能插入机动车辆排气管中至少( C )mm,并有插深定位装置。 6、过量空气系数λ是燃烧( A )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7、加载减速法功率扫描过程中,经修正的轮边功率测量结果不得低于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额定功率的( B ),否则判定检验结果不合格。 % % % % 8、每次检查前不透光烟度计应分别进行( D )不透光度检查。 A.30%和50% %和70% %和70% %和100% 9、自由加速法检测过程应重复进行( B )次自由加速过程,烟度计应记录每次自由加速过程最大值,并应取上述最大值的()作为测量结果。 A.2 平均值平均值中间值中间值

10、如果连续( B )车辆排气流量的测量结果低于限定值,简易瞬态工况测量测试应自动中断。 秒秒秒秒 11、注册登记、在用汽车OBD检查和氮氧化物测试自2019年5月1日起经检查并报告,自( C )起实施。 年5月1日年7月1日 年11月1日年12月1日 12、氮氧化物分析仪每( A )进行一次高浓度气标定,并用低浓度进行检查。 小时 B.周 C.月个月 13、检验报告纸质档案保存期限应不少于6年,电子档案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D )年。 14、如果受检车辆在排放测试前熄火时间超过( C ),在进行简易瞬态排放测试前,应采取适当措施对被测试车辆进行预热处理。 15、加载减速法检测使用前进挡驱动被检车辆,选择合适的档位,使油门踏板处处于全开位置时,测功机指示的车速最接近( C )。 h,但不能超过70km/h h,但不能超过100km/h h,但不能超过100km/h h,但不能超过120km/h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GB18285-2018规定了汽油车以下哪几类测量方法及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ABCD )。 A.双怠速法 B.稳态工况法 C.瞬态工况法 D.简易瞬态工况法 2、GB3847-2018适用于( BC )。 A.新生产汽油汽车下线检验 B.新生产柴油汽车下线检验 C.柴油车注册登记检验 D.在用汽油汽车检验 3、每条检测线至少设置三个岗位,分别为( ABD )。 A.计算机操作岗位 B.受检车辆驾驶员岗位 C.监督员岗位 D.辅助检查岗位

汽车排气净化考题答案

1.1汽车主要的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何谓光化学烟雾? 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微粒。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1.2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进程。 1966-1973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C",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空气喷射净化 1974-1979改进化油器,无触点点火,使用并改进催化剂 1980-1983反馈系统,进一步改进化油器和催化剂,改进发动机,挥发性排放物控制1984-1993发动机改进,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催化剂和EGR的进一步改进 1994-现在进一步改进发动机,控制装置,供油,电预热催化剂和EGR改进挥发性排放物控制,车载诊断 2.1简述CO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生成机理:由于燃油在汽缸中燃烧不充分所致,是氧气不足而生成的中间产物。 影响因素:凡是影响空燃比的因素即为影响CO生成的因素。1)进气温度的影响,温度f , COf。2)大气压力,压力J , CO f。3)进气管真空度的影响,真空度 f , 排放f。4)怠速转速,转速f,排放J。5)发动机工况。负荷一定,转速增加排放减少。 2.2简述HC的生成机理及主要的生成方式。

生成机理:(混合气过浓,过稀或局部混合不均匀引起)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物,还有小部分由润滑油不完全燃烧而生成。 生成方式:火焰在壁面淬冷,狭隙效应,润滑油膜的吸附和解吸,燃烧室内沉积物的影响,体积淬熄及碳氢化合物的后期氧化所致。 2.3简述影响HC生成的因素。 1、混合气质量的影响(混合气均匀性越差,He排放越多) 2、运行条件的影响汽油机:1)负荷的影响负荷增加,排放线性增加2)转速的影响转速增加排放下降3)点火时刻影响点火延迟即提前角减小,排放下降4)壁温影响壁温升,排放降5)燃烧室面容比的影响降低面容比有利于减低;柴油机:1)喷油时刻影响喷油提前 角增大,缸内温度较高,He排放下降2)喷油嘴喷孔面积的影响喷孔面积减小排放减小3)冷却液进口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排放增加4)进气密度的影响密度降低排放增加 2.4简述NOx的生成机理。影响汽油机,柴油机NOX排放的因素。 生成机理:氮氧化物是生成主要与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有关(高温,高氧,反应条件),在稀混合气区主要是温度起作用,浓混合区是氧浓度起作用。 影响汽油机NOX因素:1)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烧室温度的影响2)残余废气系数(主要取决于发动机负荷和转速)3)点火时刻影响延迟点火有利于降低 影响柴油机NOx因素:喷油定时的影响提前角减小,燃烧推迟,燃烧温度较低, NOx 少2)放热规律的影响3)负荷和转速的影响负荷增大,排放增大,转速影响较负荷小

汽车尾气检测指标有哪些

汽车尾气检测指标有哪些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在用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难点。汽车排放的机内外净化,涉及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等问题。对于各种定型车辆产品来说,其同有的技术参数,包括排放指标,是相互制约的,对其进行改进,有一系列繁杂的程序,须经反复试验,在取得可靠试验依据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那汽车尾气怎么检测呢?汽车尾气检测分为汽油车和柴油车,这两种测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汽油车主要检测排放尾气中的气体组分,而柴油车则是检测尾气的烟度,所以说一般检测使用的仪器也是不一样的,汽油车检测使用圣威尾气分析仪,而柴油车则是使用烟度计, 二、国五标准: 国五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相当于欧盟的欧五标准,欧盟已经从2009年起开始执行,其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更为严苛。从国Ⅰ提至国Ⅳ,每提高一次标准,单车污染减少30%至50%。全国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

以家用汽油轿车第一类车来说,国五排放标准CO、THC、NMHC、NOx、THC+NOx、PM、PN限制分别为1.00g/Km、0.100g/Km、0.068g/Km、0.060g/Km、--、0.0045g/Km、--;而国四排放标准CO、THC、NOx、THC+NOx、PM对应的值分别为1.00g/Km、0.10g/Km、0.08g/Km、--、0.030g/Km。 从数据可以看出CO、THC保持不变,NOx不变从0.08g/Km 下降至0.06g/Km;另外PM也从0.03g/Km下降至0.0045g/Km,下降幅度非常明显,这也是目前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点,而新增加的PN 粒子数量主要针对压燃式柴油机等车辆。 以上是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_ 一氧化碳_、氮氧化合物_、_ 碳氢化合物__和__微粒____。 2、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分别是_ 喷油定时_、 放热规律___和 负荷与转速的影响_。 3、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特性有两种评价方法,对于催化剂常用__ 起燃温度 __来评价,而对于整个催化转化系统则用__ 起燃时间 _来评价。 4、微粒捕集器的过滤机理存在四种,即_ 扩散机理、 拦截机理_、 惯性碰撞机理_、 重力沉积机理_。 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 位置控制_ 系统,第二代是_ 时间控制__系统,第三代是 电控高压共轨 系统。 6、目前控制汽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最主要的措施是_ 废气再循环技术_。 7、常用排放污染物取样系统有 直接取样系统___、_稀释取样系统_和_定容取样系统_。 8、汽油发动机中未燃HC 的生成主要来源于_ 燃烧室未燃燃料、 窜入曲轴箱的未燃燃料和 燃油系统蒸发的燃油蒸汽_ 三种途径。 9、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与其它汽油机相比,最大区别是_ 汽油喷射的位置_。 10、EGR 率是指 ×100%+返回废气量进气量返回废气量 11、为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率达到80%以上,其过量空气系数(Φa) “窗口”应达到的要求是“窗口”很窄,宽度只有_ 0.01~0.02__。 12、生成氮氧化物的三个要素是_ 混合气浓度_、 温度_和 氧浓度_。 13、目前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的方法主要有 化学催化的方法_。 14、排气成分分析中,CO 和CO2用_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_测量,NO X 用_ 化学发光分析仪_测量,HC 用 _ 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_测量,氧多用 顺磁分析仪_测量。 15、烟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 滤纸法__和 消光度法__。 16、目前,各国正纷纷开发各种代用燃料以解决未来石油能源枯竭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代用燃料是 天然气__、液化石油气_、醇类燃料__和 植物油__。 17.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来源于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 18.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 微粒_ 、 氮氧化物 和 碳氢化合物 _。 19.发动机排出的NO X 量主要与 负荷、转速_有关。 20开环控制EGR 系统主要由__EGR 阀__和___EGR 电磁阀__等组成。 21.在开环控制EGR 系统中,发动机工作时,ECU 给EGR 电磁阀通电停止废气再循环的工况有:高速大负荷_、高速小负荷 _、 部分负荷__。 22.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减小,EGR 阀开度将_增大__。 23.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功能是_ 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变为无害气体,有效地降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的含量___。 24.给发动机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的传感器主要有_ 进气压力传感器__ 、转速传感器___。 27.废气再循环的主要目的是_ 控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__。 28.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最好方法就是_ 降低进气温度_。 29.废气在循环会使混合气的着火性能和发动机输出功率 _降低_。 30.目前所用的二次空气供给方法有__空气泵系统__ 、__脉冲空气系统__两种。 31.汽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 CO 、NO X 、HC 。 32.EGR 系统主要有 机械式 EGR 系统和 电控式 EGR 系统。 33.二次空气供给系统在一定情况下,将 额外的空气 送入排气管,以降低CO 和HC 的排放量。

汽车尾气检测整改报告

篇一:汽车综合性能检查站基本情况和检测质量整改报告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 情况和检测质量 整改报告 编写人:刘刚 审核人:束书忠 签发人:李庆林 叶集交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皖根据《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省汽车综合性能检查站基本情况和检测质量考核工作的通知》 公运维[2011]79号)的通知要求,由省运管局专家组一行于2011年9月21日对我公司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从检测站基本情况、检测报告质量等主要几个方面对我公司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一些保贵的建议。通过此次检查,专项检查组认为我公司检测站环境设施齐全、仪器设备运营正常、人员配备合理有效、检测报告基本符合要求。依据专项检查要求,检查组认为我单位还存在以下三大项不足: (一)问题表述 一、技评与二维检测报告车辆唯一性问题: 1、技评检测报告出租车座位数均为8座。 2、部分技评报告维修厂名称缺项,维修厂代码需自编。 3、部分技评报告驱动形式错误。 二、技评与二维检测报告完整性问题 1、技评制动力曲线不完整(nt7115,n70121)。 2、部分二维报告滑行距离转角缺项。 3、前束值不检没有做标记“-”三、技评与二维检测报告真实性问题 1、滑行距离、二维转向角、不透光烟度值集中在某一狭小区间。 (二)整改措施 针对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公司非常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整改工作小组。由问题所在科室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经整改小组讨论同意后实施,具体整改措施如下:1、开展员工的培训学习课程,提高工作责任心; 2 由综合科联系软件生产厂家及时修改错误选项(三)整改完成情况 1、检测软件已进行核查修正,检测报告已无错判和缺项; 2、员工登录输入操作有专人核查,大大减少人工失误选项。检查组提出的10项不足与检查条款对照情况及整改措施完成情况见附表和附件。 (1)附表:检查组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2)附件: 1.会议记录; 2.培训记录。附表: 检查组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 篇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整改报告1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 整改报告 编写人: 审核人: 签发人: 2011年3月24日 根据我公司的申请,评审组受国家认可监督委员会的委派,依据国家认监委国认实函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于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2月13日对我公司进行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评审组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我公司实验室环境进行现场查看,对检测人员进行提问、现场试验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考核,并对技术文件、原始记录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 18285-2000 批准日期2000-12-28 实施日期2001-07-01 ----------------------------------------------------------------------------------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for exhausts of pollutants from in-use vehicles GB 18285-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的限值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配点燃式四冲程发动机及压燃式发动机,最大总质量大于或等于400kg,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l的在用汽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52-1994 轻柴油 GB/T 3845-1993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 GB/T 3846-19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 GB/T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T 174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T 15089-1994 机动车辆分类 GB/T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 SY/T 7546-1996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SY/T 7548-1998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在用汽车 in-use vehicles 上牌照以后的汽车。 3.2 轻型汽车 light duty vehicles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类和N1类车辆。 3.3 重型汽车 heavy duty vehicles 最大总质量大于3500 kg的车辆。 3.4 M、N、M1和N1类车辆 vehicle type of M、N、M1 and N1 GB/T 15089中规定的车辆。

汽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四部分组成。 2车辆保养使用的四油三水指的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变速箱油、,玻璃水、防冻液、电瓶液。 3.自动变速档位分为P 驻车档、R 倒车档、N 空挡、D 行车档。 4.轿车轮胎一般分为子午线轮胎、普通斜交轮胎。 5.思铂睿 2.4排量采用的是8DCT _变速器,CRV2.0采用的是_CVT_变速器,竞瑞采用的是__CVT_ __变速器。 6.发动机活塞的工作步骤分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7.发动机按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8.衡量汽车动力性的2个指标有功率、扭矩。 9.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10.汽油发动机分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 11. DOHC表示双顶置式凸轮轴。 二、不定项选择题: 2.三元催化器主要催化的有害气体有( ABC ) A CO一氧化碳 B HC碳氢化合物 C NOx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 3.以下属于被动安全的配备有( DF ) A EBD B HBA C ABS D 安全气囊 E ESP F 主动安全头枕 4.底盘系统包括(ABCD ) A传动系统 B悬挂系统C转向系统D制动系统 5.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包括(ABC ) A离合器 B变速器C差速器D发动机 6.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有(ABCDEFG ) A润滑作用 B清洗作用 C密封作用 D冷却作用 E防锈蚀作用 F液压作用 G减震缓冲作用 8. 排气量取决于缸径和(B、 D )。 A、压缩比 B、气缸数量 C、燃烧室容积 D、活塞行程 9 发动机功率一般用马力(hp或ps)或 A 表示。 A、千瓦(Kw) B、公斤米(kgm) C、牛顿米(Nm) D、焦耳 10. 配气系统不包括( D )。 A、凸轮轴 B、进气门 C、正时链/皮带 D、火花塞 11 N档是指( A )。 A、空档 B、行车档 C、倒档 D、驻车档 13. 发动机电气系统不包括 D 。 A、蓄电池 B、发电机 C、起动机 D、水泵 16. 液压制动方式同时兼有制动力的 D 作用。 A、助力 B、减少 C、传递 D、分配 18. 差速器的主要作用是 A、B、C 。 A、实现差速转向 B、进行车辆的最终减速 C、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D、分离或接合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传递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测量方法全解

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的发展方向——车载排放测试

样的。作为一个整体,PEMS按照图1所示的PEMS结构图,将各测量仪器集中到一起,利用PITOT管直采的方法,对尾气进行直接取样,分析各污染物的瞬时排放浓度。车辆排放的气体,在PEMS的各个分析仪内经过分析之后,和环境参数、GPS参数一起进入数据整合系统,之后输入到记录和存储数据的PC中。 安装PEMS也是相当容易的。对于乘用车和卡车,可以将系统安装在被测车辆的副驾座位上,这样就使监视屏幕和控制器面向驾驶员,并且所有的连接器面向副驾一侧的车门。系统也能安装在小轿车的后座上,小型厢式车的地板上,掀背式轿车或者皮卡的货箱里,或者车上其他任何安全、方便的地方。将该系统放置在座位上时,最好在座位上铺上保护垫或者油布,这样是为了防止对座位的损坏。当测试重型车辆时,可以将设备放置在对车辆运行和用户使用来说认为安全的地方。 二、各污染物分析原理及分析仪 (一)CO与CO2测量仪器 非透视红外线分析仪(NDIR,Nondispersive Infrared Analyzer)是目前用来试验和评价内燃机排气中有害排放物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标准仪器,这种仪器主要用来测定CO和CO2浓度。对于在红外线领域中具有吸收带的非对称气体分子,如HC,原则上也能进行测量。 非扩散红外分析仪是通过测定试样中对象成分的红外光的吸收能,来测定它的成分浓度。它的基本构造如图2所示。它由两个相同的红外光源、试样室、

比较室、检测室、截光室,以及信号放大器和记录仪器等部分组成。 在图2中,比较室中充满了惰性气体(通常为N2),这种气体不吸收待测气体波长的红外线能,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两个红外光源辐射出的红外线分别是经过试样室和比较室进入由弹性膜片隔开的检测室的上下两个腔内,在检测室的两个腔内充入等量的纯待测气体,弹性膜片与金属电极共同组成可变电容器,其电量的大小与其间距离成正比变化。当红外线同时通过试样室和比较室时,由于试样室的气体吸收红外光能,而比较室的气体不吸收红外光能,结果使检测室的两个腔所受的红外能不同,由此造成两个腔内温度变化的不同,使左右两个腔内压力不等而使膜片发生位移,于是电容电量发生变化。根据电容量的变化即可确定待测气体的浓度。 试样室中吸收的红外光能与被测气体浓度的关系可以按式1表示: 式中:E a—所吸收的能量 E i—入射能量 k—光能吸收系数 c—被测气体浓度 L—试样管长度 当浓度变化越大时,转换成检测室电容量变化越大,得到的电输出信号越大。NDIR就是根据输出电信号的大小得出样气中CO和CO2的浓度。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操作标准

精心整理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操作标准 一、仪器准备 1.连接取样管、前置过滤器、短管、取样探头; 2.连接油温传感器; 3.连接转速传感器; 4.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启动汽车尾气分析仪,分析仪将自动预热,预热时间约为10min; 5.预热完成后,按功能键k键开始自动检漏,如果检测仪系统没有漏气,系统将显示无漏气;如系统有漏气,需要将各个接口逐个进行排查(前置过滤器易漏气,排查时应重点检查),直至通过气密性检查; 6.检测仪气密性检查完毕之后,将直接进入自动凋零阶段。 二、受检车辆准备 1.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 2.发动机应达到规定的热状态; 3.按规定调整怠速和点火定时。 三、进行实测 1.将汽车尾气分析仪探头插入受检车辆排气管内取样,深度约为400mm(注意插入前取下探头密封罩); 2.将尾气收集管按在已插入取样探头的排气管上,将受检汽车排出的尾气及时导出; 3.启动汽车进行双怠速测量:首先,按K键进入HC残留物检测,检测出HC残留物的成分;其次,进行高怠速测量,将检测汽车发动机转速调节到2500r/min,待检测仪数据稳定后,按S键锁定数据,然后,将检测数据进行打印;最后,进行怠速测量,将检测汽车发动机转速调节到1500r/min,待数据稳定后,按S键锁定数据,然后将检测数据进行打印。 四、检测结果分析 1.汽车尾气排放国家标准 表1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年份标准类型HC CO NOX PM 2005年起欧Ⅳ0.46% 1.50% 3.50% 0.02%

精心整理 2000-2005年欧Ⅲ0.66% 2.10% 5% 0.10% 1995-2000年欧Ⅱ 1.10% 4% 7% 0.15% 1995年前欧Ⅰ 1.10% 4.50% 8% 0.36% 2.将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检查受检车辆尾气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测量方法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测量方法

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的发展方向——车载排放测试 由于底盘测功机应用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开始考虑使用更为先进的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途径——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PEMS, PortableEmission Measure System)。虽然目前世界上通过政府认证的PEMS还不多,而且很多国家都没有颁布对PEMS的认证制度。但是从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通过美国和欧洲认证的PEMS的效果来看,这些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还是能够真实反映车辆排放情况,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还是能够满足我们进行道路排放测试的需要的。由于这些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在车辆上进行安装、测试,所以也被称为车载排放测量系统。 一、车载排放测试技术简介 车载排放测试技术是近些年才日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对于其研究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车载排放测试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和工业水平的进步,以涌现的更新,更全,更精确,更强大的测试设备的出现为标志的。 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通过将排气尾管直接连接到车载气体污染物和微粒测 量装置上,对车辆尾气进行直采,实时测量整车排放的体积浓度和质量流量排量,得到气体污染物的质量排放量和微粒排放量。虽然PEMS采用的是直接采样的取样方法,但是在取样过程中没有对取样气进行冷却,这样就排除

样的。作为一个整体,PEMS按照图1所示的PEMS结构图,将各测量仪器集中到一起,利用PITOT管直采的方法,对尾气进行直接取样,分析各污染物的瞬时排放浓度。车辆排放的气体,在PEMS的各个分析仪内经过分析之后,和环境参数、GPS参数一起进入数据整合系统,之后输入到记录和存储数据的PC中。 安装PEMS也是相当容易的。对于乘用车和卡车,可以将系统安装在被测车辆的副驾座位上,这样就使监视屏幕和控制器面向驾驶员,并且所有的连接器面向副驾一侧的车门。系统也能安装在小轿车的后座上,小型厢式车的地板上,掀背式轿车或者皮卡的货箱里,或者车上其他任何安全、方便的地方。将该系统放置在座位上时,最好在座位上铺上保护垫或者油布,这样是为了防止对座位的损坏。当测试重型车辆时,可以将设备放置在对车辆运行和用户使用来说认为安全的地方。 二、各污染物分析原理及分析仪 (一)CO与CO2测量仪器 非透视红外线分析仪(NDIR,Nondispersive Infrared Analyzer)是目前用来试验和评价内燃机排气中有害排放物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标准仪器,这种仪器主要用来测定CO和CO2浓度。对于在红外线领域中具有吸收带的非对称气体分子,如HC,原则上也能进行测量。 非扩散红外分析仪是通过测定试样中对象成分的红外光的吸收能,来测定它的成分浓度。它的基本构造如图2所示。它由两个相同的红外光源、试样室、

汽车构造考试试题及答案(含8套试卷题)

《汽车构造》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现代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大体都可分为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 2.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做功(膨胀)和 排气这样一系列连续工程,这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3.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套、曲轴箱、气缸垫、油底壳等;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曲轴飞轮组包括曲轴、飞轮等。 4.采用双气门弹簧时,双个弹簧的旋向必须相反(同、反)。 5.过量空气系数α>1,则此混合气称为稀混合气;当α<0.4时,混合气太浓,火焰不能传播,发动机熄火,此α值称为燃烧上限。 6.汽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清除进入汽油泵前汽油中的杂质和水分,从而保证汽油泵和 化油器的正常工作。 7.废气涡轮增压器主要由涡轮机、压气机两部分组成。 8.按结构形式,柴油机燃烧室分成两大类,即统一式燃烧室,其活塞顶面凹坑呈ω型、 球型等;分开式燃烧室,包括预燃室和涡流室燃烧室。 9. 针阀和针阀体是喷油器的主要部件,二者合称为针阀偶件。 10.目前大多数柴油机采用的是柱塞式喷油泵。 11.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以满足不同零件和部位对润滑强度的要求。 12.曲轴箱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方式。 13.摩擦片式离合器基本上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14.汽车行驶系由车架、车桥、车轮、悬架四部分组成。 15.转向桥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主要部分组成。 16.汽车制动系一般至少装用两套各自独立的系统,即行动制动和驻车制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0.5分,共7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